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环保护绿调查报告

环保护绿调查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环保护绿调查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环保护绿调查报告

环保护绿调查报告范文第1篇

环保消费,其实会令很多人感到矛盾,深知我们的地球和生存环境都需要环保行动的维护和关爱,想贡献一份力量,但又难以割舍现代文明生活带来的种种享受,放弃这一切不太可能,而为之改变,行动上又难免存在力不从心的不完美表现。

我愿意我不愿意

在北京,车辆尾号限行的交通措施力在倡导“少开一天车”的低碳生活,却成为许多人抓紧购置第二辆车的理由,尾气排放、燃油费用、交通拥堵等高碳因素最终让位于个人的“出行不便”:而节能环保的混合动力汽车虽然运行成本只有传统汽车的1/5,但比传统汽车高出近十万元的价格不是谁都能轻易接受的:一位女士更是毫无迟疑给一道环保题否定的答案――“是否会为环保低碳减少每周淋浴的次数”,她说这个可不太好办,尽管要做到很简单但是出门不洗澡怎么行;那么少买些衣服吧,无奈购物的冲动总会压倒理智的决定,衣橱里那些仍挂着标签的新衣服总在不断增加:要不买件低碳服装吧,对不起,哪里有卖?

人类的欲望对地球的伤害不言而喻,欲望也在拖着环保行动的后腿,低碳生活需要我们降低对物质的欲望和对能源的损耗。对生活资料占有的越多、浪费的越多就越背离了低碳生活所倡导的生活方式,低碳生活需要我们进入一个节约、节能的社会。无所不拿来戏说的网友也没有放过低碳,没房没车没女朋友的三无宅男自嘲为“低碳男”,这种即形象又心酸的结合也让我们看到了理想与现实的距离。但环保低碳终将会成为社会生活的主流,当然并非物资的匮乏而是资源更为有效的分配和利用。

消费者对环保态度和产品的关注度是不断提高的,随手关灯,关水,将垃圾分类、统一丢弃废旧电池、双面使用纸张是基本可以做到的:现在,人们会为环保低碳的消费市场做出哪些行动呢?购买有机蔬菜、绿色食品;在经济条件允许的前提下购买节能电器、节能灯泡:选择安全环保的家装材料,如墙布、木地板、油漆等等,并愿意为其较高的价格买单。一位刚刚购置了新房的朋友,在装修过程中,尽量采用环保产品,预算也从8万元一直飙升至15万元,原因就是为了准备在新房中要一个宝宝,而希望自己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中孕育宝宝,让孩子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中成长。由此看出,消费者对于那些生活必需品中与健康紧密结合对自身和家庭的安全有利、能够节省开支的环保产品比较感兴趣。

在近乎30多年的环保教育和大力宣传下,环保意识在大众心中的萌发和政府在环保政策的制定上都已取得一定实效,作为社会人,对环保意义和重要性是普遍认可的,但当人们转换成消费者的角色时,环保行动的力量就变弱了,实际上中国消费者目前所关注的环保和环保行动更确切的说是受一种对“个人安全和健康”关注的驱使,和对家庭“节省开支”的“节能”相关联的。举手之劳的环保人们是愿意做的:强制性的政策也是可以服从的,比如禁塑令;但说到主动寻找和消费环保物品,并为之付出更多额外的开支,大多数人就很难做到了,比如服装。

消费者的环保意识与环保行动上仍有一定差距,而经济实力的限制恰是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之一,油电混合的环保汽车Prius价格高出普通轿车十万元;而天丝、竹纤维、莫代尔等天然粘胶纤维的服装售价比普通服装高出不止7%的价格。在环保服装的消费上,人们的行动似乎就慢下来了。纺织品服装还没有统一的环保标准,市场较为纷杂,既有率先在行业中推行“衣年轮”(标有碳排放量标签的)的品牌,也有企业重新将竹纤维、牛奶纤维、大豆纤维等服装包装咸低碳服装,还有在环保趋势下,看到棉、麻、丝绸等天然纤维的绿色延展而大力推广,但对于服装、服饰等生活非必需品,它们的绿色环保还未成为消费者购买时所必须的考量,通常人们节省开支也主要是缩减这部分商品的消费,因为为之付出更高价格购买环保服饰的兴趣点仍然较低。随着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的转变,环保产品的地位可能会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环保产品的消费是需要产业和市场的环保成熟度来带动,消费者在这方面还需要被推着走。

