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会展营销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我国;会员制营销;发展对策;探讨
1科学地研究、运用会员制营销
1.1学术界应更多地关注会员制营销
会员制营销作为一种先进的西方营销理论被引进中国,我国的学者在这方面应给予更多的关注,探索并研究中国化的会员制营销的理想模式,给中国的企业家、商人提供更多科学的、可行的理论指导,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中国企业在会员制营销方面的盲从状态,为我国会员制营销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1.2积极推进会员制营销的本土化进程
会员制营销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对于在国外流行的会员制营销在中国却遭遇了“尴尬”,主要是因为中国的国情异于国外,中国本土化的会员制营销需要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实施会员制营销的企业应结合我国的国情,逐步开展适合我国的会员制计划,找到这种营销模式与中国实际情况的最佳结合点,真正实现本土化营销。
2以新理念来开展会员制营销
2.1打造专业的会员制营销形象
会员制营销应该是专业的、赋予差异化的,拥有其明确的目标消费群体定位的一种营销模式。笔者浅意,超市、大卖场等一系列零售业态是不太适合实施会员制营销的。零售业应该是提供大众化的产品与服务、面向所有的有购物需求的消费者,这里提供的是一站式的自助消费模式,在这里无所谓忠诚不忠诚。而专业的会员制营销不能仅仅停留在价格层面上,价格优惠不应该成为衡量会员制营销的唯一标准,除了价格优惠之外专业的会员制营销应该是能够提供专业的增值服务,使顾客得到满意,获得超值体验,只有这样,顾客对企业形成忠诚才能成为必然!
高尔夫俱乐部的会费贵得惊人,但是专业的高尔夫球场、高档的休闲运动体验让有钱族“趋之若骛”;电子产品、信息技术领域的企业则是靠着为会员提供技术支持、维修服务等一些专业的增值服务来成功实施会员制营销的。
2.2企业或商家应设有专业化的会员信息管理系统
随着日积月累,会员的动态信息、互动信息会不断膨胀,企业只有设有专门的管理信息化手段,才能处理好这些大容量的会员信息,使它们变成财富。
2.3企业或商家应注重员工的选拔及培养
人是开展一切活动的核心因素。企业是否兴旺发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员工的优劣。对于实行会员制营销的企业来说,招聘有经验的会员制营销从业人员和对员工进行会员制培训是十分必要的。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在人员招聘时应侧重考虑招聘有会员制营销相关从业经验的人员。
2.4规范会员增值服务,加强互动沟通
明确会员将享受到的优惠及增值服务,尤其是增值服务,对会员承诺了就一定要做到。因为这些增值服务是增进感情、培养顾客忠诚的绝好“催化剂”。企业应及时向会员传递最新商品和促销信息,介绍商品使用和生活常识;召开会员见面会、征求意见,定期举办旅游、娱乐、联欢等活动;会员生日时,企业及时送上的一份生日“惊喜”;会员遇到麻烦时,企业的一通电话、一项免费的技术支持、维修服务都会令会员顾客感到欣慰。这些都将有助于加强企业与会员之间的互动沟通,培养深厚的感情,稳定长久联系。只有让会员充分体会到会员制营销的价值,会员才会支持会员制营销,企业只有不断地真诚付出才能得到应有的回报,没有什么可以“一劳永逸”!
3提高企业或商家的信誉
诚信是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经营企业若没有诚信,那么这个企业绝不会有立足之地的。其实消费者在购物时对价格的关注度是很高的,消费者之所以愿意认识、接受会员制营销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可以享受到价格折扣“图便宜”,因此,企业或商家在价格折扣这方面必须做到“以诚待客”、“以信为本”,实实在在的低价、真真正正的高质量产品或服务,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本企业的信誉,让顾客相信企业、支持企业、忠诚于企业!我国开展会员制营销较成功的商家灿坤3C在企业信誉这方面给我们做出了榜样,灿坤3C承诺“提供持续超低价,买贵差价七日退款”,灿坤3C做到了,正是因为这种较高的信誉度使灿坤3C在大陆赢得了40万的会员顾客。
对于企业承诺过的所有优惠以及增值服务,都应做到100%的履行,应杜绝欺诈行为的出现,不卖产品或服务不要紧,把“牌子”砸了可就难以“翻身”了。对于企业的产品信息、销售动态要及时送达会员顾客手中,真正做到方便顾客购物,提供第一手资料的消费资讯。著名营销学家菲利普•科特勒先生曾在其专著中指出:“对未来的市场来说,首要的问题是通过帮助顾客解决实际问题、了解顾客的心理、降低管理费用并做好销售服务等措施赢得他们的信任,建立起本店的信誉。”
企业或商家应主动与消费者订立有关会费的收取、会籍的转让、退会等有关方面的合同,让消费者放心入会,提高企业的信誉度。保持企业良好的声誉,树立以信为本的企业形象,良好的企业信誉是会员制营销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4建立规范完善的会员制营销制度
企业在实施会员制营销计划之前,应做好充分的调查、研究。首先应了解行业内实行会员制营销的企业的营销绩效,接着还应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可行性研究,切不可鲁莽行事。会员制营销应该是一个系统性的、持续性的、周期性的营销过程,因此整个营销计划应该经过前期周密地计划、宣传,制订详细的会员制章程;实施会员制营销的过程中应切实将会员制营销落实下去,要实干并且要有实效,不能“形同虚设”,“相互扯皮”;后续的增值服务工作是整个会员制营销计划的关键部分,也是规范化的会员制营销的标志,定期的产品或服务资讯、一系列免费服务、定期的会员活动等等,必须付诸实施并且要做得“尽如人意”。
