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生英语学习计划

大学生英语学习计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英语学习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学生英语学习计划

大学生英语学习计划范文第1篇

一、继续努力工作,逐步建立起与我系学生特点相适应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

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系学生工作将转变思想观念,把学生工作范畴进一步延伸与拓展,优化以往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对原来的系级学生会进行调整,实现系学生会和班级学生干部紧密合作,实现我系学生自我教育管理。拿出更多的时间来做好学生党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业指导等工作,提高学生工作的效率,效果。

二、认真学习,明确目标,与本系各位班导师一起努力提升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水平。

学生工作要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要上水平,要有新的突破,要实现质的飞跃,我们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素质必须加强。我们将逐步开始进行主题班会课的备课,备课采取个人收集资料,集中备课的形式,力争开好每一次主题班会,力争做到每一次主题班会都能够取得显著的教育效果。加大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力度,充分挖掘具有育人功能的资源与载体,促进优良学风,班风的形成。新学期的学生工作将从原来的主要是学生管理到教育管理并重,逐步加强思想教育。为此,本学期我系将加大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力度,突出教育效果,狠抓学风建设。让学生工作能够实现如下两个目标:

(一)根据学生的思想现实状况,加强工作的的针对性,探索新途径,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1、分层次,分阶段开展学生思想状况的调查,通过班导师例会进行交流总结,提炼出当前本系中存在的主要思想问题,了解掌握学生的真实想法,为有的放矢的思想教育夯实基础。

2、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主题教育活动。 请系主任多安排与我系专业相关的学术讲座营造浓浓的育人氛围,使学生潜移默化地从中受到教育。本学期拟举办一次高水平的学术讲座活动,本系各班结合实际情况针对当前大学生中的热点,难点问题选择主题开展至少一次具有教育意义的主题班会活动。

3、配合招生就业办公室做好就业指导工作,落实与毕业生就业相关的各项工作。着手酝酿开展各非毕业班的就业指导工作、通过教育,逐步使学生增强危机感,逐步树立目标,为将来个人的发展积累资本,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专业学习增长才干上来

(二) 抓住学风建设这一中心,确保优良学风的形成

1、配合任课教师组织好课堂教学是系学生工作和班导师义不容辞的职责,加强和本版教师联系,齐抓共管,确保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保障课堂教学的效果。

2、继续搞好学风建设活动。在以往活动的基础上,总结经验,不断丰富其内涵、逐步形成包括宣传动员,氛围营造,表彰先进,经验介绍等在内的一系列学风建设活动。

3、细致做好学生评优,评奖工作,弘扬先进,鞭策后进。

4、根据专业特点,认真组织好本学期大学英语四,六级,专转本以及计算机等级考试,尤其是英语四六级的辅导和督促工作。

5、做好本系的每周教学反馈和期中教学检查工作,深入分析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反映强烈,意见突出的问题。

6、加强对学习态度不端,目标不明,成绩差的少数学生的分析研究,探索转变后进生的有效方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7、重视学生的考风教育、考风是学风的反映,全系各班要强化对学生的考风教育,同时严明考试纪律,杜绝学生考试违纪。

三、继续推行学生德育考核制度,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学生管理的成效。

1、我系将在原有的管理方案基础上进一步加以完善,使之更能体现分类指导,分层次管理以及各具特色的特点,达到理想的效果。在满足绝大部分学生需要的前提下,逐步关注学生个体的需要,适当拓展部分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另外,根据我系各专业的特点,进行改革试点,使英语学习全面化,如增设口语角,播放视听材料,读背英语等活动,使常规管理丰富多彩,更有针对性与实效性。

2、探索学生自我管理的有效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全面推进学生自我督促,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加大对学生干部的选拔,使用,考核力度,使他们健康快速成长,使他们尽快在学生工作中能起到独当一面,无法取代的作用。计划设立副班导师制,强化学生自律部的作用,使学生自我管理能收到明显的成效。

3、动员全系各班积极投入到创建文明班级,文明宿舍活动中来,通过创建活动逐步产生积极向上的舆论效果,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扩大先进的辐射效果,同时加强对问题生,问题班级的诊治,提高系学生工作的整体绩效。

4、严格执行学院有关学生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包括学生走读管理,违纪学生的处理等规定,建立学生违纪检讨,学生处分公示等制度,严明纪律。

四、做好学生党员的发展工作,发挥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党员的榜样示范作用。

五、高度重视当前部分学生中存在的突出困难 ,切实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帮助。

1、充分利用学校设立的心理咨询室,对特殊学生及时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尤其是有重大心理疾病的学生,要高度关注,跟踪调查。

大学生英语学习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 信息技术;大学英语;生态化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5595(2013)01-0108-05

“生态学”(Ecology)这一术语最早由德国生物学家Haeckel于1866年在其著作《General Morphology》中提出,它以生物体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作用的原理为研究对象。生态学强调生态平衡,也即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生物个体与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使它们相互间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1]随着生态学原理和研究方法开始应用于社会学领域,研究者尝试将教育置于人类生存环境中,研究教育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机理,“教育生态学”(Ecology of Education)概念应运而生,其核心内容是教育的生态平衡。随着教育生态学对教育环境、课堂环境等研究的深入,研究者们开始将教育生态学研究内容转向课程研究,尤其是现代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上来,逐步形成了一种后现代的教育生态学研究趋势。

引申至大学英语教学,《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以下简称《课程要求》)指出:大学英语课程应大量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开发和建设各种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课程,采用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教学模式。这标志着大学英语教学进入以“教学理念‘国际化’、多媒体教学‘正常化’、课程管理‘三级化’和教学环境‘生态化’”[2]为特征的“后大学英语”时代,生态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改革成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韩戈玲等认为,生态化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要以个性化、层次化、多元生态化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为基础,而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机结合是有效实现多元生态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课堂教学模式。[3]21-25这些研究为大学英语课程的生态化改革指明了方向,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生态学问题也因此受到关注。

一、当前大学英语课程中存在的生态失衡现象

从教育生态学视角审视大学英语课程,也就是根据教育生态学原理考察教学系统内部诸要素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研究各种教学现象(如失调现象)及其成因,探讨外语教学生态的特征和功能及其演化和发展的基本规律。[4]209-210本文从分析当前大学英语课程中存在的失衡现象及其成因出发,探讨如何构建立体、平衡的多元生态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

