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气象局交流材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申诉人:***,男,汉族,现住**省**县**镇。
电话:****。
我于1983年9月毕业于**省气象学校,分配到**省**县**气象局工作,属于国务院直属国家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干部,1988年**气象学院函授毕业属大学本科,1988年聘为助理工程师,1991年任**气象局预报服务科科长,1993年竞聘**气象局综合开发公司经理。
申诉事项:
纠正**气象局关于责令我限期调离气象局的违法决定,恢复我的工作权利,补发工资。
申诉事实理由:
1、1993年9月,**气象局局务会决定,停发我的工资,责令我调离气象局,属于越权行为,严重违犯了公务员法第十三条,公务员享有下列权利第二款,“非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被免职、降职、辞退或者处分。”
2、公务员法第五十六条:“处分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而**气象局局务会决定责令我20天内调离气象局,属于不经法律法规设定的处罚行为,应视为无效。
3、公务员法第五十七条:“对公务员的处分,应当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分恰当、程序合法、手续完备”。而**气象局责令我调离气象局的决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处分不当,程序不合法,手续不完备。
4、我被剥夺工作权利,完全是当时**气象局局长**利用职权,假借局务会的名义对我打击报复的结果。
1992年原**市气象局党组到**气象局考核干部,准备提拔**,当时**市气象局人事科科长**代表组织找我谈话了解情况时,我本着对气象事业负责,对组织负责的精神,真实地反映了以下情况:**同志政治素质差,文化水平低,没有气象专业知识,法律意识淡薄,工作方法简单,脾气爆燥,办事不讲原则,不适合任局长。谈话之后,**严重违犯党的组织原则,将我们的谈话内容全部透露给了当事人**,因此**认为我阻碍了他的升迁之路,对我怀恨在心。
1993年3月,**任副局长主持工作,仅用五个月时间,利用手中的权利对我打击报复,制造理由,捏造证据,夸大事实,将我从原工作岗位撤下,在没有上级气象局书面批复的情况下,以气象局局务会决定的名义于1993年8月停发了我的工资,剥夺了我的工作权利。
我向组织反映的关于**的问题是正确的,**在当局长期间专横跋扈,为所欲为,政治和业务水平低,1999年9月无视国法到当地驻军闹事,构成刑事犯罪,被判有期徒刑2年缓刑3年,当时**日报,机关党报对此事均有报道。社会影响极坏,对气象事业造成了巨大损失。
我从1983年参加工作,就在气象局从事测报工作,社会经历一点没有,个人性格比较内向,法律意识淡薄,考虑问题简单。而**下过乡,当过工人,个人养车搞运输,以后又自己开商店搞批发。调到气象局当了两年综合服务经理,个人阅历和社会经验比我丰富,考虑问题比较周全,在对我进行打击报复过程中下了一定的功夫。3月份上任就以局务会的名义制订了科长目标责任状,目标、内容、条款都是他一手制订的,5月份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开局务会捏造理由,夸大事实,以违反目标责任状为由,解聘了我的预报服务科科长职务。随后聘任我为气象局综合开发公司经理,开展有偿气象服务,并配给运输车一辆,口头许诺了一些优惠条件,公司经营不到一个月,由于经费原因使公司无法经营下去,我提出了辞职,我刚交上辞职信,他就安排我业务考试上岗,考题是他安排人出的,考试内容是其他同事正在学习的,我在完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根本就不可能考及格,以此制造了我考试不及格的理由。
我辞去综合服务公司经理,是**一手制造的,他事先口头承诺人、财、物等各种有利条件聘我为经理,制订了目标责任状,事后就让我自己解决经费和启动资金问题。我没有能力解决资金问题而辞职,他又能给我安了个工作能力差,政治素质低的罪名,这全完是他事先设计好的过程,是他打击报复我的一个步骤。
**利用职权对我进行打击报复这一事实可由当时气象局有正义的全体干部职工做出的书面材料证明。(证明材料附后)
5、**出于打击报复的目的利用职权夸大事实,捏造证据,以《**县气象局文件》**字(1993)9号文件形式报**市气象局党组的请示,由于理由不充分,没有批复,这一点**有书面材料证明(证明材料附后)。
6、我的档案被移交**县人事局人才交流中心是1995年3月20日,至今我还没接到书面通知,也没有任何形式的书面文件,这一点违犯了公务员法第五十七条即“处分决定机关认为对公务员应当给予处分的,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按照管理权限和规定的程序作出处分决定,处分决定以书面形式通知公务员本人”。
申诉经历:
