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多媒体与语文教学

多媒体与语文教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多媒体与语文教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多媒体与语文教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电教媒体;语文教学;作用

一、多媒体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1、用多媒体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配乐朗诵,投影片,乃至于用多媒体提供的有关背景资料、影片、录像等,能创设与教材密切相关的情和景,通过声像并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2、运用多媒体可以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在语文课教学中,教师要适当的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灵感。

二、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多媒体教学并不排斥传统教学的模式。多媒体教学手段是新生物,其课堂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其进步性与优越性无可置疑,但其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手段与方法,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经过长期的课堂实践所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一种教学模式,其教学经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是中国教育、乃至世界教育的几千年发展的结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实用性。

2、要使多媒体教学与教学内容有机组合、突出重点与难点。在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借助其交互优势和视听优势,从听觉、视觉、空间等多种视听途径将抽象的、难以直接用语言来表达的概念和理论以形象的易于接受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从而加强学生的听课效果、思维效果。

多媒体与语文教学范文第2篇

一、在新课导入时燃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凡富有成效的学习,学生必须对要学习的材料具有浓厚的兴趣。”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动力,它促使学生津津有味地去学习,并得到很大的满足。具有学习兴趣的学生,其求知欲一般不会减弱或消失,而求知欲的满足,反过来又会丰富和深化学习兴趣,使儿童产生与更高认识水平相适应的学习兴趣。小学生年纪小,好奇心强,在学习过程中,大多表现出对活动过程本身产生的直接兴趣。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紧扣教材,选择和设计形象生动的媒体资源,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蒲公英》一文,由于学生对蒲公英没有感性认识,因此,课题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若精心设计制作蒲公英的近景、远景,花朵、种子,个体、群体的幻灯片,大量的图像,使每位学生仿佛亲眼目睹了蒲公英的种子像小降落伞一样飘向四面八方,从而激发他们强烈的好奇心。此时,教师设问:“作者为什么要写蒲公英呢?”学生兴趣浓厚,迫不及待地想从课文中找到答案。一种自主乐学的氛围为全文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二、在重现形象时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语文学科具有非常明显的情感性,“文章不是无情物”。凡是优秀的文学作品,无不是作者情感是流露。多教媒体可使课文的语言材料变成可感的情景,让课文中的情感迅速渗透到学生心里去,从而使学生耳醉其音、心醉其情。多媒体对声音的处理使学习者在除视觉上的感受之外,还能随时反复地体验听觉上的感受,使体验过程更趋于完整。如教学《飞夺卢定桥》一课时,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创设一种特定的教学情境,学生被带进了作者笔下的情感世界,从而萌发了"我向他们学习"的强烈愿望。

再如教学《丰碑》时,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教师提问:“丰碑”是什么意思?课文中的“丰碑”具体指什么?用多媒体演示:大雪纷飞,在一棵大树下,军需处长被大雪覆盖着,如一座晶莹的丰碑。接着,教师启发学生:军需处长怎么会冻死的?在冻死前是怎样的情形呢?导入重点段的学习。多媒体演示:画面渐渐清晰,出现了老战士的形象,他冻僵了……学生通过朗读分析,理解了军需处长的一心为公、毫不利己的高贵品质。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他的精神,可用多媒体把两个画面结合起来:老战士冻僵了,雪越下越大,覆盖住他的身躯,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运用多媒体,通过两个场景的对比,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使学生的内心受到极大的震撼。

三、在质疑问难时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给学生以思维上的启迪,触发学生思维的灵感,为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创造了条件。如《草船借箭》这一课,当学到“草船借箭的经过”这一部分时,我放了一段录像:画面上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然后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放完录像,我问学生:“同学们看完录像后有什么疑问吗?”学生纷纷举手回答:“诸葛亮为什么选了大雾漫天的时候去取箭呢?”“诸葛亮为什么下令把船一字儿摆开呢?这有什么妙用呢?”“诸葛亮为什么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呢?他们不怕曹兵出来反攻吗?”……我充分肯定了学生的疑问,又鼓励其他同学来解答这些疑问,通过由学生质疑,再由学生解疑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拓展他们的思维。实践表明,应用多媒体技术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教学手段,借助这一手段,可以促进教学思想和观念的转变,及教学内容、方法、模式的更新和师生角色的相互转化。