(一) “最适度性”失衡

依据生态学最适度原则,教育生态系统在其发展过程中对周围环境和各种生态因子都有自己的适应范围和区间,超过这个最适度的区间,个体发展将受到负面影响。而教育生态系统中的每个生命个体不同,可发展的空间不同,对相同环境因子的耐受度也不一样,这就要求教育者关注并尊重个体差异,为个体发展提供最适度范围内的各种环境因子,促进个体健康发展。而近年来随着中国高校的扩招,教育生态系统中的生命个体持续增加,使得教学资源短缺、师资紧张等问题愈发突出,导致了教学规模与教学资源的失衡。为此,许多高校不得不扩大班级规模,采用大班教学模式,这违背了教育生态学的最适度原则,因为班级人数过多意味着班级内部个体间的差异扩大,而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可能照顾到各层次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无法贯彻实施“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学理念。

为保证教学效果,大班教学多采用多媒体教学模式,但实际教学效果仍不尽如人意。原因在于许多教师受限于教学理念或信息技术熟练程度,仅将多媒体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手段,未能从本质上变革传统的“课本+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模式很大程度上演变为“光盘+课件+鼠标”模式,改变的是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和手段,以教师讲授为主、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模式并未得到根本改观。这也导致了大班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学仍以语言知识的单向、线性输入为主,课堂生态因子之间缺少必要的信息和情感的多元互动,无法开展探究式、发现式学习,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挥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因而影响到其作为生命体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2月第29卷第1期章木林,等: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大学英语生态化课程体系(二)“整体性”失衡

根据教育生态学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原则,大学英语课程生态系统不是静态、孤立、封闭的系统,而是一个动态、联系、开放、发展的整体,课程生态系统与外部生态环境以及生态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应通过物质和信息的持续输入和输出发生联系,形成相互影响、相互联系、互相促进的有机整体。

反观大学英语教学“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其目的是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时缓解上述教学资源和师资紧张的压力。改革尝试将部分课程教学内容转移到自主学习中心,由学生自主学习完成。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的效果并不理想[5],原因在于中国大部分学生尚缺乏自主学习所需的学习策略、独立的学习风格和积极的学习态度,自主学习能力不高。另一方面,许多教师未能及时转变教学理念,将自主学习等同于没有教师指导的上机学习,忽略了自身在自主学习模式中的角色和作用,缺乏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策略的培养和对学生个性化学习过程的设计、指导和监督。因而,在教学实践中,“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往往演变成以学生为中心的上计算机自主学习和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的机械叠加,学生自主学习多处于一种自发状态,缺乏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教师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面授环节,学生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自主学习环节,两者之间缺乏生态学所强调的信息传递和交换,致使课堂教学和自主学习处于分化状态,并未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这违背了教育生态学的整体性原则,也有悖于《课程要求》中所提出的“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6]的精神,无法解决高校师资紧张这一实际问题,也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多样性”失衡

根据生态学主导性原则,生物系统必须有优势物种或拳头产品为主导,才会有健康的发展;根据多样性原则,生物系统必须有多元的结构和多样性的产品才能分散风险,增强稳定性。主导性和多样性的合理匹配是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实现持续发展的前提。可长期以来,中国大学英语存在教学目标和课程设置上“多样性”失衡的问题。

从教学目标来看,大学英语教学长期的应试教育导向使学生多以通过各类标准化考试为目标,教学过程以语言教学为主,忽视了教学过程的真实性和学生语言技能的培养,加上中国外语教学一直是在一种封闭式的花盆环境下进行的,缺少第二语言习得的自然语言环境和社会文化情境,使学生提高的是应试成绩,而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综合文化素养、自主学习能力并未提高,“花盆效应”明显,导致了教学目标“多样性”失衡。

从课程设置看,尽管《课程要求》强调各高校应设计出各自的包括综合英语类、语言技能类、语言应用类、语言文化类和专业英语类的多元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但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于2009—2010年对全国530所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现状进行的调查发现:80%以上的非“211工程”院校没有开设或只开设了4门及以下的大学英语选修课程,[7]绝大部分高校的大学英语一直以EGP课程为主,课程结构方面存在“多样性失衡”。随着国际交流的深入和社会需要更多高素质复合型英语人才,这种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已无法适应当前社会的需要,导致了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的失衡。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英语生态化课程设计

笔者认为,大学英语生态化课程体系要求大学英语课程发展的各个环节均符合生态学基本原则,旨在将大学英语课程设计为一个可自我调节、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生态系统,而不是一个封闭、分化的机械系统。生态化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贯穿于课程发展的全过程,体现在课程的构成范式、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等方面。

(一)课程构成范式“3+1”

传统的外语课程构成范式可总结为“2+1”模式,即“理论、方法+教材”模式[4]38,具体说就是教学理论、教学方法主要体现在传统纸质教材中,纸质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最主要来源。但随着现代信息技术进入外语教学领域,教育环境和教学手段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学生不再满足于仅仅通过教师讲授传统教材获取信息、学习英语,而是更多地通过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移动网络等渠道接受语言输入,开展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式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开发新一代的立体化教材,将课程构成范式从传统的“2+1”模式转变为“3+1”模式,即“理论、方法、技术+立体化教材”模式,具体说就是将教学理论、教学方法和信息技术体现于立体化教材之中。

立体化教材的开发是生态化课程建设的基础,是实现大学英语课程目标的重要环节。立体化教材强调利用计算机虚拟技术创设各种“真实”的交际情景和理想的语言学习环境,打破课本为学生获取知识唯一来源的局限,进而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促进“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的实施以及个性化自主学习和情景化协作学习的开展。因此,立体化教材实质上是一个多形式、多载体的综合性外语教学系统,包含纸质课本、多媒体光盘和数字化网络学习平台三个最基本要素。其中课本是根本,光盘是补充,学习平台是延伸,三者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必要时又可相互转换,构成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立体的、生态化的教材体系。网络学习平台的开发应包含网络版教材、教学管理平台和网络资源库等内容。其中网络版教材的内容应与纸质课本相关,但又不能是纸质课本或光盘的翻版,而是纸质课本学习内容的延伸和扩展,否则会挫伤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管理平台应具备易于操作、个性化、交互性等特征,要便于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控制学习进度、反思学习结果以及教师对学生学习进行个性化监督和管理,但更为重要的是要具备辅导答疑、实时交流等功能,为师生、生生互动提供平台。资源库应是开放性的,应鼓励学生和教师一起不断添加新的内容、充实资源库,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二)教学模式“1+1+X”

