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地理中学知识点总结

地理中学知识点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地理中学知识点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地理中学知识点总结

地理中学知识点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地理课程;案例教学;教学方法

中学的教学活动中,我们越来越多的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从而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有效的拓展,为他们后续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案例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这种需要,它可以将地理知识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学生打造出理想的情景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正越来越多的为广大师生所接受。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会有许多不理解与困难。我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经验教训,旨在对以后的案例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一、什么是案例教学

(一)案例教学的含义

案例教学指的是,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把案例作为教学中的主体部分,通过对具体案例的讲解与引导实践,达到课堂上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积极互动,进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把握水平,提高学生研究与处理问题的能力。

(二)案例教学的过程

1.呈现案例

教师根据不同需要,可以在上课前一周,或者在上课当天,让学生得到案例。素材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文字,图片,也可以利用现代影音技术。

2.引导学生进行研究讨论

因为偏重于自主学习,教师在这里只相当于一个指路人,把学生带到正确的方向上即可。

3.研究探讨

探讨的内容不外以下几种:案例的主要情节是什么,重点是什么,有哪些解决办法,我们要做出哪些决策。

4.总结

教师源于案例,对地理知识点进行总结,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尊重学生的劳动程果。要根据学生研究得来的正确结论进行总结,而不是根据自己备课得来的结论进行总结。实际上,这两种结论殊途同归,但是,一定要让学生看到他们的劳动价值。

二、中学地理教学对于案例使用的选择原则

(一)材料要真实

这是选择案例的重要原则。案例要来源于客观地理事实,在自然或者社会中是真实存在的。如果是来源于教学参考书,要确保参考书的准确性与时效性。不能用不适应当地地理教学的内容,也不能用过于陈旧,跟不上当代教育需求的案例。如果是教师为了教学需要而自编案例,则更应该注意案例的客观真实,在充分搜集素材的前提下进行编辑,使案例与基本的地理事实相吻合。

(二)案例选择要恰当

案例选择要为地理教学这个中心进行服务,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在选择裁剪上要注意,第一是要有比较鲜明的地理性,具有典型特点,能达到使学生闻一而知十的效果。第二是案例要准。有可能某个案例非常优秀,但是它用在这个地理知识点上不合适,那么我们必须要舍而不用。案例一定要贴近教学主题。

(三)案例要能尽可能多地覆盖知识点

案例教学作为中学地理教学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容低估。教师在准备案例之前,应该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掌握的知识点罗列出来,然后再选择典型的案例将这些知识点尽可能多地覆盖上。比如讲到地球内力作用,就可以应用到近年来发生较多的自然灾害:地震、火山爆发、海啸等加以介绍,引导学生总结它们的规律与内在联系,然后逐步将所要学习的内容渗透进来。再比如讲到人口迁移,就可以应用到前些年播出的两部电视剧《闯关东》、《走西口》,以电视剧为切入点,来把握人口迁移的原因,人口迁移的方式与类别。我们要注意,同样一个案例,它可以为一个知识点服务,也可以同时为多个互相联系的知识点服务,关键在于教师怎么应用,如果运用得当,一个案例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三、案例教学的局限性

(一)案例教学并非在所有课程内容上都合适

地理学科文理兼备,在偏向于理性思考的部分,比如地理的基本理论知识,有关读图、绘图的技能,还有像洋流运动的规律等方面,其实并不适合应用案例教学的方法。一两个案例也很难让学生接受所学的知识,还是应当以传统教学方法为主。

(二)案例教学的时效性不强

案例教学具有形像性,趣味性。但是相对来讲,它比较耗费时间,无论是教师的前期准备工作,还是授课过程中学生的思考与讨论的时间,都比较多。中学地理课节数并不很多,不可能每一节课都安排案例教学,这是大家需要注意的。最好的办法,是选择合适的课节内容进行以案例为主的教学,剩余课节,可以适当穿较简单的小案例进行讲解,但是不能拿来作为主体进行应用。

