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经管专业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方面,培养学生法律层面的职业素养是学生未来职业能力的需要,是实现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我院经管类专业主要有营销、会计、物流、商务等专业,此类专业学生未来的工作岗位会涉及到经济、法律等相关知识,经济法课程开设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树立法律意识,养成依法办事、依法经营的意识与习惯,培养知法、懂法、守法的职业技能人才,为学生日后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夯实基础。另一方面,经济法课程的开设是职业资格考试的需要。我院学生实行“双证书”制度,即“毕业证+职业资格证”,学生在校期间必须考取职业资格证书。而我院经管类专业所涉及的职业资格证书主要有助理营销师、助理物流师、会计从业资格证、国际商务师等。在职业资格考试的培训中我们发现,近几年的职业资格考试中,经济法律知识的分值比重在逐年加大,其重要性逐步显现。因此,经济法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学生灵活应对相关职业资格考试中对经济法律知识部分的考查。
二、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内容现状分析
(一)课时少,内容多
目前我院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的总课时是32课时。随着高校“两课”课程体系改革的发展,原来的法律基础课程被整合到思想品德修养课程中,课时大幅缩水。加之我院多数专业的经济法课程开设在第一学年第一学期,导致经济法教学实践中出现了诸多问题。一方面,学生刚刚从高中跨入到职业院校,教育模式、学习模式的转变尚未完全适应,突然面对大量的法律术语和教学案例,学习难度较大。另一方面,对经济法授课教师而言,在课时短缺的情况下,要让学生掌握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大量知识点,无疑压力倍增,因而不可避免的有选择性的删选教学内容。
(二)授课内容未能有效体现专业特性
我院经济法平台课的开设专业主要有市场营销、会计、物流管理、国际商务。学院对各专业的教学内容并没有统一的规定,课程标准的制定、教材的选取也大多由任课教师自行确定。因此,课程内容的选取、课程标准的制定必然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而实际上,不同专业对经济法律知识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如,营销专业学生需要熟悉不正当竞争法、广告法、国际商务、会计专业则需要熟悉票据法等等。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了这一点,讲授的内容没有根据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严格区分,而是一视同仁,专业虽不同内容却一致,这必然导致专业间的差异性消失,法律知识模块的学习也难以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三、基于“厚基础、大平台”的经济法课程内容体系的搭建
随着我院“厚基础、大平台”人才培养方式的提出,基础课、平台课的建设工作日益得到重视。根据高职院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以及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结合近年来经济法课程教学中的经验,对经济法课程体系的建设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建议:
(一)人才培养方案是源头,课程标准是标杆
高职院所有课程的设置必然是以人才培养方案为指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的课时、知识要求、技能要求、职业要求是制定课程标准的依据。因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课程标准的第一指南,是制定课程标准的直接导向。此外,课程标准是课程教学的标杆,也是规范教学的有效手段。因而,课程标准的执行程度,直接影响到课程目标的实现程度。要想有高质量的教学内容,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前提,高效的课程标准的执行与实施是保障。
(二)课程内容应体现专业特点
目前我们统一称之的“经济法”,更多的可以说是民法、商法、经济法的混合体。以经贸学院经济法课程为例,在第一章,经济法基础部分,学生所学习的法人制度、法律行为制度、制度、诉讼时效制度等,实属于民法范畴,但却是经管类学生学习商法及经济法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物权法、公司法、合同法、票据法、保险法大多属于商法的内容;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证券法则属于经济法的内容。经管类学生究竟该掌握哪些法律知识,可以由专业需要和生活需要决定知识模块,即应该根据学生职业素养和个人素养两个方面来确定教学内容。一般而言,可以从生活相关和专业相关两方面考虑。如,生活方面,应该熟悉劳动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物权法等;专业方面,考虑到经管类学生的专业特点,应掌握公司法、合同法、票据法、证券法、破产法、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等。
(三)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考证相结合
