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电子技术基础实验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范文第1篇

电子技术基础”的教学方法一直是任课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探讨的课题。传统的教学方法没有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也谈不上学生思维训练,能力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摈弃陈旧的教学方法,探索适合的教学途径,必须从专业教学的特点出发,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主。“电子技术基础”这门课程包括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两部分。

课堂教学方法探讨

在教学方法上,根据各个专业学生的特点,以教师的“教”作为主导,并适当引导学生的“学”,即引导学生融会贯通知识,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一定的自学能力。针对专业培养需要和不同的学时要求来选择教学内容。教学中注意多通过应用实例使学生了解所学内容的功能和应用。

在“电子技术基础”教学过程中,我们在课堂上带入一些电子元件,让学生在课堂上认识各种新的,不同形状和类别的器件;加入一些演示实验,加深对课程的理解;同时教师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分析并解决问题;最后,把一些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后,得出结论性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教师应当把提问法和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引入课堂。在每次课前让学生回答问题,回顾上次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考察学生掌握情况;在每次讲课过程中,密切注意学生的反应,穿插各种启发式的提问,并将此课堂问答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并在讲课时,可以提出一些实际问题最为讨论课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随着教育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素质教育的深入,电化教学手段,尤其是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入课堂教学后,已经显示出与“粉笔+书本”的传统模式无法比拟的优越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突出重点和教学难点。

实验教学方法探讨

实验教学是连接知识与实践、并使理论知识联系实际的重要手段。实验教学相对理论教学更具有直观性,学生在参与实验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学会各种仪器设备的操作使用,而且可以通过对实验中各种现象的反复观察和分析,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在实验教学中,我们采用的单独设课的方式,制定了合理的实验教学大纲,从课程的性质、任务、实验方式、实验考核以及实验时间等方面都作了具体要求和详细说明。同时为了培养学生的设计与创新能力,我们在原有实验内容的基础上剔除了一些验证性实验,增加了一些设计性实验,并编写了配套的实验指导书。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课总共包括九个验证性实验,分别是:①电子学认识与仪器仪表使用;②单管放大电路设计;③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线性应用;④集成稳压电源的设计与验证;⑤集成门电路功能测试,⑥组合电路逻辑设计;⑦译码显示电路;⑧基本触发器功能测试;⑨N进制计数器的设计。两个开发设计性实验是计数译码显示电路设计和三人表决器设计。实验课不同于理论课,成绩的评定很难通过某一次实验或考核来衡量一个学生的学习好坏。所以必须要求教师掌握每个学生平时的实验情况,同时通过实验考核来确定最终的实验课成绩。其中从基本的验证性实验中选5个作为平时实验情况。

平时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60%,从两个开发设计性实验中任选一个作为考核实验,占总成绩的40%。在平时实验的考核中,每一个实验按照学生的学习态度、预习情况、操作情况和实验报告总结情况进行评定分数。所占的百分比为:学习态度10%,预习10%,操作情况50%,实验报告总结30%;5个实验平均即为平时成绩,在考核实验中,学生在对自己所选择考核的题目进行分析,自己选择合适的元器件,在规定的时间内在实验室里进行操作,时间到即可停止。然后由教师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查,并提出问题,学生应将题目撰写在实验报告中。实验成绩由预习选件、实验操作和实验总结组成,分别的百分比为预习选件20%,实验操作50%和实验总结30%。电子技术实验单独设课的实施,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除此之外,它的成功之处还在于电子技术实验单独设课,提高了实验教学的地位,保证了实验学时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提高了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视程度,防止个别学生拈轻怕重和偷懒,实验课滥竽充数的现象,督促每一个学生通过努力达到技能全面合格;电子技术实验采用单独记学分,将实验教学提高到了与理论教学同等地位,有利于实验教学发展。

结语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电子基础实验 客观评价 评分矩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1-0210-02

