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毕业活动论文

毕业活动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毕业活动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毕业活动论文

毕业活动论文范文第1篇

促进高校学前(幼儿)教育专业学生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高,展示高校学前(幼儿)教育专业的教学成果,有效推动高校学前(幼儿)教育专业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二、主办单位

全国教师教育学会幼儿教师教育委员会

三、协办单位

全国各高校学前(幼儿)教育学院(系)

四、活动时间

征稿截止时间:2012年6月10日

评选揭晓时间:2012年6月30日前

五、活动组织

1.评选范围:全国高校学前(幼儿)教育专业2012年应届毕业生独立或合作撰写的毕业论文

2.论文分组:分设大专生、本科生、研究生(含硕士生、博士生)三个组。

3.论文推荐:大专、本科生参评毕业论文由所在院校(系)集体推荐。推荐数量:大专生控制在本院校(系)当年毕业生总数的15%以内,本科生控制在20%以内。每篇参评论文均应附上两位具有高级职称指导教师或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的评语。研究生推荐名额不限,由导师推荐并写出评语。所有参评论文均一式两份并附上作者本人学生证复印件,于2012年6月10日前(以当地邮戳为准)寄至杭州市文三路求智巷3号《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编辑室(邮编310012)。参评论文同时以电子文档方式发送至,请在主题栏标明“优秀毕业论文评选”字样。

六、评选和奖励

1.将特邀全国各高校学前(幼儿)教育专业学科带头人组成论文评选委员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分组评选,按一定比例评出各组优秀论文。

2.由主办单位颁发获奖证书。

3.获奖结果将在2012年9月《幼儿教育·教育科学》杂志及其官方网站“幼儿教育网省略”上公布,部分优秀论文将选登在《幼儿教育·教育科学》上。

4.获奖作者编入“中国幼教招聘网省略高级人才库”向全国各用人单位重点推荐。

七、重要说明

毕业活动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财务 会计 价值创造 财务公平 互补关系

一、财务与会计关系研究回顾

学术界对财务与会计关系的研究有两次。

第一次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伴随着会计“管理活动论”的提出而发生的。这次讨论基本上围绕谁包括谁而展开的,形成了两种相互对立的看法,一是“大会计论”,认为“会计包括财务”,财务是会计的一部分,主要学者有杨纪琬教授、阎达五教授等;二是“大财务论”,认为“财务包括会计”,会计仅仅是财务的一个环节,即“财务核算环节”,完整的财务职能包括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预算、财务核算、财务考核、财务分析、财务检查等,代表人物有郭复初教授、王庆成教授等。除此之外,还有学者对财务与会计关系持“平行论”、“等同论”、“交叉论”等观点。之后,一些学者尝试将财务与会计分离开,形成了“物质信息分离论”、“管理职能分离论”、“质量分离论”、“货币职能分离论”等观点。

第二次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伴随着学习邯钢“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财务管理以资金管理为中心”的经验,学术界形成了财务与会计关系的第二次讨论热潮。这次讨论的核心问题是,在企业管理中财务与会计谁的地位更加重要。虽然难以达成共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讨论推动了会计与管理、财务与管理关系的认识。会计算账是为了管理,“算为管用”,明确了“算”的目的性;财务帮助企业进行价值创造,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作为财务的两个分支均需要加强管理。1998年以后,我国开始认识到加强管理对企业效益提高的重要性,大学也新增了管理学学位,新设财务管理专业,会计学、财务管理、旅游管理等成为管理学下的专业。

近年来,财务与会计的关系很少有学者感兴趣。实际上,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作为企业连续、系统、综合的会计数据,对企业战略管理、成本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管理、研发管理等重要性愈发体现出来,甚至于对公司治理安排、财权配置等也有参考意义。笔者认为,结合互联网时代的需要,结合企业竞争、顾客偏好、技术创新的需要,重新认识财务与会计的关系,与时俱进地加强研究很有必要。

二、财务“算账”的范围

(一)算“收付实现制”账

众所周知,核算有两种基础: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权责发生制强调根据权利、责任的发生与否来记账,而不是根据现金的收到、支出与否来记账。会计秉承权责发生制来记账、算账,但也存在一些弊端,比如:可操控性大。学术界一直注意到权责发生制的缺陷性,也一直主张编制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报表。从早期编制基础多元化的财务状况变动表,到现在各方普遍接受的现金流量表,体现的是收付实现制的重要性。如果说,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是属于会计的报表,那现金流量表则属于财务的报表。作为惟一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报表,其算的账对于管理的意义在于:

1. 揭示企业现金流动的总体状况。生产经营活动是收大于支还是支大于收,企业生存是否有困难?投资活动能否产生预期的股利分配、债息等现金流入,不能产生效益的对外投资能否无折价回收?筹资活动以债务为主还是依赖股权筹资,预期现金流入是否能够顺利流入?等等。