消费谁更“绿”

在国内禁塑令实施一年时,有关环保组织《限塑令实施一周年执行情况调查报告》的报告中显示:57.46%的消费者因为塑料袋对环境造成污染而减少使用塑料袋,但仍有42.28%的消费者在知道的情况下仍选择接受免费塑料袋。在由国家禁塑令的这一强制性环保措施中,消费者的行为并不十分令人满意,报告分析,这说明一部分消费者环保意识和实际行动有差距,尽管知道塑料袋对环境会造成污染,也觉得自己应该为了保护环境而减少塑料袋的使用,但为了方便,仍很难改变大量使用塑料袋的习惯。

美国的消费者也是逐步在环保行动上发生转变。美国棉花公司的零售调查中提到,2010年有两个具体环保事例说明了消费者发生的明显转变,说明人们不再出于经济方面考虑保护环境,一个是美国不使用塑料袋的消费者比例从39%上升到45%。另一个是查看公司环保政策的消费者比例从23%增加到28%。但主动寻找环保服饰的行为依然局限在部分零售市场和消费者群。在过去两年中,仅有0.6%的服饰产品宣称和环保相关,而这些产品的平均价格,比没有以环保作为卖点的产品价格要高出7%。略超过三分之一的消费者称他们愿意为具有环保标签的服饰或家居用品支付更高的价格。而由L.E.K(艾意凯)咨询有限公司合伙人贝明宇(Michel Brekelmans)和其经理徐庆完成的一份针对中国消费者环保意识的调查中显示:中国大部分消费者愿意支付不超过10%的溢价,这看似比美国消费者愿意支付的7%的数字要高,且比例要高于国际水平。当然意愿和实际行动之间总是有着距离的。

“要支付更高的价格”是主要障碍,绝大部分消费者认为天然纤维对环境有益。可是作为国内服装目前最具生态纺织性质的丝绸和麻类服装,在终端的消费情况并不是令人满意的,高出其他棉质、化纤服装的价格被解释成难以让消费者接受的原因之一。环保因素不是绝大多数消费者购买服饰的决定因素。价格、款式、面料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尽管消费者日益关注环保服装,但对此重视并愿意支付更高价格的仍局限在一小部分环保态度坚决的消费者中,这部分消费者在美棉的零售调查中被形象的称为“深绿”人群。那么怀有环保态度的消费者究竟有多“绿”。

尽管关注环境并未促使绝大部分消费者购买服饰,但美棉公司零售调查中显示,消费者对服装行业环境保护的态度和这些态度如何影响服饰消费行为,反应程度各有不同。对于想打环保牌的零售商和品牌商来说,认识到消费者“绿色”态度的深浅不同是有用的。即使在环保意识更加完善的美国,“深绿”消费者所占的比例也仅为7%,而在美国社会这一由浅及深的绿色消

费者特性也是随着年收入、年龄和学历的增加而逐步由浅变深。调查表明,和其它消费群相比,“深绿”消费者受教育程度最高,家庭收入也最多,本科以上,年龄在35~55岁,年收入在7万美元以上,家庭有孩子的更有可能成为深绿一族。这让他们拥有更多选择自由和更大程度上表现对环保关注度。

责任谁来负

但是企业自身对于环保的态度决定了一切。尽管消费者们的环保行动不是那么令人满意,但在美棉公司零售调查中,有一条非常重要,当消费者被问及,发现自己所购买的服装产品是以非环保方式生产,他们认为谁应该为此负责时,相当一部分消费者认为是生产商,而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为品牌商也应承担责任。消费者对他们购买的产品有很高期望值。他们希望生产商和品牌商以有益于环境方式生产和销售。42%的消费者认为是生产商。然而,认为品牌也应承担责任的比例自2009年的6%上升到11%。越是“绿”的消费者,认为品牌应承担责任的比例更高。随着品牌商表明其环保态度,并采取措施减少对环境不利因素,消费者将逐渐增加对他们的信任。因此要获得目标消费群体的信任,企业是否实现真正的环保至关重要。