我本人对责令我调离气象局的决定一直不服,认为这个决定是违法的,曾多次找省、市领导和部门反映申诉,写上访信件和与有关领导面谈进行了多次。
当时**市气象局局长**是同**同期从地方调到气象系统的非专业干部,当时为了搞创收,开展有偿气象服务,**市气象局树立**为创收典型,认为只要能创收就是好干部,就可以放手干。而**为了在**气象局尽快树立威信,在工作中将我树立为反面典型,上任五个月就以局务会的名义停了我的工资。广大职工敢怒不敢言。我的上访材料在**的控制下没有结果。
1998年***局长调入气象局,当时由于我法律意识淡薄,没有明确的申诉目的,只强调同**的个人恩怨问题,谈话也没有结果。
1999年9月,**违法入-狱,我再次找到**局长,要求重新调查我的事情,给我一个合理答复,**局长说等**个人的问题处理完再说。
2003年,**气象局的全体职工站在公正的立场上集体呼吁,出具了《关于纠正对***同志的错误决定恢复其工作的意见》的书面材料,同时我也写了申诉书,投递给了省局和市局有关领导,这次**市气象局人事科吴志华和岳秀菊两位同志到**气象局做了调查,最后找我谈话,说你告**打击报复这一事不成立,因为**提出的关于你考试不及格,购买部队气象器材和辞去气象局综合服务公司经理等事实都存在,只能维持**气象局的决定。
2005年以后我又通过找气象系统的老领导,同事做工作也均没有结果。
2013年3月份,我再次给**市气象局写了申诉书也没有回音。
我认为气象局对我的处分决定是违法的,我再次申诉。
此致
**省气象局局长
申诉人:***
2013年7月
附件:2份
两次极端事件发生前,新乡市气象局均及时开展了决策气象服务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暴露出一些不足之处。本文针对这两次极端暴雨的特点及决策气象服务工作进行总结、分析、思考,以期能对今后重大灾害性天气的决策气象服务有所借鉴。
一、两次特大暴雨的特点
(一)7月9日特大暴雨的特点
7月9日是局地性暴雨,特大暴雨的降落区主要在新乡市区及周边的辉县、卫辉、新乡县境内,强降水从后半夜开始,集中时段为凌晨3点到11点,1小时最大雨量为132.7mm,6小时最大雨量为399.1mm,日最大雨量为450.2mm。此前,新乡站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大日雨量为200.5mm,这次降水是上次极值的两倍还要多;新乡站的年平均降雨量为554.0mm,这次降水占年平均降水量的75%。特大暴雨导致新乡出现了严重的城市内涝,部分地区交通瘫痪、电力中断、隧道和地下车库严重积水,道路冲毁,房屋倒塌,农田出现渍涝,农作物受涝绝收,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生产和生活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二)7月19日特大暴雨的特点
7月19日是区域性暴雨,影响范围波及整个华北地区,特大暴雨的落区主要在辉县北部山区,强降水集中在两个时段,分别是凌晨5点到11点和14点到18点。由于此次灾害性天气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加上7月9日洪涝灾害的叠加影响,造成辉县市各旅游景区基础设施损毁严重,洪水流经区域低洼处农田洪水倒灌、积水严重,灾情加剧。受辉县市石门水库和宝泉水库泄洪影响,新乡市北部郊区多处道路、村庄和农田出现严重积水,群众生产和生活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辉县、卫辉等多个县(市)部分农作物绝收。
二、 两次特大暴雨的决策服务内容、方式和效果
7月9日,极端强降水来临前,新乡市气象台提前24小时预报西北部有暴雨,并在8日下午指导西北部的辉县市气象局制作《重要天气报告》,报送到辉县市委、市政府、市防汛指挥部等部门。极端强降水影响过程中,新乡市气象台在9日3时29分和8时00分两次全网暴雨红色预警信号,强降水集中时段的5~14时,每半小时向市委、市政府及防汛部门等通过手机短信平台报送一次雨情信息。气象局局长先后4次当面向新乡市委、市政府的主要领导汇报前期雨情和后期形势的演变情况。极端降水结束后,又制作两期决策服务材料,分别就9日的降水情况和之后一段时间的天气情况由局长向地方主要领导汇报;相关业务人员及时开展灾情调查。一系列举措,为地方领导指挥防灾减灾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得到了领导的高度评价。
7月19日,极端强降水来临前,新乡市气象台提前24小时预报全区将有暴雨,部分地区大暴雨,并在18日上午制作《重要天气报告》报送到新乡市委、市政府、市防汛指挥部等部门。极端强降水影响过程中,新乡市气象台在19日6时32分暴雨黄色预警信号,15时23分全网暴雨红色预警信号,期间通过太行山区域联防微信交流群每小时与山西晋城气象系一次,了解上游的雨情及天气;气象局局长每1小时通过微信向市委、市政府及防汛部门的主要领导报送一次雨情信息和后期形势的演变情况。极端降水结束后,又制作两期决策服务材料,分别就19日的降水情况和后期天气展望由局长向地方主要领导汇报;相关业务人员及时开展灾情调查。
