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师教学评估报告

教师教学评估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师教学评估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师教学评估报告

教师教学评估报告范文第1篇

 

赣州市红旗二校

 

赣州市红旗二校,这所清雅大气的小学,坐落在章贡区红旗大道东端,是一所有着70年办学史的老校。校园是典型的四合院式结构,拥有85位教师,34个教学班和2326名学生。学校校园环境优美,教学设施齐全,师资力量雄厚,教学严谨规范。多年来,学校凭借自身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及时转变观念,不断推陈出新,以科学、创新的办学思想,使学校声誉得到社会、家长的好评。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红旗大队,全国雏鹰大队、全国少先队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红领巾示范学校,省德育示范学校、省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等等。尤其在学校被授予“江西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这一称号后,我校把现代教育技术这块工作当作是学校办学的一大特色,加以足够的重视,以饱满的热情,朝着创建“环境一流、设施一流、管理一流和质量一流”的全市乃至全省名副其实的示范学校的目标奋进。

 

硬件建设上台阶

随着我校新教学楼的落成和使用,我校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学校在原有一间电教室、一间微机房、一间语音室的基础上,又建起了闭路电视网、校园广播网、校园网和自己的网站;建起了一间具有60座、布局特别的学生专用计算机的网络教室、一间具有60座的高标准语音室和可以容纳400多人的多功能报告厅。如今,每个教室都有闭路电视,在教室里就能直接收看到全国各地有益于青少年成长的绿色节目和自办的节目,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学校校园网的建设中,现己实现了光纤专线上Internet的校园网络。校园网的开通为全校师生健康上网,为他们在信息的海洋中遨游、网络的天空中自由翱翔创造了极为便利的条件。校园局域网,也为教师间的沟通架设了一座便捷的桥梁,为学校实现无纸化办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现在,学校正在进一步做好实行微机化管理等工作,创建自己的公开网站,让网络在我校日常教学和管理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为红旗二校的新征程插上一双腾飞的翅膀。

 

软件建设显实力

近年来,我校在软件工程建设方面也非常重视。为了丰富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资源,使教师们备课和上课有更多的素材,我校在征求各学科的意见,进行过反复的比较后,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征订了大量的电教教材:素材类的、学科类的、综合类的、工具类的,方便教师选择、运用素材。学校购入了“鹏博士”、“翰林汇”、“三辰影库”、“东方小故事”等教学软件,为学校的教学和德育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同时,还购置了大量的VCD光碟,并建立起了自己的教学资源库,为老师的备课、教学提供了较有力的保障。

为了鼓励教师恰当运用,在全校举行了“巧用课件辅助教学”竞赛,并结合这节课谈谈自己对这一课件设计的评价入自己的设计设想。扬长避短地恰当应用音像、电子教材,是我们在不断实践中所得出的结论,否则,教师与学生都得跟着课件走。

 

培训工作促学习

为使老师们熟悉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并积极使用好资源库,学校,多次组织全校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培训。每年,学校对老师计算机应用、信息处理技术、多媒体教室使用进行了有步骤、有计划的全员培训:对老师进行了校园网络应用、信息的存贮与调用、网络通讯、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使用的讲座,并多次举办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讲座。学校还选派了多位老师参加了各级电教馆举办的有关信息技术培训班。学校在近几年举办的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中,都把信息技术作为重要考核指标之一。全校教师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尉然成风。培训内容部分如下:

Word操作考核等

Powerpoint上机操作等

Flash软件制作动画等

Photoshop图片处理等

进一步学习Internet知识等

Authorware课件制作等

培训重在运用,我校充分利用先进的电教设备,为教师搭建实践的舞台,让他们在活动中锻炼自己,反思自己的教学,促进自己不断成长。上学期,我校开展的“校本教研论坛”活动,就是一次教师电教水平的充分展示,一次学校电教设备的充分利用,一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有效检测。我校教师备课、交流、评课、讲座,把电教室变成了研讨的会场,得到了区教研专家的高度评价,并在本学期在全区进行教研模式的推广!

 

制度建设有保证

为加强对校园网及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管理与使用,学校成立了信息技术领导小组,有专门分管电教教学工作的副校长,各专用教室都落实了专人管理;分别制定了《赣州市红旗二校办公电脑使用制度》、《赣州市红旗二校计算机校园网络管理条例》、《赣州市红旗二校多媒体教室管理办法》、《赣州市红旗二校电教中心负责人职责》、《赣州市红旗二校微机教师及管理员职责》和《赣州市红旗二校师生上机要求》等一系列管理制度,以此来加强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管理和使用。

 

课题研究出成果

我校坚持以教育教学科研为先导,深入研究,不断探索教育教学规律,促进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我校按照省示范学校的要求,由语文组、数学组、综合组、信息技术中心共同参与的国家级“信息技术与活动课程的整合的研究”课题,也正在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

学校为了充分落实江西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要求,教师们围绕课堂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以及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多媒体教学的辅助作用等方面做了深入研究,教师积极探索课程改革,紧密联系教学实际,广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学教研活动,并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刘涛教师的论文《巧用多媒体导入新课》登于2004年的《江西教育》,文中重要观念在于教师要充分重视多媒体的作用,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把现代多媒体的恰当运用教学中;丁岱琴老师的《洞庭秋月》,用多媒体音像效果渲染气氛,把同学们的感觉都带入了美丽的洞庭夜月之中,真切地体会到文中几个拟人句与比喻句的含义。这节课获区教学竞赛一等奖;课件《小公鸡与小鸭子》有两大创新:一是拉近了教材与现实的距离,获得真情实感,培养良好的研究品质;二是借助课件培养学生把书本中的文字形式再现为形象的思维,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此课件说课为区一等奖;苏丽华校长设计的课件《植物妈妈有办法》获省三等奖;罗红妹教师的课例《植物妈妈有办法》收入《中华教育文库》;在历年省、市、区的“三优评比”中,我校教师获得了斐然的成绩;十多位教师的多媒体辅助教学竞赛课获市一、二等奖。去年10月份,我校钟桂玉教师参加国家级现场自制课件竞赛,获二等奖的好成绩。

在 与“手拉手”学校开展的“送课下乡”、专题讲座等活动中,我校教师的理论水平也受到了与会教师的极高评价。

学生的信息素质也得到积极培养。如今,一年级学生能用拼音输入所学的汉字,能在画图板中绘画;高年级的学生掌握了上网知识,能进行远程交流,在各网站查阅资料并下载,制成自己的资料册,不少同学结合网上资料写出了超水平的小论文。在历届的电脑作品制作比赛中,我校学生分别获得省、市、区一、二、三等奖,其中还有一名同学获得全国二等奖。英语听力竞赛也分别获得省、市、区一、二、三等奖;计算机奥赛也分别获得省、市、区一、二、三等奖。

理念的更新,实践的摸索,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不仅提高了我们师生的信息素养,而且也提升了我们的办学品位,几年下来,我校的教学质量和社会声誉显著提高。

 

放眼未来谋发展

立足现在,放眼未来,我校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要稳步推进,要从设备、软件、人员各方面齐头并进,向更高的目标奋进:初定今年11月份开通学校网站,让学校在新征程中插上一双腾飞的翅膀!不久的将来,我校将逐步实现以下规划:开通网上“家校通”,畅通学校与家庭间的信息渠道;推进学校无纸化办公进程,全面实现教育教学现代化!创办校园电视台,给学生自主发展的广阔空间!更新旧微机房、语音室,让硬件设施再上台阶!利用校本资源,开发校本教材,为创建现代化、数字化校园而努力!

