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价值观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论文关健词;匆女为本家庭基力价值观
家庭暴力已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它从过去被人们认为的“家事’,走向社会干预层面,显示了社会的一大进步。国际社会关注家庭暴力始于年代,香港八十年代提供反家暴服务。国内目前尚处于尝试阶段,新修订的《婚姻法》多处提及家庭暴力的问题。在陕西,由省妇女理论婚姻家庭研究会去年11月份在国内尝试用社工方法组织曰受虐妇女支持小组”的活动一登报,便在媒体掀起关注家暴的。看来,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势在必行。但目前反家暴工作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即不同的服务机构理念不同,因而提供服务的动力、方向和手法不同。我们关注的是:建立什么样的理念和价值观有利于从根本上消除家庭暴力,推动男女两性平等,进而创建和谐的社会氛围.
一、反家县工作中的两种价值观—“家庭为本”和“妇女为本”
大量实例及研究显示,家庭幕力案件中以’虐妻”现象居多,对于“虐妻”现象的不同认识与评价决定了人们反家暴工作价值观的不同。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打人是不对的”,但对于丈夫打妻子的解释却不尽相同,以“家庭为本,,的价值观将妇女受虐待的问题“个人化”,就是将问题归于个人适应社会出现降碍所产生的结果,如角色认同出现困难,困此,提供的眼务多从加强家庭功能人手,如为妇女举办烹饪班,裁剪班、插花班,美容班、婚姻讲座、功课辅导等兴趣括动,认为妇女被虐待是因为自身缺乏努力造成,鼓励妇女参与上述活动提高自身素质。甚至以社会少数成功女性作楷模,引导妇女向那些“在家是贤妻良母,在李业上是能手”的妇女看齐,辅导思路停留在传统的性别角色中。
“妇女为本”的价值观认为家庭暴力不是个人问题,而是社会问题。要从根本上消除家庭暴力,就得打破性别角色定型以及男尊女卑观念对个人层面的影响,进而改变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结构。妇女为本将妇女问题提到社会层面。在服务手法上,多从提升妇女意识,进行政策倡导人手。通过社会性别文化分析,令妇女反省自身的处境,反省自己作为弱势群体的社会成因,从而激发她们改变命运的动力,这种动力才是真正的自信心,使妇女看到被虐不是自己错。去除自责。妇女一旦觉醒,会团结起来,依靠集体力量争取自身权益。因此,“家庭为本‘.提供的服务表面上看似乎增强了妇女某方面的能力,但实质妇女仍被禁固在传统的性别角色中,女性作为“弱势群体,的社会地位并没有得到改变。
下面的例子可让我们反省面对妇女求助时工作员应有的价值观。由于竞争的激烈和优化组合的压力,一妇女愈识到只有加强自身实力才不会被社会淘饮,于是,努力工作,并利用周末参加业务培训,但丈夫极力反对她对工作的积极投人,阻止她外出学习,出言恐吓。她来求助,可工作员说;“既然你丈夫不让你费太多时间学习和工作、你何必激怒他呢?还是留在家里,可以减少妻夫摩擦。“妇女感到仿徨,不知何去何从。显然,求助工作员的妇女,很明显的不甘.L放弃自我,她有着强烈的自我发展及参与社会工作的需要,但工作员并没有协助当事人寻求途径.去突破固有的框框,摆脱传统对妇女的限制。相反视案主行为及需要不合乎丈夫的要求,为要取得家庭的平衡,妇女必须牺牲个人的理想。这种服务手法不但没有解决问题,更将不平等的两性关系合理化。所以,妇女为本就是视妇女的需要、妇女的权益、妇女的决定为第一位,站在妇女的立场,让妇女抒发她真正的感受。
二、从女性主义的分析若家庭琪力的成因
女性主义是分析妇女处境的理论体系.女性主义流派相信妇女遭受暴力虐待及不平等待遇,并非因为妇女缺乏与男性竞争的能力,而是源于父权制度,它表现在一系列的社会、文化、法律等制度上,没有保障妇女的权利,对妇女造成发展上的障碍。父权制度的别角色分配是’男主外,女主内洲,女性的使命是使家庭生活愉快、和谐.而不是成为一个事业成功的女性。女性作为照顾者,被认为有天生的育儿能力和兴趣,并延伸到照顾家庭内其他成员.女性在教育、就业方面少有机会或处于不重要的位置,公众参与低,且缺乏参与意识.而男性是家庭的经济支柱,负责对外的一切,包括工作、政治、社会组织等。这种性别定型塑造成女性特质,如柔顺、文静、软弱、牺牲、依赖、无主见等,而男性化特证如坚强、好胜、有主见、独立等。性别差异被赋于社会意义后,男性化被认为较优,因其有支配、坚强、分析能力等成份,而顺从、自我约束成为了女性的美德。在这种观念下,女性的全面发展受到抑制,而男性也同样承受着沉重的压力,如社会要求男人要有成就、坚强,所以男性因追求成功而产生压抑情绪.
