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西方艺术赏析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音乐新课程;《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教学改革
随着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课程改革时代。音乐课程作为基础教育课程的组成部分,正在经历着这场变革,并以令人瞩目的速度向前推进。它以新的理念、新的教材、新的内容、新的目标、新的评价等强烈冲击着现有的师范教育体系,使高等师范(以下简称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作为高师音乐学学科的核心课程、基础必修课程,它在培养合格中小学音乐师资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由于几十年来,我国承袭原苏联的教学体制结构,一直采取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听记为载体的被动教学形式。加上又存在该课程与其它音乐理论课、人文类课程以及社会生活联系贫乏的状况,难以使该课程的教学在培养音乐新课程所要求的新型师资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为此,笔者试图依据音乐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总目标以及教学领域的整合与拓展,结合《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的课程性质与目标,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几点个人观点和看法,为教学实践提供有益参照。
一、更新教学观念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是培养中小学音乐师资的摇篮,作为主干课程、核心课程的《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在丰富学生的音乐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与鉴赏水平以及音乐理论素养等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笔者认为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是发挥该课程教学效力的前提条件。
第一,确立“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与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有机联系”的观念。目前我国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普遍滞后于轰轰烈烈的基础教育音乐课程改革,尤其是缺乏与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的有机联系。这就导致很多课程的教学脱离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实际,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规格大小与质量高低,音乐新课程的有效实施与素质教育的顺利推进也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
第二、确立“以学生为主体,营造师生互动促进教学”的观念。传统教学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功能,学生的主体地位丧失了,成为知识的“接收器”,抹杀了学生多方面的才能。而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不能只注重教师的教,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营造和扩展学生参与、思考、交流的空间,使学生在课堂上处于主动思维、积极探讨的活跃状态。这样的师生互动局面必定能使西方音乐史这样的“史”课活起来,教学效果也相应得到提高。
第三,树立“教学方法多样化”的观念。以往西方音乐史的教学方法单一,教师“一支粉笔一张嘴,四十五分钟独角戏”的现象普遍存在。而今,教师们意识到音乐史论课程的教学也需要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单一的教学方法只会造成教学效果的衰落。为此,笔者建议应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如综合、灵活地运用聆听法、多媒体教学法、实践体验法、欣赏法、阅读法、讨论法、发现法、多学科、多视域交融法等。只要学生欢迎又能提高教学效果的就该大胆采用。
二、扩展教学思路与教学视域
长期以来很多高师音乐系科在西方音乐史的教学中,要么仅仅局限于作曲家和音乐作品的介绍;要么囿于传统思维模式,把《西方音乐史》教学限定于西方音乐历史本身的领域与范畴之内,教学呈线性模式,割裂与其他边缘学科以及社会生活的联系。显然,这种单一的课程教学模式无法达到《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的课程目标,也不能培养出胜任音乐新课程教学的教师。因此,笔者认为应在《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的课堂上扩展教学思路与教学视域。
殊不知,一部音乐史既是音乐形态发展史,更是人类社会的情感史;既要研究音乐艺术的社会意义,也要研究音乐艺术审美价值的意义。因此,在西方音乐史的教学中就应在文化史、艺术史的大背景下审视音乐风格的演变,认识各个音乐流派,领略音乐艺术的美学特征。也就是说,在讲授西方音乐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局限于音乐自身形态的发展变化,而要把这种变化放在其生长的历史文化背景、艺术的大环境中来考察,把各种影响音乐发展的思潮、事件、观念等因素融入到教学中,使学生学会运用历史的和辩证的眼光看待西方音乐历史发展的全貌。
此外,西方音乐史的教师应跳出单纯以“史”论“史”的局限,做到多种相关学科的融合。如将美术、文学、哲学、风俗学以及社会学等内容适当引入西方音乐史的教学,扩展学生的知识面。鼓励学生充分利用丰富的社会资源,如聆听现场音乐会,参观各种艺术展览活动、名人故居、历史博物馆等,开拓学生的艺术视野。
三、深化教学内容改革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培养音乐教育人才,应以基础教育音乐新课程对教师所提出的更新、更高的要求作为出发点和最终目标。《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是高师音乐院系音乐学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程,其在教学中必须体现“师范性”,即重全面、厚基础而不求其精,重素质、厚创新而不求其深。因此,笔者作为一名教授《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课程的教师,认为该课程的教学应在教学内容上做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改革,即既要符合大部分高师音乐专业学生基础较为薄弱的现状,又要有利于他们将来能自如应对音乐新课程的教学。
(一)教学内容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试验稿)》中明确指出“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是一门博大精深的音乐理论课,涵盖了从古希腊至二十世纪西方音乐文化发展的历史,赫赫有名的作曲家层出不穷,经久不衰的音乐名作浩如烟海,各时期、各流派的音乐风格精彩纷呈。可见,如此卷轶浩繁的西方音乐历史、浩瀚无际的音乐作品、纷繁复杂的历史背景都为教师挑选出让学生做出审美观察和反映的音乐作品提供了巨大空间。然而,在西方音乐历史的长河中某些作曲家或作品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但由于时代久远以及和声、曲式、复调、配器等诸多音乐表现手段复杂多变等原因,很难让初次接触他们的学生立刻产生审美反映。此时,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该作曲家所处的历史时代、社会背景、人文环境,并借助相关的姊妹艺术(如美术、建筑、雕塑、诗歌等)帮助学生了解该时代的风格特征,进而使学生产生对该作曲家及其作品的审美体验。例如:当讲到巴赫的赋格曲时,可以先让学生感受同时代建筑和美术的风格特征,以此加强他们对复调音乐的感知能力,在此基础上产生对复调音乐的审美体验,领略巴赫作为复调音乐大师的独特魅力。
