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落实情况报告

落实情况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落实情况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落实情况报告

落实情况报告范文第1篇

一、年内全市解决5万扶贫对象稳定脱贫问题。通过采取整村推进、扶贫细胞工程、产业化扶贫、扶贫培训、社会帮扶等措施,加大对扶贫对象的扶持力度,全市323个扶贫重点村,30万贫困人口得到扶持,5.3万人口实现脱贫,完成全年任务的106。

二、进一步整合资源,提高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水平。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截至目前,各类扶贫开发项目共投入资金7912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2812万元,捆绑各类涉农资金1600万元,利用小额信贷资金3000万元,群众自筹资金500万元,有力推动了扶贫开发项目的实施。

三、立足贫困户稳定增收,加大产业化扶贫力度。一是投入财政扶贫资金558万元发展种植业项目,发展特色瓜果、蔬菜3400亩,建设果蔬大棚2727座,发展核桃中药材间作种植两季累计1.2万亩。二是投入财政扶贫资金722万元发展养殖业项目,发展肉鸡和蛋鸡养殖120.4万只,发展优种猪养殖1504头,养鸭107万只。通过产业扶贫,初步形成县、广平县设施蔬菜产业带,涉县核桃、中草药间作种植产业带,馆陶县、县、邱县肉鸭、肉鸡养殖产业带,、县肉猪养殖产业带。产业项目的实施,使户均增收在5000元以上。

四、完善培训机制,提高培训水平。进一步加强“雨露计划”培训工作,为提高贫困地区新生劳动力综合素质和稳定就业能力,在全市5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开展了“雨露计划”实施方式改革试点工作,通过直接补助到户的方式,对两项制度衔接识别出的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中“两后生”接受中、高职教育和一年以上技能培训进行补贴,提高了他们接受再教育的积极性。加强了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基本实现了第一批重点村每个贫困家庭有一个掌握一两项增收致富技术的明白人。贫困群众劳动技能不断增强。今年以来,共投入312万元,举办培训班115期,其中实用技术培训11300人,劳动力转移培训7780人,进一步增强了贫困群众增收潜力。

五、因地制宜,积极稳妥地推进移民扶贫工作。移民搬迁工作再次取得突破。截止目前,已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220万元,完成移民搬迁9个贫困村,1252人,为这些贫困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奠定了基础。

六、互助金试点工作开展顺利。我们已在5个重点县的101个贫困村开展了互助资金合作社,资金规模达到1773万元,其中:中央资金375万元、省级资金1048万元、村民入社资金350万元,每个村平均17万多元。今年累计向2652个贫困户发放借款969.25万元,促进了贫困户增收项

七、加强资金项目管理,探索完善扶贫长效机制。在资金项目管理上,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到村入户和资金项目管理工作的通知》,严格落实扶贫资金专户制、报账制和项目安排公开公示制度。户户建立了一本清,认真开展了扶贫资金专项治理。进一步健全完善了扶贫资金监督管理机制,

落实情况报告范文第2篇

一、党组整改方案落实情况

1、着力抓好理论学习。采取集中学习、个人自学、专题辅导等方式进行学习,制订并坚持每周三自学、周五党组班子成员集中学习的制度,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活动,使大家不断提高思想认识、不断夯实理论基础、不断增强行动自觉。

2、坚持公开各类信息。一是党组成员带头申报个人在住房、用车、出差、公务接待、公务活动等重要事项,杜绝了多占住房、公车私用等现象的发生。二是制定相关的职权目录、权力运行流程图,以及困难职工手续办理等项目的信息,年底前在XX市总工会网站予以公开,方便困难职工了解知晓和查询办理相关手续。

3、严格管理资金使用。一是加快职工困难户工作项目实施和资金的拨付进度,加强了对资金使用管理;严格控制“三公”经费的使用,杜绝了浪费现象的产生,对项目资金的拨付和“三公”经费的支出使用每月定期进行汇总、统计,经党组会办公会议审核通过后在单位党务政务公开栏公示,充分发挥干部职工和职工困难户群众的监督作用,确保职工困难项目资金和“三公”经费使用的安全、高效。二是减少不必要的公务往来,破除迎来送往的陈规陋习,节约公务接待开支。

二、“”方面突出问题整改落实情况

1、整治文山会海、检查评比泛滥的不良作风。今年9月份以来,我们认真落实市委党的群众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的要求,克服了以往年底会议多、检查验收多的现象,没有组织召开全市性的工会大型会议;取消了由各个部室对基层工会分散检查验收项目的方法,由党组班子和业务部室人员组成检查验收小组,采取随机抽取、直接面对困难职工群众的电话抽查验收的方式,了解困难职工项目资金拨付到位、困难职工受益的真实情况。

2、整治公款送礼、吃喝、奢侈浪费方面。我们严格按照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省政府二十条规定的要求,坚决杜绝和防止了节目期间公款送礼、大吃大喝和安排与公务活动无关的宴请,没有出现过利用“农家乐”、私人会所公款吃喝和高消费娱乐的行为。