企业应建立、建全规范完善的会员制章程,要保证企业与会员都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会员能享受到的优惠会员服务应阐述清楚,会员应尽的义务也要做明确交代。
会员制有关的法律、法规应尽早出台,国家有关部门也应给予会员制营销相应的监督和管理,确保会员制消费有法可依、规范经营,使消费者的利益切实得到维护,有利地推进我国会员制营销的发展。规范完善的会员制营销制度,是我国会员制营销健康发展的前提。
参考文献
[1]郭国庆.市场营销学通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论文陈述《论城市经营与会展业的互动作用--以广州为例》
一、选题的意义与目的
会展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在中国已经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许多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地,通过积极推动国际会展产业发展为自身带来了客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对明确城市功能定位、增强城市的集聚和辐射效应,树立城市品牌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在竞争激烈的城市世纪下,广州城市发展面临着难得的亚运及构建国际会展中心城市的契机。在此背景下,以会展业促城市经营,从而达到城市经营与会展业的融合与发展,以此提高城市竞争力的目的,本文从新的角度揭示了会展经济与城市经营的关系,为尚在探索阶段的中国城市经营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也为其他城市的发展提供借鉴。
?
二、研究现状
当前国内外有关城市经营、会展业、会展经济的课题研究无论从深度还是广度而言,均达到一定的影响力,对城市经营的策略、会展的发展以及会展经济的分析有较多的文献论述:
(一)城市经营类
主要探讨城市经营的竞争策略,强调政府与市场对城市经营所起到的主体作用,全面提倡资本化经营,剖析国内外城市经营中的所存在的误区,更有对城市经营思路的探索。
?
如:《我国城市经营应注意的问题与关键》?许正中许铭桂国家行政学院
文章认为,现阶段进行城市经营促进城市发展要注意五个方面的问题,分别是增强城市聚集经济的能力,增加城市经济的乘数效应,顺应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推动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积极培育积极增长极。同时,文章指出,培养产业集群是关键。
《城市经营的品牌战略研究》左辅强重庆大学
该文章基于当前城市经营研究与发展,以介绍城市品牌战略的新内容为主,把营销管理理论和其他相关学科前沿思想应用于城市经营领域,尝试以市场为导向,从商业化营销城市角度探求新的城市管理战略运行模式及思路,创新并发展城市营销的方法和理论,并提出一个城市品牌化经营的广阔视野和分析框架,通过阐述品牌战略在城市规划中的角色,讨论了它的特性及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探求城市与时俱进之路,以提升城市魅力和综合竞争力。
?
(二)会展经济类
主要通过总结国际会展业成功的基础上,分析会展业的影响作用,提出加快我国会展业的对策以及目前存在问题。
?
如:《发展我国会展经济刍议》韩邦跃天津职业大学
文章认为会展业由于对国民经济发展的特殊推动作用,它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会展业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然而与会展业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会展业的水平还比较低,远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该文就我国提高会展业发展水平的意义、紧迫性以及措施等问题进行了阐述。
《构建珠江三角洲会展经济带》皮平凡广东商学院
文章认为随着中国假如WTO,表明中国将与世界经济全面接轨,与国际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联系更加深入。珠江三角洲作为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会展经济已呈现生机勃勃的景象,广州、深圳、东莞、珠海都把会展作为本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该文认为,上述城市作为珠三角的中心城市,二、三产业发达,且结构相似,水陆交通便利,地理为止接近,又毗邻世界著名的会展中心――香港,从整体构建以四城市为中心的珠三角会展经济带十分重要。
《关于进一步次紧我国会展业创新的对策分析》潘莉娜东南大学
文章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会展业在促进贸易往来、技术交流、信息沟通、经济合作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极大了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已成为我国城市经济的亮点。但我国目前的会展经济仍存在着市场化程度、管理技术和管理水平低等问题,应进一步加大管理力度,提高科技含量,积极引资引才,走产业化的道路。
?