一、引言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在苏州大学是电子类专业学生最先接触到的专业实验课程,该实验课程的主要内容与目的是:1)帮助学生认识各种类型的电子元器件并确定元件参数;2)培养学生掌握电子类实验所用基础仪器的特性与使用方法;3)引导学生能能够根据已学电路知识设计与分析基本电路、练习焊接技能并学会电路检错与调试。总之,通过本实验课程的学习,同学们能够经历基本电子线路从认识、应用到设计与实现的整个流程,建立对电子电路设计与调试的感性认识,获得相关的基本技能。

实验对于工程学科课程教学的重要性已经是被广泛认识的,诸多的作者探讨了实验的目的、过程及要求等[1][2][3]。实验教学的评价机制则是用于确定教学的效果及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或不足,对于教与学两个方面水平的提高具有引导意义。事实上,分数被同学们视之为努力学习的成果,教师们视之为勤奋工作的回报,它至少具有四方面的属性[4]: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学生大学期间表现与未来潜质的一种反映,学生继续学习与不断进步的动力以及一门课程或一个阶段结束的标记。此外,教师还可以依据分数所关联的同学们学习状况信息来指引日后的教学安排与策略,优化教学方法。可见课程评分是件严肃的事情,应予以充分的重视。

实验课程的评分对于教师而言是费时且具一定的挑战性[5]。对于不同的课程不同的学校以及不同的教师,考核的方法也会有所不同。I. E. Achumba等人对于虚拟电子实验环境的实验结果评价给出了一种智能评估方法[6],而陆冬妹等人则讨论了层次分析法的应用[7]。对于不同的课程、教学对象与实验设计,恰当的评价系统的设计是必要的。

现行的实验考核中,评价学生实验成绩事实上一直是个难题。基础电路实验这一类实验课程常规的考核方法有:(1)随机挑选已做过的一个实验,考核是再做一遍,老师根据完成情况打分;(2)对提交的实验报告质量进行打分。然而这两种评分方法存在一些共同的问题:主观性、随机性与模糊性,进而给教师与同学都可能带来困扰。前者各个实验难度难免存有差异,公平性存疑;后者则因为仅取决于所提交的实验报告,常会出现实验内容描述和数据分析等方面同学之间类同的情况[8],体现不出他们实验中实际准备与完成的真实情形,甚至有时候老师别无选择地只好根据书写的认真程度来给出评价。综上所述,有必要建立实验的客观评分机制来反映同学们实际的实验进程与实验成果。

本文结合苏州大学文正学院电子基础实验课程的教学实践,提出了适用于该课程的客观评价体系,包括评分标准的设计与这种评分体系的结构。该方法也可适用于相关实验课程的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实践中。

二、电子技术实验客观评分机制及评分矩阵

电子技术实验客观评分体系包括考核项目、标准、分值、评分表及评分矩阵的设计与应用。考核项目是由实验设计所决定的,本实验课程包含三个项目:电子元器件识别与参数测量,基础仪器使用方法,以及基本电路的设计、焊接与调试。每个项目细化为多个考核要素,每个要素有考核标准并被赋予分值。一个项目的全部要素一起构成该项目的评分表。

项目评分表及其中关于要素的定义把同学们在实验准备、实施及总结等项目执行全程的学习状况体现到这些要素的完成情况上,教师通过考核同学们是否满足了各个要素标准进行客观评分。项目评分表所有要素分之和即是同学们完成该项目的得分。所有项目的得分合成即为该实验课程的总得分。这个合成过程是通过课程评分矩阵完成的。本节给出评分矩阵,下一节中给出评分表。

评分矩阵是把多个项目的得分合成课程分数,最直接的方法是把各个项目的分数简单求和或简均。然而,为了提供一定的灵活性,主要用于反映不同项目在整个实验中的重要性与复杂度,实际的总分计算并非是这样的简单和而是执行加权和。所谓加权和是赋予每个项目一个权因子,具体的评分矩阵如表1所示。

如果总共有 个项目,则权因子 必须满足以下约束:

其中,与第个项目对应的权因子大小反映的是该项目“受重视”程度,如果某个项目比较重要或是比较复杂,可以赋予它一个相对较大的权因子,反之,则使用小一点的权因子。当然,所有权因子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满足上述约束条件。