《课程要求》所提出的“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改革是此轮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核心,目的在于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以及保证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但在教学实践中“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往往变成课堂面授和自主学习的机械叠加,导致两者处于分化和失衡态势。为此,教师需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在“3+1”课程范式基础上,既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基础的教学模式,也要改变当前面授教学与自主学习分离的局面,实施“1+1+X”教学模式。

“1+1+X” 教学模式不同于基于计算机的自主学习与基于课堂的面授教学的简单叠加,它强调的是传统面授教学、机房自主学习以及其他延伸场所和环境下的各种形式的学习和实践活动的整合(integrating)或者混合(blending),其实质是整合式混合教学模式(integrated blending teaching)。“1+1+X”既可理解为“教室+机房+其他延伸场景”,也可理解为“学生+教师+其他各种教学要素”。教学场景的无限延伸以及教学要素的多元化,在一定程度上更容易导致“失衡”现象的出现。因此, “1+1+X”教学模式下,教师要注意观察教学实践中可能出现的失衡现象,适时加以调节,以达到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等诸多要素的平衡。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整合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丰富教学资源,组织和指导学生依托网络学习平台和互联网开展个性化自主学习、主题式或项目式合作学习、网络探究式学习,并对学生的学习提供个性化的监督、管理、指导和评价。

“1+1+X”教学模式下,教师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课堂面授、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辅导答疑以及对各种教学活动的组织等方面,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课外自主学习和课内展示等方面。其中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自主学习不应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学生到机房自主完成教师布置的同一级别、同一内容的网络教学平台的单元学习,而是同时应该包括教师指导下的、基于个性化的学生自由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和需要从立体化教材系统中调用各种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如不同级别的教材、内容丰富的资源库、英语学习网站等课外学习内容。教师还可以根据组间同质、组内同质的原则,将大班分解成若干个任务小组,开展基于任务或项目的小组学习,小组内部强调互相交流、分工合作,小组之间形成差异、诱发竞争、促进发展,同时有助于缓解课堂生态主体与教学资源之间的失衡,实现课堂人口密度的生态平衡。这种“整合式混合教学”将自主学习和面授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在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的同时,可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8],形成一种“计算机+课堂”、“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课下学习+课上展示”、“个性化自主学习+小组协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课程整合所产生的边缘效应,最终实现“1+1>2”的效果。

(三)课程结构“1+X”

尽管蔡基刚等认为大学英语在性质上就是专门用途英语[9],但笔者认为,无论是从学生的整体英语水平考虑,还是从大学英语教师的ESP教学能力考虑,大学英语教学完全向专门用途英语转移尚需时日。因此,大学英语课程设置要注意主导性和多样性的合理匹配,保证课程和学分的合理结构,在发展学生基本语言能力的同时辅之以一定的文化教育和专业教育。因此,在“3+1”课程范式以及“1+1+X”教学模式的基础之上,可实行“1+X”课程结构模式。其中“1”是EGP课程,多为必修课程,是基础和起点;“X”是EGE和ESP课程,多为选修课程,体现着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个性化、多样化、生态化特征。各高校应根据本校的专业特色和学生水平,灵活安排各类课程的学期和学分,构建“EGP必修课程+EGE/ESP选修课程”的“后大学英语时代”的多元生态化校本课程体系。

韩戈玲等指出:生态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强调把计算机信息技术融于课程设置,实施特色教学,力求避免“千课一面”。[3]24笔者认为,信息技术的作用并非局限于教学层面,它对课程设置的深层次影响尤其值得关注。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率的同时,也为EGE、ESP课程创造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因为在“1+1+X”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以提高,EGP课程内容可逐步转移到自主学习中心,主要由学生自主学习完成;课堂教学则以EGE或ESP教学为主、EGP教学为辅。在此基础上,大学英语教学模式逐步由EGP混合教学过渡到“EGP+ESP/EGE”混合教学,进而为“1+X”课程结构中的“X”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使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综合文化素养因此得到同步提高。

(四)评价体系“3+X”

《课程要求》指出,教学评价是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大学英语教学应构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生态化教学评价体系。对此,许多学校将其理解为“期末成绩+平时成绩”的评价模式,以标准化考试生成的期末成绩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平时成绩主要由教师根据学生的考勤情况、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情况进行评定。这种评价方式存在评价主体单一、主观性强、缺乏对教学的反馈等问题,不利于学生生命体的全面、和谐发展。

因此,应构建生态化教学评价体系,抛弃过去只注重甄选功能的教学评价,尊重个体发展的差异性,构建 “3+X” 生态化、促学性评价体系。“3”表示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主要包括教师、学生和信息技术;“X”表示评价内容和方式的多元化,包括对学生学习成绩、作业完成情况、课堂教学活动和课外自主学习参与程度、情感和动机等内容的全方位评价,也包括标准化考试、档案袋、课堂观察、问卷和访谈等标准化和非标准化评价方式的结合。

除传统的教师评价外,学生自评、互评和小组评价是构建生态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因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学生参与评价是实现其主体地位的重要途径。学生参与自评和互评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习、反思、沟通的过程,能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明确学习目标,并在评价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作为评估主体,其角色是多方面的。首先,信息技术可通过数字化网络学习平台对学生进行阶段性和总结性的测评。相比于传统的测试,机测效率更高、更易于组织、结果更为直观,能在增加测评频率的同时缓解教师的压力,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用于教学。教师还可依据机测结果对学生学习进行及时反馈和指导,更好地发挥评价对教学的正面反拨和激励作用。其次,信息技术参与评价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在于为评价创设各种情境,使学生在接近于真实的情境中参与和接受评价,评价结果信度更高。此外,信息技术为学生自主学习情况的记载以及上述多元评价方式所生成的评价信息的存储提供了极佳的载体,便于师生随时调取,作为对学生评估和对教学反思的依据。