综上所述,有关会展经济或者是城市经营的研究已经开展得比较完善,提出了很多发展其道路的优秀建议。尽管如此,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的方向仍主要停留在对城市经营或会展经济的单方面分析上,尚未发现有将城市经营和会展经济两者相结合起来探讨的。城市经营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全新的理念,规律还在探索实践当中,理论界也没有定论。
?
三、文章结构及思路
通过研读相关领域的文献,本文创新地尝试将城市经营和会展经济这21世纪两大热点联系起来,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角度去看待城市经营和会展经济。这也正为此类问题的探讨提供了开阔的空间,也让政府在探索城市经营道路上拥有更多的选择。
?
1、(图一:广州城市经营SWOT分析图)本文首先运用SWOT分析法描述了广州城市经营现状: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
从SWOT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到,广州城市经营优势与劣势并存,在其他城市竞争力提升的威胁之下,也迎来一个极好的机遇——2010年亚运会以及政府提出了构建构建国际会展中心城市战略目标。许多城市经验显示,在城市世纪下,把握好承办亚运及国际会展业发展的契机进行城市经营,将大大地有助于主办城市推动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为增强优势,转化劣势,摆脱威胁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
2、接着将从城市的硬、软竞争力进行分析展现会展业与城市经营互动关系。
?
一方面运用波特钻石体系模型(图二:“钻石体系”)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支持性产业和企业结构、企业战略及同业竞争四大关键要素,分析会展业对城市硬竞争力的影响;。
?
另一方面从城市品牌、形象和文化的角度分析会展业对城市软竞争力的影响
?
综上所述,亚运及构建会展中心城市契机下,(图三:“会展业推动城市经营效果图”)会展业在波特钻石体系各关键要素中体现的竞争优势和其对城市魅力提升的独特作用,形成技术推动、需求推动、财富推动和投资推动,从而有助于形成较明显的集聚效应,同时通过产业辐射、地区辐射以及城市魅力的提升增强城市的辐射效应,从而最终有效提升城市的软硬竞争力,促进城市经营。
论文摘要:本文首先 总结 发达国家包括欧美和亚洲发达国家及地区的会展业发展经验;然后分析我国会展业发展的基本状况,包括优势和劣势;最后,结合发达国家会展业在 管理 体制 、场馆建设、人才培养模式、会展 营销 方式、 法律 法规等方面的经验,提出应如何发展我国会展业。
会展是通过举办各种会议、展览、展销和节事来获得 经济 效益的行业,被称作无污染的绿色经济。自从首届世界博览会于1851年在英国伦敦成功举办以来,会展业逐渐被各国重视,并迅速发展为一个新兴的行业。“1851年的大博览会是 历史 上第一个规模如此之大而堪称‘最大’的;第一个在世界范围举行的;第一个营利性质的博览会”(伯德bird, 1976,3) 。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 市场 经济迅速发展,会展业以年均近20%的速度增长,并迅速成长为一个新兴的产业。特别是在北京和上海相继申奥申博成功后,发展势头更加迅猛。虽然我国的会展业发展速度很快,但和发达国家的会展业相比,我国的会展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很多不足,而发达国家的会展业已经发展比较成熟。因此,我们可以借鉴一下发达国家会展业的经验,以促进我国会展业更好地发展。
一、发达国家会展经验总结
1. 政府高度重视,强调宏观管理几乎每个发达国家会展业的发展都与政府密切相关,政府在 投资 、制定政策、对行业协会的管理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德国政府对会展业的投资额非常之高,对汉诺威、法兰克福等地区的展览场馆的建设投入巨资,并出台相应的鼓励措施和优惠政策。许多国家只设单一的国家级的展览管理机构,比如法国的海外展览委员技术、 工业 和经济合作署(cfmu-actim)、德国展览委员会(auma)和新加坡贸易发展局(stdb)等,这些机构都具有惟一性、权威性和全国性的特点。例如:德国的auma是政府和展览业之间的桥梁,每年对世界各地的展会进行考察,并写成报告,为德国政府赞助本国企业出国参展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
2. 加强会展专业人才的培养 会展业的发展需要大量既熟悉业务、了解惯例又富有经验的专业人才。国际上会展业发达的国家,如德国、美国、法国等在大专院校都设有会展专业,系统地向学生讲授会展理论知识。例如:德国科隆大学的展览商贸学院是德国最著名的展览 教育 培训基地。发达国家的会展业行业协会在职后培训和教育方面承担着重要任务,例如:美国国际展览管理协会(iaem)创造了一套系统完整的展览业专业人士职后培训计划,通过课堂学习、工作实践、参与协会活动和考试等方式给予展览业专业人士继续学习和资格认证的机会。新加坡会展协会(saceos)也有同样的人才培养模式。
