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我的同学作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有一次,我和他坐公共汽车出去玩,车上人很挤。车到站时,上来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正巧站在他的身旁。我拽了拽他的衣服,示意让他别让座儿,他却好像没感觉到似的,仍然站起来说:“老奶奶,您坐吧。”那位老奶奶连声说“谢谢。”这时,我在心里却说:唉,你真傻啊,有做儿还要让给别人。
另一次,他和我出去玩,在分别时,他突然对我说:“糟糕,今天我要快点儿回家了,我家下午还有点儿事……”他还没说完,便一溜烟似的跑回去。我在那里望着他远去的背影笑了笑,可没想到他那熟悉的身影又向我这边返回,当他来到我前方时,我看见了他正和一个陌生的人说话。我仔细的看了看,原来那时一个外地的老人。我又看了看他,只见他从老人手里接过大包小包的东西……我心里想:唉,把自己的事给耽误了,真笨。
又有一次,我的数学作业本丢了,那可是刚发的,没了本子回家可怎么写作业啊!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细心的你发现了,帮我找。可翻遍了书包还是找不到。见我心急如焚,你灵机一动,把自己的新作业本,趁我不注意的时候悄悄地塞在我的书包下。他装作东看看、西看看的样子,又低着头往课桌里看,故意惊讶地喊了起来:“咦,这不是你的本子吗?”我看到自己的本子失而复得,顿时欣喜若狂。可我回到家中,准备抄写作业时,却发现我的数学作业本夹在了里面。我才知道这本子是你给的。
我的小伙伴,我的好朋友,经过类似的事他做了一件又一件。我终于明白了:原来,他是在学雷锋,助人为乐,怎能说他“傻”呢!
我的好同学
在五年级第一学期,我转学校了.我又转回我以前读过的母校.在刚进学校。我认识了一个乐于助人的同学,他叫何志键。
当我刚到学校时,同学们都很乐意帮助我。中午,吃饭时,同学们都去吃饭了,只有我和何志键在课室。他带我去饭堂拿饭,带我认识了整个学校的功能室的位置。在那天我认识了一个好同学??何志键。
有一天,教室里闷热闷热的,只有何志键一个人,只见他那恨不得钻进书里的样子,我想逗逗他,看看他的反应。于是我拿起扫把碰了碰他的脚,喊了一声:“扫地抬脚。”他竟然真的把右脚抬起来,可连看也不看我一眼。又过了一会儿,他突然“腾”的一下子跳起来,旁若无人地欢呼着:“嘿!成功啦!成功啦!”这时,他才发现了我站在他身旁,于是一把拉住我,指本子上的习题,兴奋地说:“这道,‘根据提示求它的周长和面积’的题有两种求法。第一种求法``````”他正想讲下去,我连忙打断了他的话,问:“.光顾研究两种方法,可饭你吃了吗?”这时他才慌然大悟,说:“现在还有没有饭吃?”我们匆匆忙忙地去了吃饭。
我才知道何志键也是一个学习积极,乐于助人的人。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他像梅花那样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有一次,在一堂因为没人积极举手发言而变得无聊乏味的语文课上,褚老师问问题,同学们有的好像知道,不想举手或不敢举手,或者不知道答案在桌子上愣着发呆。褚老师看到这样的情形,大发雷霆,吼着问:“只有这几个知道吗?!”只见陈彦安鼓起勇气,举起了手。当时,我举着端正而向上的手,看看陈彦安的手,简直就是差了十万八千里!我连忙对陈彦安说:“把手举高点儿!老师才看得见!”于是,陈彦安再次骨气勇气,飞快地往上面伸去。老师看了,快手快脚地向陈彦安走去,点了陈
彦安来发言。虽然陈彦安以前发言吞吞吐吐的,但是之后她经常发言,说话也变得很利索了。这就是陈彦安突飞猛进的变化。
在上课的时候,不仅仅她很积极,而且在课间的时候,她也是很开朗的。
在课间的时候,只要是一群人在一起玩,陈彦安她都会参加,并且在无聊的时候她也会想出一种方法来解闷,比如说:抛手绢的游戏,或者是拿出一只玩偶来演玩偶剧…… 而且每天,陈彦安都会笑,不管是哈哈大笑莞尔一笑、微笑、大笑,里面都含有开心、高兴的意思。也许,这也是影响她上课那么积极的原因之一吧!
