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中生记叙文

初中生记叙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中生记叙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初中生记叙文

初中生记叙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初中生 记叙文 写作方法

要提高学生的记叙文写作水平,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克服惧怕心理,培养写作习惯

在平时训练和考试中,一提到作文,学生最容易产生一种莫名的惧怕心理,甚至叫苦连天。他们总认为没东西可写或写不好。其实,这是学生的通病,因为“怕”字当头,写起作文来总是力不从心,质量粗糙,甚至敷衍了事,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为此,克服惧怕心理,是首要的问题。

要克服写作文的惧怕心理,先要解决没东西可写的问题。所谓“东西”,乃写入文中之材料也。学生要占有丰富的材料或素材,阅读是基础。阅读不仅能丰富人的间接经验,积累知识,还能从中感受、学习别人的写作方法,获得写作的灵感。阅读范围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文本阅读,教材中的文章是通过精心遴选出来的美文,这是积累知识和学习写作方法的样本。二是拓展视野,加强课外阅读。比如,让学生有选择地读一些喜闻乐见的童话、寓言以及古今中外的名著等,这些都是有效地精神食粮。另外,也可以结合所学课文向课外适当延伸。这其中,浓厚的阅读兴趣和正确的读书方法是获取知识的前提。

其次,学会观察。观察与阅读是彼此交融的,是“盐水”中的盐与水的关系,学生之所以觉得无东西可写,除了阅读量少,字、词、句、段等积累有限以外,多数是因为缺乏对生活的观察与体验,没有生活积累。学生一到写作时,总是语句干涩,空洞而不具体。久之,学生越写越怕。要改变这一现状,就要让学生多留心生活,多观察生活。比如,学会观景、观物、观事、观人、观情、观理等。这其中,观察的方法需要教师精心指导,比如,如何抓住事物的特征,如何由表及里分析事物的本质等,当然,观察不能孤立的或漫无目的地进行,要有针对性的与具体的训练课题结合起来,做到有的放矢,才能收到实效。

再者,学生有了一定的文字积累和学会观察以后,要勤于动笔,及时记录自己的所见所感所想,日积月累,就会储备丰富的原始材料。当然,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提高,要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去训练。比如,一开始,可以从片段作文入手,因为其训练目的明确,学生不会感到有压力。另外,还可以让学生写观察日记或周记,通过写周记,日记来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和写作习惯,增强其写作的信心。

二、加强思维训练,提高思考能力

思考能力是写作能力的核心,与思维能力紧密联系。因此,加强思维训练是提高思考能力,提高记叙文写作能力的一个关键。在作文教学中,思维训练主要是训练学生作文具有深刻性与新颖性,并由此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思维方法,活跃其思维能力。

1.深刻性

所谓深刻性,就是指学生的认识水平,即分析、综合能力。如,从平凡中找出闪光点,从一般中发现特别之处,从表面现象看到本质。让学生准确审题,立意深刻,达到情真意切。

2.新颖性

文章的新颖性,表现在立意构思、写作技巧等方面不落俗套,有创新。要达到这个目标,关键在于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求异思维能力,其求异,其实就是求新,就是追求与众不同,即写作技巧的匠心独运和文章视角的特别。比如,记叙是用顺叙还是倒叙或是插叙;写人是突出肖像还是侧重神态描写;体式如何选择,议论、抒情如何安排等。对于文章视角上的独特性,要靠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在教学上要引导学生解放思想,跳出“凡作文必须要表现深刻意义,重大主题”的传统框框,懂得生活中无大小,只要是有趣的、健康的、令人感动的东西,都可以在文章里获得彰显,让感动自己的东西去感动别人,不必刻意追求深刻的意义、重大的主题。否则,生活阅历肤浅的初中生就会用此来束缚手脚,写出假、大、空的文章。

想象能力,是创造力的基础,没有想象能力,就很难有创造力。在记叙文写作中,想象力是一个必要条件。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呢?一是从课文中去学习,去培养,去积累;二是在平时写作中去培养。比如,对陌生人的推测,对各种声音的随想,故事情节的补充,或编写小童话、小寓言等。只要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文章立意视角的独特性、构思的巧妙性也就会在写作中表现出来。

