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育研究开题报告

教育研究开题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育研究开题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育研究开题报告

教育研究开题报告范文第1篇

一切研究都始于问题,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是研究的开题报告,因此也必须始于问题。

年鉴学派大师费弗尔说得明确:“提出问题是所有史学研究的开端和终结,没有问题便没有史学。”同时,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可能只需要数学或实验技巧,而提出新问题、发现新可能性或以新视角看待旧问题,却需要具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这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由此可见在研究中问题的重要地位。

什么是“研究问题”?研究问题说明研究者想要知道什么,想要通过研究理解什么,因此研究问题一定是指向知识和理解。研究问题与研究假设是有区别的,研究假设是研究者对这些问题的尝试性回答。

1.问题的来源

“多数人的写作或者缘于现实的思考,或者缘于阅读的兴趣。其实,在大多数情况下,阅读会促进对现实的思考,对现实的思考常常会求助于阅读。”“通过专业或个人日常经验选择一个研究问题似乎比通过(老师)建议或文献的途径更加危险。但这种担心未必正确。以个人经验指导你的研究有可能会更具价值。”从这些话中我们可以看出,阅读、专业活动、生活经验、老师建议都可能成为研究问题的来源。

这里需要解释和说明的是,在中文中“问题”有多重意义,而英文中question、problem、issue各具有特定的意义所指。我们用三个动词就可以解释这三个词的意义了:“回答问题”、“解决问题”和“讨论问(议)题”。在学术研究中可能为了“解决问题”而要提出需要回答的研究问题,所有的“解决”“回答”的问题都可以成为讨论的问题。因此在研究中需要“回答问题”。通常我们会说,“伟大的科学研究工作常常出于解决某一急迫的实际问题。”

2.三个基本问题:是什么?为什么?如何?

由于研究者的研究价值观不同,对研究问题的认识也不同。马克斯威尔把研究问题划分为三类,它们是一般化问题(genericquestions)和具体化问题(particularisticquestions)、工具主义者问题和实在论者问题、变量问题和过程问题。也有方法研究学者认为,“大量的教育研究问题可以归纳为相互关联的三类形式:描述性问题———正在发生什么?因果性问题———是否有系统性的作用?过程性或机制性问题———为什么会发生或怎么发生的?”我们把问题基本上分为三类,即本体论问题、价值论问题和方法论问题,通俗地说,在研究中时刻要回答“是什么”、“为什么”和“如何、怎么办”的问题。

3.问题的表述方式

研究者应该以有助于实现实践目的的方式提出研究问题,而不应该把这些研究的目的隐藏在研究问题本身中。并且研究问题必须是通过研究能够得到解答的问题,研究必须是真正可以实施的。“如果提出一个没有哪个研究能够回答的问题是没有价值的,无论是因为无法获得回答问题的资料,还是得出的结论可能会有严重的效度威胁。”

如果把研究问题划分为工具主义者问题和实在论者问题,那么通常会有如下说法:提出研究问题时,要以研究对象所说或所报告的方式,或者以直接观察到的方式,而不是以信念、行为或因果推论的方式提出。

4.问题和选题的关系

对什么问题的研究和回答才具有选题意义?研究问题应该通过研究者的研究可以回答的问题,而且可以直接询问研究如何实现实践的目的。

在论文开题报告中,首先要表述的是“问题的提出”,也就是提出要解决的问题,提问的方式多种多样。德里达在谈到“本体论”问题时,认为本体论始于“这是什么”这种方式的提问,但他反对逻各斯中心主义方法,但反对的策略则是“回溯到源头去”,他主张的追溯就是“提问(questioning)”,“提问看上去只是疑问而无所肯定,其实,照海德格尔的说法,在提问中,所要问的问题的方向就已经确定了。这其中就有着yes。”因此在我们的论文开题报告中,提出问题本身就是一种肯定,提问者只是对它进行论证而已。

要很好地设计研究问题,因为它们会影响到方法的可行性和研究的效度或结果。研究问题是研究设计的中心,它决定着其他各个部分。

问题提出要有意义。“从偶然的想法到形成概念并具体确定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这一过程对科学研究是至关重要的。

教育研究开题报告范文第2篇

《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意识教育的研究》

开 题 报 告

泗洪县第四中学《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意识教育的研究》课题组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⒈课题提出的背景

