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电子技术基础实训总结

电子技术基础实训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电子技术基础实训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电子技术基础实训总结

电子技术基础实训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职学校 电子技术基础 实训教学 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4-0184-01

电子技术基础是高职学校电子电工专业学生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具有很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实训教学在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其目的是在强化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使学生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操作技能。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实训教学往往处于“教辅”地位,实训内容主要依托课程内容,且大部分都是验证性的实训,这与开展实训教学的初衷是相违背的,同时也不利于“重理论、强实践、喜创新”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在新形势下分析当前电子技术基础实训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就新时期加强高职学校电子技术基础实训教学谈几点意见。

一 高职学校电子技术基础实训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

1.教学模式缺乏新意

当前,大多数高职学校在开展电子技术基础实训教学时,都延续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教师是教学的主人,学生往往履行“听众”的义务,教学主要以“填鸭式”的灌输以及“演示——模仿”为主,教学模式单一。学生在教学中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和操作实践。在此环境中,学生虽然能掌握一定的技能,但基本没有创新,阻碍了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2.教学内容脱离现实

由于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其设备和技术更新换代速度较快,在电子技术基础实训教学中不少陈旧的教学内容明显与行业前沿技术相脱节。很多教师仍以“旧”的观念、“老”的技术来开展实训教学,指导学生实践。这样长此以往将导致学生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现象发生,不利于其未来的职业发展。

3.教学设备明显落伍

目前,大多数高职学校都存在着缺乏实训资金的窘况,很多学校的实训设备还是学校建校之初购买的,不少设备老化严重,有的甚至无法正常运行。这直接导致了实训教学过程中学生很难了解电子技术的前沿发展,也无法得到有效的操作实践,制约了实训教学的效果。

二 提高电子技术基础实训教学质量的对策

1.转变观念,改进实训教学内容

针对电子技术基础实训教学内容,教师要转变观念,与时俱进,不能只局限于“书本理论+集中操作”这一单一模式。实训教学内容要精心设计,要形成以电子技术为基础,专业技能为重点,注重培养技术应用和创新精神的实训教学体系,同时要兼具开放性和职业性,使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得到全方位的发展。同时,实训教学内容还要尽可能地紧随时展步伐,贴近学生实际,要有选择性地开展实训项目,不能难度过大或过于简单。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对实训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提高电子技术基础实训教学的效果。

2.以人为本,优化实训教学方法

当前,教师要在“理论适用、实践为重”的实训教学理念引导下,以人为本,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切实提高实训教学的成效。由于实训教学的学时有限,教师要注重在教学过程中精讲多练,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去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能力的提升。同时,对于一些容易出错的地方,教师要通过必要的示范加以引导,帮助学生建立对问题的感性认识,从而增强学生动手操作的信心。此外,教师还可以将“项目教学法”融于实训教学中,让学生带着项目任务去设计、去实施,促使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力,进而在专业基础、技术技能、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3.优化设备,开拓实训教学第二课堂

加强实训教学需要有齐全的设备,配套的仪器作为支撑,这也是高职学校办学的首要条件。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更新,一些老旧的设备已不适应现代技术的发展,就要被淘汰。这就需要学校加大对设备的投入,更新换代一些常用的仪器,为开展实训教学打下良好基础。同时,学校也可以开拓思路,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为实训教学开辟第二课堂,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使用最新的设备,掌握最新的技术,还可以让企业了解学生的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就业创造良好条件。

总结

总之,在新的时期只要教师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借鉴他人的经验,就一定能开展好电子技术基础的实训教学,让学生在收获知识的同时掌握各种应用技能,从而提高电子技术基础实训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赵新丽.《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探讨[J].价值工程,2010(15)

电子技术基础实训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职高专 电工电子技术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37-02

2014年的国务院《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高职高专院校工科非电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内容包括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两大模块,覆盖面广,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操内容。现在高职高专院校非常重视教学改革,各院校各专业都在寻求更好的教学方法,都在开展教学改革。《电工电子技术》该课程目前的情况是学时少,任务重,而高职高专学生底子薄,学习兴趣不高,使得教学效果不理想。下面本人结合所在高职院校的教学实际,论述有关高职高专《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看法。

