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英文经典爱情语录

英文经典爱情语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英文经典爱情语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英文经典爱情语录

英文经典爱情语录范文第1篇

High

“high”,英文,,直译言之就是高,做名词、形容词、副词都可以。而在80后的语言中,它被赋予了更多的含义。首先,它可以表示你很高兴、很兴奋:“看见周杰伦我都快high死了!”;其次,它也可以表示很尽兴:“这场球太high了!”。几乎所有与高兴的意思都可以用“high”这个单词来形容。这种用英文取代中文的语言方式,对于80后来说并不是崇洋,也不是耍酷,而是用一种更为简单的方式来表达相对复杂的内容,这一点正好符合他们凡事求简的性格特征。与之类似的还有“happy”、“BBQ”、“GF”等。

7456

“7456”,翻译过来就是“气死我了”。这类语言可以统称为数字语言,就是利用谐音,用数字来表达同音或音近的汉字,这类语言常出现在80后的短信或是网络聊天中。它还可以以数字与字母相结合或是数字与汉字相结合的方式出现,例如“3Q――Thank you”、“8错――不错”等。其他例子还有:“771――亲亲你”、“881――抱抱你”“94――就是”等。

“偶”,80后语言中的“我”。这类语言是80后特立独行的性格最集中的体现,也是网络语言的代表之一。这类语言多出现在网络论坛当中,可以与早期出现的“恐龙”、“青蛙”等词语统称为论坛语言。它们整体特点就是不拘一格,不走寻常路,或是用一些新词语来代替旧词语,或是用旧词语来代表新事物。例如,“稀饭――喜欢”、“果酱――过奖”、“大虾――大侠”、“小强――蟑螂”等。

BT

大写字母缩写是字母文字的一大特点,例如美国全国篮球协会的英文全称是“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既长又拗口,但用缩写的话,只需“NBA”三个大写字母就搞定。俗话中,西为中用,活学活用。很快,类似的“中式缩写”开始被80后创作出来,例如“BT――变态”、“PMP――拍马屁”、“NND――奶奶的”等。

经典语录篇

80后生在红旗下,长在新时代,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世俗哲学和生存智慧。他们既可以是愤世嫉俗的热血青年,也可以是出口成章的哲学大师;他们既有周星驰一样的无厘头幽默,也有阿Q一样的痞子精神。这些特点在他们的经典语录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生活语录:

1、吃自助餐的最高境界:扶墙进,扶墙出。

2、结婚必备条件:有车有房,父母双亡。

3、房价越来越高,所以,好男人越来越少……

4、女人一定要对自己好一点。一旦累死了,就会有别的女人花你的钱,住你的房,睡你的老公,打你的娃!

5、一觉醒来,天都黑了。

6、我每天除了吃饭的时间全在减肥,你还说我没有毅力?

哲理语录:

1、骑白马的不一定是王子,他可能是唐僧;带翅膀的也不一定是天使,他可能是鸟人。

2、偶尔幽生活一默你会觉得很爽,但生活幽你一默就惨了……

3、天使之所以会飞,是因为她们把自己看得很轻……

4、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

5、钱可以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6、怀才就像怀孕,时间久了才能让人看出来。

痞子语录:

1、爷爷都是从孙子走过来的……

2、锻炼肌肉,防止挨揍!

3、其实我是一个天才,可惜天妒英才!

4、请你以后不要在我面前说英文了,OK?

5、思念有多远,你就给我滚多远!

6、好久没有人把牛皮吹的这么清新脱俗了!

无厘头语录:

1、夏天就是不好,穷的时候我连西北风都没得喝……

2、我想早恋,可是已经晚了……

3、当你穿上爱情的婚纱,我也披上了和尚的袈裟……

4、水能载舟,亦能煮粥。

英文经典爱情语录范文第2篇

@每天学点经济学:一部高档手机,70%的功能都是没用的;一款高档轿车,70%的速度都是多余的;一座商城,70%的人是闲逛的;一大堆会议,70%是和自己无关的;一大摞报纸,70%是不用看的。生活本该简单明了,人心却为它增加了70%的欲望,于是也无端生出了70%的烦恼。

@但斌:【排名前十位的奢侈品】1.一颗不老的童心。2.生生不息的信念。3.背包走天下的健康。4.愉悦和舒心的创业环境。5.安稳与平和的睡眠。6.享有属于自己空间与时间的生活。7.牵手一个教会你爱与被爱的人。8.品味美好的心情。9.自由的心态与宽广的胸襟。10.点燃他人希望的精神特质。

@商场经济学:①容易走的都是下坡路。②自由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想不干什么就不干什么。③命,乃失败者借口;运,乃成功者的谦词。④打动人心的最佳方法,是谈他最珍爱的东西。⑤品格不由你占有的东西决定,而是由你匮乏的东西塑造的。⑥郁闷时,坐下来犒劳自己,原谅别人,也放过自己。

@投资界微博:【产品的最大魅力在哪?】某人相亲数次皆以失败告终,请教高人。高人问他:她们问你最多的问题是什么?答:月收入。高人:你怎么回答?答:1万。高人:下次再问你月收入,你答5位数。两周后相亲成功。启示:一件产品的最大魅力在于能让人有更多的想象空间,一览无余的展示往往会造成贬值。

@巴曙松:1.时间会咬人,不保持行走会满身伤痕。2.最困难的选择只有:你敢或不敢。3.对的那条路往往不是最好走的。4.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觉得有责任。5.不必理两种人:妒忌你成功、笑话你失败。6.言宜慢——前半辈子,心宜善——后半辈子。7.狡猾和聪明的差距往往不在智力上,更多在道德上。

@梅钕(太平洋保险):一个不会游泳的人,老换游泳池不能解决问题;一个不会做事的人,老换工作不能解决问题;一个不懂经营爱情的人,老换男女朋友不能解决问题;一个不懂经营家庭的人,怎么换爱人都解决不了问题;一个不学习的老板,绝对不会持续的成功。“我”是根本,改善自己!