教师教学评估报告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教学评估;审核模式;方案设计;实施重点

我国首轮大规模本科教学评估从2003年开始,2008年结束,历时5年,对589所普通高等学校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进行了全面评估。从2007年开始,教育部组织对新一轮本科教学评估方案进行立项研究。2011年10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教高[2011]9号)(简称9号文)。9号文对新一轮本科教学评估制度进行了顶层设计,提出了五种评估形式:建立健全学校自我评估,建立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分类开展院校评估,开展专业认证与评估,开展国际评估等。分类的院校评估是指:对2000年以来没有参加过院校评估的新建本科院校实行合格评估,对参加过院校评估且获得通过的普通本科院校实行审核评估。本文基于对审核评估方案的研究,对该方案的设计与实施要点作一简要解析。

一、审核评估方案设计

正确理解审核评估方案需要厘清三个问题:什么是审核评估,为何选择审核评估和如何进行审核评估等。

1. 什么是审核评估

审核源于财务审计(audit),1976年美国学者将其引入高等教育评估,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评估模式,被英国及其一些原殖民地国家用于院校评估。

对于审核评估,尚无确切定义。但借助几个相关概念,可以理解其内涵。例如,财务审计被认为是:由专职机构和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他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理性和效益进行审查和评价的独立的经济监督活动。再如,国际标准化组织ISO9000:2005(等同

于我国国家标准GB/T19000-2008)《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中对“审核”的定义为:为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其中“审核证据”是指:与审核准则有关的并且能够证实的记录、事实陈述或其他信息,可以是定性的或定量的;审核准则是指:用作依据的一组方针、程序或要求。由此可以引申出:审核主要是指对管理体系(如成本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等)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的检查活动和过程。一般来说,审核是经过授权和获得相应资格的审核员所从事的活动,是审核员收集客观证据、发现不合格,以促进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过程。据此,我们可以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外部审核)理解为:由评估机构组织的,对参评普通高等学校的本科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查与评价的过程。所谓适宜性是指: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与学校所处的客观情况的适应程度;所谓充分性是指: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对学校全部质量活动过程覆盖和控制的程度;所谓有效性是指:学校通过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完成体系所需的过程或者活动而达到所设定的教学质量目标的程度。

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是针对学校本科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评估,而非专业或专项评估。评估准则是学校自设的质量目标和质量标准,以及相应的国家(行业)甚至国际标准、规定与要求等(后者称“外部参照点”)。审核评估不设指标体系,只设审核范围。这就犹如做健康检查,体检中心根据规定的体检项目逐项进行检查,再根据检查结果给出一个体检报告。每项检查是否合格,取决于体检目的。例如就血压而言,如果为宇航员体检,高压应≤120mmHg;如果为运动员体检,高压就可以放宽到≤130mmHg;如果为普通职员体检,高压可进一步放宽到≤140mmHg。也就是说,合格标准是因人而异的。在这里,体检项目就是审核范围,体检报告就是审核报告,评价标准就是审核准则。

2. 为何选择审核评估

目前,国际上有影响的高等教育评估模式有三种:认证评估、分等评估和审核评估。认证评估的历史最长(约150年之久),美国的院校评估和专业评估均采用认证模式。认证评估设定一个“最低标准”,评估结论为“通过”和“不通过”两种,也可以设有“暂缓通过”(或“待观察”)的“受限通过”结论。认证评估基本上起到一个“准入”的作用,通过认证评估后,就可以自由发展,故认证评估是高等教育的“守门员”。我国本轮评估中对新建院校的合格评估采用的是认证模式。

分等评估关注的不仅是“过不过”,还要看“好不好”,因而具有“比较”功能。法国、荷兰、德国和美国等曾采用过分等评估,但因效果不佳,后来大多改用审核评估。比较成功的是印度以及我国的首轮评估。分等评估的最大问题是“分类”和“定量化”问题。分类越细越“公平”,量化越精越“客观”。然而,这样不仅会造成巨大的工作量,更主要的是过于具体,干涉了学校办学自,限制了办学的多样化和特色发展。

审核评估的特征是“四不”:不设统一标准、不做评估结论、不对学校分类、不做横向比较。审核评估依据是学校自己设定的目标与标准,实际上是一校一标准。审核评估不做总体性的结论(例如:合格、不合格,以及优、良、差等),而是给出写实性的审核报告。审核报告要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提出改进建议。审核评估没有必要对学校进行分类,由于一校一标准,因而一校一类别。审核评估是用自己的标准评自己,与其他学校没有可比性,因而不能做横向比较。审核不设指标体系,只需规定一个评估范围。评估时,就审核范围中的每一项关注“4个如何”:如何说的(目标),如何做的(做法),效果如何(效果),如何改进(改进)。也就是说,针对每一项内容要考察4个问题:学校的目标和标准是什么?学校是如何达到目标和标准的?用什么来证明学校已经达到了目标的标准?学校在哪方面和如何进行改进?审核评估真正将质量保障的主体交给了学校。

从国(境)外审核评估实践和成功经验可见,审核评估评的是学校内部的质量管理体系。这是基于两种判断:其一,如果学校内部建立了完善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则学校的教学质量就能得到保障;其二,如果学校没有完善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即使有优秀的教师、学生、管理人员和充足的教育资源,也难长期保障教学质量。审核评估相比其他两种评估模式更加尊重学校的办学自,更加突出评估机构与参评学校间的平等互动,更加重视学校内部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更加关注从源头上提高教育质量。

每种评估模式都有其内在特质及驱动倾向。认证模式判断的是与规定标准相比“差不差”和“有多差”,关注的是“差者”(或“差项”)。也就是说,是用“差者”(或“差项”)与规定标准比较,因此其基本取向是向下的。这种模式能驱使“差者”(或“差项”)达标。分等模式判断的是与规定标准相比“好不好”和“有多好”,关注的是“优者”(或“优项”),基本取向是向上的,它能驱使争优。审核模式判断的是“是不是”:即该说的“是不是”说了(目标),说了的“是不是”做了(做法),做了的“是不是”有效(效果),无效的“是不是”改了(改进);关注的是学校自身,不能做高校间的比较,基本取向是用自己的尺寸衡量自己,它能驱使学校自律。