一、高职高专《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特点

首先它是一门高职高专院校非电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主要内容是电子技术和电工技术,以本人所有的机电信息学院数控模具专业学生为例,他们在校的后两年要学习《电气控制与PLC》、《数控机床装调与维修》、等课程,他们所学的专业,所学的课程要求他们必须具备有关电的基础知识,只有在大一学习了《电工电子技术》,具备了有关电的基本知识,才能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好的基础。

其次高职高专院校的培养人才的最终目标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这就决定了学生既要学习必要的理论知识,又要培养锻炼动手能力。《电工电子技术》的授课内容既有理论,又有实操,目的是通过学生实际操作,加深他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最终是希望他们学以致用,能够具备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最后,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也在不断进步,电工电子技术领域更是飞速发展,它们在工农业生产,国防,航空航天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这就要求《电工电子技术》的课程教学必须不断摸索新方法,深化教学改革。

二、教学方法较单一

目前,课堂基本都配置了多媒体,教师上课可采用的教学手段更加多样化。但是目前的课程教学大多数依然属于“填鸭式”教学,学生依然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存在这样情况的原因有以下几个:1.教师授课经验不足,教学手法单一;2.学生基础差,底子薄,学习动力不足,没有参与课堂教学的兴趣。最终结果就是课堂氛围沉闷,学生上理论课的积极性不高。

三、考核方案单一

随着教学改革在高职高专院校的推进,一些课程的考核方式也进行了调整。但大部分课程的考核标准依然是以试卷考试成绩为主。期末考试成绩并不能完全反映学生对该门课程的掌握情况,同时会让学生产生错觉,降低他们平时学习的积极性。

四、高职高专《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1.调整教学内容,增加实践教学的比例

根据教育部下发的有关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结合高职高专学生情况,需要调整《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内容,理论知识做到少而精,适当增加实践教学的比例。实践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除了安排学生做常规实训以外,根据实训室设备情况,增加创造型实训,如制作电子时钟、收音机等。创造型实训需要学生积极思考,既锻炼动手能力,又培养他们的科学思考能力。

2.创新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目前常见的教学方法就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方法。尽管老师也在不断探索多样的教学手段,如利用多媒体教学,做PPT课件,准备相应的视频等,但是理论知识本身就比较枯燥难懂, 同时高职高专学生初高中基础知识掌握不够好,学习动力不足,如此下去,教学效果大都不太理想。教师认为学生不主动,不积极;学生埋怨听不懂。

结合上述情况,以《电工电子技术》为例,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采用实训室教学的方法,教师先讲理论知识,然后可安排学生根据所讲内容进行实操,如采用项目教学方法。课前告诉学生项目内容,让学生事先去搜集相关的资料,进行预习;课堂中教师讲完项目相关的理论知识及要求后,安排学生进行实操,并对他们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例如,讲到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结构和电动机控制的相关知识后,可以安排学生动手连接一个三相异步电动机直接起动点动控制的线路图,并让他们观察电动机点动控制和连动控制的特点。这样与传统课堂教学效果要好很多。任务驱动式教学需要学生自己去动手,自己去思考,这样会大大调动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自己动手操作并总结,这会增加学生的兴趣,他们会主动去学,这样的课堂氛围活跃,教学效果很好。

3.调整考核方案,提高平时成绩的比例

期末试卷的成绩不能代表学生的学习情况,不能全面反映学生对课程的掌握情况,并且传统的考试方法会让学生产生误解,存在“60分万岁”的思想。为了更加全面的掌握学生对课程的掌握情况,对知识的领悟程序,为了引导学生走出只重视期末成绩的误区,课程改革中要调整考核方案,改变考核方法。考虑到《电工电子课程》是理论知识和实训操作相结合的课程,课程考核的安排如下: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30%,实践教学占总成绩的30%,期末试卷成绩占总评成绩40%。平时成绩主要是考勤情况,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教学主要是实训内容和实训报告的完成情况、团队协作及沟通能力、创新设计能力。调整后的考核方案,目的主要是引导学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对课程学习有正确的认识,重点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动手能力,最终能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成为具备 的栋梁之才。

五、结语

通过以上教学改革措施的实施,《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改革初见成效。首先课堂上学生更加主动参与教学,愿意动脑筋思考问题,实训操作更是积极参与;其次通过把课堂放在实训室,理论加实践的教学模式,更加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最后更加突出以生为本的要求,形成学生为主,教师为引导的教学模式。

国家非常重视高职高专教育,因此需要高职高专的教师根据学生特点,结合专业行业的情况,做好教学改革工作,努力提高教学能力,为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吴建.浅谈《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1(8):35-36.

