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学生导师工作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九月份教学工作安排如下:
1、04级综合导师制工作开始实施。九月初将安排学生与导师首次见面,指导学生完成阶段实习所需的文档(阶段实习手册,阶段实习报告),保证质量;同时导师与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讨论、指定学年论文题目;要求学生制定第五学期的学习计划。
2、04级各专业学生阶段实习、实习报告评阅,成绩评定。9月25日前把学生实习手册与成绩交教学办。
3、04级学生学年论文开题并指导学年论文的撰写。
4、9月8日前将教案(电子稿)交到教学办;课程实验大纲对项目有所调整的老师完成对实验指导书的修改工作。
5、03级综合导师检查学生第六学期的总结,制定第七学期的学习计划。并于9月16日前将总结和计划交至教学办。
6、做好开学学生缓考、补考以及监考工作。
7、做好学生重修报名以及转专业工作。
8、做好秋季新生入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分流工作:提出考试要求;安排监考;阅卷;确定分流学生名单。安排任课教师。
9、电子商务竞赛。
10、9月10日前做好06级新生入学准备工作,9月10日—9月15日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工作。
11、做好毕业生毕业资格预审工作。
12、9月下旬,组织重修的教学工作。
13、9月底,作好本学期教学工作量预算统计工作。
14、做好总务后勤工作计划。
请各位老师安排好相工作,关做好个人教学工作计划,争取将各项工作开展得更好。
1、课题的来源及选题的依据,主要是研究生对其研究方向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情况进行分析,着重说明所选课题的经过,该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和对开展此课研究工作的设想,同时阐明所选课题的理论意义、实用价值和社会经济效益,以及准备在哪些方面有所进展或突破。
2、对所确定的课题,在理论上和实际上的意义、价值及可能达到的水平,给予充分的阐述,同时要对自己的课题计划、确定的技术路线、实验方案、预期结果等做理论上和技术可行性的论证。
3、课题研究过程,拟采用哪些方法和手段,目前仪器设备和其他各方面条件是否具备。
4、阐述课题研究工作可能遇的困难和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和措施。
5、估算论文工作所需经费,说明经费来源。
再谈下开题报告的要求:
1、开题时间:开题报告至迟应于第三学期末完成,凡未按时开题着,可酌情在论文成绩中减1至5分。
2、研究生要进行系统的文献查阅和广泛的调查研究,写出详细的文献综述,并进行现场考察和初步的试验研究,然后写出5000字左右的书面开题报告,并制定出详细的论文工作计划,经导师审阅、修改后进行开题报告。开题前研究生应将有关的参考文献和已做过的作为开题依据的各种理论分析、试验数据,事先印发给参加会议的有关人员。
3、开题报告必须在学院或教研室(研究室)中进行,组成3至5人的开题报告审查小组,并邀请本专业的教师、学生参加,听取多方面的意见。审查小组成员应事先审阅提交的开题报告及有关资料,为开会做好准备。
会议应发扬学术民主,对研究生的开题报告进行严格审核和科学论证。对选题适当、论据充分、措施落实的,应批准论文开题;对尚有不足的,要限期修改补充,并重做开题报告。若再次开题不能通过。则取消研究生学籍,终止培养。
(威海职业学院 山东 威海 264210)
摘要:在分析目前高校“双导师”人才培养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高职院校与中小型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一种“三证书双导师制”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定向培养模式,探讨了该模式的内涵、实施内容、实施步骤和过程管理方法等。
关键词 :校企合作;三证书双导师制;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定向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9-0051-03
作者简介:王亚盛(1959—),男,山东龙口人,威海职业学院信息工程系教授,研究方向为电子通信产品的研究开发与教学、专业课程改革与教学方法。
基金项目:2011年山东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职业院校教师职业能力评价体系研究”(项目编号:YBKT2011119,主持人:王亚盛)
问题的提出
(一)“双导师制”及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在部分本科院校已经实施多年,由于部分院校形式主义的做法,加上企业兼职导师基本不发挥作用,双导师之间的学术交流、工作配合等方面存在很多不足和缺陷,导致这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推广和效果不尽如人意。而高职院校实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重点放在与大型企业合作开展专班教育、构建“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等方面,与小型企业的校企合作存在很多困难。