传统性别分工使妇女在生活上面临三方面困境。第一,无偿劳动者。妇女被禁固在家庭作为照顾者,不单要付出爱心,还须投入大量体力劳动,不单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也是一种活动方式,这种安排的结果对妇女有着深远的影响,一方面她们从事无偿的劳动,另一方面个人的发展亦只局限于家庭内。一般人也不认为家务是工作,因为她们没得到薪酬,因此也得不到任何福利保障及%L会地位.对于一些外出工作的女性也不例外,她们的家务负担丝毫没有减轻,要负起双重的角色.第二,贫穷一族。妇女在社会及经济的不利处境导致她们生活在贫困的环境中。妇女面临低薪、下岗问题,且家庭资源的控制权往往落在男人手上.男性较女性有较多的决定权,特别在一些重要事情上。而女性则有较多权力去管理家庭的开支,但有权管理是否等同有权控制家庭资源是值得商榨的.另外、妇女能够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亦很少。要了解一个人的生活素质,我们不单看她们的收人,也必须包括他们参与社会活动、享有社会公认的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的机会。第三,边缘劳工,男权制度下.女性的次等位置延伸到劳工市场,不仅集中在边缘行业,如文职、清洁、侍应等,就算在与男性同一行业中,也处于较低岗位,如制造业的低级操作员等。
通过上述对妇女处境的分析,女性主义认为家庭暴力的成因主要有三方面。第一,男权。男权制度下,女性处在社会的不利位置。在个案里丈夫打妻子,但为何妻子不能离开丈夫?因为她没有离家能力,她若有钱,就可以逃离暴力,保护自己;她若是专业工作者·可赚钱养自己,经济上独立。女性全义不是看丈夫与妻子的权利,而是看社会资源的分配是否平等.所以,造成妇女没有离家能力的原因是社会可供她选择的出路不够。
第二,社会性别定型。一位女作家说法、“女性的天空是低垂的,我想飞,但我总觉得会掉下来”。性别定型作为一种强大社会意识,从政治,经济、文化上都在巩固男权。所以,家庭暴力不是夫妻关系的问题,而是妇女有没有选择自由。第三,私人空间。丈夫为什么回家打妻子,在外面不打别人呢?因为夫妻打架被人们看成是‘私事”.不便“多管闲事”,这样,施虐者就无所顾忌、以强欺弱.反家暴工作正是要打破“私人空间”,从社会层面给予介人,女性主义认为.‘个人就是政治”。
三、反家工作中妇女为本实践的目标
妇女为本实践就是认可女性主义对妇女处境的上述分析,并以女性主义为指导原则的社会工作手法。工作员对被虐妇女问题的分析,应该透过对她们生活的观察.井融人她们的感受而建立。否则,就不能满足妇女真正的需要.阻碍妇女自强的目标。妇女为本实践的具体目标是:减少、打破性别角色定型带来的不良效果。协助妇女及其家人了解性别定型对两性带来不良效果,鼓励改变,如调整家务与子女教育的分工模式。抢满足妇女作为独立个体的需要。传统的工作多针对妇女的照顾者角色设计服务,忽略了妇女应有其个人成长,发展甚至政治参与的需要,所以、曰妇女为本“应提升妇女对个人需要及潜质的认知,提供促进参与的协助t协助妇女对妇女问题重新界定。传统工作认为妇女受虐是适应不良、能力不足,“妇女为本实践’要协助妇女理解个人问题的社会成因,减少自责,突显妇女面对的共同处境,促进彼此之间的支持。促进社会结构的转变.除满足妇女个人层面的需要外,工作员应鼓励妇女参与改变社会结构,影响社会权力及资源的分配,促进充分考虑性别因素的政策的制定及执行,争取为妇女作为个人及照顾者而提供足够的社会服务资源。女性主义与非女性主义妇女工作最主要的分别在于其目标是否朝向清除两性不平等。