审核评估是我国新一轮本科教学评估最科学、最适宜的选择。分等模式具有“选优”特质和“指标”样板,当我国高等教育尚未发展到一定成熟程度,尤其当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以“量”为主要依据的今天,如果选用分等评估必然会驱使高校奔向“高、大、全”,走向同质化。认证模式具有“保底”特质和“无限”发展空间,尽管说认证模式的采用在一定程度上使美国高等教育呈现出了异样的活力和多样化,但这是基于美国的行政模式、分权文化、大学自制、学术自由等独特环境,而这与我国国情不相适应。审核模式具有“校正”特质和“自我”样板,由于它下不“保底”上不“封顶”,要求学校具有足够的自律能力,即质量保障的主体意识和能力。我国新一轮本科教学评估制度规定新建院校采用认证模式进行合格评估,通过上轮评估的院校或通过合格评估的新建院校采用审核模式进行评估,将认证和审核两种模式相结合,实际上是一种先“保底”后“自我约束发展”模式。显然,这是适合我国国情及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现状的科学合理的选择。

此外,评估模式的适宜性,还取决于它与评估目的的契合度。本轮本科教学评估的核心是教学质量,目的是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前已述及,审核评估主要指向学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是通过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完整性和有效性来保障和提高质量。显然,审核模式与本轮评估的目的是非常契合的。

3. 如何进行审核评估

做好本轮审核评估涉及六个方面:指导思想及原则、评估对象及条件、评估范围及重点、评估组织与管理、评估程序与任务、评估纪律与监督。前三方面关系到评估方案的设计,后三方面关系到评估方案的实施。

(1)指导思想及原则

审核评估的指导思想可概括为:“一坚持二突出三强化”。一个坚持为:坚持首轮评估的20字方针,即: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点建设;二个突出为:突出内涵建设,突出特色发展;三个强化为:强化办学合理定位,强化教学中心地位,强化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审核评估坚持目标性、主体性、多样性、发展性和实证性等五项基本原则。目标性原则强调目标导向,注重目标的确定与达成;主体性原则强调学校是质量的责任主体,注重学校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和质量保障能力提升;多样性原则强调学校办学自,注重办学多样性和特色发展;发展性原则强调持续改进与提高,注重长效机制与可持续发展;实证性原则强调基于事实的判断,注重证据(定性的和定量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充分性。

(2)评估对象及条件

审核评估对象主要是参加过上一轮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589所普通高等学校。通过合格评估的新建本科院校,5年后须参加审核评估。

对参加审核评估的学校设立了两个门槛:一是办学条件应达到教育部教发[2004]2号文规定的合格标准;二是生均拨款须达到财政部、教育部财教[2010]567号文规定的相应标准。

(3)评估范围及重点

审核评估范围包括“6+1”个项目,24个要素和63个要点。6个审核项目包括定位与目标、师资队伍、教学资源、培养过程、学生发展、质量保障等,还允许学校自设1个特色项目。每个审核项目都包括了若干个审核要素,每个审核要素都包括了若干个审核要点,从而形成了“审核项目审核要素审核要点”三级结构的审核评估范围。

审核评估重点是培养目标的适恰性和达成度,具体体现为“四个度”: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适应度,教师和教学资源的保障度,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有效度以及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

(4)评估组织与管理

审核评估的组织与管理遵循“分级管理、管评办分离”的原则。教育部负责中央部委所属院校的评估,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地区所属院校的评估,由教育部统筹协调。中央部委所属院校的评估由教育部评估中心负责实施,地方所属院校的评估由各地具备条件的评估机构负责实施。

教育部负责制定审核评估通用方案,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可根据本地区实际需要,对通用方案进行必要的调整和补充,但需征得教育部的同意。

教育部评估中心统一进行审核评估专家库的组建和专家培训,省级审核评估专家组中外省专家一般不少于1/3。

(5)评估程序与任务

审核评估主要程序包括:学校自评、专家进校考察和评估结果的审议与。

学校自评也叫内部审核。学校应根据审核评估方案,认真组织和实施学校自评,并按要求填报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在此基础上,形成《自评报告》。审核评估专家在认真审阅学校《自评报告》和《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分析报告》(由评估机构根据学校填报的数据形成并提供)基础上,通过进校考察形成《审核评估报告》,并在一定范围内公布。教育部评估中心、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应按年度就所组织的审核评估情况形成总结报告,报教育部。教育部评估专家委员会对总结报告进行审议后,正式参评学校的审核评估结论。

(6)评估纪律与监督

实行“阳光评估”和信息公布制度,将相关文件与信息如《学校自评报告》、《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分析报告》、《审核评估报告》等在一定范围内予以公开。坚持评估“十不准”,营造风清气正的评估氛围。这“十不准”为:在评估机构正式公布进校评估专家组名单后,学校不得拜访专家组成员,不得邀请专家组成员到学校访问、讲学、作辅导评估工作的报告。学校应按规定要求从简接待评估专家组,校领导不迎送专家;不安排各种形式的宴请;不安排上级领导接见;不召开汇报大会(包括开幕式、闭幕式);不组织师生文艺汇报演出;不送礼物;不超规格安排食宿;不变相安排专家旅游等。

审核评估工作广泛接受教师、学生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教育部委托评估专家委员会对审核评估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受理学校申诉并仲裁。

二、审核评估方案实施重点

审核评估有四个重点:学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学校自我评估、专家进校考察和评估报告撰写。把握好这四个重点,是审核评估方案实施的关键。

1. 关于质量管理体系

前已述及,审核评估的目的是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学校教学质量能否得到保障并能持续改进与提高,主要取决于学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完整有效。因此,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是审核评估的基础。

学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是指:以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运用系统概念与方法,依靠必要的组织机构,把各部门、各环节的质量管理活动严密组织起来,将影响教学质量的一切过程和因素实行有效监控,形成的一个有明确任务、职责、权限,互相协调,互相促进的质量管理的有机整体。应该指出,首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有力地促进了高校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但目前许多高校的质量管理体系还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一些缺陷,例如:组织机构不健全,质量职责不明确;未能覆盖质量全过程和参与质量活动的全体人员;重监督、轻控制、缺改进,没有形成闭合循环等。鉴此,学校应着重从如下几方面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组织机构与质量职责。质量管理体系的运作,有赖于组织机构。结构合理、高效运作的组织机构:从纵向讲,要有利于统一指挥和分级管理;从横向上讲,要有利于各部门的分工协作;从部门自身讲,应具备快速反应能力和较高办事效率。质量职责是指每一部门以及部门内每一岗位在质量管理体系中应当承担的角色(工作及责任),应特别重视纵向和横向各部门(岗位)之间“接口”的衔接与协调,保证部门(岗位)之间不遗漏、不扯皮、不推诿、不含混。学校应有健全高效的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并明确各组织机构的管理权限、质量职责以及相互关系,确保质量管理工作组织落实、职责到位、顺畅高效。

全过程管理与全员参与。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要重视全面质量管理(TQM)方法的运用。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以质量为中心、全员参与为基础的管理方法,它特别强调“三全”,即:内容与方法上的全面性,不仅要着眼于产品的质量,而且要注重形成产品的工作质量;全过程控制,要对影响质量的所有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全员参与,参与质量活动的全体人员都要参与质量管理,并对质量各负其责。学校应规定影响教学质量的所有过程,并采取有效方式对全过程进行实时监控,使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和关键环节始终处于受控状态。质量管理不仅仅管理人员有责任,广大教师和学生也要积极参与,应形成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良好氛围。