在教学内容选取的宽度和深度上,要结合各专业职业技能岗位的需求,以职业能力发展为目标,围绕职业资格考试来精选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适应当前及今后职业生涯中的相关法律知识模块考试。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营销专业学生要求在校期间需取得助理营销师资格证书。而在营销师考试大纲中,明确法律法规知识,包括: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票据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广告法、价格法、担保法、商标法、劳动法等相关内容。而对于会计专业学生而言,在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中,因在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课程中已学过支付结算法律制度和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因而,就没必要再将票据法重复放在经济法课程中,而要想继续参加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则必须认真学习民法基础和劳动合同法。
(四)教材结构的设计
经济法课程的教材种类繁多,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法学专业用教材,主体架构包含了经济法总论、经济法主体、市场规制法和宏观调控法,特点是“专、深、窄”,这类教材显然不适合经管类学生使用;另一类则是专门针对非法学专业或者经管类专业学生编写的,这类教材大多受到“大经济法”观点的影响,内容比较宽泛,即前文所称的“民法、商法和经济法的混合体”。相比较第一类教材,显然第二类更适用于经管类专业,但是第二类教材最大的特点也是其最大的缺陷———太过宽泛,反而忽视了专业间的差异性。鉴于经济法教材的现状,我们不妨尝试“基础+通识+职业能力”模式来重新搭建教材结构体系。“基础”部分,即民法总论,包括法律行为制度、制度、诉讼时效制度、仲裁、复议制度等。“通识”部分,即经管类各专业都需要学习的内容,包括:公司法、合同法、劳动合同法。“职业能力”部分,则采取“自由选择”的方式,根据各专业职业能力发展需要,从合伙企业法、个人独资企业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广告法、商标法、价格法、票据法、担保法、证券法、物权法、保险法等内容中选择与专业职业能力相关性较强的法律制度模块,有针对性的、有重点的组织教学。目前,经济法课程定位为我院经管类专业技术平台基础课,鉴于课时有限的现状,不妨在32课时中重点讲授“基础+通识”部分,让学生对此部分模块有相对深入的理解和掌握,而“职业能力”部分可以设置在专业技术课程体系中,或者作为职业资格考试专项培训课程。
四、结语
论文摘要:从分析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变化入手,总结了当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得出现行的专业课程体系部分课程已不能适应毕业生就业需要。针对目前课程体系设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路。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我国发展高等教育进程中较早设置的专业,作为农业经济和农业企业管理相结合的本科专业,为国家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的专门人才。从外部条件来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专业的生存与发展,取决于其培养的人才是否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从专业内部来讲,培养目标决定了专业的特色与定位,而培养目标的实现又以专业课程体系为依托。所以,课程体系的设置是为专业人才的培养而服务,其合理性最终取决于是否满足对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基于此,试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需求的变化来探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
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
近几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以及国家就业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总体形势日趋严峻,以沈阳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为例,毕业生就业单位、毕业生就业率发生了如下变化:
(一)毕业生就业单位的变化
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来看,本专业培养的人才能在各类农(林)企业、教育科研单位和各级政府部门从事经营管理、市场营销、金融财会、政策分析等方面工作。基于此,把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单位分为四大类型即企业、教育科研单位、行政事业单位,其他(包括考取研究生、自主创业等)。其近20年就业方向变化情况如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企业就业的人数呈上升趋势,而且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在教育科研单位就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就业的人数呈明显下降趋势。这一方面原因在于进入行政事业单位愈加规范,竞争也日趋激烈,行政单位必须参加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也实行统一招考;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毕业生学历层次日益提高,导致进入教育科研单位的门槛提高,很多用人单位要求必须具有硕士学位甚至是博士学位。而各类企业尤其是规模较小的企业对毕业生学历、学位的要求不高,所以,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目前更多就业于各类企业。