三、大学英语生态化课程设计的反思与启示

教师是教学改革和教学活动的最终执行者,也是大学英语课程系统主导性的生态因子,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大学英语课程生态化改革的成败。改革带来了课程结构和教学模式的变化,信息技术将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大学英语教师要主动适应改革的形势,成为自主、合作、探究型的教师。首先,教师需及时转变自身观念和角色,提高自身对“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的认知、适应和实践能力,由原来的语言知识的讲解者和传授者转变为课堂生态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学习任务的设计者,学习资源整合的策划者,自主学习的监督者和检测者。其次,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需从整合的角度提高自身将信息能力和教学能力相结合的素质,也即“信息—教学”素养[4]161,促进信息技术与外语课程的整合。再次,大学英语课程生态化改革强调课程设置逐步由EGP向ESP过渡,这对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如何从大学英语EGP教师过渡到ESP教师,是所有大学英语教师必须考虑的问题,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他们今后的生态位,也即生存问题。因此,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英语课程生态化改革过程中,如何开展对大学英语教师“信息—教学”素养的培训、推动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值得进一步关注和研究。

四、总结

综上所述,要构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生态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需要使现代化信息技术融于大学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成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也即实现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课程的整合,进而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创建一种新型的“主导—主体”教学结构[4]8。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课程的整合将是今后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基本方向。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课程建设中的基础作用,整合就不能局限于教学过程和教学手段层面,或仅仅着重于教学策略和教学资源的选择,而应努力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层面的整合,通过整合引起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变化,唯有这样,才能使大学英语教学重新进入兼容、动态、良性的发展轨道。

[参考文献]

[1] 范国睿. 教育生态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24-26.

[2] 陈坚林, 谷志忠.要求更完善,方向更明晰——对07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新解读[J]. 外语电化教学, 2008(1):3-8.

[3] 韩戈玲, 董娟. 多元生态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研究[J]. 外语电化教学,2011(3).

[4] 陈坚林. 计算机网络与外语课程的整合——一项基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研究[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0.

[5]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8-20.

[6] 顾世民. 虚拟学习环境下大学英语辅助教学模式研究——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集成框架探索[J].外语电化教学,2011(11): 59-65.

[7] 王守仁,王海啸. 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调查及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方向[J].中国外语,2011(5): 4-17.

大学生英语学习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角色转换;职业规划;职业定位;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F27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4-0096-03

合理的职业规划,有助于大学生人生理想的实现。大学生职业规划是指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所学专业及社会需求,对个人的职业生涯目标进行开发、实施及反馈调整的过程。我们在职业发展理论、职业咨询学习理论及社会认知理论的基础上,对从学校到工作角色转换过程中影响中国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一、角色转换相关理论发展

1.职业发展理论的观点。马克・L.塞维凯斯从职业发展理论的角度提出一个模型,即在从学校到工作(STW)角色转换过程中定位、教授、训练和预演,职业定位注重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教授注重培养学生在职业计划和职业探索上的能力,帮助学生学会职业选择和职业调整的能力;训练是帮助学生明确雇主对员工的社会期望,以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角色预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工作适应性。

2.职业咨询学习理论的观点。约翰・D.克鲁姆博尔兹和罗杰・L.沃兴顿从学习理论的角度认为学习对培养学生在STW角色转换中需要的就业技能、工作习惯、信念、兴趣和价值观是重要的。根据职业咨询学习理论(LTCC),个人和环境相互作用来追求自己的目标和需求,包括基因天赋、环境条件、学习经历和学习结果在内的不同因素相互作用,这些因素都会由于学习经历而发生改变,从而为每个人孕育了一条特殊的职业道路。

3.社会认知理论的观点。罗伯特・兰特、盖尔・海凯特、史帝文・布朗等人从社会认知职业理论(SCCT)的角度提出人们的职业选择受自我效能、期望结果、目标以及性别、民族、社会支持等环境变量的影响。自我效能是对自己执行工作时的能力的信心,自我效能信念主要来自于知识经验、性别、民族、健康状况等;期望结果关心的是行为努力的结果;自我效能和期望结果对学生职业兴趣的培养及职业选择是很重要的。综上所述,在职业发展理论、职业咨询学习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高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对在STW角色转换过程中的大学生职业规划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问卷调查。

二、大学生职业规划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问卷由12道题目组成,内容涵盖了职业愿望、职业规划、个性测试等方面,职业愿望主要用于了解大学生的求职意向及择业心态,职业规划主要用于了解大学生对于职业规划的整体认识,个性测试主要用于了解学生的自我认知和性格气质。问卷发放的范围包括安徽医科大学、安徽中澳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广州大学、重庆工商大学在校1~4级的文、理、工、医等学科专业的大学生,本次调查共发放了500份调查问卷,回收486份,有效问卷480份,问卷有效率96%。

根据问卷调查统计,对大学生职业规划影响最大的个人因素依次是能力占30.7%、信心占17.2%、兴趣占14.8%、学历占14.4%、性格气质占14.1%、健康占8.8%;对大学生择业影响最大的社会因素依次是就业形势占29.5%、经济收入占25.2%、价值观信念占17.8%、职业声望与地位占17.5%、科技经济发展占10%;从家庭情况来看,影响个人未来职业选择的主要因素依次是父母期望占29.2%、家庭经济情况占27.3%、亲人劝告占15.9%、家庭阻力占14.2%、其他长辈支持占13.4%。通过问卷分析,我们发现有21.3%的大学生对职业规划从未考虑或等到毕业时再说,说明大学生对职业规划的重要性还没有足够的认识;调查中还发现有41%的大学生没有将学习计划与职业目标有效联系起来,这也是大学生在校期间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的重要原因。

三、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影响因素

根据职业发展理论、职业咨询学习理论、社会认知理论的观点以及职业生涯问卷调查,中国大学生的职业规划主要受个人条件、家庭、社会及学校等因素影响,而且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下所做出的职业选择也是有差异的。分析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影响因素,有助于实现个性与职业的匹配,有助于帮助他们在迅速变化的环境中,不断调整自己的职业期望与目标。

(一)自身因素

1.知识能力。职业学习理论提出学习对培养学生在STW角色转换中所需要的就业技能、工作习惯、信念、兴趣和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社会认知理论认为知识经验是提高自我效能的主要效能来源。问卷分析显示在大学生职业规划影响因素中,30.7%的学生选择能力,14.4%的学生选择学历。个人的知识能力水平越高,未来选择职业的机会就越多,知识水平与学历往往是成正比的,而经验与工作年限有关,工作时间越长经验越丰富、工作技能越娴熟,大学生在STW角色转换中能把知识成功的转化为工作技能会有助于个人职业生涯的顺利发展。一种职业往往需要多种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运用,这就要求大学生在进行职业规划时必须充分评估自己的知识、能力的优势与劣势所在。