循环闭合与持续改进。学校应按照“计划(Plan)— 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的“PDCA”循环(戴明环),使质量管理形成一个闭合循环。按照“检查—反馈—改进—再检查”的运行机制,使质量得到持续改进。PDCA循环是全面质量管理应遵循的科学程序。全面质量管理的全过程,就是质量计划的制定和组织执行的过程,这个过程应按照PDCA循环,周而复始地运行。这种循环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通过改进和解决质量问题,从而达到以持续保证和提高质量的目的的螺旋式上升的循环。

质量管理体系的三大核心是:质量管理的标准、结构和流程。质量管理标准是质量管理工作的基础,它规定了影响质量的主要方面和关键因素,并对这些关键因素提出质量要求。质量管理结构是使质量管理工作正常运行的组织构架,它确定了落实质量管理标准的领导机构、管理机构、执行机构、监督机构及其各自的质量职责,包括领导机构与管理机构及其职责、执行机构及其管理职责、监督系统及其主要监督内容等。质量管理流程是使质量管理工作得以持续、闭合、循环运转的关键,它是针对质量管理标准所提出的影响质量的要素,使其达到质量要求而形成的一个输入转化为输出的过程链,反映了影响质量的主要方面和控制方法,并将质量控制点作为过程质量控制的重点。

2. 关于学校自评

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的目的是保障和提高学校本科教学质量,而学校是质量的主体,因而从本质上讲,这种评估是有内动力的。由评估机构进行的评估叫外部审核(也叫第三方审核),学校自我评估叫内部审核(也叫第一方审核),内部审核是外部审核的基础。外部审核能否达到预期效果,在很大程度取决于内部审核是否扎实有效。内部审核能否扎实有效地进行,主要取决于学校参加外部审核的推动力,即:是为完成一项评估任务,还是将其作为一次以外因推动内因,从而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契机。如果是后者,则内部审核应该是外部审核的延伸与基础,而不是一种应对外部评估的过场,更不应视为是为撰写《自评报告》搜集材料的过程。

严格意义讲,内部审核的目的应体现以如下几方面:依据学校的质量管理标准来评价学校质量管理体系的完整性和有效性;验证学校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否持续满足学校内部和外部的质量标准和要求;作为一种重要的质量管理手段和自我改进机制,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纠正或预防措施,使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完善、不断改进;在外部审核之前纠正不足。

内部审核强调正规性、系统性和独立性。所谓正规性是指:审核是按照正式要求进行;审核是由正式专家进行;审核是按正式程序进行;审核是按正式证据进行判断;审核必须有正式报告。所谓系统性是指:是对学校质量管理标准所有适用要求的审核;是对学校质量管理结构中所有相关部门的审核;审核过程是系统的过程。所谓独立性是指,审核专家必须与被审核的工作无直接责任。

内部审核的基本程序包括审核准备、审核实施、审核报告和审核跟踪等。审核准备包括成立审核专家组和编制审核实施计划等。审核专家组应由一名组长和若干组员组成,选派专家组组长应考虑其业务范围、工作经验和组织能力等,选派专家组成员应考虑其业务范围、专业知识和协调能力等。审核实施计划主要包括:确定审核的范围,确定审核的重点,确定审核的策略,确定审核组成员的分工和确定审核的时间安排等。审核策略包括审核方法和审核路线,审核方法包括按部门审核(考虑涉及的活动和要求)和按要求审核(考虑涉及的部门)等,审核路线包括“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和随机审核等。每位审核专家要编写自己的审核计划,要明确去哪里、何时去、找何人、查(问)什么和如何查(问)等。

在审核实施中,审核组长要控制审核的全过程,包括要把握好审核计划与进度、协调气氛、保证客观和审定结果等。审核专家要掌握审核技术,包括询问适当的问题、验证对问题的回答和观察实际发生的事情等。寻找客观证据是现场审核的主要任务。按GB/T6385(等同于ISO8402)中的定义,客观证据是指建立在通过观察、测量、试验或其他手段所获事实的基础上,证明是真实的信息。审核评估中的客观证据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不受情绪和偏见左右的、可以阐述和记录的、可以是定量的也可以是定性的、可以验证的以及与质量有关的等。

为将内部审核引向深入,应根据审核范围的每一个项目、要素及要点,设置引导性问题。行为性引导性问题如:我们正在做什么? 我们为何要做它(或不做这些会怎么样)? 我们为何这样做(或不这么做会怎么样)? 我们这样做有效吗? 我们怎么证明有效? 我们这样做有问题吗? 我们为何会产生问题? 我们如何避免或消除?等等;状态性引导性问题如:我们目前是什么? 我们为何要这样(或不是这样会怎么样)? 我们为何会这样(或不会这样会怎么样)? 我们这样好吗? 我们怎么证明这样好? 我们这样有问题吗?我们为何会产生问题?我们如何避免或消除?等等。

内部审核目的的重点在于发现质量管理体系的问题,查出原因,采取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加以消除,以避免不合格的不发生或不再发生,从而使质量管理体系得到不断改进。根据ISO 9000:2005的定义,不合格是指未满足要求,纠正措施是指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他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预防措施是指为消除潜在不合格或其他潜在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采取预防措施是为了防止发生,而采取纠正措施是为了防止再发生。纠正(预防)措施的制定,是由不合格项的责任部门对(潜在)不合格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据此制定出纠正(预防)措施计划。审核专家可协助责任部门分析不合格原因,并提出纠正(预防)措施建议。审核跟踪就是针对纠正(预防)措施计划跟踪进行检查:计划是否按规定日期完成,计划中的各项措施是否已实施,实施后的效果如何,采取纠正措施以来是否还有类似的不合格项发生等。

自评报告是对内部审核工作及其结果的客观反映,一定要在扎实的内部审核基础上撰写完成。它是学校内部审核结果的总结与提炼,而不是学校各部门上报材料的汇总。自评报告要针对每个审核项目的每一个要素,说明学校在该项工作上所确立的目标、实现目标的措施与手段、取得的主要成效、存在的主要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以及改进策略等。自评报告要有翔实数据和事实支撑,对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的分析应准确、具体、深入。要实事求是,不回避问题,不隐瞒事实,不夸大成绩,不弄虚作假。

3. 关于专家进校考察

审核评估专家进校考察是审核评估(外部审核)的最重要的环节,是确定学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完整性与有效性的关键,也是撰写《审核评估报告》的主要信息来源。专家进校考察的主要目的是:验证学校在自评报告中所阐述的办学目标、学校教学状态描述、围绕各审核主题和审核重点所开展的工作、取得的成效等是否充分、客观;通过第一手的考察取证、面对面的沟通以及亲身体验,获得更多有关学校本科教学的实际状况的信息;评价质量管理体系实现质量目标的适合性与可信性,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活动、过程与结果是否符合要求,评价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