(二)毕业生就业率的变化
从1996年开始,国家取消了大学毕业生统一分配制度,实行完全市场化的双向选择。由于就业政策和就业领域的变化,沈阳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表2为沈阳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与经管学院近5年就业数据。
从表2可以看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呈一个明显下降趋势,尤其是近2年就业率下降明显。虽然与学校的总体就业率对比处于中游水平,但是对比经管学院平均就业率而言明显较低。
二、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专业方向及选学课程意愿的调查
学生由于就业压力的增大,在学习过程中,大多选择能快速提高就业竞争力、实现毕业就能就业或对就业帮助较大的专业方向和课程。
为了给学生学习和就业更多的自主选择,沈阳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从2003级开始,让学生在大三实行明确的专业方向选择,具体方向为农村发展和企业管理,两个专业方向分别设置了相应的方向课。近4届学生专业方向选择情况如表3。
从学生专业方向选择的情况来看,除04级学生在两个专业方向选择基本持平外,其余几届学生大部分选择了企业管理方向。经过调查了解,学生的选择专业方向更多考虑的是市场就业需要。
(二)专业课程的选择意愿
为了了解学生对专业课程的选择意愿,农林经济管理教研室对三、四年级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从调查的结果来看:
“学生最喜欢的专业课程”这一选项中,排前五位的分别是管理学原理、市场营销学、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学(包含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农产品国际贸易。其中,管理类课程占到60%,而经济类课程只占20%。
“在对就业最有用的专业课程”这一项中,排前五位的分别是市场营销学、管理学原理、会计类课程、农产品国际贸易、经济法。管理类课程具有明显的优势。虽然学生只是一些感性的认识,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目前课程设置上的一些漏洞和问题。
三、当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类课程与管理类课程的平衡问题
农林经济管理是涵盖农业、经济、管理三大学科的宽口径专业,授予学生的学位从早期的农学学士到中期的经济学学士以及现在的管理学学士,体现了教育界对这一专业认识的不断变化过程。最初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以农业经济学为主线,强调对经济理论的研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际上成为农业经济专业。在大学生就业体制改革前,国家更多需要具备较强经济学知识的农林经济管理毕业生,各级政府的农业经济部门成为农林经济管理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单位。但随着大学生就业体制的变革以及政府职能的转变,企业逐渐成为接纳农林经济管理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领域。对于企业而言,需要的是具备较强微观管理能力的学生。针对这一市场需求变化,近年来,专业在教学计划中作了一些调整,增加了管理系列的课程,但与一般的管理专业相比,从课程体系来看,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有较大差距。
(二)“重理论,轻实务”的问题
随着大学扩招,高等教育由原来的“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在人才培养的层面上,也由原来的宏观型、理论研究型逐步转变为通用型、复合型和应用型。培养目标的转变,必然要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在当前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重理论,轻实务”的现象仍然较为严重(这也是全国农林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个通病),具体体现在:(1)在教学方式中,专业课程的讲授大多依然采用的是“教听式”,而强调实务操作、学生参与的教学方式较少;(2)在教学计划中,原有的专业课程实习较少,主要集中在农业经济学、统计学、管理学原理三门课程;(3)考核方式中也存在一定问题,考核的方式较为传统,很难从锻炼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出发来进行。
(三)课程体系的“专”和“宽”的问题
