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基础教育研究

基础教育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基础教育研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基础教育研究

基础教育研究范文第1篇

在分析问卷调查需求大数据基础上,以需求理论、经济博弈论和产出最大化理论耦合指导下,首先以社会需求和用人单位需求为基础,运用教育需求征询系统,有力拉近双方趋同率,在第一层级实现双方需求趋同最大化;接着通过该征询系统,将师范生需求与已存储的社会/用人单位信息求同,将三方趋同需求信息反馈至高师院校,助其制定基于基础教育阶段的专业课程设置方案、培养针对满足基础教育阶段需求的合格人才;在两次、三方需求信息求同过程中,全程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关键词:

需求理论;经济博弈论;产出最大化理论

一、研究背景

当前社会各界围绕“优质师资”争夺而产生社会矛盾和问题:社会、教师、学生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持续升温,围绕“优质教育”产生的供需双方的矛盾日益尖锐:学前教育“入园难”现象普遍;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家长热衷于“重点”学校,致使这些学校“一座难求”而“二、三流”学校面临生源紧张的生存压力。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制约了各地协同创新能力的提升,严重影响着这些地区的当前发展,而且从根本上制约着长远发展,给各地整体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提升造成巨大负面影响。上述问题,追本溯源,在于高校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人才培养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接环节脱节。鉴于此,本文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以需求理论为切入点,以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对接改革现状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归纳等研究方法,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高等教育、高中非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初中、小学)、学前教育四个教育阶段,高校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和中小学现有教师资源配置两个角度,在充分调研论证高师院校专业设置与基础教育阶段师资需求现状基础上,运用产出最大化理论和经济博弈论,寻求有效合理的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与对接模式。旨在不大幅度增加师资培训投入的前提下,对高校师范专业现有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及在职各阶段已有教师资源进行优化重组,有效提升教育投入的单位产出,扩大“优质教育”的普及面与影响力,彻底解决“优质教育”供需双方的矛盾,总体提高我国教育质量,助力我国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研究现状

纵观当前学界对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据中国知网1979-2015),仅有单永志[1]就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动作用展开了初步探讨。

三、理论基础

需求主要指“希望得到的东西和现存状态之间的差距”[2]。需求一般包括两个层面: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宏观层面主要指社会、国家需求。社会、国家需求主要是指国家和地域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需求,本文主要指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优质师资的需求;微观层面主要指个人需求。个人需求主要是个人为追求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实现而产生的个体发展的需求,本文主要是指学生目前现状与其期望之间的差距。在本文研究中,根据需求群体的需求迫切程度(而非宏观微观层面,亦是为了突显当前研究的人文重点与民生特色),将诸多需求群体分成两个序列:社会(中小学家长,本文研究需求主体均包括学前教育阶段,下不一一说明)、用人单位(中小学校)和师范生这三个需求群体为第一序列,着重其需求诉求的反映;高师院校发展需求为第二序列,着重其社会服务功能的体现。需求理论“接地气”,反映基层各群体的基本诉求,是本文前期问卷调查和后期理论模型诞出的核心理论。

博弈论是解决两个或多个理性决策主体之间发生冲突时的决策及均衡问题的理论[3]。它通过把决策主体之间的错综复杂关系理性化、抽象化,实现精确刻画事物变化发展的逻辑,从而使决策和抉择过程更加科学化,主要指博弈主体之间所开展的博弈过程,即博弈主体在“策略空间”,作为“理性参与人”在多个策略中选择及实现对自己利益最大化方案的可能性。在我国高校师范专业及课程设置领域,博弈主体多种多样:社会、用人单位(中小学校)、教育主管部门、高校职能部门、师范专业开设院系、师范生等博弈主体。产出最大化理论就是在既定单位投入的前提下,通过统筹安排、优化组合,发挥既定单位投入的最大功用[4],简言之,就是获得单位投入的最大收益率。博弈主体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本性决定了各个利益主体不能站在全局统筹的角度,实现总体利益的最大化。因此,需要产出最大化理论起统筹作用。本文认为,可以从社会(中小学家长)、用人单位(中小学校)和师范生三个需求主体,来研究高师专业课程设置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接问题。首先阐明此两种需求主体之间的关系问题,具体见下图:从图1可以明确看到二者之间存在重叠部分,且这个重叠部分面积会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变化。重叠部分面积越大,则说明社会和中小学校作为需求双方在优质师资方面的认同度越高,反之则越不理想。