四、”妇女为本”在应用中的几个问题
目前反家暴工作中,以“妇女为本“,的服务机构大多都处在边缘状态,表现为:(1)还不是妇女服务主流;(2)从事这方面服务缺乏配套资源:(3)在政府架构里没有这方面的参与,代表性不够‘(4)从事妇女为本实践的机构运作在一个比较艰难的倩况下。如财政来源不稳定、被迫在一个很小的环境工作。人们用下面的故事来比喻这项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一个小孩沿海岸边,将被海水冲上岸的小鱼一条一条捡起来放回海里,一老者走过来不解地问:目小孩,岸边有那么多的小鱼,你能救活多少呢?”小孩子捡起一条鱼儿说:这条鱼需要我”,又捡起一条鱼说:“这条鱼也需要我”……推行‘卜妇女为本实践”。还要走过一个艰难的过程,每一步的努力都将是有惫义的。‘,妇女为本”是一种理念和价值观,但提供服务时是通过工作员内化为个人信念表现出一种动力和情感“妇女为本”的价值观在理解和应用方面有几个问题需要澄清。
第一。从妇女为本角度进行意识提升会不会带来家庭问题。
以女性主义为指导原则的“妇女为本实践‘,尚未成为妇女服务的主流,推行的首要条件是工作员须认同女性主义对妇女处境问题的分析。反家暴服务作为一种社会资源,有促进平等、公正的使命,由于女性主义对传统角色定型、家庭制度带来了不少的冲击、所以,不但服务对象未能即时接受。工作员个人的价值观亦未必认同。甚至质疑“妇女为本实践”的工作方向。推行’‘妇女为本实践”鼓励妇女认识自己的权利,做自己的主宰、可引来妇女与家庭成员的冲突。工作员须接受及预计此现象,协助妇女面对家庭内可能出现的矛盾、冲突。‘妇女为本’一并不赞成“硬推”。坚持即时的转变。工作员须接受妇女本身的限制、改变的困难,鼓励并协助她们构思、可行的方法。容忍转变的缓慢。
第二、对于家庭基力.“妇女为本”的立场是赞成离婚还是和好?
山离’,或’和”对于妇女主要看有没有改变她与丈夫的权利关系,若“回家“能改变不平等的权利关系,如丈夫愿惫悔改,就可以通过婚姻辅导等方法令丈夫有一个改变。妇女为本不是一定要离婚,而是要改变不平等的关系。’妇女为本.‘是从妇女角度看一个平等的关系,视妇女的需要为第一。让妇女自决.好比主人与奴俘的关系可以是和谐的、可以相处,若奴伸不满意自己的处境,两者关系就出现了同题,但有问题是件好事,好在奴伸惫识到:‘“我应该有我的尊严!’,若要改变这种不平等的关系,奴伸就要有新的动力和斗争。有人认为.有危机就有危险、但若处理的好,也会有机会。
第三,按受妇女带来的问题而不是责怪妇女。
有些妇女心眼儿小、讲是非、唠叨、骂人、贪心、人际关系不好,与她相处很难等,其实这可能是她们生活圈子狭窄,面对沉闷而重复的家务,缺乏其他关注点的表现和适应策略。一个人长期压抑,梢神出现问题是正常的,我们不该用另外的眼光看她,而应想办法帮助她.工作员要清楚她们的背景,学会一些方法,便不会责怪受助者。当然,工作员有自己的价值观和情绪可以理解,但应看到妇女的这种表现只是结果,不是原因,看到妇女行为是面对问题的适应策略,进而鼓励她们开阔圈子及眼界。否则,会推走她.对于妇女的婚外恋、虽是个很复杂的同题。但从妇女为本的角度看:拥有另外一份感情。那是她的权利.若你的价值视与妇女不同,可考虑另外的同事接案。关键是;在一个平等的关系里。妇女调整自己的行为。妇女的唠叨给丈夫压力,但是要解决问题。而不是以此为借口打她。好比孩子读书不好。你要教他读书。而不是打他,打他就是控制他,困为你的权力大。
第四。角色定型、男薄女卑观念使男女均成为受害者。为何工作对象只集中女性?