7月19日,新乡市防汛抗旱指挥部下发了新汛电〔2016〕20号特急明传电报,指出新乡市气象台于2016年7月19日下午暴雨红色预警信号,预计防汛形势十分严峻。市委书记舒庆指示:全市动员,全员上岗,党员干部带头,众志成城,确保沿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各级各部门要立即进入战斗状态,启动防汛应急响应。对可能出现的隐患抓紧排查清除,辉县、卫辉、凤泉区要重点关注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确保人员无伤亡,确保无垮坝,确保无决口,确保国家交通干线和重点工程安全。气象部门的周到加密服务,加上地方领导的科学指挥调度,使新乡市在第二次大灾面前无一人死亡。
三、存在的不足
(一)预报偏差大
新乡市气象局虽然对这两次极端天气事件从中期―短期―短时―临近各个时段把握较好,但对降水极端性估计不足,对降水中心的预报偏差较大,量级预报偏小, 精细化程度难以满足决策、公众的现实需求,对持续时间、降雨强度把握不够准,对暴雨引发的次生灾害和可能造成的灾情估计不足。
(二)决策服务的提前量不够
在这两次极端天气事件中,新乡市气象局决策服务的提前量不够,仅仅在特大暴雨来临前的24小时才向当地决策部门开展服务,且在服务材料中,为公众提供的合理安排生产和趋利避害等方面的建议不具体,暴雨预警信号的提前量也不够。
(三)信息传播及时性不够
预报预警信息传播的及时性、有效性还不高,存在服务的盲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防灾减灾的效果。比如7月9日3时29分的暴雨红色预警信号,尽管是手机全网,但是由于发生在凌晨,老百姓都在熟睡中,预警信号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四、引发的思考
(一)千方百计提高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
准确的预报是做好决策气象服务的基础。以目前的预报水平,区域性暴雨是能提前预报出来的,但是对于中小尺度的突发灾害性天气的预报仍是工作中的难题,加上各类数值预报模式对极端降水的预报能力有限及效果差异,更增加了预报难度。因此,提高预报准确率,主要是提高中小尺度系统的预报能力,就要求预报员在实际工作中结合本地区的气候特点,加强新资料、新技术、新方法的综合应用,加强对中小尺度系统的形成机理和变化规律的分析研究,同时还要加强经验积累,千方百计提高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
(二)下大功夫提供精品决策服务
很多决策部门和决策者对气象专业并不熟悉, 特别是对一些气象专业术语, 更是缺乏了解。因此,我们在准确提供气象信息的同时,还要在文字用语上下功夫,既要尊重科技水平,又要考虑需求的满意度;既要引起决策者的注意,又要顾及部门形象,要简洁明了、通俗易懂,要多用服务语言,少用预报语言。
(三)综合应用各种服务手段提高预报预警的时效性
一是加大细网格资料和非常规资料的释用力度,研判强降雨时段、影响区域和降雨强度,提前做出预报。二是加强上下会商、左右联防,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三是在暴雨天气临近或出现过程中,严密监视形势演变,不断跟踪订正,使预报误差更小、预报更加精细、决策气象服务产品更精准。四是坚持多元传播,设法提高预警信息覆盖面,尤其是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实现广泛传播,使预警信息的覆盖面迅速扩大,时效性进一步增强,力争广覆盖、广受益,最终切实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
(四)加强气象灾害防御知识普及
要大力推进气象科普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加强突发气象灾害事件的正确舆论引导,及时做好相关气象分析、科学解释和说明工作,全面提升普通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增强公众抗御气象灾害的信心,切实提高公众防灾减灾的能力。
五、小结
关键词 特大暴雨;防灾减灾服务;对策;河北涉县;2016年7月19日
中图分类号 P457.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2-0242-01
大暴雨是我国重要的灾害性天气之一,汛期出现较为频繁。对暴雨天气成因和发生机制进行研究一直是气象部门的工作重点。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暴雨天气与风垂直切变、云团的自组织过程、海陆风环流之间有密切联系[1-2]。在观测能力和资料分辨率影响下,使用数值预报对中尺度以下的局地暴雨几乎无预报能力,这就使得局地暴雨的预报难度大幅度增加。随着气象现代化快速发展,新的观测资料和探测手段的应用提升了气象预报准确率。气象服务部门作为面向政府和社会大众的窗口,其服务水平高低直接对突发天气事件危害程度产生影响。因此,提升对大暴雨天气的防灾减灾服务水平是当前涉县气象服务工作的重点,也是社会对涉县气象服务的迫切需求。