四、在关键时加深学生的理解与体验

传统的“范读”依靠的是教师的一张嘴。但无论多么高明的教师,他的语言也不可能十分标准。多媒体融形、声、光、色于一体,学生可以一边听课文,一边看根据课文内容配置的图画或视频。这些多媒体能清晰地把动态的画面展示于学生眼前,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之加深情感体验,为深入理解文本作铺垫。如教学《荷花》一课第四自然段时,“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冒”在这里是长的意思。为什么作者用“冒”而不用长呢?这时我用多媒体,把事件创设放映出来,在屏幕上出现了一池茂密的荷叶,一朵朵荷花从水面一直往上长,在挨挨挤挤的荷叶之间露出来,用“冒”字比用“长”妙在何处?这时有的学生回答:“冒”字能衬托出荷叶的茂密,也写出了荷花的生命力,这样就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把远的拉近,把虚的变实,把难的变易,从而加深理解、感悟和体验,使难点在生动有趣的气氛中迎刃而解。

五、在课外延伸时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多媒体与语文教学范文第3篇

一.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生活处处有语文。”怎样使一潭死水般的语文课堂变得充满生机和有活力呢?多媒体教学能使语文课堂有生活味。如,我教学《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时,利用视频、网络技术把“罗布泊优美的仙境”展现在学生面前,他们的学习热情立刻高涨起来,唤醒了他们内心深处对优美的自然风光的向往。面对县城高楼大厦的林立,学生无奈中在企盼那清澈的小溪和碧绿的森林,那里才是心灵的皈依。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改变了教师以往口耳相传传统上课的方式,比如,过去对抽象的、难理解的内容,教师要花费很多时间去讲解,而运用多媒体课件就能用形象具体化的手段,让学生易于理解,会使学生乐学,主动地学。

教师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拓宽了学生的求知视野,学生与社会更接近,与自然更紧密地联在一起,更能激发学生爱科学的兴趣。也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例如:在讲《旅鼠之谜》一课时,我播放了北极旅鼠生活情况的视频片断,把学生带入一个新奇、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学生视野开阔、兴趣浓厚,积极主动地参于到教师所设计的活动中来。多媒体为学生创设出良好的学习情境,为进一步愉快地学习语言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运用电教手段,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中心、以主题为线索的教育方向。

二.计算机多媒体可以增加课堂教学信息量的输入,拓展学生的视野

中学语文教学时间紧、内容多、信息量大,以前我们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课前必须认真备课,写好教案,课中还要将内容用粉笔写出来,这样既浪费大量时间,也增加了老师的负担,一节课内容往往还没有讲完就下课了。随着信息技术的引入,在这一环境下,教师不再以黑板和粉笔为武器进行“一讲到底”式的教学,而是根据网络教学的需要,通过多媒体教学信息控制台,利用计算机、投影仪、大屏幕,调用自己在校园网上的教学站点,引导学生展开研究性、探索性的学习。这样既减轻了老师和学生的负担,也提高了教学质量。例如:学习一些名家名作时,我不再让学生去图书室或书店搜寻有关此作家的资料及相关作品进行比较阅读,而是我们共同从网络上搜。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增加课堂容量,使学生学习积极性、自主性和合作性增强,为语文的创造和发现学习提供了条件,同时对高密度理解知识提供了可能,同时又能拓展学生的视野。特别是促进了农村语文教学,农村孩子没有见过的新鲜事物,多媒体给他们提供了机遇,给他们打开了世界之门。运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可以增加课堂的知识容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让学生能“走出国门,了解世界”。有时用小黑板出的课堂练习题,改用投影仪效果会更好,能节省人力、加大练习量。

三.可以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进行协作学习,共同提高

多媒体呈现了大量的信息,每个学生都有可能学到不同的内容,对同一个主题产生不同的理解。这就要求教师组织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互相交流和沟通,协商学习,通过多种方式创造性地组织和交流信息,共同完成一个主题。完成某一学习任务时,学生可以通过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借助别人的帮助,利用有效的学习资料,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有时,学生遇到不会的问题,我也无法解决时,就与学生一起看视频,听专家讲解。计算机网络开阔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通过网络多媒体把西方优秀的教学经验融入中国特色的教育之中,培养未来中国的栋梁之才。现在,是开放型的社会,在国际社会中各国交流互动才能共同发展,教育也是如此,“闭关锁国”式的教育终究会被社会淘汰。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爆炸的时代,不学习就意味着落后,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有“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做到博学多识,引领学生紧跟时代步伐。