四、案例教学要有针对不同学生的启发作用

教学案例,其本身并不是作为普遍的知识点来要求学生进行简单的背诵记忆,它本身是灵活的,我们就要把这个灵活性运用好,来锻炼学生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智引导,且给以学生足够的时间与思维空间,引导得越好,学生在案例教学中学习的效果就越好。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学生的基本素质各不相同,对于知识点的理解掌握侧重点也各不相同。同样的案例,要照顾到不同学生的个性。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引导,让全体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知识点之后,从案例中理解到不同的东西。这对于学生素质的养成也是很有意义的。比如,从中国西气东输与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这两个事件中,我们要掌握的是中国能源结构地区分布性差异。但是,不同的学生可能从这一事件中,掌握到更多完全不同的知识,有的学生甚至可以联系到政治的、历史的知识来进行理解。只要知识点不出现偏差,都是完全可行的。

五、在案例教学过程中,老师与学生分别扮演了什么角色

(一)学生的角色定位

在不使用案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讲,学生被动接受,即使有互动,也往往是吉光片羽,稍纵即逝,学生的自主性得不到体现。而案例教学则不同,一个好的案例,加上教师正确的协调指导,往往能使真实场景在课堂上再现。学生在教师引导之下,能够充分体验到角色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主体从教师变成学生,这不是简单的角色转变,其中包含了深层次的教学理念基础。学生通过新角色的体验,自主分析解决问题,自己寻找知识点,掌握知识点,在整个过程中,学习能力得到了发展与提高。

(二)教师的责任

那么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作用是什么?教师把主体的位置让给学生,那自己又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其实,教师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全程都处在引导与操控的过程。

1.教学之前的案例安排

根据知识内容需要,把最合适的案例提供给学生。案例要随时更新,有新的,不用旧的。不能总是要求学生对几年甚至几十年前的事件进行分析。

2.教学过程中的跟踪指导

教师在学生研究讨论的过程中,不是什么都不做,也不是什么都自己做,这个尺度较难把握,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发言,又要在合适的时机诱导学生,给以提示、发问,或者充当辩论的反方。使案例讨论的发言始终围绕在主题旁边,不致跑题,同时又要使讨论的问题逐步深化,达到目标上的理论高度。这种引导讨论的方法对于教师来说,本身也是一个学习提高的过程。

3.教学后的总结

对目标知识点进行整体的梳理与概括,还是前面提到的,这些知识点第一是学生总结出来的,具备自主性;第二是教师备课得来的,具备引导性;第三,才是教材中告诉我们的,具备准确性。

案例教学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必不可少,我们要准确适当的应用,使之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为今后学生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台阶。

【参考资料】

[1]袁书琪.地理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郑金洲.学校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3]靳玉乐.案例教学原理[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地理中学知识点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地球运动;教学策略;高中地理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13008802

高中地理“地球运动”这一部分内容的理科性质较强,对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要求极高。同时,这部分内容往往是考生考试失分的“重灾区”。本文以南宁市第一中学为例,在深入分析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及“地球运动”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高中地理“地球运动”教学策略。

一、课标、考纲要求

关于“地球运动”这一部分内容,《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学生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是: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文科)》指出:地理学科命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了“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的学习要求,从其中的行为动词看,强调“分析”能力。结合知识内容要求看,该标准包含着四层递进的含义:一是知道地球的两种基本运动形式、特点及相互关系,二是理解地球运动的规律及产生的地理现象,三是分析这些规律及地理现象产生的原因,四是分析这些地理现象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重要意义。《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文科)》指出:高考侧重考查宇宙环境、地球运动规律及其意义等主干知识,侧重于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读图能力、逻辑推断的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以及考查学生的地理思维方法和地理核心素养。

