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工程硕士论文

工程硕士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工程硕士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工程硕士论文

工程硕士论文范文第1篇

1.我国物流工程硕士模块化教学体系及内容探讨

2.物流工程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定位及其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研究

3.全日制物流工程硕士培养模式与机制初探

4.教学研究型大学物流工程硕士课程设置探讨

5.物流工程硕士专业课程案例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

6.全日制物流工程硕士研究生双导师协作培养研究

7.物流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满意度实证研究

8.上海大学物流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满意度调查研究

9.基于项目管理理论的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过程管理——以东华大学全日制物流工程硕士培养方案制定为例

10.基于自锁理论的物流工程硕士专业建设的分析研究

11.培养全日制物流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总结与建议——以南京邮电大学为例

12.基于“三维胜任力结构模型”的物流工程专业硕士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13.基于行业导向优化物流工程专业硕士培养——以南京工业大学为例

14.物流工程专业硕士项目化培养模式研究

15.全日制物流工程硕士培养策略分析  

16.一种基于仿真的物流工程实验教学改进

17.完善物流工程人才培养 

18.物流工程项目管理中“激励机制”构建的几点思考 

19.应用Flexsim软件辅助《物流工程》教学 

20.论信息技术与物流工程 

21.应用于物流工程中的信息技术  

22.物流工程专业建设与“产学研”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 

23.研究型大学物流工程专业教学模式的探索 

24.物流工程项目管理初探 

25.全日制物流工程硕士培养模式与机制初探 

26.地方高校物流工程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27.LINGO软件在物流工程运筹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28.物流工程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29.我国物流工程高等教育的现状分析 

30.物流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31.物流工程本科人才培养的实践性教学模式研究

32.教学研究型大学物流工程硕士课程设置探讨

33.应用型本科高校管理类物流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34.基于快乐教学的物流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35.《物流工程》课程“3+5+1”教考模式改革探索——基于台湾大学的经验借鉴

36.物流工程专业物流设备方向人才培养研究 

37.物流工程与林业工程学科研究生交叉培养方向探讨

38.《物流工程》课程设计教学改革探索 

39.试论物流工程人才的教育  

40.煤矿物流工程合理化对策研究 

41.基于能力结构的物流工程创新实践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探析 

42.物流工程专业双语教学模式探讨 

43.探讨物流工程及其技术创新

44.基于CDIO模式的《物流工程》课程架构体系设计 

45.面向产业需求的物流工程专业培养体系优化研究

46.物流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协同培养机制研究 

47.浅析物流工程管理技术 

48.我国物流工程硕士模块化教学体系及内容探讨 

49.线性规划在物流工程中的应用 

50.物流工程专业“运筹学”教学改革  

51.物流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以应用型本科院校物流工程专业为例

52.Flexsim在高校物流工程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53.物流工程硕士专业课程案例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

54.物流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 

55.物流工程实验室MES系统的研究和应用 

56.基于行业导向优化物流工程专业硕士培养——以南京工业大学为例 

57.探讨分析物流工程管理技术 

58.物流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59.浅析物流工程管理技术 

60.研究型大学物流工程专业课程设置原则——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 

61.物流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满意度实证研究 

62.结合物联网技术的物流工程实验室建设  

63.物流工程专业本科培养计划的探索与实践

64.物流工程项目调度的最小贴现成本方法

65.物流工程发展过程中的热点问题分析 

66.物流工程专业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67.物流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 

68.面向产学研的物流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创新机制研究 

69.物流工程及其技术创新思路浅述  

70.物流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讨  

71.物流工程专业高等教育现状与培养体系探索 

72.物流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方案的优化设计

73.物流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74.基于CDIO的应用型物流工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75.高校物流工程实验室建设与教学研究 

76.基于TOPCARES-CDIO的物流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创新机制探究

77.物流工程发展趋势及亟待解决的问题 

78.普通高校物流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调研

79.基于“三维胜任力结构模型”的物流工程专业硕士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80.新形势下物流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81.物流工程专业教学模式的探索:构建协同教学平台

82.基于能力培养的《物流工程》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83.物流工程发展趋势及亟待解决的问题探讨 

84.基于校企合作的物流工程专业教学模式探讨

85.VR技术在物流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86.物流工程专业实验实训教学体系研究