落实情况报告范文第3篇

一、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有力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

面对国内外的严峻形势,我局认真贯彻党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会议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推进四项制度实施工作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学习活动过程中不断更新思想观念,改进工作作风,提高行政效能,切实推进重大项目的建设工作,稳步推进旅游资源大州向旅游经济强州跨越,为构建和谐××和藏区的稳定做积极的努力。

二、结合实施阳光政府四项制度强力推动责任政府四项制度。

结合今年阳光政府四项制度的开展,我局研究、制定和推行了《××州旅游局推行阳光政府四项制度实施方案》和相关制度,要求全局干部职工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要切实把实施“阳光政府四项制度”和“责任政府四项制度”作为经常性的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完善配套设施,明确目标,分步推进,具体落实,认真抓好推进工作。

三、第二季度兑现服务承诺的总体情况

(一)基本情况

1.统一思想认识,增强紧迫性和责任感。实施四项制度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各级政府决定的具体行动,是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转变领导干部作风、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的需要,其意义重大而深远。我局干部职工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实施四项制度的重要意义,增强紧迫性和责任感,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做好各项工作。

2.加强组织领导,工作机构运转有力。根据局党组决定,我局成立了局推行行政问责办法等四项制度工作领导小组,由局党组书记、局长阿哇任组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党志坚和此里尼玛调研员任副组长,各科室主要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推行“三项制度”办公室和推行行政负责人问责办法办公室,两个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协调和督查等工作。自领导小组成立和运转以来,主要领导经常过问四项制度的落实情况,并将四项制度的工作落实至各项工作中。各科室负责人将四项制度工作作为日常工作来抓。全局干部职工形成以四项制度推动各项工作的良好氛围。

3.建立健全制度,保障四项制度的顺利实施。加强制度建设是推动工作有效开展的基础和保障,三项制度是我局向广大人民群众、向全社会作出的庄严承诺。服务承诺制解决的是政府诚信问题,首问责任制解决的是办事责任问题,限时办结制解决的是工作效率问题,我局坚持以服务承诺制为抓手,逐步深入,出实招、见实效,推动各项制度的落实。

4.创新管理方式,提高行政效率。积极创新管理方式,大力推行行政行为的科学管理,把行政效率的提高作为衡量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准,进一步理顺职能分工,优化工作流程,简化办事程序,增强工作的计划性、前瞻性,培养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

(二)主要做法

1.坚持依法行政,规范行政行为。按照《行政许可法》确定的“公开透明和高效便民”的原则,进一步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切实加强对行政执法的监督约束。做好行政许可项目、行政许可收费依据和行政审批项目的清理工作,做到每项事情、每个环节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在行政执法检查中,做到以人为本,以情感人、以法服人;在执行行政处罚时,要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条文必须准确,程序必须合法。

2.加强窗口建设,提高服务水平。我局服务窗口都提供有效的“菜单式”服务指引,把岗位职责、办事项目、办事程序、办事标准等能公开的都要尽可能公开,向服务对象明示办文办事所需的资料,明确办结时限。推进服务规范化,实行“一口清”告知、“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一个窗口”办理。

3.健全制度,抓紧落实。各科室建立了有效的联络员制度,并指派专人作为三项制度工作联络员,从2008年5月10日起,各科室分别于每月3日前将本科室推行三项制度的工作情况以书面形式(附电子文档)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领导小组办公室认真登记,并纳入干部、职工年度绩效考核。建立业务工作ab角、首问登记和联系人制度,确立各科室科长为单位推行三项制度的第一责任人,并指定各科室指定1名工作人员为具体联系人。

印制了《××州旅游局四项制度实施工作手册》,内容包括××州旅游局印发的关于推行四项制度的文件,××州旅游局四项制度实施细则,及各科室的服务承诺等,要求每位干部职工人手一册,认真学习,并切实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4.严格监督检查,不断改进工作。建立服务质量反馈和抽查制度,制定三项制度建设检查、奖惩和责任追究制度,两个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经常对各科室推行行政问责办法等四项制度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重点检查行政执法科室和窗口服务科室,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问题,及时处理违反规定的人和事,确保政令畅通,各项任务落实到位。检查中,要注意发现好的典型,加强对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其示范作用。

5.主动接受评议,努力改进工作。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在服务窗口设置群众意见箱,充分利用现有的举报投诉电话的监督作用,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对群众提出的批评意见及时改进,对群众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及时采纳。

充分利用我局信息公开网站及广播、电视、报刊等各种宣传媒体,将我局推行四项项制度,以及我局的职能职责、服务承诺事项向社会公告,建立便捷有效的投诉机制,让社会各界通晓我局机关职能、相关的政策、条件、程序、权限和时限规定,为我局全面推行三项制度工作营造积极的舆论氛围。