从世界范围来看,人类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一方面,以技术革命为基础的对自然的攫取所造成的“全球环境问题”,即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被严重破坏,人类在施展主体力量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往往发生异化,从而对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危害。二十世纪以来,工业社会和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但与此同时,由于对自然资源的滥砍滥伐,无序开采,工业三废,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失衡,生活垃圾等,给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直接涉及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恶化,能源危机,核战争,传染病等一系列问题威胁着人生命的存在。人类在向外太空进军寻找新的生存环境的同时,已对自身进行反思。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工具主义使人染上了“时代分裂症”,“人生意义”淡漠和浪费生命,自毁他毁生命的现象已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近年来,世界各国的青少年暴力;自杀,杀人现象十分严重,我国亦不例外。报载河南16岁少年刘某,因与女友吵架,竟丧心病狂地开着轿车朝行人一路碾轧,致使2死13伤。一位名叫小丹的14岁学生因成绩不好,被老师认为是差生,感到辜负了父母的期望,活着没有价值而自杀……这一起起触目惊心的事实都反映了学生对生命冷漠,甚至冷酷的现实。造成人类生存危机的原因从根本上看是因为人类自身缺乏生命意识。儿童少年是未来的希望,只有注重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生物学科对学生进行生命意识教育具有独特的优势。首先,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其次生物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大气污染到水体富营养化,从疯牛病到艾滋病,从克隆羊到人类基因组计划,生物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之中。第三,二十一世纪生命科学涌现了一系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研究成果,生命科学的发展对人类自身的发展具有关键性的作用。生物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因此,我们提出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意识教育的研究。

⒉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⑴在生物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具有生命意识,即让学生认识生命的伟大,树立尊重生命的意识;让学生理解人与它类生命的密切关系,树立热爱生命的意识;让学生认识人个体生命的有限性,树立珍惜生命的意识等等。

⑵探讨在生物教学中进行生命意识教育的有效途径与方法;探索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生命意识教育的途径与方法;探索引导学生开展关于增强生命意识的研究性学习的途径;探索在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性活动中对学生进行生命意识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二、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⒈生命教育是当前关系人类前途与发展的重大课题。美国的杰·唐纳·华特士早1968年就倡导和践行着生命教育思想;英国等西方国家从课程的角度提出了顺乎学生生命生长规律的“呼应课程”。近年来,“生命”、“生命活力”和“生命教育”等词语在我国论教育的文章和著作中频繁出现。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为教育应当尊重生命、关爱生命、回归生命,应当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生命的生长性活动,是教育的实现机制。如叶澜、钱巨波、杨四耕、刘慧、郭思乐等先生,都从生命视角对教育问题作出探讨。网上显示,近两年我国台湾、香港地区有关生命的论文论著也不断涌现,并侧重于教育实践。目前与初中生物教育相结合,探索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意识教育的课题国内外尚未见研究。生命教育必将是二十一世纪一个激动人心的教育。

⒉本课题与之联系与区别

联系:本课题借鉴了生命教育研究的新成果。其主要观点是:①人最根本的是“生命”,教育应当以生命规律作为理论基础,依据生命规律施教;“生命教育”旨在使受教育者增强生命意识,构建生命意义,开发生命潜能,提高生命质量。实施生命教育,使受教育者的身心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成为充满生命活力,具有健全人格、鲜明个性和创造智慧的一代新人。②生命教育是21世纪教育的必然走向,关爱人的生命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理想思路之一。实施生命教育有助于解决当今人类的种种生存危机,有助于克服现存教育中唯理主义、功利主义等不良倾向,克服现存教育的缺失和异化;有助于端正教育思想,科学施教,使教育走向健全与高效。

区别:利用生命教育研究理论研究在生物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问题,主要研究培养学生生命意识的内容、途径和方法,重点是在生物教学中发挥生物学科优势对学生进行生命意识教育实践和操作问题。

三、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⑴通过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意识教育和开展培养学生命意识的课外相关活动,使学生认识生命的伟大与神圣,理解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尊重、热爱生命和爱护大自然的意识情感和习惯;使学生认识个人生命的有限性,培养珍惜时间的意识,从而努力学习生物和其它学科知识,充分发挥人的生命潜能,展示其才华,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实现人生的价值。

⑵此项课题探索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意识教育的内容、途径与方法,有助于丰富生物教学内容,促进自然学科与德育的融合,更好地发挥生物教学的育人功能,从而丰富生物教育理论。

四、课题界定与支撑性理论

⒈课题界定

⑴本课题的含义:①利用生物学科优势对学生进行生命意识教育,即引导学生认识生命,欣赏生命,使他们树立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意识。②探讨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意识教育的内容、途径和方法。

⑵研究目标

①利用生物教学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即使学生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珍惜生命。