87.物流工程实验室建设的研究

88.案例教学法及其在物流工程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以军事交通学院为例

89.物流工程专业PBL教学模式的构建 

90.发展建材企业物流工程的对策

91.浅谈物流工程监理 

92.面向社会需求的物流工程专业教学体系建设 

93.物流工程多媒体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94.基于“Kemp模式”《物流工程》双语教学模式研究——教学模式的设计

95.全日制物流工程硕士研究生双导师协作培养研究 

96.基于分形知识结构的物流工程人才能力生长模型研究 

97.创新技术在物流工程方面应用的研究 

98.物流工程专业学生“系统思维”能力培养方法探讨 

99.中国物流工程发展 

100.试论物流工程及其技术创新 

101.物流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基于社会需求和工程实践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102.物流工程本科教育国际合作联合培养实践与探索 

103.谈谈数学在物流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104.物流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研究

105.现代物流工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分析

106.案例教学在物流工程课程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107.物流工程专业实验室规划与建设的思考

108.IE专业物流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109.农林院校物流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110.物流工程投资中的净现值方法 

111.应用型本科管理类物流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112.着眼综合大学建设目标,加强“物流工程”学科领域建设

113.浅谈开放实验室对物流工程专业研究型人才培养 

114.基于滨海新区需求的物流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115.物流工程项目管理中“激励机制”构建的几点思考

116.物流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117.物流工程实验室优化建设研究

118.物流工程专业PCS-CDIO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119.浅析信息技术与物流工程

120.依托交通的物流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

121.新疆物流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索

122.物流工程专业学生就业情况调查分析及教学建议

工程硕士论文范文第2篇

1.工程硕士教育的发展和背景

我国的专业学位教育起始于上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系,基本实现了立足国内,自主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目标,而工程硕士成为了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阶段覆盖领域最广、培养规模最大的一种专业学位类型。近几年,我国人才培养单一性和社会需求多样性的矛盾逐步凸显,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培养特色不明显、对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不突出等问题。教育部在2009年开始部署增招包括工程硕士在内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以期实现研究生教育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2.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

(1)生源与就业

根据生源统计,全日制工程硕士生源大部分来自于应届本科生,比例能够达到81.8%;而非全日制工程硕士大部分招生领域要求有3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实际工程经验的差别是影响两者培养的关联因素之一。在针对2010届全日制工程硕士毕业生的就业问卷调查中,我们发放问卷400份,实际回收有效问卷314份。87%的学生认为实践教学环节的培养对就业有所助益,80%的毕业生对找到的工作表示满意,73%以上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综合素质有所提高。可见,尽管培养体系还不完善,但学生对于当前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模式和理念有一定程度的认同。构建工程硕士培养体系,重点在于如何在培养过程中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这也是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感受最深和最关注的。

(2)课程与实践

从对首届全日制工程硕士进行的工程实践环节实施情况调查来看,能够实际进入工矿企业参加企业实习的研究生仅有17.6%,能够参加校企联合课题研究的有23.2%。真正能够参加工矿企业实习和参与校企联合课题并从中受益的学生仍然不足半数。在针对2010届全日制工程硕士进行的实践环节培养调查反馈中,87%的学生肯定了实践教学环节在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中的作用;但同时仍有43.6%的学生觉得实践时间不足。可见实践环节是工程硕士培养的关键联系点,是培养过程中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构建工程硕士创新培养体系应进一步强化实践环节这一重要培养过程的实施。课程体系方面,通过调研部分高校,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研究生基本上都能够做到有所区分,但程度不尽相同,同时由于教学资源限制等原因,无法实现完全的单独授课。因此,尚需建立起一套凸显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特色的课程体系,以满足其培养需求。

二、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关联与互哺

全日制与非全日制是工程硕士人才培养的不同形式,但从培养特点来看,两者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非全日制工程硕士生源是有一定工作经验和工程基础的在职人员,学习目的相对明确,其在学习过程中比较容易利用知识指导工作实践;全日制工程硕士生源主要为应届毕业生,缺少实际工程经验。培养目标的一致性和知识能力的互补性使建立工程硕士研究生互哺培养模式成为可能。天津大学利用长期非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工作积累的经验,结合天津大学的研究生培养理念,积极探索一种两者互哺的双赢培养模式。

1.利用非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经验指引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

天津大学已经开展了多年高水平的非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并取得丰硕成果。2007年,学校培养的9名工程硕士荣获全国“做出突出贡献的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荣誉称号。2010年,学校被评为“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院校”,化学工程、水利工程、项目管理3个专业领域荣获“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特色领域”。长期高质量的非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工作为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丰富的资源。