3. 先进的会展场馆发达国家先进一流的会展场馆保证了会展活动可以朝着规模化、品牌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从而使得其在世界会展业具有领先地位和国际竞争力。例如:德国会展设施一直引领国际领先水平,几乎所有的展览中心都拥有先进的设施。新加坡展览中心和新达城会展中心具有世界一流的装备,中心配备先进的 翻译 、通讯、 传播 系统。正是由于发达国家的这些先进现代的会展场馆设施,从而使得一些会展企业能在将会展搞大搞强的同时发展成为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国际会展集团公司。
4. 发达的全球会展营销网络发达国家和地区如德国、法国、美国、日本和
三、借鉴发达国家会展业发展经验促进我国会展业发展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会展业发展既存在巨大的发展机遇,同时又存在着阻碍行业发展的诸多问题,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能让我国会展业健康高效地发展。在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可以针对性地借鉴一下发达国家会展业的发展经验。
1. 借鉴发达国家的 管理 体制 针对我国会展业在管理体制上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予以解决。
(1)我国政府可以参考发达国家的做法,以引导和扶持为主,尽可能减少直接主办展会。培养和扶持承办企业,让会展承办企业来进行 市场 化运作,而不应该总是由政府成为举办展会的主体。这方面可以向德国和新加坡学习,加大政府对会展业的扶持力度,并且制定相关政策促进会展业发展,比如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减轻企业的经费压力,支持国内企业去国外参展、办展等等。
(2)成立具有权威性的行业协会,发挥协会的自律管理作用,规范会展业市场。针对我国目前会展业管理混乱的现象,我国应该成立会展行业协会来统一管理,规范管理。通过协会对展会的类别,展出的日期、地点、展期等方面进行统一管理,保护会展各方的利益。另外,协会可以联络会展相关企业,如航空公司, 旅游 公司和饭店酒店等,为会展提供服务协调,提高会展运营效率和服务的质量。
(3)按照国际惯例,尽快完成审批制到登记制的过渡,确立单一的国家级展览管理机构,统一管理。
2. 借鉴发达国家的会展场馆建设会展业的规模化发展需要大型化场馆,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忽略了场馆的利用率问题,对于我国现在的会展展馆建设存在的误区,我们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来提高会展场馆的利用率,避免资源浪费。
(1)完善场馆功能。场馆建设应更多地考虑功能和周边配套设施,尽量使场馆可以在更多类型的会议或展览中使用,而不是专为少数几个展览服务。
(2)与旅游业相结合。我国的旅游资源很丰富,会展业和旅游业应该互相扶持,会展企业通过办展来吸引观众和游客,旅游企业可以把当地具有特色的会展场馆作为旅游景点加以开发,提高会展场馆利用率。
(3)提高会展企业竞争能力,真正实现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通过市场来配置资源,提高场馆的利用率。
3. 借鉴发达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在这个问题上,德国的人才培养模式很值得我国借鉴。在办学规模方面,德国除了科隆大学和瑞文斯堡合作 教育 大学外,其他高校都没有和会展相关的课程和专业。在教育培养模式方面,德国实行的是以定向培养的模式为前提的模块式教学。科隆大学会展 经济 研究院主要的培养对象是已经拥有丰富从业经验的会展高级经理,所以其课程侧重于研究性和理论性;而瑞文斯堡合作教育大学主要培养会展业的中层管理者和一线操作人员,其课程侧重实践性和操作性。
德国会展人才培训的另一大特点是其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体系,学生可以一段时间上课,一段时间去公司 实习 ,平时可以从公司得到工资。
除了在高校培养会展专业人才,德国展览管理委员会(auma)也负责培养人才和职业资格的认证。
我们要向德 国学 习,各大专院校不要一窝蜂地开设会展专业,而应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有条件地开设会展专业,明确定位,细化培养的人才方向。比如专门培养高级会展人才,或者专门培养中层管理者,又或者培养一线操作员,切忌盲目办学。另外,对于在校学生,可以学习德国,实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当然,根据我国目前的国情,不可能让学生频繁地转换上课和实习的节奏,学校可以安排周末或寒暑假的时间,又或者与展览公司签订人才对口协议,实行订单式培养。
我国各地的行业协会应该实行统一办学,打造全国统一的职业资格认证,为会展从业人员提供专业深造的机会和便利的国际职业资格认证体系服务。