1 大暴雨天气实况
受低涡和低层偏东风共同影响,2016年7月19日凌晨开始,涉县出现大范围高强度降雨天气,最强降雨区主要分布在涉县东部和南部,以大暴雨和特大暴雨为主,主要降雨时段在19―20日。根据气象部门统计,此次降雨过程涉县县城内的降水量为95.2 mm;最大降水量出现在合漳乡,降雨量为463 mm。此次洪灾给涉县群众生命财产、农业、道路交通等造成严重损失。受灾群众超过5万人,因灾死亡8人,失踪1人,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亿元。
2 特大暴雨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情况
2.1 加强领导,周密部署
针对此次强降雨天气过程,7月18日涉县气象局组织召开专题会议部署气象服务工作,进一步强化思想认识,严明工作纪律,严格责任落实,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7・19”应急服务领导小组,完善各项应急预案。
2.2 迅速行动,提早预报
制作专题预报材料,向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进行专门汇报,提示相关部门做好应对防范工作。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办公室印发《关于做好防御强降雨工作的紧急通知》,并发放到各成员单位及乡镇。同时制作重要天气预报在县电视台循环播放。在全县防汛工作专题会上,涉县气象局针对此次强降雨过程及防范措施进行汇报,组织防御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召开气象灾害防御紧急会议。同时,通过短信平台、电子显示屏、微信、微博、信息员微信群等渠道向社会公众重要天气预报信息。
2.3 严格值守,及时预警
接到市局启动Ⅰ级应急响应后,涉县气象局立即进入应急响应状态,局领导和各应急小组24 h坚守岗位,认真做好应急响应工作。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办公室电话通知各乡镇和有关部门,告知做好防范工作。业务人员密切监视天气变化,加强与省、市台天气预报会商,及时通过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微信、微博等平台各类预报预警信息和雨情信息、气象信息20余次15 000多条。协助县领导做好全县抗洪抢险指挥,气象台每10 min通过电话向县领导汇报1次雨情、汛情。服务应急人员加强区域站设备监测,冒雨抢修故障区域站,确保仪器装备正常运行。
2.4 深入一线,调查灾情
灾情发生后,涉县气象局联合民政、农牧、交通、水利等部门组成调查组第一时间赶往受灾严重的乡(镇)、村进行实地调查,对“7・19”灾情收集汇总,并就灾害成因、受灾程度、灾害影响及损失程度等数据和资料认真分析,为下一步抢险救灾气象服务工作提供依据。
3 启示
汛期来临之前应及时对中小水库、山洪灾害易发区、河道堤坝、重点隐患部位进行排查和整改,同时积极开展防汛演练,加强监测;做好气象防灾减灾服务的基础是准确的天气预报和及时的预警信息[3-4];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调整应对措施是做好气象防灾减灾服务的重要环节;各个部门共同交流、密切合作是做好庀蠓涝旨踉址务的有力保障;各级气象部门之间上下联动、有针对性地指挥都可以提升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效益。
4 对策
4.1 加大力度宣传气象灾害防御知识
涉县气象局应借助各种多媒体平台,如电视、收音机、宣传册、手机短信、高音大喇叭等方式积极宣传气象防灾减灾知识。根据不同人群,推进气象科普知识进入农村、学校、机关单位等。对突发性气象灾害加强舆论引导,向社会大众详细讲解气象灾害危害和防御措施,提升社会大众防灾减灾意识。
4.2 加强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
涉县气象部门应借助现代化技术手段,提升对气象灾害信息的监测和预警能力,及时将灾害性信息到群众手中,以便人们提前做好准备,从而降低灾害性天气造成的损失。
4.3 总结灾害性天气过程,提升预报预测水平
气象部门应提升天气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加强数值预报产品应用,积极引进专业人才,加大对业务系统的开发力度。结合近些年涉县暴雨天气发生规律,对该地区暴雨天气加强研究;构建一支素质高、专业性强的预报队伍,对大暴雨天气形成机理加强研究,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
5 参考文献
[1] 许永姿,王琳佳,孙良鑫,等.灵璧2015年6月23―30日持续强降水过程的气象服务总结及启示[J].安徽农业科学,2015(29):231-234.
[2] 周继先,聂云.思南县2014年7月13―17日持续性降水特征分析和服务总结[J].安徽农业科学,2014(30):10609-10610.