(1)积累校企合作资源

截至2009年,天津大学已在全国的21个省建立了9个工程硕士培养基地,80多个大中型企业成为天津大学工程硕士合作办学单位。在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上,学校提出了“用非全日制专业学位带动全日制专业学位发展”的总体思路。通过该模式的成功指引,在首届全日制工程硕士进入实践环节的同时,我校已经在11个学院建立起了13个实践教学基地,为其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还推进了校企间产学研的深入合作。

(2)完善学位论文标准

全日制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应体现出与传统学术学位的差别,为此,应采用适应专业学位特点的多元化指标来衡量是否达到申请专业学位的成果要求。我校在全日制工程硕士学位论文标准的制定过程中,以非全日制工程硕士学位论文标准为借鉴,更好地保障了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体现专业学位的教育特色。

(3)丰富企业专家和导师

在落实双导师制的过程中,我校很早就已经建立起了企业导师库。很多合作企业的专家和高工长期对学校的工程硕士进行指导,同时,很多早期毕业的优秀非全日制工程硕士也逐渐加入到这个队伍中,在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近年开展的面向校内外聘任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担任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的遴选工作中,学校已遴选专业学位导师1107名,充分满足了培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需要。

2.通过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理念促进非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

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丰富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经验和培养模式,进一步明确了工程人才的培养方向和培养特色,在培养理念和培养机制上对非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起到反哺作用,大大提高了培养质量。

(1)营造育人政策环境

全日制工程硕士完善了工程硕士人才培养体系,围绕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和定位,天津大学努力创造在素质教育的大平台上强化“应用型”特征的政策环境。基于“同一层次,不同类型,同等对待”的原则,我校在培养实践中对学术型和应用型两种类型研究生既同等对待,又有所区别侧重,进一步深入实施分类培养,营造“和而不同”的政策环境。

(2)改革教学管理模式

藉由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实践,将数字化教学平台和网络辅助教学延伸到非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教学过程中,丰富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教学手段,更加契合在职学习的特点,也使教学资源分配更加合理。向非全日制工程硕士开放“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管理系统”,进一步规范其学位论文开题环节,督促其按时完成开题,保障论文质量,同时便于培养过程的统一规范化管理。

(3)严格培养过程监督

将非全日制工程硕士纳入到统一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中,对其课程考试等培养环节进行统一规范化管理。成立专门的专业学位评定委员会对学位标准进行审定,专业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由校内外专家组成,对校外专家建立了专家库,视各次会议工作需要聘请委员。

三、工程硕士研究生特色课程体系和培养环节的构筑和完善

在互哺培养模式的基础上,从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两方面入手,构筑兼具实践性和创新性的特色课程体系和培养环节。

1.以实践创新能力为导向,构建基于“胜任力素质”的课程体系

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基于“冰山模型”,将工程硕士研究生需具备的胜任力素质划分为显性的“冰山以上部分”和隐性的“冰山以下部分”,分别从知识、技能、自我认知、特质和动机5个方面构建起符合工程硕士特点的胜任力素质标准,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课程体系构建。在课程体系中融入工程应用特征,加大实践环节的比重,形成了以工程知识、工程技能、工程意识为核心的三大课程模块。在三大课程模块的基础上,探索主动学习和实践创新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具体课程教学中形成了基于项目的学习、案例教学、实习与实践结合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升了课程体系在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中的作用。

2.协同校内校外多方资源,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实践教学平台

通过整合校内资源,不断挖掘自身潜力和学科特色,建立联合实践基地等示范性校内实践基地和一系列公共实验平台。通过协同校外资源,积极拓展与企业的合作,在企业创建校外实践基地,或吸引企业在校内建立开放实验室作为公共实践平台。以校内研究生公共实验平台、校内实践基地、校外实践基地为不同层面,构建内外结合的规模化、多样化和特色化的多层次立体实践基地体系,多途径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

四、工程硕士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在互哺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学校依托研究型大学在学术型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方面的已有经验,结合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对影响培养质量的各项指标进行归纳和提炼,系统构建起招生、教学和学位“三位一体”的长效质量保障机制,实现内涵式发展。