假设每个项目的小计得分为 ,以百分制计分,于是课程的加权总分为

得到的结果依然是一个百分制的课程总成绩。

权因子的引入是十分必要的,它能完美地平衡各个项目的工作量、重要性、复杂程度等各种因素,也使得不同的教学要求得以体现。

三、项目实施与要素的建立

每个实验项目都分为三个流程:项目准备、项目实施及项目总结,这与实际工程项目的流程基本相吻合[9]。对每个流程的规范要求可引导学生从大学最初阶段就走上面向优秀工程师之路,从文档准备、方案提出、实验实施、结果分析及项目总结等方面都得到规范的训练。实验项目要素的分析与定义将反映这些要求。本节以本课程的项目3为例说明如何建立恰当的项目要素。

该项目需要完成基础性验证实验―《模拟电路》中分压偏置式共射放大电路。目的是让同学们能够理解电路原理,构建物理电路,测试电路内部及输出信号。通过本实验项目,帮助同学们理解与掌握:项目的准备,项目实现方案的确定,理论分析与评估,电路设计,合规的项目成品制作,调试与数据分析,项目总结报告的撰写。要素定义与考核要求正是为完成上述目标而设计的,既达到客观评价同学们的工作成绩,又能正确引导同学们实现上述目标。

所谓要素系指设计该实验中需要实现的目的及为此目的必须历经的过程或采取的方法。每个要素的要求必须是具体、可检验且无歧义,不然就意味着要素的定义可能过于宽泛不确定了,需要加以分解或重定义。每个要素赋予一个分值,其大小取决于要素项数及所采用的分值体系。建议使用百分制,且要定义足够数量的要素项,每项的分值不要太高。评价时,一个要素是否完成由教师根据要求的指标,只可以给出完成/未完成的二进制选项。二进制评价是保证客观性的重要机制。表2是一个实例,列出了为本课程项目3设计的所有要素。

该列表中的有几点需要别指出:整个要素列表必须完整覆盖整个项目的全部过程与内容;对于文档的要求应当具体,因为撰写规范文档对于一个工程师极其重要;要素设计遵循引导性原则,可以看出有关焊接、连线、布局等要求十分具体,使同学们在执行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接受了电子装配方面的一些规范的熏陶。

四、项目与课程考核

课程考核采用全程考核形态,这意味着每个实现项目都构成了课程成绩的一部分,前已说明,合成方法是使用评分矩阵完成,全部项目考核完成后,课程考核也就结束并会得到课程成绩,这部分内容不再重复。

至于项目考核是使用项目评分表完成的,表3展示的是项目评分表的一部分。它是从要素表上作简单扩展而来的,保留要素表的所有内容,扩展出完成状况及得分二个列。方便的做法是设计好一个电子表格,链接有后台数据库的应用程序或是为移动终端开发一个APP应用。设计时,可以把分值及得分列设置成只读模式,仅使得完成状态是可写的,且最好将它定义为逻辑或二进制属性。

五、结论

本文所述的基础电子实验客观评分体系在苏州大学文正学院13、14级学生进行了实际应用,应用结果初步表明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大多数的主观随机性已经被剔除,因为考核要素仅需要判断同学们有没有做到,无论是对同学们自己或是现场打分的老师都是直观明了的。其二,因为明示了每一个项目需要完成与实现的每个细节要素,使得同学们对该项目的目标很清楚,主动性得到某种程度的激发。其三,由于是对每个学生个体执行该评价体系,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实验的重视程度以及对仪器的熟练使用,实验过程中的“少数人动手,多数人围观”的现象得到明显改善。其四,减轻或消除了现场打分老师的压力,同学们不再会有类似“你怎么只给我这几分?”这样的想法了。

本方所述的评分体系的基本思想并不限于本课程,通过设计适当的项目要素是可以应用于其他课程上。随着教学实践的深入,该体系还可进一步完善与改进的。

参考文献:

[1] Carter G. Assessment of Undergraduate Electrical Engineering Laboratory Studies [J]. Proc. IEEE, Sept. 1980, vol. 127, no. 7: pp. 460-472.