三、培养修改作文的习惯,促进写作水平提高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叶圣陶先生强调:“作文要自己改,才能够进一步提高写作水平”。其实,像鲁迅、郭沫若等这些优秀的文豪们,其文章也是反复修改后才定稿的。为此,在作文训练中要训练学生能“写”并能“改”,在写了改,改了写的过程中,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培养了修改文章的习惯。当然,对学生而言,修改作文首先要掌握修改的方法,并在修改过程中培养出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从字、词、句和标点等浅显的毛病修改开始,循序渐进过渡到选材、立意、结构、修辞等进行加工。具体操作如下:

1.示范修改

教师选出有代表性或中等水平的心声习作,复印分发给学生,引导学生根据教师批语,共同修改。然后,让学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这既能让学生明确修改的标准,掌握修改方法,又能增强师生间的互动性。

2.集体修改

选好习作,学生根据教师批语分组讨论修改,然后,由各组代表谈修改意见,评选出改得好的。用这种方法,更能及时反馈出学生对修改标准、方法掌握的程度。

3.相互修改

按学生习作水平的差异,以两人一组将学生合理搭配,根据预定的标准互相修改,及时巡回指导,修改完成后,学生相互交流、切磋。

4.独立修改

独立修改是训练学生修改文章能力的最佳途径。方法是:在示范修改、集体修改和相互修改的基础上,逐步让学生独立修改作文。每次作文训练,可让学生在第一稿经教师批阅后,根据批语自行修改。然后,再将修改稿抄于作文正本上与第一稿相对照,并让学生在修改后边页旁附上“修改感受”,最后,由教师再批阅、讲评。

尤其要强调的是,对学生的作文,教师应先批改,并且要突出重点,学生训练什么就以批改什么为主,学生亦然。这样一写一改,写改互动,就能增强学生既能写又善改的能力。

总之,要提高初中生记叙文写作水平,就要立足学生实际,并且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出学生对作文的兴趣,把文章的写法及修改方法内化为学生的实际能力。

【参考文献】

1. 江秀琴著:《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1.

初中生记叙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记叙文写作;问题;策略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在初中的作文教学中提倡学生写记叙文,而记叙文的写作必须遵循“写作中心明了、内容丰富、有条理”的原则,然而从当前学生的记叙文写作来看,学生的写作中心不明确,不知道从何处写起,同时许多的初中教师根本不知道从何处对学生进行作文教学,没有教学思路,这就导致初中生写作的状况不容乐观,学生的写作一直处在低迷的状态,所以本文重点分析学生在记叙文写作上遇到的一些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式,彻底解决学生不知从何处写起,教师从何处教的问题,为学生以后的写作打好基础。

一、从题眼方面入手

所谓的找材料的题眼简单地来说就是分析题目,审清题目,明确写作的中心。所以在初中的作文写作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带领学生对题目的分析,甚至是每一个标点符号都要认真地研究。在审题的过程中需要学生找到题目的关键词,明确写作的重点和写作的中心思想,有的题目出得比较灵活,在题目中可能暗藏真正的关键词,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题眼,题眼是学生写作的关键,一切的写作内容都要围绕题眼展开,这样学生的写作才不会跑题,所以在初中记叙文写作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以及观察能力,能够准确地发现题眼,随后教师再对学生做大量的练习,学生找题眼就比较迅速,为后文的写作留下充足的时间,例如,教师为了快速地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观察能力,可以给学生多找一些作文题目,学生可以根据题眼自行拟写作文题目,在此过程学生需要对写作的教材以及写作的要求进行分析,自拟一个符合自己写作的题目,随后教师可以对学生自拟的题目进行点评,让学生明确写作的重点,这就完成了写作的第一步题目的拟定。

二、写作材料的选取

学生在完成写作题目的拟定之后就应该进行写作材料的选取,写作材料的选取是至关重要的,同时这也是比较困难的,材料的选取将直接决定着学生写作的成败。在写作素材的选取上学生一定要慎重,要抓住一些对自己写作有利的素材,同时还要能够凸显写作的中心,对与那些无关的素材要果断地放弃。材料的选取上学生一定要遵循材料真实性的特点,所选取的材料一定要是自己所看到的或者是自己所听到的,就像和写日记一样,记录生活上的点点滴滴,这样才能抒发我们的内心感受,才能体现真情实感,在此基础上可以加上自己的联想,多采用一些修辞手法,多对文章主人公进行语言、动作以及心理活动的刻画,适当地加入一些优美的句段,这样文章的语句通顺优美,为文章增添了不少的色彩。