1.推进优质生源工程,保证生源质量

在全日制工程硕士招考自命题中体现“应用型”、“实践能力”要素考核;复试中注入“实践元素”,通过实验实践能力测试,考核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通过制定推免生奖励政策、举办招生夏令营等形式,广泛接收重点院校的推免生。在非全日制工程硕士生源选拔过程中,实施共同招生,由企业与高校联合开展招生宣传与组织等工作,并由企业根据员工实际情况向学校推荐生源,保证生源质量。

2.强化培养过程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开展实践教学和论文开题等培养重点环节的督查。通过不定期赴学院和实践基地、合作单位的走访,检查实践报告等手段,了解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通过“研究生开题报告管理系统”的使用,规范开题环节,提高论文开题质量。利用数字化教学平台辅助教学。通过建立“研究生开放课程”,引导研究生利用课余时间加强自主学习,推动工程硕士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目前已建成开放课程33门。营造诚信严谨的学术氛围,把学术道德教育和学风建设贯穿于培养过程之中,促进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自我教育、规范和约束。

3.制定多元论文标准,确保学位质量

建立了不同于学术型的学位论文多元化评价标准,实行了以项目获奖、产品设计、专利申请等成果替代学术型小论文的“替代机制”。专业学位论文的评阅和答辩都要求有行业专家的参与,从职业和实践角度考查专业学位申请人的专门技术、工作能力和学术能力。发挥合作导师、学位论文督导组的监督指导作用。重视校外导师在论文选题、开题以及论文撰写中的实践指导作用;组织学位论文督导组参与学位督导工作,为专业学位质量的提高保驾护航。

五、结论

工程硕士论文范文第3篇

测绘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是从事大地测量、海洋测量、投影测量与遥感、地图制图、地理信息系统、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等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主要研究方向有动态大地测量与环境变化及灾害监测、空间大地测量理论与技术、精密工程测量与三维工业测量、海洋测量技术、交通导航工程、土木工程测绘、海洋工程测绘、水利工程测绘、矿山工程测绘等。开展测绘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测绘行业及相关工程部门高层次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的矛盾,面向生产第一线培养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通过培养,测绘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应掌握所从事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知识和宽广的专业知识,以及解决工程问题的科学的研究方法以及现代化技术手段,具有独立承担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较好的职业素养、较强的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基于测绘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人才培养目标和研究方向,构建科学的培养模式,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至关重要。

2测绘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

根据人才培养标准,借鉴我国的测绘行业目前正处于升级转型期,各事业单位、国企、民营企业单位都亟需掌握基础理论、能从事高新技术工程的人才。从人才培养和企业需求两方面入手,设计以下培养模式。

2.1“高校+企业+项目”模式

这种模式的核心是与企业联合培养。以校企共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或联合实验室为培养平台,充分利用校企双方在人才、技术、设备和环境方面的资源,优势互补,以企业的生产或科研项目为牵引,通过共同承担科研项目或共同完成生产项目,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提供良好的工程环境,营造真实的工程氛围,同时创造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实现合作双赢。这种培养模式的关键是调动企业的积极性,让企业能够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联合培养中得到利益,尝到甜头,弥补企业在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方面的投入,保障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育与科研生产紧密结合。

2.2“培养+就业”模式

这种模式是以就业为导向,兼顾研究生和企业双方利益,保证企业能引进需要的专业人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与企业双方有合作意向后,签订就业意向协议。企业投入一定的培养经费,指定专门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第二导师,实际参与企业的生产和科研项目,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必须到企业任职若干年。这样,如果是在职学员就读新模式的全日制工程硕士学位更容易得到企业的支持,有利于校企联合培养基地建设,非在职人员也能较好地解决本人的就业问题,一举两得。

3课程体系的设置与建设

按照2009年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有关课程设置文件精神,以培养测绘工程高层次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目标,遵循实用性、针对性、创新性和综合性原则,融合“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方案和“CDIO”工程教育理念,参照国家“注册测绘师”任职资格标准,构建全新的课程体系。

3.1课程设置突出职业色彩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因其生源的特殊背景,所应掌握基础知识的广度和专业知识的深度以及研究能力和工作能力等方面特点,导致了其课程体系构建必须遵循以下规律:课程教学从强调学科内容转变为强调学生的经验和体验;课程体系从单一教材转向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因素的整合;关注学生职业背景及工程体验,在课程教学中加重职业的色彩,强调理论性和职业性的完美统一。

