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微商培训课后总结

微商培训课后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微商培训课后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微商培训课后总结

微商培训课后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职业院校;观光农业经营;新型职业农民;教学模式

【基金项目】2015年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重点项目“新型农民开展观光农业经营培训的实践与研究”(桂教职成[2015]22号)。

随着观光农业在各地发展的良好势态以及《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试行》的实施,职业院校在开展观光农业经营培训工作方面迎来了机遇。大中专院校专业教师实现了全日制学生教学到成人短期培训工作的转变,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也出现了一些教学模式与方法不适应的问题。

一、观光农业经营培训常用教学模式

根据广西各地职业院校开展观光农业经营培训工作,常用的教学模式有以下几种。

(一)实地经营授课模式

根据地方观光农业产业办班,教师到实地进行考察,指导学员参与经营与管理,教师与学员互动学习,把教学培训落到实处。

(二)“集中培+企业实践模式”

将培训教学与观光农业经营示范区、农民合作社、行业龙头企业基地结合,教师集中针对知识点教学,到相关企业“面对面”现场指导培训。

(三)“集中培训+基地实训模式”

实行分段培训,集中教学与实训分别由不同的培训机构完成,由农业职业院校负责理论教学,重点讲授观光农业管理技术和营销策略;由农业局负责联系特色基地实训,让学员在实地培训,由专业人员经营指导,增强培训的针对性。

二、现有观光农业经营培训教学模式易出现的问题

(一)教师教学知识点与学员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

职业院校教师队伍是观光农业经营行业的技术带头人或经验丰富的专家,专业知识与实践知识较为丰富,但在课程设计上,只能把本专业、本行业的广泛适用的知识、技能教授给学员。而且教师上课多运用PPT课件与案例教学,在短时间内无法讲授得很透彻。各地学员往往因为文化程度不高,课堂知识无法转化并运用到当地实际操作当中。教师无法提供许多学员急需的与本地实际情况相关的经营知识。

(二)实地经营授课只能解决当时出现的问题,缺乏长效机制

实地经营授课是现有观光农业经营培训模式中最受欢迎的方式之一,能及时解决学员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但该模式时效较短,只能解决在培训授课期间学员收集反馈的问题。培训期满之后,学员后期经营管理问题却得不到有效沟通与解决,缺乏一个互动平台。

(三)“集中培训+”模式时间较短,教学效果不佳

“集中培训+”模式是职业院校开展观光农业经营培训最常见的方式。授课教师在室内集中进行理论知识培训,企业实践或基地实训为补充实际操作技能的课程。但培训时间一般为7―10天左右,观光农业行业与实际经营管理全部知识难以在短期内进行系统授课,只能集结成几门关键课程,进行重点内容讲解,易造成教学时间短、教学内容多、教学速度快、教学效果不佳等现象。

(四)教师运用智慧观农业等科技创新手段不多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观光农业经营企业开始启用电子商务、云计算、大数据、3D技术、移动互联网等智慧观光农业平台技术,成为行业发展领军企业。职业院校专门从事智慧观光农业研究的技术人才与专家不多,许多都是根据网络知识与培训内化而成的计算机教师,真正从事过观光农业信息化实践与建设的人才更少。许多专业教师教学手段稍显落后,这也成为职业院校开展观光农业经营培训工作的瓶颈。

(五)课后缺乏教师与学员互动平台

教师与学员互动易解决经营实际问题,擦出知识创新的火花,扩充教师授课内容。观光农业经营培训不仅需要课中互动,课后更需要互动。但职业院校开展观光农业经营培训,有回访的课后互动方式,虽然有电话、微信、QQ等联系方式,课后为学员提供帮助与解答的教师数量较少,学员所学知识难以运用。

三、 创新教学模式与手段,提升培训实效

根据以上存在的问题,职业院校开展观光农业经营培训必须提出新型教学模式,以适应学员需求与行业发展。其中,“教师调研+实地指导+技术创新+互动平台搭建”模式是值得研究与探索的创新教学模式。

(一) 鼓励教师课前对授课村屯充分调研,增强授课实效性

基于授课知识内容的广泛性,与当地实际脱节等现象,各地政府及培训机构应创造条件,让教师到当地充分调研,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有效经验,最后形成教学资源与学员分享,并指导当地新型职业农民在当地开展的观光农业经营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发展产业信心,提高发展相关产业的经济效益,增强新型职业农民开展观光农业经营培训的实效性。