在L.E.K.的调查报告中提到在西方国家,这种由非政府组织倡导,进而推动政府主导的阶段只是“绿色革命”的第一阶段,这些措施为提供符合政府目标所需的产品和服务的供应商创造了巨大的商机。由第一阶段产生的商机将“绿色革命”带入了第二阶段,主要表现为“企业对企业”机遇,例如风电场的发展带动了对零部件(逆变器、变压器、齿轮等)供应商、系统集成商产品和安装服务需求的增加。与其他国家曾经历过的过程一样,当前中国政府在通过政策法规推动第一波的环境保护方面发挥着中心作用。如拥有国家补贴的节能冰箱、电视等产品的推出。而只有在绿色革命的第三阶段,随着消费者环保意识的增长进入突破期,随之会产生“企业与消费者”机遇,在这个阶段中,消费者更加关注环境保护,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将会改变消费行为,去购买有益于环境的绿色产品,即使价格更高。

很明显,我们还没有进入到他们所说的这个绿色革命的第三阶段。他们也承认当前的问题是,中国愿意改变消费行为的消费者群体是否达到足够大的规模,能否催生切切实实的商机。西方国家是从2006年中期开始,消费者环保意识的增长进入了突破期。这趋势“将促使企业主动调整商业战略、产品组合和营销方式,以充分利用这些新兴的商业机遇。”

我们不排除有些企业正在将环保低碳作为一个炒作的卖点,没有真正理解低碳的意义和没有真正的低碳服装。一位普通网友hadezjoy在看了L.E.K.的调查报告后留言:“我不认为现在的中国消费者愿意为环保买单,这些溢价往往被贴上环保的标签从而收取更多的费用……其实质是否环保又有多少人知道……更或者是为了到达产品的环保而污染了更多的中间环节,这种环保需要人们好好思量……”

环保护绿调查报告范文第2篇

低碳生活一直是热议的话题。“低碳生活”和“众人眼中的低碳环保”,我特地去做了一次“低碳新生活,你了吗”的调查。

二、调查

网上向同学朋友和陌生人随机发放、向爸爸妈妈里的人随机发放问卷的调查(问卷和调查结果数据见附件)。发放了50份问卷,回收了41份。

三、从调查报告中看的众人眼中的低碳环保

从结果中可以看出——“熟不熟悉低碳生活”,熟悉各占了一半一点,不熟悉占了很小的一,说明大家对“低碳生活”多多少少经历过,也耳闻过了。

我在统计的时候,人从题到第七题一次性打勾“A”的,让我产生了好奇,像是把空调开高一点、乘公车或者步行节省汽油、关闭电脑显示器、双面使用纸张、关灯等等大家都可以。日常生活中随手就能的节能习惯,看似平常,上这环保。而且既然是力所能及的,为大家不多做呢?

大家不愿意对水二次原因我分析了一下有两点,嫌麻烦,觉得没必要。大家不知不觉:水还有,必要二次,而且二次也被局限了,最多冲个厕所之类的,就算有意识,也没人会去储水。的人很少。

问到你身边的环境如何的时候选择“”的人数多。说明现在的环境问题还的,还人能够很自信的说出:“我我身边的环境不错了!”的话。

为许多人不选择环保节能型的东西,原因是现在的商品(电器)上标注节能不节能,买东西人会知道这节能。而且节能的东西样式或许都漂亮,会不被人注意到。

电池的回收箱看到的都不多,人会直接丢进垃圾桶。最好把电池地方,废电池是有毒的。

从调查问卷里,我可以看,大家对低碳生活是充满了期待,乐于的。

四、我的感受

低碳了热议的话题。近期世界气候地质环境的剧烈频繁,使的心里充满了恐惧。就象书上所说的,不加节制地开采那些无法再生的资源,那么终究有一天,地球会变得无法让人类居住。那样子的话,害的。现在污染很严重了,每个人从现在开始保护环境的话,还不算太晚。

我还记得去年曾做过一次垃圾分类的报告。好了相机,并走访了嘉绿苑社区、德嘉社区等几个社垃圾分类情况。调查的数据却让大吃一惊。社区每个月所要的垃圾,巨大,需要耗费不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还只是社。杭州有那么多的社区,叠加在一起的话,杭州会制造出的垃圾。而且也知道,垃圾的过程是非常的繁杂,垃圾的产生应该是从最根源处垃圾的污染。

