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活动调研报告

活动调研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活动调研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活动调研报告

活动调研报告范文第1篇

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与进一步解放思想结合起来。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没有思想观念的大变革,就不会有社会的大发展。这场学教活动,是对科学发展理论的一次大普及,是一次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的思想观念革命。在学习教育活动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依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解放思想,按照群众的期望解放思想,针对发展中的难题解放思想,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解放思想,在比较借鉴中解放思想。市委组织市四大班子和县市区、市直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先后到广东、辽宁、湖南等地学习考察,各级各单位也先后组织500多名党员干部到天津、上海、郑州、青岛等23个城市学习考察。通过学习考察,引导党员干部把思想从旧体制的思维定势中解放出来;从封闭保守、因循守旧等不合时宜的观念和做法中解放出来;从小富即安、小进即满的心态中解放出来。通过开展学教活动,全市上下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实现了一次新飞跃,发展理念达到了一个新境界,解放了思想,开阔了视野,理顺了思路,增强了科学发展的自觉性、坚定性。

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与提高驾驭科学发展的能力结合起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各级领导干部和企业负责人是主体。只有这两个主体提高了科学发展的能力,才能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领导干部的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直接决定着一个地区科学发展观的贯彻与落实。各级领导干部围绕主要矛盾查摆问题,在对照检查中修正不符合科学发展的规划和举措,进而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企业处于科学发展的前沿,每一个科学的发展战略、规划和举措,都需要企业去具体地付诸实施。只有调动起企业负责人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在更大的范围内、在更深的程度上收到实效。为提高这两个主体科学发展的能力,全市共组织专家辅导89场,国内著名专家学者牛文元等围绕科学发展与可持续发展重大战略、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和谐发展、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若干重大问题以及发展现代农业等专题对党员干部进行了集中辅导;直接辅导66700多人次。通过学教活动,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视野更宽了、办法更多了、措施更硬了,全市上下呈现出又好又快发展的生动局面。

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寻求科学发展的动力。科学发展是又好又快的发展,通过区域创新、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来凝聚科学发展的动力,通过促进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促进经济效益与生态平衡、促进全员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来保证发展质量。科学发展动力区别于那种传统的靠拼资源、拼消耗、拼环境的生产模式。如**三友集团提出要做有责任的企业公民,发展循环经济;迁安市九江线材有限公司,在钢铁市场依然红火的条件下,毅然主动关停两座落后的炼铁高炉,每年损失1亿多元的效益。“不能再牺牲资源、牺牲环境、牺牲老百姓利益来挣昧心钱了!”这是他们的反思。**钢铁集团产业结构调整明确提出:“决不能企业创效益却让群众吃烟尘。”确定了今年投资5亿多元,减尘排放2000吨的目标,这也是迄今全省投入最多的减排项目;冀东水泥公司利用工业三废作为水泥生产原料,被誉为工业的清道夫。涌现了**机车车辆厂技术创新,滦南县宋道口镇延伸产业链,乐亭县乐亭镇赵蔡庄村发展现代农业等一批科学发展的新典型。

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不断开辟科学发展的新路径。要实现科学发展就要走出一条区别于传统模式的新路,在开展学教活动过程中,紧紧围绕“抢抓新机遇,建设新**,在科学发展道路上实现新跨越”这一主题,紧紧围绕建设“文化名城、经济强城、宜居靓城、滨海新城”这一目标,确定了要走好十条科学发展之路。一是集约发展之路,主要是提升城市聚集度、产业集中度、要素集合度,实现各种资源的最佳配置和集约利用。二是循环发展之路,把循环经济作为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的最大特色和立市之本。三是生态发展之路,加强生态建设、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不断提升环境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四是创新发展之路,建设创新型城市,发展创新型经济。五是开放发展之路,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提高对外开放层次。六是协调发展之路,打破城乡二元分割的格局,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七是和谐发展之路,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使全市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八是安全发展之路,实现经济安全、社会安全、生产安全、生活安全。九是文化发展之路,建设文化名城,使**的发展更具有文化内涵和核心竞争力。十是协同发展之路,以曹妃甸新区开发建设为平台,加速与周边城市形成紧密合作、互利共赢、良性互动、协同发展关系。在全国率先探索出一条科学发展之路,为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了典范。