2. 揭示企业偿还债务有无违约可能性。企业即将到期的短期债务(比如3个月内的到期债务)其还款的主要来源是当前的货币资金存量加上短期内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如果有缺口,有无备用的资金来源渠道?在注重营运资本管理的西方发达国家企业通常编制“现金预算表”来事先规划现金收支之间的平衡关系。

3. 揭示企业收益质量。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企业账面上虽有利润,却支付不了员工工薪、分不了现金红利、付不出银行贷款利息。从现金流转情况来分析企业利润的“实现度”,已成为财务分析的一个重要关注点。一般认为,每股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除以每股收益,其结果在0.7以上表示收益质量较高,企业的利润有很好的现金支撑。如果值在0.3以下,则表示收益质量低,甚至可能为虚构。以银广夏为例,这家上市公司1998年至2000年期间三年净利润数额分别是0.67亿元、1.27亿元和4.18亿元,但收益质量很差,分别是-23.3%、-4.4%和29.2%,这种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产生重大偏差给财务分析者非常重要的启示。通过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所算账的直接对比,判断企业收益质量甚至经营质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分析思路。比如,有的企业为了追求会计业绩账“好看”,大量进行风险很大的赊销活动,虽然收入、净利润等指标增长了,但收现率下降了、回款时间延长了、坏账率提高了,这些收付实现制指标是财务管理十分关注的“账”。收付实现制的账与权责发生制的账互相补充,有利于全面评价企业的业绩。

(二)算“面向未来”的管理账

目前会计所算的账,是基于过去、业已发生的、有凭证的账。理论上讲,会计所算的账有三类:交易、事项和情况。“交易”是指企业与其他利益主体所进行的物资购买、产品销售、资金借贷、机器租赁、债权债务发生与解除等业务而给企业造成的经济利益流入流出。“事项”通常是指在企业内部发生的,导致经济利益发生流动的记账项目,比如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应收账款减值等。“情况”是指企业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导致企业需要发生经济利益流入或流出的记账事项,比如债务人破产导致企业部分或全部应收账款无法收回、债权人灭失导致企业无法支付到期的应付账款等。企业会计核算的“账”主要用途是为了解除管理层的“经管责任”,而财务所算的账是为管理层提高效益水平服务管理的“账”,主要体现在:

其一,为决策而算的账。这种账是面向未来的,是针对尚未发生的长期投资决策而算的账。为了使未来流入的现金与投资所付出的现金具有可比性,需要使用贴现技术。长期投资决策所使用的方法有净现值法、现值指数法、内含报酬率法等。

其二,为控制而算的账。财务管理要算成本控制账、内部控制账、风险控制账。会计上的成本主要指产品成本,而财务上的成本范围广泛,包括:以产品成本为基础而分解的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可控成本、不可控成本;资本成本;成本;环境成本等。内部控制账主要是设计内部控制流程,降低发生错账、舞弊账的可能性。风险控制账,主要是将总风险控制在一定水平下,根据企业生命周期、行业属性、资产结构等合理搭配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妥善处理与竞争对手、价值链上下游的经济利益关系,强化企业核心竞争力,保持企业利润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关注国际经济、政治、金融变化趋势,关心宏观经济政策和行业变化,做出及时、正确的应对,降低系统性风险的影响。

其三,为预算而算的账。预算是一种事前管理。为了使各部门、各下属单位的预算合理,与业务量挂钩的弹性预算十分必要。在社会经济变化日渐加大的情况下,企业推行滚动预算,强化预算执行力、约束力十分必要。进一步来说,为了促进企业绩效的不断提高,预算与考核奖励要挂钩,不能搞“鞭打快牛”,不能搞“预算松弛”。

(三)算财务关系“公平”账

学术界一般认为,企业财务包括财务活动与财务关系两个方面。企业财务活动是进行价值创造的活动,讲究效率;而企业财务关系是企业与股东、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在价值分配中的经济利益关系,应该讲究公平。企业财务目标应该是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有机结合,是财务效率性与财务公平性的矛盾统一体。会计是根据实际发生的税费、工资薪金、利息债息、优先股息等计入有关费用、资产及对应账户进行核算,但税费是否过高、工薪是否不合理、利息率债息率是否难以承受、优先股息率是否高得离谱等涉及财务关系妥善处理的问题会计是不回答的,这些问题交由财务来回答。