塑料袋现在已禁止免费发放。去超市只能自带环保袋,或者购买塑料袋。带来了许许多多的不,但卓有的。可以看到,那些不容易降解的塑料袋在人们的手上渐渐消失,随之取代的是美观实用的布制、纸制环保袋。看着也的舒服,无疑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而且最的是,真正了环保的作用。

环保护绿调查报告范文第3篇

一、基本概况

现有116个教学班,朱田镇中心小学创建于1958年。学生3521人,教职工225人,校园面积3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绿化面积12500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40%以上。学校环境幽雅、林木葱翠、花团锦簇、四季常青,首屈一指的花园式绿色学校。曾荣获临沂市"文明单位"市“规范化学校”市级“文明示范学校”市工会工作单位,市少先队工作红旗单位,市先进教研室等荣誉称号。

二、创建过程和成果

一)统一认识。

充分认识到创建绿色学校的重要意义。坚持以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的思想为指导,学校领导以深刻长远的理念。构筑起以学校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课堂和社会为载体,学校和环保部门共同参与的学校环境教育体制。成立了由校长胡文江任组长,各处室负责人和年级组长为成员的创建"绿色学校"活动领导小组,坚持以绿色观念教育学生,全校范围内渗透可持续发展意识、环境价值观、环境道德观、环境参与意识与环境建设及创新意识。形成"绿色校园""绿色教育""素质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教育链条,把创建"绿色学校"实施"绿色教育"作为落实整体素质教育、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切入点,把开展环境教育创建"绿色学校"作为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工作常抓不懈。

二)重视课堂主渠道。

各教研组把环保教育列入教学计划,1把环境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之中。环境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采取多种方式把环境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教学过程中挖掘渗透环境教育的观点。考试中有环境教育内容的题目,有比分。努力提高环境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促进师生进一步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发挥了环境教育的辐射作用。构建起环境教育的课程体系。

利用宣传栏定期出专刊宣传党和国家的环境保护方针、政策、法律法规,2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手段开展环境教育。充分利用广播站定期广播环保知识。张贴环保标语等。

环保护绿调查报告范文第4篇

一、加强财务监督,强化会计基础规范。

5月份组成6个财务检查小组,10月份组成1个考核小组,对我市局属学校及教委办2006年10月至2007年9月的财务管理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和考核,通过检查,发现了典型,也找出了存在的不足。多数单位能够按照财务管理规定进行收费;对固定资产也能按规定清查,及时入帐;往来款项也能及时清理;收款收据领用有记录、作废处理得当、保存完整。但也发现个别单位存在报损资产手续不齐全,捐赠物品不及时登记,长期往来款项不及时处理,赊购物品较多、欠款数额较大的现象。

二、加强收费管理,继续执行“三个5%”减免政策。

为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国务院纠风办《关于进一步做好治理中小学乱收费工作的紧急通知》精神,切实做好治理中小学乱收费工作,4月份,我们邀请了市物价局有关专家对教育系统300余名在岗会计人员进行了教育收费培训,使我市教育系统财会人员的收费业务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收费管理工作日趋规范。

8月份,我们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教育收费管理工作意见》(即教体字[2007]131号)和《关于进一步规范普通高中择校生招生收费工作的通知》对我市教育收费项目、标准和范围做了进一步强调。要求所有单位收费都要实行“两证、一卡、两公开、四统一”的管理办法、收费内容公示完整、及时、不随意降低收费标准。9月份,即墨市监察局、财政局、审计局、教体局组成联合检查组对我市学校的教育收费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对教育收费管理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特别是,通过对普通高中择校生实行“三限”原则和收费程序的监督,有效地杜绝了“人情费”和“关系费”,使学校预算外收入超年初预算1200余万元。

同时,我们对特困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继续做好三个5%减免工作,保证了每一名学生不因经济困难而辍学,2007年共为16520名学生减免了学杂费,金额达153万元。

三、加强植树造林和绿化工作

3月17日下发了《关于开展2007年度义务植树活动的通知》(即教体字[2007]33号)要求各学校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积极组织发动广大在校学生开展“我为家乡添新绿”活动,对青少年进行绿色文明宣传教育,增强青少年的环境保护意识,争做“绿色小公民”。号召广大学生拿出自己的零用钱,栽护一棵树。这次活动为创建我市绿色生态城市做出了贡献。收到捐款12393.9元,单位投资263000元,植树21053棵,栽花木2030株,植草皮7320平方米。