三、写作要分清层次,要有主次之分

初中生在拟定题目和选好写作素材之后往往是为了满足写作的要求达到800字,在写作的过程中往往没有主次之分,不知道什么是重点,胡乱地写,以拼够字数为主。记叙文抒写的重点在刻画主人公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但是现在的初中生一般都是主次颠倒,将重点放在了事情的叙述上,对主人公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没有进行细致的刻画,这在中考将严重影响学生的作文分数,进而影响学生的中考成绩。所以在初中的作文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讲述记叙文写作的要点,要着重地刻画主人公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特点,在刻画的过程中要采用适当的修辞手法,并加入一些优美的句段,不仅要能抒发感情,而且还要读者体验到真实感,对事情的叙述一定要简洁明了,不要进行过多的叙述,适当地运用一些优美的句子,使语句通畅,读起来朗朗上口,增强文章的色彩。要想培养学生刻画主人公的能力就必须做大量的练习,例如,在初中的教学中有朱自清背影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作者的写作手法,对自己熟悉的一个背影进行细致的刻画,随后教师再进行修改,帮助学生进行主人公的刻画,同时教师要多多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活动,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思想,发散学生的思维,为学生的写作积累素材,而且还能积累一些优美的词句,为学生的写作打好基础。

总的来说,如何提升初中生记叙文的写作能力成为当前教学中最大的难题,而本文主要对当前初中生记叙文的写作进行分析研究,从“题目的分析,找题眼,素材的选取,写作的主次”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一些有效的解决措施,希望对广大的初中教师有所帮助,有效地提升初中生的记叙文的写作质量。

参考文献:

[1]顾文利.浅谈初中记叙文写作[J].新课程:上,2014(01).

[2]杨小惠.初中记叙文写作指导谈[J].作文成功之路:下, 2013(12).

初中生记叙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初中作文教学;作文成长周期;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2)01-0037-03

一、“初中生作文成长周期”的提出背景

关于作文教学策略的研究一直是国内语文界关注的重点,也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研究成果。有对学生写作兴趣的研究,有对学生写作心理的研究,但纵观这些研究,或侧重于作文教学宏观规律的探索,或侧重于某一单项能力的培养,少有对学生个体写作状态和个性作文发展的关注。同时,缺乏对学生作文能力成长过程的整体把握,缺乏关注的连续性、系统性和针对性,对作文能力提高循序渐进、反复训练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同一学段的学生写作能力的阶段不平衡性也有所忽略。

从作文教学实际来看,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相剥离,与学生作文成长的实际相脱节。尽管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每个单元后都有一个写作训练要求。但那样的训练要求似乎只是重视与每个单元的阅读教学相对应,而并没有充分考虑到写作的主体――学生。何况,其中有些训练还只是片段训练,从训练次数上来说,每学期也只有六次。从学生作文成长的规律看,写作能力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赖于丰富的作文实践,在适度的巩固强化中循序渐进地提升。笔者以苏教版七年级教材为例,第一学期的六次训练要求分别是“有感而发”、“说真话、抒真情”、“从生活中找‘米’”、“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简单地说明小制作”、“想象”;第二学期的六次训练要求是“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记事写人线索清楚”、“观察和描写事物的特点”、“抓住特点介绍动物”、“写消息”、“自由作文”。如果不认真钻研教材,不认真研究学生,只是不顾实际地照搬照用,一是有支离破碎之感,且有浅尝辄止的嫌疑,二是不利于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因此,笔者认为,初中作文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从学生个体写作状况出发,认真梳理本学段作文训练目标,科学整合教材资源,根据初中生作文成长的一般规律,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二、“初中生作文成长周期”的概念分析

随着学生年龄特征、认知水平、思维水平、表达能力的发展,以及有效的作文指导与训练,其写作能力会表现出进一步巩固、强化、拓展、提升的阶段性和规律性过程。这种写作能力的链接和上升,我们称之为学生作文能力的周期性成长。