(二)打破以课堂教学为主,多形式综合开展培训

各地参加培训的学员大多是留守本地的农民,年龄普遍偏大,文化素质偏低,知识接受能力较差,培训主动性不强。以课堂教学为主,培训效果显然不大,教师必须进行实地指导。并把当地实际情况按照“采集―整理―理论依据―现场指导―成果展现―解决出现问题”等步骤进行一系列培训指导。通过实地指导为主,课堂教学为辅的多种形式。如与观光农业经营发展先进村屯“结对子”,实行帮扶培训,精确培育等。

(三)运用智慧农业等科技创新手段教学与实践操作,增强教学的前沿性

新型职业农民观光农业经营培训工作除了传授较先进的农业科学和生产经营知识之外,还要注重科技创新,参与市场竞争,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生产风险等各方面的能力培养。为适应时展,顺应“互联网+”大潮,职业院校应培养实际掌握智慧农业科技手段与处理的专业教师,鼓励观光农业经营企业以发展观光农业经营电商,定制观光农业,创意观光农业,智慧观光农业为目标,真正培养一批高、精、尖的观光农业经营新型职业农民人才,整体推进当地观光农业经营事业向信息化市场过渡。

(四)搭建“学校+教师+学员”的互动平台,及时解决学员实际问题

职业院校观光农业经营培训学校+教师+学员的互动平台不能只停留在QQ群、微信群的阶段,应通过互联网技术,开发学校网站互动平台、手机APP互动平台,便于学员使用与三方交流。同时,互动平台使用界面应简单,美观,易于操作,使任何年龄阶段的学员都容易上手,便于操作,易于交流。职业院校应把这些资源进行整理,成为新型的研究成果与教学成果,形成互联网开放性资源,利于新型职业农民进行观光农业经营资源共享,培育出现代化、信息化的新型职业农民,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曾一春.完善制度设计强化实践探索――关于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几点认识[J].农机科技推广,2012(07):10-13.

微商培训课后总结范文第2篇

    1.1当前高校商务英语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以教育理念创新为先导,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在当前的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深入高校教育的方方面面,网络教学的作用也是与日俱增。网络教育对当前发展智慧教育产业具有相当的战略意义。放眼全球,一些世界顶级名校如哈佛、耶鲁、斯坦福等大学正在加紧其网络课程体系的建设,而国内外的网络巨头如谷歌、亚马逊、百度等集团也纷纷斥巨资进入网络教育产业。而纵观国内,很多高校顺势推出了以“视频教学”、“智慧课程”为代表的网络教学课程体系。但是,笔者认为,目前国内一部分高校的商务英语专业在智慧课程建设上,脚步已渐趋于落后,究其原因,主要是存在着以下问题:1.教学资源分散、利用率较低,教学缺乏联动;2.传统教学占绝对比重、网络教学重视程度较低;3.对智慧教育,比如“微”教学理念的认识尚处于起步阶段等等。这些问题一方面造成教学资源建设缺乏继承性和持续性,另一方面也削弱了专业课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及联动性,久而久之,必将影响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导致学生学而不精。

    1.2基于微课程理念的商务英语教改创新的意义

    基于“微课程”生态体系的商务英语课程教学创新,牢牢扎根于我国高等教育现阶段的人才培养状况,是基本适应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势必有助于高校商贸类课程的开发与教学效果的提升。首先,“微课程”理念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有效创新。“微课程”教学理念基于新的媒介生态环境应运而生,适应了学习者呼唤更丰富的非正式学习体验的需求。(祝智庭,2008)其次,基于“微课程”理念的网络教学资源库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相比,“微”型教学体系拥有以下三大优势:1.时效性;依托互联网,共享新资源;2.高效性;提高了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的一些不必要的时间浪费;3.互动性;加强师生互动,特别是课后的讨论和交流,弥补了传统教学中师生关系始于“上课铃”而止于“下课铃”的不足。第三,在“微”教育背景下,教师群体在信息共享上可享受更多的便利,例如,可在教学平台上进行教学大纲、课程进度表抑或PPT制作技巧的分享和更新。前人栽树,后人乘凉,通过合作产生合力,以解决以往专业教师时间利用率低,资源分散、浪费的困局。将“微课程”教学理念融入高校商务英语教改创新中,一方面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视野、优化课程的教学资源配置;另外一方面也有利于在网络信息时代重塑师生关系,从教师主导课堂的传统模式转型升级为师生共建课堂的新型模式,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参与精神和学习热情。此外,商务英语学科本身具备的前沿性和包容性也要求其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对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学中的运用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和关注度。