②探索初中生物教学中实施生命意识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⒉课题支撑性理论

⑴生物教育理论。包括生物教学中关于生命发生、成长的知识、规律和生物教学理论。

⑵生命教育理论。生命是教育之本,教育应当按照生命规律施教;教育应当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构建生命意义,开发生命潜能,提高生命质量。我们将与时俱进,把最新的生命教育理念渗透入生物教育教学之中。

⑶人学理论。人是主体的人,人的发展不仅依赖于人的先天素质和外部环境,而且依赖于人对自己发展的自觉意识和能动作用。

五、研究内容设计

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生物学科优势,引导学生认识生命是最为奇妙、最富魅力的一种自然现象,认识人与他类生命必须和谐相处,认识人的生命是宝贵的,从而培养学生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尊重、关爱他类一切生命。

⑴初中学生生命意识现状调查;

⑵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生命意识教育

①引导学生认识生命是伟大的,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如在教学《生物的起源和进化》一节时,可以运用多媒体展示生命起源的过程和生命进化的主要历程,让学生认识生命产生的艰难与漫长。

②引导学生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热爱生命。如在教学《生物与环境》和《生物圈中的人》时可以指导学生对周边的生态环境进行调查,认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生物的情感。

③引导学生认识人生命的短暂,要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如在教学《生物的生殖、发育和遗传》一节时,可以让学生体会生命来到世界上是一个极偶然的机会,这一生命过程是短暂的和宝贵的。

⑶引导学生开展关于增强生命意识的研究性学习。可以让学生对周边生态及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进行自主探究性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观察、调查、写出论文,将生物学知识与周边生态紧密结合,逐步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

⑷在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性活动中对学生进行生命意识教育

①抓住社会广泛关注的事件,激发学生热爱生命。如“大学生伤熊事件”等,唤起学生的生命良知,激起他们对生命的关怀与热爱。

②利用“3.12”植树节、“4.22”地球日、“6.5”世界环境日以及“爱鸟周”等,对学生进行生态教育,培养学生爱护动植物的良好习惯。

六、研究方法设计

⒈调查法,对七年级实验班、对照班的学生生命意识现状进行调查分析。

⒉实验法,随机抽样、确立实验班和对照班。在实验班实施渗透生命意识的教育要求,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可控性实验。对照班进行常规教学。定期建立个体生命意识水平档案,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生命意识水平进行对比分析。

⒊个案法,选择部分学生的生命意识水平发展状况进行跟踪研究。

⒋行动研究法,对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意识教育内容、途径进行研究,并根据具体情况,调整研究设计。

七、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在泗洪县第四中学和江苏省淮北中学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班与对照班均系随机抽样组成。实验班任课老师与对照班任课教师的工作能力,业务水平与对照班相当,在实验班全面实施渗透生命意识教育方案,在对照班进行常规教育。

八、研究的步骤

⒈启动阶段:(2003.9——2004.1)

确定课题研究目标、内容,确定课题研究人员,确定对照班及实验班,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⒉实施阶段:(2004.2——2005.6)

⑴完成初中学生生命意识现状调查。

⑵开展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意识教育研究。完成子课题:

①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热爱动、植物生命的教育研究。

②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珍惜生命(人)的教育研究。

⒊总结阶段(2005.7——2005.9)

整理分析研究资料,完成研究报告,总结论文。

九、预期研究成果

研究报告,系列研究论文,展示活动

十、课题组成员分工

组长:钱 维

教育研究开题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小学英语;开放性教学;课题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16-0012-02

1 课题界定

在教学中实施开放性英语教学,在课堂上创造真实生活的片断,在模拟生活的情景中对学生进行英语会话训练,弥补学生在生活中因缺少外语环境带来的学后难于运用的弊端。既是提高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一种创造性的教学模式,也是符合新课标精神的教学观念。

2 研究目标

1)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并积极表现自我,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开放性英语教学的模式使充满欢笑、气氛活跃的课堂制造出良好的教学效果,也为其他学科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3)有效地改进了英语教师的教育观念,提升了教育科研的能力。

3 研究的主要方法

3.1 营造开放的师生关系

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体现民主、平等、和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把学生当作朋友,不要用命令的口气去要求学生,而是常用“Please...”“May I...”“Can you try again”“Would you like...”,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和谐的环境中学习。这样能缓解小学生的学习心理压力,振奋精神,培养其学习自信心,提高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3.2 创设开放的语言环境