关键词 气象为农服务;气象灾害;防灾减灾;内蒙古阿拉善
中图分类号 S1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2-0248-02
气象是“三农”及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农业一直是天气气候的高影响行业,农村也是气象防灾减灾薄弱地区,农民对气象服务需求尤为迫切。2010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简称“两个体系”)。3年来,阿拉善盟气象局在推进为农服务“两个体系”的建设中,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勇于创新,摸索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富有成效的可靠经验。始终坚持把气象为农气象服务及防灾减灾作为气象服务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领导,建立健全有效运行机制,提升服务保障能力;将“两个体系”建设向基层延伸,气象服务向农村牧区深入,在提高农村气象灾害预报预测能力和拓宽农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覆盖面上不断下功夫,为“三农”与防灾减灾提供气象服务,效益明显,赢得了党政领导、涉农部门的肯定以及广大农牧民的好评。
1 建立健全有效运行机制,提升服务保障能力
为了适应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新需求和满足农牧民需求,阿拉善盟气象局首先从创新体制机制入手,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凝聚社会共识,齐抓共管做好新时期气象为农服务与防灾减灾工作,不断提升气象为农服务保障能力。
1.1 强化组织领导
盟、旗(区)级政府成立了由分管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气象为农服务与防灾减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做好当地区气象为农服务与防灾减灾工作。
1.2 强化部门合作
一是先后与涉农部门、环保、国土、旅游等11个单位建立了合作联动机制,建立和完善气象为农服务与防灾减灾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对相关部门工作职责、主要任务做出明确规定,并定期召开会议,通报工作进展情况,查找存在的问题,更好地协调行动,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防灾减灾长效机制,实现资源共享。二是实行科研项目合作,以项目求发展,共同推动气象灾害防御建设工作,提高防灾减灾能力。不断拓展重大项目建设:①与移动、通信、电信等公司进行深化合作,开发了手机短信气象预报预警服务信息平台,开辟了“绿色通道”,免费为党政领导、涉农部门、种养殖大户、重点服务对象以及农牧民等发送手机短信,正在将城镇居民、学校、相关企业等有关人员纳入免费信息数据库,并列入2012年盟惠民工程;②与盟林业局开展贺兰山森林(草原)火险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服务项目合作建设,在贺兰山灾害多发段建立了4个地面自动观测站、8个人工增雨烟炉,第1期共投入资金207万元,有效地提高了防灾减灾能力;③通过经济开发区“金沙苑万亩葡萄园”特色气象服务项目的建设,获得盟、区财政投资53万元,在金沙苑万亩葡萄园建成了七要素、三要素自动气象站,在经济开发区气象局建立气象预报预警信息业务平台。目前,以上3个重大专项项目建设已全部投入业务运行,效果明显,赢得领导充分肯定和广大农牧民满意、称赞。
1.3 完善应急机制
为做好气象灾害应急工作,内蒙古阿拉善盟气象局制定了盟、旗(区)、苏木镇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形成盟、旗(区)、苏木镇3级预案体系;政府发文组织开展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工作,完成阿左旗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的编制工作;当地政府先后下发贯彻落实国办33号文件、国办44号文件及相关政策性文件,建立健全组织体系,要求重点成员单位将气象灾害应急工作纳入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统一预警信息,统一整合防御力量,统一协调各方行动,不断提高应急联动能力,并将防灾减灾工作纳入政府年度目标考核,列入政府“十二五”规划。
2 增强农村牧区气象防灾减灾能力
阿拉善旗是受大风、沙尘暴、干旱、暴雨洪涝等灾害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农村牧区自然条件较差,加之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灾害防御相对薄弱,各类气象灾害与极端天气频发,对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农村牧区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威胁,必须加强农村牧区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农村牧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综合防御和应急处置能力[1-2]。
2.1 加强农村牧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
经过多年建设,基层拥有气象、水文等监测预报设施,在防灾减灾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目前来看,资源整合力度不够,全方位监测预报网络还未形成。今后要朝着资源共享、部门联动、互通的方向发展,避免重复建设,提高使用效率,更好地发挥农村牧区各类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设施的作用。通过优化布局、合理规划、加密站点,统筹推进重要流域、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地区等农村重点部位的气象灾害监测站网建设。截至目前,建成3个特色农业小气候自动气象观测站、12个区域自动气象站、5个无人自动气象站、1个强风自动气象站、3个通勤机场无人自动气象站、2个自动土壤水分站,5个七要素自动气象观测站、2个移动自动气象观测站、1部713型天气雷达,同时依托阿拉善盟气象局天气雷达,能对各地区强对流天气状况实时跟踪监测,遇有灾害性、转折性重大天气过程时,密切监视天气过程变化,加紧会商,开展精细化天气预报,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服务能力。