多媒体与语文教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 多媒体教学 反思 原则 对策

在轰轰烈烈的语文教学改革中,多媒体教学以其它教学手段无可比拟的优势,正逐步走进课堂,对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语文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显示出语文教育改革的美好前景。本文针对语文多媒体教学,深入分析多媒体应用于语文教学的优势及弊端,努力为语文多媒体教学寻找创新点和突破口,以期对多媒体教学的发展有所裨益。

一、 多媒体语文教学的优势

(一) 能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技术的出现,能把声音、图像、文字、视频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化静为动,变枯燥为生动,变抽象为形象,打破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创设一个更为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这样,直观形象与联想、想象相结合,就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去体味作品中所创造的意境,迅速而正确地把握文章的内涵。

(二) 有利于优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运用多媒体上语文课,打破了课堂45分钟的时空限制,纵贯古今,横跨中外,节省大量的时间,而且借助于直观的形象,有些内容无需长篇大论,学生已了然在胸了。

(三)有利于实现个性化教学

教师利用多媒体的超文本技术对教学信息按联想思维方式进行非线性地组织与管理,将教学内容变成一个个单元体系,实施柔性的教学计划,由于这些单元是可以互相调整和调换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合理分配时间,利用网络资源,选择一条最适宜的发展途径,实现真正的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学。

二、 多媒体语文教学的弊端

近几年来,随着多媒体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计算机应用于教育领域创造了广阔的天地.多媒体课件广泛运用于教学的同时,一些多媒体教学的误区也随之产生,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语文教学的局限性体现在:

(一)多媒体不能取代语文个性化教学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不单是认知活动,同时也是情感活动。语文课的特质要求语文教师用优美的语言,通过生动富于魅力的朗读,去诱发课文中的美,去感受作品中所蕴含的丰富情感,以诗人般的激情,创设课堂的美的氛围,同时将自己感受到的美去感染学生,并通过师生的思维互动,碰撞出心灵的火花。而这一切,多媒体课件是难以取代的。但是,目前大多数语文课,由于多媒体技术的介入,语文教师注意的是多媒体的操作和教学内容的演示,学生眼睛盯的是多媒体的演示屏幕。在这样的被多媒体“统治”了的课堂里,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已“目中无人”,人性化的师生人际情感交流已被冷冰冰的“人机交流”所取代,哪里还谈得上语文个性化教学?

(二)多媒体的滥用与误用,直接导致了语文课教学诗意的苍白

在多媒体语文教学中,文学作品中所包含的韵味是网络或一个课件难以演绎的,绝不能以生动的图像和音乐来替代学生自己对语言的领悟。教师不能过于依赖以声像功能为主的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而应该让师生之间面对面的共同研读与欣赏,领悟语言运用的规范、准确和意蕴丰富等,达到培养语感的目的,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三、走出困惑的选择

多媒体发展到现在,就面临着困惑,多媒体应用于语文教学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我们应该如何取舍?首先,笔者认为我们应该抛弃那种“非此即彼”的极端思维方式,针对不同对象做出切实有效的选择。其次,为了让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更好地发挥其功效,笔者建议在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时不妨遵循以下原则和对策:

(一)原则

第一,以教学性为出发点。教师在进行授课时应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为主要目标。使用多媒体与否,关键是看能否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能否有利于活跃学生思维,即以教学性为出发点。如果不根据实际,只是一味地赶时髦,不仅不能发挥多媒体的教学优势,反而会起到画蛇添足的效果。

第二,以学生为中心。多媒体技术运用于语文教学,究竟是为了促进教还是为了促进学?目前,人们在多媒体语文教学中较多考虑的是教的因素,即如何通过多媒体手段提高教师教的质量。笔者认为运用多媒体教学时要把重点放在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提高学习效果上,也就是说,要以学生为中心,比如:课件制作应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接受力和理解力;课件制作应充分考虑学生可能提出的一切问题。

第三,尊重语文学科的特点和规律。语文学科不同于数学、物理等学科,语文教学更是一种情感教育。如果语文课上没有了语文教师富有激情、充满个性化的声音。那么,这样的语文课就必定索然寡味,学生的积极性又从何而来?因而,我们必须尊重语文学科的特点和规律,切忌滥用或不恰当使用多媒体技术。

(二)对策

1、维持策略。在语文教学中,对于某些问题,用传统的语言、文字等形式已能表达得十分清楚,如果单纯为了追求形式的多和全,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收集、制作影像资料,必定得不偿失;另外,文学语言不同于其他语言,利用多媒体直观的视觉形象有时是难以传达文学语言的丰富内涵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能一味追求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相反,继续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是最佳选择。