(三)主要成效

贯彻实施责任政府四项制度以来,我局主要取得以下成效:一是在转变干部作风,解决干部“不作为”或“慢作为”问题上有新突破;二是在提高服务质量,改善发展环境、解决重点问题上有新突破;三是在建立长效机制、完善发展的机制保障上有新突破;四是在提高行政效能,推进旅游工作、促进又好又快发展上有新突破。

四、存在的差距和问题

1.全局干部职工对实施责任政府四项制度的认识不够深化和全面。

2.在实施责任政府四项制度过程中,与具体要求还有差距。

3.在实施责任政府四项制度过程中,有懈怠的情绪。

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对实施责任政府四项制度的重要性理解和认识不够深刻;二是缺乏一定的行政工作手段,工作能力有待提高;三是工作态度、工作作风有待进一步转变。

五、下一步改进工作的具体方法和措施

(一)开办“××州旅游局四项制度宣传栏”,充分利用宣传媒介作用,提高四项制度在社会公众中的认知度。

(二)积极做好行政审批事项的清理和简化工作,切实提高工作效率。

落实情况报告范文第4篇

XX县按照《市“四控”行动一个意见和四个办法》要求,综合施策,出台方案,有序推进。制定并印发《XX“四控”行动实施方案》。坚持政府主导、典型带动、综合施策、全民动员的原则,结合地方实际,全面开展控肥增效、控药减害、控水降耗、控膜提效“四控”行动工作。

一、“四控”工作采取的措施

(一)控肥增效采取的措施:

1、推广测土配方施肥。一是开展土样调查。借助盐碱化耕地的普查和综合治理工作实施,完成我县土壤普查工作,建设完善测土配方施肥数据库。在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田园综合体内推广使用有机肥、掺混肥、复合肥、缓控释肥等新型肥料。二是加快智能配肥的推进。引进推动肥料企业建设“液体加肥站”和“固体配肥站”,为农民开展个性化的配肥服务,实现精准施肥,减少化肥用量。2019年建设   个智能配肥站,测土配方施肥达到  万亩以上。

2、提高耕地质量。一是大力推广有机肥。引进商品有机肥生产企业,对畜禽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后,引导农民使用,培肥土壤。开展商品有机肥的试验、示范和推广,扩大施用面积,推广有机替代无机。2018年使用有机肥达到  万亩,2019年达到  万亩。二是加大农作物秸秆还田技术推广力度。依托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项目,配合耕地机械深松旋耕,辐射带动农民开展向日葵、玉米、小麦秸秆还田,改善土壤结构。2018年小麦、玉米、向日葵秸秆还田面积达到种植面积的  %,2019年达到  %。推广麦后绿肥还田技术,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和供肥能力。三是实施工程提升地力。大力争取和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深耕深松等项目,全力推进改盐增草(饲)兴牧等工程,提高耕地质量,促进化肥使用量的减少。

3、转变施肥方式。一是按照农艺农机融合、基肥追肥统筹的原则,推进化肥机械深施、机械追肥、种肥同播等技术,减少养分挥发和流失。在农业科技产业园、示范园内建设种肥同播、机械深施肥技术示范点,以点带面,逐步转变农民施肥方式。二是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依托项目,引导、扶持有条件的地区全面推广采用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较农民常规施肥方式亩均减少氮肥  kg,节肥  %,氮肥利用率提高到  %。

4、推广应用新型肥料。建立有机肥、掺混肥、复合肥、缓控释肥等肥料生产、销售的奖补机制,加快我县肥料减量增效步伐。在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园区,全面推广示范缓释肥料、水溶性肥料、液体肥料、叶面肥、生物肥料、土壤调理剂等高效新型肥料,引领带动新型肥料的使用,逐步替代传统肥料。加大宣传力度,改变农民施肥观念,以项目、惠农政策等对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园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补贴,引导农民使用缓控释、水溶性等新型肥料,不断提高肥料利用率,推动肥料产业转型升级。

5、建设试点示范带动。整合项目和资金,由各苏木镇、农场和农业部门联合开展示范园区建设,集成推广以上多项技术,促进化肥减量增效工作。

6、坚持源头控制。严格执行《市化肥减量增效实施办法》,根据我县化肥施用量较大、肥料品种较多的实际情况,由市场监督管理局牵头、其他各相关单位配合,完成县内化肥生产企业和销售点登记备案库建设并进行动态管理,建立完善并严格执行肥料销售登记备案制度,进一步加大执法和监督力度,坚决杜绝假化肥、劣质化肥的生产销售,动态监测全县化肥生产和销售情况。

(二)控药减害工作采取的措施:

1、加强农药监管。一是严格执行国家对高毒、高残留农药不许生产、销售、使用的规定,对违规生产、销售和使用的,按照相关法规条例,追究其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二是严格管理限用农药。对国家农业部限用农药分类准入,实施定点销售制度,全县设立  个销售点。限用农药进货时必须到县农药管理部门备案,建立全程可追溯平台,采用实名制购药,实现购药、使用全程可追溯。三是根据实际情况,加大对农药经营、使用监管力度,定期和不定期的进行执法检查,对违法经营、使用农药行为严厉查处。鼓励广大群众进行举报,鼓励农林牧水综合执法监督执法局监督举报电话   。同时,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加强农贸市场内农残检测室的建设,加大农产品农残抽检力度。

2、加强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积极争取农业部“农作物疫情田间监测点”建设项目和资金,完善重大病虫数字化监测预警信息系统建设,力争监测预警体系实现重点乡镇全覆盖。

3、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一是扶持发展装备精良、服务高效、规模适度的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对统防统治作业费给予一定补贴,统防统治面积达到  万亩,力争达到  万亩。二是鼓励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提升装备水平,所需统防统治机械纳入农机补贴范围。三是利用高效施药机械减量,避免农药“跑、冒、滴、漏”等现象。推广使用自走式喷杆喷雾机、高效常温烟雾机,采用低容量喷雾、扇形喷头、静电喷雾施药技术,降低药效飘移损失,提高农药利用率。

4、推广绿色防控技术。率先在科技示范园区、合作社基地等实施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并以此进行展示示范,以点带面,提高绿色防控技术覆盖率,达到  万亩。以物理、生物防控代替化学防控。物理防治方面大力推广杀虫灯、黄板、蓝板,性诱剂等物理方式诱杀害虫,减轻病虫危害,降低农药使用量;化学防控方面一是推广使用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二是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三是合理使用助剂,提高药效,减少药液流失。

5、加大宣传培训力度。针对农民意识淡薄、对农药安全使用知识一知半解等问题,通过发放农药安全使用技术手册,并加强对农药安全使用技术的培训等途径加大宣传力度。同时,加强现场指导,引导农民坚持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并重,在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规定的基础上,根据病虫发生期及农药作用特点,选择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三)控膜提效工作采取的措施:

1、加强农膜市场监管。市场监督管理和农牧业综合执法等执法单位负责从生产、销售、使用三个环节,加大监督检查处罚力度。严格执行《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GB13735-2017国家标准,根据《  市农用地膜管理办法》,从2018年5月1日开始执行,禁止在我县生产、销售、使用厚度低于0.01mm的非国标农用地膜。农用地膜生产企业、销售者应当加强行业自律,规范生产、经营行为。农用地膜生产应符合国家政策。政府鼓励和支持农用地膜生产企业研发生产高标准、长寿命及按需求定制的农用地膜产品。农用地膜新产品须由生产企业或生产企业委托有关部门进行2年以上的多点田间应用试验,经农牧业环境保护部门评估确认达到国家标准后,方可大面积推广应用。

2、加大废旧残膜回收力度。本着谁生产、谁销售、谁回收的原则,鼓励生产企业、销售企业、农机合作社积极回收废旧残膜;鼓励农民自发收集废旧残膜,以旧换新,实现废旧农膜资源再利用。农膜回收机械全部列入农机购置补贴目录。在每个乡镇建立一个回收站点,政府对回收企业予以补贴,具体补贴办法参考《  市农用地膜管理办法(暂行)》。农膜回收机械全部列入农机购置补贴目录。争取上级资金  万元,每个回收网点补贴  万元,主要用于回收场所建设、设施设备购置等。开展废旧地膜残留定位监测,共设置监测点  个,按年度采集数据。推广“地膜二次利用免耕栽培向日葵技术”,地膜玉米后茬免耕种植向日葵技术  万亩,减少地膜投入,实现控膜提效。制定和报送了《XX县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与处置实施方案》,有关事宜正在落实中。推广新国标地膜  吨,开展全生物可降解地膜的试验、示范  亩。

3、大力推广可降解地膜的使用。在农业科技产业园、示范园内推广可降解地膜,并开展全生物可降解地膜试验示范。

4、推广节约型地膜覆盖技术。推广“地膜二次利用免耕栽培向日葵技术”,达到一膜多用、重复利用的目的,减少地膜投入,实现控膜提效。

(四)控水降耗工作采取的措施:

1、切实加强用水管理,提高灌溉利用效率。严格执行《   市农业用水“控水降耗”实施办法》,全面实行“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灌溉管理制度,坚持“早浇、节水、保墒”,坚持总量分配、用水管理、用水计量、水费计收“四到直口”的用水制度和“指标到渠,供够关口”的供水原则,严控秋浇用水量、春灌用水定额和井渠双灌提取地下水总量。按照国家和自治区对水资源管理的总体要求,秋浇实行统浇、包浇,推行“一把锹”浇地统一秋浇灌水标准等措施,严禁深浇复浇,提高灌溉效率。严控井渠双灌提取地下水总量,实现采补平衡。将灌区内井渠双灌区纳入统一调度管理,正常年份利用井灌用于青苗灌溉,春灌干地和秋浇用水采取引黄灌溉,实现采补平衡。