2.2 拓展气象预报预警信息渠道
近年来,内蒙古阿拉善盟气象局扎实构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积极探索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服务的新举措,通过“两个体系”建设不断将气象服务向基层延伸。阿拉善盟已建成盟、旗(区)、苏木(镇)、村嘎查4级气象灾害防御示范体系;建立了集手机、电视、广播、网络、声讯电话、电子显示屏、农村大喇叭等多种手段为一体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平台;建立24个标准化气象信息服务工作站、65块电子显示屏、63个大喇叭、54个气象短信预警机,6块警示牌;建成拥有232人气象助理员、信息员的队伍,实现苏木镇(街道办)有气象助理员,村嘎查(社区)有气象信息员的目标。此外,还组织开发了阿左旗苏木镇气象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了多渠道预警信息。每年围绕农牧业生产、气象灾害防御等主题,组织科技人员深入苏木镇、村嘎查开展科普宣传和防灾减灾培训、演练,开展气象助理员、信息员及防灾减灾联络员培训,提高灾害防御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3-4]。
2.3 完善农村牧区气象灾害应急处置措施
目前,已基本实现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到旗,应急预案到苏木镇,预警信息进村入户,促进农村牧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网格化。加强对气象灾害易发多发区、农村人口密集区等重点部位的应急演练,以此检验和完善各种气象灾害的应对措施和处置能力,提高农村群众互救自救能力及各单位协同合作能力和水平。
2.4 加大气象科普宣传力度
组织气象、农业专家编印《农业与气象》《气象灾害防御指南》《气象灾害防灾减灾指南》《农牧业气象服务手册》《农村雷电防御知识》等宣传资料,通过进学校(社区)、科技下乡、3·23气象日、5·12防灾减灾日等重大活动,采取座谈、讲课、演练、展板、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进行气象科普知识宣传,不断增强和提高农牧民合理利用气象条件进行科学生产、管理及防灾减灾的意识和能力。
3 提升农业气象服务水平
3.1 加强农业气象决策服务
打造农业气象服务平台,对决策气象服务实行“直通式”服务,采用手机短信的方式将农用气象信息和灾害性预警信息,第一时间发送到各旗(区)、苏木镇(街道)分管农业生产的领导、村级干部及种养殖大户、农业合作社的负责人手中,同时也为能够接收手机短信的农民提供“直通式”农用气象信息和灾害性预警信息。信息多渠道,还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站、“12121”气象服务电话、农村大喇叭等方式及时向农民提供“直通式”气象信息和预警信息服务。
3.2 合理开发利用农业气候资源
不断深化气象服务内涵,组织与涉农部门合作,加强农业新技术、新模式推广与运用的气象研究。通过开展气候资源普查评估和精细化农业气候区、气象灾害风险区划,调查资源情况和承载能力,以利于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适应性地利用和开发好当地气候资源,为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做好决策服务,帮助农民把自然风险降低到最小程度,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在此基础上,合理开发空中水资源,开展人工增雨作业等,充分发挥人工增雨作业在抗旱防灾、生态环境改善中的作业,把潜在的资源优势转换为促进农业增效的现实生产力。
3.3 打造特色气象服务
针对地方农牧林业生产需求,突出特色,不断拓展专项气象服务,为专项生产或活动提供气象服务,开展额济纳胡杨景色旅游节、巴丹吉林沙漠旅游节、马莲花旅游文化节、万峰骆驼赛文化节和向日葵、油桃生长季气象条件分析等专项预报服务产品;制订农业气象服务业务流程与技术规范,完善周年农业气象服务方案,建立重大农业气象灾害联合会商、制度[5]。
3.4 强化保障粮食安全的气象防灾减灾服务
针对该盟主要农作物玉米、向日葵、西瓜等的播种、施肥、喷药、收获和设施农业蔬菜、特色农业、种养殖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特色双峰骆驼保种基地和生态环境保护区等各种农牧相关活动对天气条件的要求,制作农用天气预报服务产品。在春种春管、夏收、夏种、秋收等关键农事季节和关键性、转折性、灾害性天气来临前开展关键农事气象保障服务。
虽然采取了多项措施,促进该盟气象为农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一是农业气象监测、服务专业人才匮乏,服务产品水平和科技含量有待提高;二是农业气象业务观测手段落后,需加强现代农业观测站网建设;三是农民对气象知识和气象防灾减灾知识欠缺,防御意识淡薄;四是部门合作、专业技术交流不够,提高灾害防御的能力不够;五是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系统和农村终端系统不够完善;六是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覆盖面不够广[6]。
4 参考文献
[1] 朱明.在新农村建设中加强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的思考[J].江西农业学报,2011(6):200-201,206.
[2] 矫海燕.健全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J].求是,2010(6):56-57.
[3] 严晓岚.提高气象服务水平 增强防灾减灾能力[J].科技,2009(3):54-56.
[4] 肖佳萍.新一代防灾减灾气象服务体系建设思路及方法探讨[J].贵州气象,1999(5):38-41.