专家进校考察的工作流程包括:专家进校预备会、与学校见面会、现场考察、专家组工作交流和专家评估意见反馈会等。考察时间为4天,一般安排在周一至周四。专家组成员一般应在正式考察前一天下午抵达参评学校,当天晚上召开专家进校考察预备会,会议内容一般包括:专家组组长介绍基本情况,提出工作要求;专家组成员交流对学校自评报告、状态数据分析报告的审阅意见,主要存在的问题,拟考察的重点等:讨论专家组考察计划,讨论组长提出的分工,讨论专家组成员的考察计划;确定考察第一天各位专家的工作内容等。进校考察第一天上午,召开专家组与学校见面会,由专家组组长主持会议,介绍专家组进校考察的工作任务、工作方法,整体考察工作安排等,学校方面可以就自评报告未反映的或未反映清楚的情况作简要补充说明。进校考察第一天至第三天,各位专家按照各自的考察计划,针对自己所承担的主题和重点,自主选择考察的方式,逐项开展考察工作。由专家组决定是否需要进行集体考察。专家组可根据需要适时召开专家组内部会,沟通、交流评估考察中的信息,研究考察过程中的问题,及时调整考察计划。专家组内部会一般安排安排在晚上。进校考察第四天下午,召开专家个人意见反馈会,主要交流专家个人认为学校应该改进的问题以及建议,时间控制在3小时之内。

专家进校考察方式包括访谈、听课、座谈、查阅材料、实地考察等。访谈主要目的是印证专家的判断和疑问,所以一定要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应事先做好资料、情况、问题等准备,精心挑选访谈对象,应包括校领导、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学科带头人、院系领导、教师和学生等不同人群。访谈过程中坚持平等对话,防止高高在上的审问式姿态,对需了解的问题要进行深入讨论。专家听课可选择不同类型的课程,如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实验课、专业课、双语教学课、精品课等;不同类型教师,如:老、中、青教师,教授、副教授、讲师等,有选择地进行。着重考察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内容、教学态度、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气等。应根据需要召开学生座谈会、青年教师座谈会、专业负责人座谈会、教学管理人员座谈会、校友座谈会、用人单位座谈会等。专家在召开座谈会之前,应确定座谈的主题,预设要达到的目的,并在座谈中引导大家围绕主题交流讨论。查阅材料包括抽查学生试卷、毕业论文(设计)、课程设计、实验报告、实习报告(实习手册)以及学校提供的评估支撑材料等。对学生试卷的抽查主要看教师的命题质量、卷面质量和教师的评阅质量等。对毕业论文(设计)的考察主要看共性的优点和不足。包括从开题、立论、资料收集、方案比较、调查、实验、总结、结论,以及论文或设计的质量监控措施是否符合学校要求,执行是否严格,是否存在突出问题等。教学设施的考察重点是教室、计算机房、实验室、校外实训基地、语音室、图书馆、体育场、校园网等,还可以考察学校的食堂、宿舍等服务设施。

4. 关于评估报告撰写

审核评估报告是对审核评估结果的客观反映。它的撰写对审核评估至关重要,审核评估的价值及可信度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审核评估报告反映出来的。

审核评估报告一般包括三部分:概述、总体评价和结果描述。概述主要包括学校概况和评估概况。学校概况一般简要介绍学校的发展历史、院系设置、学科门类、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研以及国际交流等情况。评估概况一般简要说明专家组校外审阅学校自评报告情况和进校考察所开展的主要工作情况。总体评价包括三部分:值得赞扬的方面、建议改进的方面和必须整改的方面。值得赞扬的方面是学校在该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与特色,可供其他高校学习与借鉴;建议改进的方面是学校在该方面存在明显不足(轻微不合格),需要采取必要措施加以改进,否则会影响进行质量;必须整改的方面是学校在该方面存在明显缺陷(严重不合格),需要立即整改消除缺陷,否则会严重影响教学质量。结果描述部分要围绕6个审核项目的24个审核要素,分别用详实的事实逐一描述: 学校的目标是什么,是否合理?学校是如何做的,是否正确?学校这么做的效果如何,如何证明?学校的目标与做法还存在什么问题,原因何在?学校还应如何改进?等等。

评估报告要针对性要强,分析要透彻。尤其是对于问题的提出要有足够的证据,以便于学校整改。评估报告既要简洁,又要保证提供足够的细节和事实,以便于专业人员、非专业人员能够阅读理解。

教师教学评估报告范文第3篇

(一)、中心基本情况

学校总占地总面积90643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55.1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1385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6.93平方米。实现了电、暖、水齐备,校园达到了美化、绿化、硬化、净化。

现有小学2所,教学点15所,在校学生1643人,67个教学班,教职工总数119人,其中专科及以上学历112人,高级职称60人,一级职称41人,二级职称18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均达到了100%。

我中心一贯坚持“以人为本,以评促建,以评促发展”的原则,大力进行教学改革。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一直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新课改为契机,加强学校管理。在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下,自2010年以来,在教育局组织的抽测中每次都名列全县前茅,并连续五年获得县长教育特别奖,创下教学成绩“五连冠”的教学荣誉。本次中心教师评估86人,其中优秀40人,占47%,良好46人,占53% 。

(二)、评估流程与结果:

根据省教学评估的要求,对中心的教学工作进行了全面评估,自评分数为93分,结果为达标。

评估的流程为:

1、成立中心评估领导小组

按照县教育局和教研室的要求,我中心首先成立以中心校长为组长,中心副校长为副组长,中心教研员为成员的教学评估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认真学习了关于评估的一切材料,同时对小组人员进行了具体分工,大家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2、自评过程

(1)、成立中心教学评估领导小组,制定评估工作计划,积极落实。

(2)、认真学习《河北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学评估标准》及有关法规,确保评估做到细致认真,公正透明。

(3)、搞好评估的宣传和发动,让广大教师认识评估的内容、目的、方法和意义。

(4)、通过座谈广泛征求教师、家长、社会的意见和建议,撰写教学评估报告。

(5)、根据各方面征求的意见和建议,再次进行自我评估。

(6)、将评估结果通过教师大会进行通报,确保中心每位教师了解评估的内容和结果。

优点:

评估工作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认识了评估的内容、意义和目的;查找出了自身的差距,制定了努力的方向,促进中心学区的教育健康向上发展。

存在的问题:

教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有待进一步完善学校管理;努力创造教师学习和培训的机会以适应新时代教育的发展;校本课程有待进一步的拓展,没有形成规模和特色。

努力的方向和措施:

进一步更多地创造教师学习和培训的机会,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完善各种教学管理制度,以制度约束人,规范人,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加大校本课程开发力度,努力形成特色,体现出成果。

自评结果:教学管理23分;课程管理18分;教学条件19分;校本教研18分;评价研究15分。总分:93分。 评估结果;达标

(三)、依照《河北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学评估标准》对中心的教学评估工作逐项进行汇报:

(1)教学管理:(自评分23分)