2.性格气质。性格有内向与外向之分,气质有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之分。问卷分析表明14.1%的学生选择性格气质对大学生职业规划有影响。按照霍兰德的人格与职业匹配理论,人的性格气质与职业匹配类型有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传统型。人格类型理论表明不同类型的人格需要不同的职业环境,个人的性格气质与职业环境之间相互匹配,是职业满意度和职业稳定的基础。因此,每位大学生在校期间需要进行自我人格测试,以充分了解自身的优点与不足,通过积极参与学校的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矫正自己的个性缺陷,不断增强自身的人格魅力,帮助大学生在STW角色转换中寻找到与自己人格相匹配的职业。

3.职业兴趣。问卷调查发现14.8%的学生选择兴趣对大学生职业规划有影响。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索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如果他对某种工作产生兴趣,会在工作中表现出高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按照一般社会认知理论的观点,“人们不会选择去生产线上或到煤矿上之类的地方去做工,因为他们被迫在这样的工作中把兴趣消耗怠尽。”可见,兴趣对于克服工作学习中的困难具有重要作用。职业兴趣的培养应该从小时候开始,在欧美国家小学生通过参加职业日活动、中学生通过参加兼职活动,来培养他们早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兴趣,学校的职业辅导老师根据其表现进行有效引导,达到以兴趣定职业的目的。中国大学生在STW角色转换过程中,根据自己的职业计划进行早期的职业探索,需要考虑自己的职业兴趣,将职业兴趣与职业计划及目标联系起来,会有助于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不过,有时人们也会把自己的职业兴趣牺牲给像高薪、工作安全等外在因素,这样他们就不得不去从事令他们毫不感兴趣的职业。

4.健康状况。社会认知理论认为,自我效能信念的效能信息来源除了性别、民族、遗传、知识经验外,还受到个人健康状况的影响。由于个人性别不同、民族不同,体质体能也就不同。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的工作节奏也在加快、工作生活压力逐渐加大,这些变化对现代年轻人的身体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尤其是近几年,过劳死现象以及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抑郁、焦虑、失眠等问题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年轻人的健康,影响了个人的职业发展。因此,大学生应加强锻炼,合理膳食,努力提高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5.职业理想。职业发展理论在教授中提到职业计划与探索,职业学习理论讨论了职业计划问题,社会认知理论通过目标设定技能帮助学生制定具体可行的阶段性目标以提高其执行力,可见,个人选择什么职业,以及为什么选择某种职业,通常与其职业理想有关。职业理想是人们对未来从事何种职业的意识和计划,它建立在知识、能力和兴趣的基础上,为学生选择并准备从事某种职业提供了动力与方向。问卷调查显示,25.5%的学生从中学开始产生职业理想,38.2%的学生到了大学阶段开始明确职业理想,21.3%的学生至今没有明确的职业蓝图,准备等到毕业时再说,从小学时有了职业意识的占15%。个人早期的职业意识可能很小的时候就产生了,随着学习经历和社会实践的积累,学生的职业意识逐渐清晰化,成为明确的理想,学校应通过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辅导教育帮助学生把职业理想具体化,也就是将职业理想固化为具有可操作性的职业目标,为了职业目标的实现,我们需要帮助学生订立学习计划。

(二)学校因素

职业学习理论论述了学习经历对个人职业生涯的必要作用,问卷调查也发现32%的大学生认为专业特色最重要,其次是就业指导,占19.4%,还有19.1%的学生认为学校声誉对其职业规划具有重要影响,此外,职业生涯课程辅导占14%、教师影响占15.5%。在中国,学生是否具有大学的学习经历,对其未来的职业生涯的确起到了指示器作用,而且大学开设的专业教育是否符合社会经济与科技发展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未来的择业要求与职业规划。现在很多高校开始重视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辅导课程,因为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与未来的职业计划、职业探索、职业选择、职业调整以及进入职场后的组织融合、职位表现、同事关系、工作习惯与态度等密切相关。但目前中国高校的职业辅导师资力量还比较薄弱,职业辅导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问,要求职业辅导老师具有相当高的专业能力、技术水平与实践经验。据统计,美国1999年就有16万名职业规划师,而中国取得职业指导师资格的仅有1万人,因此,加快职业规划指导师的培养迫在眉睫。

(三)社会因素

1.就业形势。在职业规划问卷调查中发现,大学生对就业形势关注度最高,占29.5%。据统计,中国大学毕业生2009年已超过600万,2010年将超过700万,目前累计未就业大学生约100万,学生就业压力丝毫未减,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大学文凭作为一种社会筛选符号本该使人才资源配置更加合理,但是如果文凭的发放超过了社会吸纳水平,就会造成文凭贬值,甚至出现教育过度性失业,在目前中国大学生就业已出现困难的情况下,很多学生仍然“随行入市”,参加人才招聘会不足准备,漫无目的,全靠运气,结果处处碰壁,信心受挫,可见,不打无把握之仗,做好职业规划在学生的STW角色转换过程中十分重要。当然,争取社会支持,尽可能减少职业选择中的障碍,会有助于大学生职业规划的顺利实施。

2.经济收入。社会认知理论认为在职业兴趣与目标之间建立联系十分必要,但是他们也承认有时人们也会把职业兴趣牺牲给像高薪、工作安全性等外在因素。根据我们的调查发现,约25.2%的大学生将经济收入作为影响其职业选择的第二大社会因素。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对于高能耗、高污染的夕阳产业来说,面临着生产成本与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一般不愿进入这些经济收入不高的行业发展;而生产环保、节能产品的朝阳产业,高科技企业、金融机构及垄断性行业相对来说经济收入较高,是大学生择业的首选目标。因此,大学生在职业探索与选择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究竟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职业,还是选择经济收入较高但自己并不感兴趣的职位。从地域分布看,中国东部沿海地区较中西部地区来说,经济更发达,企业密集度更高,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高,这也是造成大学生在职业定位与选择过程中出现“孔雀东南飞”,纷纷追求大城市、大企业、大单位的重要原因。