由于农林济管理学科自身的宏观性和宽泛性,以及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和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包含了较多其它学科或专业的课程:如会计学基础、财务管理学、审计学等会计类课程;证券投资学、保险学、农业保险学等金融类课程、农产品国际贸易等贸易类课程。这些课程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学习领域,增加了知识面,拓展了知识结构,但受到学时限制,使得这些“宽”与“专”相互竞争,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始终是现行农林经济管理课程体系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虽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一直在不断微调,从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现有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要使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适应市场就业的需要,在课程设置、体系构成等方面必须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
四、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
(一)课程体系应以学生就业需求为导向
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提高民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二是为社会培养人才。学生的目的除上述外还包含着提高自身社会生存能力,社会生存能力中最重要的指标是就业竞争力。如果大学是“工厂”,培养的学生就是“产品”,评价这个“工厂”好坏的重要指标就是“产品”是否受社会欢迎。社会欢迎就意味着学生就业竞争力强,高校培养学生的目的才算完成。因此,在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和调整过程中,应时时把握学生就业需求目标,在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更好的为学生实现就业而服务。
(二)把握好专业的“共性”和“个性”
从“共性”的角度来讲,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涵盖经济和管理两大学科,目前授予的是管理学学士学位。因此,在课程设置中,经济、管理通用型课程应是其主体,这是“共性”问题。但同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又有自己的“个性”问题,需要有一部分专业课程来体现这种“个性”,这也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特色所在。
(三)细化专业方向的划分
为了更好的适应学生就业的需要,全国绝大部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进行了专业方向的划分,沈阳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也划分了“农村发展”和“企业管理”两个方向。前者偏重于经济理论和政策的研究,是为学生继续深造服务的方向;后者偏重于实践,是为学生就业而服务的方向。但这种划分可以更加细化,如“企业管理”方向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农业企业管理”、“涉农企业管理”等。这样,一方面体现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特色,另一方面增加与工商管理的差异竞争优势,增加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
1.1.1选题背景
2019年,成都市正式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设立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将建设现代农业基地确定为主要目标之一。经过四五年时间的城乡统筹试验,成都市现代农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农民收入实现了持续稳定增长。2019年,成都市实现农业增加值285. 09亿元,比2019年增长4. 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突破8000元,达到8205元,比2019年增长15. 1%;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470. 19亿元,比2019年增长4. 4%'。具体到种植业和养殖业方面,近年来,在成都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不断完善种植业发展规划,传统农业和优势特色农业产业2同步发展,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特色产业带。2019年末,成都市粮食作物产量达到274. 78万吨,与上年产量相比稍有减少,为2019年产量的98. 5%;油菜产量达23. 86万吨,增长1. 8%;蔬菜产量达494. 69万吨,增长2.2%3。养殖业方面,通过调整畜禽结构和倡导规模养殖,成都市建成了一批生猪、肉(奶)牛、鸡鸭兔和水产等规模养殖场。2019年成都市获得市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生猪养殖场45个,蛋鸡养殖场6个,肉鸡养殖场8个;获得省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7个,奶牛养殖场2个,蛋鸡养殖场3个,肉鸡养殖场1个,肉(獭)兔养殖场3个4。