此外,还可以通过给学生播放运用现代手法表现古典音乐的录像帮助学生获得审美理解,提高审美体验能力。例如:迪斯尼制作的一张《幻想曲2000》,其中将巴赫的《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配上色彩斑斓的线条,使得原本高深莫测的复调音乐在流动的线条中变得异常形象、生动。此时的学生在充分感受音乐音响的形态时,也逐步体验到其中丰富的内涵,并从音乐形式与内涵的完美结合、高度统一中品味音乐,产生审美愉悦,获得全新的音乐审美体验。
(二)从符合学生审美心理的角度出发调整教学内容的先后顺序
大部分教师在西方音乐史的教学中以时间线索为脉搏,从古希腊、古罗马时期一直讲到20世纪现代音乐。在此过程中会碰到大量的音乐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内容、形式、体裁、题材都非常广泛,而且又具有高度专业化的作曲技巧,如和声、复调、配器、曲式结构等。由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普遍存在基础较为薄弱、音乐涵养不深以及音乐分析能力不强的缺陷,在接触到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的大型奏鸣曲、歌剧和交响曲时,必然会出现听不懂的现象。为此,我们提倡从符合学生审美心理的角度出发,先给学生讲解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时期短小抒情的钢琴小品、艺术歌曲,再到大型套曲、奏鸣曲、赋格曲、交响曲等,由浅入深、步步深入。之后再回溯到18世纪古典主义时期甚至更久远的时期,最后进入到20世纪的音乐。这样由简到繁的安排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理解音乐的能力逐步得到增强。与此同时,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审美品味、艺术修养以及理论素养都会得到大幅度的提高,而这些正是作为一名合格中小学音乐教师所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
四、积极推进教学方法改革
《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的课程目标要求该课程的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大量西方音乐文化知识,还必须培养学生的音乐分析能力、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以及论文写作等多方面的能力。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相当一部分西方音乐史的教师在教学中只会运用“ 填鸭式” 的讲解方法向学生灌输音乐史的知识点,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不利于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最终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不适应音乐新课程的教学。因此,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采用多学科、多视域交融法
多学科、多视域交融是将西方音乐史与相关的文化、艺术领域结合,例如音乐与文学、诗歌、舞蹈、宗教、美术、电影等,借助这些相关文化、艺术等领域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便于学生从多方位了解作曲家、作品,领悟作品的深刻内涵,而且让繁复艰深的音乐史这样的“史”课更为生动、鲜活,易于学生接受。这样的教学使“提倡学科综合,理解多元音乐文化”的基本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以至于将来能把它贯穿到音乐新课程的教学中。
(二)灵活使用多媒体教学法
西方音乐史的教学内容和范围既庞大又复杂,包括数不胜数的作曲家、不胜枚举的音乐珍品、悠远漫长的历史跨度以及纷繁多变的风格流派等。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若能灵活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围绕特定内容展示丰富的文献资料、图片信息、乐谱和音响等材料对提高教学效果是大有裨益的。例如,在讲授“中世纪音乐”时,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此时期代表性的教堂建筑图片,如巴黎圣母院、圣斯提凡大教堂、圣马可大教堂、比萨大教堂、科隆大教堂、米兰大教堂等建筑。这些壮观神圣、凝重深邃的建筑带给学生强烈的视觉震撼。与此同时,配合播放中世纪的奥尔加农、经文歌等。学生在多种感官参与的过程中获得对中世纪音乐的立体的风格印象,从而充分感受到中世纪基督教音乐文化的灿烂辉煌。
(三)尝试实践体验式方法
《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的教学离不开音乐作品,在强化学生对音乐作品听赏的同时,还应鼓励学生尝试演唱或演奏作品。例如,为了加深学生对早期复音音乐的认识,除了给学生聆听奥尔加农、第斯康特及经文歌等多声部音乐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分声部演唱。通过亲自参与演唱的方式加深对早期复音音乐的印象、认识与理解。在接触到各种音乐体裁时,如艺术歌曲、歌剧咏叹调都可以让学生通过学唱的方式感受它们的风格特征、思想内涵等;像钢琴小品、小奏鸣曲这样的器乐体裁也是音乐专业大部分学生容易把握的,可以鼓励学生演奏作品获得对该作品及其创作者的深刻认识。这与音乐新课标提倡的“重视音乐实践”的教学理念是相符的。
(四)多采用讨论式、互动式方法
讲授法是音乐史课最常用、最广泛的教学方法之一,但单纯的讲授法会使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倍感枯燥乏味,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为此,教师在讲解的同时应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挖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潜能,善于采用讨论式、互动式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起学生参与课堂的欲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自由、民主、开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谐和的氛围中享受学习的乐趣,大大提高教学效果。这种以学生为本、以学生自主、积极参与学习的教学方法的使用,不仅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提高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以后会自觉地将这些教学方法运用到中小学音乐新课程的教学中。
结语
在基础教育音乐课程改革已走过十多个年头的今天,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也在不断向纵深发展。《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一门重要的史论课程,作为教授该课程的教师应充分挖掘其培养人才的内在功效,不断探索教学方法的改革,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这不仅体现了音乐新课标的课改精神, 也是当前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的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
[1]金亚文主编.小学音乐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
出版社,2003:23―113.