2、积极改变用水方式,加快工程措施节水。农业综合开发、水利、国土等部门利用高标准农田建设、水权转换、土地整理等项目,实施土地整理大破大立工程,倒逼农民土地按照“一户一田”的模式规模化经营,为高效节水创造先决条件。一是继续实施渠道衬砌工程,推进工程节水源头减量。二是在科技示范园区、设施农业、露天瓜菜、玉米生产上配套水肥一体化工程,推广水肥一体化“井黄双灌”技术,推进农艺节水过程减量。三是利用各类水产养殖区等储水池塘湖泊,试验应用黄河水二次澄清后水肥一体化技术,扶持鼓励生产者通过渠道取水、机械运水等“土办法”,在农作物果实膨大的关键时期适时补水,推进“鱼农互补”二次利用措施减量。四是有序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与优势农作物轮作倒茬,发挥好“河长制”的作用,推进管理节水终端减量。水利部门负责积极争取国家节水改造资金投入,重点要做好骨干渠道的节水改造与维修养护,减少输配水过程损失,同时加快推进高效节水项目的实施,强化已建成的高效节水项目的管理,提高节水效果。

3、注重农艺措施节水,不断调优种植结构。加大推广立体种植技术力度,推广小麦套葵花、小麦套玉米和瓜类、葫芦等经济作物间种葵花等立体栽培模式,高效利用水资源,实现节水降耗  %。引导、鼓励合作社、农企等社会化组织按照区域化、规模化种植,实现统一种植、统一灌溉、统一收获,确保作物生育期内高效利用水资源。严格执行《  市农业用水“控水降耗”实施办法》,全面实行“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灌溉管理制度,大力推广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和小麦套葵花、小麦套玉米等立体栽培模式,全年实现节水  多万立方米。

二、“四控”工作取得的效果

(一)控肥增效的效果:逐步建立科学施肥管理和技术体系,科学施肥水平明显提升,主要农作物化肥使用量实现负增长。氮、磷、钾和中微量元素等养分结构趋于合理,有机肥资源得到合理利用。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  万亩以上;机械深施占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的  %以上;逐步增加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面积;主要农作物肥料利用率达到  %以上。

(二)控药减害的效果:初步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病虫害可持续治理技术体系,科学用药水平明显提升,农药使用总量实现负增长。绿色防控面积达到  万亩以上,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  %以上,农药利用率达到40%以上,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比例明显提高。

落实情况报告范文第5篇

全省第次旅游发展大会召开后,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月8日州委常委会专题研究贯彻落实大会精神的意见措施,精心安排部署,全州上下迅速行动,乘势而上,掀起了贯彻落实大会精神的。现将州贯彻落实全省第次旅游发展大会精神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认真传达,强化学习,切实增强抓好旅游业发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传达学习好全省第次旅游发展大会精神,对于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高原旅游开发示范区建设,实现全州旅游业发展“倍增”计划,推进省委、省政府“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统筹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我州在传达学习全省第次旅游发展大会精神过程中,狠抓了以下“四个层面”的工作。一是狠抓党政领导干部层面的传达学习。把省委书记、省长和国家旅游局副局长的重要讲话,以及书记月11日在调研时的讲话精神纳入州委、县委中心学习组学习计划,采取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等多种有效方式,将会议精神原原本本地传达到了中心学习组各成员,进一步坚定了全州上下抓旅游就是抓发展、抓旅游就是抓经济、抓旅游就是抓大局的信心和决心。二是狠抓旅游部门干部层面的传达学习。州、县政府主管领导,深入旅游部门传达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实施意见》,讲解省委、省政府关于旅游业发展的思路、目标和措施,进一步增强了旅游系统干部职工把握机遇、立足当前,乘势而上、顺势而为,积极谋划当前和“”旅游业发展的意识。三是狠抓州、县相关部门干部层面的传达学习。及时将省委书记、省长和国家旅游局副局长的重要讲话精神传达、印发到州、县相关部门,通过集中学习、个人自学,举办座谈会等方式,进一步深化了对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全省旅游业发展的认识。四是狠抓旅游企业职工层面的传达学习。安排旅游管理部门组织当地旅游企业负责人,以会代训的形式传达了会议精神,增进了各旅游企业对省委、省政府关于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支持,为进一步推进全州旅游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及时制定了《州关于全省第次旅游发展大会贯彻落实意见》,月8日州委召开州委常委会,再次传达学习全省第次旅游发展大会精神,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州关于全省第次旅游发展大会贯彻落实意见》,对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适时筹备召开州旅游工作会议,进一步消化全省第次旅游发展大会精神,全面部署我州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旅游业发展的目标和重点工作任务。