[2] Edward N.S. The Role of Laboratory Work in Engineering Education: Student and Staff Perceptions [J]. Int’l J. Electrical Eng. Education, Jan. 2002, vol. 39, no. 1: pp. 11-19.

[3] Feisel D.L. and D. Rosa. The Role of the Laboratory in Undergraduate Engineering Education [J]. J. Eng. Education, 2005, vol. 94, no. 1: pp. 121-130.

[4] Walvoord, B. & V. Anderson. Effective Grading: A Tool for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M].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1998.

[5] Chika I. E., D. Azzi and R. Williams. Students’ Laboratory Work Performance Assessment [C]. Conference ICL2008, September 24 -26, 2008. Villach, Austria.

[6] Achumba I. E., D. Azzi, V. L. Dunn, et al. Intelligent Performance Assessment of Students’ Laboratory Work in a Virtual Electronic Laboratory Environment [J]. IEEE Tr. Learning Tech., Apr.-June 2013, vol. 6, no. 2: pp. 103-115.

[7]陆冬妹,岑小梅.层次分析法在模拟电子电路实验课成绩评分中的应用[J].百色学院学报,2009,第22卷,第3期:65-70页.

[8]张学文,司佑全. 《电子技术》实验报告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第3期:97-101.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电工基础实验 现状 EDA技术 简介 改革

1.引言

《电工基础》是工科电类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程。该课程的教学目的是系统地介绍直流电路、交流电路、一阶动态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定律、基本分析方法。它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课程的前修基础课程。它在专业课程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不可动摇的。它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实践能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实验课程是理论课程的延续,是对理论知识的验证,是对理论知识的巩固和拓展。由此可见,实验课程是课程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关系到学生能否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巩固拓展,举一反三,关系到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设计能力能否得到培养和提高。况且电工基础实验是电类相关的专业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的专业基础实验课程,是学生从理论学习到实践验证的一个重要途径。随着无线电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飞速发展,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的不断涌现,电工基础实验这门课程的内容也要随之不断更新,要用发展的观念来对待这门课程,不断与时俱进,补充新知识、新技术、新实验。

2.电工基础实验的现状

很多高校在实验室的硬件建设方面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诸如:实验室设备投入少,仪器设备老化严重,仪器设备的维护技术落后,专业实验室管理人员缺少,专业设备维护人员缺少等。同时,电工基础实验使用的设备比较多,设备使用率较高,再加上学生的一些不当操作,比如仪表量程的选择错误、实验线路的搭建错误等,实验设备经常会出现一些故障,如果不能及时维修,就会影响到实验课程的正常教学,影响到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传统的电工基础实验教学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强调定理定律的验证,验证型的实验太多,而且学生又容易忽略对误差的分析。扩展型、创新型、设计型、工程型等综合性实验太少,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设计能力缺乏培养和提高。教学的模式比较单一,实验手段比较落后,使学生觉得做实验就是在完成任务,实验的积极性不高,影响了实验的效果和实验课程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3.EDA技术的发展简介

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EDA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EDA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为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阶段,人们开始用计算机辅助进行IC版图编辑,PCB布局布线,取代了手工操作;20世纪80年代为计算机辅助工程(CAE技术)阶段,与CAD技术相比,CAE除了有纯粹的图形绘制功能外,又增加了电路功能设计和结构设计,并且通过电气连接网络表将两者结合到一起,实现了工程设计;20世纪90年代为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技术)阶段,这时的EDA工具不仅具有电子系统的设计能力,而且能提供独立于工艺和厂家的系统级设计能力,具有高级抽象的设计构思手段。

4.基于EDA技术的电工基础实验改革

高校的实验教学应该以训练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和创新思维为教学目标。因此,将不受实验室硬件条件限制的EDA技术引入到电工基础实验中来,是高校实验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学生可以通过EDA软件仿真的方法完成验证型、创新型、设计型、工程型的全部综合性实验。高校还可以根据电子技术的发展,开发适应工程实践需要的实验项目,切实联系实际开设实验。

