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语文论文

大学语文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语文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学语文论文

大学语文论文范文第1篇

这是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的一个基本原则。其含义是:在语文教学中,尽可能的让学生将作品中的审美对象还原,成为最初的感性形式。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深刻感受到审美对象的美。美是具体的,它总是以鲜明生动的感性形式出现,离开了特定的形式,美就无法表现了。因而,人们对美的感受是以对这种特定的感性形式的直接感知为起点,没有这种直接的感知,就谈不上高级审美活动。课文是以语言来表现美的,文章中的形象也就是审美对象,它具有一种虚拟的感性形式,叫做表象,然后才能对这种审美对象进行感知。这种感知是间接的、曲折的。运用这种感知的形式去感知审美对象,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文学修养不够深刻、审美经验不足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解决这一矛盾的最好方法就是,将课文中的形象审美对象还原为最初的感性形式,这种感性形式比起文章中的形象来,显得更直观、更具体。这样,学生就更易于更深刻的感受到审美对象的美。譬如,教材中有很多古诗词和现代散文都是反映大自然之美,大多数学生在阅读时只能间接的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为了让学生对自然美有更为深刻的感受,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也可以通过媒体将审美对象还原,让学生以直观体悟的形式感受大自然之美。同样,在教学具有社会内涵的课文时,教师也可以结合课文内容,组织学生参观、调查、直接感受社会美。对于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可以组织学生演绎,更直接的感受人物形象的美。

二、想象性原则

此原则的含义是:让学生根据作品的描述,通过想象,在头脑中再现文章所描述的审美对象,形成一幅生动的想象画面。感性化原则是实施美育的最基础、最有效的原则,而想象性原则是对感性化原则的补充。在无法使审美对象感性化的时候,或者是使审美对象感性化的同时,可以运用想象性原则。审美活动不可能只停留在感知阶段,它要进一步上升为审美理解和审美判断;而连续审美感知和审美理解、审美判断的桥梁就是想象。因此,想象在审美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也决定了想象在美育中的重要作用。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启发、诱导,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通过想象去感受和把握作品中所表现出的美。譬如,我们在进行《幽深秀丽的巫峡》这首作品的教学时,不一定每位同学都游览过巫峡,而关于巫峡的影像也终究和自然中的巫峡有一段距离。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头脑中再现出巫峡的美丽景象,从而感受到巫峡的美,也可以让学生通过其他与巫峡风光类似的风景的联想,来加深对巫峡美的感受,深刻体会那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美丽意境。

三、感染性原则

在审美心理中,情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它贯穿审美活动的全过程,而且对审美中的其他因素具有一种推动性的作用,如审美感知和审美想象等等。学生在感知某一审美对象的时候,必然会产生某种情绪反应,这种情绪能增强他们对审美对象的注意力。譬如欣赏自然风光,如果学生对这种风景产生了愉悦的情感,这种情感就能强化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更加深入细致的去领略其中的美感。同时,当学生初步感知了某种审美对象后,情感便会推动他们去展开丰富的想象。因此,在审美活动中,只有当情感渗入了审美的过程,在情感上受到感染时,对美的感受才会是深刻的、强烈的。只有这样,美育的陶冶情操的功能才能得以实现。在实施美育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调动各种手段诱发学生的情感,使之受到感染。如果学生无动于衷,美育功能的实现就只能是一句空话。譬如,学习苏轼的《卜算子》,就必须介绍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作者当时的苦闷心情;学习屈原的《国殇》就要学习那些为国捐躯的将士们的英雄气概和威武不屈的崇高品质。只有当学生沉浸在强烈的、深厚的感情中时,他们对于作品中美的感受和把握才会是深刻的,从而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

四、计划性和循序渐进性原则

计划性和循序渐进性原则是教学中的一个基本原则,但在实施美育的过程中贯彻这一原则都有一定的困难,因而更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因为语文教材的编排是以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为主要依据的,而不能以美育的要求为主要依据,这就给语文教学美育的实施增加了难度。因此,教师必须深入挖掘作品中的美育内涵,从而根据教材的系统性和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有计划的循序渐进的对学生实施美育,将审美导向由低级引到高级,由感性引到理性。这样才能防止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的随心所欲和杂乱无章。譬如,在教学《牡丹亭游园》时,因为这个作品大多数都是由昆曲来表现的,所以应该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的音乐美,可以先让学生从感性方面去感受,然后引导学生借助语法和音韵方面的知识去感受这种美。