韩国政府一向注重本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在本国的经济发展以后,更加注重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文化产品的对外输出。早在1998年,前总统金大中在就职仪式上就明确提出了“文化立国”的方针政策,要把文化产业作为21世纪发展国家经济的支柱产业,并把文化经费的预算提升到国家总预算的1%,之后政府又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计划方案。并且不断完善法律法规,保护文化产业的发展。在教育方面,积极培养人才,定期选派优秀人员出国深造学习,鼓励人才交流,组织国家间的合作。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全球网民的数目急速攀升。网络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主流媒体之后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互联网信息量大、资源共享的特点也成为文化产品的传播提供了便利。各种韩国的电视剧、娱乐节目、演唱会等都可以很方便快捷的在网络上找到,随时可以观看。各种电子产品、音乐唱片、服饰、化妆品等很便捷的可以在网络上订购。网络还给喜欢韩国偶像明星的网民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各种明星论坛、贴吧方便粉丝之间交流沟通。粉丝也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明星的动态。粉丝还可以通过网络召集组织各种相关活动。网络成为了“韩流”传播的重要途径,起到了助推力的作用。
2“韩流”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
2.1青少年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们对价值的一般观点和根本看法。价值观在社会、个人的生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几乎人们所有的欢乐与痛苦、希望与失望、幸福与不幸等都与价值观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任何社会、个人的生活都是在其价值观的指导下进行的,失去价值观指导的生活,就是没有意义的生活,也就不是真正的生活。不管人们是否意识到,价值观总在人们的思想中,它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评价、选择和行动。人类的生活正是有了价值观的指导,才使生活具有了真正的意义,才使人类的生活与动物的生存区别开来。价值观念是后天形成的,是社会化培养起来的,家庭、社会、所处工作环境等群体对个人价值观的形成起着关键的作用。个人价值观有一个形成过程,是随着知识的增长和生活经验的累积而逐步确立起来的,个人价值观念一旦确立,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形成一定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趋势。青少年时期在发展上是过渡期,在生活上转变期,同时也是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青少年价值观具有不稳定性、可塑造性。一个人的价值观从出生开始,是在社会和家庭等多方面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发展心理学研究证明,个体价值观系统发展需要依次经过原始水平、因循水平和理念水平三个阶段。①只有到了理念水平,才能发展出一套完整的价值观念系统,价值观的特点和类型也基本上稳定下来。青少年的价值观正处于即将形成的时期。正是由于青少年价值观的不稳定行,他们的价值观又具有一定超前性。他们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接受新鲜事物、新知识、新观念的能力要比其他群体强很多,其价值观念具有一定的超前性。他们乐于去接触新鲜事物并去尝试。
2.2“韩流”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
2.2.1价值观世俗化和功利化