四、问卷调查

本文在调研论证阶段,通过在高校师范生、中小学学生家长、用人单位中随机发放调查问卷、座谈等形式,收集课题研究所需的第一手资料。调查问卷主要针对社会各界反映强烈的“优秀师资缺乏”这一社会热点与矛盾设计,主要包括高校师范生卷、中小学学生家长卷和用人单位(中小学校)卷三种,主要从高校师范生课程设置、用人单位代表的社会需求、中小学学生家长对优质教育的迫切需求等社会热点与难点问题设计,问卷采用五级评分法,然后辅以在一定范围内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进一步扩充资料,接着运用统计软件SPSS和Excel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在分析统计结果的基础上,以相关理论为指导,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归纳等科学研究方法,对数据分析、总结;根据统计、分析结果,同时辅以与家长座谈的形式,收集社会反馈信息,得出破解教师教育改革难题的动态模型。问卷内容及数据见如下系列表:调查显示,普通小学99.9%的家长认为小学阶段属义务教育,不应收取任何费用;同时93.5%的家长在选学校时,考虑收费问题(这里的收费主要是额外的赞助费,一万到几万不等)。可见跨学区就读费已成为困扰家长的一个问题,也是资源不均衡分布造成的一种畸形社会现象。

五、高师院校传统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在问卷数据统计分析基础上,高师院校专业设置现状及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高师院校开设课程严重脱离现实需求高师院校所开设课程“老、旧”,严重脱离现实需求,尤其是脱离基础教育阶段以中小学校为代表的用人单位需求,造成尖锐的社会教育矛盾:一方面是优秀公立学校“倍受青睐”,另一方面是办学质量稍差、社会影响弱的公立学校“门可罗雀”,同时给私立学校异军突起留下广阔空间。但私立学校办学也产生两个极端:一是具有优质师资的私立学校学费极高,而师资力量薄弱的私立学校则面临与“二、三流”公立学校一样的命运。

(二)大学生攻读学业课程积极性受到影响由于高师专业课程设置体系不合理,传统设置的专业课程“沿袭”现象严重,甚至有些课程几十年不变,基本体现不出设置该门课程的初衷。而作为当代大学生,他们不仅对新课程充满求知欲,而且已认真考虑当前所学专业课程对日后就业的作用及影响。

(三)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比例严重失调我国各地诸多高师院校基本都是把教育实习作为毕业生一门课程,加之重视程度不够,操作不规范,使之基本流于形式,而开设理论课比重过大,造成毕业生就业后实战能力不强,大多用人单位基本实行“岗前培训”制度,在招聘新人后,直接先开展“岗前培训”,待职场新人实用能力提升后再使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高师专业培养体制滞后于时代的尴尬。

六、基础教育需求现状

在问卷数据统计分析基础上,基础教育阶段需求现状及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优质师资急缺优质师资急缺,不仅优质教育师生比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就连中国各级教育机构所有教育资源的各种师生比也远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从网上收集相关数据引用)。该问题是制约中国教育发展的关键所在,必须从优化高师教育人才培养、加大基础教育需求与高等教育供给对接、壮大各级教育师资队伍上下真功夫。

(二)课程开设“少”、“旧”,良莠不齐当前基础教育各级各类机构开设课程主要依据自身所具有的师资力量,很难严格实现《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教育部2011-10-08)》所严格规定的课程开设标准及门类。经与基础教育阶段教育机构管理人员座谈得知,他们之所以“就地取材”,主要在于长期积累造成的相关课程师资比例严重失调,且扭转乏力:高师院校批量培养的毕业生,只能够改变部分基础教育课程师资缺乏窘境,而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社会与学校需求呼声极高的新型课程,却如“隔靴搔痒”,爱莫能助。该问题的关键有二:一是基础教育阶段需求未能及时反馈到高师院校;二是高师院校太过于注重基础理论课程的开设,而基本忽视了实用能力培训课程的开设。

七、对接分析与讨论

教师教育类课程改革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接的关键,在于占需求群体大多数的基础教育所代表的社会需求。该需求群体诉求的顺利解决,可以从根本上充实基础教育阶段用人单位的办学实力,提升其社会影响力与知名度,缓解社会各界对优质教育追求的压力;同时也会大大提高高师专业学生的就业率,满足高师专业学生追求自我价值及社会价值的体现,也有助于高师院校提升其办学社会影响力,助力高校突显为国家培养建设者的社会服务功能。具体建议如下:

(一)以互联网络为依托,开发多方教育需求及课程设置平台系统平台设置以基础教育阶段用人单位需求为轴心,尽最大可能拉近基础教育阶段课程设置与高师专业课程设置距离,从需求群体的不同视角,凝练基于满足各级教育需求的高师专业课程开设体系。

(二)优化高师院校理论课与能力培训课比例大幅度缩减高师专业理论课程开设比例,大规模增设针对实践各个环节能力培养课程,确保高师专业毕业生在就职后能够学以致用,满足用人单位和社会对优质师资的迫切需求。