    二、基于“微课程”理念的商务英语教改创新

    2.1打造专业核心课程的网络“微课程”教学资源库

    打造一套科学、智慧的“微课程”教学资源库是高校商务英语教改创新的关键,没有教学资源库的基础,教改创新难免沦为无源之水、纸上谈兵。高校商务英语专业的教改实践在课程的内容安排上应紧跟高校教学改革的全新理念,确保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同时根据学时和学生年级不同,在教学内容上有所取舍,并注重课程与其他相关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在商务英语专业的专业课程,如《国际贸易实务英语》、《英语函电与写作》等教改主战场,教师应有信心将“微”教学的理念加以贯彻。当然,在硬件配备上,智慧课堂应搭载先进网络及教学硬件设备,以提供智慧笔记本物质上条件,如Wifi设备、计算机等。此外,在《商务英语翻译》等课程的教改实践中,笔者自2012年来主导通过“网络连接主义”的理念将“博客”、“微博”等网络平台融入课堂教学的模式也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效果,受到学生的广泛好评(高昂之,2013)。但笔者所处的商务英语专业在“视频教学”、“在线学习”、“智慧课程”等领域还需要做出零的突破。综上所述,基于“微课程”教学模式的商英专业网络资源库,对于商英专业顺利进行教改创新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2.2师资培训与管理、组织教师参加研讨会,提升教师的网络教学技术能力

    教师是教改的主体实施者,也是教改创新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在“微课程”理念下改革创新现有的教学模式,要求我们打造一支教学思路开放、接受新事物能力强、且具备优秀教学能力的商英教学团队;在“微课程”教学背景下,共同创建一个互动、变化和多维的商务英语教学生态系统。此外,在实践中应避免单兵作战,可以联合高校信息技术中心的专业教师加入教改课题组,对商英网络“微课程”资源进行技术上的指导,通过合作互补,为师生们对教学资源进行日常的管理和维护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此外,作为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实践主体,教师的教学视野、及现代化教学能力决定了教改创新所能达到的高度。“微课程”理念作为网络时代的新生事物,正受到国内外学界日益火热的关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已在2013年下半年举办“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引起了国内高校的极大关注,当前,有关“微课程”的各类培训班和研讨会也劲头正盛。笔者呼吁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抓住这一机遇,通过系部、学校的平台积极报名参加关于“微课程”的专题培训和研讨会,一方面提高自身对于网络教学的意识和敏感度,另外一方面也加强自身的网络教学技术。

    2.3建立学生主体项目,营造师生共建网络“微课程”体系

    “微课程”理念下的商务英语课堂,应由教师与学生共同构建。教师作为课程的引导者,学生则作为课程建设的主体。在具体实践中,可成立学生实践项目小组,实行专人负责制,对课程网络资源进行日常的维护和管理,比如利用课堂博客、微博,IM(即时通讯工具)等时下备受90后大学生群体推崇的互联网软件进行实时操作管理;同时,为克服学生惯有的惰性,课题组还应注重建立一套可行的激励机制,通过课内外两个平台,对学生的贡献给予一定的学分鼓励,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此外,教师也应定期对教学网络内容进行监管,及时给予学生以回馈和建议。

微商培训课后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混合式学习模式医学教育问题与策略

一、混合式学习模式的优势

运用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师为学生提供课前网上学习资料,引导学生进行网上自主学习和课堂任务实践及交流互动,教师从传统课堂的“照本宣科”转变为混合式教学的“课程创设与优化”。基于任务的学习方式,督促学生借助网络、视频等多种信息化手段,从传统教学中的“知识被动吸收者”转变成“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混合式教学使教学模式从传统的“课堂教师知识讲解、课后学生复习巩固”转变为现在的“课前学生知识采集、课堂师生交流探析”,有效地推进教学模式和手段改革,提升了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水平。

二、混合式学习模式存在的问题

1.教师层面:专业素质、信息化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充分发挥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势,做到线上教学和课堂教学设计到位,资源丰富,活动有效,那么教师的专业素质、信息化教学水平、课堂控制能力、时间和精力等都起着重要作用。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无疑会增加教师的教学负担,对教师综合素质有极大的要求和挑战。

2.学生层面:学习负担增加,学习兴趣和可持续性不够

有研究表明,混合式学习模式要求学生全程进行线上和线下学习,需要花费较多时间查阅相关资料、完成作业等,学业负担加重,部分学生学习主动性逐渐降低。

3.学校层面:技术、资金、培训进修支持力度不足

学校层面会遇到很多困难,如现有教学设备、教学环境与开展混合式教学不适应;教学设计、资源设计及教师培训等需要相关的专业技术支持和时间、经费等保障。很多学校缺乏具体实施标准、技术保障、团队建设、经费支持等政策。