通过深入细致的传达学习,全州各级干部职工一致认为:全省第次旅游发展大会是在我省“”开局之年召开的第一次旅游盛会,对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旅游业推动“四个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是书记、省长的重要讲话深刻分析了全省旅游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机遇,明确提出了“”和今年旅游业发展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具有很强的前瞻性、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为我们发展和壮大旅游业指明了方向。纷纷表示:一定要全面传达学习好会议精神,掌握领会会议精神的实质内涵,进一步解放思想,全面吃透州情、县情,彻底打破“边缘意识”、“盆地意识”、“小农意识”,自觉克服固步自封、满于现状的保守观念,把思想统一到发展上,把心思集中到发展上,把力量凝聚到发展上,以更大的决心、更清晰的思路、更有力的举措,奋力推动高原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全力推进旅游业跨越发展

认真贯彻落实全省第次旅游发展大会精神,严格按照州委、州政府提出的“一区两带”旅游发展思路,坚持把旅游业作为“富民强州”的新型战略性主导产业全力推进,坚持把旅游业作为实现州“四个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抓手全力推进,使旅游业成为州在全省“四区两带一线”区域发展格局中独具特色的重要增长极。力争到“”末,全州接待省内外游客达到230万人次,年均增长23.4%,其中过夜游客11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7.2亿元,年均增长50%,全面完成旅游业发展的“倍增”计划。

一是着力提升战略规划引领力。根据省“”旅游业发展规划,进一步充实完善全州“”旅游发展规划,实施好《城乡旅游发展建设规划》,谋划好黄河大峡谷旅游带、唐蕃古道和宗日文化景区景点建设规划,构筑以旅游综合开发示范区为龙头,以黄河大峡谷、唐蕃古道和宗日文化为支撑的高原特色旅游圈。充分挖掘高原旅游资源特色和优势,借鉴国内外精品景区的开发理念,高起点、高标准规划一批高水平的旅游项目,力争通过一流的规划,一流的创意,增强旅游项目的含金量,打造出一批高品位的旅游目的地产品。围绕旅游业未来发展要求,按照一产围绕旅游调结构、二产围绕旅游出产品,三产围绕旅游搞服务的思路,编制特色农牧业、交通运输、房地产业、文化产业、商贸餐饮、现代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专项规划,加快推进以旅游产业为核心的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形成全州旅游业发展的大产业格局、大区域格局。

二是着力提升重大项目带动力。根据全州“一区两带”旅游发展布局和景区景点及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的需要,紧紧瞄准国家加快发展旅游业、第二轮西部大开发和支持等省藏区发展的政策机遇,超前谋划,精心组织,选择好一批事关旅游业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推动旅游业规模化发展。加大旅游重大项目推进力度,全力以赴抓好黄河大峡谷、温泉开发、龙羊峡景区、贵南直亥景区、民间手工艺加工项目等计划投资126亿元64项旅游项目的落地和实施工作。同时,通过大项目的建设进行战略性招商引资,吸引国内外有实力的大财团、大企业到投资开发旅游项目,形成政府出资源、统一规划,大企业出资金、集中建设的旅游项目建设体系。确定一批水电、矿产等资源,与旅游资源形成“捆绑招商”,整体开发。做好北京京能公司和天津戈德集团投资开发的旅游航电综合开发项目、黄河清旅游带项目全面实施工作。实现以高端项目拉动中低端项目,以增量带动存量的发展目标,增强旅游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为全州旅游发展“倍增”计划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

三是着力提升旅游产品升级力。以生态旅游、特色支撑为导向,瞄准市场热点,依托特色资源和历史、民俗、体育等文化,打造高原旅游特色产品体系。以建设高原特色旅游目的地为目标,着力打造“大美·圣洁”观光之旅、生态健康之旅、文化溯源之旅、神奇体验之旅等一系列绿色、生态、特色的旅游产品、形成独特品牌,力争在国内外形成青藏高原旅游新高地。抓好旅游示范区古城保护改造、黄河湿地、丹霞地貌、高尔夫球场、黄河旅游航道、温泉休闲养生等重点项目建设,极力打造“清清黄河、高原绿洲、温泉药浴、丹霞地貌、黄河源头第一古城”等旅游品牌,积极申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历史文化名城的称号,力争年将打造成国家级休闲旅游度假区,到年建成国家级AAAAA级景区。开发建设唐蕃古道和宗日文化旅游带,依托文成公主进藏线路、唐蕃古道、宗日文化著名品牌,挖掘丰富的人文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打造以倒淌河、德吉塘、共和夏拉草原以宗日文化为主题的彩陶部落村等一批地域特色、人文特色、民族特色鲜明,文化内涵丰富的旅游景点。建设黄河大峡谷旅游带,开发水上航道、峡谷马道、景区栈道、直升机起降点及直升机、滑翔机低空观景、峡谷云梯、峡谷观景平台。抓好地热资源开发管理工作,编制共和、、兴海地热资源开发建设规划,强化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管理,全力打造高原“温泉旅游”品牌。发挥旅游“旅长游短”的特点,加大自驾车营地项目的争取力度,建设自驾车旅游运动示范区和生态型国家级高原休闲养生区。把品牌建设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战略重点,引进一流设计团队,高起点策划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旅游品牌体系,包括涵盖各项旅游要素的形象品牌、产品品牌、文化品牌等。抓住国家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政策机遇,着力促进共和机场的转型,发展通用机和直升机旅游,力争将环湖地区和黄河大峡谷纳入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地区。