以初中生为例,在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由幼稚渐趋成熟。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各个方面(比如对一种文体或一种表达方式的把握)也有一个由低到高的渐进提升的过程。这个阶段,学生作文成长周期表现出如下特点:一是差异性,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不同学生的作文成长也表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学生在不同阶段、不同年级的作文成长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别。二是顺序性,无论是学生个体还是群体,作文成长过程都是缓慢的渐进的,与学生的阅读与阅历表现出惊人的契合。三是螺旋性,我们把学生的作文能力从某个低点上升某个相对的高点视为一个相对稳定的周期,无论是某个周期内能力的成长,还是不同周期的能力链接,始终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特点。四是迁移性,不同的作文能力之间具有迁移性,不同周期的作文能力之间也具有一定的迁移性。五是整体性,学生作文成长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是知识水平、阅读能力、写作技巧、情感态度等整体提高的过程。

笔者认为,在研究初中生作文成长过程中,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既重视方法的研究,也重视对“人”的研究,作文成长周期不以学段、年级或年龄作为划分依据,而以学生写作能力为主要标准。二是关注学生个性心理特征,针对学生的兴趣需要、生活特点、年龄特征,培养良好的写作心理。三是关注学生作文基础,注意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四是关注学生的作文兴趣与习惯,通过立体的个性化的写作训练与熏陶,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习惯。

三、基于“初中生作文成长周期”的教学策略

(一)梳理教学重点,精练训练目标

1.抓好一条经线――以记叙文为主的写作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对七至九年级的写作是这样描述的:“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不难看出,记叙文写作是初中作文教学的重点。从各地中考命题情况来说,记叙文占了极大的比重。因此,在七至九年级,要把记叙文的训练作为一条主线。七年级侧重训练写人叙事的记叙文,要求从生活中选择材料,能将一件事情记叙清楚,能通过详略得当的几件事写人。八年级侧重训练写生动的记叙文,能写好细节,有一定感悟。九年级侧重训练写厚重的记叙文,能进行生动的细节描写,能写出人物、事情的厚度,有较为深刻的思考,文章主题深刻。而对于说明文可以在七年级学习了说明文单元后,指导学生写简单的说明文;八年级学习了生动说明后,指导学生写生动的说明文。九年级上学期可以指导学生写简单的议论文。

进一步细化训练目标和过程。比如训练写叙事的记叙文,可以从有条理地写清楚一件事情,到有详有略地写一件事情,还可根据选材,从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角度进行训练。再如训练写人的记叙文,可以指导学生由写亲人开始,再到写身边的人,如老师、同学等,再到平写平时生活中能够接触到的人,如食堂工人、清洁工、交警等……这样系统有序地分类推进训练,有助于促进学生作文水平循序渐进地提高。

2.抓好两条纬线――单元(主题)写作和专题训练

在明晰七到九年级的写作训练方案后,要充分发挥语文教材的作用,将阅读教学、文体训练、单元(主题)写作、专题训练进行有机整合。在运用教材中单元写作材料时可以打乱它原有的顺序为我所用,有计划形成某一类作文的系列训练。

同时,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作文技法的专题训练,教师在新接班时,应对学生的作文进行专题调查,了解学生作文的优缺点,根据学生的作文能力进行合理归类,整体构思和分类设计作文专题训练的方案;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个体特点,制定相宜的阅读和作文提升计划。如可分步骤进行审题训练、谋篇训练、描写训练、详略训练、升华训练等;从描写角度来看还可进行人物描写、场面描写、景物描写等的专题训练。

3.写好两类小文章――片段练习与应用文写作

片段训练内容广泛、反馈迅速、操作灵活,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在初一起始年级,学生练习写人的记叙文时,不妨辅之以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为专题的片断训练。到了初三再回归记叙文的写作训练时,可以提出更高的要求,指导学生以侧面描写、气氛渲染、场景烘托为专题的片段训练。为了训练学生观察和描写的能力,语文教师必须做一个有心人,既要有较为详细的计划和相应的训练步骤,又要善于抓住生活的细节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春桃夏荷、秋菊冬梅;春燕夏蝉、秋雁冬雀;晨雾暮霭、风雨雷电;春耕夏种、秋收冬藏……大自然的一切,都可以成为写作对象。

应用文写作被不少老师忽略,这主要是因为中考很少考到,即使训练也是浮光掠影、蜻蜓点水,这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十分不利的。应用文的训练,教者要做到心中有“谱”,灵活安排。比如班委会要开展活动,布置学生拟一则通知;班级开展爱心捐助,要求学生写一份倡议书;哪位同学遗失了物品,起草一则寻物启事,等等。