3.2课程体系构建

1)以企业需求和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构建课程体系。由于专业学位硕士教育作为具有显著职业背景的一种学位教育,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所以,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从深入行业企业调研入手,认真分析行业背景、企业技术现状和人才需求,根据国家及行业发展需求确定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以培养职业所需要的“构想—设计—实现—运行”能力为主线,对照行业企业所需的知识、技术和能力,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进行职业核心能力分析与目标设计;提炼专业核心知识和能力要素,明确理论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安排和学位论文方向等内容,以此构成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课程体系。2)按模块化组织教学内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构建应以职业需求为目标,改变以往以学科知识为基础设计课程体系的传统,按照行业企业所需的知识、技术和能力,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学科知识重组。为此,黑龙江工程学院测绘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的设置从行业发展需求出发,在遵循学科和知识内在联系规律的基础上,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设置课程体系。在组织课程体系时,实现教学内容的模块化。1)公共必修课模块:主要包含自然辩证法、外业、知识产权课程。与此同时,设置信息检索、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工程建设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等公共选修课。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政治思想品德、较高的学术基础、较好的职业素养,重在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科学意识和必要的知识修养。2)基础理论模块:主要包括应用数理统计、高等应用测量、现代测量数据处理、软件工程课程,主要目的是夯实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基础,为专业课学习创造条件。3)专业课模块:包括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专业课以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为本位进行设计,适当把“注册测绘师”职业资格认证所要求的知识、能力和职业素养进行归纳、凝练,融合到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部分课程及相关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若干模块化课程,为学生参加职业资格应试打下基础,推动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与国家职业资格考试内容的衔接,使学生具备一些岗位需要的专项知识和能力;根据学生可能的就业去向,设置现代工程测量技术研究及应用、地理信息工程、遥感信息工程、GNSS技术研究与应用等方向模块课程供学生选择。4)学位论文与专业实践模块:这一模块是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综合环节,也是比较重要的一环。它是在理论课程学习的基础上,经过在企业的综合实践,结合自己所参与的实际工程项目进一步锻炼提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和职业综合能力。

3.3与职业任职资格对接

形成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职业素质指导与训练研究是新课程体系建设的目标之一。依据国家“注册测绘师”资格认证标准,以“测绘工程案例”教学及以满足“注册测绘师”任职资格为核心设计课程教学体系,补齐测绘工程技术人员通过国家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困难之短板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能顺利通过任职资格考试,获得国家承认的任职资格,同时提高他们的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和工程项目的管理能力。

3.4将实践教学环节纳入课程体系

目前,我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主要手段还是课程教学,它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种形式。以往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缺失在课程教学方面较为突出,为避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一直存在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间不能兼顾的矛盾,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课程体系构建要以提高学生工程技术应用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为核心,继承测绘工程学院办学传统,发挥专业学科优势,利用合作企业测绘工程项目资源,产学研结合,企业深度参与理论与实践课程设置、实施及管理,构建测绘专项设计实践、工程项目设计实践、工程项目实施实践、工程项目管理实践、测绘新技术应用创新实践等实践教学体系,以企业为主导,全面参与课程体系的构建及实施。

4结束语

工程硕士论文范文第4篇

1.1研究生培养的个性化不足,保留着部分本科培养的批量生产模式的特点研究生的培养是导师制,所以与本科省的培养相比会占用更大的教育资源。今年来,随着研究生的人数不断增加,研究生培养单位普遍存在师资力量不足等资源紧张的问题。由此造成研究生的师生比不断减小,之前沿用的导师制度不能满足大批量培养研究生的要求,学校自然的沿用本科阶段的培养模式,有学校统一管理,统一安排培养流程,课程设置也较为统一。这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研究生培养个性化的丧失。

1.2学生就业期望与劳动力市场不符,研究生自身定位和社会需求存在差距研究生自身的定位是科研型人才,所以期望到研究所或大中专院校工作,但这两种岗位的需求很小,大部分的研究生还是要去煤矿及其相关单位。

1.3师生交流不充分,研究生没有充分发挥其科研矿业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改革初探姚海燕(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学院,陕西西安710054)人员的作用由于之前说的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研究生与导师见面次数少,导师直接指导的时间少是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一年级研究生主要在学校的安排下学习课程,其他时间部分学生能够参与导师科研项目,部分学生在校自己学习。研究生作为科研的预备军,这部分人力资源显然被闲置了。以上这些问题说明我们的研究生培养还存在很大改进的空间。本文以西安科技大学这所工科院校为例,试分析工科院校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办法。