二、“地球运动”教学现状

为了全面了解南宁市第一中学高中“地球运动”教学现状,特设计一份包括“地球运动”学习兴趣、“地球运

(二)河段分

通过对长江流域水系简图的整体概览,为划分长江河段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让学生知道划分长江上游、中游和下游的两个节点的位置和名称,对长江河段划分形成明确认识。具体制作流程:①在长江流域水系简图上依次点击湖口、宜昌两地,选择“放大进入物体”;②进入放大界面后,编辑两地详细资料。

(三)景观展示

通过对长江河段的划分,按上游、中游和下游的顺序,点击各个城市和景观点,选择“放大进入物体”后添加到“路径”,就可以分别添加各地内容,展示出不同河段地区的重要城市景观和自然景观。让学生观察长江不同地区的状况和位置,得出长江各河段的水文特点,联系前面学过的中国行政区和地形区等知识点得出长江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和主要地形区。

(四)总结回顾

在教学过程结束时还可以把演示课件还原到开始的整体概览状态,供学生回顾和复习本节课学习内容,最后进行知识总结(在Focusky上展示总结表格)。

四、总结

综上,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以及地理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需要地理信息化教学不断发展。本文就在此时代背景下,在简单介绍Focusky软件简洁性、直观性、便捷性和形象性的功能特点的同时,浅析了该新型课件制作及演示软件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课件制作与应用过程,并结合具体初中地理教学案例进行课件制作与分析,以求能够为提高初中地理一线教师制作地理课件的水平和进行地理信息化教学的能力奠定一定的基础,同时也期望能够以此有效调动初中生的地理学习兴趣,提高其地理学习积极性和

地理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地理中学知识点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 地理考试 应考能力 有效措施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1.002

提升学生的应考能力是新时期教师应该引起重视的一个重要课题,考试虽然不能代表学生学习过程中付出的所有努力,但也是检测学生学习成果的一个重要途径,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对学生有重要意义。地理作为高考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对提升学生的应考能力引起高度重视。本人作为一名高中地理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积累了一些有助于培养学生应考能力的方法,在文中与大家分享。

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考试理念

学生在考试过程中能否取得优异成绩,不仅仅是由学生掌握的知识量决定的,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学生的考试效果,其中学生是否树立了正确的考试理念,也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考试效果。在实际教学中本人发现,学生对地理考试所持的观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一些学生对地理考试过分重视。学生认为不能有效的把握地理学科,会严重影响到总体得分,高考也难以取得优异成绩,学生的这种心理导致学生在考试过程中出现情绪严重紧张等情况,结果反而影响了学生正常发挥。另一方面,一些学生对地理考试的重视程度不够。一些学生认为地理只是高考中的学科之一,所占分值不如语、数、外大,因此,即使没有有效对地理试卷作答也无所谓。学生对地理考试重视程度不够的心理,也会严重影响学生在考试过程中的得分。

为了有效提升高中学生的应考能力,教师在培养学生应考能力的过程中,首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考试理念。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地理考试有正确的认识,在考试过程中既不可过分紧张,又不可懈怠,这样才能用一颗平常心对待考试,使学生的水平得到充分发挥。

二、夯实基础知识

就培养学生的地理应考能力而言,本人认为最关键的也是最基本的,就是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虽然在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开始进行地理学科学习,进入高中阶段学生会发现一些知识点出现了雷同的情况,但是高中阶段还需要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点,因此,学生只有狠抓基础知识的学习,才能跟上高中地理学习的步骤,才能为有效应考奠定基础。

随着现代教学的发展,单纯考查学生死记硬背知识点的题目越来越少,对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点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应对现代考试的要求,学生只有在扎实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对基础知识进行灵活应用,才能收到好的考试效果。有些学生将取得优异成绩寄托于掌握多种应考方法与技巧,而不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结果在考试过程中会遇到更大的困难。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地理应考能力时,一定要鼓励学生首先扎实的掌握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再通过对基础知识的灵活应用有效应对变化多样的题目。当然,由于高中阶段学生要学习的地理知识点较多,学生在基础知识学习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掌握有效进行基础知识学习的方法与技巧,为学生有效应考奠定基础。