(二)拓宽训练途径,重视作文实践

1.自由作文

定期抽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由练习,给学生最少的限制,最大的自由,让学生有真正的表达自我的机会。写作内容不作要求,大到国家大事,小到路边新闻,读了一本书,看了一部电视剧,碰到一个陌生人,想起过去的事,幻想未来的情况,只要是有感而发,都可以写;文体不设限制,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作文批改方式上也给予学生自由,可采取老师批阅、组内互评、交换修改、流改、集体修改等方法,同时,留充裕的时间让学生整理、回味。这种自由作文,体现人性回归,学生不把写作看成是高不可攀,而是我手写我心的自由表达,就必然能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

2.情境作文

通过情境的设置,让学生身临其境,加深学生对事物的感知,增强情感体验,激发写作欲望。作文情境给学生提供了多向思维、多角度思维的契机,为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设置了一个启迪心智的温床。在实践过程中,我们逐步完善了情境作文教学法,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并从古典文学理论“意境说”中汲取营养,逐步探索出一条“创设(情境)――体验――想象――描绘(情境)”的情境作文教学的路子,不少老师运用情境作文教学法进行公开教学获得一致好评,情境作文已成为学生喜爱的一种作文教学方法。

3.对话作文

传统的作文教学一直以教师为阅读对象,阅读对象的单一、无变化,使学生作文流失了生命营养和人文价值。“对话作文”是以平等对话的理念为基础,关注学生作文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主要从作文功能入手,激发学生表达的需求与热情,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如我们利用“父亲节”、“母亲节”、“教师节”等节日,要求学生与父母与老师与同学与朋友进行作文对话,回忆生活的点点滴滴,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父母、老师、同学、朋友阅读作文后及时作出回应。这样的作文因为有了明确的阅读和交流对象,学生的作文积极性大大提高,作文往往能发挥出较高水平。

4.达标作文

为了改变作文教学费时多、周期长、反馈慢、收效少的现状,我们提出达标作文的教学策略。它以课程标准中写作教学要求为综合目标,以面向全体、关注差异、循序渐进为基本原则,以控制作文的单位时间、缩短作文周期、增加作文训练次数、当堂训练、当堂反馈为主要手段,努力提高作文教学效率。达标作文教学的基本程序分为五步,即:设标――达标――反馈――评价――矫正。这种“短、平、快”的策略受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完善以上作文教学策略的同时,我们还摸索了一些有效的激励措施:一是适切性评价。根据学生的差异性,采用不同的评分标准;二是发展性评价。以发展的眼光,随着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采取相应的评价标准;三是开放式评价,教师不再是学生作文唯一的评价者,采取自评、互评、师评、家长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此外,我们还拓宽学生发展的空间,让学生体验到成长的快乐。①利用学习园地、文化角、黑板报、橱窗、校园广播站、手抄报等阵地推介学生优秀习作;②鼓励学生将优秀习作投寄报刊、杂志社;③编辑校刊《雉水西园》,发表学生优秀习作。④组织文学社团活动。开展“我爱文学”、“小作家讲坛”、“小记者采风”等专题活动,定期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区、走进大自然,体验生活,陶冶情操,获取写作素材。⑤邀请知名作家、学者走进校园和师生零距离接触,畅谈写作体会,交流写作经验,分享写作快乐。

总之,初中学生的作文成长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学生作文成长的普遍规律和特殊规律,科学合理地划分成长周期,同时在每个周期内给予学生丰富的“养分”和精当的训练,才能实现作文教学策略的整体优化,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快速提高。

Teaching Strategy for Composition Growth Cycle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GUO Fu-hui

(Rugao Experimental Junior Middle School, 226500, China)