电子技术基础实训总结范文第3篇

Abstract: In order to cultivate"professional people" to meet the demand for enterprise development and achieve "seamless docking"between the school and enterprise ,the paper broke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ideas,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means,in the "High-Frenquency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urse,the application of project-driven teaching pedagogy in teaching changed entire course from the "independent open-loop system" into a "unified closed-loop system",and achieved good teaching effect.

关键词:项目驱动教学法;高频电子技术;创新;实践

Key words: project-driven pedagogy;high-frenquency electronic technology;innovation;practice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7-0179-01

1《高频电子技术》课程的特点和现状

《高频电子技术》是应用电子技术、通信工程及其它相近专业重要的应用技术基础课程,是一门理论性、抽象性、工程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可以使学生达到设计和运用各种高频电路的能力,为专业课和其它电子信息学科的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但由于这门课程电路庞大、数学计算复杂、元器件更新发展快、分析方法特殊、理论性和抽象性都很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师难上,学生厌学的实际教学问题。诸多老师通过简化计算方法、模块化教学方法、EAD仿真教学方法来改进教学方法,但是收效甚微。

2项目驱动教学法在高职课程教学中的特点和优势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培养人才的目标是:面向企业一线需要的、实践动手能力强、良好职业道德、下得去、留得住的高技能人才。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笔者在课程中引入项目驱动教学法,项目驱动法是教与学双方通过一个系统的项目为导向而进行的教学过程,具有以下特征:①项目应有计划、具体目标;②教学内容应有实用价值;③项目应体现理实一体化;④教学过程应与企业生产过程相联系;⑤教师与学生双方共同参与,突出学生为主体;⑥项目工作完成后应及时进行效果评估;⑦项目应具有可持续发展性。

3项目驱动教学法在《高频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可行性

为确实实现“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办学理念,培养出适合于企业发展需求的“职业人”,实现学校与企业之间岗位“无缝对接”,就必须抛开以教师教授为主体、以课堂教学为核心的传统教学方法,重新构建以项目工作流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建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基于岗位群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教学中,采取理论、仿真、实验、实训、实习相结合,课堂、实验室、企业生产车间“三位一体”的授课方式,教学步骤按照项目工作流程,项目提出―项目分解―实物展示―企业参观―教师引导―学生设计―仿真实验―电路调试―项目总结。在《高频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应用项目驱动教学法主要优势有:①《高频电子技术》是衔接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重要桥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实施项目驱动教学法,将《高频电子技术》教学大纲中要求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融合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把分散的教学内容应用到每个子项目中,使整门课程由“独立的开环体系”变为“统一的闭环体系”。②在《高频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应用项目驱动教学法,能够实现教学相长,教学效果良好。在实施项目教学中,边讲授理论、边作实验、项目,理论和实践相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法,理论知识以学生自学为主,实践能力以企业生产车间要求为准,选择的项目贴近于实际生产、实际产品、实际员工,能代表当前电子技术新前沿。③应用项目教学法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参与性,培养企业团队协作精神,增强学生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扬高职学生实践能力强优势,避高职学生理论功底差的劣势。

