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曾子杀猪作文

曾子杀猪作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曾子杀猪作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曾子杀猪作文

曾子杀猪作文范文第1篇

今天,我在网上看到了曾子杀猪的故事后我的心难以平静下来,因为这个故事告诉我一个做人要诚信的道理。

故事讲诉了这样一件事:曾子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做事,可孩子却说要跟去,妻子只好骗他说等她回来会杀猪给他吃,可当 曾子要杀时妻子竟说是骗孩子。曾子的妻子听了后就同意了把猪杀了给孩子吃这一件事。从中告诉我们如以诚信为本,就能塑造完美人生的道理。

如果曾子当时真的听妻子的话会在一个纯洁的孩子的心灵留下不可磨灭的阴影,也会让孩子学会骗人。因为我们小时候不懂事凡事都跟父母学,如果父母现在哄骗他,他一样去哄骗别人。

俗话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真诚是打开人们心灵的神奇钥匙。在人际交往中,只有真诚诗人,才能与人建立和保持友好的关系;只有诚信,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所以,我们应该从小树“言而无信,无信不立”的信念,养成诚实守信的好习惯。

的确,诚实守信能使树立良好形象,交到很多朋友,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就会得到许多人的帮助,我们可一定要做一个城市守信用的人。

曾子杀猪作文范文第2篇

讲话人:王桂芳副校长

同学们、老师们:

为了积极贯彻教育局关于廉洁教育进校园的有关精神,学校将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当前国家教育部非常重视廉洁教育,作为全社会的任务和责任,并要求从娃娃抓起,要抓出突出特色、形成机制、立足长久。把集中教育和经常性教育相结合,最终形成一种“崇廉尚廉”的社会氛围。这个意思你们学生一时听不太懂,我给你们推荐一本书——《廉洁教育读本》,你能认真地阅读,就懂得廉洁的意思是:做人品行正,不贪污、不奢侈的意思。当然关于“品行正,不贪污,不奢侈”,是社会的道德要求化为中学生自身的道德需要。也许有的同学会问:“我们还小,反腐倡廉对我们来说似乎还过早。其实我们正处在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阶段,最容易受外来不良思想的侵袭,及早进行廉洁教育,就如同提前为我们筑起一道“防腐墙”,让廉洁“植根”在我们的心田,让我们扬起敬廉崇洁之风,立下勤廉报国之志。

让我们一起来回顾在校园、在我们身边同学中,是不是有过这样的风气。举例1:一些同学互相攀比名牌旅游鞋,家境比较好的学生讲阔气;过生日请同学去高档餐厅;有个别同学的手机一直在更新款式,带来学校在班级里炫耀,没有节制的花零用钱等等。我们认为这些学生的行为就是不廉洁的表现。在校园里, 我们也经常看到有很多拾金不昧的同学,他们把捡到的钱、物品送到德育处,甚至不留姓名、不求表杨。 我们还有一些同学家长给一些零用钱不乱花,都细心的存起来,每逢有同学需要帮助时,都会慷慨解囊。每次学校帮困基金捐款,他们都会高额捐款,献一片爱心,得到学校表演,同学的仰慕。这是做人的良好开端,只要长期维持下去,并发扬光大,那么廉洁文化就会遍布我们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所以我们每个学生要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把廉政文化“清风”吹进校园,把着眼点放在“净土”上,这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现在廉洁教育就像一股无形的风吹进了校园。我们提倡同学与廉洁诚信同在,与公正勤俭同行,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

我曾经读到过“八荣八耻”里的“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利为耻”这句时,情不自禁的想起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一直被推荐为“至圣先师”孔

子所说的一句话“人无信不立”是啊!人没有诚信就会坏掉一生的幸福。曾经我也听到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人名叫曾子,有一天他的妻子,要出门赶集,儿子闹着也要去,妻子便哄他说:回来杀猪让你吃肉,儿子信以为真,就不再闹了。当妻子回来看见曾子正在杀猪,连忙制止他,曾子却说:“做父母的说话不算数,孩子就会学着欺骗,将来怎么在世上立足呢”,妻子听后,点了点头,最终还是把猪给杀了。曾子为了实行一句本来不经意的诚诺,杀了一头猪头。体现了曾子有着诚实守信的品质。