3.职业声望。根据我们的问卷调查发现,17.5%的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与规划中会考虑到职业的声望与社会地位,职业声望是指人们对各种职业所做的主观评价。在中国传统社会,职业按照“士、农、工、商”排列,官员文人社会地位最高,商人社会地位最低。但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工业化社会的普遍主义价值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评价职业社会地位的价值标准开始多元化。研究表明,现在人们通常使用教育和收入两个指标衡量职业声望,根据中国职业声望调查数据显示,教育与职业声望的相关性高于收入与职业声望的相关性。大学生在做职业选择与规划时,希望自己将来能够从事社会声望高的职位,如高级领导干部、企业高层管理人员、高级知识分子(如科学家、大学教授等);其次选择的职位是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及政府部门或金融机构办事人员,可见,职业声望的高低也是影响大学生职业选择与规划的因素之一。

4.社会价值观。职业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在STW角色转换中对人们价值观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我们的问卷调查也证明社会价值观和舆论导向对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同样存在影响。中国正处在经济转型与时代变革时期,传统的文化价值观、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及网络文化的激烈碰撞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都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多元文化并存的格局在学生职业选择与规划的意识中已经有所反映。人们不再拘泥于传统意义上的工作形式,他们借助互联网的强大功能远距离办公或在家办公,甚至有些大学生在校期间已经开始考虑与谋划自主创业,而不是像父辈所希望的那样找个安稳的职业谋求生计。因此,在这个变化迅速的信息时代,社会文化宣传应该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和人生观,敢于挑战,讲究奉献,帮助学生在人生的职业旅途中起航,实现自我价值。

(四)家庭因素

社会认知理论认为,学生能否将自己的兴趣转化为目标以及把目标转化为行动的能力和意愿将会受到包括家庭在内的社会支持的影响。通过问卷调查发现,29.2%的学生认为在家庭环境中父母的期望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影响最大,27.3%的学生选择家庭经济状况是影响其职业规划的第二大因素,父母受其教育、经济状况及社会价值观念等因素影响,往往希望子女进入他们喜欢或看重的行业发展,并不断地对子女施加影响,甚至代为择业。此外,还有亲人劝告、其他长辈支持等因素对处于STW角色转换中的大学生职业规划同样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A Social Cognitive View Of School-to-Work Transition,Robert W.Lent,Gail Hackett,Steven D.Brown,The Career Development Quarterly/June 1999/VOL.47.

[2] The School-to-Work Transition From a Learning Theory Perspective,John D.Krumboltz,Roger L.Worthington,The Career Development Quarterly/June 1999/VOL.47.

[3] The Transition From School to Work:A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Mark L.Savickas,The Career Development Quarterly/June 1999/VOL.47

[4]沙其富.浅析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问题[J].甘肃社会科学,2005,(6).

[5]司红.高校学生的职业理想教育与职业规划[J].北方论丛,2002,(5).

[6]赵永吉.大学生职业规划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4,(5).

[7]于秀琴.浅谈职业理想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6,(7).

[8]李春玲.当代中国社会的声望分层[J].社会学研究,2005,(2).

大学生英语学习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学英语 学习动机 强化策略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对外交流的不断增加,英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社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英语水平也成为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评价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同时我国大学生英语实践能力差也是不争的事实。很多大学生都表示,英语学习主要依靠个人的努力,只要个人付出一定的努力,就会取得不错的学习效果。事实也证明,很多大学生英语考试成绩十分优秀,也考取了四六级证书。但现实中却无法和外国人进行简单的交流,也听不懂外国人表达的意思。根本原因在于当代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过于功利性,把英语学习当做继续升学或者就业的敲门砖,以提高考试成绩为主要学习目的,忽视了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

二、学习动机的重要性

近年来,教育领域越来越关注个体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研究认为,个体学习成效除了受智力因素、外部条件等制约之外,还与性格、意志、动机以及信念等内部动机有很大关系。其中动机被认为是影响学习成绩的最重要变量之一。所谓学习动机是指维持学习者精力投入和学习热情的重要情感因素,学习动机强烈则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能够长时间的保持饱满的学习状态。如果学习者不具备正确的学习动机,一切将无从谈起。作为大学英语教师,要不断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大学生摒弃传统的功利性学习动机,以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作为学生的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正确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从而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三、强化大学英语学习动机的策略

1.制定明确的学习计划。学习计划的制定是学习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功利性的学习动机下,很多大学生根据考试安排和课程设置等来制定学习计划,往往会陷入题海战术,以死记硬背等学习方法来短时间提高学习成绩。《大学生英语课程要求》中将大学生英语学习目标分为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三个级别,大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和学习目标,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以提高英语综合实践能力为最终学习目标,尤其要重视听说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这里有几个注意的问题:一是学习计划的制定要具体而详细,最好分别到每一周、每一天的具体学习任务和学习方法,这样才能督促自己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二是学习计划是动态调整的,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学习者发现学习效果和学习计划有所出入时,要及时调整学习计划,充分发挥学习计划的引导和督促作用。三是学习计划的制定要有一定的难度。如果过于简单,不利于激发学习者的动力和决心。如果过难,则会打击学习者的动力和信心。

2.加强情感驱动。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对学习活动最好的刺激莫过于兴趣,兴趣能使一个人的努力到达惊人的程度。《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也明确提出,情感是影响大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将学生的情感态度放在重要的地位。首先,创设期望情感。教师和鼓励和期望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对于英语教师而言,要摒弃过去教师高高在上的教学思想,而是走进学生,和他们做朋友,创造一种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对学习后进者或者偶发性学习不良者要及时鼓励和引导,认真对待学生的每一次提问,及时解答。并帮助他们找出学习中的问题所在,帮助他们克服不良的学习习惯,克服心理焦虑和不安情绪,树立英语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其次,创设稳定情感。所谓稳定情感是指在英语学习中保持一贯的高效的学习动机,不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干扰和冲击,从而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教师要让学生了解英语学习是长期的和持续的,并不会因为英语课程的结束、证书的考取等因素而结束。作为一种语言,英语学习伴随终身,毕业入职之后也要继续加强学习,因此要保持坚持不懈的努力精神。