鄙人在小学结识了一位“鼠”同学,可谓是相见恨晚啊!我和他,虽不及俞伯牙与钟子期那般,却也差不多,一,我们同样的幽默,同样的风趣。二,我们见识同样的广,同样的丰富。三,我们的观点竟然惊人的相同,知音,知音啊,我和他发出同样的感叹,我和他难道不是知音吗?而且,我和他随便一句话,都能把你笑得半死。“我跟你讲,如果不是我还要去写作文,你就可以去喝下午茶了!”我挥了挥拳头说道“和谁喝?”他一脸疑惑,十分不解。
“ 阎王啊!”我哈哈大笑,扬长而去,留下发傻的他。
“小谢,你说是猪聪明还是老鼠聪明。”小耗对我说。“猪聪明!为什么呢,我告诉你,猪其实一点都不笨,被训练后的猪还能找地雷呢。”我滔滔不绝的说道。“哦,原来你经过训练竟然可以找地雷,你真伟大,让世界人民不受到地雷伤害就靠你了!”他一副奸计得逞的样子。可怜我还一个劲的点头,我悲哀、我惭愧啊!
这就是我的“鼠”同学。
我的同学许若静,是班级里的“图书管理员”。自从老师交给她这项任务之后,她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不再与我们嘻嘻哈哈,而是每天都认真仔细地“打理”着图书角,是个称职的小管理员。
记得有一天,班里很多同学都没有带课外书,闹“书荒”了,纷纷向她借阅。我的好朋友黄谦挑中一本心爱的书找到许若静,说:“许若静,我要借这本。”许若静二话没说,拿出登记簿,一丝不苟地写上:黄谦,借了一本《故事会》。黄谦等许若静登记完,便欢天喜地地抱着书津津有味地看起来。
许若静刚准备出去玩,王沁雪跑过来,说要借一本《少年文艺》。许若静并没有因此感到厌烦,反而朝她笑笑,一边接过书一边拿起笔认真地登记起来。几个玩伴在教室外见许若静好久还没有出去,又纷纷跑回来喊:“喂!许若静,别登记了,我们还玩不玩啊?”“就是,下课就这么点时间,还玩不玩啊?”王沁雪见她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埋怨”起来,说:“算啦!算啦!许若静,你先去玩吧,我下回再借。”许若静摆摆手说:“没事,没事,别听她们的,如果每个人都这样想,那我这个管理员不就没用了吗?再说,老师让我当她的小助手,我高兴还来不及呢!”说完,又埋头记录起来。写好后,她正要离开,不经意瞥见图书角的书倒了,便又快步向前,把书扶正,并摆放整齐,确认没事后,才放心地离去。
走廊里,大家开心地玩着“一二三,打饼干”的游戏。还没玩几分钟,姚靖雯走过来,手里拿着一本《三字经·百家姓》,打趣道:“小图书管理员,我要捐书。”许若静爽快地应道:“好啊!”边说边笑,笑起来嘴角上露出两个小酒窝,真可爱!
她快步走进教室,也不管大伙儿在背后唉声叹气。透过玻璃窗,看见她认认真真地记着什么。走近一看,发现她的记录本已经记了满满的三面。娟秀的字迹,让人看得格外的清楚。“真清爽!”我暗暗赞叹。“叮铃铃”上课了。我坐在座位上,脑海里浮现出她那一丝不苟的神情,也从中看到了她的另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