1、管理能力中心校长和班子成员对国内外教育改革的趋势和课改理论掌握比较熟悉,在理论学习过程中认真做好学习笔记。校长和班子成员能积极对教师进行理论辅导讲座,将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传达到教师,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中心确立了研究课题并制定了实施方案、计划安排,有推进课改及实施素质教育的经验报告,能及时做好阶段性总结。中心领导班子经常深入课堂听课,积极组织并参与校本研修及校本教研活动。能以身作则,经常深入教师学生群体之中,了解老师、学生的实际情况。总之,中心班子结构合理,工作热情高,有极强的开拓进取精神。

2、管理目标

中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德育为首,五育并重的原则。扎实推进素质教育,按照国家和地方规定,开全开齐三级课程;充分发挥学校年级、学科教研组织的作用,建立“教、学、研”一体的校本教研制度,校本教研主题明确,活动记录齐全,多年来学校坚持校本教研制度,大大促进了教师授课水平、专业素质的提高,使我校的教育教学成绩一直稳步提高。

3、管理机制:

为保证新课程的全面实施,我们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教学管理机制。明确了各管理机制的职责,使各机制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充分发挥了管理机制的作用。我们每学期都会制定保证新课改全面实施的校本教学计划,并按计划认真组织实施、指导具体落实。

4、教务管理

图书、微机有专人管理,并充分利用,学生兴趣高涨,但由于条件有限,课时相对较少。中心注重教师职业道德及业务素质的培养,经常组织教师进行政治学习及业务学习,激励教师进行学历、业务进修,在课堂教学、实验操作、作业指导、成绩考查、专业发展等方面都制定了较完善的、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

5、学生管理

我中心确立学生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人人成长,人人成才”,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我中心首先制定了管理制度来约束学生,规范学生行为。学校同时还实行晨检制度,健全班委会制度。这些措施震撼了学生的心灵,激励着他们不断进步,学生的面貌大大改善,违纪少了,行为举止端正了,思想道德水平提高了。

其次,开展活动,促进养成教育。我中心评选出优秀班级和优秀的学生,让学生切身感受到自己成长的喜悦。评比活动,成为学生前进的动力和成长的新起点,在学校弘扬了正气,净化了学校育人环境,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中心要求各学校经常开展德育实践活动,每学期都要聘请法制人员对学生作法制报告,经常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并开设了法制课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注重学生体育锻炼,每学期都要举办运动会,队列体操表演及多种体育比赛,各学校充分利用早操、课间操、体育课、课外活动时间,开展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在校1小时的锻炼时间。校园文艺活动丰富多彩,学校教导处积极组织书法比赛、绘画比赛、歌咏比赛、文艺汇演等各种活动。教师能经常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并有批改记录。

6、特色管理

我中心坚持走“科研型、开放型、学习型”办学之路。注重加强管理方式,举行一些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特色活动,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经常坚持。

(2)、课程管理(自评分为18分)

1、实施方案

根据教育部课程设置方案和我省课程计划及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学校学年课程实施方案,确保课程的全面有效实施。

2、课程实施

根据教育部课程设置方案和我省课程计划有关要求,及本中心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学校学年课程(包括国家、地方)实施方案,开全开齐三级课程。有标准的学校、年级、班级课程表,学校根据学生情况和学校实际,开设了校本课程,做到有教师、有教案、有教材、有课时、有计划、有总结。同时开设立地方课程,做到教材、师资、计划、课时四到位。

3、课程评价

中心建立课程评价实施机制,定期检查教师教学计划的落实情况,并适时提出调整、完善意见,教师能够根据检查结果及时调整教学计划。

(3)、教学条件(自评分为19分)

1、教师队伍

所有教师学历全部达到标,教师岗位设置及学科专业结构合理、合适,能满足新课程全面实施的需要,没有不合格的教师。

2、经费保障

中心本着开源节流的原则多方筹措资金,在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的前提下,划拨专项资金用于满足课程资源开发、教学设施配备及教学资料、教师培训、外出学习交流活动的经费需要。我们订阅了大量的教育期刊及杂志供教师阅读,先后多次派出教师前往兄弟学校参加各类培训及学习交流活动,扩宽了教师的视野,将许多最新的教育信息带回了学校,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3、教学设施

各学校现在有图书室微机室,并能充分利用,图书资料、文体器材、计算机和多媒体设施能满足新课程实施的需要。

4、教学资料

中心能及时为教师购买教学必需的学科课程《标准》、教学用书、教学挂图等资料;学科教学、实验教学、信息技术教学所需的教具、多媒体课件、光盘等能满足实际教学的需要。但许多与新课程相匹配的教学资料相对不够丰富。

(4)、校本研修(自评分为18分)

1、研修规划

学校每学期都制订的比较详细可行的教研计划,积极开展校本研修,教师素质迅速提高。但学校课题较少,学校和教师研究力度还待加强。

2、组织建设

有切实可行的校本教研制度,成立了以中心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每次教研活动都要进行组织、检查、指导。我们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加快教师知识更新,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同时积极鼓励教师多学习,大胆进行创新,通过榜样激励教育,抓典型,带群体,促提高,极大地促进了学校整体师资水平的提高。

3、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是校本研修的保障。为确保校本教研工作稳步、有序地开展,中心先后出台了《校本教研学习制度》、《校本教研反思制度》等十几项相关制度,制度中对教师发表文章、写课堂札记和做教学反思、做案例分析等都细化了质和量的要求,把教师参加校本教研情况作为评先、评聘的重要参考。这些较为系统、完善的校本教研制度,使学校工作有章可循,井然有序。

4、教学研究

中心能够通过多种方式,开展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校本培训,在教学研究中能够认真研究教材和学生。通过教研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设计及教学预设的能力。教研活动的内容主要是课堂教学,探索在教学过程中全面落实三维目标的方法和途径,通过研究教学设计、课堂观察、课后讨论、行动改进,提高了教师发现问题和自我改进教学的能力。

5、课题研究

中心能够为教师课程实施中带有普遍性的重点、难点问题,组织合作团队进行研究。通过理论学习,课例研究、连环跟进等研究活动,不但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5)、评价研究:(自评分15分)

1、教学考查

中心制定了各种教学实践活动评价标准,建立了有利于促进教师提高的教学活动考察制度,并制定了相应的实施方案,在实施过程中有检查评价、反馈和交流。学校、教研组能够采用定期、随机听课、评课等方式把教师日常教学活动考查结果作为教师评估的依据。

2、教师评价

中心建立了以教师自评为主,学校领导、学生、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评价能够体现动态性、过程性。教师有成长档案,有较完善的教学评价制度。中心在每学年初制定教师考核量化细则,在量化过程中发现问题做好记录,下一年进行完善和调整。家长和学生为我校的发展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3、学生评价

中心建立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能够根据《综合素质评价手册》对学生实施公平、公正、科学的评价;同时通过考试和多样化的评价方式考查学生的学科成绩,关注学生的进步,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差距,能充分利用考试促进每个学生的进步。

4、命题研究

各学校成立了由教导主任牵头、以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为成员的命题小组及命题审核小组,坚持以课标为基础、能力为核心的命题研究,建立命题审核制度;精选习题、考题,减轻学生负担,不出偏题,有对考试题发展趋向的研究。教研组长分析学生答题情况与预测的差距,找出原因,以便能更好地指导今后的工作。