3.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兴趣是学生求知的富有生气的内动力,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因素。大学生有激情和活力,个性张扬,对事情有自己的见解和想法。而传统的英语课堂气氛沉闷,教师“一言堂”的现象屡见不鲜,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造成大学生学习成绩止步不前。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要不断丰富课堂教学形式,例如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负责布置任务,为学生创设情境化的模拟场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和学习。这里教师要把握几个原则:一是教学任务的选择要与所讲授的内容相契合;二是教学任务不要紧紧局限于教材,最好和学生的专业方向相适合,这样有利于让学生熟悉真实的工作场景;最后,教师要对学生的讨论和探究活动予以指导和评判,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使学生既意识到各自的问题,又能看到别人的问题,从而在今后的学习活动中避免犯同样的错误。当然,这就教师的专业知识和组织能力提高了要求,英语教师要有开阔的视野,要了解当前社会对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和发展特点,使教学内容紧跟时代前沿。

总之,学习动机是影响大学生外语学习效果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大学英语教师要了解大学生的学习动机,适时纠正其消极动机,并及时强化其积极动机,增强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大学生英语学习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课程;语言教学;大学英语

一.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

跨文化交际所谈的东西方,就像地理位置所谈的东西方一样。东西两方共同构成一个整体,无所谓孰优孰劣,孰对孰错。在全球化的今天,跨文化交际是每个国家都必须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我们只有在了解别人的时候,才对自己更加了解。 即把自己置身局外来看自己才能看得更清楚。张爱琳[1]认为:“中国有首名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所包含的一个思想是:外人经常能看到我们看不见的东西,因为他们把我们的东西与他们的东西进行比较。也就是说,这种“他人性”(即其他文化)为我们了解自己提供了另一个参照物,这就涉及到比较,而比较一直是一个有效的认知方法。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促进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一些高校对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开设了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选修课。本研究是笔者在自己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针对所发现的问题,借鉴其他学者在类似课程的教学研究成果,提出一些建议。

二. 已有的研究

笔者搜索了近十年的国内中文核心期刊,只查找到王春艳、倪冬[2]对跨文化交际课程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的研究。王、倪发现,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方式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是否符合非英语专业学习者的水平,学生容易产生焦虑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所欠缺。民意调查发现学生对该课程的授课反映了如下问题:1)用英语授课有些生涩难懂,对基础差的学生来讲,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2)加入更多的图片、音频以及视频来提高兴趣和积极性。3)授课范围广,涉及点多,比较难抓住重心。4)文字内容和理论上的内容不必要那么多,多将一些贴近生活的趣事。5)多增加些课堂互动。针对这些情况,作者提出了团队协作、提前申报选题、课件制作、课堂演说的课堂教学策略。

三. 教学中发现的问题

笔者在教学中,除了发现上述王、倪所陈述的问题,还发现以下情况:

1. 用中文授课,无论是简单的文化知识、文化现象,还是深奥的文化理论,学生对《跨文化交际》很感兴趣,但他们觉得全英文的比较具有专业性的课本很难,上课时,即使老师用中文授课,学生仍找不到老师讲的内容在书上的位置,而如果老师用英文授课,学生更是不知所云。

2. 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的专业课和其他各种各样的必修刻、选修课已是他们沉重的负担,作为选修课的《跨文化交际》要求他们查资料、做课件、组织活动会给他们增加额外压力,占用很多时间,所以这类任务参与率低,基本上只有少数成绩好或感兴趣的学生参与。

3.课堂口头活动参与率低,学生表达能力很有限。只能对着课本找答案再念出来。

四. 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对《跨文化交际》课程在大学英语低起点班级中的教学提出以下建议:

1. 参照大学英语其他文化性类课程的教学经验:蒋红、樊葳葳[3]简要论述了大学英语“英美文化”课的特点,提出了SCCP模式,即以综合技能训练为基础(skills-based),以“文化包”或“文化丛”(culture capsules-centred or culture clusters-centred)为核心,以实践为导向(practice-oriented)的教学模式,并详细介绍了该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及教学技巧。

2. 参照英语专业的文化类课程的教学经验:全克林[4]主张教学内容要有重点,不要胡子眉毛一把抓,并认为观看影视作品是了解英美文化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渠道。周雪峰[5]认为传统的教学以传授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作为教学重点,教学方法以知识灌输为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将比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和任务教学法应用于“英语国家概况”课程的教学,并辅助以多媒体,可以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使课程学习从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转向培养学生的动手协作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3. 笔者建议:除借鉴上述各位专家的建议外,教学程序最关键的环节是准备阶段的教学翻译环节。王湘玲、蒋坚松[6]指出:教学翻译法在国外的外语教学界的地位几经沉浮,随着21世纪应用语言学和翻译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教学翻译法重新受到了重视。要弄清教学翻译的定义,必须把它与传统的语法翻译法及翻译教学区别开来。传统的语法翻译法以语法和翻译作为手段进行外语教学,强调书面语及语言形式的正确性,以文学语言为教材,教学目的是为了学生能阅读文学作品,不是为了交际。翻译教学本身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是超然于外语教学的一种专业性教学,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翻译,是为了传授学生语篇翻译的技能和实际双语交际能力,对译文的要求较高。教学翻译也是一种教学手段,一个基于任务的学习方式,是为理解而翻译,属句子翻译、语言翻译、本义翻译或字面翻译(但非逐字死译),对译文的要求较低,它兼顾口语和书面语、内容和形式、流利性和正确性,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为交际能力打好基础。教学翻译只涉及到语内知识,翻译教学则既涉及语内知识,又涉及语外知识(如翻译目的、目的语社会的语言规范等)。教学翻译与翻译教学之间就像是接力赛,教学翻译属基础阶段,翻译教学属应用提高阶段,没有教学翻译打下的语言能力基础,翻译教学的双语交际能力也就不可能。所以教学翻译是属于元语言性的,它是一个过程,而不像翻译教学追求的是产品[7] [8] [9] [10]。