基于EDA技术开设电工基础实验,利用软件进行仿真实验,可以弥补实验设备不足、实验设备老化、元器件短缺、专业维护人员缺少、维护技术落后的缺点,从而降低实验教学成本。还能利用软件中的各种仪器设备和分析方法,使学生更快更好地完成实验内容,帮助学生更快更扎实地掌握基本知识,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将EDA仿真技术和传统的电工基础实验教学相结合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对传统的电工基础实验教学的一次改革,同时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提高学生的竞争力,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目前,在各个高校的实验课程教学中普遍采用的EDA软件主要有Multisim 2001和EWB(Electronics Workbench,即电子设计工作平台)两种。这两种EDA软件都是加拿大交互图像技术有限公司(Interactive Image Technologies,简称IIT公司)推出的以Windows为基础的仿真工具,适用于板级的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的设计工作。它包含电路原理图的图形输入,具有丰富的仿真分析能力,利用它们提供的虚拟仪器可以以比在实验室中更灵活的方式进行电工基础实验、仿真电路的实际运行情况,熟悉常用电子仪器测量方法。

EDA仿真技术与传统电工基础实验相结合,既能够传授实验技能,又能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促使学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因此在教学中,要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基础到综合、由理论验证到创新设计、循序渐进的原则,按照基础型、综合型、创新型三个层次开展实验教学。基础型的实验以定理定律的验证为主,由学生通过EDA软件搭建实验电路进行仿真。综合型的实验以学生动手为主,教师辅导为辅,教师只给出设计要求或者设计指标,让学生自由发挥,自己查阅资料,设计电路。创新型实验就是学生自己动手,自己动脑,主动学习,通过无题目、无要求、无步骤的自主型实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发挥想象,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5.结语

通过对高校电工基础实验课程改革的探索研究,本文对基于EDA技术的电工基础实验课程与传统的实验课程进行了比较,总结归纳出基于EDA技术的电工基础实验课程的诸多优点和优势。只有将基于EDA技术的电工基础实验课程和传统的实验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各自所长,才能满足高校对于开设创新型、设计型、工程型的综合性实验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松,金鸿.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范文第4篇

1 实验课程的优势

目前,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电子技术快速发展,各学科领域自动化、智能化的实现多依赖电工电子技术特别是电子信息技术来实现,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的应用型人才和推进行业和技术发展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电工电子实验教学可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为电工电子课程建设服务,为电工电子技术人才的培养提供基础。

2 实验教学体系的现状

随着各类高等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的不断扩招,学生需求与有限的教学资源之间存在较大的矛盾,特别是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目前我国的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2.1 定位产生偏差

目前在一些高职高专类院校中,对实验教学的重视度较低,长期以来实验室一直作为教学辅助单位,不能独立承担教学工作。仅仅作为学生学习课程的辅助工具,一切以基础课程教学为重。

2.2 投入不足

目前各高职高专院校甚至是高校的扩张速度过快,导致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特别是教学资源较为缺乏,无法满足大量学生的学习要求。许多高校的电工电子实验室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无法满足学生一次性的电子实验。此外,多存在电子实验室电气化和智能化程度低,设备落后,难以适应目前电子技术飞速发展的步伐的状况。

2.3 教学师资建设滞后

目前,大多数的高职高专院校对实验教师的培养不够重视,对学历和技术要求都不明确,实验室人员配置不合理。

2.4 内容老化

目前,电子电气实验的安排多为验证型实验,作为教学理论课的附属品,仅仅是为了验证课本的基础理论,为理论课程服务,缺少创新。大多数实验课程前后缺乏联系,学生做实验时也是按照书本中教授的实验步骤进行操作,整个电子实验项目的体系设计都缺乏创新,且内容多明显陈旧,实验方式单一,对学生自身的创新和主动性缺乏培养。

3 实验教学体系改革初探

针对目前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应明确实验教学体系向应用研究型教学体系进行转变,即教师通过提问题为主线,引导作为主体的学生参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可,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验教学体系改革。

