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特种设备管理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省重点监控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规定》中规定,重点监控特种设备是指发生事故后可能导致重大生命财产损失或较大社会影响的特种设备。根据设备的潜在危害程度,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应纳入重点监控特种设备进行管理:
1、额定出口压力≥10MPa,且额定蒸发量≥400t/h的蒸汽锅炉;
2、容积≥100m3毒性程度为高度以上危害介质、容积≥200m3易爆介质的压力容器;
3、10人以上的医用氧舱;
4、客运架空索道和缆车;
5、A级大型游乐设施;
6、额定起重量≥320吨的起重机、额定起重量≥75吨的冶金起重机;
7、公众聚集场所使用的客梯、自动扶梯和蒸汽锅炉;
8、经检验判为限定条件使用的并经市级安全监察机构确定为重点监控的特种设备。
二、各监管单位要依据法律、法规等有关规定,建立本辖区内重点监控特种设备台账、档案。并制定年度巡查计划,对重点监控特种设备的现场监督检查,每年不少于两次。根据社会举报或上级要求,可随时组织现场检查。
三、各监管单位应定期组织检查人员学习相关的特种设备安全法规、规章和标准,明确职责,严格落实责任。
四、各监管单位负责对辖区内重点监控特种设备进行现场检查,检查的主要内容:使用登记、定期检验、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安全技术档案、维护保养、警示标志、安全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安全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专项应急救援措施等,重点对事故隐患整改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五、安全监察人员在对重点监控特种设备现场检查时,应填写《特种设备现场安全监督检查记录》,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下达《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书》。并由安全检查人员和被检查单位的有关负责人签署意见后归档。
六、在现场检查时,如有事故隐患单位的有关负责人拒绝签字时,检查人员应在《特种设备现场安全监督检查记录》中详细注明,并将情况及时向分管领导汇报。
七、各监管单位要督促企业落实安全主体责任,重点监控特种设备的报检率、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到100%。
关键词:企业特种设备使用与管理经济效益
特种设备主要是指涉及到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等。近年来,随着全国各地经济的快速发展,特种设备的使用数量日渐增多,由于特种设备危险性较大,因此容易发生事故,事故一旦发生,将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做好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不仅已成为企业内容的头等大事,也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而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作为履行特种设备安全责任的主体,更应重视和加强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与管理工作。由于特种设备的使用范围较广,它们在各行业的现代化生产中已发挥出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因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又具有比较危险的特殊性,因此,加强特种设备的使用与管理工作,不仅是一项需要长期抓好和抓实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保证企业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举措。必须从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维修直至报废等方面,都要进行全过程的严格监督与管理,才会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如何开展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是特种设备使用单位面临的重要问题,现将企业如何开展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探讨。
1实施特种设备使用与安全管理的内容
大量事实证明,特种设备管理工作开展得好的企业,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也低,既可促进生产的良性运转,又可为企业创造出比较好的经济效益。反之,如果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松懈,人们的安全生产意识淡薄,不仅会酿成严重的安全事故,还会给企业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公司虽然是一家新组建的高新技术型企业,但因重视特种设备的安全与管理工作,无论是在厂房建设阶段,还是正式投产以后,不仅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以保证特种设备能够长周期保持安全与稳定运行,也为后期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础。