2.矿业类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的方向

2.1研究生培养的目标,决定了培养单位的培养模式目前普遍认同的观点是,本科生培养的目标是了解知识,掌握知识。研究生则要进一步理解、掌握并运用知识,要知道知识从哪里来,怎么用。博士研究生则要掌握知识,创造知识。要知道知识的缺陷在哪里,怎么样改造和创新。所以,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目标,就是要学生能够掌握专业领域内的相关知识,并运用到实践中,当然,每一所高校都有其独特的办学历史,办学特色。所以,学校又要发展其特色,学科特色要鲜明,这一点在其研究生培养中也有其要处处体现。尤其工科的研究生,其知识运用应该要很强,培养过程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践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

2.2研究生的培养模式目前,国内大部分的学校都是教学型,或者教学研究型大学,这些学校的教学的重心是本科教育。自1998年扩招以来,本科教育逐渐变成一种规模型的,流水线式的教育。从学生的课程教学,到实践都是批量进行,有教务处这一组织机构来统一安排,二级学院及学校的其他部门都配合教务处的教学活动安排工作。这种培养模式适合批量产的本科生,但是并不适合强调个性化的研究生。但是大部分学校仍旧沿用本科的模式,成立研究生院(部)来行使类似本科教务处的职责,安排研究生的培养环节。为了统一管理的方便,学生都是按照学制的安排,三年毕业。实际上,中间可以压缩的时间很多。从国外高校的管理经验看,由二级学院负责学生的管理,学校则进行统一的考核,这种模式更加能够体现各专业的特色且更加的灵活。学院内部,从我校的经验看,相近研究方向的导师往往结合成科研团队,研究生作为团队中的一份子,其日常的培养进程、科研、学习也实行团队统一管理。导师同时也要负责自己学生的学术进展等。这种方式较学校统一管理的模式更加的能够体现学科的特色,同时增加了管理层级,管理幅度更加合理,效率也更高。同时在这种模式下,研究生作为基层研究人员,也能更加快速的融入团队的科研工作中去,对增加研究生的实践能力是非常有效的。

2.3课程教学改革首先从课程的设置,目前工科院校硕士研究生公共课尤其英语课的学分过多。以西安科技大学为例,研究生要求课程学分28,其中英语课占6,政治课占8,这极大的挤占了专业课的课时。因此,本文认为硕士研究生阶段,英语主要用于阅读外文文献和撰写外文论文,没有必要占用如此多的学分。其次,从课程的讲授方式看,公共课学校统一安排,专业课则由学生所在学院统一安排。从国外学校的教学经验看,例如牛津大学,研究生课程有三种,包括公共课,类似国内的专业基础课,以讲座的形式进行,每周两课时。这种课堂教学主要是交流问题,而不是讲授课本。第二种课为小班课,以小班讨论为主。第三种课为导师课,上课人数只有1-3人,每周2次,学生每周要写两篇论文,在导师课上进行讨论。从促进学生科研能力和导师科研能力的角度,这种课程设置显然更加合理一些,我国的高校应该适当的改进现有的课程设置和课程教学方式,课程教学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研究生的教育占用的教育资源很大,但这也是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和特色,如果批量生产研究生,那么研究生的质量势必下降,学校的人才培养也将逐渐失去其特色。

3.结论

工程硕士论文范文第5篇

本文作者:刘伟闫春工作单位:山东科技大学

工程硕士的论文和培养质量是教育部门、办学高校、教学学院、校内导师、单位导师、工程硕士等工程硕士培养教育链条上所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所有要素协同工作,每个要素各尽其职,才能真正提高工程硕士论文质量和培养质量。企事业用人单位用人单位要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比如人事部门对单位人员学习给予管理。对单位人员参加工程硕士培养制定规划和具体计划。对参加学习人员提供便利条件和过程管理。(1)为工程硕士提供时间上的保证,减小工作量;(2)为工程硕士提供资金上的支持,例如减小工作量,不扣工资和福利,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报销来回路费和食宿;(3)对工程硕士加强管控措施,保证参加学习人员的学习质量。如要求学习人员每月提交学习报告,对学习人员学习过程中的出勤和学习成绩及时向培养单位了解情况,定期与培养单位交流每个学习人员的信息,并建立学习人员培养档案,对学习整个培养过程实施监控和管理;(4)为每个学习人员生在企事业单位中安排优秀高职称人员担任单位导师,对企事业单位导师对学生的指导情况实施过程管理,企事业单位导师要向企业每月提交指导报告;(5)为学习人员提供奖惩措施。对学习过程成绩优异,为企事单位的技术改造、新产品研发、新工艺设计做出突出贡献的学习人员给予奖励,并为优秀学员交付学费,提供优先晋升的机会。对于不积极学习的学员,不提供优惠条件并提出具体惩罚措施;(6)为企事业单位导师制定奖惩条例。对认真指导的企事业单位导师给予经济上的奖励,优先晋升的机会激励导师悉心指导。对不认真负责的企事业单位导师,取消其资格并制定具体的惩罚措施。(7)协助学习人员根据工作的实际需求选题,最好研究能推进单位技术革新,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开发,为学习人员提供做论文所需的实验条件和实验经费支持,为学习人员做学位论文提供便利条件。