3.1 多层次的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体系

目前,我国各高职高专院校的实验教学体系基本上可以划分为基础性实验、设计型实验、创新研究实验三个层次。其中基础性实验主要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实训加深学生对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如叠加定理与替代定理的验证、三相交流电路电压、电流的测量等电工电子理论的相关验证性实验。此外,通过基础性实验实训可以让学生熟练使用仪器、调试电路、掌握本专业领域的基本数据分析技能。这类实验内容已经相对完善和成熟,实验方式多详细规定,教师在培养学生时应积极开创新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引导式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基于所学的基础理论对实验现象和数据进行分析判断,进行研究讨论,加深其基础理论的学习。

3.2 多层次的电工电子实验教学内容

综合性实验是在学生完成基础性实验后,为了实现对电工电子基础理论知识的拔高,设计的综合实验教学内容。这些内容的安排以设计性为主,结合多层次的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体系进行。综合性实验多为教学课程的知识或是本课程相关的综合知识的实践和运用。如要求学生设计一个信号调理电路,放大和滤波处理信号等实验内容。此类实验不仅要具有综合性和创新性,同时对学生自身能力素质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此类实验可引导学生通过参与试验,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帮助其用创造性思维解决复杂问题,可有效地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3 进一步发展的措施

1)完善实验考核成绩的评定。电子实验的考核体系可以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考核,检验教学成果,为进一步提升电工电子实验实训的质量提供基础,具体见表1。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针对目前大部分高校实验室存在实验教师学历水平、技术参差不齐的状况,提高实验教学水平的途径之一就是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同时对协助教师进行工作的实验技术人员也应重点培养。技术人员可做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协助指导教师进行实验指导和科研工作以及对实验室的日常工作进行管理,特别是对实验设备的购买、研制、维修。

3)加大实验教学资源的投入。以校园网为基础,构建“实验室开放管理系统”,首先通过网络化的实验平台教学大纲、电子课件和教案等,同时可以设置网络预习、提问、答疑等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提交作业、下载资料等;其次,可全面开放网络化教学体系,最大限度地开放实验室,允许学生利用实验设备完成基础性的实验课程,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地参加电工电子实验,让学生多多锻炼,建立科技活动小组,增强其科研意识。

4)完善实验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开放式的实验室管理并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全方位开放后的实验室,学生流量较大,管理难度也随之加大。管理中可以进行创新,如学生协助实验教师管理自己。同时还可以通过加强监督管理、制定考核体系、明确岗位职责等方式完善实验管理机制。

4 结束语

总之,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学校各部门的重视,通过长期的努力才能实现。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不仅需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还要重视电子网络化和实验设备的投入。该项改革对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能使学生熟练掌握电子专业技能,适应当今社会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邓香生.电工基础与电气测量技术课程改革与实践[J].新课程研究,2010(2):30-31.

[2]杨冬云.现代信息技术与《电工基础》教学的整合[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5):151,153.

[3]俄燕.电工基础课中电路网络等效变换的授课探讨[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1):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范文第5篇

一、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信息时代的来临,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高等职业是要培养出基础扎实、能力强、素质高且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电工基础》是工科电类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程。该课程的教学目的是系统地介绍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定律、基本分析方法。它是《电子技术》等课程的前修课程。它在专业课程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不可动摇的。它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实践能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实验课程是理论课程的延续,是对理论知识的验证,是对理论知识的巩固和拓展。由此可见,实验课程是课程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设计能力的培养是实验教学的中心任务。传统的的实验教学模式无法适应创新教育的需求,改革势在必行。因此运用传统实验方法和现代EDA技术相结合,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完成综合型、设计型实验。

二、传统实验教学现状

传统教学体系中认为实验教学是对理论课的验证和补充,实验教学的目的也是为了加深对理论课的理解。因此,许多实验是以演示、验证理论知识为主,因而使得实验课的学时比例模糊,更谈不上实验教学体系的完善。

传统教学体系中实验课是验证性实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几乎没有。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按规定的步骤去做实验,得出大致相同的实验报告。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状态,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传统实验教学手段单一,只有常规实验,没有充分利用电化实验教学、计算机辅助实验教学来进一步提高实验水平。学生的动手能力差异。