1.1加强设备前期管理工作
(1)把好设备选型关。在设备选型时,应根据建筑结构和生产要求等,多与设计院及设备厂家沟通,并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型号的设备。
(2)把好合同签订关。在签订合同时,不仅要明确双方的责任,还应避免以后工作中出现责任不清等问题。
(3)把好设备安装关。在设备安装过程中,既要严格按照相关的安装规范进行分步验收,特别是对隐蔽工程必须要逐步仔细检查,还要坚决制止安装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
(4)把好设备验收关。把好设备出厂、安装和试车验收关,对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和减少故障发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5)建立健全特种设备档案。设备验收后应积极配合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做好特种设备技术档案的归档工作。
1.2加大特种设备日常管理力度,对经常发生故障的设备要实行监控管理
公司压力容器设备的数量较多,为了保证设备管理工作更加有针对性,工程设备管理部门将全部压力容器设备进行了排队,并对经常发生故障的设备进行了筛选和重点管理,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有效避免了设备故障的发生。例如,有10台6 m3的中药提取罐经常发生故障,主要故障现象是:中药提取罐的上、下夹层与罐体连接的焊缝处经常泄漏蒸汽和提取罐的排汽管经常被药渣堵塞而引起憋压等,由于中药提取罐是生产车间的重要前工序设备,出现故障后对整体生产影响较大。为此,公司组织技术人员在走访生产厂家之后,对设备进行了技术改造,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
2 企业特种设备使用和管理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特种设备安全监督行政管理部门加强了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在特种设备监督及管理工作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这也带动了大部份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在特种设备管理上逐步规范,但企业特种设备管理工作依然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对特种设备概念模糊,不完全清楚哪些设备为特种设备,新购买、新安装的设备不知否为特种设备,根本不把它作为特种设备管理,或者使用不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特种设备,为发生特种设备事故的发生留下很大的隐患。
(2)企业主体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多数使用单位没有认识到特种设备的危险性,没有认识到企业在安全生产上应承担的主体责任,没有积极主动地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加强内部安全管理。有些企业经济效益下滑,安全投入不足,导致未登记特种设备、超期未进行安全检验的设备长期被非法使用;临界报废以及存在严重隐患的的特种设备长期“带病”运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无证操作等现象大量存在。
(3)企业未制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包括一些特种设备管理制度、设备操作规程及日常维护保养制度等等。
(4)企业未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企业、职工对特种作业培训持证上岗的认识存在偏差。
(5)未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及未制定特种设备事故应急专项预案,没有针对应急预案开展各种特种设备事故演练,如发生特种设备事故不知如何处理。
这些问题的存在说明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特种设备管理工作存在许多薄弱环节,为特种设备事故的发生留下隐患。这些问题亟待解决,以便防患于未然。
3企业特种设备管理的主要对策
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关系到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大局。如何有效防止和减少各类特种设备事故的发生,是在使用主要环节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必须关注的问题。
(1) 认真学习《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法律法规及相关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规程,提高特种设备管理能力和水平。
(2) 认真落实《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的企业主体责任。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建立健全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人员职责。
4做到思想高度重视、创新管理模式,做好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