三、混合式学习模式的问题应对策略

1.优化课程结构和内容,强化自主学习理念

当前教育发展已经到了“更加关注内涵、更加注重质量”的转型时期。将课程内容进行模块化设计,辅以项目学习,有利于进行项目训练或综合考核。教师要有足够的能力设计项目训练,借助课堂提问、研讨等方式督促学生完成项目学习,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拓展学习空间,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采用模块化教学方法的目的就是为了少讲、精讲理论知识,加强实践教学,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通过实践训练,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问题分析、解决和应用能力。

2.优化教学资源,促进资源的整合和协同共建,推进课程建设

开展混合式学习,课程资源的数量、多样性和趣味性直接影响学生在线学习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的效果。本研究在前期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基础上,积累了大量优质的网络资源。为了更好地进行混合式教学,还需要制作、整合更多的优质资源,这些无疑需要耗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近年来,各高等院校积累了大量制作精良的课件、微课和视频等网络资源,但仅限于本校使用,缺乏校际间流动性和有效的推广应用。因此,由院校主动联系网络运营商进行合作,共同建设网络学习和教学平台,对于整合课程资源,实现共建共享不失为一种有效措施。高校加盟后,可以共享相关的网络课程资源,组织和管理在线教学活动,解决了人力和时间不足等问题。

3.精心设计教学任务,能力递进,提升综合素质

为了促进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创设能力递进的学习任务,贯穿于课前、课中和课后教学全过程。课前自主学习任务主要通过问题导向,让学生根据问题进行学习,掌握基础性知识。课前任务设置难度要小,利用课余时间课前完成。课堂学习要划分学习小组,通过问题讨论、项目完成、案例分析,以研讨、师生释疑等方式协作,完成理解和应用类知识点的学习,实现理论知识的升华,提升实践水平和创新能力。教师根据学习情况,相关文献、链接、网络资源,进行知识拓展,开拓学生视野。或在前期基础上,设计更为高级的任务进行综合实践,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岗位能力,解决“拓展级”知识点的高级学习目标。

4.设计严密有序的学习活动,促进学习动力

学习活动的设计是混合式学习模式设计的重点,要保持线上和线下学习活动的有机融合。(1)线下与线上讨论讨论内容可分为教师和学生导向性两类主题。一类由教师根据课程设计讨论主题和内容;另一类是由学生根据课程,对于兴趣性较高的、时兴的或者难度较大的内容,进行习题分析、专题探讨或者案例学习等。(2)课上抢答与线上测试设计课堂抢答环节,掌握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情况,提升学生对于课堂学习的兴趣和专注力。教师设计或利用在线题库,随机在线测试,平台自动批阅和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督促学生完成学习任务。(3)课后作业与线上成果展示教师通过网络教学平台的“作业模块”,在线作业,并进行批阅。学生可通过网络提交作业,查询成绩。通过个人及小组成果展示,介绍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方法,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协作能力。

5.设计有效的学习策略,提升实践能力

教师根据具体的课程内容和学习目标,设计相应的学习策略,学生经过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探究学习,充分体验学习过程,主动进行知识构建。基础性和理解性内容主要采用问题导向学习策略,教师根据学习目标和内容设定情境,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自主思考,然后小组协作,讨论、分析问题并总结观点,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总结。项目式学习策略适用于应用类、拓展类知识,以项目为导向,通过小组协作,完成项目的学习和知识的构建。对于复杂的综合性学习内容,主要采用案例导向学习法,学生根据教师遴选的典型案例,围绕主题进行分析和研讨,运用基础知识解决临床实践。

6.更新教学理念,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陈坚林教授指出,“教师的角色必须在计算机网络教学环节下进行解构和重建”(陈坚林,2010)。混合式教学模式对教师的专业知识能力、教学设计能力和信息驾驭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1)教师的专业知识要更新和拓展混合式教学模式要求教师重构课程内容,对知识点进行分解和重组,因此,课前“备课”环节变得更加复杂,也就要求教师不断更新和拓展专业知识。(2)教师的教学能力要加强教师不仅要设计课程任务和目标,整合课程结构和内容,整合和录制信息资源,供学生线上学习和课堂实践;还要采用灵活、多变、有趣的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线上自学、线下实践和小组协作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这就要求教师具有非常高的课堂组织和驾驭能力。(3)提升信息化技术素养教师必须熟练掌握信息技术才能进行视频录制、资源上传、学习督导和平台操作。教师应积极参加信息化技术的交流与培训工作,熟悉网络多媒体技术,搭建实时交流的平台,努力完成从讲师到教练的角色转变。