1)为学生营造开放的课堂语言环境。课本上出现的内容,充分利用实物、图片、动作等进行情境教学。如在教动物单词时,让学生戴上各种动物头饰;在教学swimming、fishing、

skating等运动项目时,则让学生边做动作,边进行看动作竞猜游戏等。另一方面是突破时空限制,给学生创造贴近生活的语言环境。如教“What would you like”“Our school”“How much is it”等单元时,借助课桌将教室布置成饭店、学校各室、商店柜台,并让学生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让他们从中体验不同人物角色的性格、情感、话语,再现生活中的不同人物形象。还可以把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与成长中的经历融入课堂中,让学生自己讲述,使学生对于语言的运用产生更深的体会,同时也克服学生在众人面前开口说英语的胆怯心理。

2)为学生营造开放的课外语言环境。创办英文小报,刊登一些学生喜闻乐见、具有美英文化特色的文章;充分利用班级的黑板报,每星期一句新的日常英语,拓宽学生的学习途径;创设英语短片秀,通过讲英语故事、唱英语歌曲、表演课本剧等,使学生的口语交际面更广,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提升;引导学生看英语新闻、原版的英语动画片,使学生接触地道的英语,

3.3 重组开放的教学内容

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活化”教材,让学生领悟到英语知识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如讲到“Happy birthday”时,跳出课本仅仅是生日这样一个单一的框架,引出Teachers’ Day、Women’s Day、Fathers’ Day等新语境,使学生意识到本课的新语言在生活中的很多场合都会用到,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量,使学生了解了学习英语的渠道有很多,要做学习的有心人。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在不断的创新与成功体验中迅速发展自己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3.4 运用开放的教学形式

1)改革课堂教学形式。努力尝试在课堂上打破传统的学生固定座位形式,组建4人或6人为一组的小组学习形式。学生的座位也可以根据学习的需要进行调整,还可以离开座位,这样就为学生开阔了语言交际的空间。

2)搭建网络英语平台。针对电脑正越来越多地走进普通百姓家这一情况,依托宽带校园网络建立了“小学英语学科网”,设置了理论前沿、教案资源、试题交流、课题研究、师生互动等栏目,方便教师的业务研究与学生质疑问难,使英语与信息技术真正得以整合,也使开放性英语教学的内涵得以充实丰富。

3.5 设计开放的英语练习

1)抄写性作业。根据学生个人掌握的情况决定抄写内容和量的多少。对于缺乏自觉性的学生,多关心指导,多联系家长,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最终使英语学习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而不是教师的强制要求。

2)口语性作业。学生把朗读的单词、课文利用录音机录下来,到校后再在全班播放,让同学评讲,并选出优秀者。坚持一段时间,有些学生听英语的能力明显提高,他们的耳朵变得更加敏锐了,在课堂上也听得更加认真,学习效率有了很大提高。

3.6 构建开放的评价体系

单一的总是以拍手高呼口号或用口头禅进行评价,只会让学生感到厌倦,重复评价越多,学生的单调乏味感就越强。久而久之,学生的反应冷淡,感觉索然无味,学习积极性就会降低。事实上,任何人都有获得新鲜刺激的需求,对于小学生而言,更是渴望变化多样的鼓励和表扬,期待惊喜,追求新鲜。教师为何不尝试多种多样的评价,在评价的方式方法上创新求变呢?

1)评价学生的开放。这其中包括各单元中词句掌握情况、书写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情况、在家复习情况等。每一个内容既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自己的评价,也有同学、家长对他的评价。

2)评价标准的开放。在评价的标准上,它既有以课程目标为参照的统一标准,又有以学生的纵向发展水平为参照的个人标准,三者相互补充。

3)评价形式的开放。改变传统的教师单一面批的评价方式,采用评级、评语相结合的方法。学生自评、互评时,采用等级(优、良、及格、不及格)来评定;总评时,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态度等非智力因素,由教师写评语。评价形式的开放使每个学生能随时检查自己的学习态度和行为,并且化被动为主动,随时调整自己在英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4 研究成果

4.1 改变了课堂面貌

开放式教学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的英语素质得到提高,尤其在听、说、读、演、唱等语言实践能力方面。学生学习第二语言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大大增强。班中性格内向的学生,在活动中有明显改变,逐渐变得活泼、开朗,愿意与他人交流,愿意参与竞争,个性有了合理的发展。

4.2 提高了教学效率

在期末评定时将考试成绩与平时考查相结合,进一步督促学生认真参与课堂活动,锻炼口语、答题能力。在测试中做到听力、笔试、口试三合一,全方位、多角度地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5 研究反思

通过几年的实践和研究,也发现一些问题和困惑,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着力予以解决。