(三)引入监管阳光,加大各方监督加大各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对课程对接改革的监督力度,同时引入社会监督力量,用社会需求群体监管的阳光,确保该项改革落到实处。

(四)突出高师院校人才培养、社会服务职能高等院校在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建设大潮中,应积极主动走出“象牙塔”,接触社会,满足社会对建设者的实际需求,更好服务社会,彰显教育的社会功用。

(五)设置教育改革监督系统,接受社会各界监督,确保统筹教育改革在“阳光”下健康运行当前不同教育阶段优质教育资源“争夺战”之所以成为社会热点,且步步升温,除基础教育阶段课程与高等教育阶段课程对接存在严重脱节外,“优质教育”供需双方信息和话语权的严重不对等、社会各界处于被动合作地位,亦是一直接原因。由于教育信息的获取和建议反馈渠道不畅,造成以学生家长为典型代表的社会各界不了解自己所处区域的当前教育格局,因误解而升级教育矛盾。教育教学改革,是为了实现教育公平。为确保改革举措不走调、不变味,落到实处,须通过设置教育需求信息交流与监督系统,全方位接受教育改革各方、尤其是社会各界的“阳光”监督,逐步实现各方教育信息享有权和话语权的对等,保证教育教学改革和谐运营,健康发展。此举亦有利于调动教育改革各方的参与积极性,争取社会各界对基础教育阶段“入学难”、高等教育阶段师范生“就业难”等社会热点问题的理解与支持,在最短时间内形成教育合力,为降低教育成本、以最小成本博取最大教育教学质量产出提供监管保障。

八、模型描述

在需求理论驱动、博弈理论支撑、产出最大化理论统筹指导下,前小节单视角结论可耦合表达为:首先以社会需求和用人单位需求为基础,运用教育需求征询系统,有力拉近双方趋同率,在第一层级实现双方需求趋同最大化,更重要的是,将该需求信息暂时存储,等待与师范生学业需求信息再次求同;接着通过该征询系统,将师范生需求与已存储的社会/用人单位信息求同,将三方趋同需求信息反馈至高师院校,助其制定基于基础教育阶段的专业课程设置方案、培养针对满足基础教育阶段需求的合格人才;在两次、三方需求信息求同过程中,全程接受社会各界监督。至此,本研究成果模型诞生,简称“阳光-花-盆”模型。本模型采用教师教育课程于基础教育课程对接开放式动态设置形式,摒弃传统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时效性差的缺点,引入需求机制,实时收集、反馈社会及中小学的需求信息;同时该系统是动态的复合系统,其中各个专业课程设置组成部分既可独立运行、又可复合运行,动态发展,实时反映社会和时代需求,顺应发展潮流。

九、结语

本文研究着眼于解决高校师范专业课程设置与社会各界对各地中小学“优质师资”需求脱节这一关键问题,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得出实用性与可操作性俱佳的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动态体系,以最小的教育投入,博取单位教育的最大产出,从宏观上符合马克思辨证唯物主义“理论来自实践,正确理论对实践有指导推动作用”这一基本辩证法思想,顺应了时展对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期待学界专家的批评指正与各级教育领导主管机构及大中小学校的肯定与采纳。

参考文献:

〔1〕单永志.浅议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对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作用[J].教育探索,2010,(1):53-55.

〔2〕Berwick,R.NeedsAssessmentinLanguagePro-gramming:fromTheorytoPractice.InJohn-son,R.K.(eds.).TheSecondLanguageCurricu-lum.Cambridge:CUP,1989.

〔3〕谢识予.经济博弈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基础教育研究范文第2篇

(一)主城区教育资源相对不足。随着我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急剧增加,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我市城区(包括县城)的学校建校时间都比较早,当初设计的规模已远远不能适应人口快速增长的需求。据统计,目前老城区中小学占地面积仅达国家标准的70.9%,校舍面积仅达国家标准的52.4%,而且无法扩大校园面积,大班额现象十分严重,不利于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二)师资配置不平衡,农村和边远地区的师资水平不高。目前,我市农村及边远地区师资严重短缺,年龄结构老化,整体水平不高。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编制紧缺是主要因素。加上农村学校的教师待遇无法得到兑现,骨干教师流失现象比较严重,加剧了教师紧缺。

(三)教育经费难以满足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中小学布局调整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现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由于近年来财政对教育的投入无法得到保证,加之初中和小学自身发展的能力不强、造血功能不足,导致我市义务教育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的发展出现不平衡现象。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发展关注的重心主要在教育发展的速度、规模、结构、效益上,反映在目前的教育统计中,主要表现为教育发展的数量、规模、效率等方面的指标,缺少反映地区差距、城乡差距、阶层差距等方面的内容。