家长要给孩子一双翱翔的翅膀,为孩子一生的发展和幸福奠基,那么一言一行都要给孩子作榜样。我看到过一位学生给妈妈写了这样一封信:

亲爱的妈妈:

您好! 这次学校开展廉洁教育进校园主题教育活动—“我要做廉洁小卫士”。趁这个机会,我想对您说:“要做一个廉洁,清正的人。”

古往今来,有多少清正廉洁的人受到了百姓的爱戴与崇敬。我们不能以公肥私,拿公家的东西,可是您有很多次了。请您别生气,耐下性子慢慢听。记得有一次,我在您上班的地方写作业,一翻书包,作文本用完了,可是,当我告诉你时,你却说:“没事,妈妈办公室里有很多作文本,你就拿几本给我。但我一直没看到你还作文本。

其二:冬天时,我小手冻得红红的,您看了以后,十分心疼,于是您便从单位里给我领了一付手套,顺便给自己也领了一付。我看了以后,十分失望,您为什么不自己掏钱去买呢。

妈妈您这样做不对,我们应该记住一句话:“天上的鸟死于贪食,水中的鱼死于诱饵。”那么我们人呢?就要“忍一时之贪,享受一生之安”。

我们还应该记住,清正廉洁永远是时代的呼唤,永远是人民的期盼。 您的儿子:周成煜 古代有许多的廉洁官员,比如杨震:《杨震暮夜却金》讲述了杨震“暮夜”拒贿的故事,在夜深人静之时,在没有第三者知道的情况下,杨震作为王密的上司,同时又是他的恩师,坚决拒收重金,并且铮铮铁言,这是天理不容,法理不容,人理不容,情理不容的事,其“慎独”的精神可嘉,堪称历代师表。故事虽小,其教育意义却不小。一个人,从小到大,为民为官,白天黑夜,有人无人,

都能严以律己,不贪不占,拒礼拒贿,其人品之高尚,其道德之规范,有口皆碑。

杨震高尚的行为表现在:他为官,严于律己,不贪不占,他在没有第三者知道的情况下,坚决拒收重金,其品德之高尚,堪称楷模。杨震做官清正廉明,从来不肯私下接见任何人,就是家里的人,也不准他们过问他的公事。他除了应得的薪饷之外,一丝一毫都归入公家。他常常教育家人要节省家用,出门的时候,也叫他们步行,不准乘坐公家给他准备的车子。有人见他这样清廉,做了大官,家里还是那样的清苦,就劝他添置产业。他却说:“让后世的人称我的子孙为‘清白官吏的子孙’,拿这个当作遗产,不是很丰厚吗?”由此,“清白传家”的美誉传诵至今。

其实廉洁,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也不难;但是真正拒绝别人的贿赂,还是需要一点境界的。

据身边的警卫员回忆,1929年1月,红四军下井冈山,迂回于赣南、闽西之间,行军

战士们沿途没见他骑马,可部队中的伤兵、病号、掉队的战士们都骑过他的马。虽说是前委书记,但他同战士们同吃一锅饭,同吃一盆菜,没有丝毫区别。

1932年,打到漳州,警卫员住在那里。一眼看见他脚上穿的黑线袜子,已经洗成又薄又稀的灰色袜子了,主席发现他盯着他的袜子看,就把脚一伸,说:“这双袜子还是1929年下井冈山后你替我买的,已经换过两次袜底了,你看还是好的。不过再不能换袜底子了,袜面也太稀薄,经不起洗了。”主席说着,还有些舍不得的样子。行军中惟一御寒的一条毯子,也不知用了多少年,上面的毛已基本上掉光,差不多是一个麻袋片了。部队并不是没有像样的毛毯,但是他硬是不要。 现在想想,那时的已是的领导核心,的廉洁,在当时是少有的。