三、把握考试题型、有的放矢

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在各行各业竞争日益激烈化的今天,考试也变得更加激烈,学生只有做到心中有数,才能笑傲考试。为了使学生更好的应对考试,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把握考试的题型,就目前的高中地理考试而言,虽然题目变得更加灵活,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灵活应用能力,但是考查的题型却有很强的规律性,学生在备考过程中如果能够有效把握考试的题型,那么,对学生有效备考有很大帮助。

为了使学生很好的掌握试卷题型,一方面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高中学生虽然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在备考过程中并不一定能够意识到分析试卷题型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使学生认识到分析题型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学生也要积极主动的对题型进行分析,毕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是被动的对题型进行分析,如果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进行题型分析,那么学生就会对题型有更深刻的感悟,对学生有效备考产生更大影响。学生一旦有效把握了考试的题型,潜移默化中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引导作用,使学生将备考蕴含于日常的学习之中,进而使学生在考试过程中更加游刃有余。

四、整理出清晰的知识线条

上文已经提到高中阶段学生要进行大量的理知识点的学习,因此学生如果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梳理出清晰的知识线条,对学生有效掌握知识点有很大帮助。本人在研究有效的备考策略时发现,学生梳理出清晰的知识线条,对提升学生的应考能力也有很大帮助。我们以高考为例,高考不仅考查学生对高中阶段学习的地理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而且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实际应用情况,本人发现如果学生能够在脑海中梳理出清晰的知识线条,那么,就能够更好的作答,尤其在对一些综合性题目作答时能够收到更好的效果。本人在学生备考过程中,鼓励学生对学习的知识点进行梳理,例如:可以让学生按照地球上不同地区的特征从整体上进行把握,这样学生在备考过程中将不同的知识点纳入不同的地理板块,避免出现混淆不清的情况。当然,就目前高中学生的应考现状来看,很多学生都没有梳理出清晰知识线条的意识,对此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

五、实战演练

地理中学知识点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微课程;中学地理;应用

引言

经济增长,信息化程度提升,文化水平不断提高,由此不断改变社会各方面,促进信息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改善人们生活条件的同时,还改变了原有的教学模式。不少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开始应用科学技术,促使科学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微课程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应用此项技术。实践证实,微课程设计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微课程设计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微课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成果。将此项技术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教师进行微课教学,将教学过程以视频的形式录制并保存。这样的教学形式可应用于学生课前预习,教师也可应用于课堂教学。学生之间存在个体性差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与认知现状,在课后利用微就复习。可见,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利用微课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其次,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与传统的板书相对比,微课是以视频的方式进行教学。这种声图并茂的形式更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其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中,可调动课堂氛围,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教师利用微课讲解某些地理位置,可在微课程中将地理位置体现出来,节省教师讲解实验时间的同时,还可有针对性的讲解重要的,具有纪念意义的位置。最后,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设计微课程教学可增强教学的生动性与直观性,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如,教师讲解火山爆发的时候,可利用视频展示火山爆发的具体过程,促使学生更加直观了解火山爆发的全过程,了解火山爆发的周期性。