五、渗透性原则

大学语文论文范文第2篇

通过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的能力,在分享人类光辉灿烂的文化资源的同时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并对民族文化的发展和民族素质的提高自觉的作出贡献。语文是工具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学科并且与社会生活有着紧密联系,因此,语文学习不仅是语言能力的学习同时也是优秀文化学习。通过大学语文教育可以使学生认识人类社会和文化的丰富性,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同时,通过对多元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开阔学生的视野,并以宽容和尊重的态度对待多元文化。大学语文教学可以使大学生广泛接触世界优秀文学作品和多元优秀文化,通过对人文内涵探索,提高自身的鉴别和判断能力和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响的能力。使学生认识生存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形成珍视生命、热爱生活的健康的心灵。四、大学语文课堂教学当中的“人本精神”的实现途径

(一)教学观念的转变

由于传统教育模式的长期束缚,大学语文教教学长期处在一种固定模式之下,因而使其失去了人文科学应有的特征。课堂教学形成了一种从作者、背景、结构、中心到写作特色的固定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促成了学生的思维定势,创新意识和创造性被压制。因此,大学语文课堂教学首先应该尊重学生的需要和情感,并以其为出发点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构建多向互动创新性语文课堂教学结构,让学生在语文知识学习的同时,培养其人文精神。

(二)教学内容中人本精神渗透

目前,大学语文教材内容的编排,突出了名篇佳作的学习和欣赏,因此,教材内容更加注重人文内涵和人本精神导向。这样,就使以教材为主要的教学内容蕴含着丰富的人本精神成为可能,因此教师在课文讲析时,要注意充分挖掘这些优秀文学作品中蕴含的人本精神和价值取向,通过对优秀作品的学习和欣赏,在潜移默化间实现对学生的启迪和熏陶。此外,对于一些名家名篇,不仅要作为学习语言的材料,还要从文学史的角度加以认识,促进学生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迈进。

(三)重视教学情境的多元化

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人类文明史是多元文化并存发展和相互碰撞的历史。因此,大学语文课需要创设一个多元化的鉴赏情境,在传承本民族优秀文化的同时也要让学生对于不同地域和不同民族的文学作品以及其中蕴含的人本思想进行了解和鉴别,逐渐培养他们以开放的眼光和宽容的心态来对待人类历史上的一切优秀文化遗产。当然,大学语文教学中不能放松对中国传统文学的重视,并利用其激发学生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毕竟,中华民族在文学艺术上的创造上是不输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

(四)通过大学语文教学

促进学生人本思考优秀文学作品,始终是人类对人文主题进行深刻的思考后的文学体现,每一部优秀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人文主题的价值并不亚于其语言艺术特色。因此,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关注文学作品中的人文主题,是学生通过对优秀文学作品的鉴赏形性的思考,对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具有重要作用。在学习《离骚》时,不仅要让学生欣赏作品的语言艺术特色,还应该使学生被作者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怀所感染。通过学习进行人文思考和人文精神培养的另一个角度是对作品从人性的角度进行分析,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教师应引导学生挖掘作者敏感而丰富的内心世界,激起学生对自由精神和个性发展的追求对真善美的向往,这也是人文精神最重要的价值体现。

(五)创新教学手段

渗透人本精神传统的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主要依靠老师优美精炼的语言、工整美观的板书来阐发语文的神韵。但社会的不断进步,对教学的发展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必须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改革,以满足和适应大学语文渗透人本精神的教学要求。因此,大学语文教师要大胆尝试和采用新的教学手段,利用新的教学方法手段为人本精神教育服务。例如,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诗歌教学。使大学语文课堂成为诗文、音乐、书画、语言创作相互融合的平台,让学生在愉悦中接受人文精神的陶冶,提高学生的人本精神素养。