[2].高师西方音乐史教学的优化途径[J].中国音乐,
2007(3):96―98.
[3]李晶.西方音乐史多媒体课件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音
乐探索,2007(4):107―109.
[4]周炜娟.重新审视高师音乐教育中的史论课――《西方音
乐史与欣赏》课程教学改革[J].艺术百家,2006
关键词:多元文化;高师;西方音乐史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开设《西方音乐史》课程的历史由来已久,主要遵循专业音乐院校的传统模式。音乐史论、音乐专业技能、音乐技术理论课程共同构成了专业课程中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较之后两者,史论课程由于种种原因在师范院校得不到学生的重视。随着200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的实施,课程改革的春风扑面而来,一些院校还根据教育部新的课程指导方案将该课程更名为《外国音乐史及音乐赏析》。面对西方音乐史不被学生重视、传统史论课开设的模式及新指导方案中对课程开设目标、意义的反思等,有必要重新审视该课程更名的深刻内涵,以便更好地理解高等师范院校西方音乐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论文欲在结合本人多年从事师范专业教学的基础上,从“多元化”“师范性”等角度出发谈谈对该课程改革的一些思考。
一、课程的重新定位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中对《西方音乐史》课程的更名引发了我们对课程的重新定位和思考。《西方音乐史》作为音乐学和人文学科中的一员,从范畴来看,它是个交叉性、多元化的学科。较之技术性课程,史论课程可以弥补审美体验、人文关怀的缺乏和不足,而音乐审美体验正是音乐教育的核心问题所在,新的指导方案非常明确地体现了这一点。因此,《西方音乐史》同《音乐欣赏》重新整合,更名为《外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这一结合正体现了审美体验在史论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它具备了多元化、人文性、实践性、审美性等特点。
二、以音乐作品为链接的循环教学模式
美国音乐教育家雷默曾说:音乐教育工作者应该重音乐的审美体验,而不要沦为非音乐式的教育,使它阻碍音乐教育的发展。在西方音乐史的教学中,毋庸置疑,音乐作品正是这种审美体验的客体对象。因此,音乐作品的理解必然成为音乐史课程的中心环节。
但是,仅仅聆听和讲解音乐作品绝对不是一堂理想的西方音乐史课程。作品作为中心环节、作为纽带,它究竟怎样在完整的教学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作品审美体验的准备和目的是什么?这个循环模式中应包含哪些综合性课程呢?这些多元化信息的链接正是西方音乐史课程教学中应该思考的问题。
音乐赏析并不是一个简单、容易的过程。欣赏一首西方音乐作品却缺乏对音乐风格、语言特征和文化的理解,这种欣赏可谓是举步维艰,尚且做不到“赏”何来“析”而言呢。那么在这个链条中应该包涵哪些学科知识、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解读作品显得尤为重要。
三、学科综合理念
学科综合是针对传统的分科式课程设置提出的,后者的优势表现为学科体系的建设发展和技能的传授,而综合课程则更加关注多门艺术学科的整合,它更加体现了师范教育的特点,强调创造性、综合性、全面性、实践性音乐人才的培养。师范院校和专业音乐院校的培养目标有明显差异,一个是“全”,一个是“专”,西方音乐史教学中的学科综合正体现了师范专业对“全”的培养,更名后的课程直接体现了这种学科综合的教学理念。享誉世界的师范教育和教育科学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就将原本25个系的设置压缩成9个,这种学科综合成为了现代教育发展的新方向。同时,学科综合在高师音乐教学中更彰显了它的积极作用,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挖掘培养,有利于思维的拓展和知识面的拓宽与综合分析,美国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综合音乐教育的研究和实践,音乐教学内容强调各组成部分间的联系。
《外国音乐史及名作赏析》中则应包含不同学科的综合,形成一个多元化链接的循环教学模式,这一模式以作品为中心,以史论为两翼,采用音乐学分析,避免枯燥的纯技术理论分析,使它既不同于传统的史论课又别于作品分析课,力求它们的重新整合。
四、中西文化体验下的“多重文化”西方音乐史教学
蔡良玉先生曾在“对西方音乐史教学中中西音乐比较视野的思考”(《人民音乐》2006年第1期)一文中提倡在西方音乐史的教学中运用中西比较的方法,开阔中西比较的思维和理念,同时采用了五个比较以实例来阐明观点。这一观点非常新颖且具有实用性价值,强调学科内部专业间的联系,着实体现了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
近年来,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研讨可谓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但多数较泛没有落实到教学的细处。音乐表演、理论研究和创作的专才培养并不是师范专业的特点和优势,创新型人才培养是音乐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在西方音乐史的教学中,不仅应传授相应的专业知识,更应引导学生以一种“正”的思维来拓宽、融汇贯通专业间的联系,树立“多重文化”的教学理念,这对培养开放型、全面综合型的高素质音乐教育工作者意义深远。