4. 借鉴发达国家会展 法律 完善我国会展法律法规发达国家会展业发展至今已经相当成熟,我国应该根据我国国情,借鉴发达国家的会展业相关法规,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建立符合市场规律的市场准入制度,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和资源的浪费。设立相关法规保护我国的名牌展会,规定一系列会展业相关行为规范 指导 和约束各地域的行业协会会员等等。
2006年1月10日颁布,3月1日正式实施的由商务部会同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和国家版权局制定的《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办法》为我国会展业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提供了方便,解决了过去由于展览会主办方自行制定的知识产权保护规则,在执法力度与执法衔接上存在的诸多难题,效果显著。例如本次广交会上认真贯彻了《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办法》,加大了保护知识产权力度。据 统计 ,本届广交会共受理知识产权投诉案件472宗,被投诉企业743家,比上届减少9.6 %,认定构成涉嫌侵权企业419家,比上届减少7.7%。这些数据毫无疑问地体现了完善会展法律法规对会展发展的重要性。
关键词:公共管理视角;会展业;问题;资源整合;途径
目前,我国会展业有许多缺陷,如资源浪费、主题不明显、缺乏自主品牌等。对会展业管理模式进行创新,整合会展业资源,解决会展业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会展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市场主体与培育方式较为落后
(1)尚未树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正确运营理念。由于会展场地多数都是由政府投资建设,因此场馆也是由政府所掌控,各类会展活动都通过政府进行举办,严重干扰了会展行业市场的正常运转。(2)多数会展企业都有市场定位不准问题。很多会展中心的运营模式缺乏品牌、企业形象,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3)专业化分工不明确。由于与会展业相配套的各种服务水平比较落后,会展业整体质量不高,服务形式较为单一,严重影响了会展业经济的发展。
2.管理体制不完善
(1)在计划经济期间,展览活动只有经过政府审批才可以进行,而且主办方也一般是政府机关或是下属事业部门,参展方也多数都是国企,相关的公安机关、工商部门、海关部门等都需要办理经政府审核通过的手续。(2)由于会展业与其他商贸活动不同,短时间内会在展览场地聚集大量的观众,人流量非常大,因此也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所以目前在我国如果没有审批文件,则无法举办会展活动。同时在审批中也存在着多方审批、重复办展的缺陷,这对规范会展市场是非常不利的。面对不同部门不同的审批程序与审批标准,我国的会展业也难以有统一的规范标准,从而严重影响我国会展业有序发展。
3.市场秩序混乱
(1)倒卖批文。由于我国的会展业管理仍然采取审批的方式,因此批文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由于在批文管理方面存在漏洞,就给投机倒把会展单位提供了可乘之机,变相出售批文来获取暴利。(2)商业欺诈。会展举办方为了把会展规模办大,会故意吹擂会展质量与水平,致使参展单位来了之后才发现上当,因此也就不可避免出现纠纷。(3)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由于会展业在举办时会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观众和游客,给周边交通、治安工作带来很大压力。再加上会展业举办方自身安全意识薄弱,缺乏足够的安全防范措施,会展经验缺失,因此很容易会发生安全问题。(4)会展业运营过程中缺少科学合理的市场准入机制,允许那些大型国企、政府机关及下属事业单位举办会展业,却限制中小型企业的会展参展资格,这样很容易让那些本身不具备参展条件的国有企业进入会展业市场,严重影响了民营企业的会展业参展,加剧了会展业市场的秩序混乱程度。
4.会展资源较为分散且整体层次较低
大多数城市都建设了会展场地,但是却很少有会展知名品牌城市,这些会展场地都存在着面积小、会展业务单一、设备陈旧、服务质量低下等缺陷,也不具备承办现代化国际会展业的条件。北京、大连、深圳等城市在兴建一批会展场地,但是由于在建设之处缺乏科学的规划,使得会展资源分散性问题未得以解决,更加重了会展业的竞争。会展业目前存在重复办展、多头办展的缺点,造成会展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整体会展质量都不高,难以与国际化会展业水平相比。
5.会展业人才较缺乏
由于会展业在我国出现的时间较短,会展业市场还不成熟,同时也缺乏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培训机制,造成会展业专业人才较缺乏,而具有丰富经验的会展业高级经理人数更是少之又少。