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开展绿化荒山活动,教体局与各学校签订的绿化目标责任书,并将责任书内容列入年终目标考核,有力的推动了学校绿化工作的开展,截止目前,已投资24万元,绿化荒山400亩,植树44000余棵。

3月份,召开了12个有“门前三包”任务的单位负责人会议,磕兑了责任,经过共同努力,完成了三建商住楼、体育场、实验三小、电大、市北中学、实验学校等单位花池苗木充实,补植苗木9620株,草坪892平方米;完成了花池的常规管理任务;完成了城西二路福泰小区路段的人行道铺装及绿化任务。

为绿化美化校园,创造优美的教书育人环境,我们鼓励学校加大绿化投资。2007年共有6处学校达到了即墨市花园式学校标准,有20处学校达到了即墨市绿化先进学校标准,有4处学校达到了青岛市花园式学校标准,有3处学校被推荐为青岛市绿色学校,有1处幼儿园被推荐为青岛市绿色幼儿园。

四、统计工作稳步开展

我系统定期上报的统计资料数据准确,上报及时,屡次受到市统计局表扬。今年市统计局、市监察局、市政府法制办公室将联合对我市的统计资料的填报质量进行检查,我系统是重点检查对象。对此,我们连续下发了三份通知,对统计工作及报表进一步从严进行了规范,保证了帐本、工资单、统计报表、劳动统计台帐四者的严格统一。我们还配合市统计局对我系统今年按规定需参加统计年检、统计培训的统计人员办理了相关手续。同时,我们还把教育系统的固定资产全部实行电算化管理,保证了帐、卡、物三者相符,提高了资产管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水平。

五、加强调研,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八月份,和审计局组成联合调查组,对我市2005年1月至2007年6月城市教育费附加的征收、管理、拨付及使用情况和2005年以来中小学危房改造资金的拨付、使用及效益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提出了城市教育费附加的安排要按规定由教育部门提出分配方案商同财政部门同意后下达,要及时、全额拨付,不能抵顶教育事业费拨款;财政、地税、国税部门要加强协调,对城市教育费附加按规定的比例做出征收计划并足额征收;上级财政部门要加大对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学校布局调整资金的支持力度等多项建议。

十月份,在对局属学校财务核算办法调研的基础上,我们率先实行了对局属学校“拨付备用金,审核单据后付款”的核算办法,得到了上级的肯定。

十一月份,和财政局、社会劳动保障局局组成联合调查组,对我市农村教师的医疗保险问题进行了专项调研,提出了三套备选方案,准备提交给市政府审议。

2008年工作思路

第一,出台《即墨市学校经费管理暂行办法》,细化各单位预算,监督各单位资金使用。要求局属学校、幼儿园将本单位的所有收入都纳入财务部门,实行财务统一核算。全年要有预算,每月要有计划,经批准后方可执行,严禁办理无预算,无计划的开支。

第二,创建1处省级“绿色学校”、2处青岛市级“绿色学校”、8处即墨市级“绿色学校”。5-6月份加强宣传教育,营造优化氛围。利用校广播、宣传栏、黑板报、升旗仪式、晨会等舆论媒体大力宣传环境保护的有关知识,切实提高广大师生的环保意识。创建学校组织“学环保知识、做环保小卫士”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多种多样让学生参与的宣教活动。7-8月份,利用假期开展面向社会的环境监督和宣传教育工作,组织师生走上社会,大力宣传环保知识并成立“环保小分队”积极开展整治“白色污染等环境保护”活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成立调查小组,开展城区“污染源”“抗污染植物”等调查活动,并写出调查报告,开学后,学校组织一次优秀调查报告评选活动。以实际行动争创绿色学校。9月份搞好学科环保知识渗透,利用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增长环保知识,集中组织几次“我为校园添绿洗脸”等专项治理活动,确保校园环境整洁优美。10月份各创建学校领导小组,按照创建标准进行一次自查活动,针对查出的问题,进行集中整治,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目标责任,层层抓好,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达到标准。