7.加大学校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提升改革效果

(1)在技术支持和资源建设方面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和各种教学资源的设计和投放,需要很好的技术支持和资金投入。因此,学校可以采购或加盟一些优质网络资源课程,既解决了资源重复建设的弊端,节约时间及制作成本,还能大大提升了资源质量和可选择性。(2)教师培训与政策激励方面混合式教学的成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无论教学资源建设和设计,还是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及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提升,均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善。因此,需要学校应鼓励教师参加进修培训,给予一定的政策鼓励,使之保持教改的积极性。

微商培训课后总结范文第4篇

医学专业大学毕业生高就业率和低创业率具有极大关联性,医学院校和医学生对创新创业课堂教学的忽视与就业创业局面的发展变化互为因果,本文立足全国高校就业创业现状和医学教学特点,深入分析导致创新创业课堂困境的原因,从教学内容、形式和教学资源等方面入手探索创新创业课堂教学,探讨如何提高创新创业课堂质量、完成创新创业教育任务、培养创新型医学人才、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战略。

【关键词】

医学;创新创业;课堂教学

一、医学院校创新创业课堂现状

上世纪末创新创业教育从基础教育阶段逐步展开,不断将欧美国家的创新创业教育理论进行本土化改造,在政策引导和配套设施建设的前提下,创业人数连年攀升。1998年5月,清华大学第一届创业计划大赛开启了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新局面,经过近20年发展,创新创业精英教育逐渐达到顶峰,当下已经与相亲、文艺赛事、娱乐晚会一起跻身于四大电视节目热门。各医学院校在团中央、教育部的带领下也积极参与到历届创业计划大赛之中,甚至还摘得奖项名次,但面向包括医学专业大学生在内的全体高校学生普惠性创新创业课程建设依然欠缺。2015年6月10日麦可思研究院《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指出:2014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为2.9%,呈上升趋势,医学专业是就业最热门的专业之一。就业形势大好的局面之下,医学院校对创新创业课的重视程度相对不足,很少有医学院校单独开设面向全体学生的创新创业课,个别医学院校将这门课程设为选修课,多数医学院校将创新创业课程设置为就业指导课程的组成部分,学生学习创新创业课程的课时仅有2-3课时。身为高等医学院校的创新创业课授课教师,如何在课时少、学生轻视和科目专业性低的多重困难下保障课堂效果,激发学生兴趣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创业能力,还需要更多的实践探索。

二、医学院校创新创业课堂困境分析

1.医学生就业率高,创业动机弱

医学生就业率高,就业压力与创业率关联性低,使医学院校创新创业课堂关注度低。由于医院偏爱高学历人才、大中型医院人力饱和等原因,有人认为医学生就业压力大,但医学专业是就业热门专业。国家医疗卫生改革扩大了卫生人才需求,国民健康意识觉醒、老龄化加剧和对生存安全的担忧,使医疗卫生行业大发展、就业形势大好。教育部2015年报告指出:2014届本科毕业生自主创业主要集中在教育业(13.0%)和零售商业(11.1%)两个行业,高职高专毕业生自主创业则集中于零售商业(14.2%)和建筑业(8.2%),就业困难不是创业最主要原因。医学生大多将自身置于稳定职业、技能型行业发展路线,缺少创业动机和激情,在缺乏创业技能的情况下创业比就业难度更大。

2.学业负担重创业精力不足

医学专业是极其务实的学科门类,培养年限比一般大学本科专业更长,不仅需要学量科学知识,还需经历多个科室见习、实习以及两次规范化培训才能真正走上工作岗位。医学生不仅要有物理、化学和生物的牢固基础,还要掌握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等基础学科,仅化学就分有机、无机、医学、分析等多个细分学科,课业压力极大。随着用人单位对医学生学历和规培经历越发看重,医学生考研人数持续增加。2016年国家卫计委官方网站《关于开展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卫科教发〔2015〕97号),要求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础上增加2-4年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再次延长医学生的培训年限。综上所述,医学生对创新创业热情不高,就在情理之中了。