5.1 两极分化现象

原来思维活跃、成绩优良的学生在开放式的教学方式下,变得更为活跃,创新意识、合作意识、学习能力得到显著增强。但是,平时不善言辞的学生,虽然有所进步,但是横向比较,跟不上老师与同学的节拍。因此,在今后的教学组织中要更关心这部分学生,多给予鼓励和指导。

5.2 完善评价策略

在重视教学过程的同时,还须加强对评价策略的研究。如在小组活动中,学生间的互相讨论学习气氛热烈,但是在评价小组活动的成效时缺少一定的系统性、直观性,要建立完善的评价和检测体系。

5.3 提升科研素养

青州市团结小学英语教师队伍是一个很年轻的群体,由于年轻而充满勇气和干劲,但也正由于年轻而缺乏对教育教学本质的真正理解和把握。学校对英语教师的专业引领还显得不足,今后必须为他们科研素养的提升创造更多的条件。

参考文献

[1]成洁.浅谈小学英语教学的几点“活化”[J].文理导航,2011(24):66.

教育研究开题报告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软式排球 硬式排球 实验研究 教学改革

引 言 排球是我院高职学生体育课中的必修课,近几年由于我院高职学生人数增长较快,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都参差不齐,绝大多数学生在中学就没接触过排球,连基本的传、垫球技术都不会,没有排球基础。初学者在学习时因为技术动作不到位,容易造成红肿和挫伤等问题,这就影响了学生对排球学习的兴趣,降低了学生练习的积极性,给硬式排球教学带来很大的难度,排球选项的学生逐年减少。软式排球是一种新兴的运动项目,它球体轻软、手感舒适、飞行速度慢,技术容易掌握,规则宽松,健身性、娱乐性强,受到越来越多学生的关注和喜爱。因此,利用软、硬式排球结合进行教学给我们探索学校排球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适合在高职院校广泛开展。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学院高职11级两个班的8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一个班为实验班(40人),另一个班为对照班(40人)。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检索中国期刊网、知网和万方论文数据库等,查阅了大量有关软式排球的相关文章和资料,为教学实验提供理论依据。

1.2.2问卷调查法

实验教学前对11级高职学生座谈了解情况,并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85份,回收率为95%,发现问题,提出实验教学方案。

1.2.3试验对比法

根据实验设计,实验班采用软、硬式排球结合教学,对照班采用硬式排球教学,两组采用相同的教学时数、教学内容、进度和手段,进行16周32学时的教学实验,最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对比。

1.2.4数理统计法

教学实验中对实验班、对照班相关基本技术、教学比赛效果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获取有依据的数据指标。实验教学后,对两班再次进行座谈进行心理对比得出结论。

2统计结果与分析

2.1 对学生喜欢的常见运动项目的调查

表1 学生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

篮球 软排 足球 乒乓球 羽毛球 硬排 健美操

男生

213人 人数 52 35 40 30 27 21 8

% 24.4 16.4 18.8 14.1 12.7 9.9 3.8

女生

72人 人数 12 22 6 7 11 4 10

% 16.7 30.6 8.3 9.7 15.3 5.6 13.9

合计

285人 人数 64 57 46 37 38 25 18

% 22.5 20 16.1 13 13.3 8.8 6.3

从表1可见,软式排球在学生喜欢的常见运动项目中是学生比较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在学生的心目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且最受女生的欢迎,喜欢软排的学生远远超过了喜欢硬排的学生。这是因为,软式排球回合球多,趣味性强,不易受伤,竞争激烈,适合不同水平,不同人群的需要,符合学生心理、生理的特点。而硬式排球对身体素质和基本技术要求高,并且速度快,球体硬,接球时前臂会疼,传球或击球时手指容易受伤,这就使学生容易产生恐惧害怕的心理,造成课堂上的练习氛围不够,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受到抑制,从而使得硬式排球受到学生们的冷落。

2.2实验教学中实验班、对照班基本技术掌握情况对比

表2 垫球、传球、发球三项基本技术统计表

垫球 传球 发球 综合成绩均分

技评成绩均分 达标率 技评成绩均分 达标率 技评成绩均分 达标率

实验班(40人) 87.6 96% 84.8 95% 77.5 89% 83.3

对照班(40人) 79.7 92% 77.3 90% 73.8 86% 77

差异 7.9 4.0% 7.5 5.0% 3.7 3.0% 6.3

从表2可见,实验班和对照班在各项基本技术技评、达标率及综合成绩评定各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实验班明显要好于对照班。因为实验班在软、硬式排球结合教学中,首先用软式排球进行技术动作的学习,完成动作技术定型,然后再进行硬式排球技术动作的学习和练习,学生对硬式排球的接触学习有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消除了初学者对硬式排球来球的那种恐惧感,达到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软排球体轻软、速度慢、手感舒适、容易掌控,学生长时间练习也不会有疼痛感,能能保证练习时间,把注意力集中学习动作的要领上,增强了练习积极性,有利于形成正确的技术动作。另外,软式排球的垫、传发球技术相对硬式排球来说,对手型、手指、手腕和全身协调用力的要求较低,在学生学习初期,能加快对学习排球基本技术的掌握。