(四)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由于近十年市场经济发展,公共教育资源分配以及社会分层带来的影响,教育的城乡二元结构中教育资源配置失衡,这需要制度的保障和制度的变革,这种改革也必须根据现状的需要,有一定的过渡性,研究多从教育发展的城乡差异入手。义务教育城乡差异表现在:第一,义务教育生均教育经费的城乡差异:城市普通小学所获得的义务教育生均经费远远高于农村小学所获得的生均教育经费;第二,义务教育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的城乡差异:普通小学生均预算内经费配置的城乡差距缩小较快,普通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配置的城乡偏差还是很大;第三,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配置的城乡差异:义务教育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配置的城乡偏差,是指政府对城市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投入与对农村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投入的差异。这一指标最能反映城乡之间教育财力的配置差异问题。

二、淮北地区基础教育实证分析

(一)淮北地区基础教育情况

以淮北市为例,科学调整中小学布局,优化学校资源配置,大力推进主城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出实招倾力解决城区校际差距和城乡校际差距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难题,不断推进办学条件标准化、师资队伍均衡化、办学行为规范化、教育管理一体化、教育质量优质化,使人民群众真正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得到实惠,该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加大投入促设施均衡。该市研究制定《淮北市中小学布局规划》,合理调整教育资源,加大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力度,加大对城区薄弱学校改造力度,加快校舍安全工程实施步伐,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得以根本改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达到省定标准,主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现了硬件设施均衡配置,全市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整体优化升级。校干交流促管理均衡。淮北市加大校干队伍交流力度,在市直学校交流任职3名校干,交流挂职2名校长,区属学校7名校干到市直学校挂职锻炼。该市学校校长挂职交流后,优势互补,互相借鉴,有力促进了学校间资源有效利用、骨干教师资源共享、对口处室无缝对接,达到了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为交流学校的发展带来新气象,受到社会和家长广泛赞誉。下一步,该市将进一步加大校干异校轮岗交流力度,打破学校间壁垒,为区域内学校间的均衡发展、科学发展搭建平台,促进全市学校革新教育教学理念、办学思路、管理方式。教师交流促师资均衡。淮北市出台了《淮北市教育局直属学校教师赴农村或薄弱学校任教服务实施办法》,市直18所学校和百善、五沟、渠沟、烈山、高岳五个试点镇(办)18所学校建立了结对帮扶关系。市直学校共选派120余名城区优秀中青年教师到农村或薄弱学校任教,县、区教育局开展城区教师到农村、薄弱学校支教和城乡教师交流工作,发挥名校名师传、帮、带作用,引领教师专业化成长,推动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提高整体教育教学水平,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软件均衡发展。淮北市实行新招聘教师无校籍管理,2011年起,在起始年级进行一定比例的教师交流,开展名校和薄弱学校教师双向互动交流,逐步均衡配置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资源。

(二)淮北地区基础教育调查分析

淮北地区基础教育通过大力改善办学条件、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深入开展集团化办学、促进义务教育规范发展等四项措施的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及标准化建设情况取得良好效果。我市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为组长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领导小组,制定了工作方案,科学规划教育布局,集约教育资源,加快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建设步伐,加大教师交流力度,加速提升我市义务教育整体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标准化建设方面,淮北市共规划义务教育阶段达标学校454所,学生数218756人。目前,淮北市中小学校达标182所,达标比例为40.8%。2012年规划达标学校117所,已经有3所学校基本达标,其余114所正在招标中。淮北市相山区、杜集区、烈山区已列入第一批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县区,全市已召开动员大会,市辖三区加强领导、制定方案、分解任务、积极筹备、初步已完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主要指标。2012年市辖三区和市直项目学校标准化建设设备资金3630万元,其中,购置图书357.2万元、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1129.6万元、实验室成套设备421万元、教学实验仪器132万元、音体美器材552.5万元、学校扩容改造及附属设施建设838万元。2008年制定了《淮北市中心城区中小学布局规划(2008-2020)》,构建了组织领导、布局调控、财政投入、社会帮扶、考核奖惩五个机制,进一步加大教育布局调整力度,全市中小学校由原来的779所调整为514所,提高办学整体效益,促进城乡均衡发展。同时,我市将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与城乡一体化建设、校舍安全工程、薄弱学校改造和中小学布局调整相结合,不断改善全市办学条件。2012年我市远程教育工程累计投入2476万元,校安工程项目27个,总面积39240平方米,共投入资金4080万元,目前全部已经开始主体施工。实施“中小学校校长提升工程”,已完成500人的培训任务;选派7名薄弱学校紧缺学科骨干教师参加了省教育厅举办的培训;从2011年开始,利用与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合作成立的“教育干部远程培训中心”,共培训了2000余名中小学校长。2012年,全市新招聘205名新教师(不含濉溪县),其中义务教育阶段教师148人,为薄弱学校招聘教师112人,充实了农村教师队伍;18所市直学校与农村薄弱学校建立了结对帮扶关系,提高了课堂教学水平;选派了52名优秀中青年教师到农村薄弱学校任教,72名优秀教师赴农村薄弱学校支教,加强了教学教改交流。制定集团化办学工作方案,成立二中梅苑教育集团,对三实小、惠黎路小学进行深化整合。同时,在新城区建设一所小学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计划2012年8月开工建设,2013年秋季投入使用。通过集团化办学,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推动我市教育的均衡发展。规范办学,促进义务教育规范发展。严格义务教育招生政策,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的通知》和《淮北市2012年义务教育阶段新生入学工作的意见》,严禁学校跨学区招生,严格控制班额,切实体现教育的公平、公正。同时,规范办学和从教行为。结合师德师风建设,开展了全市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专项行动,实行规范办学行为月报制度和月通报制度,定期组织学校办学行为、教师从教行为大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不规范行为,巩固规范办学行为工作成果。