再有我国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身执教,持俭守节,“他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他的这种高尚的人格魅力,为学子们所敬重,为学子们所效仿,成为中国现代史上垂范世人的楷模。他的这种廉洁从教的作风,所产生的道德影响力,深刻地影响了一批又一批学生的道德情感和精神世界,使学生在敬仰中,默默地产生着思想和行为的自我激励、自我修养和自我改造。

同学们:世界上的东西莫过于诚信和廉洁,它是人最美丽的外套、是心灵最圣洁的鲜花、是一个温柔的枕头、拥有它人生才香甜、是人生航船的舵、控制着人生的去向、这就是我读完从心灵处发出的感慨。

曾子杀猪作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 品德与社会 激活课堂

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热点,依托于计算机技术。加强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渗透和整合,有利于助推教育改革与创新。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巧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够寓情于境,以情感人,以理激情,情理交融,实现德育“明理―激情―导行”连贯渗透,给“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带来新变化。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融合。

一、立足文本:学文悟道,激活思维,晓之以理

“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让学生明理是最基础、最关键的环节,是动情和导行的前提,也是教学的重难点所在。现代信息技术在品德课堂教学中的介入和巧用,让“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内容变直观、形象,教材中的道理更加逼真,能够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学习互动,让课堂变得动静相宜、趣味横生。

(一)主题引领

作为生活的基本单元,学生对家庭非常依赖,有着深厚的情感。在《家庭万花筒》一课中,明确教学主题是:①知道家庭是社会细胞,明确自己在家庭的角色;②了解家庭模式的演变,较全面了解家的含义;③吸取家庭传统美德,并用于现代家庭生活;④培养家庭美德,具有家庭建设的责任感和自豪感。在“家”主题引领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搜寻大量教学资源,以文字、图画、视频等形式,呈现给学生,直击学生心灵,让学生对“家”有正确的认知。

【导入】播歌曲《我想有个家》,感亲情,揭主题

【学习】彩虹镜―多棱镜―聚焦镜

1.彩虹镜:了解家庭模式。

投影出示家庭合影(如图1),解释家庭模式的演变:独生子女家庭、非独生子女家庭、三代同堂家庭。

2.多棱镜:认识大家庭独特模式。

播放《红楼梦》“宝玉挨打”视频片段,出示人物关系图(图2),认识贾府大家庭,了解大家庭模式:人多,关系复杂,家长是至高无上的主宰。

3.聚焦R:体验传统家庭美德。

播放“江南第一家”――郑义门导游词,感受“郑义门”为人处世的美德,体验“郑义门”孝敬传统。

【拓展】制作家谱,欣赏音乐

1.出示“江南第一家”家族谱。

2.结合自己家庭情况,制作三代以上家谱。

3.欣赏音乐《相亲相爱一家人》。

(二)返璞归真

以《父母――我特别的朋友》一课为例。该课的学习可以鼓励学生回家采访家长,制作录像,绘制统计表,反省自己和父母的关系,掌握和父母沟通的技巧,体会和父母和谐相处的美好。如此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让学生从课堂返回家庭,再从家庭回到课堂。

【导入】播放《家有儿女》视频片段,交流情节,引出课题――父母,我特别的朋友

【学习】和父母相处的法宝

1.学会倾诉:列出提纲,统计学生和父母沟通情况。

你愿意和父母交流吗?碰到这些问题时,你会向父母述说吗?为什么?你还碰到过哪些问题?