根据《国家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结合中小型高科技企业的特点和学院相关专业情况,我院制定了校企合作实施“三证书双导师制”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定向培养模式的实施方案。
(二)实施“三证书双导师制”的意义
实施“三证书双导师制”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定向培养模式,在解决目前高职在职业素质教育、实践教学指导、创新能力培养、教师职业能力、中小型科技企业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的同时,还具有以下意义:(1)实现校企深度合作,使学校与企业、教师与企业、学生与企业三方面实现“零距离”接轨,为学生高质量就业奠定坚实基础。(2)以学生在企业实习实训岗位、工作内容、产学研项目等为载体,进行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写作,锻炼、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创新能力,同时满足企业对人才定向培养的要求。(3)有利于“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稳定和整体教育教学水平提高,有利于专任教师的“三师素质”(专业教学、实践教学、职业与就业指导)、职业能力的提高。(4)促进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在科研、生产、质量和技术等方面得到快速提高,尽快使新产品、新技术、新管理、新工艺等进入规模化、产业化生产阶段,提高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证书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定位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规格
该人才培养模式的人才培养目标为:满足电子信息类相关企业需求的、从事企业一线岗位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学生毕业时获得三个证书:高等职业教育大学专科毕业证书;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习实训基地企业岗位(群)一致或密切相关的高级工证书或助理工程师证书;由校企合作的职业能力评定委员会和企业共同颁发的“高职院校毕业生职业能力等级证书”。
(二)专任教师职业能力目标与定位
担任双导师的专任教师,每年度考核时应获得(或具备)两个证书:(1)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习实训基地企业岗位(群)一致或密切相关的技师、高级技师证书或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证书。(2)由职业能力评定委员会和企业共同颁发的“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等级证书”。担任双导师的企业兼职教师,每年度考核时应获得由职业能力评定委员会和企业共同颁发的“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等级证书”。
“三证书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与职业能力
(一)内涵关系图
“三证书双导师制”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定向培养模式的内涵如图1所示。
学院专任导师与企业兼职导师合作完成来源于该企业的产学研项目,全过程地共同指导学生在企业进行实习实训、参与产学研项目以及毕业设计(含毕业设计报告)等,根据企业岗位和产学研项目的技术需求情况,制定2~4门与产学研项目相关的创新性课程指导学生自学。
毕业时,考核学生的实习实训过程(职业道德与素质、职业发展和技能等)、产学研业绩、创新课程学习成绩、毕业设计等综合职业能力。根据考核情况颁发“高职院校毕业生职业能力等级证书”。
在考核学生的同时,还根据高等职业院校专业教师职业能力要求和高等职业院校专业教师职业能力评价体系,考核双导师对学生的指导能力以及教师的产学研业绩、职业道德、职业素质等综合职业能力。根据考核情况颁发“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等级证书”。
(二)职业能力等级证书
学生的职业能力等级证书 通过一年的实习实训与人才定向培养,经过导师工作委员会考核评价和推荐,由职业能力评定委员会和合作企业共同评定,并向学生颁发相应等级的“高职院校毕业生职业能力等级证书”。证书分为一级/优秀、二级/良好、三级/合格三个等级。证书主要包括如下内容:(1)证书名称、等级、颁发机构与盖章、颁发时间。(2)职业能力评定委员会主任、企业负责人签名,专任导师、兼职导师签名、学生签名。(3)对学生在“遵守法律规章与协议、自学与知识应用能力、职业道德与职业素质、工作态度与工作方法、创新研究与探索(含毕业设计课题)、工作进步与业绩”六个方面的评价成绩。