(1)企业特种设备管理机构要从思想上对特种设备安全高度重视,肩负特种设备管理职能,应从思想上高度重视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切实加强领导。
(2)制定特种设备各种安全管理制度,包括一些特种设备管理制度、设备操作规程及日常维护保养制度等等。同时经常组织学习并严格执行。
(3)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定期不定期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经常性日常维护保养,并定期自行检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对在用特种设备应当至少每月进行一次自行检查,并作出记录。同时进行定期校验、检修,并作出记录。
(4) 建立和完善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建立特种设备分类、作业人员数据库及各种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周期一览表,做到对本企业特种设备状况了如指掌。
(5) 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及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并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有关规定配备足够的特种设备操作人员,操作人员及安全管理人员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国家统一格式的特种作业人员证书,方可从事相应的作业或者管理工作。
(6)企业要重视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进行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和培训。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每年制定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计划,并加以实施。
特种设备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电梯、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等,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特种设备如果在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维护过程中稍有疏忽,将可能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人们生命及财产的损失,因此,国家把特种设备的制造与使用管理列为特殊行业,管理上要求特别严格。特种设备管理档案作为特种设备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管理部门的重视,《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也明确规定了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必须纳入的归档内容。做好特种设备档案文件资料的归档范围及档案保管期限的划分是档案管理的重要起点。长期以来,特种设备管理没有专门的归档范围及保管期限的规章,各管理单位只能借鉴文书档案和科技档案的法规来分类归档。但从调查结果来看,因特种设备档案只有极少数专业档案管理人员管理,多数单位都是特种设备管理员兼管,对档案管理的不专业,就形成了特种设备档案五花八门的分类与整理模式。且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特种设备管理模式的变更,特种设备档案管理没有随之而变,出现了在文件资料归档过程中过于注重单份文件本身的价值,而在无意之中忽视了文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完整性等现象。使收集文件归档时出现了漏洞,在划定归档文件保管期限时,也存在不合理之处,给档案的利用带来了不利因素,没有起到档案在特种设备管理中应有的作用,也阻碍了特种设备档案管理水平上的提升。本人在从事特种设备及特种设备档案管理过程中,根据特种设备日常管理的特点,结合档案管理专业要求,对特种设备管理文件资料归档范围及档案保管期限进行了研究,制定了本单位《特种设备管理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规定》,在本单位获得深圳市特种设备安全标准化管理一级达标单位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根据国家档案局《归档文件整理规则》,结合特种设备管理的工作实际,其特种设备管理文件材料归档范围主要为:一是特种设备安装前论证、评估、审批资料;二是安装、检验、移交过程中形成的技术资料;三是日常维保过程中形成的资料;四是日常故障排除、维修、报废形成的文件资料;五是特种设备使用日常安全管理中形成的文件资料。
特种设备的管理和档案的利用有其独特性,借鉴国家文书档案保管期限永久、30年、10年的规定,结合特种设备管理的工作经验,对特种设备管理文件材料资料归档范围及使用档案保管期限探索如下:
1、特种设备安装前期资料
1.1安装特种设备可行性论证、经费来源报告、采购申请与批复、会议记录。 永久
1.2基建技术考察报告、设计方案及审核资料。 永久
1.3设备采购招标、投标、评标、中标资料。永久
1.4采购合同、安装计划。永久
1.5重要往来函件、邮件。永久
2、技术资料
2.1特种设备制造单位营业执照、制造、安装许可证、安装人员资质证明等文件资料。永久
2.2产品出厂合格证、主要部件材质证明、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及产品铭牌拓印件或复印件、使用维护说明等随机资料。永久