A. 你与好朋友产生了矛盾,会向父母述说吗?为什么?

B. 你竞选班干部落选了,你会向父母述说吗?为什么?

C. 这几天上课时,你老是走神,测验结果也不理想,你会向父母述说吗?为什么?

D. 同学给你取了个外号,你很苦闷,你会向父母述说吗?为什么?

E. 你为班队承担着一项工作,最近你觉得压力很大,你会向父母述说吗?为什么?

F. 你在学校里犯了错误,被老师批评了,你会向父母述说吗?为什么?

G. 你与一名异性同学关系很融洽,有的同学起哄说你们在早恋。

……

2.增进了解:播放学生课前的“小记者采访”。

3.解决小摩擦:课件播放“买鞋小摩擦”等故事,让学生回忆自己生活中和父母的摩擦,得出摩擦处理方式――及时了解父母的想法,和父母沟通。

【拓展】说一说自己生活中和父母的相处之道,总结和父母成功交流经验,帮助同学化解摩擦,制作“点子卡”。

二、借助体验:创设情境,拨动心弦,动之以情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品德与社会”课堂中,情感的激发是教学的基础,体验是关键。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艺术因素,巧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创造神奇的体验世界,将学生从教材拉到生活情境,让学生联想体验,产生和课堂所学内容间的情感共鸣,拨动学生心弦,增强学生教育感受。动之以情,抓住学生的“痛点”,制造课堂情感“高点”。

(一)情境凸显

《难忘的校园生活》单元旨在勾起学生有关校园生活体验的记忆,让学生珍惜校园生活,在校园生活过程中体会快乐、伤心的生命成长经历,懂得尊重理解教师,热爱班集体,珍惜同学友情,争做学校小主人。虽然学生经历了从入校以来的校园生活,但是他们缺乏回顾和反思,对自己的校园生活感受并不深。教师巧用现代信息技术,将过往的校园生活以动态的形式突然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以情境凸显拨动学生的心弦,触动学生的情感。

【导入】播放校园景观、班级教室

【学习】温馨回忆―聚焦回味―倾听故事―与班集体共成长

1.温馨回忆。

出示图片:课堂、大扫除、做操、运动会……

2.聚焦回味。

播放“校园升旗仪式”视频,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心情。

出示“运动会”视频,小组交流,自由说。

3.倾听故事。

鼓励学生说一说自己“难忘的第一次”,结合自己的体验说一说。

4.与班集体共成长。

在班集体中,从一年级到五年级,班集体相继获得的荣誉,学生个人的优秀事迹,在班集体内学生一起笑,一起哭,一起自豪,一起兴奋,分享自己在班级的小故事,打开学生回忆的匣子,说一说感受。

【拓展】我能行,我们最棒

教师随机采访学生,让他们说一说自己的快乐。一起回忆自己和班集体共成长的点滴,全班唱《相亲相爱一家人》。

(二)场景模拟

现代信息技术具有直观形象的优势,教师应在“品德与社会”课堂巧用现代信息技术这一优势,渲染课堂氛围,为学生创设模拟场景,刺激学生感官,加速学生有效体验。《园丁赞歌》一课中,为了激发学生热爱教师、尊重教师的情感,笔者给学生播放歌曲、视频,呈现教师工作的场景,看着熟悉又常常被自己忽略的画面,学生自然而然被拨动心弦,产生情感共鸣。

【导入】播放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引出课题

【学习】

1.观看《一个都不能少》影视片段,自由讨论有何感受?

2.制作教师节贺卡,引导学生从自己对老师的情感出发,设计独特的教师节贺卡。

【拓展】跟踪采访教师,记录教师日常生活和工作,写一则关于教师的作文。

三、灵动实践:探讨感悟,强化主题,导之以行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离不开实践,实践离不开互动。教师巧用现代信息技术构思实践话题,引发学生思考,催化学生实践,扩展学生互动面,从而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一)互动感悟

《诚信真可贵》一n的教学中,笔者给学生播放“曾子杀猪”的动画故事,引发学生讨论“什么是诚信”。播放“送跳绳”情景剧,引导小学生探讨感悟,强化德育主题。

【导入】播放动画“曾子杀猪”,让小学生说一说曾子是个怎样的人?用曾子的人生态度――诚实守信教育学生。

【学习】播放“送跳绳”情景剧,引出问题:“假如你是丹丹,你会将绳子带给红红吗?为什么?”