3.创新创业等通识教育课程边缘化

就业率被高度关注、社会分工更迭频繁,许多大学专业被窄化为应职教育,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严重不足,不能正确运用汉字、标点的情况大量存在,历史、艺术等文化修养更是欠缺。公众、高校和医学专业大学生自身均将专业学习置于大学生涯最为重要的地位无可厚非,但医学院校作为普通高等院校,与职业教育学校有极大区别,其中最重要的是: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培养出兼具文化、知识和技能的高等人才。激发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升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创新创业教育目标,也是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医患关系纠纷引发大量伤医悲剧,对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强化医学院校通识教育刻不容缓。

三、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手段

1.创新组织课堂

(1)充分利用视音频等直观传播手段多媒体教学设施的普及,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广泛使用图片、音频、视频等方法传递信息。医学专业的创新创业课不仅是一门技能性课程,也兼具人文课程特性,可利用的影像素材十分丰富。创新创业授课教师可以在教学课件演示过程中插入富有趣味的图片和视音频,用比语言文字更生动的方式向学生传递信息、昭示理念,包括各类影视作品和名人影像资料等。(2)差异化设置课堂互动环节理论学习结合实践是医学专业教学的必经途径,以往的教学互动主要以问答形式进行。在医学生创新创业课堂上,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差异化地开展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班级之间的互动,不仅可以调动课堂气氛和学习创新创业知识技能的积极性,还能提升学生的社交能力,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升。例如:组织针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开展现场“创新工作流程,减少医患纠纷”的“头脑风暴”;让以女性为主的护理专业学生,从提升个人形象魅力角度出发,对身边人提出改善外在形象的建议;让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吐槽”一下学习中的特殊见闻。(3)积累贴近医学专业的教学案例国内外创新创业的案例数不胜数,医学院校教师应从中梳理出与医疗卫生相关的案例,供课堂使用。例如: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创制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抗疟新药赢得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非典斗士”中华医学会会长钟南山曾在首届全运会打破四百米栏全国纪录;欧洲“医者之父”阿维森纳竟然是一个阿拉伯人;护理事业创始人南丁格尔被称为“提灯女神”称谓的由来;阿维森纳体格健壮所以生活颠沛依然有精力留下大量著作,而南丁格尔因体弱差点死于疾病等等。

2.从基本环节入手提高教学质量

(1)开发医学生记忆中枢之外的大脑创新创业课的主要任务是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而传授创业技能。而医学生在繁重的“内外妇儿”课业学习中,已经习惯于记忆知识点,对创新思维的运用十分陌生。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利用逐步引导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利用华罗庚“烧水泡茶”典故来解释创新概念中“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常规”,以“话有三说、巧说为妙”为题来做语言创新的练习,立足护理专业知识背景进行创业项目的征集等等。(2)传播创业知识为辅,授予创新技能为主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至今,已经超越了最初号召创业的初级目标,更多的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转化为可以应用的能力,多方位开发个人潜力,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实现个人价值。教师讲授的知识要跳出创业知识局限,拓展心理学、历史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等领域,更要提示学生如何运用这些知识服务于生活和学习,彰显文化素养在社会活动中的重要性。(3)有技巧地寻找医学与创业的结合点医学生与其他专业大学生的成长经历十分类似,要触动他们的内心,就要寻找贴近他们生活背景的案例和创业项目。例如:药学专业学生在医药生产和销售甚至研发方面有独到优势,护理专业学生更适合养老项目的开发,而淘宝、微商这些生活中常见、常用的事物他们更有发言权。教师还可进行创业实践,在实践过程中切身体会创业中的不同感受,总结经验教训,对所教授的创业理论进行检验,将创业经历作为教学案例与学生和校内外其他创新创业教师交流探讨。

3.将创新创业教育延伸到课堂之外

(1)利用“互联网+”手段与学生建立普遍联系随着全媒体时代来临,联系方式已经从信件、电邮、电话发展为QQ、微信和微博等社交软件,微信公众号、网店、个人网页等网络社交平台也已普及,在较短的创新创业课时之外的时间,师生之间可以建立长久的师生联系,加入学生班级、兴趣小组等群体交流平台,在交流中相互促进、共同进步。(2)围绕校园生活圈与学生进行交流创新创业授课教师可能来自专业课教师、辅导员、校园行政管理人员等不同的教职岗位,教师可以在个人职责范围内,利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活动指导、专业授课的机会,继续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在校园运动会、“三下乡”、迎新和毕业等主题晚会等校园活动中,师生可以进行互动交流,也是教师身体力行、实践示范的好机会。(3)多种形式支持学生的创业实践活动医学院校学生的创业率相对较低,但数量呈增长趋势,主要包括受家长影响在自己的社交圈进行经营、在校园生活中参与了企业校内活动、本身具有较强的创业意愿等情况,更有不少学生是通过创新创业课堂教育启发后而进行的创业实践。创新创业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加以重视和培养,也让这些学生互相发现、“抱团取暖”,并在课后进行追踪指导,从技能和政策上给与更多的扶持,保护学生创业的积极性,鼓励和辅助其发展壮大,发挥创新创业教师对学生创业的指导作用。

作者:付恩砚 单位:川北医学院招生就业处

参考文献

[1]谢建平,等.西部区域基层医生职业认同及职业规划现状[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5(6):882-885.