2.3特种设备技术证明、安装基础图、地基图、电气线路图、竣工图。永久
2.4特种行业特许经营许可证、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许可证、车辆行驶证、驾驶员资格证、押运员证。永久
2.5特种设备安全检验检测部门颁发的安装合格检验报告、使用登记证。永久
2.6特种设备移交清单、接收单位验收报告、钥匙签收单。永久
2.7使用、管理培训资料。30年
2.8变更、移装、注销、报废资料、安全性能综合技术鉴定报告。永久
2.9改造、重大维修及运行测试等有关资料。永久
2.10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维修校验记录。永久
2.11重大安全隐患通知、整改报告。永久
2.12特种设备及附属仪器仪表、管道定期检验报告、定期维护保养记录。10年
2.13特种设备日常巡查、登记记录。10年
2.14特种设备台帐。10年
2.15其它随机文件资料。10年
3、招聘维护保养单位招、投标文件、合同、资质证明资料
3.1申请、审批、会议记录等文件资料。30年
3.2招、投标书、中标通知书、合同等资料。30年
3.3维保单位资质证明、维保人员资格证、身份证。30年
4、特种设备使用管理机构、人员、职责
4.1特种设备管理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资料。30年
4.2特种设备管理人员资格证、任命书。30年
4.3特种设备管理人员岗位职责。10年
5、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5.1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章制度、应急预案。10年
5.2安全操作规程。10年
5.3安全任制度、安全管理制度。10年
5.4安全信息的收集、传达与沟通函件。10年
6、特种设备日常管理资料
6.1年度管理计划及总结。10年
6.2政府特种设备监管部门检查通知及整改记录。10年
6.3使用单位对特种设备安全检查、巡查资料。10年
6.4应急救援人员联系表、处理流程、应急装备、应急物资储存表。10年
6.5安全警示标识图片。10年
6.6应急演练通知、记录、图片。10年
6.7安全使用、乘坐培训记录、培训资料。10年
6.8安全会议记录。10年
6.9三级安全教育卡。10年
关键词:特种设备 现状 分析 思考
中图分类号:V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0(c)-0189-02
1 国家法规体系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等特种设备的数量不断增长。特种设备由于本身或者外在因素的影响,一旦发生事故,往往就会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并产生恶劣的社会影响,可以说是企事业单位中安全性、可靠性要求较高的一类设备,其管理的好坏与各单位的科研生产、试验研究、职工生活等的安全保障息息相关。基于此,我国于2003年专门以国务院令的形式颁布了我国第一部关于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法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该条例对特种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使用、检验检测全过程的安全监察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近年来,随着特种设备管理工作的不断加强,以及节能管理工作的深入,生产安全事故管理问题的日益突出,国务院对2003年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进行了修订。2009年1月24日总理以549号国务院令了新修订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新条例从2009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
新修订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简称《条例》,下同)增加了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管理的规定以及特种设备事故分级和调查的相关制度;另外将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安全监察明确纳入条例调整范围;鼓励实行特种设备责任保险;新条例同时对相关的法律责任进一步完善,加大了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加大了对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或者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的行政处罚。针对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擅自动用、调换、转移、损毁被查封、扣押的特种设备或者其主要部件的违法行为,增加了行政处罚。此外,新条例对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节能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节能责任制度管理等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对新增的安全监察职责,设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2 特种设备管理的现状分析
结合近几年日常管理所掌握的情况来看,在特种设备管理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2.1 设备问题
