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以奉献为话题的作文

以奉献为话题的作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以奉献为话题的作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以奉献为话题的作文

以奉献为话题的作文范文第1篇

所谓话题作文,就是出题者确定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写作者据此选材并自拟题目的一种作文形式。这类概念(即话题)有的比较具体,有的比较抽象,前者如“服装”、“广告”、“看病”等话题,后者如“奉献”、“诚信”、“选择”等话题,相比较而言,第一类话题写作难度要小些。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前几年“热”了一时的“供料”作文的一个“变种”,是作文教学考查创新思维的产物。人们之所以看中了话题作文,主要是因为它与命题作文比较而言,有着许多优势,这优势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取材广泛,便于学生抒发真情实感。

话题一定,有关这个话题的信息便纷至沓来。比如说,我们以服装为话题,要记叙,谁没有买过服装?可以写《买衣记》、《好想那件风衣》等;要说明,各校基本上都有校服,上装啥样?下装啥样?冬装啥样?夏装啥样?好写;要议论,从服装反映时代的变化,反映人的观念的更新入手,作者只要凝神敛气地思考一番,不愁无话可说。可见,话题作文便于学生写真事、抒真情。

(二)自由拟题,易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命题作文致命的弱点就是题目呆板、枯燥无味,因为要照顾到大多数,只能出一点毫无生气的题目。而学生根据自己所用的材料自由拟题,既能涌现出一批好题,又锻炼了拟题能力。如,以“生病治病”为话题,我的一个学生写了这样一个题目:《我死过一回》,写自己病危住院,妈妈心急如焚,医生起死回生,这题目起初是吓了我一跳的,它吸引人穷根穷底地往下看,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三)不限文体,便于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

有人爱写记叙文,有人爱写议论文。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好的内容需和完美的艺术形式相统一。不限文体,也给学生以自由驰骋的天地。

二、写作规律和写作技巧

话题作文在取材立意、构思成文上有怎样的技巧呢?大致的方法如下:

读了写作的引语(称材料也行)后,我们要做到“四个确定”:

(一)确定文体。

材料一读,心头一热,头脑里有了素材的影子,这时自己要果断地确定文体,能记叙就记叙,喜欢议论则议论,不要犹豫。

(二)确定内容。

即选取材料,自己的生活见闻中有符合话题范围的材料,写起来便驾轻就熟,但容易流于平淡,这要注意。此为直接取材。自己手头无现成的材料,亦可根据平常的朗读积累加以虚构,但不是“克隆”他人之作。此为间接取材。

(三)确定主题。

作为初学写作的人,有了内容,头脑里不能不考虑,本文要反映什么,给人以怎样的启示,是弘扬真、善、美,还是抨击假、恶、丑?有了这个思考的过程,文章便不易偏离话题。

(四)确定标题。

题目就是文章内容的“广告词”。好题目从哪里来?从自己所学的语言课本中去模仿,从自己所读的文学名著中去借鉴。可以这样说,文章要讲究,先从标题开始。不过,题目定下来,可先搁置一边,以防写作中灵感一来,又有了更好的题目,这叫做相机行事。

以上所说的“四个确定”就是一个构思的过程,实际操作时,因“地”制宜,可以打乱顺序,也可省略有关环节,因人而异。

三、常犯的毛病

(一)以话题作题目。

话题作文一般都要求“题目自拟”,可有的学生由于图省事或临场慌乱,抓住话题作标题,这叫“拉到黄牛当马骑”。这样的作文题,往往过大过宽,大而无当,不着边际。更有甚者,在考卷上不写标题,以为话题即标题,更是糊涂至极。

(二)文体不明。

文体的开放性,体现了话题作文的特色,给作者创造了施展才华的空间。作者可根据自己的特长、兴趣、扬长避短地确定文体。现在常说,不限文体,不等于不要文体,最忌把文章写成“四不像”。

(三)偏离话题。

话题是个引子,是运动场的跑道。虽然大,但你不能超出它的范围。作文时要谨防“出界”。

(四)囿于引语。

一般的引语只起一种提示和引路的作用,我们可以叫它“电打火”,能激活人的思维,迸发思想的火花,引语中提示的内容也往往是写作中有价值的材料,不是不可以写。但是,大家都瞄准它选材难免会出现思路撞车、材料雷同的现象,从而使阅卷人生厌。聪明的作者是否注意到:不少引语中都用了省略号,这省略号所省的,才是你取材的天地,应该在那里“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四、存在的瑕疵