三、淮北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政策建议

基础教育均衡体现社会公正的诉求,福利经济学以为个人的初始禀赋平等反映经济均衡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实证证明,教育分配的不公平将扩大社会各阶层的收入差距,并对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

(一)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是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一是通过深化教育体制、办学体制、教育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提高教育效率、增进教育公平。激发教育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有效地促进教育公平。二是推进学制改革,建立与义务教育性质相适应的学校制度和学校结构。实行完全中学的初、高中脱钩,在制度上保障义务教育阶段的完整性,缓解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矛盾。从政策导向上尽快取消和淡出目前依然存在的重点中小学和示范学校,以及中小学管理上的不同主管层次,深化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按照教育均衡发展的思想,改革学校制度,调整学校结构。三是加快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考试制度是制约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瓶颈因素,要以多种方式推进小学升初中及初中升高中制度改革。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坚定不移地取消小学升初中考试,加大初中升高中考试改革力度,努力从学生生源上缩小校际差距,促进学校间合理的教育竞争。实行公立中小学招生的名额分配制度,促进招生公平。逐渐给予少数有条件的民办中学在招生上更大的自,以满足社会需求,对公立学校应该推选更有公平性的招生办法。四是推进基础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形成公平竞争协调发展的多元化办学格局。实施教育多元化发展战略,以办学体制改革为核心,大力发展民办教育,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办学体制改革,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教育事业,促进投资主体、教育类型、办学模式的多样化,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二)建立合理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重要的物质基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是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物质基础。科学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是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前提。首先,应建立教育资源配置的平衡机制,逐步缩小经济、社会、教育发展程度不同地区的教育水平差异,这是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有效的政策选择。不断增加国家对基础教育特别是贫困地区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实行教育投入向贫困地区倾斜、加强薄弱学校建设是解决教育发展不均衡重要的政策导向。其次,政府应通过政策导向,对有限的教育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尤其要保证义务教育学校之间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最大限度地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为了缩小现有学校办学条件的差距,必须对原来的政策导向进行调整,政府应合理分配有限的教育资源,确保教育公平。再次,把教育均衡发展作为一项重要的政策和指导思想。在公平、效率等重大的教育政策目标之中,教育政策应把公平作为基础性的政策价值目标,对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实行“四个统一”,即:统一拨款标准,统一硬件配备水平,统一信息平台,统一提供教师培训与发展机会,从而最大限度地缩小区域内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差距。最后,实现区域的教育资源共享,促进教育资源在区域内的流动,通过现代教育网络、远程教育,实现区域内优质资源共享和交流;在教师管理和使用上,政府还可以制定政策通过对口支援和教师支教交流,平衡校与校之间的教学力量,使骨干教师在最大的限度的发挥作用;在确定办学标准上,政府还可以对有些教育设施实现区域资源共享。实现区域内教育共享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建立校长教师合理流动机制,是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因素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师资水平、师资素质、师资优质配置和教师队伍建设,是这项工程的核心。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我国城乡教育的差距还非常的明显,随着城镇化进程中人才的不断聚集和流动速度的加快,致使我国教师队伍出现了新一轮的流动潮。由于城区教育需求的猛增,教师需求增大,农村相对优秀的教师开始向城区、城镇调动、转移,给农村本就比较薄弱的教师队伍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农村学校变相的成为城区学校的教师“培训基地”。社会对优质教育需求的不断增加与师资队伍优质化的矛盾,已成为当前制约我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中小学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教育均衡的发展,使教师队伍建设问题迫在眉睫。但是我国师资培养、培训的体制和机制还不能较好地适应优质教育发展的形势。由于经费投入少,农村教师待遇偏低,教师队伍不稳定。解决我国基础教育在软件建设上的不均衡的问题,需要创新思想,树立新的教育发展观,建立区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管理新模式。从师资流动、学校管理、教学交流、质量监控等方面进行合作交流,创设一条教育城乡一体化的道路,整体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国家可以出台一些优惠政策,鼓励优秀师范毕业生去农村学校工作,来提高农村地区中小学的教学质量。