2.3软、硬教学比赛效果的对比分析

在完成了教学实验后,对实验班分别进行了软式排球和硬式排球的教学比赛。采用三局两胜和每球得分制,25分为一局,统计结果如下表。

表3 软、硬式排球教学比赛效果对比表

回合球(平均) 最长时间 比赛时间(平均)

软排组 4.7次/球 30min/球 21.3min/局

硬排组 2.5次/球 18min/球 12.8min/局

差异 2.2次/球 12min/球 8.5min/局

从上表可以看出,软排比赛的回合球次数、每球最长时间和比赛时间明显多于硬排比赛。软排比赛中的比赛气氛、娱乐性和激烈程度都比较理想,而硬排比赛在各方面效果都较差。

3实验班、对照班通过实验教学后的心理对比

实验教学后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了座谈。实验班普遍认为:软、硬排结合学习动作技术容易掌握,能够达到软排――硬排的自然过渡;软式排球球体软,手感舒适,娱乐性强,练习能够积极主动,课堂气氛活跃,有成就感,课余时间也喜欢活动。对照班普遍认为:硬排球体太硬,易受伤,不好控制,排球课太枯燥不感兴趣,为了体育课成绩而被动练习,课堂气氛差,课余时间不活动。

可见,针对当前我院学生现状,学生普遍愿意接受排球课中运用软、硬排结合的教学方法,且能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学生更偏向于对软式排球的学习及课余活动的喜爱,所以,体育课中软式排球教学的引入需要向纵深发展。

4结论与建议

4.1经过教学实验研究发现,在排球教学中结合软式排球教学能够对硬式排球教学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得到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适合在排球教学中推广,也可在硬式排球教学的前期先安排软式排球的基本技术内容,再进行硬排学习。

4.2软式排球在教学实验中受到同学们的亲睐,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比赛较激烈,学生能踊跃参加,课堂气氛活跃,且学生在课余活动中已与软排结缘。所以,应加大软排教学力度、教学时数、进行专门性选项学习,把软式排球的内容纳入到教学计划中,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高职一、二年级的学生实行软式排球选项课教学,使软式排球在校园得到广泛推广。

4.3加强软式排球师资力量的培训,教师要不断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努力提高和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提升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为软式排球的开展做好工作。

参考文献:

1.中国排球管理中心 软排介绍(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

2.葛春林 对我国开展软式排球运动的回顾与思考(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3.杨薇 论软式排球在学校健康教育和素质教育中的优势及作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2(1)

教育研究开题报告范文第5篇

一、德语论文题目背景和意义(宋体小三加粗缩进2字符)

(内容宋体小四号)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应列示毕业设计的题目和选题的背景、意义和题目理论研究价值或应用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应充分搜集国内外研究此类论文的最新资料,全面反映国内外研究的最新成果。论述中应列示所选资料的出处、书刊的版本、期号等。)

三、德语论文中主要内容与待解决的问题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应列示毕业设计的主要内容和预期解决的问题。)

四、德语论文设计方法与实施方案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对于毕业论文设计,应列出使用的设计方法和预期的实施方案。)

五、论文进度计划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应根据指导教师在任务书中写明的建议进度计划安排,制定个人具体的时间计划。)

六、论文参考资料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应列出开题阶段所用到的参考资料,并写明所选资料的出处、书刊的版本、期号等。包括德语和中文的材料)

德语论文开题报告填写说明

一、德语论文开题报告撰写格式按照学校规定模版填写,所有页面的页边距设置为上:3cm、下:2.5cm、左:3cm、右:2.5cm,装订线在左侧,论文开题报告正文的行距为20磅。

二、德语论文开题报告封面上的一些栏目内容如果为空,可以不填,但不能将空栏删去。

三、对于德语论文开题报告封面上“协助指导/联系教师”一栏,若填写协助指导教师姓名,将该栏改成“协助指导教师”;若填写联系教师姓名,将该栏改成“联系教师”,并且将宽度调整为与上一行“指导教师”对齐。