话题作文不失为一种好的训练、考查方式,但这种作文形式也存在着许多无法解决的矛盾,也并不是十分完美的训练、考查的形式。我认为多多少少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瑕疵:

(一)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猜题、押题。

有人认为话题作文能避免猜题、押题。对此,我不敢苟同。事实上,尽管生活中的话题很多很多,但出题人总得考虑作文的对象,兼顾到一些热门话题。这样,一些话题便在日常的训练中光顾过我们的黑板、作文本。话题作文也不能从根本上切实解决猜题、押题的问题。

(二)加大了评分的难度。

话题作文由于不限文体,在一张统一的试卷上就会出现好多类似文章,五花八门,对它的评分的公正性、合理性我也心存疑虑。我觉得话题作文加大了评分的难度,不知属不属于“杞人忧天”。

(三)应试作文训练有悖于话题作文训练的初衷。

以奉献为话题的作文范文第2篇

近几年来,高考、中考一般都采用话题作文这一形式。究其原因,一是受素质教育的鞭策;二是受教材多样化的启示;三是受高考的影响。出题者通过多年经验的总结,发现话题作文能在客观形式上对素质教育作比较完美的诠释,认为话题作文更容易让考生自由选择,充分发挥,让考生写出真实水平。

既是如此,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写好话题作文呢?

一、全面把握话题作文的构成

话题作文的构成由话题材料,提示语,话题,写作要求四部分组成。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材料帮助我们明确写作意图;话题确定写作中心;提示语提供写作思路;写作要求是规范化的要求。

二、认真审题,准确切题

罗素先生说过:“只有一个正确的前题,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写作内容确定,可以说是写好作文的前提,落笔之前一定慎重思考,考虑尽可能多的写作内容。从中找出自己最熟悉的内容,却要避免自己感兴趣,却一知半解的内容写起来无话可说,没话找话,犯了作文的大忌。所以要审题在先。

先审话题:要看清话题,避免脱离命题范围,分析话题的构成,抓住关键语素,修饰语,明确话题范围。要吃透材料。根据命题意图,确立观点。抓住关键字词、句子,吃透材料,挖掘材料隐含的信息。盯紧提示语,理清命题思路导向。

审提示语:提示语是命题者对所给材料的阐发,目的是帮助考生正确理解材料内容,引发考生展开想象与联想,构思文章。

审提示要求:要逐条看清命题要求,不要看到一点就写,按照命题者的要求去写。

审题常犯的两种错误:一完全脱离材料而偏离话题;二是过份依赖材料,无法展开思路。

找准话题的切入点。然后找准自己的感触点。生活就像一个洋葱,一层层地剥,总有一层会让你流出眼泪来的。找准切入点写出自己的感触,写出自己内心感触最深,最想说的话。化虚为实,化一为万。拓开思路,多角度观察和立意。化概念为万象,然后万中取一。只要从生活中选取一点一事一种现象写深写透,给人启悟就行了。写作视野要开阔,由家庭、学校扩展为思考生活,探讨人生,崇高美德,探寻知识。要求不仅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还应对社会有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合理选择内容和文体

话题作文其实就是与某个“话题”有关的自选作文、自由作文,它既没有规定的题目,也不受文体的限制,无需对话题本身进行引用、分析,只要与话题有关的,不论写什么,不论采用什么样的方法,不论选用什么样的体裁,都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同学们的生活经历有所不同,文体写作水平各有千秋,所以我们应当记住:一定要在话题范围内选用自己最熟悉、最能写的内容以及最拿手的文体。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会言之有物,才会有真情实感。

四、重视作文的选材立意

同一个话题,不同的同学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诠释,正可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例如:我要求同学以“爱心”为话题作文,大部分同学选用的是老师带病为我补课,妈妈雨夜背我去医院看病之类千遍一律的题材,而有个同学却能抓住近期盛行的“非典”作文章,独辟溪径,以《爱的奉献》为题写出对妈妈(妈妈是“白衣天使”)因职业需要,整天看护病人而冷落自己的救死扶伤行为的理解,立意新颖,富有现实生活的气息,给人与众不同的感觉。

如此说来,立足现实,从平凡的题材中挖掘出深刻的内涵,别出心裁地选材立意,并赋予它时代生活的特色,也不失为一种提高话题作文质量,从而取得高分的好途径,同学们不妨试一试。