活动调研报告范文第2篇

__县巾帼志愿服务以巾帼文明队的形式,不断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20__年4月份,县妇联制定了《__县妇联“倡导巾帼志愿服务创造幸福美满生活”社区巾帼志愿服务活动的实施意见》及《__县巾帼志愿者管理办法》,在全县范围内发出招募“巾帼志愿者”的倡议,建立完善了巾帼志愿者登记、分类管理及巾帼志愿者服务活动各项制度。今年4月份,下发了《关于加强__县巾帼志愿者队伍建设的通知》文件,全县共成立以村妇代会、乡镇妇联和县直妇委会为核心、妇女群众广泛参加的普法宣传、环保绿化、家庭矛盾纠纷调解、爱心救助、科技信息、文艺宣传等为主要服务内容的巾帼志愿者服务队7支,新吸纳志愿者100多名,进一步加强了我县巾帼志愿者队伍建设。截至目前,全县已组建起60多支由1000多名妇女组成的巾帼志愿者队伍,她们活跃在全县的各个角落,为服务中心工作、促进和谐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初步树立了巾帼服务品牌。进一步发挥志愿者在大型活动、文明创建、绿色环保、扶贫帮困等领域中的积极作用,不断开发新的服务领域和服务项目,使志愿服务工作能够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群众生产生活中做出更大的贡献。二是有效深化了巾帼建功活动。县妇联以巾帼文明岗为载体,组织巾帼志愿者开展巾帼建功、岗位练兵活动,做到合理规范,树立行业新风,塑造先进典范。三是联合打造了“岗村联创”品牌。近年来,县妇联组织我县各级“巾帼文明岗”与新农村示范村结对帮扶,通过巾帼志愿者“送观念、送法律、送技术、送温暖、送信息、送岗位”,实现了“岗村同发展、同进步”。 四是进一步促进了城乡统筹。在巾帼志愿者牵手帮扶女农民工活动中,巾帼维权志愿者开展手拉手联谊活动、专题知识讲座等,帮助农民工解决实际困难,有效维护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一)加强服务管理,建立健全各项工作机制

一是健全组织网络。县妇联把开展巾帼志愿服务工作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妇联组织共建共享和谐社会的具体行动,并贯穿到各项主体工作中。同时将巾帼志愿服务活动纵向深入到各村(社区),横向拓展至各企业,在类型上不断细化、专业化,从而形成了纵横交错的巾帼志愿服务网络,确保了志愿服务的及时高效。

二是规范管理制度。根据上级妇联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__县巾帼志愿者队伍建设的通知》等文件,出台了《__县巾帼志愿者管理办法》,对巾帼志愿队伍的招募登记、运行管理、服务记录、考核激励等制度做出了明确规定。

三是加强服务培训。近年来,我们加强了对全县巾帼志愿服务活动的指导、培训、信息交流和宣传。先后举办巾帼志愿服务活动培训班20场次,培训人员1000多人次。

(二)创新活动载体,提升巾帼志愿服务水平

一是开展巾帼科技文化卫生宣传活动。组织巾帼志愿者深入城乡基层,为群众传播农业、文化、健康等知识,通过开展技术咨询、下乡授课、专业培训等形式为广大妇女提供服务和帮助。县妇联每年与县卫生局联合,举办关爱女性健康知识讲座30场次,为广大女性朋友送去保健知识、健康义诊。

二是开展社会公益志愿服务活动。县妇联联合县总工会、团县委等单位,组织县直妇委会60余名巾帼志愿者到威戎镇、界石铺镇敬老院开展献爱心活动,为老人送去了食品、水果、日用品等,并为老人清洁房间、打扫卫生、义务健康查体等,切实为我县的空巢老人、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送去志愿服务。

三开展绿化美化巾帼志愿服务活动。全县广大巾帼志愿者通过开展整治卫生,栽花植树等活动,发动全县广大妇女当好植绿、护绿的宣传员,争当播种绿色的使者、保护绿化的卫士。

四是开展巾帼维权志愿服务活动。开展了“三八”维权周和“12.4”法律宣传日活动,设立宣传站点9个,法律咨询台12个,制作展板15块,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600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近2万份。发挥巾帼维权志愿者作用,为妇女群众提供法律、政策、心理咨询服务。今年以来,已帮助村里的妇女解决心理困惑12人次,解决家庭纠纷16余次。