5、配合工作

学校对上级开展的各类教学、教研活动积极配合,主动协调、广泛发动、落到实处,真正把教学、教研工作摆在学校工作的主体地位,且各项活动均取得优异成绩。

6、质量评价

教师教学评估报告范文第4篇

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高等教育肩负着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党的十提出的“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高质量是根本。如何加强教学质量管理,建立有效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是高等院校面临的共同问题,也是关乎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问题。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把影响教学质量的诸多因素纳入质量监控和评估的范畴,使之科学化、制度化、常态化,以保证教学质量的稳步、持续提高,已成为高等学校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之一。

一、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的依据与意义

近年来,政府开始重视通过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来提高教学质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把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2011年起,教育部试点开展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年报公布制度。2012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加强高校自我评估,健全校内质量保障体系,完善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建立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制度”。2013年教育部决定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并把高校内部质量保障机构与体系的建立作为一项总要考核内容;同期,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也了《全国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并将此作为审核评估重要填报工作内容之一。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也纷纷推出质量年报制度及本科教学质量状态数据库系统。以上种种政策和举措,一方面体现了国家地方部门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高本科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决心和担当;另一方面也强调了加强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

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的建设涉及面较广,需要探索解决的问题也较多,有不少学者因而开展了专题研究探索。曾小彬从决策机构、运作机构、保障机构、质量检查及评估机构等四个方面提出了高校教学管理机构设置与职责划分的构想[1];黄爱华、方鸿琴等分别对英、美高校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进行了分析研究[2-3];李明对部分中国研究型大学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进行了研究,总结了国内985高校教学质量监控制度及举措的主要特点[4];孙莱祥等对我国部分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开展了专项调研,归纳出五种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模式[5];汪劲松探索并试点了基于专业与课程评估的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工作[6];李志义等对教育部审核评估的范围结构及内涵进行了解析[7];卢晓东对教育部提出的本科教育质量25项核心数据进行了拓展思考[8];鲍洁阐述了专业认证对提高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作用[9];邹晓平从学校使命、质量观、质量标准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改进举措和预期目标、评价指标、方法、程序及结论等方面论述了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的逻辑框架[10]。从以上专家、学者的研究著述中不难看出,现行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的内涵还不完善,仍然需要进一步的探索、系统化的梳理和总结。

具体到每一个高校内部的教学管理而言,要及时、全面地解决教学质量生成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就需要建立起一套与学校定位相吻合、与培养目标相符合、与专业特色相契合、与就业需求相适应的多元化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这对于切实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确保学校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的内涵

笔者在分析借鉴部分国内外本科教学质量监控、评估与保障体系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高校的具体实际,从本科教学的组织结构、质量监控与评估层次、质量闭环控制体系构架、质量状态数据平台、质量保障的制度建设以及质量报告的编制等六个方面来探讨高校教学质量保障和评估体系的内涵建设。

(一)合理完善的组织机构

基于“管、办、评”分离原则设立的本科教学管理机构一般至少应包括办学主体、教学管理机构和质量监控与评估机构等三类相对独立的机构,同时,为协同支持质量反馈与持续改进机制发挥更好的效果,一般需要有专门的教学发展机构来提供“如何教”、“如何学”的教学技术培训,并进行教学方法、教学设计等专门研究。该类机构一般设置为“教学发展中心”或“教师与教学发展中心”。机构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1所示。

(二)监控与评估层次分类

校(院)两级质量监控与评估机构在学校本科教学质量监督委员会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其主要监控与评估对象可分为四个层次,包括校级、院(系)级、专业级和课程级,对不同层次考查的内容和侧重各不相同,且评估机构也有内、外之分。表1列出了针对四个层次对象的监控与评估重点、机构和结论形式。

(三)质量闭环控制体系的构架

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有效运行,需要有一个合理的控制框架,以确保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反馈与前馈、主控与副控相结合的控制框架应是一个可行的方案。体系构架如图2所示,该构架主要针对校、院级和专业级的质量监控和评估。对于课程评估,框架中的设定值、被控对象等适当调整后,也同样适用。被控对象:教、学、管全过程,可细分为校、院级和专业级等三个层次的过程;对于课程监控与评估,被控对象应为课程本身的教学过程。

(四)质量状态数据平台的建设

一套完善的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需要有一套科学、翔实的本科教学状态数据平台来支撑。从控制理念上来讲,需把教学质量标准或指标定义成状态变量,且通过一定方式采集、估算获得,才有可能对该质量数据状态变量进行有效控制,因此,在定义质量指标状态变量时,需确保其可观和可控。

该平台在符合内控(院系、专业自评)和外控(审核评估、专业评估、认证等)的总体需求基础上,应具备以下功能:质量指标数据字典的定义和内涵说明,基础数据库构建,数据采集及评估数据量化,指标管理,监控策略的实施,数据横向、纵向、趋势分析,质量综合评价、阶段性评价等。

本文作者另有论文专题讨论“高校教学质量状态数据中心的内涵建设”,本文不再赘述。

(五)质量制度保障

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工作的有效开展,除了需要有合理分工的教学组织结构、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闭环监控体系及质量状态数据支撑平台外,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套助力的“人、财、物”保障制度。随着国家对教育教学经费的持续投入,在“财、物”方面已有很大改善,剩下的关键就是“人”。如何制定体现“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的质量保障制度,是确保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可以基于以下两点来考虑。

第一,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得到最好的学习体验。学习资源如何尽可能长时间地向学生开放,如:教学实验室、创新实践基地、图书馆、考研复习教室等;如何确保学生得到足够的指导,如:如何做好专业引导、学业指导、课程答疑、职业规划指导等;如何给学生创造足够的自由发展空间,如:社会实践、创新创业尝试、国际学习交流、转专业机制等,都是制定保障政策的依据。

第二,以教师为本,引导教师重教、乐教、善教。通过提高本科教学业绩激励标准、落实教授上课制度、发挥教授会“教授治学”的教学治理功能、推进课程评估制度和系统开展教师教学培训与发展指导等举措,努力为教师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六)质量报告的编制

质量报告按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层次分类,可分为校级、院(系)级、专业级和课程级等四类质量报告,用以回应社会、评估专家、主管部门、校(院)领导、同行等不同受众的关切,切实推进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

1.校级年度质量报告。校级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公布的目的及报告主要内涵一般可包括:宣传高校办学理念与特色,突出办学定位和特色;回应不同受众对高校的规模、师资、设施、学风、就业等问题的关切;留下高校在教育年度目标、采取的措施与取得的成效等改革的轨迹;推动阶段性改进措施和预期目标的教育质量持续改进。

2.院(系)级年度质量报告。以学校质量报告主要内容为参照,围绕学院特点,宣传学院办学理念及特色,回应受众对学院下属学科专业建设的关切,阐述学院教育教学改革成果,分析存在问题,提出改进目标及举措。