我国学校的价值观教育是要把青少年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这些教育通常过于呆板,理论知识太过生涩,青少年总是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更谈不上主动的去学习了。而“韩流”时尚化、生活化、大众化的特点使得很多青少年乐于接受,并得到很多青少年的追捧。当青少年把过多的精力放在追星上时,当青少年更愿意选择观看韩剧和韩国娱乐节目时,青少年的社会观呈现出更多的世俗化和功利化的色彩,价值观念向个人本位偏移,更多的关注自身的需要。物质至上的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也随之开始滋长。“韩流”本质上就是一种消费文化,其文化产品实质上就是一种文化商品。当代的青少年正从思想先锋转化为时尚先锋。韩流明星的时尚穿着、韩剧中奢华的物质生活场景、韩流中风行的化妆整容,这些容易引导青少年过多的注重外在,追求物质生活的享受,而忽视内在的积累和沉淀。消费意识在青少年的意识结构中正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他们的消费行为再清晰不过地体现了他们背后所蕴含的价值观。
2.2.2盲目追星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随着“韩流”在我国的传播,多才多艺且时尚前卫的韩国明星在我国也迅速走红,成为了青少年喜爱的对象。对于明星的喜爱无可厚非,但是凡事都需有度,一旦过度追星,就会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的青少年追星、对明星的追捧到了痴迷的程度,把大量的精力花费在明星的贴吧论坛,关注明星的动向;到韩国去看明星的演唱会、见面会,到偶像所在的经济公司蹲点;为偶像的生日、演唱会、影视作品的拍摄等活动集资应援,等等。这些疯狂举动的背后反映的是青少年不成熟的价值观。他们花费大量的时间、金钱、精力去追星,有的甚至荒废了自己的学业。
2.2.3韩国歌迷中流行的“Anti”文化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
英文中Anti作为名词的意思为反对、反对者。在韩国,Anti演化成为反明星的意思,那些反明星的粉丝称为Anti-fan。Anti组织的流行是韩国娱乐圈的一种特有现象,明星一出道,Anti网站也就随之建立。韩国网站也经常设置Anti-fan的投票,调查明星Anti-fan的数量。那些人气越高粉丝越多越疯狂的,同时Anti-fan也就会越多。韩国的Anti-fan做出过很多疯狂的行为,产生了一系列负面的影响。“韩流”在我国传播时,这些畸形的Anti文化也随之传播过来,对我国青少年的价值观产生了极其不良的影响。如果说“应援”是教人去爱,那么“Anti”则是教人去恨。我国的一些青少年在这些不良文化的影响下,甚至也组织了一些反明星的活动。如果不加以引导和教育,Anti文化将会给青少年的价值观带来极其恶劣的影响,成为青少年价值观中的一颗毒瘤。
3结语
1.借助传统文化中的人物对学生进行教育。黄香温席、孔融让梨都是学生们耳熟能详的故事,老师可以充分利用,通过《三字经》的模范人物教育学生,在家庭要孝敬父母,尊重长辈;在学校要尊敬师长,尊重同伴;在社会要敬老爱幼,助人为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2.发挥先辈榜样,学价值观。现在的学生生活环境优越,很难体会革命先辈们所经历的艰难困苦,这就要求我们应该用现代先进的教学设备设施,把《小兵张嘎》《鸡毛信》等人物故事,配以合适的音乐、解说,再现他们成长的历史画面。3.发挥同学榜样,学价值观。同学不仅是共同玩耍的伙伴,也是相互的学习进步的激发者,在共同的日常事件中体验着类似的感情,因此,在班上选取学生为榜样,同学们就会向他学习,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评选“四好少年”“最美少年”,能为学生树立心中的标杆。
二、实施班级活动文化,让学生从小做起
1.利用节日纪念日开展教育活动。在“六一”,学校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热爱祖国的情感,得到核心价值观的多种教育和锻炼。每年10月13日是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日,学校可以召开少先队大会,庆祝全体同学的生日,重温誓词、唱队歌、重温队史,回顾过去,展望未来,表彰先进。2.广泛开展专题教育活动。根据南粤雏鹰奖章体系积极开展“雏鹰争章”活动和争当“四好少年”活动,是非常好的全面践行价值观的方式。与同桌开展“手拉手”活动,先进帮后进“手拉手”等,这类小活动是非常好的“友善”教育活动。3.根据学校特色,开展特色教育活动。我校开展了“少年邮局”特色活动。首先通过班级环境文化的营建,让学生熟记核心价值观;接着让学生从小公民个人的层面设计“爱国、爱学、诚实、友善”的不同邮票;班委成立一个评比小组,选出优秀的作品;得奖的学生谈设计思路;最后在特色栏中展出优秀的作品。这样的活动方式,引导学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一点一滴积累,养成好思想、好品德。