基础教育研究范文第3篇

计算机作为公共性学科是大学公共基础课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面临着很多新的形式,研究重点解析了这些新形势。新形势必然带来新问题和新的要求,需要计算机基础教育进行变革与重塑,研究从教学理念、方法、内容、手段、效果评价和实训/实验及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研究工作对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向作用。

[关键词]

计算机;教育发展;教学研究

0前言

计算机基础教育,是计算机理论知识普及和通用计算机应用技能普及型教育,其核心是培养学习者的计算机素养并掌握未来工作生活相关的计算机使用技能。随着计算机知识体系迅速膨胀、计算机应用领域不断延伸、社会需求的多样化演变及教育相关科学和管理的发展,计算机基础教育与教学迎来了很多新的形势,如何应对新形势,未来如何发展已成为计算机基础教育必须,而且迫切要考虑的问题。

1计算机基础教育面临的新形式

需求是社会发展的本原动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而科技毋庸置疑是第一生产力。计算机基础教育在其生产和发展过程中要对所面临的新形势进行新的构建,进而实现自身的变革和对自身的改造和重塑,其所面临的新形势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1新课改的不断推进

从本质上说国家多轮次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根本动因在于其所面临的社会环境和需求的改变。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国家教育部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总体方针,摒弃传统的知识性教育,将素质教育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科技技能素质在素质教育中占重要的位置,计算机基础教育是科技技能素质的基础构成之一,因此,新课改的提出和推进也为计算机基础教育提出了以提升科技素质为目标的教学要求。

1.2高等教育的转型

高等教育的转型本质上体现了高等教育发展对社会及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其转型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2014年起高等教育实现了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转型发展。外延式发展时代,计算机基础教育关注更多的是在学生数量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如何完成教学的任务,而内涵式发展更关注如何更好的实现教育教学的质量。内涵式发展时代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迫切问题是教育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的优化。其次,高等教育的功能性转型。2014年起国家教育部逐步提出了地方性高等院校由研究型向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变的功能性转变的方针,600多所高校转为应用型高校,2017年又将一批本科院校明确定义为职业院校,更加明确了教育要服务于社会需求,加强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针。向应用型转变的也成为计算机基础教育发展所要面临的新问题。

1.3教育本身的发展带来教育理念的转变

教育理念是关于教育方法的观念,是对教育发展的主观的、理性的的认知,是教育的人文研究,包括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主张等。传统的教育理念注重知识轻能力、注重理论轻实际、注重记忆轻思考、注重知识灌输等方面。经过长时期的历史发展证明:传统教育理念已经难以展现较好的教育效果,更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取而代之的是不断涌现的现代教育理念,如以人为本、自由全面发展、因材施教、教育内容开放化、教育多样化等教育理念,每种理念都有其核心思想包含其中,成为教育的指导,这种形势下计算机基础教育必须要适应其所采取的教育理念才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如何适应教育理念的改变,也是计算机基础教育面临的新形势。

1.4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前行

教育信息化存在于教育的管理、教学和科研等各个方面,是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引入到教育领域当中,其朝着多媒体、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其目的在于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发展,适应社会信息化发展的人才要求,通过推动实现教育的现代化。信息化教育时代的到来对教育的网络构建、教育资源建设、信息技术的应用、教育信息的产业化管理和具有信息化素质的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环境下的新的要求,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开展也必然要融入到信息化发展的新浪潮,改革和重塑以求得健康、快速发展。

1.5教育相关高科技产品的不断出现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教育的发展落后于科技的发展,但却要能够适应科技发展带来的新形势。网络科技的发展使教育跨越了时空的界限,移动智能科技和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使教育变得随手既是,多媒体技术(如3D投影技术、虚拟影像技术)使教育变得更加生动形象,更具体验感。这些都丰富了教育的形式和手段,计算机基础教育如何应对这些变化,如何应用这些新技术进行辅助教育值得思考。

1.6计算机应用领域无限渗透

计算机由最初的用于科学计算发展的现在,已经渗透到几乎所有社会应用,休闲、娱乐、生产加工、科学处理、虚拟仿真和智能化应等无处不在。因此,计算机基础教育不在是只关注计算机原理和基础编程,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应用的宽度和广度必将带来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的变革。