五、丰富生活积累,增强练笔意识

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高明的作家,如果没有材料,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他也是不可能写出惊世骇俗的好文章来的,因为生活是一切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由此可见,我们同学要想在考场上文思泉涌,超常发挥,平时就必须注重生活素材的积累,要积极地参与生活,关注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并且把每天耳闻目睹的人和事及时地记下来,写成观察日记。

实际上,我们同学的生活范围、社会阅历毕竟有限,很多素材只能从书本、报纸杂志、新闻媒体上获得,所以同学平时必须有一定数量的课外阅读,并且养成作读书笔记的习惯,把看过的书分门别类地编成卡片式目录,把看过的报纸杂志根据自己的需要或储存,或剪贴,或抄摘,或写成札记等等。其次,名言警句,课文中优美的句段等都是积累的对象。这样一来,我们写起文章就能左右逢源、如鱼得水了。

以奉献为话题的作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材料 作文 立意

近几年来高考作文的命题形式,是话题、标题、新材料三分天下,其中新材料作文呈方兴未艾之势,成为三者之中最重要的角色。在高三的备考中,新材料作文的训练是作文教学的重头戏,教师就要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审读材料的方法,选准作文的立意角度。

文章成败看立意,立意正确是作文拿高分的前提。新材料作文中的材料虽然具有含意范围广、可写角度多的特点,但是这不等于说不用审题什么都可以写,事实上,相当多的学生因把握不好角度,立意出现偏差,导致作文被打入低分之列,其中不乏一些写作尖子生。在高考考场上,作为语文半壁江山的作文如果出现这种问题,无疑是极其令人痛心的。因此,新材料作文的写作如何避免立意出现偏差,切中中心角度和重要角度去立意至关重要。

学生审读材料出现偏差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断章取义,就如瞎子摸象,只见局部不顾整体,没有全面整体去把握材料,而是用材料中的某个情节去立意。如2006年全国高考题Ⅰ卷中,有的学生就从材料中的这么一个情节“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得出“只有不畏艰苦才能练就本领”这个观点。2007年的漫画作文也有学生只看到导致小孩摔倒的西瓜皮,就大谈特谈环保问题的重要。二是断句取义甚至是断词取义,只选择材料中自己感兴趣的某句话或某个词语,然后以这句话或这个词语作为话题去立意,这几年我参加高考作文评卷工作,2006年就发现有一些考生选了“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一句中的“忘记”这个词,然后以“铭记与忘记”为话题立意作文,有的则选了“它也很可爱啊”中的“可爱”一词,去谈“乐于奉献的人是最可爱的人”。2008年有学生只抓“一样的爱心,不一样的表达”这句话中的“表达”一词得出“口才很重要,有好的口才才能有好的思维效果”这个立意,这些作文显然是严重偏离题意的,结果当然是不及格了。段句取义的就更多了,如今年高考,就有相当一部分考生只抓住了野鸭所说的“成功的90%来自汗水”这句话,去谈“天道酬勤”“只有拼搏才能成功”之类,这类作文只能被判为基本符合题意,获分42左右。三是思维开岔,在确定立意时旁逸斜出,节外生枝。像今年高考,就有一些学生首先确立了“要学会生存”这个中心,这无疑是正确的,可偏偏在此基础上延伸出“学会生存,就要有乐观心态”或“学会生存,就要勇敢坚强”之类的立意,这很明显作文的重点是写“乐观”“坚强”之类,与材料所体现的“学会变通”或“多学点本领”的含意相去甚远了。

如何才能避免审题出现偏差,做到切题合题呢?一则材料,尽管可以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去审视,但它反映的生活毕竟是本质的,我们就要把握材料所给的最直接、最主要、最本质的意思,再顺着中心的方向确定作文的立意角度,这种立意是最保险最稳妥的,能确保作文不跑题。具体的做法是:①确定材料中故事的主角。②把握故事的主体事件。③看事件的结果是什么。④找出决定事件结果的关键因素和对结果产生一定影响的相关因素。⑤由此得出什么道理或得到什么启示。由关键因素得出的道理或启示,就是由今年高考作文评分细则中提到的“中心角度”而得出的立意,这种立意是最切合题意的;由相关因素得出的道理或启示,就是由今年高考作文评分细则中提到的“重要角度”而得出的立意,这样的立意肯定是符合题意的。