然而近几年来,频繁发生的干旱、洪费、暴雨、泥石流、冰雹、雪灾、地震、禽流感、猪流感、植物病虫害等各种灾害给原本承受灾害能力就很弱的农业造成了巨大损失,这不仅会延缓农业发展速度、阻碍农民增收、妨碍农村稳定和农村经济增长,最终影响了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还会给国家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农业防灾减灾机制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
2019年5月四川省被批准为六个恢复试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省份之一,为成都市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空间。政策性农业保险是一个相对于商业性农业保险的概念,是指政府为了保障农业生产、实现农村经济稳定增长而实施的农业保险或农业保险制度,它能够有效分散农业风险以及分摊损失,是世界各国对农业支持保护的重要手段。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开展在稳定农民收入,保障农业资本安全,改善农民信贷、经济地位,进而稳定农村金融市场,促进农业、农村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稳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不仅是完善中国农业支持保护体系,提高农业产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农业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安全阀”。xx大以来,中央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多次出台文件对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作出明确要求。与此同时,四川省、成都市也十分重视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四川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的意见》(川府函(2019) 96号)、《关于开展2019年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的通知》(川财金(2019〕14号)、《关于印发〈成都市2019年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成农险组(2019) 2号)和《关于印发〈关于完善成都市农业保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成农险组(2019) 2号)等文件促进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开展。由此可见,成都市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才刚起步,面临着的是一个漫长的探索过程,相应的法律法规还没出台,制度设计极不完善、相关政策也很不成熟,政策性农业保险中各主体行为协调性亦有待加强,统筹城乡背景下成都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的道路显得任重而道远。
1.1.2选题意义
四川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农业基础地位仍较薄弱,农业抗风险能力还有待加强。制约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长、农民收入增加的因素很多,特别是中国发展滞后的农业保险,还远远不能满足农村、农民抗御自然灾害的需求。因此,发展中国的农业保险,特别是政策性农业保险迫在眉睫。成都市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其在政策性农业保险运行模式上的探索和创新,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特别是2019年在都江堰市和2019年在都江堰市、彭州市、蒲江县试点的称猴桃保险的做法,不仅是从理论和实践上践行着城乡统筹发展,而且还可以为全国其他地区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提供借鉴,因此,本研究在选题上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3研究目标和内容
1.3.1研究目的
1.3.2研究内容
(2)简单阐释农业保险的基本原理、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必要性以及政策性农业保险具有的功能与特征。
(3)分析中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历程和发展模式,为本文的下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4)概括介绍成都市试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试点情况,然后重点分析了成都市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制度建设、运作模式和财政补贴情况。
(5)以成都市探索创新的称猴桃保险模式为例从相关制度建设、实施细则、实施状况、取得的成效进行分析,并基于以上分析对称猴桃保险发展模式进行简单评价。