四是着力提升文化旅游对接力。坚持“以文化提升旅游,以旅游促进文化”的文化旅游发展思路,深度挖掘丰富、悠久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生态文化、体育文化、现代文化内涵,提高旅游的文化品位,建设文化体验旅游区。深入研究、挖掘、整理、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好保护、传承工作。挖掘屯垦戍边文化的历史资源、民族交往和民族融合的文化资源,打造“屯垦戍边”文化旅游精品。挖掘、整理、提炼宗教文化旅游内涵,保护好宗教文化文物遗产。整合民俗优势资源,举办高质量、影响大的民俗节庆活动,形成综合性的节庆会展经济。大力发展影视文化、体育文化,丰富旅游文化内涵。支持民族演艺企业、团体“走出去”到北京、江苏等对口支援发达省份及其他客源地定点演出,宣传和推介壮、奇、绝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引进和吸收外地优秀的文化活动,引进一批国际、国内高雅艺术团体来演出。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研究制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实施旅游开发综合示范区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有计划、有重点地积极引进一批影视、动画、出版、演艺等文化创意产业,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力争到年,使文化旅游及其相关产业的经济总量在第三产业的比重中达到36%以上。

是着力提升品牌形象塑造力。按照省委、省政府“打品牌、重营销”的要求,全力打造“大美·圣洁”品牌,着力提升“大美·圣洁”主题形象,深化“大美·圣洁”品牌的影响力。全力实施“投电视、联网络、上公路、进地区”宣传推介形式,系统推介大山、大河、大草原、大峡谷等奇特、壮美、绝美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投电视,采取省州县联手共同出资的办法,整合包装全州旅游风光,投放中央、省、客源地电视台、广播台品牌栏目。联网络,实施旅游信息化工程,在抓好湖网站和旅游网的基础上,建立共和、贵南、同德、兴海旅游网站并相互链接;在新浪、人民网等知名网站常年投播旅游视频广告,开通旅游微博;在湖网、旅游网开辟专栏。上公路,继续在省内及主要客源地高速公路沿线设置旅游宣传牌;在省内出租车LED视频上滚动播放旅游信息;在省内和主要客源地旅游大巴、宾馆、餐饮店发放旅游地图及宣传册。进地区,组织全州旅游推介团,深入北京、上海、广东、江苏、陕西等客源地,开展“大美·圣洁”旅游推介活动,与当地旅游企业签订协议,借助其营销渠道,为我州开拓客源市场。

六是着力提升基础建设保障力。加快景区景点及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按照州县“”旅游发展规划和各专项规划,对古城、黄河大峡谷、温泉等重点景区景点及游客接待服务中心等景观设施,供电、通讯、给排水、垃圾处理、旅游厕所、停车场、标牌标识等公共服务设施,以及景区景点绿化工程等细化为具体项目,确定年度建设任务,高标准进行建设,推出一批亮点景区景点,并使重点景区景点供电、通讯、给排水、垃圾处理、停车场、旅游厕所、标牌标示全覆盖,达到相应A级景区的质级标准;加快A级景区申报工作,力争到“”末,全州A级景区从现在的4处增加到8处。加快景区景点交通建设,通过与省交通厅的积极衔接沟通,力争年全面完成湟中至、倒淌河至恰卜恰高速公路建设。把湖景区至恰卜恰至龙羊峡至、至直亥景区、龙羊峡至羊曲等公路建设列入全省交通“”规划序列优先建设,积极推进至李家峡水上旅游航线建设。同时,按照规划要求,各县争取在1-2年内通过积极争取列项,完成景区内道路建设或等级提升,解决景区景点“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加快宾馆饭店建设,采取市场运作的办法,新建一批星级宾馆饭店,力争到年末全州建成三星级以上宾馆19家,其中星级宾馆2家、四星级宾馆7家、三星级宾馆10家;建成星级餐饮饭店26家、农(牧)家乐150家。按照“生态、休闲、舒适”的发展方向和高起点、高标准的要求,在主要景区景点及周围建设一批绿色生态休闲度假区,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加快娱乐项目建设,全面完成高原休闲体育旅游基地建设,举办或协办好环湖国际自行车赛和国际攀岩赛、黄河冬泳极限挑战赛等各种旅游体育赛事活动。加快购物项目建设,建成一批旅游定点购物商场,并通过旅游线路的包装把定点购物纳入游程计划。