四、德语论文开题报告封面上的日期用阿拉伯数字填写,数字字体为TimesNewRoman,例如“2005年12月31日”,字号为小三号。

五、德语论文开题报告封面上填写学院名称时,学院名称前后各空一个汉字符。

六、德语论文开题报告内的页码格式为“-1-”、“-2-”等、字体为TimesNewRoman小五号居中。

七、本填写说明只供学生撰写德语论文开题报告时使用,不要装订在开题报告或毕业设计中。模版中红色字是对字体、格式和填写内容的说明,开题报告撰写完毕后,应将红色字删去。

青岛德语网

开题报告范文:

如何指导研究生作好开题报告

摘要:开题报告是研究生进行科研工作的起点,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主要从研究论文题目的选择、选题的可行性分析、文献综述的撰写以及研究计划的设计等几个方面详细介绍在研究生开题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如何加强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有效地指导研究生作好开题报告,培养研究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关键词:开题报告;研究生;创新;培养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1)02-0186-02

引言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而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和发展,迫切需要有良好创新素质的科技人才。在我国,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和促进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从基础相对薄弱的国家一跃迈进高等教育大国之列,创造了世界高等教育史的奇迹。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高等教育与西方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代表世界科研最高水平的研究成果还不多[1]。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不仅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更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

高等学校研究生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大幅度提高,在1999年时,我国招收的研究生仅为8.6万,其中硕士生为6.5万,到了2010年,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为53.4万,其中硕士生为47.2万,这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已经到来,研究生教育事业也随之进入大发展时代,我国从此成为世界上名副其实的研究生教育大国。但是,在学校教学设施与科研资源、研究生导师的数量与质量、研究课题与经费都没有跟上的情况下,如此大规模的扩招必然会影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问题。李岚清同志在第十四次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上指出:“研究生教育必须更加牢固地树立起质量第一的观念,在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上下工夫。”可见,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在经历了数量扩张的迅速发展阶段后,已逐渐迈入一个坚持质量导向、注重质量提升的新时期。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需要在研究生培养的各个阶段持续不断地加强和完善。学位论文的开题是研究生进行科研工作的起点,也是对研究生进行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2]。作好开题报告有助于研究生厘清研究思路,明确研究方向,把握研究重点,熟悉研究方法,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3,4]。本文主要结合作者在教学与科研实践方面的相关经验,详细介绍在研究生开题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如何有效地指导研究生作好开题报告。

一、确定研究论文题目

论文选题是否得当对研究生培养质量将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由于我国每年招收研究生数量逐年扩增,找一个既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同时研究生又能胜任的选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5]。具有创新性的研究课题总是深深地隐藏在纷繁复杂的现实背后,需要运用理论思维的能力去提炼,因此,一个好的论文选题常常需要多方面的讨论与推敲[6]。研究课题,无论是布置给学生还是学生自主选择的,都必须能够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一般情况下,研究生的论文选题应尽可能地结合老师已有的科研项目来选,这样的选题常常是在导师的研究方向内,有利于学生和导师的交流,也有助于发挥本专业的优势。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研究生个体能力的差异,在选题中导师的引导是很重要的,要学生有选题的自主权,但不是撒手不管放任自由。恰恰相反,导师要留给学生更多选题的余地,就要给学生更大的思维空间[6]。一个好的导师,会详细地询问学生的兴趣,考察课题是否合乎他们的兴趣,导师不应该凭着个人研究偏好来指导学生,同样也不能因为个人对某个课题不感兴趣就给学生泼冷水[7]。

二、论文题目的可行性分析

研究生开始论文研究前还需要对论题进行可行性论证。这主要是由于并不是所有具有研究价值的选题都能够取得预期的成果,制约科研选题的可行性因素有很多,这就要求对完成研究所需要的主客观条件尽可能充分考虑到,根据实际具备的和经过努力可以具备的条件去选择论文题目。研究生作为研究的新手,往往认识不到选题的可行性牵扯的一系列问题,因此,导师在指导学生选题过程中要求学生既充分了解所选论题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当前的研究动态,充分估计研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又要对自己的知识储备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一个实事求是的、客观的评价。通常,导师可以要求学生尽可能现实地从“课题研究理论是否可行?所必须的实验条件是否具备?研究者的基础和能力水平是否能胜任?”等几个方面详细分析选题的可行性[7]。要鼓励学生主动就可行性问题与导师进行探讨,防止学生在设计一些不可行的研究课题上浪费时间。