生1:已经生病了,不能到校的话,就不能送跳绳了。

生2:不对,答应别人了,即使生病了,也要想办法把跳绳送给红红。

生3:是啊,诚实守信要说到做到。

说一说不守信的后果,给他人带来的危害。

说一说自己遇到的诚信或不诚信的事情。

学生各自说出自己的选择,表达观点,阐述诚信的体验。

【拓展】诚信的名言;自由制作诚信贺卡

(二)行为展示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成果直接体现为学生的品德行为。《小小安全员》一课的教学中,笔者给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行动起来,用信息技术手段制作安全常识倡议书或小报,并在课堂中展示。

【导入】“十灾九大意”――居家安全隐患

【学习】

1.火灾画面,火灾报道。

2.引发火灾的原因话题讨论。

3.火灾应急方法交流。

灭火方法―119报警―灭火器使用方法,逃生为第一原则。

【拓展】制作安全常识倡议书或小报(如图3)

综上所述,现代信息技术的介入,给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搭建了师生交互的桥梁,铺设了让学生走向生活,回归本真的道路。演绎出灵动的“品德与社会”课堂,让学生真正“学”起来,“动”起来,让德育质量“好”起来。

参考文献:

[1]董振国. 信息技术与小学思想品德教学[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09).

[2]岩有荣. 信息技术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运用[J]. 现代教育,2015(10).

[3]崔润客. 如何运用信息技术点亮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09).

[4]景健. 浅谈小学思想品德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几点体会[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3).

曾子杀猪作文范文第4篇

一、添加因素法

何谓添加因素法?许多作文题目的因素十分简单,命题者为考查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敏捷性,便故意藏头去尾,使题目带有迷惑性,增加了审题难度。对于这类题目,只要在原题目基础上适当添加新的因素,题旨马上就会显露出来,从而化难为易。例如1994年全国高考,针对作文题“尝试”,有的考生审题时在原题目的后面添加了新的因素“当售货员、当炊事员、当小老师、当老板,尝试打工、学唱卡拉OK、学跳迪斯科”等等。1988年高考作文题目是“习惯”,可以在题目前面添加的新因素有:“爷爷的”“奶奶的”“爸爸的”“妈妈的”,也可添加“雷锋的”“阿Q的”“江姐的”“爱迪生的”等。2001年高考作文话题是“诚信”。江苏省一位考生运用添加因素法写了“赤兔马的诚信”。赤兔马尚能讲诚信,何况人乎?此文被评为满分作文。还有些考生在“诚信”前添加了“朋友之间”“兄弟之间”“同学之间”“店家与顾客之间”等等。

添加的因素可以是一个词,也可以是一个短语,有的还可以添加一个句子。例如1999年全国高考作文的话题是“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这是一个假设复句的前一个分句,那么添加的因素应该是后一个分句。有些考生对这个话题百思不得其解,如果运用添加因素的方法去审题,那么就会又快又好。例如有些考生这样添加因素: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把古今中外伟大作家的记忆都移植到我的头脑中来,那么,我将成为世界文学的顶峰。还有些考生感叹社会风气不好,世风日下,就写:假如将雷锋的记忆移植到人们头脑中,那么,到处都是助人为乐的活雷锋,就可以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还有一些考生写作的是移植思想家、革命家、科学家、艺术家的记忆等等。总之,所添加的因素,只要能与原题目构成假设关系就行。添加因素法是发散型思维方法的具体运用,通过练习,可以使我们的思维更具有深刻性、广阔性和灵活性。

二、掌握重心法

有些作文题目,只要准确地把握住最能体现题目旨意的关键词语,就能迅速明确题意,确定好写作的范围、重点和对象,从而使自己在审题的思维活动中少走弯路,这种方法就叫掌握重心法。所谓的重心就是指最能体现题目旨意的关键字词。掌握了重心,就把握了写作的重点,紧扣了中心,突出了主题。例如1996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目《我更喜欢漫画〈××××〉》,表意重心在“更”上,只要说出“更”的理由就突出了文章的中心。2002年全国高考作文的话题是“心灵的选择”,重心在“选择”二字上,重点是对心理活动进行描写;只要表现出两种思想在人们头脑中的斗争过程就突出了主题,就符合了作文的要求。诸如此类,运用“掌握重心法”审题的作文题目还有“班里趣事”“家庭新事”“难事”“深刻的一课”“人间重晚情”等等。