4项目驱动教学法在《高频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具体实施

4.1 《高频电子技术》课程项目设置的原则。

首先,课程项目的设置应符合《高频电子技术》的教学大纲要求,结合课程的性质,项目的内容应满足理论和实训的时间比例为1:1。其次,项目设置应具有实用性、可行性、先进性,《高频电子技术》项目设置应与实际生产产品和实际生产岗位相结合,具有一定的实用性;项目设置应结合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设置,难度不宜过深;项目设置中涉及到的产品、技术、工艺应与时俱进,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先进性。最后,项目的设置应该具有差异性和发展性,因学生基础有差异性,项目的设置可以有选择性,制定出必选项目和选学项目,对于基础性的、通用性的项目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完成,选学项目可以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课程项目设置应考虑学生的后续可持续发展能力,同一个项目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应教会学生可以采用不同的技术、不同的材料、不同的工艺来完成,不应该是“独立的开环体系”,而是“统一的闭环体系”。

4.2 《高频电子技术》课程项目确定及教学计划。

《高频电子技术》课程项目设置共四个项目,总计学时数90学时,每个项目实训时间8~10学时、实验时间2~3学时,根据每个项目的内容不同可自行合理分配学时数,但实训的课时应超过了理论课时。

5驱动教学法在《高频电子技术》课程项目实施过程中软、硬件的保障

5.1 软件保障。

编写规范、合理的《高频电子技术》教学大纲。大纲的编写应以专业人才培养评估方案为依据,有市场调研的数据作支撑,经专业指导委员会研究批准后方可实施;编写《高频电子技术》项目驱动教材,驱动教材应包括理论讲授、实验、实训,内容体现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度,重点突出基本实验能力和专业实践技能;具有一批双肩挑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在项目驱动教学法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高尚的职业道德、高超的教学艺术,还要有熟练的动手能力、丰富的企业生产经验。

5.2 硬件保障。

硬件保障包括实验、实训室的建设,资金支持。实验、实训的建设应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校中有厂,厂中有校”,主要应包括下列实验、实训室:高频电子技术实验室、通信技术实验室、电路安装、调试实训室、PCB板制作实训室、EDA工程技术实训室、电子产品组装车间。基于项目驱动教学法的特点,教学的实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可以通过申请为精品专业或精品课程来获得国家、学院的全面支持。

参考文献:

电子技术基础实训总结范文第4篇

(1)学校实验设备的陈旧与缺乏的现状,使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实验、实训课程的计划只具有存在的意义,没有发展的动力。长此以往下去,会使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发展失去存在的意义。这些实际的情况阻碍着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验、实训课程的发展。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教师观念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在教学中无法达到实践教学中的学习目标,也在一定不程度上影响了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验、实训课程的教学改革的发展。

(2)目前,部分学校的相关课程基本都按照固有的学科安排课程的相关计划。同类学校之间相互模仿的开设专业课程,没有从实际的角度出发,去考虑专业的教学发展是否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在专业的课程开设与设置方面存在着严重的理论与实际发展相脱节的现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发展缺少了客观的现实基础,可谓是举步维艰。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中的理论课程与实践情况的发展存在的脱节问题,使应用电子技术的发展无法满足社会的有效需求。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验、实训课程的改革虽是箭在弦上,但是碍于实际情况的制约,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验、实训课程的改革进程的发展一直止步不前。过去传统教学模式下的理论教学、实训教学相分离发展模式还在沿用中,不同教师负责不同的课程,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意识不强,无法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2不断加强实训教学及实训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1)随着众多相关学者对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验、实训课程的改革的深入探究,改变教学模式、进一步打破专业固定学科的相关限制,最大程度的结合社会的实际需求发展改革的相关事宜成为当务之急。强化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验、实训课程的发展观念应作为一种办学理念,将其贯穿于整个教学计划的全过程,并将其改革的力度切实的落实到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教学计划、课程安排、教材选择的方面。进行改革中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验、实训课程的相关事项尽量安排得井然有序,这样才能在实际生活中有条不紊的使改革进行下去。学校以及教师对于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验、实训的课程的比重要问题,在充分考虑之后做出适合的规划。在进行理论教学与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最好安排同一个教师进行授课,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学生对于实训课与理论课在教学内容方面相互脱节的反感。同时,学校应该设立相关的平台,为相关专业的教师定制学习培训的计划。专业的教师在课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备课工作,并定期参与一定的培训,提高自身的理论和实践的教学水平。并时刻明确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将模拟型的设备通过创新的做法向着实用型不断进行转变,使学生深切体会到实验的成功与否与现实的关系。