环保护绿调查报告范文第5篇

在环境的三大范畴中,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是外在的,精神环境是内在的,而外在的环境污染总是由内在的环境污染造成的。所以,要解决世人瞩目的自然环境的污染问题,必须加强环保教育。“文以载道”、“文道合一”是语文的重要特征,语文教育与环境教育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当前语文教学中,虽然教材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可以有机进行环保教育的课文,但很多语文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对环保教育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在中考指挥棒的影响下,许多人认为环保教育是“软指标”,升学率是“硬指标”。为了应付考试,他们往往撇开教材内容所蕴含的环保观念,大搞“题海战术”、“强化训练”的实用主义,认为唯有考出的高分数才是学生走向成功的敲门砖。有的语文教师虽然在教学中也涉及到了环保教育,但也常常只是浮光掠影式地点到为止,没有使学生思想上受到触动,引起共鸣,这种做法,当然不可能达到环保教育的真正目的。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多角度地渗透环境意识,让学生在获得知识技能的同时,增强环保意识,这其实是摆在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我在这一方面做了以下尝试:

一、以教材为蓝本,精心设计问题,引起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而又与环境教育密切相关的课文,教师可以以这些课文为蓝本,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在质疑解惑的过程中,自觉地引起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从而受到环保教育。

例如,在教《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你怎样理解作者既希望所有的人都来观赏美丽的青海湖而又有些疑虑的矛盾心情呢?学生通过对这一问题的解答,自然就对青海湖的环境问题有所关注了。

又如,我在教《海洋是未来的粮仓》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既然海洋中蕴藏着如此丰富的资源,那么我们开发海洋的速度是否应该加快?学生针对这一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就在这争辩的过程中,我已巧妙地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成功的环保教育。

二、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在报刊、图书、网上收集资料,激发他们对环境问题产生更深层次的思考

学生对环境问题仅仅有所关注,那环保观念还未深植于学生的头脑中。因此,我常常要求学生对课文中某些环境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鼓励他们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在报刊、图书、网上收集资料,自主探究,然后再在班级交流。这样做,既充分调动了同学们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又让他们对环境问题产生了更高层次的思考。

如在教完《青海湖,梦幻般的湖》后,我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个任务:请大家参照国内外著名景区的管理经验去收集资料,想一想,有什么措施既可开发旅游资源、发展经济,又不破坏环境。一周后,在班级交流这一问题,同学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提出了很多有创意的见解:有的说限定每日游青海湖的人数;有的说玩在青海湖,食宿在离青海湖较近的小镇或小城,青海湖附近不许修楼台馆所;还有的说多派人在景区附近暗中督管,一旦发现有破坏环境者严惩不贷……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在教《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的灾难》时,我要求学生收集资料,思考防止雨林进一步恶化的措施。学生研究这一问题的积极性非常高,思考的结果也是各具特色:有的同学认为防止雨林进一步恶化的关键是禁止乱砍滥伐,防止水土流失;有的同学则以为人炸使地球供给人类的自然资源逐步达到极限,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才是首要任务;还有的同学认为需要用法律的手段--如建立热带雨林保护区,才能从根本上防止雨林进一步恶化。这些答案虽不尽完美,但已充分凸显了学生对环境问题的积极思考与探究。

三、积极组织语文实践活动,让同学们真正成为保护环境的主人

为了增强学生的环保观念,我还积极组织许多与环保有关的语文实践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让他们自觉地成为环境保护的主人。

我曾组织学生游览常德诗墙公园和柳叶湖,并要求他们在写好游记的同时,关注一下景区周围的环境。其中,李冰洁在《秋游诗墙公园》中,这样写道:“常德诗墙是我们常德悠久历史的见证,是我们常德人的骄傲,可竟有人残忍地将自己的‘五爪金龙'印在墙上,还有人将自己吃过的零食袋随手扔在地上……”徐亚平同学在《美丽的柳叶湖》中也这样写道:“在那绿柳如烟的堤岸上,我看到那令人惨不忍睹的一幕:到处是随手乱扔的一次性塑料碗筷,成群的苍蝇在上面嗡嗡乱飞,就连那醉人的湖面上,也飘荡着令人讨厌的白色垃圾……”后来,这两位同学分别给有关部门写了信,反映了上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