三、制订班级制度文化,让学生接受帮助
护生专业价值观总得分为121.4±19.24(42-155),属于中等偏高水平。5个维度中,得分最高的为"关怀照顾"(4.03±0.87)和"利他主义"(4.03±0.87),其次为"专业主义"(3.88±0.93)、"正直"(3.84±0.90),得分最低的为"行动主义"(3.74±0.89)。
2护生专业价值观各条目的得分
护理专业价值观量表各条目均值为3.92±0.90,各条目的均值均在3分以上,属于中等偏上水平。得分最高和最低的5个条目见表1,2。2.2.3不同特征护生专业价值观的比较从表3可见,不同性别护生专业价值观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无统计学差异。不同学历护生在专业价值观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有显著性差异,且高职护生专业价值观水平高于本科护生。除"行动主义"维度,不同年级护生在专业价值观其余各维度和总分方面均有统计学差异;在"利他主义"、"专业主义"维度及总分方面,年级越高得分越低。录取方式方面,除"利他主义"和"行动主义"维度,志愿报考护理的护生在其他各维度及总分均高于调剂至护理专业的护生。对护理喜爱程度不同,护生的专业价值观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亦存在统计学差异;除"行动主义"维度,专业价值观其他各维度得分及总分方面均为"喜欢护理"的护生高于"一般喜欢"的护生,"一般喜欢"的护生高于"不喜欢"的护生。
3讨论
3.1护生专业价值观的总体水平较高
护理专业价值观是个体价值观系统的一部分,反映护理人员这一群体对待当前从事或将要从事的护理工作的信念和态度,是护理人员职业生涯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价值倾向[6],正确积极的专业价值观有助于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和整个护理队伍的发展和稳定[5]。本研究中护生的专业价值观得分属于中等偏高水平,量表五个维度的均值为3.74±0.89~4.03±0.87,表明我院护生具有积极向上的专业价值观,与其他研究结果一致[5,7]。多年来,我院一直致力于将护生专业价值观的培养作为教学工作的重点,不断探索新的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以及有益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和职业教育的自我教育模式[7]。并积极开展职业体验教育活动,增加学生护理职业生涯的亲历体验,如"5•12"护士节的"授帽"、护理基本功大赛、服务志愿者活动等;加强职业理想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树立职业自豪感,如邀请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和护理职业生涯报告、开展职业理想教育为主题的辩论赛、演讲比赛、征文比赛以及编写职业教育人文读本等。本研究结果证实了我院职业教育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需进一步加强。
3.2护生对护理专业价值观各维度的关注度不同
调查结果显示,护生专业价值观"关怀照顾"和"利他主义"维度的均数分值最高,且得分排在前五位的条目均来自于这两个维度,提示护生对护理过程中应体现对患者关怀照顾,应设身处地为他人的利益及幸福健康着想的认同程度较高。这与学校职业教育中注重培养护生仁爱、奉献等专业价值观息息相关。调查结果也显示,护生对"行动主义"维度的关注度最低,且得分最低的五个条目中有3个来自于这个维度,包括"应该参与专业护理协会的活动"、"应该参与同行之间的相互审查"、"促进和维护施行于学生实践计划的学习活动标准",与其他研究结果相似[8]。美国高等护理教育标准中将"行动主义"解释为护士通过专业行动影响护理专业的发展和促进患者健康[2]。本调查结果反映出我院护生主动参与护理学会活动、促进护理事业发展的意识较为薄弱,护生对角色的定位欠完整。这可能与护生仍处于在校学习阶段,对促进护理事业发展的相关内容接触较少有关。但随着我国护理事业的不断发展,对护理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士的角色不仅局限于护理者,还应承担护理管理者、教育者、研究者、协调者等多种角色的责任和义务。因此,护理教育者应加强引导,使护生充分认识承担多种专业角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促使护生在学习阶段加强对教育、管理、科研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