五、突出“师范性”特点,实践性、发展性教学探索
教与学是互动的,西方音乐史课程的改革同样应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着手,如何将二者优化是改革的关键,对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积极参与教学实践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西方音乐史及音乐欣赏》课程在师范院校的开设不同与音乐学院,它的内容涵盖面广、课时相对较少。作品的赏析和音乐史的论述不可能面面俱到,这就留出了大量的空间给学生予以实践性学习。
同时,教学中还应该注意到音乐史发展的审美现时性,效果历史(续后历史)等问题,引导学生对西方音乐历史的发展性思维探索。如对作曲家、作品的不同评述。教学中要以开放性的取代封闭性的思维。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历史性的概念,它们指的往往是可变性因素,发展性地、批判地认识历史,即现状有可能被改变或甚被抛弃――所有的现状均源自具体的历史条件,并不是一层不变。
作者简介:
关键词: 普通高校 音乐鉴赏课 现状分析 发展对策
当代高校教育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审美教育必不可缺。在综合类大学中,艺术公选课作为审美教育的主要载体成为在校大学生的必修课程,而音乐鉴赏课在所有艺术类公选课中最受学生欢迎。
高校音乐鉴赏公选课开设对象为非音乐专业的在校本科生,旨在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提高自身的音乐审美能力、增强音乐素养、形成良好的人文素质。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授课方法、课目设置多元化、加强课程改革对推动高校美育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普通高校音乐鉴赏课的现状分析
1.开设音乐鉴赏公选课符合当前高校培养综合素质大学生的教育要求。
伴随我国经济文化建设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综合性程度要求越来越高,即使高精尖人才也需具有广博的人文素养,一专多能成为选择的标准。从学校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培养能够在某一领域有所建树的人才,提高学校整体教学水平是高校发展的基础。但培养能够适应现代社会需要,软硬实力兼备,既有优秀的专业素养又可通过良好的人文素养彰显个人魅力的综合性人才则是高校谋求自身发展的重点。因此,音乐鉴赏课成为人文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课程之一。
2.开设音乐鉴赏公选课符合当代大学生求知的基本需要。
学生渴望成才,渴望获得社会的认可,渴望自我展示的机会,对自身综合素质的要求亦随着社会的需求不断提升,对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音乐审美素养有主观愿望。这种愿望从追求个性张扬,正向积淀成熟魅力而迈进,这一发展的观念使得学生不再满足本专业学科知识的默默学习,而是希望通过广泛涉猎人文艺术、体育等学科培养自身多才多艺的综合能力。“高雅音乐”在社会发展中也正由少数人的纯粹的“艺术”逐渐成为人们日常交流的平台,成为人们证明自己个人修养的标尺之一;大学生愿意通过音乐鉴赏课提高自己的音乐艺术修养。
3.目前音乐鉴赏课内容的基本设置及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校开设的音乐鉴赏课大多以名作赏析为主体,古今中外名曲兼容并包。按历史时期、地域特点、风格流派划分单元,以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授课。各单元的名作赏析均选择有代表性的经典作品,并贯穿相关音乐常识、人文知识,将知识点融入具体作品并延伸到课外审美实践中。
存在问题:通过与学生日常的沟通交流和专题问卷调查,结合实际教学效果发现虽然课程内容的设置将音乐的发展重要阶段、主要流派、代表人物、典型作品基本包括,符合“主流”及“传统”;学生对有关曲目都有耳闻,也能够认同这些名曲的欣赏意义;但缺少学生喜爱的流行音乐、拉美音乐、潮流人物等,与时代贴近不够,内容设置呆板,缺少“时尚”及“雅趣”。虽然学生喜爱的未必是高雅音乐的代表,但它们贴近生活、贴近心灵、贴近情感容易引起共鸣的特点,成为当代大学生喜爱的理由,自然也就成为音乐美育教育不可回避的内容。在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中,明显反映出学生想要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想要了解音乐知识,但传统的内容专业性太强,不容易理解,而学生自身又对流行音乐缺少甄别能力,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
4.目前音乐鉴赏课教学的基本方式及存在问题。
针对非艺术专业的学生,为了上好音乐鉴赏课,任课教师都会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多元化的视听展现,每一个专题都想办法从学生的兴趣点入手进行导入(如中国民歌赏析之前播放姜昆的相声《劳动号子》),力求课堂教学简洁直观。在赏析音乐作品过程中,浅音乐技法分析、重音乐人文交流,即尽可能地把每一首音乐作品作为散文、抒情诗赏析,使学生通过情感共鸣认识到音乐的美,实现心灵的升华。