二、结语

大学语文论文范文第3篇

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基础、学习状况、能力结构等方面的差异,广泛征求学生意见,增设学生感兴趣的作家作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从而实现师生共同参与课堂活动,让学生会学、乐学。只有教师树立了科学的学生观,同时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才可能在课堂上带领学生完成文本的研读,同时也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参与课堂讨论,及时发表自己见解,师生互动,通过作品研读作家思想和情感,并通过相应的情感体验反观自己的人生,充分汲取正能量。我们的高校要培养独立自主适时获得知识和能力的人才,教师就必须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勤于思考,获得终身受益的学习和思考的方法和习惯。可以通过问卷形式和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广泛调查高校开设大学语文公共课的学生来源、基础、学习目的、学习兴趣、学习方式、学习能力等学习现状,为课堂教学改革做好准备。第一,在作家作品选择上,教师和学生共同来确定,学生专业不同,兴趣不同,阅读能力也存在个体差异,因而选择的作家和作品就不可能全同。第二,对于较长的文本,在学期之初就交代学生尽早阅读,最好是在开课前的寒暑假期就提前做好安排,解决学生不能及时阅读文本的问题,为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做好铺垫。第三,教学改革过程中设计适当的问题,鼓励学生深入思考,积极讨论。

2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适时安排学生及时完整地阅读文本,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改革动。教师通过对作品深入挖掘以及合理引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终生学习的能力。采用既注重学生知识结构体系的完善,也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和审美、情感教育,使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与技能型人才培养密切结合的新型教学改革模式。教师对作品深入挖掘以及合理引申。“任何作家都是自己时代的儿子”,作家和作品与学生有着时间和空间的隔阂,教师要善于消除隔阂,将作品上升到哲理的高度,再去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同时完成审美和情感教育。从组织学生选择作品,安排时间阅读文本,到课堂上组织学生思考讨论,以及即时的引导和总结,整个课堂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

3教给学生阅读文本的方法

对作品深入地挖掘以及合理引申,这既需要教师的文学素养,还需要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和情感,掌握一定的哲学原理,同时也需要教师有相应的人生阅历,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将具有时代隔阂的作家和作品,让学生顺利地理解和接受,并能够感同身受,通过文本的阅读和思考,让正能量进入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并对其终生的学习与生活起正面的引导作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教会学生文本解读的方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可以使其终生受益。首先是从文本出发。任何是想象和联想都离不开具体的原始的文本,这是思想起飞的起点,我们提倡作者接受文学作品过程的再创造性,也要注意忠实于原作。任何没有依据的主观臆测都可能背离作家的思想,成为天马行空的泛滥。曹雪芹就曾慨叹: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阅读文本,我们首先要老老实实做作者的“解味者”,其次才是合理地挖掘和想象,拓展作品的空间。最后是创造性地运用。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适时自主地获取知识的能力。大学语文作为高校公共基础课,更是承担了培养学生经典阅读的兴趣爱好,甚至要培养学生终生阅读经典的兴趣爱好的任务,所以教师平时的教学改革会对学生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大学语文教师一定要放眼未来,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始,交给学生阅读经典的方法,不要单纯把这门课当成一门要考试合格的科目,课程结束,对经典的阅读和探究也都随之结束。而是通过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教会学生学会阅读经典,喜爱经典,传承文化,享受阅读,颐养身心,并影响和感召身边更多的人享受经典阅读,并把经典阅读培养成日常的生活的重要一部分,最终带动全国人民加入到经典阅读的行列中来,从而提高国民总体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新模式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选择和深入挖掘到教学过程的重新把握定位上,都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促使教师从经验型向学习型、研究型转变。除去教师自身教学理念问题,优化教学模式以及建立多元教学评价体系也很重要。