指导教师的职业能力等级证书 第六学期末经系和导师工作委员会考评、推荐,由职业能力评定委员会和合作企业共同评定并颁发相应等级的“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等级证书”。证书分为一级/优秀、二级/良好、三级/合格三个等级。证书主要包括如下内容:(1)证书名称、等级、颁发机构与盖章、颁发时间。(2)职业学院职业能力评定委员会主任、企业负责人签名,导师签名。(3)对教师在“遵守法律规章与协议、职业素质(道德)与师德、工作态度与协调、指导学生的能力与业绩、产学研工作能力与业绩、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的能力”六个方面的评价成绩。
实施过程与效果
(一)基本实施步骤
第一步,制定校企合作实施“三证书双导师制”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定向培养模式的方案,校企合作成立双导师工作委员会和职业能力评定委员会,制定工作规程和年度工作计划。
第二步,根据不同合作企业的产学研项目,招募、选拔专任导师、兼职导师,系部、企业和导师三方共同签订协议,确定各自的责任、义务等内容。
第三步,招募、选拔三年级相关专业的学生,确定需要自学的创新性课程或技术资料,学生与导师、企业签订实习协议,确定各自的责任、义务和就业等内容。
(二)实施过程管理
定期召开导师工作会议 双导师工作委员会每学期制定一份工作计划,每个月召开一次全体导师工作会议,围绕学生存在的问题、学术问题、指导方法、产学研工作、学生就业等相关问题进行研讨,并根据会议情况做出相关决议、规章等。学期末和年度末,由总导师汇总各导师的工作业绩、企业和学生评价情况以及相关佐证资料,按照职业能力标准和评价办法,对导师、学生进行考核评价,并进行总结和反思,提出下一年度或学期的改进方案和工作计划,使“三证书双导师制”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定向培养模式日臻完善。
工作督导 系部负责人和非专任导师(副教授及以上职称)三人组成督导组。通过访查学生、企业领导和审查相关资料等方式,对双导师工作、学生实习/学习创新、考核评价情况进行监督。
(三)实施效果与展望
目前,我院已经选择威海地区从事物联网技术应用、太阳能照明技术应用、电力数字变频器研发生产等高新技术行业的三个中小型企业进行试点。经过一个学期的试行已初见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合作企业积极性非常高,其中有4个产品研发、技术改进项目进入试验/验证期,使企业的产品研究与技术改进工作进程明显加快。(2)高职教育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是一项非常重要且复杂的工程。通过实施本人才培养模式,不仅使参与项目的学生自学能力明显提高,而且其对企业的新技术掌握得也较快。由于以“教师、学生、员工”三结合的团队形式开展实习指导和产学研项目,无形中使学生受到了员工、教师和职业氛围的熏陶和影响,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提高较快,适应了企业的高节奏、高质量、高效率等工作要求。多数参与项目的学生对企业的感情日益加深,对就业前景非常期待。(3)专任教师在参与项目中快速掌握了新技术、新方法。如云计算技术、三网合一技术、Android系统二次开发应用、触摸屏应用技术、功率单元热学设计与散热技术、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电磁兼容设计技术等。
“三证书双导师制”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定向培养模式特别适合于高职院校与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合作实施,虽然实施一个学期,但已经得到了企业的高度评价和认可。目前,威海市、烟台市的多家企业正在与我们商讨实施该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改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该人才培养模式一定会在很多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得到普及应用。
参考文献:
[1]潘煜双.“双导师制”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探索与实践[J].嘉兴学院学报,2008(4).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班集体的好坏,班主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班主任工作有“八字诀”。即:“实”、“适”、“强”、“跟”、“放”、“情”、“协”、“乐”。
制定计划,体现一个“实”字
制定班主任工作计划,加强工作的计划性,是提高班主任工作质量的重要保证。制定工作计划,要以上学期总结为基础,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并且要落到实处,监督执行。
学期计划:
为了使班主任工作有目的性、计划性,开学初班主任需要订一份班主任计划,要结合本班的情况分析,确定符合实际的学期任务及采取的主要措施。如我曾接手一个由两个班新组成的小学六年级班,针对该班凝聚力、遵守纪律、争创文明班集体,学习努力,提高成绩。六年级下学期确定的目标是:遵守纪律、自觉学习、升学成绩争取名列片区第一。由于计划合理,目标全部达到。
月计划、周计划:
为了使工作计划具体落实,应每月每周订好月计划周计划,它的确定依据学校月工作计划、周工作要点,班级学期计划和班级当时的实际情况,具有灵活性和针对性,有利学校计划与班级计划的实施和落实。
定规章,体现一个“适”字