公共管理视角下会展业资源整合的概念界定
1.会展业资源整合主体概念界定
在公共管理视角下,政府对公共机构所起的作用不应是全权管理并控制,而应是促使公共服务机构不断完善,为公众提供一个更加科学合理的公共服务部门。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综合利用各种会展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规范会展业市场秩序,将会展业务相关资源进行引导并加以优化整合,这是我国会展业发展在面临着诸多问题时政府部门当务之急的工作。所以,在会展业资源整合中,政府是重要的主体,此外充当主体部分的还有会展业协会以及会展企业。会展业资源整合各个主体之间相互影响、共同作用、共同引导,主要表现为政府起着一体化的引导作用;不同主体间需要加强合作;各个主体之间实现多元化发展;对于不同发展水平的会展企业要因地制宜地实施发展战略。
2.会展业资源整合客体概念界定
在会展业资源整合中,客体主要包括会展、会展业及相关的各种资源。要想使得会展业资源顺利实现优化组合,就需要对于各种客体间进行优化重组,实现一体化发展。会展主要是指各种展览、会议、庆祝活动、体育赛事的总称,它以展览与交流作为主要的表现形式,运用商业化发展模式来为社会大众提供服务,是一种有着一定规模的集体性与综合性产业活动。会展业则是借助于会展场馆与会展企业,利用较为完善的会展设施与相关服务体系,从而举办一系列的展览活动,实现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交流与互动。而会展业资源则是可引起会展活动的各种利益动机、可为会展活动提供服务的各种资源以及相关的产业、产品、教育、文化等各种资源。会展资源有着很强的现实性、潜在性、物质性等特征,随着会展行业的不断发展,会展业资源内涵也在逐渐增加,而且也在不断向外扩展,会展资源范围在变得越来越大。
3.会展业资源整合概念界定
整合就是将各个主体与客体都有机结合起来,根据行业自身发展特点以及周围环境,对于会展业进行准确定位,实现优势互补,从而提高会展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可更好地为主办方、参展方、观众服务,满足他们的不同需求。而资源整合则是将所有资源都当做一个整体系统,对这个系统内尚未被有效利用的资源加以挖掘、组合、优化,最终形成科学合理的结构,实现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最终促进会展业的可持续化发展。
公共管理视角下促进会展业资源整合的途径
1.公共支撑要实现体系化发展
(1)理清政府部门职能,并且明确政府与会展企业、参展方之间的关系,建立现代化的会展业运营模式,促使会展业市场不断完善,实现公共基础支撑设施朝着系统化方向发展,实现全新的公共管理理念下的会展业资源整合。(2)政府应创新管理机制,整合各种管理资源,建立行之有效的会展业管理模式,提高领导层的责任意识,使得政府部门在会展活动中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3)政府应加大会展业扶持力度,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并给予资金支持,在土地资源、税收、会展宣传方面都制定必要的优惠措施,完善会展业整合法律体系,为会展业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2.会展品牌要实现系列化发展
由于我国会展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品牌形象缺失问题,因此加强会展品牌系列化建设对会展资源整合作用非常突出。通过将参展知名品牌、企业形象进行整合,从而提高整个会展活动的影响力,实现品牌系列化发展。在这一过程中,要实现主题体系化发展,以某一鲜明的主题作为发展主线,整合各种会展活动,举办有不同区域特色的会展活动,在国内外树立知名品牌形象。其中主要包括:打造核心品牌,实施带动化发展战略;提高现有品牌地位,促进会展主体的体系化发展;统筹安排会展活动,在时间安排上实现科学合理;注重长久营销战略,加强品牌营销的机制化建设等一系列措施。
3.空间布局要实现科学化发展
综合利用不同区域会展资源,通过发挥会展中心的辐射和吸收作用,加强会展资源的整合。(1)建立CBD发展模式,实施带动化发展战略。(2)拓展会展场馆业务内容范围,实现因地制宜发展。(3)提高会展场馆的基础设施质量,实现国际化发展。4.会展服务要实现多元化发展(1)在会展活动中,相关的配套服务水平高低会影响到会展业的整体质量,对会展经济、会展效益都会有重大作用。因此,大力培养会展服务人才、提高会展服务水平、优化政府服务体系、加强不同地区之间的互动服务是非常有必要的。(2)会展企业要推进会展活动与国际接轨,实现国际化发展,加强公共服务市场化建设,加强与同行业间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
作者:李鸿丽 景 钰 单位:浙江宁波
参考文献:
[1]郭峦.城市会展业与旅游业的整合发展战略模式[J].商业时代,2007(25):82-84.
[2]廖兆光,肖鸾.区域会展资源整合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6(36):234-235.