特种设备数量多,安全监管难度大。蒸汽管道、压缩空气管道、天然气管道等由于来源不一,有架空的有埋地的,新旧程度也不同,
由于各单位对特种设备使用、维护保养以及安全附件定期检验工作的重视程度不一,设备的使用状况和安全状态差异较大。设备的日常使用、维护保养以及安全附件的定期检查和校验工作有的存在脱节现象,部分移动式空压机多渠道购置,投入使用后不能及时有效地纳入安全监管的范围,这些都给特种设备管理工作留下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2.2 管理问题
一是管理职责分散且难于落实。作为直接管理的使用单位由于对特种设备的安全认识尚存差距,往往忽视对特种设备进行精心的维护和保养管理。由于管理职责分散落实起来就比较难,基层单位没有明确专人负责和管理,特种设备的档案资料缺失,导致管理部门无法正常办理使用登记手续,无法纳入正常的安全检验检测;由于一部分设备没有得到必要的维修和保养,致使有些设备安全状况不明确,给设备的安全管理也带来了因患。
2.3 人员问题
包括三方面:一是使用单位领导安全意识参差不齐,对设备的安全运行重视程度也是各不相同。部分单位单独考虑经济性或由于采购人员经验不足,往往买来一些资料手续不齐全的特种设备,致使一直无法注册登记。二是管理人员太少,管理易出现监管空档。由于基层使用单位特种设备种类、数量分布不一,日常管理协调的工作量和难度比较大,不利于工作持续有效的开展,导致部分工作职责无法有效落实或工作滞后。在基层出现未按规定及时申报在用设备的注册登记手续;设备安全附件超过检验有效期限继续使用;设备操作人员未经安全知识培训无证上岗等等。三是操作人员不固定或工作兼职过多。由于特种设备的固有特性,如果使用设备不当,极易发生灾难性事故,因而对设备操作人员应有严格的要求。人员不固定,无疑会使设备操作和维护保养水平的提高受到严重制约,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明显增多,设备安全运行难以得到保障。人员兼职过多,造成人员分工忙闲不均,工作忙时极易出现使用未经培训的无证操作人员现象,增加了特种设备发生事故的潜在隐患。
3 特种设备管理工作的体会
3.1 特种设备管理的成败取决于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
不管是对特种设备日常使用中的维护、保养、定期检测及安全监督管理,还是在特种设备管理过程中对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调配来说,在一个单位中往往涉及多个职能部门,如果领导不重视,特种设备管理协调、配合起来就比较难,或者工作配合比较慢、效率低、效果差。其次管理和组织实施在各职能部门,落实在各使用单位,只有各部门、各单位通力协作,互相支持,工作形成一种合力,管理工作才会保持高效,否则工作必然出现扯皮、推诿现象。
3.2 特种设备管理的难度在于持续不断的有效监督和检查
特种设备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往往带来较大的危害和损失,要保障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要有专职的部门、专业的人员来从事这项工作。需要单位配备专门的特种设备管理人员,专职的特种设备管理安全检查人员和固定的检查队伍,随时发现问题和隐患,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和督促整改,确保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3.3 特种设备运行管理安全性的提高需要资源支持和投入
要保证特种设备运行管理的安全性不断提高,不仅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资源投入,而且包括对原有特种设备的技术改造投入,对新技术引进和新的管理方法的引进,否则要达到安全可靠的管理效果很难。
3.4 加强特种设备管理单位之间的调研走访可以取长补短
可以肯定,各单位在特种设备管理方面都有自己独到的一面,加强各企事业单位之间的调研走访,充分取长补短,通过行业内部相互之间交流学习,使各单位特种设备管理系统的领导和职工在不断探索特种设备管理新的理念和方法上少走弯路,走得更稳,进一步提高特种设备管理水平,筑牢安全生产大堤。
4 特种设备管理工作的思考
4.1 建立稳定的特种设备管理工作机制
应成立专门的特种设备领导小组,统一领导特种设备管理工作,健全和完善特种设备管理相关的规章制度,督促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专业管理部门和安全监督部门在分工明确的基础上相互协调做好各自分管的工作。
对使用单位通过明确职责和工作流程,抓好使用单位日常对特种设备管理制度及有关规程的落实、人员岗位培训、现场设备安全状态以及各种运行检查记录的完善等工作。对专业管理部门主要控制特种设备检验周期、检测报告、资料档案的管理。对安全监管部门主要加强设备使用的安全监督、安全附件的齐全有效和受控、人员上岗证的培训和管理等。进一步形成“有序使用、协调管理、全面监督”这一稳定的三角形管理机制,为我中心特种设备管理工作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4.2 进一步落实特种设备管理工作职责
除了技安环保部门等的管理监督以外,在基层各单位强调作业人员、维保人员持证上岗的同时,还应强化安全监督员的职责。在特种设备比较集中的单位,除了对专门的特种设备使用操作人员进行持证上岗培训外,还应对单位的技安员、技术员等进行特种设备管理人员持证培训,充分保证管理职责的落实以及工作的有效开展。必要时应从部门机构设置、岗位职责规划上统筹考虑,明晰特种设备管理的机构权限、明确特种设备管理的人员职责,做到岗位、人员、职责三落实。
4.3 强化现场管理确保运行安全
特种设备管理的重中之重就是设备的现场安全运行,这就要求要不断完善、细化特种设备运行的现场管理,落实安全操作规程,严格巡检检查、交接班、设备维护保养、设备生产现场的安全保卫等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并且按照标准,及时安排对设备进行定期监督、检查,确保运行现场管理井然有序。