大学语文论文范文第4篇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国文化巨人郭沫若说得好“,兴趣出勤奋,勤奋出人才。”但由于大学语文是一门公共课,学生对于这门课不太重视,学习兴趣不高,很多学生学学语文是抱着及格的态度。因此在大学语文教学中,首先要使学生转换思想观念,转变学习态度,要使学生对大学语文产生兴趣,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然后使学生对大学语文产生情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愿学”;最后帮助学生提升自我学习能力,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能学”。真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大学语文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教材中涉及的古今中外名篇都是为学生精心准备的语言文字的精神文化食粮,大学语文的课程实践,就是要把人类优秀的人文素质内化为学生的人格、气质、修养,成为学生生命意识中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教师要以教材为依托,以身为范,以德为师,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在课堂上要善于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用自己的真挚情感打动学生,以引起学生的共鸣。情感交流影响着学生学学语文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增加情感投入,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建立一种融洽的师生关系,这样有利于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展。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引导学生领悟作家的思想感情和精神境界,使学生主动地和课文中的人物、情景相交融,进而认识自身,了解社会,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在感悟中提高学学语文的兴趣,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参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叶圣陶先生谈语文教学的目的是,要使学生自能读书不待教师讲,学生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故应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作为重要使命。教是为了不教,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应该当好学生学习《大学语文》的向导,因为最优美的真理和最强大的思想力量在年轻而风华正茂的学生们那里,青春才是一切原创思想和创造激情的来源。因此,最后学生能做老师的向导,才是《大学语文》完成了它的最高使命。大学语文教材文章篇目较多,由于课时有限,教师要选讲一些优秀的、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其他的篇目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自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于课堂上要讲的文章,教师应提前布置预习,并要求学生写好阅读感受。课堂上教师在讲解文章之前可以让学生交流一下自己的阅读感受。学生可以自由自在、海阔天空地谈感受。学生谈完阅读感受后,教师可以做一下简单的点评,以教师的期待、欣赏和鼓励去激励学生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地谈自己的阅读感受,提高他们写阅读感受的积极性,也可让同学之间互相点评。教师要在引导学生读名作名著时重视第一阅读感受、第一印象,这往往是学生进入文字文学奥妙世界的最关键的门径,也是学生获得精神启迪最直接的方式。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讲解教学内容的其中一点,例如文章作者介绍,可以引导学生课后上网查阅作者生平及创作情况,锻炼学生用现代技术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上课时再让学生来讲解作者的有关知识,然后教师可根据情况做适当的补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遇到的情况是刚开始几节课的时候,很多同学都处于沉默状态,这时教师需要一些耐性,鼓励一些勇于大胆发言的学生起带头作用,其他同学慢慢就被带动起来了。最后学生如果能在课堂上争相发言,课堂气氛就活跃起来了。实践证明,这些方法还是行之有效的,能够积极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钻研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采用问题讨论教学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大学语文论文范文第5篇

多媒体课堂加入的语音、视频、动画等因素带来的视听冲击,虽然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兴趣,然而却也使得学生不需要思考和领悟就可以获得直观感受,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作品的文本阅读兴趣,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主观思考能力和审美情感的培养,使课堂依旧止步于被动传授中。另外我国长期的应试教育体制,以及高中阶段开始的文理分科的教学模式,导致理工科学生人文基础教育薄弱,对文学作品缺乏必要的认知和了解,人文精神和文学鉴赏能力严重缺乏。随着网络媒体的发达,许多以前只能在课堂和书本中学到的知识都被搬上了网络平台,这样一来,大量的文学常识都可以通过网络检索得到,纯粹的知识灌输式课堂,很难再引起学生的热情,更谈不上参与的兴趣和对作品的共鸣。另一方面日益发达的科学技术也改变了人类的阅读习惯。学生们习惯阅读轻小说和快餐文学,却少有人能够静下心来品读经典文学名著。笔者多次在执教的理工科专业班级进行调查,发现完整地阅读过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的学生不到班级总人数的百分之五,阅读过当代著名文学作品,如《红高粱》、《活着》等小说的也是屈指可数。当代学生缺乏阅读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印度的孟莎美甚至说:“现在的中国人似乎有些不耐烦坐下来安静地读一本书。”这里所说的读书不是浅尝辄止的轻阅读。“真正的阅读是指,你忘记周围的世界,与作者一起在另外一个世界里快乐、悲伤、愤怒、平和。它是一段段无可替代的完整的生命体验,不是那些碎片式的讯息和夸张的视频可以取代的。”[1]确如孟莎美所说,阅读是无法替代的生命体验,是一种在文字里行走的人生旅途。当代大学生缺乏阅读的现实,实在引人忧心。因此大学语文作为一门面向全校非文科专业的公共课,引导青年学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引发心灵与文学内涵的邂逅与碰撞,显得尤为任重而道远。

2情景剧与大学语文的融合

如何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延伸课堂教学内容,一直是笔者这些年来探索的问题。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让原本陌生遥远的传播功能实现得轻松化和个性化。许多学生陶醉于在微博、微信等网络媒体上发表各种自拍的图片和视频,乐此不疲。结合这种新兴的现象,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尝试着将经典文学作品改编成情景剧,拍摄成视频,既满足了学生喜欢拍摄、随时分享的爱好,也能促进大学语文的实际教学效果。