一是服务质量不高。在整个巾帼志愿服务队伍中,有一技之长的巾帼志愿者比较欠缺,尤其是需求较大的维权、家教、科普等项目的巾帼志愿者人数较少。年龄、文化等方面的组成结构也不尽合理。在农村,志愿者往往都是一些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技能单一的留守妇女,导致服务质量不高。

二是参与意识不强。我县巾帼志愿者服务队开展活动主要是依托各级妇联组织的专题活动进行,各志愿队没有形成自身的工作计划和安排,志愿者服务人员主动参与服务的意识不够

强。三是服务领域不宽。巾帼志愿者活动的服务领域基本局限在敬老、扶贫、献爱心、科技等方面,对有些急需的领域服务还不是很到位,如家庭暴力维权,弱势群体的医疗服务等。

活动调研报告范文第3篇

1、在“挂、包、帮”活动中,市政协副主席、县委常委联系我镇,市规划局、市工商局分别结对帮扶我镇踏村、村;县妇联、县地税局共同帮扶我镇村、村。镇党委把此项工作作为加快新会发展的有利契机,充分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任组长、班子其他人员为成员的“挂包帮”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进行研究,抽调得力人员协助联系各村,积极配合,主动作为,积极构建共同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2、在活动开展初期,我镇组织驻村干部进村入户调查摸底,把联系村的实际情况、存在困难、发展思路等进行收集整理,将被帮扶村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民生工程等方面的需求向帮扶部门作好汇报。各帮扶部门结合自身优势和实地考察,为各帮扶村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帮扶规划,在产业上重点帮扶发展苹果、核桃、魔芋产业,在基础设施上重点加强道路和水利设施建设;同时,统一为各帮扶村制作了3年帮扶规划宣传栏,每村联系10户困难群众。

二、领导重视,前期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效

1、市、县领导高度重视,主席带领市工商局和市规划局多次深入我镇帮扶村进行调研。在听取了镇村干部关于村和踏村的产业发展现状、急需解决的问题、需要重点帮扶的方面和下一步发展思路等情况汇报后,于5月29日上午,主席再次带领两个帮扶部门主要负责人,并邀请6名知名企业家,莅临我镇村和村帮扶谋发展,现场成功为两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筹集60万元项目资金(其中50万已经到位)。同时,两个帮扶部门分别结对帮扶困难群众10名、“六一”期间看望慰问留守儿童6名,共送去慰问金6400元,市工商局还为村送去了12000万元的核桃树苗款。

2、县委常委肖伟带领县妇联、县地税局先后深入我镇村、桅杆咀村,了解联系村发展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基本情况。县妇联积极与镇、村干部一道采取“三个一点“的办法,多方积极筹措资金,使得硬化村社道公路项目与修建蓄水池项目得以顺利实施。同时,结合自身工作特点,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对村妇女进行帮助,特别是以妇女小额财政贴息贷款为依托,成功建立“妇女居家灵活就业”示范点,为该村妇女更好的发挥自我价值,实现创业就业给予了更多、更实在、更贴心的支持。“六一”期间,县妇联主席魏进一行走访慰问了村的留守儿童、劳教人员子女等3名特殊困境儿童,给他们送去了书包、牛奶以及现金等礼物。县地税局投入3万元支持村的千亩核桃、魔芋绿色产业基地发展,并为该村送上了3张崭新的办公桌、1个文件柜以及11套会议桌椅。

3、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把“挂包帮”活动纳入全镇的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召开党委会,专题研究部署,活动稳步推进。镇党委书记、镇长深入各联系村调研40余次,到上级部门为联系村争取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100余万元,成功引进5个项目,结对帮扶困难群众40名,协调解决问题34件,化解矛盾纠纷37起,新建、改建村级公路4.6公里,发展养殖大户5户。