[3]范道津.公共管理视角下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绩效研究———基于对代建制的分析[D].天津: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一、引言
会展业凭借其强大的经济拉动作用,成为各地发展地方经济的重要推动力,国家和地方层面为了促进会展业的发展,也纷纷出台了各种促进政策,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各大城市都纷纷大力进行会展业的发展。目前,我国一些经济发展基础好、产业优势明显、城市基础设施完善一二线城市,会展经济活动频繁,会展业发展水平较高,已经成为了会展中心城市。根据《2014年中国会展业发展行业报告》显示,2014年我国东部12个省(区、直辖市)的办展数量占全国总数的66%,西部10个省(区、直辖市)的办展速度加快,展会项目总数超过中部地区,但展出面积仍然落后于中部地区。我国会展品牌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北、上、广等国家级会展中心城市,且实证研究少,对于区域性会展城市特别是一般性会展城市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贵州省贵阳市会展业的发展按照展览面积和展览数量的综合统计,位列全国会展城市第24位,虽然贵州会展业的增长速度较快,但从会展对经济的影响力,以及品牌会展的数量来看,还远远落后于西部的成都、重庆、西安和昆明,所以如何从会展业的强烈竞争中突围,找到会展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树立独特的会展城市品牌形象已迫在眉睫,因此本研究对于一般性会展城市如何建立会展品牌具有探索性意义。
二、会展城市品牌建设相关研究
(一)研究现状。对会展品牌的研究是会展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品牌理论在会展行业的应用。随着会展业的发展,特别是中国品牌会展的不断涌现,国内一些专家学者已开始对会展品牌进行了研究,他们主要从以下四个角度对“会展品牌”或“品牌会展”进行了相关研究:把会展品牌化发展作为会展业发展的一个方向;会展品牌化作为会展业相关研究的一部分;会展品牌化和会展营销进行关联性研究;会展品牌化与城市、区域发展的研究。
由于我国会展业起步较晚,较为成熟的、专业的、大规模的展会匮乏,对会展业品牌的研究存在基础薄弱、实证研究少,仅仅停留在会展品牌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方面,关注点较多停留在会展品牌观念和设计层面,完整的、系统的会展品牌化研究还很缺乏,特别是我国会展经济发展不平衡,对于中小型城市会展品牌化发展的研究更是少中又少,国内对于中小型城市会展品牌化的研究才刚刚起步。
(二)会展城市及会展品牌。会展活动的集聚和会展产业的发展都必须要有一定的载体,这个载体就是会展城市。会展城市是指具有会展业发展的基础,会展综合实力、集聚能力、辐射带动能力及发展潜力较强,能够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在整个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根据“会展城市竞争力模型”,即把会展城市竞争力系统可以概括为硬竞争力和软竞争力系统,并把硬竞争力比作弓,软竞争力比作弦,会展产业比作箭,会展城市是否具备竞争力,要依托于硬实力、软实力即会展产业发展的环境因素,还要依赖于会展产业发展的行业基础,三者统合,共同形成会展产业发展的向心力,按照会展城市的竞争力状况,可以把会展城市分为国家级、区域性和一般性会展城市。会展品牌是指某一展会跟其他展会相比,具有独特的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设计,使得它与其他展会相比较,能够明确的从竞争对手中区别开来,一个会展品牌应该有独特的品牌属性、品牌个性、品牌文化和品牌价值,使得参展商和观众能够感受到不一样的产品、服务、理念及文化。会展品牌如何建设,有赖于依托会展业的发展,更依托于会展城市的发展,会展城市通过提供有市场竞争力的环境而形成的资源聚集力、产品供应力、价值创造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合力等来支撑会展品牌的建设。
三、贵阳市会展城市品牌发展现状
贵阳市会展业的快速发展是以2011年2月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投入使用为开端的,“十二五”期间,贵阳市共举办了各类展会活动2339场次,展出面积400多万平方米,1700多万人次参展观展,实现综合经济效益477.99亿元,会展经济实现了每年30%的增长,但会展业还是呈现了“无品牌、无特色、无规模、无效益”的情况。在“十二五”期间,随着西部经济的腾飞,以成渝经济区为核心圈的西部会展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但贵阳市基于硬实力和软实力的条件限制,在“十二五”期间会展业的发展速度很快,但效度并不高。
(一)会展城市品牌发展的区域不平衡。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贵阳市还属于经济基础比较薄弱,资源依赖性强,产业形势落后单一的地区,另外由于西部成渝两地城市的会展业半径覆盖范围大,从一定程度上挤压了贵阳市会展业的发展空间。从会展城市品牌发展情况来看,西部会展城市品牌发展耦合了区域会展经济梯度转移理论,成渝地区是西部地区会展城市品牌发展的高梯度区域,贵阳市是会展城市品牌发展的低梯度区域。