3.3不同性别护生的专业价值观水平没有差异
调查结果显示,不同性别护生的专业价值观在总分及各维度上都没有统计学差异,这与其他研究结果不一致[9,10]。这可能与我院只在高职层次招收男护生,且均为第一志愿录取,入校时护生对专业的认识及个人的职业目标比较明确有关。也可能与本研究中男护生的样本量过小,缺乏代表性有关。鉴于国内多项研究表明男护生的专业价值观水平低于女护生[9,10],且我院男护生招生比例在不断增加。因此护理教育者应加强对男护生专业价值观的关注与培养,帮助男护生树立正确的专业认识和职业理想。
3.4本科护生的专业价值观水平低于高职护生
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学历护生在专业价值观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有显著性差异,且高职护生专业价值观水平高于本科护生,这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11-13]。有研究认为个体职业选择的主要目的是生存的需要和自我的实现,而受教育年限越高,文化程度越高,成就感越强,对职业发展的目标要求越高,更关注自己的职业角色是否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14]。本科生是护生中学历较高的群体,往往对个人的职业发展有较高的追求目标,个人职业的高追求目标与社会低期望值之间的冲突易影响护生专业价值观水平。而高职护生在专业的选择上多以就业为目的,其专业的选择性及学习的目的性较本科护生更为明确,且职业的发展目标也较为切合实际。同时由于我院志愿选择护理和喜欢护理的本科护生的比例低于高职护生,而护生自身对选择护理专业的意愿及对护理的喜爱程度也影响专业价值观水平,这可能也是本科护生职业价值观水平低于高职护生的因素之一。因此护理教育者应注重引导护生正确认识自我,合理定位自我需求,确立切实可行的职业理想和职业发展目标。
3.5低年级护生的专业价值观水平优于高年级护生
调查结果显示,低年级护生的专业价值观水平优于高年级护生,这与其他研究的结果一致[15,16]。一、二年级护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知多来源于学校教育,学校多途径的职业教育促使学生在一、二年级时逐渐对护理专业有了正确的认识,形成了较为正性的专业价值观和理想的职业目标。而三、四年级护生在见习、实习中逐渐接触临床,由于此时护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的阶段,对专业情感和专业行为的倾向表现为复杂多样,易受环境的影响而表现出对专业的不稳定性[17]。琐碎而繁重的护理工作、患者的不信任、社会对护理职业的偏见、复杂的人际关系,使护生在从学生向职业化护士角色转换过程中难以完全适应,易产生巨大的心理冲突和心理落差,从而导致专业自信心和自豪感下降[18,19]。因此护理教育者应关注护生临床实践期间对专业的认知及专业思想的变化,及时发现并疏导学生对于专业存在的疑问和顾虑,帮助学生建立并发展良好而稳定的专业价值观。
3.6职业选择及偏好对护生专业价值观的影响
对于当前社会的现实,其实与中国几千年的社会变迁、历史发展、文化气息特点等哲理体系因素密不可分,更与在那长时间处于生产力相对低下,科技科研都十分匮乏的现实社会落后息息相关。在中国的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无论其怎样改朝换代,孔孟之儒,老庄之道,诸子百家的哲理与思想贯穿其中,影响至今。尤以儒理之风更盛。囊括概之,中国哲学思想我认为更贴近于入世之说。在那个信息闭塞,交通不便,在相对缺少物资的农耕经济社会时代,普通大众更加注重于人伦与世务,在哲人世贤的思想与价值体系中关注更多的是社会而非宇宙。人们谈得更多的是政治,讲得更多的是道德,行得更多的是仁义礼智信。普通平凡之人热心于人伦日用,文达贤士更多倾注于礼义尧贤。古时的国人他们顺应自然,遵从自然,人们更多的是停留于现象的总结,而缺少深入的系统研究。人们沉于其自然淳朴天真之中,很容易满足。他们不想变化,也无从想象变化(相对西方而言)。