三、加强学习,提升服务群众促发展能力

活动调研报告范文第4篇

(一)企业贷款上与政府部门缺乏沟通

通过此次的下基层,集意见调研分析发现,在现阶段的联社工作中,有部分企业只顾生产,没有及时关注媒体发放的相关信息,从而影响了企业贷款业务工作。对此问题,我联社可以在信息沟通方面充分把政策信息通过行业协会这个平台及时传达到各企业。并同时用短信、QQ等及时信息。还可以与企业或者行业协会建立QQ群,在群里公告信息,把具体的文件上传到群空间里供大家下载传阅,从而真正做好一个创新型、服务型的联社。

(二)对农村企业贷款支持不够,支农政策不完善

通过下基层,听意见发现,我XX联社在支农工作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工作中还存在对农村企业贷款支持不够、支农资金来源较少,支农政策不够完善,不能得以高效落实等问题。经分析发现我社联存在此类问题,主要是由于农村企业整体信贷管理水平不高、农村信用环境较差、抵押难担保,较法律规定相差远等。对于此类问题,我社联可以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做好贷款的调查审批工作,做到贷后管理,责任追究以及违规处罚管理工作。并可以规范信贷操作流程,积极推行优惠政策,并同时积极展开担保贷款,建立农业保险贷款制度,从而强化农村信贷业务,完善支农政策。

(三)职工整体作风有待改善

当前群众普遍反映我联社机关人员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不够强,部分人员存在作风建设懒惰,服务能力较差、带动能力较弱的现象。信贷工作办事力度不透明、不公然的情况时有发生。要想加强我联社的信贷服务工作,我联社应定期开展服务技术培训活动,建立客户投诉建议薄以及员工考核档案,并实行年度审批,对作风良好服务优质的员工加以奖励,以此鼓励员工的作风与素质能力建设。

(四)、电子银行业务营销难度大,农村群众综合素质偏低

由于农村的建设与经济发展相对城市,还较为落后,农村群众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都普遍较低,因此我联社的电子银行业务在农村方面的营销存在有一定程度的难度,这也导致了我联社电子银行营销效益收到了一定的影响。在此方面,我社联可以安排专人对农户的电子银行业务进行集中培训与教导,并鼓励农户对同村村民进行教导,使其发挥引导作用进一步带动他人开展电子银行业务,实际提升我联社银行业务营销实效。

(五)、人事部门就人员配备上不太合理,应优化组合

具群众与部分客户反映,我联社存在有人员分配不合理,人员职责不明确等现象的产生。经分析调查我联社现阶段人员数量虽较前几年来增加不少,但却依然难以满足,当前农村企业的迅速发展与快速崛起的趋势。并且在人员分配方面,人事部门确实存在有未能依照联社人员特点专业进行分配,工作岗位职责也存在有分工不明等现象。我联社应加大人事部门管理力度,实际开展员工情况调查表,实际了解员工特色与专业,并据此合理安排员工职位和组合、并进一步设立员工责任制度,明确表情各岗位员工职责。

(六)、对农户评级授信进度缓慢,核实难度大

在现阶段以来经调查发现,我联社对农户企业的评级授信工作不够及时,核实授信进度缓慢、难度较大。这主要是由于,我联社对于农户的档案建设不够健全,与其进行的联系不够密切,因此不能够及时掌握农户信息,影响了对农户第一时间实行授信工作。为提高我联社的授信业务及时性,我联社应设立农户跟踪档案,定期定时安排人员主动与农户进行联系,实际了解农户情况,提醒农户进行还贷,从而减少授信核实难度,及时开展授信业务。

(七)、监督考核机制不健全

在干部职工与联社员工建设方面,经分析群众反映发现。我联社存在有监督考核机制不健全,落实考核不严格,实施监督力度差的问题。这导致了我联社的各项工作业务效益难以得到提升,影响了对客户以及群众的服务工作质量。我联社应加大内部管理力度,安排干部人员亲自下查考核,并实施计分机制,加大人员服务力度监督,提高我联社工作绩效。

活动调研报告范文第5篇

根据省厅法制宣传处的通知要求,我们及时组织相关人员深入一县三区及有关单位,对我市“**”以来法律下乡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此次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精心组织,着力构建法律下乡的工作机制

法律下乡工作涵盖面宽,渗透面广,工作难度大。我们从强化制度入手,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切实把法律下乡纳入普法依法治理日常工作任务,常抓不懈,实现法律下乡的制度化、规范化。