三、撰写文献综述

在确定了一个重要的设想或选题之后,首先要进行文献查阅,查阅与本题相关的重要文献。无论是什么学科,研究生都必须很好地熟悉文献资料,学会如何查找、阅读、吸收文献,并对文献进行评论。真正的文献综述,在很大程度上是透彻理解前人的研究思路和独创性结论,从中了解在这个问题上前人已经做了哪些重要的工作?哪些问题已经得到解决?哪些是遗留下来尚待解决的问题?他们采用的是什么研究方法?他们所得出结论的科学性如何?这样的文献综述既能体现开题人对本研究领域的理解与把握,又很自然地把自己学位论文的创新点及学术价值凸显出来[8]。

通常情况下,许多本科生对自己学科领域内的各种期刊并不熟悉,但是,研究生在进行研究时需要弄清楚,哪些是与他们论文有关的重要刊物。在推荐学生阅读文献方面,有三类论文值得学生首选参考:导师自己的研究生论文对学生往往有很大的吸引力;学生可以从中看出学术领域发生的变化,领悟到导师也曾经历过一个起步阶段。第二类论文是本校学生就相同领域写过的优秀论文。学生们需要对这些论文的目的、方法及研究结论有大概的了解。第三类值得学生参考的论文是其他国家大学。作为导师,要经常与学生共同讨论哪些是最新的期刊,哪些是最具有权威的,哪些期刊的受众较小,哪些期刊的读者群较广。这些讨论对引导学生熟悉文献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导师也可以谈谈自己的经历,比如你的论文在哪里出版的等。

导师的职责不仅在于指导学生如何查找、阅读文献,还要指导学生面对大量的文献,如何快速有效地提取自己需要的东西。只是占有文献材料还不能上升到理论层面,要想从占有的材料中找出带有规律性的理论,还得在占有材料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思考与分析。导师应该帮助学生了解到,运用文献是整个研究过程的重要部分,要将学生的研究与相关领域内的主要研究方向和思路联系起来,要使学生在阅读文献的同时能够发现和探索新想法,他们的论文质量取决于他们是否对相关领域作了充分的研究,而他们在阅读时记下的笔记的质量则是衡量他们是否很好掌握相关领域的一项重要标准[7,8]。

四、设计论文研究计划

选题确定后,就要制定论文研究计划,以便能够及时地开展研究工作[9]。当学生设计他们的论文研究计划时,导师要保证学生们正在进行超前的思考。学生不仅应该计划好论文形成后的基本框架,还应该拟定一张粗略的时间表,并向导师展示研究设计、论文计划和工作时间表,而这些都需要规范的评价并进行修改,在整个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导师与学生定期地讨论计划和时间表是非常有益的[8]。目前,研究生开题报告的研究计划部分主要包括:研究目标及主要研究内容,拟采取的研究方案及可行性分析,时间进度安排等内容。由于研究生缺乏科研经验,他们不一定知道该如何进行导师的学科领域的研究,正是因为他们正在学习如何进行设计和开展研究工作,他们需要导师的及时指导。导师可以让学生尝试确立论文研究目标,抓住论文要点,把论文的研究方案设计成具体的、可以操作的内容。研究方案设计是选题思路的展开和细化。对于研究方案中的重点和难点,可以分解成几个关键性问题,然后全力以赴,集中精力去解决它。研究方案设计的质量,是课题研究取得成功的保证。在研究计划安排过程中,导师通常比学生更具有丰富的经验,所以对课题的时间安排也会更合理一些。导师也应提醒学生在实际研究过程中要定期调整时间表,确保它始终是现实可行的。

开题报告是研究生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训练研究生科研能力与学术作品撰写能力的有效实践活动。随着我国研究生培养教育质量问题的日益凸现,作为研究生导师,必须加强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积极做好引导工作,使他们能够对现实问题保持丰富的想象力和直观的敏锐眼光,学会选择新的角度提出问题,培养和锻炼研究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也为他们今后从事科研工作积累了经验和基础。

参考文献:

[1]周其凤,王战军,郭,翟亚军.研究型大学与高等教育强国[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张红.撰写研究生开题报告的技巧与方法[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4,28(5):78-79.

[3]陈明功.指导化学工艺专业硕士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的一些体会[J].化工高等教育,2005,85(3):112-114.

[4]曹正善.论开题报告的逻辑结构[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1:9-12.

[5]辛逸,黄延敏.开题报告质量控制的程序与要素[J].中国高教研究,2010,5:30-32.

[6]阿迪拉·艾山,秦洁.加强选题和开题报告管理,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9,32(10):1526-1528.

[7]萨拉·德拉蒙特,保罗·阿特金森,奥德特·帕里.给研究生导师的建议[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8]龚放.素质教育—南京大学的思考与实践[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9]王彦.高等教育学实用教程[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