初中生记叙文范文第4篇

一、梳理教学重点,精练训练目标

1.抓好一条经线――以记叙文为主的写作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对七至九年级的写作是这样描述的:“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不难看出,记叙文写作是初中作文教学的重点。从各地中考命题情况来说,记叙文占了极大的比重。因此,在七至九年级,要把记叙文的训练作为一条主线。七年级侧重训练写人叙事的记叙文,要求从生活中选择材料,能将一件事情记叙清楚,能通过详略得当的几件事写人。八年级侧重训练写生动的记叙文,能写好细节,有一定感悟。九年级侧重训练写厚重的记叙文,能进行生动的细节描写,能写出人物、事情的厚度,有较为深刻的思考,文章主题深刻。而对于说明文可以在七年级学习了说明文单元后,指导学生写简单的说明文;八年级学习了生动说明后,指导学生写生动的说明文。九年级上学期可以指导学生写简单的议论文。进一步细化训练目标和过程。比如训练写叙事的记叙文,可以从有条理地写清楚一件事情,到有详有略地写一件事情,还可根据选材,从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角度进行训练。再如训练写人的记叙文,可以指导学生由写亲人开始,再到写身边的人,如老师、同学等,再到平写平时生活中能够接触到的人,如食堂工人、清洁工、交警……这样系统有序地分类推进训练,有助于促进学生作文水平循序渐进地提高。

2.抓好两条纬线――单元(主题)写作和专题训练

在明晰七到九年级的写作训练方案后,要充分发挥语文教材的作用,将阅读教学、文体训练、单元(主题)写作、专题训练进行有机整合。在运用教材中单元写作材料时可以打乱它原有的顺序为我所用,有计划形成某一类作文的系列训练。

同时,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作文技法的专题训练,教师在新接班时,应对学生的作文进行专题调查,了解学生作文的优缺点,根据学生的作文能力进行合理归类,整体构思和分类设计作文专题训练的方案;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个体特点,制定相宜的阅读和作文提升计划。如可分步骤进行审题训练、谋篇训练、描写训练、详略训练、升华训练等;从描写角度来看还可进行人物描写、场面描写、景物描写等的专题训练。

3.写好两类小文章――片段练习与应用文写作

片段训练内容广泛、反馈迅速、操作灵活,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在初一起始年级,学生练习写人的记叙文时,不妨辅之以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为专题的片断训练。到了初三再回归记叙文的写作训练时,可以提出更高的要求,指导学生以侧面描写、气氛渲染、场景烘托为专题的片段训练。为了训练学生观察和描写的能力,语文教师必须做一个有心人,既要有较为详细的计划和相应的训练步骤,又要善于抓住生活的细节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应用文写作被不少老师忽略,这主要是因为中考很少考到,即使训练也是浮光掠影、蜻蜓点水,这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十分不利的。应用文的训练,教者要做到心中有“谱”,灵活安排。比如班委会要开展活动,布置学生拟一则通知;班级开展爱心捐助,要求学生写一份倡议书;哪位同学遗失了物品,起草一则寻物启事,等等。

二、拓宽训练途径,重视作文实践

1.自由作文

定期抽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由练习,给学生最少的限制,最大的自由,让学生有真正的表达自我的机会。写作内容不作要求,大到国家大事,小到路边新闻,读了一本书,看了一部电视剧,碰到一个陌生人,想起过去的事,幻想未来的情况,只要是有感而发,都可以写;文体不设限制,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作文批改方式上也给予学生自由,可采取老师批阅、组内互评、交换修改、流改、集体修改等方法,同时,留充裕的时间让学生整理、回味。这种自由作文,体现人性回归,学生不把写作看成是高不可攀,而是我手写我心的自由表达,就必然能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

2.情境作文

通过情境的设置,让学生身临其境,加深学生对事物的感知,增强情感体验,激发写作欲望。作文情境给学生提供了多向思维、多角度思维的契机,为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设置了一个启迪心智的温床。在实践过程中,我们逐步完善了情境作文教学法,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并从古典文学理论“意境说”中汲取营养,逐步探索出一条“创设(情境)――体验――想象――描绘(情境)”的情境作文教学的路子,不少老师运用情境作文教学法进行公开教学获得一致好评,情境作文已成为学生喜爱的一种作文教学方法。

3.对话作文

传统的作文教学一直以教师为阅读对象,阅读对象的单一、无变化,使学生作文流失了生命营养和人文价值。“对话作文”是以平等对话的理念为基础,关注学生作文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主要从作文功能入手,激发学生表达的需求与热情,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如我们利用“父亲节”、“母亲节”、“教师节”等节日,要求学生与父母与老师与同学与朋友进行作文对话,回忆生活的点点滴滴,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父母、老师、同学、朋友阅读作文后及时作出回应。这样的作文因为有了明确的阅读和交流对象,学生的作文积极性大大提高,作文往往能发挥出较高水平。