1、建立健全组织网络。一是市、县(区)、乡镇三级普法依法治理机构在明确一名分管领导负责法律下乡工作的同时,明确一名工作人员具体负责指导联系法律下乡工作,确保了法律下乡工作有人抓、有人管、不间断,为“法律下乡”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二是组建了市、县(区)普法讲师团和农村“法律服务志愿者、法制文艺宣传小分队”等普法队伍,深入乡村的机关、学校、企业等,通过举行巡回法制讲座等形式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三是组织司法行政机关干部职工、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工作者深入乡村为农民群众开展法制宣传、法律咨询、提供法律服务。

2、落实相关部门责任。坚持将“法律下乡”工作纳入全市年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明确要求各区、县和市直各部门、单位特别是农口部门根据自身工作实际,结合各地各单位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律下乡”活动。特别是去年以来,市司法局和市农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法律进乡村的实施方案》,明确了法律进乡村活动的具体要求、步骤与内容,做到定人员、定措施、定责任、定时间,确保全市“法律下乡”工作常抓不懈。

3、不断强化检查考核。市依法治市办根据每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对各区、县及市直各单位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进行考核时,将法律下乡工作纳入其中,并且坚持平时考核和年底集中考核相结合,加大督促检查的力度,确保法律下乡工作的每项任务都能落到实处。

(二)多种形式,大力开展农村法制宣传教育

本着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积极探索,努力拓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大农村覆盖面,增强影响力。

1、认真安排“三下乡”活动。“**”以来,每年根据我市“三下乡”活动的要求,分别组织县(区)司法局、局机关人员和律师、公证员到天门镇朱村村、顺安镇、东联乡等开展“法律下乡”活动。为强化“法律下乡”工作的效果,我们针对普法对象的特点,特指派专人精心制作了图文并茂、语言通俗易懂的法律小常识展板和“**”普法规划内容宣传展板,并印制《农民工维权知识问答》、《农民务工培训读本》等宣传资料,切实帮助农民群众解决平时生活工作中遇到的法律方面的难题。“**”以来,在“法律下乡”活动中,共展出展近400块,发放宣传单、宣传手册二万余份,送法律书籍下乡一万余册。

2、举办各级各类培训班和法制讲座集中宣传法律。区(县)、乡镇每年都针对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举办农村普法骨干培训、村两委干部法律培训、村组干部法律培训和法律考试,增强农村各级干部的法律意识和依法办事的水平。同时,组织各层次的普法讲师团成员,深入全市各行政村开展法制讲座,让广大村民群众接受面对面的法律教育,提高农村村民的法制观念和法律素养。“**”以来共举办各级和各类培训班和法制讲座200余期,受教育人数近万人。

3、利用集中宣传的时期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坚持利用5月法治宣传月、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6.26国际禁毒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综治宣传月等特定日期,整合资源,充分利用各种载体,广泛开展法制宣传。以服务农民、提高农民法律素质、切实维护农民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结合农村宅基地、土地承包、婚姻家庭、邻里纠纷、劳务合同等问题,上街开展法律咨询服务、发放法制宣传资料,同时张贴法制宣传条幅、制作法制宣传专栏、发放法律服务卡等形式,宣传与农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组织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到农村向农民解答相关法律问题,对符合援助条件的农民提供法律援助;开展以案释法活动,选择涉农典型案件,向农民进行法制宣传;注重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造势,农村法制宣传的社会影响力和渗透力不断增强。

4、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一方面对外出打工的农民在他们出村前组织他们集中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外出打工遇到问题时如何通过法律渠道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学会如何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并且为每个农民工送上“一册一单一卡”,即每人一册《进城务工人员维权手册》、宣传单《给农民朋友们的一封信》及一份《法律援助联系卡》,使农民出门务工做到心中有数,心底踏实。另一方面组织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利用元旦、春节、麦收时节等农民工大量返乡出城高峰期,在火车站、汽车站等设立法律咨询服务点,通过制作展板、发放宣传资料、解答法律咨询等形式开展法律知识集中宣传活动。