任何一个集体,都有规章制度来约束,校有校纪,班有班规,一个班集体也应有适度的规章制度来约束。依据《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根据班级实际,集体讨论拟定班规,分别制定出勤、卫生、课堂常规、学习、纪律、团结等具体细则与达标要求,而不同的学生的考核细则与达标要求并不完全相同,要求是每位同学都需要努力,而且通过努力都能达到。这样,学生才有信心,不觉得高不可攀。(班主任工作 banzhuren.cn)如:在学习上,针对不同学生,我和他们协商定一个最低分数线,希望他们每次考试都能达到这个分数,有的同学自己要求订在90分以上,而有的同学只能订为60分,甚至还低。这样每位同学都会努力,而且都能达到。只要达到,就给予奖励。因此,学生的自觉性就上来了,学习的积极性就起来了,“三风”建设也搞好了。
磨快刀,体现一个“强”字
古人云:“磨刀不误砍柴工”。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首先要有良好的纪律做保证,而要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需要老师不断地强化训练。时间耽误了不要紧,学生学习态度端正了,目的明确了,他会赶上来的。作为班主任,利用星期日的晚自习,总结上周工作,提出存在的问题,鼓励先进,对本周的要求提出看法,希望同学在上周基础上不断改进,利用每天的朝会时间处理每天的日常事务,该表扬的表扬,该批评的批评,使学生端正学风、遵守纪律、不断努力。
五到堂.体现一个“跟”字
虽然整顿好了班风和学风,但这只是大部分同学能做到,还有一小部分同学自觉性较差,这就需要班主任老师跟上去,督促他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作为班主任应坚持“五到堂”(早操、朝会、课间操、午睡、晚睡),并且有空闲时,多深入班级,与学生打成一片,多与学生谈心,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同时对于一部分行为差生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我班有一个学生陈小亮,读小学时就是出了名的调皮鬼,进入初中后毛病不改,经常在班上打人,出风头,全班学生都畏惧他三分,没有一个敢告他的状。于是,我采用“跟”的方法随时跟上去,不给他留下捣乱的机会,若发现捣乱,及时批评教育;若发现他有闪光点,及时表扬,现在他的老毛病逐渐改掉,成绩也在直线上升,思想也要求进步.向团组织递交了入团申请书。
用学生,体现一个“放”字
班主任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面面俱到,随时管住学生。因此,采用下放权力的方法,把一些日常事务交给班干部去处理,他们处理时,班主任要放心,要相信他们,注意指导,经常培圳,教给他们一些工作方法。这样,既锻炼了学生干部的能力,也减轻了老帅的负担,节省了时间。班委干部要分工明确,又要团结协作。大的事情集体处理,小的事情由分管班委自行处理。每周安排一名班委值周,填写好班务日志.牵头处理日常事务。周末做好小结,提出要求。有时班主任不在家,学生下部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少批评.体现一个“情”字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也会出现一些违反纪律的学生,老师要选择恰当的教育力法,否则,给教育带来不应有的负效应。我认为:少在课堂上、公共场合上批评学生,不体罚学生,给学生以自尊,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即使要惩罚犯错误的学生,也应及时(不过夜)让学生明白错误的原因,并给其补救的措施。这样,使学生感到老师没有放弃他,还在关心他、信任他、帮助他,从而改正错误,走向成功。我班曾有位学生,因早恋而导致学习滑坡,对他我没有冷嘲热讽.而是耐心细致地做思想上作,分析早恋导致的直接后果,他终于醒悟了,奋起直追,最后考上了理想的学校。
做桥梁,体现一个“协”字
班主任是联系各科教师的纽带,班主任要协助各科教师做好教学工作,要及时把自己的意见通报给各科教师,并把各科教师的意见要求集中起来,使各方面的教育力量拧成一股绳,形成教育合力,才能更好地发挥和增强教育的整体效应。所以,作为班主任,应经常和科任教师通通气,多方面收集科任教师的意见,把学生的情况告诉给科任教师。有时科任教师反映的情况需及时处理的,班主任就要及时处理。必要时,班主任可以把一些问题交给任课教师处理,这样得到所有任课教师的信任,班主任的工作就能更好地开展,班主任是沟通学校、家庭、社会的桥梁。因此,班住任要协调这三方面的教育。积极配合学校、家庭,搞好活动,抵制社会上的不良倾向,深入学生当中,了解家庭情况,配合家长更好地完成教育任务。
做教师,体现一个“乐”字
关键词: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本科生导师制;设计性实验;评价定量化
一、高校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现状
(一)校内实践环节出现封闭性、延后性和被动性的特征
校内实践环节一般都有成熟的实验内容,“且多为验证性实验,不利于学生综合实验技能的培养,社会需要的前沿技术得不到及时补充”,造成体系封闭;新知识内容想要成为成熟案例,要经过长期整理,造成信息延后;实践教学内容多年不变,教法标准僵化,学生科研能力得不到足够训练,造成学生被动的学习态度。
(二)校外实习环节的效率偏低
校外实习环节的设置本身就是因为校内实践不足,校外实习环节如果充分而完整地实施,理论上能够完成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结合的人才培养需求。但自1999年高校招生规模扩大后,本科教育资源相对短缺,反映在实践教学体系上尤为明显。目前,学生就业压力大,派驻实习基地的教师数量有限,造成校外实习质量下滑,效率偏低,没有达到预期实习目标。