不妨以2006年的高考考题为例。按照上面的方法,可得出这样的思考过程,其一:主角是乌鸦主体事件是因羡慕老鹰而去学它抓山羊结果失败了决定这个结果的关键因素是乌鸦自己根本不具备老鹰那样的才能,相关因素是羡慕老鹰启示了人们做事要量力而行或不要盲目羡慕他人。其二:主角是乌鸦主体事件是学老鹰捉山羊结果有人认为它很可爱可爱的关键是它有高远的目标又有实际的行动,并且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启示了人们要不以成败论英雄或要勇于追求卓越等。

再拿2009年的高考题为例:其一:主角是小白兔主体事件是学游泳结果很努力去学但最终没有学成关键是兔子擅长奔跑而不具备游泳的潜质和条件启示人们要扬长避短或要找准努力的方向才能成功。其二:主角是鸭子主体事件是教兔子学游泳结果是兔子没有学成关键是不针对兔子的实际情况去教启示人们要从实际出发,要因材施教等等,依此法,还可以以动物管理局,小狗小龟等为主角进推理,可依次得出要合理发展专长培养优势,勇于挑战自我、挖掘潜能、多一种技能多一种生存空间等立意。

以奉献为话题的作文范文第4篇

一、 扮靓作文的题目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有了好题目,文章才能顾盼生姿。然而,有时学生煞费苦心却仍寻找不到满意的题目。不过流行歌曲中就有相当一部分曲目、歌词极其传神,耐人寻味。学生如果能顺手牵“羊”,往往能出奇制胜,色香味俱全。

引歌词入题,既可借用原句,也可根据文章需要作适当的变动。比如:写回忆性的文章,学生可用《再回首》、《村南旧事》等为题。写感恩的文章,学生可用《按摩代表我的心》、《感恩的心》、《感谢有你》等为题。写理想的文章,学生可用《我的未来不是梦》、《我要飞的更高》、《男儿当自强》、《谁说女子不如男》等为题。写生活的文章,学生可用《最近比较烦》、《小小少年》、《不能游戏人生》等为题。

还有很多题目可以引用,如《有谁共鸣》、《共同度过》、《今宵多珍重》、《念亲恩》、《不是我不小心》等。

以上作文题目,或热烈高亢,或一往情深,或含蓄婉约,或活泼清新,都表达了学生的内心情感。由于万口传唱,十分熟悉,一看题目,就极富时代气息和感染力,能引起读者无穷的遐想,深深的共鸣。

二、 修饰作文的起承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写作难在开篇之笔。若能以一句优美的歌词作“引子”开篇,无疑能使读者倍感亲切,也有助于下文自然引出中心,且具有吸引力。如大家最熟悉的题目《母亲》,有位小作者这样写:“《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歌曲又在脑海中回荡……”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小时侯……

“世上只有妈妈好”我反复地唱啊。在吟唱中看见母亲亲切的笑脸。

这是一首大家耳熟能详,万口传唱的歌曲,作者由歌词的触发,引起联想,下笔如有神,文思如泉涌,主题也更突出。

又如一位同学写《我努力,我成功》时,这样开头:

“100分,想说爱你不容易,……”我原本一直认为是这样。今天的数学测验我却得到了全班唯一的满分,我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也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我往日的努力。

接下来的文章回忆自己的努力过程,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最终获得可喜的成绩。

写作中,一旦找到了这种巧妙的起始句,下笔就如轻舟顺流而下,写起来就得心应手了。但这种句子不是信手拈来,而是推敲斟酌提炼而来。在推敲提炼上文起始句时,流行歌曲起到了重要的点化拓展作用。

流行歌曲不仅能为学生写作营造良好的起始氛围,还能提供给学生别致的过渡句,使之从平淡之中忽然转出一个波澜,转出一份惊喜。如《我最敬佩的人――警察》,小作者点题开篇,关爱群众事情之后,要转写警察毫不畏惧的品质时,小作者引用了那首《少年壮志不言愁》,“几度风雨,几度春秋,风霜雪雨搏击流。……”接下来描写了警察同志无私无畏与恶势力搏斗,品尝生活的打击,别人的误解等等,一个警察的形象也逐渐鲜活起来,立体起来。

三、 升华文章的主题

为什么流行歌曲容易打动我们,原因之一是流行歌曲较多地抒发了普通人平凡而真实的生活感受,这种平凡而真实的生活感受经过浓缩提炼,具有很大的生活穿透力和心灵辐射效果。如果能在文章结尾之处用上一句或几句歌曲,使之成为点睛之笔,不仅能升华主题,而且能产生回肠荡气、三日绕梁之效,获得自然贴切、水融之感。