2.1从被动阅读到主动阅读

大学语文的开课目的,是通过经典文学作品的欣赏和思考,引导当代大学生提高汉语水平与运用能力,传承中国优秀文化,提升精神境界。围绕这一开课目的,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成为大学语文课程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温儒敏先生谈及北大中文专业的现当代文学教学时说:“文学课主要依赖阅读,作业往往就是布置读作品,对学生的要求可能比较‘软’,不像其他课如语言课那样有非常明确的刚性的要求,学生读作品的时间就容易被挤占”[2]。中文专业的学生尚且不能有效阅读,非中文专业的学生本来就对文学作品缺乏了解,也谈不上兴趣,所以没有检查机制的阅读任务,最后往往会不了了之。强制布置作业,硬性抽查学生的阅读情况,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情绪。如何有效引导学生阅读,成为摆在大学语文面前的一重障碍。我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要求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进行改编,转换成情景剧表演的形式,可以有效引导学生主动阅读。一方面,学校的话剧社招聘演员有限,大部分学生没有表演戏剧的体验,因此把优秀的文学作品排演成情景剧,甚或拍摄成微电影是一件新奇的事情,学生尝试的热情比较高昂。而要把经典文学作品表演出来,显然首先需要阅读和理解这些文学作品。课堂上表演的情景剧的效果,便是对阅读的一个最好检验。通过这些年的实际教学效果来看,在布置了情景剧表演任务后,学生通常会认真阅读原文,甚或比较揣摩文学原著和影视改编作品之间的差别,从而化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上课讲解相关知识点的时候,明显感觉到学生参与积极性大为提高,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另一方面,没有参加该情景剧演出的同学,通过观看表演,在获得乐趣的同时也激发了阅读好奇心,潜移默化当中起到了文学宣传效应。从笔者近四年多的调查结果来看,阅读的比例大幅度上升。

2.2从理解欣赏到改编创造

大学文学课对学生的要求,除了阅读和理解作品之外,更高层次的应该是赏析和创造能力。在课堂教学环节融入情景剧表演,可以有效地实现这一教学理想。与大学语文课程相关的古代、现当代经典文学作品,以诗歌和小说居多,一般选取长篇叙事诗歌或者是小说作为主题,请学生排演成情景剧或微电影,大部分没有现成的剧本。即使是原本写成剧本形式的,也往往情节复杂,故事冗长,不经改编不可能浓缩在课堂情景剧设定的十分钟时间内。因此学生在阅读诗歌、小说,进行完整的审美体验之后,需要对诗歌内容和小说情节进行改编,以使其符合情景剧的表演。作品改编,本身就是在理解文学作品的基础上进行重新创作,是一种文学创新活动。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感受的不仅是小说、散文、诗歌、戏曲带来的阅读体验,也是对作品进行完全解构之后的剧本创作。这是一个伴随着文学审美体验和想象力、创造力协同合作的过程,因此编剧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的文学创作过程。

2.3从批判评论到激励促进

小说、诗歌甚或戏剧与真正表演出来的情景剧其实属于不同的艺术形式,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有各自的特性。如果说情景剧表演带来直观感受的话,那文本阅读带来的是情感体验和想象性思维。两者同源异质,仔细比较,可以发现它们之间的差别和特点。情景剧在课堂上表演或播放的时候,没有参与该剧的同学也表现出极大的观赏热情。课堂上适当地请观赏的同学谈论观看感受,符合学生的兴趣点所在,往往可以引起热烈的讨论,从人物眼神的表现到情感的传达,从表演对白的改编到剧情先后的调动,从结构框架的调整到表现方式的转变,从文本意义的探讨到现实影响的衍生,都是学生谈论的话题。每一次讨论背后引发的不仅是对文学作品与情景剧异同的文学批判,更是思想火花的碰撞和人文灵感的涌动。把课堂从沉闷的灌输式讲解转变成思维创新与主观表达的场所,使得原本不爱阅读文学作品的学生在别的同学的讨论中找到兴趣激发点,使得粗浅式阅读向精深思考型阅读转变。情景剧与大学语文之间的融合,可以在课堂上找到了默契的接触点。

3情景剧在语文课上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