在古时的中国曾经也有不少著名的创造发明,甚至更优于且领先于西方,但我们常常看到,他们不是受到鼓励,使这些创造发明推而广之,反而认为与世俗相悖,被认为是有违于人伦,被当成是异端邪说,从而导致在应用过程中受到阻挠甚至处罚。千百年来形成的中庸思想又致使古人缺少西方那种敢于用科学与宗教神治进行抗争的精神。因而在那漫长的历史长河里,科学技术发展非常缓慢,自给自足的农耕社会形态,以致于物资的相对稀少而平均。当然也受制于君臣之礼,王宫达贵们的物欲横流为世人之遥不可及。所以孔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所以在科技并不发达的情况之下,在那个时代即使没有完备的制度体系,绝大多数人们都能在儒家文化的熏陶之下守纲常,更守得住道德的约束与底线,都能有良知的自我坚守与反省。中国近代,受制于自身千年封建思想桎梏,闭关自守,思想僵化,系统性的科学研究一片空白,技术发展与经济状况都十分落后,导致备受西方的,屈于邻国的滋扰和欺侮。人们为了日常的生活,基本的生存,他们胆小怕事,逆来顺受,甘愿奴役,无心抗争。在一段特殊的历史环境里,甚至出现了君臣不分,夫妻可以反目,父子可以结仇等诸多违古之纲常今之道德的不正常社会形态,这种对知识的不尊重,对科技的不重视,对社会的无纲无常之世风,对整个中华民族和每个国人都带来了极大的伤害,对国人的精神世界和价值观带来极其巨大的冲击,于至今天乃至未来较长一段时间仍有深刻的影响。
近三十年来,随着国门的打开,改革开放政策坚持不懈的执行,特别在经济领域,科技领域不断发展,使中国经济步入调整发展和扩张阶段,空前的发展速度和巨大的成就为世人所瞩目。随着信息互联时代的来临和知识经济蓬勃发展,使国人压抑多年的创新创造激情和对财富的渴望爆发与追求,使中国的经济与科技发展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它的突然来到,使人们始料不及,让人们对价值三观与财富认知受到了无比巨大的冲击。这种过度的财富聚集与过快过热的经济发展让曾经饱受落后与苦难的民族与国人无所释从。导致人们的价值观与认知过度市场化、经济化、功利化,面对倒在路边的老人、摔倒的小孩,有无动于衷的,有担心做了好事被讹的,因此出现了没人敢扶,没人敢施于援手,即使扶了、救了也要寻找证人证实自己的行为是救人而非肇事者,这些事例在各个城市中早已屡见不鲜。这是经济快速发展之下,人们对财富过度狂热和过快积聚而导致道德的沦丧,甚至人性的的泯灭。科学与技术发展催使了经济的大发展,但与之配套滞后的社会制度、保障体系、监督体系的不健全不完善,使人们的价值认知形成了较大的反差。良知的丧失,信仰、诚与信的缺失造成了人们心态与思想的道德盲区。很多人为了成功,他们可以没有原则,可以不择手段,可以没有底线。社会形态的不健康,人性的扭曲这总让人感受到莫名失落与无奈。好在我们已开始有所觉解,正在树立科学发展的观念,反思当下社会之形态,反省当下人们之作为。唤不再牺牲环境、呼不再浪费资源,根除盲目大搞形象工程,打破GDP片面崇拜,倡导绿色经济,低碳发展。建立人与社会,人与环境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持续健康有序发展。
过去,科学更多地是对自然现象的一种总结与归纳。时至今日,科学更多地去探索现象,去发现事物本质与内在的规律,更不断加大对未知领域的研究与探索,以至于最终的是开发与利用。科技的发展与运用揭示了自然内部与外部大宇宙的本质,用实践与行为诠释真理。当前科技的综合研究与开发利用前所未有,用科技去创造财富已是势在必行,更是势不可挡,而同时科技为我们揭示事物的本来面目提供依据。财富或许让人心智有所变化,科技却能使人回归自然。人们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科学的管理方式去创造无限的财富,也可以拥有与支配的绝对权力。但真正使用的时间与精力总是有限的,没有了科学与技术,社会的发展就会受到约束或停滞,在科学与技术不仅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更让我们看到事物的本身,也使人明德知事,使我们的内心更加光明,使我们的认知与价值真正回归人性的自然。在当今科学与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在当今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在当今这个大数据应用时代,对于当下的中国面对这样一个突然突显的特殊阶段,是用文理引之?或以法律束之?给我们有太多的思考。王守仁在一段话中提到:人心是天渊,无所不赅,原是一个天,只为私欲障碍,则天之本体失了.....如念念致良知,将此障碍窒塞,一齐去尽,则本体已复,便是天渊了。科技发现事物本质,本质使人了然于心。一个明德明世明了之人既觉解于已,更觉解于社会,其认知与价值观必将超越自我,必然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也!
作者:周世海 单位:四川明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