存在问题:音乐作品本身虽然有其主题,有其表现的思想内涵,但它又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抽象艺术。费尔巴哈在《基督教的本质》中指出:“如果你对音乐没有欣赏力,没有感情,那么你听到最美的音乐,也只是像听到耳边吹过的风,或者脚下流过的水一样。”所以,对音乐作品的欣赏应该是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欣赏方法,从官能欣赏、情感欣赏到理性欣赏的不断升华,然后感受一首音乐作品对自我的心灵冲击与灵魂净化。据问卷调查统计(以西安在校大学生为例):在高中上过正规音乐课的学生不足10%,在初中上过正规音乐课的学生不足50%,大多数学生没有乐理知识基础、不识谱,听觉上没有音高概念等。因此教师仅凭借课堂讲授、知识点的灌输只能完成知识和方法的引导。实际的音乐鉴赏课堂不同于音乐会,不同于CD播放,一是课堂上只欣赏片段,二是学生以前未必听过,感官刺激不足、情感体验无法得到共鸣,教学效果无法达到预期,所以赏析课其实是无赏浅析。也有些教师为了迎合学生而降低知识标准,在课堂上随意播放一些不经甄选的流行音乐、影视音乐或通俗的音乐剧等,如此种种均与陶冶情操、提高素养的音乐美育的初衷相去甚远。
二、对音乐鉴赏课进一步改进的设想
1.课程内容改进的设想。
首先,以往总是基于学生没有音乐基础等思想,对所有曲目的赏析过程都是浅尝辄止,学生不懂之处永远不懂。由于不懂之处太多教师讲授的部分也不易理解,最终收获甚微。其次,课程涉及曲目内容过多,仅一个学期就要学习古今中外各时期、各流派的代表曲目,内容庞杂,学生不易疏理。再次,为了吸引学生,引入过多逸闻趣事,影响学生对音乐本质的关注。故在以后的课程内容设置方面设想做以下改进:第一,在音乐作品赏析之前深入浅出,以实例对照学习基础乐理知识。第二,曲目数量减缩,着重分析重点作品且分析透彻反复聆听,让学生在真正理解一首作品的基础上学会聆听音乐。第三,将音乐与文化、音乐与科学有机结合,并针对工科、理科、文科学生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
2.课程教学方式改进的设想。
(1)加强课堂讨论环节。结合知识点,组织学生进行作品赏析及讨论。讨论学习是一种习惯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是习惯就需要培养。在以往的教学中虽然也设置这样的环节,但由于学生不习惯讨论或对作品一无所知、言之无物而很少有人参与,没有气氛此环节形同虚设,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也无法调动。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使用技巧调动学生积极性,如设置预听环节、让学生课前准备交流资料等以保证课堂讨论环节的顺利实施。
(2)搭建网络教学交流平台。一是教师与学生网络教学沟通,二是学生专项课目的心得交流平台。网络交流学习可以使学生纵向延伸既有知识,横向拓宽未知领域;同时,教师可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的不同问题进行解答,使学习更具实效性;再者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一个人知识技能的提高更多地来自于同伴之间的获取,这一点教师望尘莫及。
(3)改进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在教学中设置学生自主学习环节,即由学生自己完成课堂讲授。有这样一节课:教师课前与学生进行沟通,让学生在课堂上与大家分享自己喜欢的音乐。这堂课效果非常好,老师的导语一结束立即就有学生要求上讲台,上台的学生大多精心准备了PPT。有一位女生介绍的是巴赫的《G弦咏叹调》,她是在电影《七宗罪》中听到的这首旋律,非常喜欢,随后查找乐曲出处再截好视频,粘贴乐曲相关资料,最后在课堂上与大家分享。很多学生口才很好、讲述条理清晰,能充分展示大学生的风采,不时赢得在座听讲同学的掌声及喝彩。这正体现出教与学互动的实效性,历来教学互长,教与学的角色互换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成效。
三、对音乐鉴赏课的多元化课目设置的探讨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总结得出:音乐鉴赏课是以“学生所熟悉的”为媒介实施“教师所要讲授的”,最终使学生经历“深入了解自身所喜爱的”这样一个艺术实践过程。因此音乐鉴赏课应拓展延伸设置多元化的课目。可开设以音乐基础知识为主的“音乐入门”综合课,亦可开设针对学生兴趣的“欧美流行音乐”鉴赏课,还可开设时尚的“影视音乐赏析”课及崇尚传统的“戏曲音乐”鉴赏课、突显地方文化特色的“地方音乐志”,也可将“中外名曲赏析”分成“中国音乐作品赏析”及“西方音乐鉴赏”两门课程,等等。
音乐的美好可以带给更多的人以欢乐。正如古罗马美学家朗吉弩斯所说:“和谐的乐调不仅对于人是一种很自然的工具,能说服人,使人愉快,而且有一种惊人的力量,能表达强烈的情感。例如笛音就能把情感传给听众,使他们如醉如狂地欢欣鼓舞。”(《论崇高》)因此通过公共音乐鉴赏课程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美的听觉;以杰出音乐作品中对美好事物的赞颂、内心情感的表述引发学生精神上的愉悦和情感上的共鸣,从而陶冶情操、提升审美情趣,最终达到普通高校产出“专业素质过硬”、“人文素质优异”的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廖家骅.音乐审美教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8.