[2]方丹敏.就业率稳定自主创业大增——《2015大学生就业报告》分析[J].大学生,2015(15):114-117.

[3]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EB/OL]。

[4]曹瑞明,等.关于深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考[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6(1):104-108.

微商培训课后总结范文第5篇

1目前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国际化技能人才培养现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开展多层次、宽领域教育交流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培养造就复合型、高层次、通晓国际规则的、适应对外开放的创新型国际化人才”。随着互联网带来的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社会对具有国际视野的技能人才的需求愈加强烈,也对营销技能人才主体之一的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国际化技能人才。

目前,伴随着我国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樗秤?教育发展潮流,我国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也在尝试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与资源,不少高校都积极开展国外合作办学项目,旨在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高职市场营销技能人才。但是,由于高职市场营销专业长期以来注重学生传统营销技能的培养,对学生国际视野的培养仍缺乏。因而,在与用人单位调研中发现营销专业学生有英语阅读能力与表达能力欠缺,跨文化交际能力不足,国际商务礼仪欠缺,团队合作能力不强,组织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通过对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走访调研发现,大部分院校在培养市场营销专业国际化人才中,主要通过加强英语类课程、商务礼仪课程等方面来实现这一培养目标。但这种方式仅是片面的,不能满足目前企业行业与国际社会对市场营销专业国际化人才的需求。

互联网的深入发展拉近了人们彼此的距离,让世界变小了,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应该具备全球化视野,在互联网的支持下在全球范围内开展营销活动。因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国际知识、国际意识、国际文化、国际交际能力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显得十分重要。

2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国际化技能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国际化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服务于区域互联网零售业、批发零售业、制造业、商业、服务等行业的中、小型企业,具备营销策划、推销业务、在线销售、广告策划、市场调研、公共关系等技能,具备国际视野、人际沟通、团队合作、国际商务礼仪和惯例、市场职业素养、商务英文会话写作等素质,具有创新创业知识,能胜任国际市场营销、推销业务、网络营销、促销策划、市场调研、公共关系、跨境电商等工作岗位的国际化技能人才。

3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国际化技能人才培养规格内容

31知识结构

了解社会常识、消费心理行为知识;了解互联网知识,掌握网上信息传播的途径、平台、销售平台等网络知识;掌握O2O职业领域的工作过程和理论知识;能熟练运用外语,具备基本的和外国人交流沟通的能力;具备职业领域对应的品牌营销知识、网络营销专业知识;掌握市场营销、国际市场营销、网络营销的原理和规律;掌握广告策划、公关策划、客户关系管理、推销技巧等专业知识;掌握电子商务业务知识;掌握商务谈判、线上销售等专业知识,能构建知识网络。掌握市场营销、商务外语、创新创业三体一线的知识结构。

32素质结构

能尊重别国的意识形态、文化、价值观、风俗和宗教信仰,无狭隘的民族观;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开拓创新精神;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具有责任心、事业心、进取心;具有创意素质、文案素质、演讲与表达素质、人际沟通与合作素质、自愿公平诚信的职业素养。

33技能结构

具备进行市场营销相关实践工作的技能;能从传统途径和新型营销方式来开展营销活动;能熟练掌握国际交往礼仪和惯例,有良好的合作创新精神;能熟练地应用互联网开展工作;能熟练进行计算机操作,熟练使用Photoshop、Microsoft Office等工具开展工作;能熟练地使用外语进行商务会话、应用文写作、专业资料阅读以及相关资料翻译;具备较强的项目组织、商业谈判、协调沟通、人际交往能力。

4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国际化技能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

基于对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国际化技能人才培养规格内容的分析,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可以分解成网络营销、商务英语、促销策划、市场调查与预测、推销业务、创新创业等六个不同的能力模块。围绕每一个模块进行对应的课程设置,包括网络营销、广告实务、在线销售、商务英语、跨文化沟通、商务英语视听说、促销策划、市场调查与预测、市场营销、推销业务、SYB创业课等多门课程。通过模块与课程的设置,培养学生的网络营销能力、商务英语能力、促销策划能力、推销业务能力、市场调查能力以及创新创业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国际视野、国际意识、国际知识和国际交往能力。