(2)在实践教学中,重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强化其对专业的实验意识的同时,引进专业的师资力量,提高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验、实训课程的质量,突出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验、实训的技能发展。在对相关课程的安排方面还需要注意,专业课程的时间、地点在安排时尽量达到教学一体化的相关要求,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去进行理论、实训课程的学习。在师生之间建立起平等的关系,发挥专业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难题,能够得到专业教师的份额准确答复与点评,增加学生学习该专业的信心与兴趣。教师也可以在这解答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操作的能力以及探究的意识。

3总结

电子技术基础实训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行业标准;职业需求;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改革

教改项目: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20130301051);2014年度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培育项目(项目序号834)

TM1-4;G642

一、现在民航电子专业中的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电子技术基础类课程是非常重要的、工程实践性强、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也是后续课程的奠基石。目前,电子技术类教材多为通用类教材,内容偏重理论推导与计算,没有针对某个领域的专业基础课程教材,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没有针对性,重点内容分散,学习周期长,压缩了专业课程的学习时间,不能够体会民航领域对电子技术类知识的要求,而真正遇到飞机维修中的电路图,不会应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1-5]。对民航领域的工作岗位的知识需求以及所涉及的典型元器件都不能了解。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一是课程内容不适合民航院校的需求,民航院校重在使用仪器仪表而不是设计仪器,基本内容与学生所学专业的关联度不够,所以很多内容过难,学生掌握不了。二是生源情况比较复杂,学生的基础不一样,专业基础差距大,教学中不能一刀切。三是示例教学内容少,缺少相关行业的示例,教材中基于行业标准的示例基本没有。因此许多学生虽然成绩不错,但对于本行业中的专业涉及的典型电路的分析、元器件的作用不会付诸实践。同时,与课程配套的实验内容过于陈旧,难以体现本行业对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需求、以及需要掌握的课程内容和民航领域的电子电路图等,不能了解本行业的基本电路和扩展电路以及分析方法。

总之,现有教材没有针对性、重视计算忽视应用、理论性比较强,不适应民航高职院校学生的使用。制约着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效果的提高以及学生对本行业所需基础知识情况不了解。

模拟电子技术、高频电子技术及数字电子技术三门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进行融合,三门课程密切相关,模拟电子技术是基础,无线电通信是飞机通信与导航的基础,而高频电子技术是通信与导航的基础,机电维修专业的学生需要掌握基本内容[4-5]。数字电子技术是转换器和运行基础,民航领域的电子设备的维修人员需要掌握基本原理和维修技术,另外维修人员执照考试涉及的电子技术基础的内容划为M4考试的主要内容。因此,项目提出了基于行业标准的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融合的改革思路,达到缩短课时量、增加实用性、减少计算量、注重R盗煊蛐枨蟮牡缱蛹际趸础类课程的改革目标,改革后的教材注重领域知识的渗透和应用,根据执照考试的内容简化计算、注重实际元器件的特点及应用。以学生为主体,突出电子技术基础能力为目标,有任务训练职业岗位能力,挖掘学生潜能、发挥学生特长,全方位全过程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二、依托行业标准确定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目标

高职教育具有较强的职业针对性,课程必须依托行业标准进行教学改革,使课程符合职业需求、服务于整个专业课程体系。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是航空机务维修学院各个专业,尤其是飞机电子专业和通用航空器维修专业课程体系的逻辑起点,在承担夯实专业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现行民航领域所涉及的电子基础知识分析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掌握民航领域电子技术的动态,进而掌握专业课程学习方法。为下一步学生在校内实训基地所进行的航空电子设备测试实训和飞机电子系统定检实训及到单位进行顶岗实习做好准备。该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养成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民航高校是为民航领域培养专业的人才,学生所具备的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应该适应民航职业的需求,满足工作岗位的工作技能要求。根据调研发现,作为一名机务维修人员必须具备基本知识,比如二极管、三极管、放大器和各种门电路、接收和发射装置等等,而这些知识在飞机维修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因此,从民航电子行业的发展趋势、行业标准、从业人员的基本情况、人才需求现状进行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行业标准、职业岗位、素质要求、执照证书几方面所需要的电子技术知识,进行论证,总结了民航高职院校中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专业建设情况,详细对本行业的工作任务、职业需求、职业能力进行分析,从而确定本课程的主要目标。