教学翻译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已结出了丰硕的成果,如王湘玲、蒋坚松[6]、陈恪清[9]、王俊菊、曹春春[10]、候敏[11]、 席娟[12]、尹祥凤、罗凌云[13]、周迈[14]、刘晓敏[15]、 包文姝[16]、朱月娥[17]、罗胜雄[18]、雷志梅[19]、韩虔[20]指出:认知心理学认为,青少年进入成熟期后(12岁前后)习得的另一语言几乎永远不能与母语水平相比,而我国绝大多数外语学习者在12岁前都不具备理想的二语习得环境,母语正迁移、语言输入理论、输出理论等也说明了教学翻译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而近年来,随着交际教学法的局限性逐步被认识,西方外语教学界,尤其是后交际法的倡导者对翻译的作用重新给予了肯定,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把教学翻译法与其他教学手段结合起来,既可以打破死气沉沉的课堂气氛,又能避免活泼愉快、花样层出却无实际内容的课堂教学,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掌握词汇和语法,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有利于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因此专家们提出,我们应做个理性的回归,让教学翻译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充分发挥积极作用。

具体教学程序如下:

1)教学内容主要以课本为主,不要求学生查资料。该教材从课文到练习、从内容到编排都已做得很完整、很合理,对还有很多其他课业负担的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把课本上的知识掌握就很不错了。

2)导入阶段:以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或社会现象引出课本内容。如西方发达国家缺少新鲜蔬菜,需要从亚洲进口、麦当娜买一大块地自己种菜、杰克逊疯狂整容服药致死、当今世界推崇的生态旅游引出东西方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上的价值观的差异。美国死于猪流感的人远远多于人口大国的中国,87版红楼梦林黛玉的扮演者陈晓旭犯癌症坚决拒绝西医导致迅速死亡,引出中西医的差异和东西方世界观的差异。以电影明星姜文法国妻子是人类学博士,研究中国的道教,引出中国的经典文化道家、儒家,再引出中国的传统价值观。也可通过澄清事实来引出课本内容。如澄清普通中国人认为西方的个人主义等同于自私自利的观点,引导他们阅读并理解西方的个人主义的真正内涵,并指出西方也讲集体主义,只是称呼不同,称为团队精神(teamship)。澄清人们认为的美国是平等社会意味着在美国人人都有钱有地位的错误认识,引导他们看林肯的关于“机会平等和人生就是一场比赛”的论述。也澄清中国文化落后的错误观点,告诉学生西方国家建立了中医研究中心、中国武术馆,结合听说教程里谈到的古代中国用掺了杂质的溶液来溶化金子的神奇技术和当代西方国家在高尖精的实验室里仍溶化不了的故事,说明中国文化的魅力,并应发扬中国文化,使之为世界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3)教学翻译:根据导入阶段所谈论的内容,指定课本上相关的具有实用性、意义性的段落,要求学生翻译成中文,老师给出专业术语、难词的中文解释及音标,让学生在课堂上翻译,每个学生独立完成,不懂的当场问老师,老师只对单词、语法做解释,不对整句话做翻译,句子意思由学生自己去领悟。该教学翻译学生参与率高,根据Krashen[21]的情感过滤假设,老师提供帮助降低了学生的焦虑感。

4)口头回答课本上的练习:Littlewood[22]认为技能具有迁移性,在阅读和笔头翻译中练就的技能和能力会迁移到听力和口语活动中。教学翻译不仅为学生的口头表达、也为老师的全英文授课做好了准备。学生经过教学翻译,熟悉理解了课本上的内容,为听懂老师的英文授课、自己对课本内容的英文表达、独立完成每章后的练习做好了准备。由于已对课文进行了教学翻译,学生能够比较容易地找到练习的答案。可分小组进行讨论,然后小组里派代表用英文口头回答问题或发表意见。老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鼓励与欣赏,进行纠正或补充。翻译、课本后的练习、课堂口头表达都可作为形成性评估的依据。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很大的加强。

5)课后写作:但看电影是有学习目的的,不是为了娱乐。在看电影前,老师应提出具体要求,让学生带着任务去看电影,在观看过程中,对于重要的情节和难理解的情节或听不懂的情节,老师加以解释。比如,在看《永不妥协》前老师可给出如下问题:东西方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权力距离、女权与男权、法律制度、信用、人际关系上有什么差异。电影看完,让学生根据这些问题写观后感,老师批改观后感并讲评。

五.结语

大学英语选修课《跨文化交际》课程的教学关系到中国未来现代化建设的精英力量的,文秋芳[23]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即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从而也影响到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效率和质量。本研究只是在小范围内的一个粗略的探讨,更多各种各样情形下的《跨文化交际》课程的教学还有待于众多的教育工笔者们去做更深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张爱琳.2009.跨文化交际[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8-31

[2]王春艳、倪冬.2009.跨文化交际课程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50-152

[3]蒋红、樊葳葳.2002.大学英语限选课“英美文化”教学模式初探[J].外语界:42-46

[4]全克林、梁泽鸿.2007.试论高职《外国社会与文化》课的教学改革[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49-151

[5]周雪峰.2010.高质高专“英语国家概况”课程教学方法探析[J].教育与职业(5):146-147

[6]王湘玲、蒋坚松.2006.从国外教学翻译法反观我国大学英语教学[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4):118-122

[7]刘和平. 2000.再论教学翻译与翻译教学—从希拉克信函的翻译谈起[J]. 北京:中国翻译(4):40-45

[8]张美芳. 2001.论两种不同层次的翻译教学[J].大连:外语与外语教学(5):37-39

[9]陈恪清. 2002.大学英语教学翻译和翻译教学的思考 [J].大连:外语与外语教学(7):42-44

[10]王俊菊、曹春春.2002.教学翻译与英语教学———一个长期被人忽视的问题[J].山东: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35-38

[11]候敏.2009.大学公共英语的教学翻译.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186-193

[12]席娟.2010.大学英语翻译能力培养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4):207-209

[13]尹祥凤、罗凌云.2009.大学英语教学背景下的教学翻译与翻译教学[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1):71-72

[14]周迈.2008.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的教学翻译[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7):124-125

[15]刘晓敏.2010.教学翻译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J].考试周刊2(19):92-93

[16]包文姝.2005.教学翻译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文教资料(33):136-137

[17]朱月娥.2004.教学翻译与大学英语教学[J].中南林学院学报(3):105-108

[18]罗胜雄.2008.教学翻译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J].咸宁学院学报(2):93-94

[19]雷志梅.2010.论如何利用教学翻译法促进大学英语教学[J].南昌高专学报(1):112-114

[20]韩虔.2010.浅谈大学英语中的教学翻译[J].当代教育论坛(3):92-93

[21]Krashen, S. D. 1995.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 Hemel Hempstead, Prentice Hall Europe: 30-32

[22]Littlewood, W. 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