(6)在前文的研究基础上得出相应的结论,并基于结论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1.4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1.4.1采取的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2)对比分析法。通过对国内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模式的简介,对国内不同模式间进行对比分析。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统筹城乡背景下成都市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制度建设和运作模式,然后以成都市探索创新的称猴桃保险模式为例进行具体分析,最后总结得出成都市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中存在的问题。
1.1自我管理的放松
90后学生的活泼好动,带来的一个突出问题是自我管理的放松,如不愿意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对学校的学生管理制度毫无畏惧之心,经常出现一些违纪现象,并养成了很多不良习惯,加之一些社会上的不良影响,导致自我管理十分放松,自我约束能力较差。课余时间并不是用来自我提升学习,而是以各种方式消磨时间。
1.2思维活跃、视野开阔、勇于表现
90后学生是“网络一代”和“拇指一族”,无处不在的互联网使他们在思维活跃程度上远远高于之前的80后,他们视野开阔,对新鲜事物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也大为提升。他们勇于表现自己的才华,勇于展示自己。当然,有些同学对网络文化的痴迷也有不好的方面,如沉迷网络,疏于与同学老师的沟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
2文化管理引入经贸类专业学生管理的可行性
2.1文化管理
文化管理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经验管理、科学管理,是20世纪末兴起的一种管理思想。作为经验管理的深化,文化管理着重对人的生理、心理、现实特点进行分析,从而获得真正意义上的“以人为中心”的管理。
2.2文化管理引入经贸类专业学生管理的可行性
文化管理引入经贸类学生管理的可行性主要有理论和现实两个层面。理论层面主要为文化管理是管理学发展的必然。按照著名的马斯洛“需求理论”,人类的基本需求依次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交往需求,尊重需求,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这是一个从低到高的顺序,是人本主义学说的重大突破。从这个意义上讲,传统以上学生管理的“重物不重人”是忽视了人类的最基本需求的满足的,必须转向以“关心、尊重、培养”人为核心的文化管理模式。现实层面则是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入学群体——90后新生群体对“尊重”、“平等”等问题的思考和有意识的追求。高校的管理者必须放弃原先的一些标准化、单一化的僵化管理方式,代之以最优化、人性化为特征的文化管理模式,才能更好地协调和处理各种矛盾和利益,从而确保育人质量的提升,专业和学校的长远发展。经贸类专业作为一个创新性强、管理特征的明显的专业类别,以文化管理的方式进行学生管理,也有助于提升学生对于管理的认知,从而更加有效地使学生认同专业,热爱专业。
3文化管理引入经贸类专业学生管理的相关问题
3.1一个中心
以学生为中心高等教育的核心是“育人”,因此,文化管理引入经贸类专业学生管理的最终目标必然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优秀的经贸类专业人才。这要求学校管理者和教师都要重新审视自己和学生的关系,摆脱传统中单纯将学生视为管理对象的思想,将学生作为管理服务的对象,尊重学生,将命令教育转化为说服教育,改变强制学习为自主学习,从而将学生置于平等交流的位置,获得最佳的管理效果。要尊重、理解、鼓励那些在学习中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的学生,有意识的通过交流、谈心等方式使学生感受到学校和老师对其的尊重和重视,从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处事方法。例如,针对经贸类学生对专业认知和良好专业习惯培养的问题。管理者和教师不能单纯采用宣讲的方式,而是到学生中去,和学生平等、有效、充分的沟通,尝试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感受他们的困惑,理解他们的问题所在,从而通过诸如班会、团队活动、校外企业参观、校友讲座等方式,以他们感兴趣的形式进行引导和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在潜移默化、师生合力中,培养学生对专业和学习的热情,对专业未来的憧憬,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以及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这其中,一个非常有效地方法就是邀请有一定成绩和经验的校友回校,通过亲身宣讲来引导学生,更加直观和充满“正能量”,从而使学生获得鼓励和动力。
3.2两个重点
文化塑造与制度设计学生管理作为一个综合性的管理事物,一方面要注意通过文化来是实行有效地管理,另一方面要有坚实的制度管理基础。要通过塑造优秀的、追求上进的校园文化,塑造健康向上、高雅优美的文化环境,潜移默化的熏陶学生,内化一些管理制度为学生自觉接受和尊重,通过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化学生的道德素质。要将德智体美等职业素养教育结合起来,通过文化活动贯穿学生的学习始终,从而获得良好的效果。
3.3三个路径
“绿蔬园”采用“合作社+农户型”的经营管理模式:一是合作社与农户工资捆绑,激励农户只有多劳才能多得;二是各类人员便于管理,生产计划、销售计划、扩展计划可落实到位;三是产品质量数量均有保障,滞销、“贱卖”现象少。在政府引导土地流转的新形势下,“绿蔬园”以信任和承诺为核心,土地、家庭、农民为基础,市场、客户为载体,进行适度规模经营,执行标准化生产,蔬菜产业合作社得到稳步发展。
1、1采取企业化层级管理