3.专业自评报告。依据国家或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本科专业评估指标体系》或《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通用标准》及《专业补充标准》,对专业质量指标逐项进行达成度评价,本校所在地区的教育部门据此出台了具体的专业达标评估、选优评估(试行)以及工程教育专认证通用标准的指标体系。自评报告应实事求是地开展自评,对每项的评价结论都应提供有效的佐证材料或支撑材料。

教师教学评估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成人教育;课堂教学;评价量表

一、我国成人教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中存在问题

(一)评价的组织机构和评价主体相对单一,评价的主观性问题突出

我国成人高校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是由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管理人员组织的一种常规性的教学检查,评价主体主要是学校管理人员或教育行政部门,在大部分学校中普遍实施的是一种单一性的他人评价;同时,作为评价对象的教师完全处于被动地位,没有任何主动选择的余地;教师教学评价不是一种多项连续评价,不是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突击性、临时性。

事实上大学教师教学评价应该是一种由学校组织的内部事务,校外任何组织是无权干预的;同时,也是无法干涉的。不但是教育行政部门、甚至学校教学管理人员是很少有机会直接参与接触课堂教学的,因此很难把握实际的教学动态,也很难对教师的整体教学质量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就评价主体而言应该是多元的,包括学校管理者、同行教师、学生、教师本人、校友以及记录等,其中最有影响的是系主任评估、系统的学生评估、同行意见等,这样可以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对教师教学活动进行更为全面、客观、科学的评价。

(二)评价的具体指标和内容存在问题

1.成人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内容应该是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它不包含具体规定教学方式和教学风格的指标,鼓励不同的教学风格;而我国的教学评价一直过分强调共性,忽视个性,忽视不同风格。

2.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内容应该全面,不仅仅包括课堂教学评价,而且有实验教学、实习教学等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质量的评价。

3.教学评价应该注重学生反映,侧重师生交流。评估标准中应更多地涉及教师和学生交流方面的指标,既注重教师与整个班级的关系,也十分重视教师与学生的个人关系。

(三)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

1.教学评价指标模糊而单调,区分度比较低,可行性比较差。比如,我国教师教学评价指标一般分为A、B、C、D四个等级,而美国则更加具体,美国教育测验服务中心的“学生教学评估报告表”中将评价等级分为“最好(前10%以内);比大部分人好(前30%以内);一般;比大部分人差(后30%以内);最差(后10%以内)”五个等级,评价主客体都能够很精确地掌握指标等级的划定范围。在评价指标的内涵上准确,不会使评价主客体产生误解和疑问。

2.教学评价手段和方法单一,缺乏多样性。我国的成人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表尽管也经过了反复的论证和实验,考虑了多方面的情况,但是主观性因素比较严重,远离教学实际,理想化成分比较多;缺乏不同学科的适应性;而且多少年一成不变,缺乏灵活性和可操作性。事实上教学评价手段和方法有很多,可以多方面选择,综合运用。评价表的制定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我国制定评价表一定要经过心理测验专家、教师委员会及学生代表共同探讨方可定稿,并且要与时俱进,还要以学科不同而制订不同的评价表。

3.教学评价烦琐无效。我国的成人高校教师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一般是一个由不同权重构成的多级指标体系,虽然也能获得一些积极的效果,但是显得繁杂琐碎,其标准和权重的确定也都具有相当大的主观性和模糊性,因而,可操作性和可信度都较差。学生课堂评价是美国高校普遍使用的一种评价方法,已有70%左右的学校形成了制度化的生评教机制,学生作为评价主体,往往只需花一分钟即可完成无记名应答问卷,它可以随时观察教师的教学效果,也可为教师收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各种感受,经常进行,多到每周一次。我们应该学习借鉴美国所使用的课堂评价法,但是也应看到,生评教毕竟只是评估来源的一个方面,所以应该与其他数据材料一同考虑。

4.教师教学评价应注重新技术手段的应用,大型数据库、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应用,使评估的方法和内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于教学质量评估来说,关于教师的各种日常资料可以录入数据库,评估人员不仅可以对本校的教师进行评估,而且可以与外校的教师进行比较,学生可以直接在计算机上完成关于教师教学的问卷调查,由计算机对各种指标数据进行处理。在我国,虽然计算机已引入教务工作部门,但一般都是进行日常数据统计分析,基本上还没有实现在教学评估方面的应用。

(四)评价功能和评价结果的利用问题

我国成人高校的教学评价更重视评价的总结性和诊断,评价结果的利用不太合理,有的评价过于强调与升职和加薪结合,使得教师过于紧张,产生抵触情绪,有的评价只是走过场、走形式。教师教学评价的目的应在于教师的自我改进、学校的人事决策、学生选课和课程发展,更应该强调评价的形成。因此,教学评价不仅是教学管理的一种手段,而且是教学建设的重要手段。

二、借鉴国外教师评价的成功经验,积极建立适应成人教育实际的教师教学评价体系

(一)根据成人教育课堂教学评价的价值取向确定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基本结构

根据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倡导的“立足过程,促进发展”课程评价理念和多元智力理论,我们认为课堂教学评价应包括以下功能: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目标;评价过程,重在研究教学策略,促进教师成长;教学效果评价体现教学双方互动和“以学论教”。

根据教学评价功能我们认为,评价课堂教学质量,不能不涉及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此外,教师的教学态度、师德师表对教师的教学质量也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教学态度(师德师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可作为评价的三个指标;教师教学的最终结果是要用学生的学习效果来检验的,“教学效果”应是评价的一个主要项目。以上几个项目基本上能反映一个教师课堂教学的质量,构成了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主要指标,每一个评价指标有都包含了不同的子目标。根据以上精神,我们分别制定适合于各个不同学科教师的评价量表。

我们制定的评价量表,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要求教师更为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法,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淡化了评价的选拔和甄别功能,帮助教师“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评价指标的多元化,使教师从仅仅关注学业成就逐步转向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同时评价指标关注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和独特性价值,满足了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

(二)依据评价量表,灵活进行教师课堂教学评价

1.在评价过程中,我们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教师时,我们首先请被评价者根据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介绍自己的课程设计、内容处理、教学方法、教学创新点等情况;然后请评价者根据课程实际和被评价者的教学设计指出其优点和存在的问题,共同探讨,相互切磋,共同发展。

2.评价内容全面。允许和认可教师的个性差异;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质量评价;注重师生交流。

3.评价方法多样。增强评价指标的具体性和丰富性;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手段和方法;注重学生课堂评价;注重评价中新技术手段的运用。

4.利用评价结果、促进教学工作。教学质量评价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为此应充分利用教学评价结果,制订配套措施,促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评价结束后,一般应采用适当的方式在一定范围内公布,以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鞭策作用。

(三)采取立体式评价形式,提高成人教育教学质量

1.建立流动的教师任用体制,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建立流动的教师任用体制,是保证成人教育质量以及进行有效的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自主聘任教师、确定教师岗位、支付教师工资,规定教师的福利以及职责义务促使成人教育教师以提高教学质量为首务,重视教学评价的功能。

2.加强监督、检查,完善听课、评课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