[2]卓菲娅·丽莎著,于润洋译.论音乐的特殊性[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10.
关键词:阳刚美 阴柔美 宏壮 优美
读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他在论述词的境界时,有这样一段话值得咀嚼: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何遽不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宝帘闲挂小银钩”,何遽不若“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也?光怪陆离的社会中,美总是千姿百态的,有的是自然美,有的是人工美;有的宏伟,有的秀丽;有的悲壮,有的优美;有的直抒胸臆,也有的含蓄温婉……我国古典文学家们把这种不同的审美特征,概括起来就是“阳刚美”与“阴柔美”。
一、 阳刚阴柔说理论发展概说
阳刚与阴柔,是中国传统文化两大基本审美类型。阳刚的审美特征是雄伟劲直,沉着痛快;阴柔的审美特征是温深徐婉,优游不迫。如雄浑、壮丽、劲健、豪放、峭拔、奇险、悲壮等艺术美形态,属于阳刚范畴;绮丽、冲淡、飘逸、婉约、含蓄、典雅、凄婉等艺术美形态,属于阴柔范畴。阳刚与阴柔最早是我国哲学里的范畴,可以追溯到《周易・说卦》,“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宇宙天地万物构成的原理即一阴一阳,《乾》刚《坤》柔。卦象中,乾卦六爻全阳,坤卦六爻全阴,其余都是非阴非阳,阴阳交错,刚柔相济。
哲学概念的“阳刚”与“阴柔”渐渐渗透到中国古代文论之中,最早以阴阳二气划分文学风格的是曹丕,他在《典论论文》中说:“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所谓清气,即清刚之气,与阳刚相应;所谓浊气,即灼柔之气,与阴柔相应。他讲气首先是讲作者阴阳二气会渗透到作品中,从而影响作品的风格,可能是以清气或浊气为主,也可能是清浊兼有。曹丕在这里实开后世以阳刚之美、阴柔之美论文学之先河,但是他并没有涉及到价值判断的问题,对于刚柔无褒奖贬抑之说。
刘勰在他的《文心雕龙・定势》篇里就曾运用“刚”、“柔”概念议论文章的体裁与风格,二者应该兼有,不能偏废:“然渊乎文者,并总群势;奇正虽反,必兼解以俱通;刚柔虽殊,必随时而适用。若爱典而恶华,则兼通之理偏,似夏人争弓矢,执一不可以独射也。”
后方苞、刘大魁也有近似阳刚阴柔之说,只是他们都未将自己的观点系统化、完整化。较为明确而系统地提出“阳刚阴柔”兼美的风格论,是姚鼐之首创。他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最大贡献,就是对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关系的精湛论述。实际上是对中国古代文艺和美学上风格论的总结和发展。这集中反映在他的《复鲁非书》和《海愚诗钞序》两篇文章中。其《复鲁非书》具体的谈到了阳刚美与阴柔美:“鼐闻天地之道,阴阳刚柔而已。文者天地之精英,而阴阳刚柔之发也。”,“其得于阳与刚之美者,则其文如霆,如电,如长风之出谷,如崇山峻崖,如决大川,如奔骐骥;其光也,如皋日,如火,如金铁;其于人也,如冯高视远,如君而朝万众,如鼓万勇士而战之。其得于阴与柔之美者,则其文如升初日,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涧,如沦,如漾,如珠玉之辉,如鸿鹄之鸣而入寥廓;其于人也,乎其如叹,邈乎其如有思,乎其如喜,愀乎其如悲。”
姚鼐首次明确的提到阳刚阴柔之美,把美分为这两种形态,除此之外,他还谈到了处于这两种极端之间的复杂形态,刚柔相济,或偏于阳刚,或偏于阴柔,刚柔相错的各种形态。他的文论思想来源于《周易》中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姚鼐对于阳刚与阴柔不同于曹丕的无价值判断、无倾向性,姚更倾向于阳刚之美的文章,阴柔之美很多,现实中阳刚之美却甚为难得。但是,与此同时他又是不否定阴柔之美的。
实际上,“阳尊阴卑”的观念自古就有,董仲舒《春秋繁露》里“尊阳抑阴”、“男尊女卑”的思想甚是明显:“阴,刑气也;阳,德气也・・・・・・刑之不可任以成事也,犹阴不可任以成岁也。为政而任刑,谓之逆天,非王道也。”“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姚鼐论文时,显示出的阳刚之美的倾向性很大程度上就是受到这种“阳尊阴卑”的传统思想的影响。桐城文统继承者对于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的明细概括:“文章之道,分阳刚之美、阴柔之美,大抵阳刚者气势浩瀚;阴柔者韵味深美。”曾谈论的更为具体,与姚鼐相同的是他也是侧重于阳刚之美,而不否定阴柔之美的。