如一同学写爱心捐助的文章《爱的奉献》,结尾时引用歌词:“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 ,这是人间的春风,这是生命的源泉”,连用四个“这是……”, 通过比喻将表达形象化,充分升华了情感,也升华文章的主题。

又一同学写以《自信》为话题的作文,结尾引用《想唱就唱》的歌词:“想唱就唱,要唱得响亮。就算没有人为我鼓掌,至少我还能够勇敢地自我欣赏。想唱就唱,要唱得漂亮。就算这舞台多么空旷,总有一天能看到挥舞的荧光棒。”这个结尾让我们看到了个性张扬、乐观自信的少年形象。

又如:《我想有个温暖的家》的结尾“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跌倒之后》的结尾“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再如,写经过一番艰辛努力后终于做成某事的文章,引用《真心英雄》中的歌词“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作结尾。这些结尾,歌词与全文内容协调一致,恰当地引用这些歌词能使文章锦上添花,也更加耐人寻味。

以奉献为话题的作文范文第5篇

作文题目蕴含着特定的命题意图,或暗含做人的道理,或蕴藏积极的情感,或指明远大的立志方向。我们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准确把握命题者的意图,让文章有意义。笔者所说的“有意义”包含两个方面:(1)力求意义真、新、深;(2)要通过某种方式准确无误地传达给读者。

如徐州市2008年中考以“成长回眸”为题作文。根据题目我们就可以知道命题用意:记录成长历程,展望美好未来。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影响自己一生的人、事、物,我们回眸过去就是为了更好地面向未来,让过去的经历成为我们前进道路上最光亮的一笔,所以写这个题目一定要注意文章的积极意义。如我们可以以时间节点为序,回眸逐渐成长的过程:7岁时,爱看《西游记》,孙悟空顶天立地迎难而上;10岁时,迷上《三国演义》,学会了坚强;13岁时,《名人传》让我孤傲的心渐成一泓清泉;今年15岁了,回眸成长,懂得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你还要在文章中把你所要表达的意义准确无误地传递给读者。一般在文章的结尾处,以议论或抒情的方式表达,文字不必过多,但要切中关键之处,做到锦上添花。

二 几种作文形式的审题构思对策

1.命题作文,要抓住题目的关键词

示例:《那一刻,我笑了》

“那一刻”要抓住特定的时间、场景;“我”,要书写文中的自己;“笑了”表明所写的事情蕴含健康的道理、情趣、智慧等,“我”能心领神会。

生活类选材示例:家中气氛“异样”父母相互斗气插叙其中原因我做“和事佬”:互相尊重,遇事商量处理父母和好如初表扬我长大了,学会做事我笑了。那一刻,就是父母和好并表扬我的一刻。包含三重含义:(1)相互尊重、理解;(2)家庭的育人环境应和谐;(2)在父母的称赞中感受到自己成长起来,这都是笑的主因。切记:点明或是含蓄点明非常重要,这是文章的“命门”。

2.半命题作文,就需要你有“七十二变”的本领

你要在命题者留下的横线上慎重地填入你将“变化”进去的内容。当然,你能变得越小越好,“以小见大”吗?

示例:《与 相伴》

审题注意:相伴是一个过程,可长可短,可以是一生,也可能是一段。如与同学相伴只是三年,但是从他那里学到的“善于理解他人”的思想却可以终生相伴。这就是审题中的难点部分。

添加词语忌讳“大、空”,如加入“理解、挫折、母爱、感恩、自然”都太大。我们要通过小添加,反映上面的大主题,如《与善良的你相伴》(写善良的你理解人的事情,由此引发自己人生如何去对待别人);《与30分相伴》(它教会我如何面对挫折,如何吸取教训);《与一碗清汤面相伴》(母亲每天为我做一碗清汤面一次特殊的清汤面感受、理解母爱自己也做一碗清汤面,回馈母亲,懂得感恩。反映“母爱”、“感恩”两个互补的主题);《与秋叶相伴》知秋去冬来,逝者如斯;《与落红相伴》知化泥护花,鞠躬奉献;《与残荷相伴》乃悟出淤泥不染;《与书香相伴》而明“腹有诗书气自华”。文章千秋远,立意万代长!