2计算机基础教育发展方向

2.1实现教育由传统理念向现念的转变

随着计算机应用领域的拓展和计算机应用的普及,除计算机专业之外,更关注计算机的应用是实践价值,相应的教育理念也不应在局限于传统的理论化知识性教学。在理念上一定要尊重社会的需求建立以需求为本,以学生为本,助力于全面发展和多元化发展的大的思想格局。

2.2紧随时展,拓展计算机基础教育内容

传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主要集中于计算机原理与基础、计算机语言和办公软件应用三个方面。但随着计算机教育的普及和深入,学生往往在初级教育阶段就已经接触并学习了相应的内容。在大学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应加入更多的应用技能教育,如图形图像处理、多媒体信息处理、网络、电子商务和管理信息化等多元化、多样化的内容,进而服务于其它学科的教学,迎合未来职业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内容的拓展不只是计算机教育的广度,从深度上也应进行深入,如同样是办公自动化可以结合社会应用加入高级技能培养的教育教学内容。

2.3实现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多样化

目前,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方法还集中讲授法和演示法方面,相应的方法在知识传输和定性内容实践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同样也需引入讨论法、案例法、项目驱动法和自主学习法等,使教学方法多样化更好的迎合教育理念转变带来的需求。其中,项目驱动法就计算机基础教学而言,在学生自主学习构建、实践和创新内力、提升学生关注度和积极性等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受到计算机基础教师的普遍关注。

2.4计算机基础教育要充分利用现代化、先进的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经行教学活动相互之间进行信息沟通的工具、媒体和设备等。教育手段与科技发展息息相关,先进的科技成果引入计算机基础教学成为必然。计算机基础教学手段不能再只是书本、计算机和投影,而应是以多媒体科技应用,以大规模网络科技应用为方向的先进教育设施的引入。

2.5引入多元化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评价形式

基于笔试和机试的,依靠定成绩的模式在计算机这类技能型培养的学科,在学生综合素质考核和应用技能考核方面略显不足。为了应对,国内外学者结合教育理念和教育形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如基于项目制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引入教学成果的社会评价来对学生和教师进行档案式评价。

2.6加强实训/实验及创新教育

大量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已经意识到实训/实验教学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重要性,提出了多种形式的实训/实验教学形式,如提升实践课程的学习时间、加强需求现场的问题式教学、采用项目式的教学形式等。国家教育部也提出了加强实训/实验教学培养的推动方案,大学生创新创业技能项目,通过国家扶持拉动实训/实验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3结论

计算机基础教育存在于各级教育层次,本研究所指的是大学阶段的计算机公共基础性教育,社会发展是引发教育发展变革的直接动力,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发展面临诸多的新形势,各种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从社会需求和科技发展两个大的方面分析了计算机基础面临的各种新形式,并由新形势引出计算机基础教育未来发展的方向分析。研究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并对实际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向作用。

作者:高昱 单位:锦州医科大学公共基础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基础教育研究范文第4篇

现如今我国很多高校在语言类专业缺乏一些师资力量,师资力量薄弱使得高校学生不能够及时的学习到外界的先进知识,更不能够感受到外界的社会需求,所以笔者建议现如今高校的有关领导在对语言类学生进行教育的时候一定要考虑社会上对于人才的需。因为当今的大学所承担的责任是向社会输送更多有价值有才华的学生,这项任务非常的艰巨,也十分的重要。学校只有配备精锐的师资力量才会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未来发展问题。很多高校存在教缺乏师、年轻教师少等问题,因为语言类学科是一门要求较高的学科,所以现在很多高校在这一岗位上都是年龄偏大的教师,而一些年轻的教师则很多会选择这一专业,年龄偏大一些的教师虽然在教学经验上较为丰富,但是在对于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上还是相对较差,所以笔者建议有关部门及时的补充高校语言类专业的师资力量。

2、学生对于语言类学科的未来发展前景没有足够的认识

现在很多语言类专业的学生对于自身的未来发展前景存在着一定的迷茫性,因为语言类学科在学校期间所接触的都是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一些内容,学生缺乏一定的实践性,学生在学校期间很多会接触一些稿件的出版以及文章的撰写等内容,更多的时候都是教师在帮助学生去理解和接受一些语言类知识。教师的这种引导式教学最终将会造成学生对于自己未来从事行业的迷茫,没有足够的能动性等问题。为了语言类学生能够有着更好的发展前景,笔者建议高校在培养学生的时候一定要适应教育改革,不能用传统的教育方式去教育学生,与此同时要采用更多的实践性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找到自己人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据调查结果显示,现在很多语言类专业的学生对于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没有足够的认识和理解,为了更好的为当今高校的学生未来发展着想,只能够从当前就严格的要求学生并且培养学生去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前景。