财务关系这本账算得是否公平?在西方发达国家主要通过“增值表”及相应的财务比率来分析。1975年,英国会计标准委员会建议在公司报告中编制增值表,随后荷兰、原西德、丹麦等国家纷纷效仿。增值表系反映企业的增值额的形成与各利益相关者从企业分得的利益,增值额口径上大于利润总额(具体包括净利润+所得税费用+利息费用+工薪费用),是企业创造的价值总数,也是待分配的总数。参与企业增值额这块“蛋糕”的利益主体包括:普通股股东、优先股股东、债权人、政府、普通员工、高管。由于国家参与分配与其他利益相关者参与企业增值额所凭借的权力事实上存在差异性,人们一般将企业的初次分配分成企业与国家的分配、企业内部各方的分配两类。对企业来说,国家凭借政治权力所收取的税费,微观主体是无力改变现状的,但税费高低确实会影响其他利益主体所得,国家从顶层设计上需要关注企业的再生产能力维护和微观经济活力。

员工在企业增值额中分配是否公平呢?一些学者对此开发了一些判别指标。拉克尔(R.W. Rucker)在分析了美国50年的有关统计资料之后,发现工资总额与增值额是两个极为关键的经济变量,最终开发了“拉克尔法则”,即:拉克尔系数=工人工资总额/增值额,其中:增值额=企业销售收入-外购商品及劳务-折旧。他发现劳资关系比较协调的企业,其拉克尔系数平均值为0.39395,这对分析劳动所得在增值额分配中是否公平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当然,在不同国别,差异性比较大。在西欧、北欧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比较偏向保护员工利益,拉克尔系数较高,而美国比较强调职业经理人、资本对增值额的贡献度,拉克尔系数较低,同时资本总回报、职业经理人薪酬较高。我国企业在算财务关系这本账时,应该如何选择发展模式值得研究。从上市公司这一群体来看,笔者认为,政府所得偏高,建议进行结构性减税,降低税率,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并建议取消个人投资者红利税,避免重复征税,推动上市公司积极回报股东,树立正确的财务理念。对劳动者收入在国内生产总值中逐年下滑这一现象,建议强化工会的作用,加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权责,对拉克尔系数过低的企业进行窗口指导、约请谈话、行政处罚等,进行财务监督。对当前银行贷款利率过高侵蚀实体经济利润情况,建议大力推进贷款利率市场化进程,强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将贷款利率与企业资信挂钩。

(四)算“隐性”账

会计核算的是显性的“账”,包括实际增加的存货、固定资产、费用开支等,财务所算的往往是看不见的机会成本账。比如,企业持有大量的货币资金,可能会给企业带来微薄的利息收入,但这些资金会产生大量的机会成本,即因未进行投资丧失的机会收益;又比如,企业赊销也会产生因他人占用资金给企业带来的机会成本,必须权衡增加的毛利与增加的机会成本、增加的收账费用及坏账损失等之间的边际收益。

类似地,在企业业绩评价中,经济增加值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在央企国资委考核评价中,经济增加值的权重不断提升。经济增加值这一评价方法是由思腾思特(Stern & Steward Co.)公司提出的,其核心思想是在企业所赚取的利润基础上扣除占用股东资本的机会成本,只有经济增加值大于零,才表示为股东创造了额外价值。在财务管理中,所有进入企业的资金都是要付出代价的,债务要付出利息、债息,股东投入的资本绝不是“免费午餐”,也要付出取得成本和占用成本的。又比如企业利用财务杠杆,既有有利的一面,即税盾效应,也有隐性的弊端,即破产成本与财务拮据成本。只有权衡考虑了这两方面的“账”,才会做出正确的财务决策。算隐形之账,有利于企业管理层合理安排资本结构,减少自由现金流量,也有利于充分考虑资金的机会成本,优化财务决策,提供资金使用效率,减少过度投资、投资不足、低效或无效投资。

(五)算“企业价值”账

目前会计学界有一种热潮,过高评价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有些学者甚至将公允价值看成“高大上”的计量属性,比非公允价值计量属性高级。笔者认为,会计所算的账是有限的,只限于对各会计要素,即使所有会计要素按照公允价值计量,也无法算出企业的整体价值这笔账。因为,每个企业事实上都存在一些无法入账的账外资产,比如人力资产、顾客资源、自创商誉等。即使已经入账的资产,资产之间的协调效应也无法算出;企业持有的特殊的专用性资产,比如泸州老窖的窖池,传统的会计算账方法也难以算出其价值。正如美国会计学者罗伯特・安东尼在《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反思:审视其是否有助于提供合理财务报告》(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第42-43页)书中所言,“由于一部分资产项目以公允价值列报,另外一部分的资产项目以成本(或以成本为基础的数字)列报,所以将这些数字相加得到的结果是无意义的”。“单独的每一项目是有用的,但是它们的合计数却没有任何意义。”笔者认为,企业整体价值“账”由财务来算,会计使用公允价值也无法算出企业价值。按照财务理论,企业价值有几种“算法”:

1. 基于企业带来的“盈余”或现金流量。从资产负债表右边看,企业价值等于债务市场价值加上权益市场价值,前者一般用账面价值,而后者等于税后利润除以权益资本成本。根据Modigliani和Miller两位教授的 MM定理,企业价值等于息税前利润除以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从这个意义上讲,要算好企业价值这个账,企业可以通过两种基本方法来提升企业价值:其一,通过做大分子的办法,即“做饼”方法,尽可能提高息税前利润来提高每股净利。重点是降低产品成本,充分利用经营杠杆,加快销售收入增长。饼做大的条件是:行业良好的发展前景;击败竞争对手增加市场份额的能力;品牌等无形资产可带来可观的额外利润;降低产品成本的潜力;规模经济效应的不充分;新的利润增长点。一般在企业创立期、成长期采用“做饼”的方法。其二,通过做小分母的办法,即“分饼”方法。在保持息税前利润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合理调整资本结构来提高每股净利。重点是降低资本成本,在控制企业债务风险前提下,充分利用财务杠杆,多利用相对便宜的债务资本和无息负债,尽力节约利息费用。一般在成熟期采取分饼方法。当然,从理论上讲还可以同时做分子分母,比如并购、剥离、回购股票等方式来提升企业价值。除“盈余”之外,经济增加值、自由现金流量、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营业收入、营业利润等都有财务学者用来算企业价值的“账”,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因素的贴现现金流量法(DCF)更为众人所熟知。

2. 基于账面价值修正。从资产负债表的左边看,企业整体价值与资产价值关联度高,但不是各资产单个价值的简单加总,需要在账面价值基础上进行修正调整。企业整体价值与资产合计数之间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其一,作为企业整体价值构成部分的一部分资产,是游离于会计系统之外的,无法进入账簿,比如人力资产、自创商誉、政治关系、顾客忠诚度等。因此,在计算企业价值时必须将这些账外资产适当予以定价。其二,入账资产体现的大多是“成本”(或者如马克思所言的“成本价格”),而不是价值。美国著名会计学家利特尔顿(A.C.Littleton)认为,会计的基本问题是价格而不是价值。成本计量是从“入”的角度,而价值更多是从“出”的角度。会计考虑的是持续经营,通常不会考虑企业处于清算状态或转让股权。入账成本一般不会调整,对重资产比较多的企业而言,即使提取了折旧、减值,其入账成本随时间推移与当前购买或销售价格产生越来越明显的差异。其三,对于存续期间长的企业,员工之间积累的默会知识(tacit knowledge)在组织中沉淀,会形成无形资产但难以定价;一些企业拥有的专用性过强的资产,比如茅台公司的窖池,系非卖品,难以定价;轻资产多的企业其品牌价值、研发能力价值、网络营销能力价值都难以估算。这些难题,正是财务算账的用武之地。

3. 基于市场定价。基于市场的定价,主要是根据同行业、同规模上市公司的平均市盈率、市净率等参数结合企业的管理水平、资源整合能力、资本市场声誉、投资者保护水平、公司治理、信息披露质量等给予折价或溢价。

三、 财务与会计在算账中的互补关系

由上分析可见,财务算账与会计算账呈互补关系,不是重复算账。会计算账是连续性的,定期提供完整的会计报表;财务算账是非连续性的,系针对管理服务的。会计算账是针对会计要素的,财务要服务于股东市值管理的需要或并购需要,进行企业整体价值估算;会计用“观念”的货币算经济效益的账,财务算财务关系公平的账;会计算显性的账,财务算隐性的账;会计算面向过去的账,财务算面向未来的账。总之,二者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共同服务于企业的价值创造与和谐发展。财务在算账时经常会借助于会计基础数据,主要用于内部管理,而会计算账主要用于解除管理层经管责任,主要用于外部信息披露。也许有学者会质疑,本文的观点将管理会计的内容纳入了财务的“势力范围”。笔者认为,从1922年奎因坦斯的《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入门》一书出版开始,人们就卷入了管理会计学科属性的争论。北京工商大学王斌教授认为,管理会计“紧紧围绕组织的经营活动而展开”,财务管理则在于筹资活动与投资活动。这一见解很有见地。本文则从算账中的互补关系来区划财务与会计的关系,尝试提出一种新的思路,期望得到大家的指正。

参考文献:

1.傅建设.财务管理中心论[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2.郭复初.试论财务与会计的相互关系[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1983,(3).

3.罗伯特・安东尼.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反思:审视其是否有助于提供合理财务报告[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4.王斌等.内嵌于组织管理活动的管理会计:边界、信息特征及研究未来[J].会计研究,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