“绿蔬园”蔬菜专业合作社初步形成了人员、技术、销售为一体的金字塔式管理构架。理事长下设1名总管,负责全面工作;设销售员,负责随时跟进市场需求和价格动态;设会计室,负责财务管理。总管下设生产总管和技术总管,生产总管负责管理生产小组长,生产小组长负责管理工人;技术总管负责管理包装小组长、保鲜运输小组长、防虫抗病施肥小组长,各小组长负责管理工人。
1、2科学安排种植计划
(1)根据市场、客户需求安排种植计划。市场、客户需要什么,就种植什么,不盲目跟风。通过努力建立了固定的客户群并按照需求种植,可以大胆安排种植计划,不用担心蔬菜滞销和市场饱和,与订单农业相比,这种方式灵活性更强。(2)根据农时季节不同安排种植计划。蔬菜的季节性很强,上半年的生产技术不适合下半年的生产。根据季节选择适宜的品种,对高产、降低生产成本有很大帮助。市场上销路好、价格好、品相好的品种,成为“绿蔬园”的首选。(3)根据市场信息安排种植计划。“绿蔬园”的销售员负责蔬菜的销售和了解市场行情。在常年销售过程中摸清市场内蔬菜销售量的高峰期和低峰期后,销售员将信息及时反馈给理事长和总管,根据基地实际情况,错开销量低峰期和价格低时期,合理安排种植计划。根据市场来安排生产,虽谈不上是营销策略,但随时与销售员沟通联系,把握市场流通规律,也是一种成本低、效率高、见效快的经营理念。(4)根据蔬菜品种特性安排种植计划。早、中、晚品种交替种植,一是能保证市场不断货,延长蔬菜供应期;二是克服市场饱和“贱卖“困难,安全度过蔬菜销售周期性低谷。
1、3多方式流转土地建基地
大面积常年性的土地流转通过村干部与村民协商好后,由“绿蔬园”统一承包。农民的信任度在这里起到关键性作用,将土地租赁后成为新型农业生产工人,可以获得租金和工资双重收入,工人工资每月3日结算,工资兑现,承诺兑现,口碑好,干劲十足。季节性土地流转即利用当年10月棉花收获后至第二年3月的5个月空闲时间,租用农民的土地种植蔬菜。季节性土地流转可实现“三赢”:一是租赁价钱比常年性土地流转便宜,压力相对较小;二是周边农户冬闲时间参与农活,一个月可拿2000~3000多元,还能顾到家里农活,已得到很多农民认可;三是季节性土地流转时,将收获后的丢弃秸秆做基肥翻耕入土,节约了肥料成本。
1、4选择对口市场,进行产品保鲜错峰销售
好的销售市场对专业合作社来说非常重要。要选择好对口市场和诚信销售伙伴,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一是要有较大的市场需求量,市场潜力大;二是蔬菜品种有多样性,除一些时令蔬菜外,特色蔬菜也有市场;三是市场收费合理;四是经营环境好,买卖公平。“绿蔬园”选择的是广州、深圳的蔬菜市场。沿海城市蔬菜消费量大,消费品种多样化,档口费合理,客户群广泛,能获得高利润。由于受气候的影响、生产条件的限制,蔬菜淡、旺季、节假日的市场价格差别极大,销售中需考虑市场价格高低以及产品的新鲜度等。通过保鲜库的低温储藏,延长蔬菜的保鲜时间,错开价格低峰期,实行产品保鲜错峰销售。如周末前的茄子零售批发价16元/kg,周末后第一天的零售批发价达32元/kg,2d时间的差价达到1倍。因此,冷藏库贮藏蔬菜,可充分利用时间差赚取收入。一般来说,叶类菜经低温-2~2℃处理8h后,加冰包装可保鲜1~3d,豆类菜、瓜果类蔬菜经1~2℃低温处理12h后,包装后可保鲜15d,时间充足,经长途运输可到消费者的餐桌上。
1、5适度规模经营
(1)资金必须充足。一是租赁基地的资金,包括基地基础设施、检测室、办公室、冷库设备等方面的投入;二是农业投入品的资金,要做到有备无患;三是各项费用开支和运转资金,包括水电费、物流运输费、人工工资等。各项资金都尽量备足,才能游刃有余。(2)品种必须对路。需要经常与专家沟通各品种的栽培技术、品种习性、管理技术。(3)不能盲目扩大经营规模。扩大蔬菜种植前,需要进行全面的市场和客户调查,摸清市场价格行情,根据自身实际经济状况,理性选择生产规模,并不是越大越好。
1、6标准化生产,确保质量安全
按照蔬菜标准化生产的要求,“绿蔬园”采取“六个统一”来规范生产,即统一购买生产资料、统一播种期、统一标准化种植技术、统一安全检测、统一产地和产品认证、统一销售,生产总管负责填写蔬菜生产档案,记载使用投入品的名称、来源、用法、用量和使用、停用日期等,确保产品质量可追溯。在实行标准化生产的同时,“绿蔬园”还严格进行蔬菜分级。一般采用人工分级与包装同时进行,叶类菜、豆类菜、瓜果类的分级标准都不同。分级的标准主要以外形、大小、口感、品质高低为主,如菜薹,主要食用嫩茎嫩叶,大叶、圆叶市场价2元/kg,小叶、尖叶4元/kg;嫩的黄秋葵用来爆炒,老的黄秋葵适用于煲汤。不同级别的蔬菜针对的消费层次不同,价格也不同。高档蔬菜一般流向星级宾馆,低档蔬菜一般流向食堂、排档和路边摊。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是政府主导的安全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是产品生产消费的主导产品。“绿蔬园”现阶段正申报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和产品认证。他们认为,消费者对蔬菜产品外观品质、内在质量、风味适口有所要求的同时,蔬菜的营养保健、安全无污染正成为新目标、新要求,质量安全将是未来发展的主题,紧跟国家相关政策,才能在市场屹立不倒。
2“绿蔬园”取得的效益
2、1经济效益
“绿蔬园”在2013年经济效益高的有黄秋葵和香瓜,纯收入分别为67500元/hm2和27000元/hm2;2014年纯收入高的有黄秋葵和白菜薹,分别为75000元/hm2和24000元/hm2,而南瓜和豆角分别只有6000元/hm2和7500元/hm2。2014年夏季菜薹纯收入达15000元/hm2,其种植面积将进一步扩大。
2、2社会效益
“绿蔬园”不仅有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一是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二是合作社效益好,吸引外商和民间资本的投入,可带动整个乡镇的经济发展;三是帮助部分没有能力种植、没精力管理土地的农民,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2、3生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