3、教师缺乏先进的教学理念

教师缺乏先进的教学理念,这一问题主要是因为当前很多高校语言类专业的教师是一些年龄偏大的教师,虽然有着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对于接受先进的理念却是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年龄大的教师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弱,这样就会导致学生不能够及时的接受到最新的教学理念,从而导致思维方式较为落后,不能够跟上时代的教育改革。在当今学分制主流下,学生选课自主性增强,专业必修课程减少,课时量也大大减少。在这种教学环境下,怎么样才能够保证学生学习到具有完整的语言类知识系统是非常重要。但是在这种较为自由的学习环境当中,要想要学生能够学会完整的知识体系,学校的有关部门就应当对学生的管理方式加大重视力度,采取正确的管理方式来管理学生,让其在学习和体会语言类知识当中更加的有保障性。为了更好的让学生看清楚当前教育的模式,教师还可以深入到高中的教学一线当中去,这样可以更多的访问和调查到语文教学中常见的语言常识错误,另一方面教师也应了解汉语作为我国母语的重要性。通过对语言类学科内容的整合和分析,从而建立准确的语言学知识系统,加强学生的汉语言教学的应用能力。在的语文教育指导思想中,不难发现,我国每一个地区对于语言类文学教育都有着不一样的教学重点和教学方式。在所有地区当中普遍对于书法以及应用文写作加以重视,很多高校的教师认为对学生这一方面加强重视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自身语文素养,在语言类学科的教学当中值得一提的是应用文写作,应用文写作即是对于写作研究领域的认识,也是语言学研究领域的先行军。除此之外,古代汉语言课程也可以通过文言文写作来实现对于语文教学的认识。在我国的古代当中,语言类的内容会以文言文的方式记录下来,在当代如果可以培养学生理解并且体会文言文这一语文知识,将会更有利于学生去学习和接触我国的古文化。很多的时候不得不承认,大学教育在教学方法改革上真的落后于基础教育,当今的大学教育在教学方式上基本是依靠教师的口述为主,学生完全的听从教师的指挥,这样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来说失去了自主性,失去自主性的学生并不能够充分的发挥自身的创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这对于语言类学生来说将会形成非常大的学习阻碍。教学方法的转变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在教学当中,很多教师对于现如今的基础教育改革并没有充分的认识到位,很多时候教师认为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却忽略了学生的学习方式,笔者认为对于学生学习方式的培养,才是重中之重,因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教育都在不断的进行着改革和创新。目前学校当中的大学生将会成为未来社会上的主要力量,所以高校在培养学生自身素质和实践技能的同时一定要加强对于教学方法的重视。

4、结语

基础教育研究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一:选题

确立选题是任何科研实施的前提,也是开展基础教育调查研究的首要关键,一个好的选题,奠定了课题研究成功的一半。怎样选好题,可以说一千道一万,但基本点是必须符合基础教育调查研究的特征,具有“教育性、基础性和实践性”。最简单的途径,就是在教学实践中,围绕教育教学过程和环节,寻找问题,探究问题,确立选题。问题的来源可以是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对贯彻课程标准的理解和执行与课程标准的要求产生的偏差。偏差的产生可能源于学生学习动机、认知水平、知识结构的变化,也可能源于考试命题与标准要求、教材难点、教学进度的一致性。随着理论到实践的落差,教师的执行力与教学效果达成度的偏差,诸多深层次问题也会浮出水面,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和探析可以成为一线教师的选题。在实施教育反思中提炼出的问题也可以成为选题。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围绕教学任务,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反思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教学的预设与实际的差距、对“关键教育事件”的处理等,都可以成为一线教师的基础教育调查研究的选题。

关键词二:调研提纲

确立选题后,围绕选题,制订基于“教育性、基础性和实践性”的调研提纲至关重要。调研提纲一般包括:明确调研对象、样本的界定和限定、调研问题(内容要点)、调研方法、调研进程等。如调查对象是教师,那么是哪个学段的教师?什么教龄阶段的教师?男教师还是女教师?不同教师对调查研究的问题的考虑出发点不一样,如任课教师和班主任所关心的问题不一样,视角不同,影响到调查研究结果的实践性。我们要在“教育性、基础性、实践性”方面对调查样本进行限定和精选。同理,也需明确说明调查研究的条件。基础教育调查研究不同于做理科实验,理科实验具有结果“可重复”的特征,但基础教育调查研究由于条件、对象、时间等的变化,有可能形成不同的调研结论。调研提纲拟定后不是一成不变,在实施过程中还应围绕调研目标,根据调研课题以及调研问题进行修改调整。

关键词三:调研数据的分析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