二、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
从上述分析看出,现有体系无法快速有效的与社会人才需求沟通,也不能充分满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要求,必须考虑构建创新性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
(一)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的整体构架(图1)
整个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分为三个部分,它们环环相扣,首尾呼应。
第一部分是从市场需求到人才培养规格的描述。与市场需求接轨最直接快速的方法,就是加大市场需求紧迫的热点技术研究。通过增强学生对研究的适应性,反过来再促进人才培养规格的实现,最后落脚点还是教学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这符合学校在快速变动人才需求压力下,灵活有效地调整培养目标的基本原则,将使学校具有更强的竞争能力。
第二部分描述了在本科生中开展研究性教学的基本框架。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开放性实验室的建立、设计性实验的开出是此构架的三个关键性因素。在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前提下,具有社会需求的科研项目以立项方式交给学生。学生组成研究小组,申请进入开放性实验室,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设计性实验。项目的全过程,从查阅文献、制订研究方案、研发产品原型、组装测试到撰写研究总结报告,是对课堂知识的深化和检验,从中掌握较系统的科学研究方法和开发技能,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自我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为学生毕业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第三部分描述了本科生加强素质教育的一种途径。学生在参与研究的过程中可以增强其自身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也自然而然地完成了素质教育的任务。教师可以鼓励和指导学生,利用研究中获得的成果,发表相关的学术论文,申报大学生校园科技创新基金、甚至可以参与到大学生科技创业的活动中。这就完成了本科生实践环节培养由单纯的学习型向社会型转变,增强社会责任感,丰富了工作经验,提升掌控自我发展轨迹的自信心。
(二)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的反馈效应
1.设计性实验对开放性实验室的反馈效应。学生申请进入开放性实验室,能有效增加学校仪器设备的使用率,突出开放性实验室的服务功能,设计性实验研究结果亦可以作为开放性实验室运行效果的实证。
2.设计性实验对本科生导师制的反馈效应。很多高校都在推行本科生导师制,众所周知,导师考核量化问题是个难点。本文认为导师指导学生进行的设计性实验的完成率和应用率可以作为考核指标之一。教师只有认真地挑选难度适中,实用性强的题目,并在指导中尽心尽责,秉着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才能激励学生高质量地完成项目。
3.开放性实验室对教学的反馈效应。开放性实验室对实验成果加以分类汇编,形成实践教学案例,可以加快在教学与社会需求接轨的速度。
4.本科生导师制对科研的反馈效应。结合本科生导师的科研项目下达的设计性实验任务书,指明研究目的和方向,其研究成果亦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可以协助教师科学研究。
5.科研对教学的反馈效应。教师利用科研中积累的经验,补充课堂教学案例。
这个反馈体系也再一次说明了,创新型实践教学出发点来是满足社会用人需求,反馈归结点是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的基本事实。
(三)现行与创新型两种实践教学体系的关系
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不是现行体系的替代,只是积极补充和完善,最终目标是加快高校实践与教学之间结合的紧密程度,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究其原因有(图2):
1.现行实践教学体系的三个层次,即教学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之间互相呼应,前一层次是第二层次的铺垫,后一层次是前一层次的结果和目标,以“密切联系实际”原则为指导,安排课程实验,指导课程设计,选择毕业设计题目。这种实践体系思路严密,内外配合,并且经过长期的运行,具有很强的可靠的、实用性和规范性。