二、微课程设计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在中学地理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加强微课程设计的应用,对提高课堂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为更好的体现微课程的应用价值,教师在具体应用中还应注意使用策略。1.重视课题选择。设计微课程需将视频作为载体。但并不是中学地理所有的知识点都适用微课的形式进行教学。为提高微课的应用效率,教师利用微课进行教学,就应重视对课题的选择。一般情况下,微课程的应用体现在部分比较难以讲解的教材内容。如天体运动、洋流分布特点等等,需激发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才能够实现教学目标。因此,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就应有效整合Flas、视频、实验室模拟等多种教学资源,制作微课,辅以学习指南,引导学生学生。如教师在讲解地球自转与公转的时候,就可采用Flas的形式,将大胖子与小瘦子的形象来代暖气团进行微课程的制作。利用这种形象生动的微课程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2.加强微课在教学各环节的应用。微课可适用于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的任何环节。教师在利用微课进行讲解的时候,可加强其在各个环节中的应用。在课前预习中,教师可让学生观看教学视频进行课前预习。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以视频的形式让学生对课堂讲解的知识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增强学生对该章节的知识内容认识度。在课堂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利用微课辅讲解,可增强课堂的生动性与直观性。而在课后巩固复习中,教师通过建立QQ群,可在群里与学生分享教学视频,这样学生就可在家进行学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内容,提高地理水平。3.微课程应用于易错知识点中。任何学科的学习,都有重点、难点以及易错点。中学地理教师将微课程应用于课堂教学中的时候,应善于将其应用于易错知识点中。如学生在判断岩层形成先后顺序的时候,教师应了解这部分知识点的内容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逆向思维与发散思维。否则就非常容易出现错误。基于这一点,教师就可利用微课程剔除,在设计动态岩层形成动画的时候,教师还可结合一些较为实用、简单、容易记住的口诀。如“覆盖者新,被覆盖者老”。岩石是一层一层沉积下来的。那么下面的岩层比较老,上面的岩层较新。由此就能够总结出背斜、向斜中部岩层的新老关系。事实上,就易错知识点应用微课程,可化难为易,促使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具体。这样学生便可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知识要点。教师利用此种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徐盛掌握更多的知识点。

三、结语

在新技术不断更新中,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技术应用于教学中。教师加强微课程在中学地理中的应用,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还能够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满足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加强微课程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岳维光.浅析微课程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商品与质量:消费研究,2015,13(5):175-175.

地理中学知识点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微课程;初中地理教学;设计与运用

目前,微课程在初中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受到关注。初中地理“微课”是指按照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针对地理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精心设计开发的、以视频为主要媒体形式的数字教学资源。全国首届中小学微课大赛的网站上有对微课与微课程差异的解释说明:“微课程是指由基于某个专题的系列化、连续性、层次化的微课构成,某个专题的微课程一般有5~10节微课组成。”由此可以表明,微课程是由若干节连续的、系统的微课构成的,微课的高级阶段或发展趋势应该是走向微课程。因此,有人也称微课程为系列微课。怎样设计好微课?微课程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有些哪些初步应用?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做了以下几方面的思考。

一、初中地理微课程设计

(一)微课资源的研发内容

初中地理微课授课对象为初中学生。初中地理微课程建设(以一本书为单位)一般包括知识点清单、知识地图、教学过程、自主学习任务单、微课视频、进阶练习、综合测试卷、说明文件、课件压缩包等组成要素。

1.确定教学主题,制作知识点清单

教师按照2011版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要求,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需求,分析寻找初中地理中的重点、难点、热点、考点、易错点,确定资源主题。知识点定位要准,像经线、纬线,经度、纬度等重点和时差计算、气候差异等难点,也可以是学生们较为感兴趣的知识点,像地域文化、地形河流与人文环境等。地理微课点内容严谨充实,无科学性、知识性错误,力求覆盖初中地理学科的主要知识点。由一个个的微课点组成一册书的知识点清单,知识点清单排列应符合学生认知的循序渐进规律,处理好微课知识与地理学科系统知识的关系,内容组织与编排由易到难,符合学生认知的循序渐进规律。

2.理清关系,绘制知识地图

知识地图是一种知识导航系统,表明知识间的相互关系。依据初中地理课程标准和学习质量标准,绘制学习知识导航地图。以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七(上)第二章陆地和海洋为例,知识地图大致如下。

“陆地和海洋”知识地图

3.精心构思,设计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教学活动及设计意图等。以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七(上)微课知识点《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为例。

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教学过程

4.以“学生”为研究对象,编制自主学习任务单

学习任务单是由教师设计,以“学生”为研究对象,以“高效”为研究目的,确定“科学、精致、简易、趣味、渗透”的建设原则,用于为学生自主学习微课提供“学什么和怎样学”建议的学习导航,包括学习任务、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建议以及配套学习资源推荐。引领和帮助学生整理学习问题、点拨疑难、总结反思。以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七(上)微课知识点《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为例。