(二)拥有的高质量品牌展会较少。城市发展会展业除了要有完善的硬件设施、软件设施、配套设施,更需要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品牌展会,品牌展会是一个会展城市的软实力,拥有强大品牌号召力的展会可以扩大这个会展城市在区域的影响力。根据2015年中国展览经济发展报告相关统计数据,贵州省2015年商贸展会数量为25个,总面积65万平方米,位列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的24位,从数量和规模上来看,贵阳市的品牌展会较少。但西部会展经济中心城市的成都,大力构建和发展具有国内甚至国际知名度的展会,成都已拥有全国知名的三大本土展会,成都的办展数量和规模都已名列西部会展城市第一,在一定程度上对贵阳市会展业的发展有阴影遮蔽作用。
(三)会展品牌发展与地方优势产业结合度不高。会展市场是一条产业链,即会展中心――办展机构――参展商――观众,只有保证这个产业链健康发展,才能够保证会展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而支撑这个产业链的就是这个城市的产业优势。贵阳市,是西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具有高原特色的现代化都市,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避暑之都,还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城市,因此其主要产业集中于生态产业、旅游业、电子信息产业、特色制造业、地方民族产业等领域,这些强大的产业基础才是打造贵阳市会展业的基础,但从贵阳市目前会展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展会多以消费性展会居多,以产业背景为支撑的专业题材展会相对较少,或者竞争力不强,没有形成特色展会。
(四)会展城市品牌缺乏市场营销。“十二五”期间,贵阳市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贵阳市会展业的意见》《贵阳市会展业发展规划(2012―2015)》等政策措施,用于资助奖励符合贵阳市产业发展方向的国内、国际专业展会的申办和引进;贵州省博览局也于2013年成立,这样的政策优势对于贵阳市会展品牌的建设有极强的推动作用。但是目前贵阳市的知名度最高的品牌展会如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大数据产业博览会等大多是政府主办,在招展和招商方面缺乏主观能动性,市场营销意识缺乏,参展商和观众主要还是通过政府来进行邀请,展会的市场行为较低。另外,贵州省博览局的成立,对会展业的规范性管理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有利于贵州省会展业的宏观调控,但从目前贵州省博览局的管理效果来看,在制订行业规范、促进行业发展、市场主体培育及营销宣传方面还处于缺位阶段,作用还有待进一步发挥。另外贵州省会展行业协会作为服务组织,其职能作用并未体现,在服务会展业发展,培育会展品牌展会方面未能发挥应有作用。
(五)地域文化对会展品牌的建设作用不大。地域文化会影响包括会展产业结构、会展业发展模式、会展经济管理模式等在内的会展经济发展的多个方面。由于地域文化的不同,各地区的会展业发展水平存在很大的地区差异,地域文化及相关的资源环境使其拥有具有地方特色的会展经济形式。会展业的发展需要地域提供深厚的文化环境,有力的产业结构、优质的服务配套作为支撑,地域不仅能够促进又受益于会展业的发展,贵阳市为会展业的发展提供了地域平台,但为会展注入文化内容,使得会展业发展与地域文化保持高度融合,目前来看贵阳市会展业的发展还缺乏地域文化的认同。
四、贵阳市会展城市品牌发展战略
今年进入“十三五”发展的开局之年,我国会展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良好契机,会展业的品牌化发展是会展业良性发展的最重要途径,因此提升会展品牌化水平,是贵阳市乃至贵州省能在会展业发展这片“红海”中找到出路的有效手段,基于以上的分析,笔者尝试性地提出贵阳市会展城市品牌发展的以下战略。
(一)加强会展城市定位,发展会展比较优势。按照城市会展竞争力的综合指标体系,我们可以对会展城市进行分类定位,把我国会展城市分为一般性、区域性和国家级会展城市。从贵阳市的经济基础及会展业发展现状来看,可以认为贵阳市是属于一般性会展城市,因此发展会展业,进行会展城市品牌建设时,要根据城市特点进行合理定位,可以依托贵阳市的产业优势、人文旅游环境优势、政策优势及地方民族特色优势,对城市的会展品牌进行定位,有针对性的打造独具特色的会展品牌,创造属于自己的“蓝海”。
(二)打造品牌特色展会,带动会展城市发展。利用贵阳市作为西南地区的重要经济和文化中心,连接华南如广西、广东省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地理及交通优势,以及贵阳市得天独厚的生态旅游环境优势,省级及地方政府对于会展业发展的各项促进措施,将贵阳市打造成为西南地区的特色会展城市。在创新和培育如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大数据产业博览会等一系列知名自主会展品牌的同时,引进国际知名的大型会展项目落地。注重培育专业化品牌展会,以贵阳优势产业为基础,做精做专品牌展会,提升专业展会的投入,形成基于地域产业和地域文化的优势会展业。
(三)加大城市会展营销力度,提升会展城市影响力。按照贵阳市会展业目前的发展现状,品牌建设将是一场持久战,因为从目前中国会展业发展的环境来看,短期内的城市会展营销还是以政府为主体。应该以贵州省博览局为代表的会展业行政管理部门进行牵头,同时委托专业团队对贵阳市的会展业进行整体宣传推广。同时城市作为会展产业发展的载体,城市的区域优势、经济基础、外部交通环境等都将决定会展业发展的方向,特别是对于一般性会展发展城市,所面临的外部竞争力更多,城市的内外部环境决定了是否具有足够强大的会展项目竞争力,因此会展项目、会展业、会展城市三者的营销要进行整合捆绑,才能够取得更好的营销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