英文经典爱情语录范文第3篇

曾经采访过他的李静说:我敢打一百万的赌,他的作品将是被后世反复阅读的不朽之作。

你也许还未读过他的书,但一定听过他的一句话:一辈子很长,要跟有趣的人在一起。他就是王小波。

作家王小波去世已近二十年,他的经典语录却前所未有地活跃在当代人的社交平台上,电视连续剧的台词中,畅销书作家开头所写的引语里。

人人都在讲他有趣。

那么,王小波到底有多有趣?

一张爱笑的丑脸

关于王小波的长相,在《悼小波》一文中,他的妻子李银河委婉地说我们两个都不漂亮,他的长相……实在是种障碍,差一点就分手了。

相比李银河,作家刘心武就直接多了。回忆起小波第一次拜访他,他称一开门就吓了一跳,没想到他这么高,不客气地说,觉得丑,而且丑相中还带着一点凶样。

但就是这样一张丑脸,他一开口,世界就像被人在入口处摁下了开关,彻头彻尾地换了模样。

第一次与李银河单独见面,聊天时王小波就突然问李银河有没有谈朋友。李银河说没有,王小波直接说:你看我怎么样?李银河为他的胆大吃了一惊,从此二人确立了恋爱关系。

在那个略微亲昵便被冠以流氓大名的年代,突然有张丑脸凑上前来,嬉皮又真诚,直接了当表达爱意,不知比现在的强行撩妹、全是套路要有趣多少。

而刘心武也说,一开始对话,我就越来越感受到他的丰富多彩。两杯茶过后,竟觉得他越看越顺眼,那也许是因为,他逐步展示出了其优美的灵魂。

一想到你,我这张丑脸上就泛起微笑。(摘自王小波《爱你就像爱生命》)

这个有趣的灵魂,裹挟着不那么漂亮的皮囊,顶着一张爱笑的丑脸,写出了一句又一句丰腴灵动的箴言和情话。

特立独行反鸡汤

王小波插过队,放过牛,也喂过猪。

其中一只猪身手敏捷,还会学汽笛叫。人抓不住它,对它又气又恼。王小波却对它甚是喜欢,对它十分尊敬,说它特立独行,甚至直呼其为猪兄。

我已经四十岁了,除了这只猪,还没见过谁敢于如此无视对生活的设置。相反,我倒见过很多想要设置别人生活的人,还有对被设置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因为这个缘故,我一直怀念这只特立独行的猪。(摘自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纲常伦理最是吃紧的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中国,认一只猪做兄长,此等意趣,恐怕世间只有王小波了。

假如现在要你劝服一个摇滚青年去做程序员,你会如何说?

王小波有个在清华大学学编程的外甥,却是个摇滚发烧友,打算毕业后以摇滚乐为生。他母亲,也就是王小波的姐姐十分担忧,便找来小波做他的思想工作。

二人交流,外甥说痛苦是灵感的源泉,王小波接道:

不错,痛苦是艺术的源泉;但也不必是你的痛苦――唱《黄土高坡》的都打扮得珠光宝气;演秋菊的卸了妆一点都不悲惨,她有的是钱。这种种事实说明了一个真理:别人的痛苦才是你艺术的源泉;而你去受苦,只会成为别人的艺术源泉。(摘自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我怎样做青年的思想工作》)

从此外甥只服王小波。没有大罐鸡汤可煨,简单有趣,深入人心。这是属于王小波的黑色幽默。更有趣的是,小波的这位外甥听了舅舅的话,毕业做了程序员,后来还加入了一支乐队做音乐。外甥名叫姚勇,编写过的程序最著名的是腾讯游戏《QQ炫舞》,他加入的那支乐队,叫做水木年华。

寂寞如雪的业余作者

小波的外甥把他当楷模,除了佩服其有趣理性,还有一点:

王小波是一位资深程序员。

多数人知道王小波是小说家,却很少有人知道王小波可以算得上是中国早期的程序员。

小波的计算机水平非常高,曾经自己编了一套DOS下的独立输入法。姚勇去找他,看到他用自己编写的输入法打字,速度简直像英文盲打。业内曾经有一种说法,认为王小波的编程能力绝对不逊色于同一时期的雷军和马化腾。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有很多中关村的老板邀请过王小波加入公司当程序员,王小波也认真地考虑过,只不过后来觉得写东西赚钱更有意思,一一回绝了。

小波一生做过许多事:下过乡,插过队,考过大学,出过国,学过经济,写过程序,当过编剧,被称为真正文坛外的高手。但这也是他身后世人才发出的惊叹。因为不在作家协会的编制里,在当时,王小波有另外一个称呼:业余作者。

文坛之外,意味着与当时主流文创圈的三观不合,意味着即便有想法、有作品,也不会有人为他转发点赞。1997年《北京文学》的编辑李静去拜访他时,他打印出《红拂夜奔》的初稿:拿去看吧,出不出都没关系。还拿出刚考的货车驾照:实在混不下去,我就干这个好了。后来《红拂夜奔》被看做是王小波的巅峰作之一,如同一枚鱼雷炸开了文创界传统平静的水面,在中国迅速掀起一阵自由的精神狂潮。可在当时还是没能出版。

1997年4月11日王小波因心脏病突发,于北京一间公寓内逝世,终年45岁。

当时他的电脑里还留着未完的《黑铁时代》,他的妻子李银河女士身在英国做访问学者。王小波就和他的父亲王方名教授一样,去世的时候没有一个人陪在身边。悼念会上,主流文坛只来了刘心武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