5、加强农村法制宣传阵地建设。我们通过加大乡、村农民法制学校、法制辅导站、法制宣传栏建设,重视培养村组“法律明白人”,极大丰富了农民群众熟悉法律、认知法律的阵地,同时,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县(区)和乡镇法律援助机构和人民调解组织,充分发挥基层律师、公证、法律服务、人民调解队伍的作用,认真开展法制宣传、法律服务,及时化解民间矛盾,调处民间纠纷。

(三)普治联动,不断夯实基层建设的法治基础

1、加强法制教育。建立健全村组干部集中培训和普法骨干定期培训制度,推行农户学法、守法年度评议制度。充分利用普法讲师团、村民法制夜校、有线广播、闭路电视、黑板报等普法宣传队伍与阵地,深入开展与农业、农村、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不断促进和提高广大农村干部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为“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

2、完善自治制度。坚持以在基层实现“四民主、两公开”为目标,以“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为载体,全面落实“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各项措施,帮助农村制定完善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工程设施招投标、村务、财务公开、重大决策法律咨询、环境卫生、土地征用、建房审批、水电费收缴等一系列制度,使村务活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引导和推进各村贯彻《村民自治章程》、《村财务管理制度》、《村议事制度》等自治制度,不断夯实基层建设的法治基础。

二、取得的成效

通过“法律下乡”活动,广泛开展农村普法教育,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稳定,确保了一方平安,促进了经济发展,推动了基层依法治理和民主管理进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扩大了法制宣传教育的覆盖面。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律宣传活动,使普法教育走向农村,走进千家万户,使广大干部群众接受了法制教育,学到法律知识。

(二)深化了农村普法依法治理。法律下乡的开展,广大农民的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为深化农村基层依法治理奠定了基础。以前,各村均制定了“村规民约”、《村民自治章程》,村民议事只讲个“理”,自活动开展以来,农民对照法律读本进行修改、完善,现在村民议事先要看看是否合法。

(三)农村社会风气进一步好转,营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

通过农村普法教育,全县农村矛盾得到有效控制,纠纷明显减少,一些难点、热点问题得到了有效化解,做到了大事不出镇,小事不出村,部分乡村出现“五多五少”的可喜局面。即:群众学法用法的多了,违法犯罪的少了;遇到问题通过化解途径解决的多了,上访的少了;运用法律自觉化解矛盾纠纷的多了,矛盾激化引发刑事案件的少了;讲社会公德、邻里互助,家庭和睦的多了,无理取闹、寻衅滋事的少了;基层干部依法办事的多了,行政命令少了。初步实现了农村基层工作的五大转变。一是乡村干部摆脱了事务性工作,从琐碎事务缠身向集中精神抓经济转变;二是群众法律素质明显提高,从遇事一味蛮干向遇事先法律咨询转变;三是干群关系得到改善,从党的政策贯彻难向群众自愿执行转变;四是乡村两级干部管理制度得到落实,从以情代法、以言代法向依法办事、照章办事转变;五是社会治安秩序逐步稳定,从盗窃、打架斗殴时有发生向依法致富转变。

三、存在的问题

“法律进乡村”活动开展以来,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农村普法工作面广量大,普法对象集中难。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税费改革后,农民忙着种自己的责任田,不愿将自己的时间耽误在学习上。同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民经济意识的进一步增强,大量人员进入城市寻找工作,普法对象更难集中。

(二)农村经济状况发展的不平衡,造成经济发展较快的乡、村农民的民主法制意识较强,对村务公开要求和依法管理本村各项事务的要求也高,本村的村务也比较公开,比较透明,群众也比较满意。相反,经济发展慢的乡、村,由于村集体收入不高,农民知道自己的家底,也就不太关心村务公开不公开,村干部也就不当一回事。

(三)普法工作者队伍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与目前的普法实际不相适应。乡村普法工作专业队伍几乎没有,工作中只局限一般的宣传,而缺乏灵活、有效的创新能力。

(四)农村普法经费不足。普法所需要的宣传资料、教材、普法装备等严重缺乏,客观上制约普法工作的正常进行。

四、几点建议

(一)领导重视,真抓实管。法律下乡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社会工程,只有领导重视,加强组织,统一部署,明确任务和要求,法律进乡村活动才会不断深入开展,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