【关键词】基建项目 管理 思考
一、引言
刘家清同志在《2016年全区气象局长会议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强市、县两级基础设施建设”。由于市、县两级级气象部门缺乏专业基建管理人才,从事基建管理人员没有专业基建基础知识,管理工作处于边学习边工作的“实验”状态。为了达到降低基建项目成本,保证工程质量,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本文就加强基建项目管理提出几点思考。
二、基建项目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基建项目操作流程方面
开展重大项目建设要高度重视项目操作流程的规范工作,确保每个气象新项目的提出、施工、竣工、交付必须有一个规范的操作流程,同时要符合《气象部门基本建设管理办法》、城乡建设规划、用地审批、环境影响报告等方面的规定。
(1)前期工作不到位。项目前期工作是指项目的提出到项目开工建设的全过程,包括立项、规划方案审批、用地审批、施工图设计、工程招投标等。为使项目早日投入生产,先开工建设后办理相关手续的现象就难免发生,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可预见性的问题,可能使工程难以实施或工程进度缓慢。例如,有的单位在做重大建设项目时,虽然落实了新征地块,但是与地方有关部门征地办证手续还没有完成,就草率先行启动了该建设项目的施工,已经既成事实的开工在施工过程中,经常遇到村民前来闹事、阻止施工,甚至出现威胁建设项目管理人员人身安全事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当地村民都会提出很多苛刻的条件(俗称宰猪),使谈判、协调遇到很多预想不到的困难。究其原因就是还没有形成为工程的顺利进展而开展前期工作的理念,主要表现在项目立项程序不尽规范,对项目的建设规划、前期论证、相关建设环境建设和政策措施建设等研究不重视,相关审批手续不全等方面。
(2)不重视项目操作流程。在同项目中把追加项目不经过招标打包给原来的施工队。例如,有的(某)单位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在原来基建项目没有完成之前,由于上级部门的催进度,没能坚持制度办事,而把后续项目又打包给前面的工程队,导致后面工程出很多问题,很难协商,尽管能与甲方协商好的问题,也签字了,但是第三方的预算公司会坚持原合同而不予同意,就会陷入僵局。
(二)基建项目投资控制方面
建设工程项目资金需求大、建设周期长、工作风险大,由于目前气象部门在建筑工程整体项目管理的水平不高,投资控制意识相对比较薄弱,从而出现工程建设投资失控的现象,对项目的资金回笼、正常运作也造成极大的困难。
(1)缺乏严谨的项目可行性研究和设计工作。一个工程项目,其质量决定着气象单位的环境面貌,它功能设置的合理、投资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计阶段的工作。如果缺乏专业人才和对施工现场做深入细致的调研,必然导致许多项目前期工作难以达到应有的深度,审查不出可行性研究材料隐藏的问题,致使部分项目建设期延长,及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概算。例如,缺乏对施工场地预留的预见。实施项目工程中,由于项目设计时没有对施工现场做深入勘探和调研(地势地质调研),首先是有的(某)单位在施工过程中遇到了无法预见的施工困难,使得增量工程增加很多,虽然完成工程进度,但却超出了项目预算(将180万元的工程做到560万元),造成了很被动的局面。其次,有的单位对项目施工过程中场地要求等诸多因素未能充分考虑。导致建设的多普勒雷达楼(特别建在山头上)建完后,在进行雷达大型设备吊装时发生了场地不够吊装位置的困难;而另一个单位同样由于没有事先预留吊装场地,也导致在吊装大型顶楼钢结构梁吊顶安装时,同样遇到吊车进场作业的困难,并都导致了工程费用的增加。
(2)项目施工过程中控制不严。在项目实际操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施工图设计变更现象,由于未及时记录及投资估算,并把工期作为项目管理的唯一目标,造成施工中费用控制不严,赶资金进度、措施费等大量附加费用的发生,导致工程预算与最后的竣工决算相差甚远,投资失控的现象。例如,有的单位在施工方提出要增加工程时,建设单位项目管理方有时不能与设计方沟通好,就轻易自行小改设计方案,而陷入了施工方为了增加施工费而设的陷阱,从而逐渐失去对建设项目整个增量工程的控制,超出了建设项目10%的总预算无法通过上级有关部门的决算预审。
(3)监督监理工作,严把工程质量关。本事件说明除了具有建筑行业专业知识外,本气象行业专业设备安装知识的掌握和从事基建项目管理人员的责任心也很重要。例如,有的单位在施工过程中,由于中标的监理方(不由自己选择)能力有欠缺,无法发现雷达站基座天线罩底座设计的错误,在施工中施工方也不知错,最后还是靠建设单位业主自己发现问现,然后更改施工图纸,由于改正及时,签证补偿施工方损失,才避免了更大的损失。其中主要问题是监理方工作人员责任心和专业能力欠缺,业主方不能掉以轻心不能太相信,还得靠自己细心跟踪管理,及时处理有关问题才是稳当。
(三)基建项目管理机制方面
(1)基建领导小组建设缺乏专业人才支撑。基建项目管理是一项政策性和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并涉及单位和部门内外协作配合环节众多。由于气象部门往往在新建、扩建、改建等项目来时才临时成立项目工程建设领导小组,项目建成后即撤消,所积累的经验或教训极少能作为今后基建项目的借鉴。所以,在开展项基建项目管理时,有的单位没有聘请专业人员参加基建小组,领导做重要决策时缺乏科学指导,容易导致在预算、设计、造价、材料、施工现场关键部位等方面决策失误或错误,甚至整个项目都是以“摸石头过河”的方式开展管理工作,把项目建设当成“实验田”来完成,这是对项目建设工作不负责任,更无法达到把项目建设成优质工程的目标。