本课程组学习当代德国职业教育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模式,对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进行了基于行业标准的课程改革和教学组织。本课程以企业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开发路径如下图所示。

课程组通过对民用飞机维修企业调研,了解企业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发挥企业兼职教师的指导作用,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情境,采用项目教学法和引导文教学法,恰当地在各教学环节融入行业标准、飞机维修规范、团队协作等内容,将该课程建设成为集能力培养、职业素质训导和孕育学生创新成果的教学平台,使之成为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的特色基础课程。本课程所有的任务都是飞机维修岗位的真实任务,课程组还针对737-800型飞机航线维护编写了课件。这样当学生真正进入专业课或者校外实训基地进入工作岗位后,不会有“陌生”的感觉。

三、以民航飞机常见电路类型为载体确定课程内容

通过对飞机维修专业电子设备运行与维护、电子产品调试与维修等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根据行业标准和相关的职业需求,按照典型性、完整性、实用性和代表性的原则,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从简单到复杂确定课程内容。本课程把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进行整合,将学习内容划分为5个部分,各个部分知识从简单到复杂,逐层深入学习。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式,理论知识讲授各类电路的工作原理,实践技能培养学生掌握常见电路设计、检测、调试、维修能力。例如二极管对于民航领域来说需要知道特殊二极管及其应用电路,如图1所示,A380 SSPC电子组件中的光纤耦合器中发射机是采用发光二极管,接收机采用三极管做成。有针对性进行教学及课程内容的学习,使得学生有的放矢,心中有数,学以致用。

(a)电路板

(b)黄色圈出的核心电路结构

图1 A380 SSPC电子组件中的光纤耦合器中发射机电路

四、以工作任务单进行教学单元设计

教学改革的核心是课程建设,课程的开发要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主要是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的培养,做到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并重。民航行业具有技术含量高、设备更新快的特点,为加强对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根据民航行业的发展状况,结合飞机维修岗位的培训考试大纲和“岗位资格证书”的内涵要求,增加岗前培训内容,不断更新和完善课程内容。对民航行业的岗位技术要求、技能要求和知识结构要求进行分析,确定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构建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和完善的实践训练体系,围绕岗位关键能力组织教学,突出实践性教学内容,充分体现民航高职教育特色。

在教学中采用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有利于提高学生能力的教学方法。我们在教学方法中,最大的改革是采用了基于行动导向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建立虚拟企业,虚拟任务,将“教、学、做”相结合,理论实践融为一体。

为了促使教学方法改革的成功实现,采用了多种教学手段。课程组在教学手段方面的改革最突出的是两个方面:切实有效利用校内校外实训基地资源和建设与利用网络资源。课程教学重在能力培养,能力培养在于整个教学过程,对学生的考核也应该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始终。考核应该以能够促进学生能力发展为原则。不再用传统的仅凭期中/期末卷面成绩来评价学生的方法,考试方式包括笔试、口试、实验、实际操作等多种形式。重视学习过程的检查考核。平时成绩按项目评定。项目教学过程中学生成绩的考核评价总体上突出工作任务与实践项目的完成过程和效果。考核的项目主要由团队项目业绩及团队项目的个人考核和个人平时表现三部分构成。

五、结束语

课程改革是一项实践性很强、应用性广泛的系统工程,更需要后续实践的验证其有效性,从而进行更进一步的改进,这也是高职院校行业性和实践性特点的具体体现。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改革过程中,基于大量的教学资源,突出了以行业为标准、以职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真正体现了毕业就上手的职业性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周文根,职业高等教育“双型”课程模式特征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3,34(3): 67-72.

[2]陈振源,以就业为导向推动电子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关于《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新教学大纲的解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8: 43-45.

[3]田秀红,刘宝庆,郭彦,试论电子技术课教学改革与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0,3:125-127.

[4]于卫,江丽莉,孙薇薇,电子技术基础综合设计系统的设计与研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 (2): 2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