二、 中西方文艺中的阳刚阴柔与宏壮优美比较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至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宏壮与优美或者说崇高美与优美,这两个概念本身来源于西方美学思想,西方没学中首次对它们做了界定,规定了崇高美的两个基本条件:“力”和“大”。就质量而言,是“力”之美,如大力士、健壮等;就数量或形态而言,是“大”之美,如大的建筑物、高山、金字塔等,后来的西方美学基本是延续康德的看法。王国维受康德叔本华的影响说“无我之境”是优美,“有我之境”是壮美,其实并不科学,“无我之境”并非都是优美,而“有我之境”也并非都是壮美。如王维的“长河落日圆,大漠孤烟直”是一种壮美,但是很明显它是“无我之境”。又如刘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显然是一种优美,但它却是“有我之境”。
王国维谈到的宏壮和优美与西方美学中的崇高和优美还是有区别的,比如王国维在谈到“有我之境”的宏壮美时“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既没有“力之美”也没有“大之美”,他所产生的本体感受更多的则是受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对于这个矛盾的问题西方美学家们也有过反思,如“石缝中的小草”既无“力”也无“大”,但是它的的确确给人以崇高美的感受。屠格涅夫笔下的小鸟雀,当它的幼鸟遇到危险时,它可以毫无畏惧的勇敢冲下来,小鸟雀的形象毫无本能的对峙,随后生出一种情感取代这种对峙与冲突,这种情感是人本身意志的崇高宏大。而优美则不会产生上述的心理冲突,如观赏一池荷花时,人并不存在与荷花的对峙冲突,这一点是与中国传统的阴柔之美是相通的。但是并不见得优美与宏壮就是截然分开的,不相同但是想通。品味陶渊明的诗,体验到人的心灵必须要有一个博大的胸怀去玄览、拥抱万物,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平淡,这种平淡的背后是崇高。这一点,西方美学很少谈到,他们把优美与崇高分的很开。
从康德到叔本华、尼采、歌德都有一种明显的倾向,弘扬崇高美,甚至于贬抑、排斥优美,这又与中国传统文论是不同的。美学研究到壮美,境界乃大,眼界始宽。研究到悲剧美,思路始广,体验乃深。康德认为,许多自然物可以被称为是优美的,但它们不能是真正的壮美的。优美是软弱的,消弱人的意志,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与西方近现代的文化价值取向相关。宏壮美激发的是意志力、坚强力,引起的是人们心灵的震撼,这就是西方所谓的悲剧的力量。
三、理论与实际创作的矛盾
姚鼐的理论主张刚柔相济更偏向阳刚美,但他的实际创作却更为倾向阴柔美。就王国维本身来说,他也是有矛盾的,一方面,他崇尚优美,钟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另一方面,他在赏析词的时候,更欣赏宏壮美,喜李煜尤其是其后期涌现宏大生命动像的词作。除此之外,他还推崇苏辛的词,推崇他们博大的胸襟。宗白华先生说传统优美的文艺作品能安顿人的心灵但是崇高力的美又能给心灵以震撼。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阳刚与阴柔之美都会存在,但是与西方文学作品相比较,更多的是阴柔。在一切民族里,崇高总先于优美。无论是中国的青铜饕餮、万里长城,还是古埃及的金字塔都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崇高的心灵感受,它们的历史根源大概要追溯到最远古的巫术图腾崇拜形成的狂热的观念,只是这种审美的崇高感在中国走向了与西方文艺完全不同的一条道路。一开头便排斥了那种鲜血淋漓的受苦受难,那尸横遍地的丑恶图景,那恐怖威吓的自然神秘……总是以大团圆的结局安抚、麻痹以致欺骗受伤的心灵,只剩下一团祥和。宗白华从另外的角度也说:“……中国人感到宇宙全体是大生命流动,其本身就是节奏与和谐……但西洋文艺自希腊以来所富有的悲剧精神,在中国艺术里却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又往往被拒绝和闪躲……”所以中国古代文艺整体美学风貌偏重于阴柔之美,当然也并不是说没有阳刚之美。诗中有李杜,词中有苏辛,文中有韩愈,他们的作品风貌更多体现了阳刚之美,李白出尘入仙如天,杜甫厚德载物如地,同样地,苏词亦如天,辛词亦如地,极富阳刚美。
参考文献:
[1]李泽厚,华夏美学・美学四讲增订本[M],北京:三联书社出版,2008
[2]宗白华,西方美学名著译稿[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3]萧世杰,古诗文审美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