三、辨明关系法

有一类作文题目,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或短语构成而形成并列关系。所谓辨明关系法,就是运用辨证思维的方法,辨明由并列短语构成的作文题目的词或短语之间的特定关系。一般来说这种关系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例如《公与私》《难与易》《香花与毒草》《成功与失败》《真善美与假恶丑》《自信・自满・自负》《观察・实践・思考》;1986年全国高考作文题《树木・森林・气候》;2003年全国高考作文话题《感情上的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类作文题目一般应写成议论文。对这种并列短语构成的作文题目,我们如果运用“辨明关系法”审题,就能很快理解题意、把握题旨、立意写作。

写作这类文章,具体操作可分为四步:1、辨明构成作文题目的词语或短语之间的特定关系;2、将这个关系具体化,即用一句议论性的语言来进行概括;3、将这个具体化的关系确定为自己所写文章的中心论点;4、围绕这个中心论点展开议论。

2003年高考作文的话题是“感情的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我们运用辨明关系法审题,具体操作为:

1、辨明二者之间是“非绝对关系”。2、将这个关系具体化,即感情上的亲疏远近虽然能够影响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和处理,但不一定。在秉公执法、大公无私者面前就不能发生影响,而在自私自利者面前,就能发生影响,甚至是严重影响。3、把这种具体化的关系确定为写作的中心论点。4、围绕这个论点展开论证;事情有大道理,也有小道理;小道理都归大道理管着;中心论点统帅着分论点。

通过分析2003年高考作文的话题,可以得出下列分论点:

1、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一心为公者面前,感情上的亲疏丝毫不能影响他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和处理。2、要任人唯贤,不要任人唯亲。在自私自利者面前,只会任人唯亲。3、在对待同一件事情上,不同的人由于立场、观点不同,因而认识和处理的方式不同。4、在同一个人的历史上,对客观事物的认知不同。这是写议论文。当然,这个题目也可以写成记叙文,只要通过写人记事,能突出这个主题就行。

2003年高考作文的话题,许多考生看了大半天,还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弄不清意思,如果学会运用辨明关系法审题,就能迅速把握题旨,揭开话题的红盖头。

四、数学配方法

所谓数学配方法,就是利用方程两边必须相等的数学原理来审题立意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用来审视比喻性、借代性、象征性的作文题目。具体的做法是:如果题目是比喻的喻体,那么写作时就配上它的本体;如果题目是借代物,写作时就配上它的被借代物;如果题目是象征物,写作时就配上被象征物。

先谈比喻性的题。例如6X+4X=10X,那么园丁=老师,母亲=祖国,春风=党的政策或老师的指导,暴雨=打黑除恶的斗争,没有硝烟的战斗=白衣战士抗非典等等。借代性的作文题目也是一样,例如红领巾=少先队员,圆规=杨二嫂,老师的眼睛=老师的关怀。对于象征性的作文题目,只要配上它的被象征物,就算完成了审题任务,例如白杨树=黄土高原上广大军民蓬勃向上的抗日精神,海燕=无产阶级先驱者,红叶=老教师、老工人、老干部。

2000年全国高考作文的话题是“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许多考生不能理解,叫苦连天。但是我们只要运用数学配方法审题,找出它的被象征物来,很快就能理解题意,化难为易。比如,它的被象征物可以有“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丰富多彩的班级生活”,也可以是“祖国的山河丰富多彩”“家乡的山水丰富多彩”“学校的风景丰富多彩”等等,还可以讴歌祖国、人生、社会生活。

五、文字改造法

有些作文题目,命题者为了增加题目的新奇性或文学色彩,故意拐弯抹角,甚至故弄玄虚,以增加审题难度。碰到这类题目,不必慌神,只要对原题的文字稍加改造,就可以化神奇为平易,就会很快明白题旨、立意写作。

相关期刊更多

散文诗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湖南益阳市委宣传部

西南航空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航空集团公司

烹调知识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太原市商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