(2)基建项目建设合力不强。“一个项目的建设需要财政、土地、规划、建设、环保等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但由于气象部门在业务行政上与地方政府行业交叉不多,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行业普遍对气象现代化业务发展了解不多,当基建项目“涉及土地、规划、环评等省地市部门审批范围的项目尚需多次过会,领导难遇……”等困难时,建设单位往往不能把自身气象业务项目建设的迫切需求宣传做的够细致,及与政府行政审批部门沟通还不够深入,甚至有畏难情绪,只强调资金没有到位、政策处理难,没能促成相关部门之间的配合协作,使得在项目审批上时间跨度变大不利局面。
(3)建设资金由多部门多口提供,筹措困难不能一步到位。由于各市局重大项目的资金配套是由几个部门多口提供,往往在争取地方资金配套比较困难,造成一些项目工程进度放缓。例如,重大项目除了本系统上级拨付资金外,配套资金往往要从地方政府请求支持。使得已经开工的主体工程有资金,而装修工程资金却没有同步落实。
三、提升基建项目管理水平的对策建议
(1)落实基建项目组织机构,聘请专家进驻协助工作。由于基本建设项目实施涉及的国家、地方政策多,专业性强,比如基建项目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准备阶段、施工过程和竣工验收阶段均需要统筹考虑来开展工作。由于各地市气象局还缺乏与建筑相关的技术人才,使在基建项目管理推进工作中遇到了重重困难,因此,“必须重视基建项目领导班子建设,切实建全强有力的组织管理机构,同时聘请建筑业相关的技术专家进驻协助工作,以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重大问题,确保项目建设从组织管理上得到加强和保证”,同时加强与地方政府相关行业及行政审批部门交流沟通,巧做做实气象业务发展迫切需求宣传,使基建项目管理工作推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加强组织协调,扎实开展项目前期工作。在开展基建项目中,除了要高度重视气象基本建设项目的专业性,围绕提升气象科技创新能力,瞄准气象基础设施建设重大科技需求,还要强组织协调与沟通,不能逾越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只有上一环节的工作做好并获批准后,方可转入下一工作环节。也就是必须严格遵循从决策、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勘察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整个工作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先后次序,在聘请建筑业相关的技术专家的协助下,“才能把项目实施前期阶段工作做实做细,使基建项目前期的考察、调研能有的放矢,从而尽量避免基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材料和设计阶段的深度和广度不够问题”。
(3)在基建项目管理过程中,建立内部审计制度。开展内部审计工作,能够科学分析和把控单位基建项目在施工中的项目管理要点,发现项目管理中要注意的问题。比如,在基建项目实施过程中,运用审计手段对基建项目工程管理和财务管理进行过程跟踪检查,就能够及早发现基建项目实施中存在的违规问题而得到纠正,使得基建项目工作做到“有理有据”的管理,避免“基建项目预算把关困难,不能超预算,不能轻易签证,以防超决算而不得参加预审,预算决算一定要控制在10%以内,否则不给参加预审”等。同时也能使建设单位更好地厘清管理职能,以确保完成基建项目建设目标。
(4)做好基建项目管理经验交流,开展人才培训和储备。一直以来,缺乏项目建设人才培养规划,缺乏吸引项目建设人才的规章制度,缺乏项目建设人才积聚的平台,从而导致项目建设人才奇缺。所以,“项目管理不专业,管理难度大,因为缺乏基建、报建方面管理的专业人才。”是各市气象局分管基建项目领导的共同感触。因此,应当“坚持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首先制定基建项目管理人才规划,做好人才储备;其次通过举办培训班,请建筑业等相关的专家讲课、选择有基建项目管理经验丰富的气象人在培训讲座上讲课交流;第三选送人员到有关高校进行建筑业相关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努力培养一批懂经营、善管理的高素质基建项目管理人才队伍,不断提高气象项目建设管理质量,为广西气象现代化建设保驾护航。
(5)在基建项目施工过程中,纪检部门加强指导和监督。单位领导认真学习相关管理理论,不能在“政策真空区”冒险开展不熟悉的业务管理。在气象部门,很多搞基建管理的同志都不是专业人士,特别做决策的领导,大部分是气象专业出身,如果不能认真学习项目基建管理知识,而进行项目管理和决策,这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工作做法,也是渎职。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管理中,在立项及可研阶段、建设准备阶段、建设施工阶段、施工阶段变更管理、建设竣工验收阶段中,各单位项目领导必须按在《单位廉政风险防控手续》中相关风险防控程序开展工作,例如:①土地征用、资金和场地准备方案,必须过“班子会”审核;②施工单位提出工程变更事项,必须经监理单位审查确认,单位领导不能直接表态。充分发挥纪检组长在好党风廉政及项目风险防控工作的作用。纪检组长应当适时组织召开基建项目管理工作专题会议,要求做好各工作环节风险防范工作,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环环相扣的廉政责任体系。同时要求确保政令畅通,严禁互相推诿扯皮。强调管好用好项目资金,做到专款专用,随时接受审计监督。
四、结束
总之,在现有施工队伍、施工设备、施工材料等客观条件下,保证基建项目工程质量的关键是管理水平。本文就基建项目管理谈了一些粗浅的见解,这远远不够,因为基建项目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受技术、人员、体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所以我们应不断地学习探索、吸取教训、借鉴先进管理经验,为我区气象部门基建项目管理提供跟多帮助。
参考文献:
[1]气象部门项目库管理办法[Z].桂气计函,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