[4]张绍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5]吴孟复,桐城文派论述[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1992
1999年,陈老师参加县“教坛新秀”评比,讲的是日本作家清冈卓行的艺术评论文《米洛斯的维纳斯》。“我由宋徽宗的藏画《深山藏古寺》导入,并结合西方美学理论的‘缺失性心理体验’和中国传统书画的‘留白’艺术,引导学生从东方人的审美自觉去体悟西方雕塑史上的美学典范。”细读这段文字,我们可以得出陈老师当时的课堂教学关键词:深山藏古寺、留白艺术、缺失性心理体验、审美体悟。“她为了如此秀丽迷人,必须失去双臂”,清冈卓行从常人难以从正面描写的维纳斯身上生发出了这样崭新独到的观点。当时年轻的陈老师也“为了如此秀丽迷人”,让自己的语文课“失去双臂”。书画、历史、心理、美学、哲学,可谓空间辽阔,内容丰富。乱花渐欲迷人眼,杂草已能没马蹄,广博之下唯独不见语文的姿态。文本被弃,阅读缺失,拓展迁移是有外联无内化,只将文本当成美学教材,“向着无比神妙的整体美”奋然一跃,学生就被引入茫无边际的理解误区。诚然,文本是译文,不少句子艰涩难懂,可供咀嚼品味的语言点看似不多,但即便如此,我们上的还必须是语文课,教学的突破口就应该回到语文教学的根本上来,即走进文本体味语言。陈老师的课,没有从语文的角度去落实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只注意理解虚实相生的艺术现象,却忘了此课教学要“培养学生解读推理过程比较隐蔽的理论类随笔的阅读能力”这一至关重要的教学目标。将对作者观点的解说当作教学主旨,只对“残缺美”展开美学解析,语文课堂美虽在,但依旧残缺。如果说维纳斯失去双臂是一次借舍弃部分来获取完整的偶然追求,那么,这节课,我认为正相反,是一次为获取部分而舍弃完整的教学之旅。这不是语文。
可是,“这堂课学生感觉很新颖,很兴奋”,“课后好评如潮,我获得了第一名”。
2001年,陈老师参加市优质课比赛,执教的是《哀江南》。“课前我精心选取了吕思勉《中国通史》、黄仁宇《万历十五年》、梁启超《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出的情感》中的相关语段作为辅助材料印发给学生,课上让学生在研读文本、赏析词曲文辞之美的基础上,讨论明末清初知识分子民族主义的爱国情怀,并配上学生自己改编排演的视频,以让学生对文本有更直观更真切的理解。”字字句句都是陈老师的备课苦心,“让学生在研读文本、赏析词曲文辞之美的基础上”,自述中的这行字见证了她语文教学观念的进步,但客观上讲,获得第一名的两年后,陈老师还是没有走出语文教学的思维误区。能让学生对文本有更直观更真切理解的,不是如此多的文化背景材料,也不是鲜艳生动的视频资料。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本是一门读的学科。”阅读教学的根本在于对语言的研习,反复诵读让学生频频与文本、语言接触,这才是教学正道。至情之文《哀江南》字字看来都是血,梁启超称之为“哭声泪痕之书”。陈钟畔壬在点评《哀江南》一课时曾说,语文课应该通过辨“词”析“字”,把隐含在曲词中的“哭声”与“泪痕”揭示出来。“我想,读这篇《哀江南》,如果没有咬文嚼字的细腻,大而之,又怎能感悟它的精髓呢?”走进文本的语言深处,最朴实也最有效的手段就是读,读其义,读其理,读其情,“引导学生读,反复读,决不只读一遍、两遍”(张定远先生语)。欣赏戏曲语言,尤其是欣赏曲词,一要反复诵读,体会曲词的抒情性和音韵美;二要仔细揣摩,体会语言的准确、生动、形象。太多的辅助材料只会剥蚀学生的初读体验,演出视频更是挤压着学生本就不多的阅读时间。没有对《哀江南》的深入品读,一切语文活动都难以展开,即便勉力行之,也是浮泛不实。陈老师这堂课,和她也和我们向往的语文课依然存有一定的距离。
可是,“这堂课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我获得了一等奖”。
从陈老师的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她最想追求的是语文教学的“新”,这也是很多青年教师迫不及待要摘取的光环。不想囿于传统,积极开拓创新,但因为刚站上语文讲台,对语文对教学的理解尚浅,过分倚重形式多样的活动环节,只求场面上的热闹,加上急于证明自己的心思,这样,就很容易迷失语文教学的本真。
幸运的是,陈老师终因勤勉、悟性和名师的指点转到了语文正道上来。“无论哪种路径,语言都是不可逾越的‘门槛’,语文教学终究要回到语言的原点”,突显语文学科特色,回归语文教学本真,正是这最朴素的语文教学立场纠正了以“我”为主的教学理念,促成她华丽的转身,帮助她稳稳地走在语文教学的求真路上,迈上了一个个新的台阶。只是,当我们为她鼓掌喝彩时,我们是不是还能想起她走过的弯路和她误入的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