三、基于EDA技术的实验改革

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电子产品已与计算机系统紧密相连。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是在计算机辅助设计CDA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在EDA技术中,人们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关于电路的各种功能设计、逻辑设计、性能分析等。将EDA技术应用于电工基础实验教学,是今后实验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职业学校的实验教学应该以训练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和创新思维为教学目标。因此,将不受实验室硬件条件限制的EDA技术引入到电工基础实验中来,是高校实验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

基于EDA技术开设电工基础实验,利用软件进行仿真实验,可以弥补实验设备不足、实验设备老化、元器件短缺的缺点,从而降低实验教学成本。还能利用软件中的各种仪器设备和分析方法,使学生更快更好地完成实验内容,帮助学生更快更扎实地掌握基本知识,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将EDA仿真技术和传统的电工基础实验教学相结合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对传统的电工基础实验教学的一次改革,同时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提高学生的竞争力,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目前,我们主要采用的EDA软件有:电子工作台EWB等。EWB是电子电路设计,虚拟仿真软件。该软件基于PC平台采用图形操作界面虚拟仿真了一个与实际情况非常相似的电子电路实验工作台。它提供了与实际情况相同的数千种元器件模型,近十几种常用的测试仪器仪表和十多种电路分析功能。它几乎可以完成在实验室进行的所有的电子电路实验,非常适合电子类课程的实验教学,并可将设计好的电路通过Prote格式的网络表格进行PCB制版。

将EDA技术引入实验教学,用EWB进行仿真模拟课程设计,元器件选择范围广,参数修改方便,电路调试便捷。学生可以不受元器件的限制,不用担心设计实验失败,从而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得整个实验过程变得生动活泼、饶有兴趣。

四、EDA技术引入使开放式实验室成为可能

实验教学是理论教学的补充和延续,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传统实验教学大多结合理论课程开设实验,实验室只是在教学计划规定的实验时间段内才开放。而开放式实验教学是一种现代化教学方式,实验室在时间和空间上双重开放。将实验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自行安排。学生在实验中的角色和地位由被动变为主动。他们不仅是实验的主体,更是实验过程的主导者,教师只起指导作用及提供技术服务。

实验室每张实验台都配备了一台用于电路仿真的计算机,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及时根据实验测试情况调整电路参数,把EDA和实际电路调试有机结合起来。既克服了纯仿真的非真实性缺陷,又能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指导实际电路调试,加快实验进程。

五、将EDA技术贯穿在实验教学中

自EDA技术引入《电工基础》实验教学中后,明显改善了教学质量。在理论教学中,计算机仿真的应用使理论分析得以验证;在实验教学中,学生通过硬件实验与仿真实验相结合,即锻炼了学生动手能力又让学生学习了电子设计自动化的方法,为其今后设计电路奠定了良好基础,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EDA仿真技术与传统电工基础实验相结合,既能够传授实验技能,又能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促使学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因此在教学中,要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基础到综合、由理论验证到创新设计、循序渐进的原则,按照基础型、综合型、创新型三个层次开展实验教学。基础型的实验以定理定律的验证为主,由学生通过EDA软件搭建实验电路进行仿真。综合型的实验以学生动手为主,教师辅导为辅,教师只给出设计要求或者设计指标,让学生自由发挥,自己查阅资料,设计电路。创新型实验就是学生自己动手,自己动脑,主动学习,通过无题目、无要求、无步骤的自主型实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发挥想象,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六、结束语

EDA技术应用于实践教学模式探索的重要性和可行性。进一步证明了实验教学应当以EDA仿真技术为突破口,迅速推广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充分利用计算机的诸多强大功能,实现教学形象化、多媒体化、各科的仿真技术化。并广泛运用计算机的软件功能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取代原始落后的教学设备,彻底解决部分实践性环节教学难题,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教学成本,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培养更多更好的新型实用人才。

参考文献

[1]彭安华.电工电子实验教学改革探索.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年01期.

[2]彭爱梅,尹玉军.基于EDA技术的电工基础实验改革研究.考试周刊.2008年50期.

[3]严国红.电工电子实验教学改革.高教发展研究中心.2005年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