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自主学习任务单

5.准备素材,精心制作课件

初中地理教师需要搜集与微课知识点相关的各种素材,包括视频、音频、图片与文字、动画等,增强课件的表现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课程内容。制作课件时重点注意多媒体课件的背景、字体、字号协调合理,色彩搭配简洁美观,重点突出,版式规范,避免出现广告嫌疑或与课程无关的信息,地图准确清晰等。

6.内容规范,录制微课视频

地理微课视频是地理微课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围绕能体现新课程标准的学科主题知识点并用视频形式呈现的教学资源,时间长度一般在5~10分钟以内。微课视频一般用于解释知识点的核心概念或内容、方法演示、知识应用讲解等,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难点和疑点为目标,辅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科知识点。微课视频的制作方法包括拍摄和录屏等。

7.根据重点内容,编制进阶练习

进阶练习与微课视频配套,一般采用在线测试方式,用于检测学生对地理微课知识点的知识、能力和目标的掌握程度。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微课视频学习、练习、重复学习微课视频、再练习,直至全部掌握知识点的知识能力目标,是一种基于课程标准的查缺补漏的学习过程。此外,还可根据需要,编制每学期的期中、期末测试卷。

(二)地理微课资源的开发原则

(1)符合国家教育方针与政策,符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无政治性、知识性、科学性错误。

(2)掌握基础的地理知识,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和方法,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初步形成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3)倡导多样的地理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积极探究。

(三)视音频录制要求

要有简短的开场白和结束语,要有合理的教学环节,有头有尾。主讲教师应精神饱满,讲授从容;教学态度科学严谨,逻辑清晰,层次分明,语言规范,吐字清晰,声音响亮,节奏感强;能通过语速、语调、语气的合理变化,吸引和引导学生学习;录制现场环境安静无噪音;声音与演示过程有良好的同步,充分利用鼠标的拖、点配合解说;讲解的语速要与初中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相适应。

二、初中地理微课程运用环节

初中地理微课程一般由画面、文字与视频、动画乃至音乐组成,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多个感官进行知识学习,丰富其想象力。学生在课前可以预习、课后可以复习,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一般微课短小精悍,覆盖面广。以人教版初中地理为例,每一册基本上都可以拍摄90多节微课,几乎覆盖了各个重要的知识点和重点、难点,内容覆盖面较广。

(一)学生课前预习

现代网络通讯的发展和计算机的普及已经使自主学习成为可能,教师把学习中的重点和疑难问题制成微课,学生观看由教师事先上传在教师邮箱中或是U盘的课程或是上传到网上学习视频和文件,学生做好疑难问题的记录,以备上课时讨论。

(二)教师上课用

微课点一般都是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师根据自己的经验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在微课备课时就予以充分注意,制作出来的微课就能解决部分疑难。但必须注意到没能考虑到的难点或是学生在上课过程中新生成的问题和难点。可用于新课导入、课堂学习、研讨总结等环节。

(三)师生复习用

教师可在课上作为复习使用,学生在家也可以随时点播学习,反复观看,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和接受程度控制视频的快慢,使那些平时反应慢又羞于发问的学生能够从容地反复观看。

三、初中地理微课程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一)不能过分依赖微课程的利用

在使用微课资源的过程中,发现一些老师过分依赖微课拍摄利用,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微课多达四五次,乃至一节课学生只是在观看微课视频,基本无所得,达不到预设的课堂教学目标。

(二)适时调整微课程的应用方式

微课程的应用方式有一定的指向性,它在设计的初期,就要考虑其应用方式,但是根据教学中所发生的突况和其他环境因素所影响,要及时调整和改变其应用方式,以教学效果最大化为出发点。在教学中利用“微课程”,切不可忽视一些基础性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因为微课程毕竟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根本和主要手段还在于课堂教学。

[参 考 文 献]

[1]张羽梅,蒋昌茂.“微课”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融合及应用[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