七是着力提升旅游发展内驱力。坚持大力发扬“真干、实干、苦干”的精神,进一步增强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充分利用“外脑”,挖掘“内部潜力”的同时,狠抓落实,切实把自信、开放、创新的意识转化为谋划旅游的强大动力,努力将旅游业培育成为我省重要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闯出一条以旅游业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实现“四个发展”的科学发展之路。

为实现上述“七个方面”的提升,将着力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六个转变”:一是推动旅游资源利用开发低层次、同质化向高端化、特色化的转变;二是推动旅游资源开发政府主导投入向社会资本与资本市场投入的转变;三是推动观光型旅游向文化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的转变;四是推动旅游宣传区域化、本土化市场营销方式向品牌化、国际化的转变;五是推动景点景区和旅游产品孤立性、单一性、重复性向旅游产品关联性、创意性、差异性的转变;六是推动单一部门管理旅游向发改、经贸、财政、金融、文化、工商、社会中介机构等多部门协同促进旅游发展的转变。

三、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旅游业发展涉及面宽、综合性强,需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调整州旅游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各县成立以党政主要领导、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任成员的旅游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严格落实领导负责制和岗位责任制,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自年起,州委、州政府及各县委、县政府将旅游发展各项工作任务纳入地区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对确定的旅游工作任务严格进行年度考核。州委组织部、州考核办拟定《州旅游发展绩效考核办法》,经州旅游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后,报州委、州政府批准实施。考核内容要随年度工作任务变化及时修订完善,确保考核工作科学合理。州委督查室、州政府督查室要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开展旅游发展工作任务专项督查,深入各县、各单位对各项任务落实进展情况进行督查,将督查情况作为年度工作考核的依据。

二是强化行业管理。加大旅游市场监管和联合执法力度,重点查处“黑车”、“黑店”、“黑社”、“黑导”、“零负团费”等扰乱旅游市场秩序的行为。加强对旅游服务质量的监管,进一步规范旅行企业经营行为和导游服务行为,切实加强对旅行社、导游管理,防止和严肃处理甩团现象。深入推进旅游诚信体系建设,大力倡导健康文明的旅游消费行为,全面提高旅游服务质量。进一步整治旅游景区周边环境,规范购物摊点,保持环境整洁卫生,秩序井然,为旅游者提供良好的游览环境。各级旅游管理部门要认真对待旅游者的投诉,妥善解决各类矛盾。

三是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全面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旅游人才管理、培训和使用机制,努力引进一批业务精通、服务一流的旅游人才,为全州旅游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培养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把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放在旅游工作的重要位置,加强与国内著名旅游专业院校合作交流,采取定向培养专业人才、推荐保送优秀人才的形式,积极扶持旅游岗位教育,重视旅游后续人才的培养,不断提高现有旅游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为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四是加强政策扶持。

1、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州政府年建立旅游发展专项资金550万元,各县也要建立地方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并纳入财政预算,随着地方财政收入的增加逐步提高旅游发展专项资金。

2、加大投融资支持。搭建“银旅”合作平台,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旅游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对符合旅游市场准入条件和信贷原则的旅游企业和旅游项目,采取多种形式加大融资授信支持力度,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和贷款额度。允许旅游景区、旅游宾馆、旅游车船公司等旅游企业探索以特许、营运、收费等经营权质押等方式进行融资,合乎条件的旅游企业可享受中小企业贷款优惠政策。拓宽旅游企业融资渠道,鼓励旅游中小企业和乡村旅游经营户以互助联保方式实现小额融资,增强对旅游企业、“农家乐”经营户的金融支持力度。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通过项目融资、产权置换等多种方式筹集资金,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培育一批旅游及相关产业龙头企业,发挥辐射带动效应。积极搭建政府信用平台,适度拓宽政府举债空间,缓解建设资金压力。

3、完善用地等扶持政策。凡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旅游发展建设规划的旅游项目用地,通过招标、拍卖或挂牌方式取得。利用“四荒”地开发旅游项目以及利用林地、湿地等保护性开发的旅游项目要严格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用途分区利用土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设用地的,给予支持,并依法办理相关用地手续。对国有农用地和国有未利用地进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应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和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凡景区内建设的各类旅游用地和原划拨国有建设用地用于旅游项目开发的,必须通过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方式取得建设用地使用权。

4、加强税费扶持。参与旅游产业开发的各类企业,可享受国家关于西部大开发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对购置使用节能环保新设备、新工艺,并实际使用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和安全生产专用设备的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企业所得税相关税收优惠政策。企业经营确有困难的,经企业申请,当地财政、税务部门审核后,按程序报省政府批准享受一定年限、一定额度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的减免。在旅游综合开发示范区内投资、办理工商登记、注册的旅游开发企业,除国家、省、州明文规定不能减免的收费和有偿性劳务收费项目外,其它地方行政事业性收费一律免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