加大对重点特种设备的监督检查力度。对设备数量集中或问题突出的使用单位,对管理基础差、危险性大的特种设备,实施重点监察。重点关注特种设备无使用证、无操作证、安全附件未校检或超期使用等现象,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对锅炉房、空压站等现场的运行资料要求详细记录,还对运行结束后的运行记录进行定期整理和标识,以方便检查和归档,组织技术人员定期对有关的运行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对特种设备挂贴标示牌,对压力容器及相关管道涂刷标准色,设立警示标志,从现场管理环节上加强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确保安全运行。
4.4 加强监督检验确保运行受控
特种设备的运行管理是一项安全性、可靠性要求极高的工作。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检测是对特种设备在寿命周期内的安全有效受控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的一种手段,也是政府对企事业单位安全生产活动的一种有效监督。要确保特种设备运行安全受控,不仅要抓好日常的安全运行,经常的巡视监督,检查到位,而且要根据有关规程要求,协调做好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的定期检验检测工作,确保特种设备总体运行安全。
4.5 加强特种设备资料档案管理
特种设备的资料档案是反映其从设计、制造、使用直至报废退出使用全寿命周期内的原始证据和技术文件,加强资料档案管理是做好特种设备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
由于各单位机构设置和管理分工的不同,特种设备的资料档案管理也不同,有的单位比较分散,要求也不是很统一,有的资料在动力厂,有的资料在设备科,有的资料在技安科。有的单位特种设备的运行记录、原始资料、检测资料分别保存在不同的部门,有的单位甚至一部分原始资料存在档案馆。有的部分检测报告都对应不起来。实际中反映出单位资料档案管理状况比较差,急需要一个部门或者单位履行起统一规范的特种设备资料档案管理工作。
4.6 加强信息沟通和有关法规、规程的学习
关键词:设备;技术管理;安全生产能力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1-0000-01
作为安全主管部门,我们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从人防、物防、技防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下面着重从加强设备管理(设备自身、操作者、操作方法等)方面,谈一下如何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发生安全事故的主要因素是设备,因此安全管理是设备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设备选型必须树立安全第一的原则,不能片面追求价格、成本、生产效率等因素而忽视或降低安全指标。设备的安装调试必须按照设计要求严格进行,确保设备安全。设备操作要有规程,人员上岗要有培训,设备使用过程中要检查好、维护好、保养好。设备改造要包括安全装备的更新换代,同时要充分考虑安全方面的问题。我们进行的设备月度检查以及关键过程测评,都把安全作为其中的重要部分,目的就是确保设备安全,从而保证人身安全和生产安全。
发生安全事故的主要因素还有人。设备的操作、检查、维修、保养都是由人来完成的,因此加强操作、维修人员的管理非常重要。操作、维修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操作、维修技能的培训和安全教育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发放操作证,持证上岗。通过教育培训,使操作、维修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和安全操作制度,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确保安全生产。针对每台设备都建立有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对维修、操作人员进行规范、指导,最大程度地确保生产安全。
在加强本厂职工安全管理的同时,更加注重外协施工队伍的管理。我厂的设备外协维修单位有几十家,如不加强管理,将给安全生产带来极大的隐患。在与外协单位签订外协维修合同时,必须同时签订职业健康安全、安全、环境协议书,明确双方的权力和义务。外协单位进厂前必须按照企业的相关规定进行教育培训,办理完相关手续后才能进厂维修。在维修工程中由项目负责人进行现场监督,发现安全隐患立即停工进行整改。每年对外协单位进行一次综合测评,测评内容包括维修质量和维修安全,如果测评不合格,将不允许进厂进行维修工作。
特种设备管理是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对特种设备我们派专人进行管理,并制定了特种设备管理规定。特种设备必须购买持有相应制造许可证的生产单位制造的符合安全技术规范的特种设备,由具有国家相应安装许可的单位负责安装工作,开工前应照规定向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办理开工告知手续,安装完成后,本单位向有关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申报验收检验。对各类特种设备进行登记注册,建立设备档案,制定相关的设备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操作人员持证上岗,严谨无证操作,定期进行检查、巡视,并做好记录,按照规范定期检验,严禁设备带病运行、超负荷运行。通过上述一系列措施,来保证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