2.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必须在本科生导师制实施、开放性实验室建立和设计性实验开出三个要素均具备条件下,才能发挥作用。其中,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是创新型实践教学环节成败的关键。从分类上看,本科生导师制有不同形式,如完全导师制――导师对学生进行全面指导;科研导师制――主要参与导师的科研课题工作,锻炼科研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优秀生导师制――英才教育模式,让最优秀的学生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在导师指导下脱颖而出,取得优秀成果。很明显我们这里使用的是科研导师制。因此这就意味着,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对学生能力培养有很大优越性,但并不是所有学生都会参与到我们的这种实践教学环节中(比如考研或者在非本专业领域希望有所突破的同学),由于不能完全覆盖教育对象,就必须依靠现行实践教学体系。
很明显,在两种模式相互结合的情况下,所有学生将获益最大。
三、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运行质量的评价
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建立与实施后,需要在学期末对其运行质量进行评价,即要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正确衡量系统在实际操作中需要加以改进的地方。这不仅可以进一步加深对该体系本质的认识,进行较为客观的评价,为高校管理部门进行客观分析和制定政策提供重要的量化依据。
(一)综合评估指标体系
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运行质量的综合评价体现在领导组织、导师绩效、开放性实验室、设计性实验、学生状况五个方面。
1.领导组织。要求实施前必须建立质量控制领导组织机构,即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工作检查小组。由主管教学的院(系)领导负责,成员包括专业负责人和骨干。检查小组负责审核导师资格,检查工作计划和记录,监督设计性实验选题、开展和应用过程。检查小组本身也要有明确的纲领性工作文件,包括工作计划、规章制度和改革措施。最后,要保障经费的合理投入、有效使用。
2.本科生导师。要求对本科生导师的师资结构加以合理化。除了科研有能力外, 更重要的是有社会责任感。要了解本专业的培养目标, 熟悉本专业的教学计划、各教学环节的相互关系及全部培养过程, 具有专业学习指导能力; 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职称的老师来做本科生导师。指导人数一般应控制在10-14人之间,指导过程中要有完整的指导记录。最重要的是,导师要尽量指导学生参与到教师科研中,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提高问题处理能力,最大限度的完成导师交代的设计性实验,并争取能将其应用到生产实际中。
3.开放性实验室。要求可以全天开放,保证有预约实验的学生准时进入。实验管理人员要专职配备,学期初就有实验室工作日程,按计划准备好实验要求的仪器设备条件,并做好使用记录。最重要的是,要定期对积累的结题项目进行汇编整理,为现行实验教学服务。
4.设计性实验。要求进行设计的学生有严格的文档记录,包括文献检索、开题报告、过程记录、组织分工、结题报告,并要提供必要的产品原型。
5.学生。学生定期对创新性实践教学体系的满意程度进行打分,并要求学生提供结合设计性实验,参与大学生科技活动或创业创新比赛有关的实证材料。
(二)创新性实践教学评估指标体系构成(图3)
(三)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的评价定量化
这里,利用层次分析法(AHP)最后对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进行定量评价。注意到指标既有绝对值又有相对值,既有定性指标又有定量指标,因此必须进行数据的标准化处理。然后用线性加权求和法进行综合评估,其评估模型为
Si= Σwi xii= 1 ,2 ,3…, n
其中:xi 为n个评价指标的无量纲转换值, wi为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
四、结论
构建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对于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实干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的高校教学实践检验,也证明现行实践教学系统存在着一些缺陷。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加之有效的评估和管理,对现行实践教学体系无疑是一种有益的补充和完善,找到新的契入点,必将为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并有效增强高校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月秀.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115-117.
[2]韦卫星.基于导师制的本科综合性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高教论坛,2005,(4)40-43.
[3]郑礼平.论科研导师制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6)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