4.达标作文

初中生记叙文范文第5篇

即文章要有思想。虽说记叙文写作的关键在于选材,但在多数学生生活面毕竟很窄的情况下,只强调选材的典型性还不能解决问题,还应当让他们学会“挖掘”,学会从日常小事中挖掘出新意、深意来。高中记叙文已不能满足于把事件本身记叙清楚,如果只停留在平铺直叙一个过程,那么叙述得再清晰也是不够的。写作时应当让事件载着自己对生活的关注、认识与思考,展示自身思想成长、升华的过程,并且用恰当的抒情、议论表现出来。其实,只要懂得去开掘,哪怕是最寻常的事,也可以表现出自己富于个性的感悟来,也能给人许多回味与启迪。有时甚至仅是微琐细节,也可以掘出有价值的主题来,使文章因为有思想、有深度而登上新的台阶。若写作时不会往深处挖一挖,即使有好的素材也会写得俗之又俗的。每每读优秀作文,都不难发现,大凡成功之作,其实都是作者生活积淀中形成的独到见解的抒写载体,或是对自己参透的人生哲理的具体诠释。请看几例记叙文中的点旨之句。

1)懒汉不思成材,懦夫不敢成材,庸人不善成材,成材是强者的事业。

2)坚韧是什么?坚韧就是不埋怨命运的坎坷多舛,不叹恨生活的无情磨难,坚韧就是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坚韧就是突破,就是追求,就是创造,就是希望。

3)我要学会忍受,学会把伤痛转移,就像珍珠贝一样,重塑自己的伤口,在伤处磨练出一颗又大又亮的珍珠,闪闪发光,照耀自己的人生。

4)我一直感叹生活于我只是严酷的沙漠,现在才知道,那是因为我心里没有绿洲。

5)那一段充满阳光、鲜花和赞誉的日子已成为永久的历史。它已被我紧紧地收藏在心灵的最底层,因为我明白,它很难成为自己成功之路的一级级台阶,却往往会成为通往成功的一个个温柔的陷阱,使自己在享受心灵的满足时,不知不觉地一步步走向后退。

人们读到这样的文章,犹如与小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一同品味生活,感悟人生,挑战命运,产生心有灵犀的共鸣。而这一点,小学生、初中生一般是无法企及的。高中学生就应该这样,发挥自己生活阅历相对丰富、知识积淀相对深厚,感悟能力较强的优势,有意识地从事件中提升出一些带哲理意味的思想,让它成为记叙文的灵魂而闪耀光彩。

散文因素

即文章读来韵味十足。韵味之一来自真情实意。优秀作文中,凭着它取胜的多乎其多。正如年幼时弹琴只能弹准音符,而长大后可以在音符中传达无尽的意味一样,高中记叙文应该在字里行间蕴含丰富的情感。叙说事件时,不能只是干巴巴毫不动情,不能只是用“笔”去写,而应该用“心”去写,用自己的动情去打动别人,感染别人,把读者牵引到自己创设的特定氛围之中,与自己同喜同悲,同乐同愁。即使文学功底不是很强的学生,只要能将真情倾注于事件之中,渗透于字里行间,也能得到好的表达效果。韵味之二是语言的意味深长。高中记叙文的语言除了具备初中时准确通顺的要求之外,要力求“美”起来,力求蕴藉、凝练、含蓄,以有尽之言达无尽之意,给人回味与思考的余地。每一句叙述都不只是简单直白地交待事件过程,而是包含深意且伴有浓重的抒情。请比较几组文章的起始句。

第1组1)我没有故事,只有实实在在的生活。2)这是一件真实的事情。

第2组1)“路有点长,夜有点微凉,心情迷迷惘惘,和天空交换沮丧……”此时,也许只有这首歌能表达我因为考试的失败而带来的伤痛。2)期末考试失败了,我心情很差。

第3组1)五年前那个云霞灿烂的傍晚,在我的一生中是那样暗淡无光――不幸的车祸降临到我的身上。2)五年前的一个傍晚,我不幸遇到了车祸。

以上3组的每两句话表达的是同样的意思,但表达效果却相差甚远。第1句的表达不仅给人一种文学韵味十足、语言优美的印象,而且能立时扣住读者心弦,激荡起读者的情感。

小说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