3.话题作文应注意的问题

话题作文,你将获得“天马行空”的机会,选择自己最拿手的文体,大胆作文吧!首先你要拟一个漂亮的标题。

示例:以“真情”为话题作文

拟题引导:(1)添加修饰语:《回味真情》、《窗外,有真情在等待》、《牵手真情》、《真情,不差钱》、《忽悠真情,蹉跎人生》。(2)隐含真情:《谢谢你,我懂了》、《温柔的教诲》、《因为严,所以爱》、《抓紧·放手》、《白纸红字》(写给阅卷老师,表达真挚的感激之情,可以采用书信体)、《不能说的秘密》(真情自在心中);《独上西楼》(李煜的真情)、《你的香肩扛着谁》(黛玉的真情)、《南山种豆,东篱采菊》(陶渊明的真情)。

三 落笔前要先“折腾”

把一件事写完整、写生动是学生基本能力的体现。记住:写任何一件事情都不要强求“是我亲身经历的”,要明确作文其实就是一种“艺术的加工”,是“来源于生活的创作”。那么,一件事情如何展开呢?首先要选择一件事的精彩之处,细加推敲;其次对于选择好的材料,要善于“胡思乱想”,放胆“折腾”。再次,注意结尾扣题。

例如作文题《凝视你的双眼》,可这样来打开思路:

第一步:解决“写谁”的问题,即选材。

生活写实:(1)熟悉类:父母亲属老师同学朋友等。(2)偶然见到类:商场购物时营业员走过大街时乞讨者路遇无助的孩子街道卖货的人等。

自然写实:(1)鸟类:麻雀、鹦鹉、八哥等。(2)鱼类:常见的金鱼等。(3)其他小动物:小狗、小猫、小鸡等。

写虚材料:(1)历史人物:屈原凝望江水的双眼王昭君回望故乡的双眼李清照写诗时的双眼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双眼。(2)文学作品和影视中人物的双眼:黛玉葬花时的双眼林冲忍辱负重的双眼。

第二步:解决写什么“事情”的问题!解决“为什么凝望”(哪些应详写,哪些应略写,人物描写重点刻画什么?)

情节构思:一次考试,自己没考好向母亲说出实情,母亲内心的苦痛、酸楚、无奈、无助之情涌满双眼。凝望母亲的双眼,读懂母亲望子(女)成龙(凤)的心,也读懂了母亲的怅惘!作为人子,面对这双眼睛——愧疚、反省一起涌上心头!母亲为花浇水,借以鞭策我!凝望母亲的双眼,我的心也阳光般灿烂起来(示例也可以写成功后父母“奖励”我的温柔喜悦的眼光)。

对母亲的动作、神态、外貌要细细刻画,尤其是眼神要富于变化,赋予动态感。经典语言:(1)我知道你没考好!(2)我清楚你没用功!(3)我原谅你过去的失败,希望你从头再来!(4)花和人一样,花不浇水,就会死亡;人不努力,就会失败!

第三步:解决放在什么“环境”中写的问题。

如开头营造具体环境:春末,花落,风轻吹;残阳,倦鸟,步徘徊。

母子对话时的景物选择:客厅中久未浇水的几盆海棠花,耷拉着叶子,枯萎着花瓣——情景结合,暗示苦果都是自己没有用功造成的,为后文写母亲浇花教育我埋下伏笔。

第四步:解决表达什么主题的问题。

主题:母爱、母亲的理解与教育对我激励很大,我也要奋起,不负母亲期盼的眼睛。

第五步:解决采用什么结构的问题:(1)小标题式(可以直接用诗词做标题,也可以自己拟,如:一场考试,一场寒;一番话语,一番暖;一双聪慧眼,一片灿烂天);(2)“三”字结构,按时间发展顺序写作,可以采用递进结构;(3)书信类结构;(4)镜头式结构;(5)总分总结构;(6)中心句引领的结构;(7)悬念设计结构;(8)小说“开端、发展、、结局”的创作。

第六步:解决“首、尾或者尾与题目”的照应问题(精彩的开头与结尾的预设)。

开头的预设(首):春末,花落,风轻吹;残阳,倦鸟,步徘徊。两种写作内容任选,用情境引入正文,先抑,与后文的主题提升形成对比。

结尾的预设:妈妈,凝视你的双眼(扣住文题),我知道:春末,花虽陨落(扣住开头,首尾呼应),但秋的果实正在含苞(含蓄地提升主题思想)。

相关期刊更多

淮海文汇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共徐州市委宣传部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纺织导报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