41网络营销能力模块

能力要素:能制订网络营销策略;能开展网站建设策划或选择电子商务平台;能策划和装饰店铺;能策划和操作产品上线;能策划和网络广告;能策划网上促销活动;能进行搜索引擎优化;能开展邮件营销;能开展博客营销;能开展社区营销;能分析利用网站统计数据;能评估网络营销效果。

课程设置:网络营销、广告实务、Photoshop设计、在线销售、营销策划。

42商务英语能力模块

能力要素:能良好掌握英语沟通技巧;能撰写英文书信等商业信函;能进行英语会话;能与外商进行商务沟通。

课程设置:商务英语、商务英语写作、商务英语阅读、跨文化沟通、商务英语视听说。

43促销策划能力模块

能力要素:能制定营销战略规划;能对产品研发、设计、销售策略提出建议;能进行广告策划与;能策划与实施促销活动;能策划渠道建设;能策划终端营销;能培训营销人员;能对营销团队建设进行策划;能参与营销体系管理制度和流程的建设。

课程设置:促销策划、团队建设与人际技能、渠道管理。

44市场调查与预测能力

能力要素:能明确调查问题;能界定调查范围,确定调查内容;能选择合适调查方法;能制订调查计划;能进行实地调查,收集所需信息;能整理获取的信息;能统计并分析信息;能进行预测,给出解决问题的建议;能撰写调研报告;能进行调研评估。

课程设置:市场调查与预测、市场营销。

45推销业务模块

能力要素:能收集市场信息;能制订个人销售计划;能明确目标客户;能制订拜访行动计划,并在拜访完毕后填写总结;能做好拜访准备;能在接触客户中识别有效的客户;能应用FABE等模式介绍产品;能有效促成交易;能结算账目;能进行销售服务;能催付账款;能进行渠道管理;能进行大客户接待;能参与其他营销活动;能应用电话进行良好效果的沟通。

课程设置:推销业务、商务礼仪、商务谈判、经济法、消费心理学、演讲与口才。

46创新创业能力模块

能力要素:能产生创业想法;能设计创业计划;能实施创业计划。

课程设置:SYB创业课、创意思维课。

5实现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国际化技能人才培养规格的途径

51开展中外合作办学

中外合作办学已经成为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的一大热点,有无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已经成为衡量一所示范性高职院校的重要指标。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国际化市场营销人才,就必须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引进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中外校方根据我们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市场实际需求制订合适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实训大纲、考试大纲,双方可以各自保留各自的教学模式,双方互认学分或者互认毕业证书。授课形式上可以由外方教师进行授课或者由经过培训过的中方教师进行双语授课。我方学生可以到海外进修学习,感受外国的学习氛围与风俗文化,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国外风情。学生还可以进行学历教育或者非学历教育,选择全日制课程或者非全日制课程。

52吸引海外学生,营造国际氛围

高职院校可以把国际文化氛围列入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学校层面上建立多元化的国际交流机制,加强学校对外交流的力度,以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为依托,吸引海外学生来校学习。通过校园内海报、文化墙、微信、微博等沟通宣传工具来营造校园内的多元化文化氛围,致力开展校园文化交流活动,加强多元文化的发展与理解。此外,加强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国际意识教育,通过专业活动、竞赛活动等来增进留学生与本校学生的沟通,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53注重师资队伍国际化培养,开展青年教师海外进修工作

学生是教学之源,教师是教学之本,教师在高等职业教育改革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要培养具有创造才能、适应多元社会的国际化学生,就必须具有国际化素质的专业教学队伍。高职院校可以引进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教师,同时注重师资的国际化培养,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国际化培养,定期开展教师素质培养、业务培养、出国进修培训以及引进外籍专家校内培训。给予青年教师到德国、美国、新加坡等高职教育发达国家学习的机会,让青年从繁重的课业压力中走出来去提升自我,通过多样化的学习和交流,提升教师的国际素养。

54教育理念国际化,教学模式与国际接轨

构建国际化课程体系,在原有的课程基础上新增国际化元素课程,以国际化视野构建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机制,推进国际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将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融入课程中去,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实施与国际接轨的教学模式。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吸收他国先进的教学理念,改善单一的成绩评价方式,采用成绩评价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从多方面去评价人才,注重学生实战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的国际化市场营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