学生个人学生个人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现代观念,端正学习态度,放弃只拿文凭、涨工资、评职称的功利主义思想,明确知识经济时代每个人需要终身学习的社会现实和需求。积极主动地提高自身素质,把工程硕士学习作为提高个人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认真学习,虚心向任课老师,企事业导师,校内导师请教,积极主动与他们联系,加强学习交流。教学学院教学学院作为工程硕士论文和教学的主要负责单位,应加强管理。(1)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计划。结合每个用人单位和每个学员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计划,课程根据用人单位和学生的情况开设,不能所有工硕,所有用人单位一个培养计划,培养计划的制定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2)选派具有丰富经验的老师担任课程任课教师。高校中的老师理论基础扎实,但实践经验可能存在差距,可以通过聘请校外兼职教师的方法缓解这个问题。(3)对任课老师实行考核和奖惩,根据学生的反应和问卷调查,督导专家听课,对任课老师考评,能者上、劣者下,对教课优秀者增加讲课酬金,对讲课差者取消资格;(4)聘任选拔优秀老师担任工硕导师。将工程硕士导师和工学硕士导师分别遴选,针对工程硕士的特点制定遴选条件,对工程硕士导师的遴选条件要注重实际项目经验。导师在指导学生过程中每月要向学院提交指导报告;(5)对聘任的硕导实施考核和奖惩。根据学生的反映、问卷调查和指导学生论文情况进行导师考评,对成绩优异者增加指导工硕名额,增加酬金,对考核差者取消其资格。(6)学院成立工程硕士指导委员会统一协调制定工程硕士各项规章制度、考核措施,并让每个相关人员了解规定。指导委员会应有本院主要领导,吸收学术专家,用人单位领导、学员参加,广泛征求意见,制定详实的工作条例;(7)建立学员管理档案。对学生从入学、课程教学到论文全程跟踪记录学员各阶段的学习情况以供查阅;(8)学院严格教学管理。要求学生认真上课,缺课过多者不准予参加考试。严格考试纪律,杜绝抄袭现象。,严格批卷,考试成绩差者,不能通过考试。不要让学生认为只要拿钱就能拿到学分;(9)严格论文过程管理。严格执行开题、中期审查、预答辩、盲审、答辩。要求学生每月向学院提交论文进展报告。

办学学校学校应对工程硕士培养严格要求。(1)学校需要对工程硕士招生严格管理,成绩偏低者不准录取,保证生源质量,不能为扩大招生而不顾学生质量。(2)学校要对各二级学院培养计划的制定、课堂教学情况、导师情况、论文情况坚持定期评估和监控。督促学院提高论文质量和培养质量,树立良好形象。(3)选派对工程硕士培养熟悉的工作人员担任相关管理工作,不要出现外行管理内行的情况。(4)对二级学院根据评估实施奖惩,对评估优者提供奖励,并扩大其招生规模。对评估较差的学院给予惩罚,限期整改,减少其办学规模或终止其招生。(5)协调学校图书馆为工程硕士提供账户,方便他们在校外访问图书馆资源。教育部门政府主管教育的机构应定期对每个学校的工硕招生情况、培养情况、论文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和监控。督促各学校提高办学质量。对各学校进行奖惩,对评估期间培养质量优异的学校给予于肯定、表彰和奖励。对办学质量差的学校给予警告,限制整改或终止办学资格。计算机类工程硕士论文质量保证体系覆盖工程硕士培养的全过程和工程硕士培养链条的各个环节,各方应积极合作,提高工程硕士论文质量和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