2、折衷策略。多媒体教学与众多其他教学手段相比有着独特的优点,但是多媒体并不是全能媒体,并非所有课程的所有教学都必须使用或适宜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因此,把多媒体与其它多种媒体同样看待,研究多媒体与其它媒体的有机组合,在教学中合理设计、搭配、应用多媒体和其它媒体,共同发挥出综合效益。特别是选择适合发挥多媒体特性的语文教学内容,制作多媒体教材,把有限的制作能力用在关键的地方,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多媒体与语文教学范文第5篇

一、充分认识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的优越性

比起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其独特之处:

首先,有利于活跃气氛激发兴趣

引进多媒体辅助教学效果不同,一堂课里面有音乐、有图片、有影像、有看的、有听的,内容丰富多彩,学生自然就会产生兴趣。例如在讲授的《沁园春•长沙》时,我在课件上一一展示“层林尽染”的枫林、“漫江碧透”的江水,再逐一勾画出竞发的船只,翱翔的雄鹰,嬉戏的游鱼……再播放配乐诗朗诵。这样,学生就更直观真切的感受到秋天的气息和秋色的美好,不禁兴趣大增,教学自然也就能顺利进行。

其次,有助于增大容量提高效率

语文课向来以其知识涉及面广,内涵丰富见长,引入多媒体教学后,这一优势更加突出,如在教戏曲时,考虑到学生对戏曲知识比较欠缺,我特意制作了一个课件,将有关知识在荧屏上一一归纳播展;教文学作品时,我也常通过课件将作者的照片、生平资料,代表作等一一展示在屏幕上,让学生在很短的时候内掌握相关的文学常识,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又增进了课文的理解,效果显著。

最后,有利于增加变化突出重点

多媒体可以通过色彩变化等方式来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或难点,给学生一个视觉上的冲击,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更快地接受知识。教师在准备课件时,可以标好所讲内容的轻重点。讲课时放到屏幕上,学生一目了然,就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了。

二、正确认识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存在的弊端

多媒体技术并非“万能”,它同任何事物一样,也有自身的弱点:

第一,易缺乏情感交流

语文和其他学科的一大区别就是非常强调教学双方的情感交流。文章不是无情物,师生俱是有情人。多媒体教学中不乏精彩的画面,但课堂中更应该有教师精彩优美的语言来启发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吸取知识的甘泉。如果课堂从头到尾只听到音箱里的声音、看见银幕上的图像。那么教师俨然是一个“放映员”,这样的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第二,易加重教师负担

一个精心制作的课件至少要花几天时间,这样一来对教师的要求就很高,要花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才行,这就无疑会加重教师的压力和负担,影响了教师去深入探讨课文,挤占老师们摸索教学规律的时间和精力。

第三,易限制学生发挥

多媒体课件是预先制作的,而真正的语文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学生的思维活动老师不能也无法设计的,但多媒体教学中教师需要完整的使用课件,必须连学生的活动和思维方式都要预先揣摩,整堂课亦步亦趋地跟着课件走,教师手脚被束缚,学生思维也被框定。

三、努力探求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的科学“整合”

多媒体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能大大增强教学效果,但我们在运用时不能忽略语文学科本身具有的特点,应努力使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实现科学的“整合”。

1.以尊重语文课教学规律为前提,合理运用多媒体

多媒体能给语文教学带来“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图式”教学方式。但是,对于语文课而言,不是任何时候都需要能够用多媒体技术来“形象生动”一下的。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我们可用多媒体来营造气氛,唤起情感,引导想象,但决不能完全用屏幕、画面来代替文学意境。笔者曾听过一位教师上《再别康桥》公开课,在这节课中教者只用了简单朴素的多媒体画面来介绍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及诗歌表现的画面意境等,其余大部分时间基本采用的都是提问启发、组织讨论、朗读训练等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我认为这是一堂上得很成功的“语文味”浓厚的多媒体辅助教学课,它尊重了语文教学的规律,兼取了传统语文教学与多媒体辅助教学两者的优点,达到了既训练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又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目的。

2.以满足语文课教学需要为目的,灵活使用多媒体

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形象性、综合性、人文性等特点决定了语文课堂教学结构的多面性和复杂性。因此,语文课上的现代化教学工具的选用不应该是固定、刻板、单一的模式。我们要深入分析各种类型课文、各种知识和技能的教学特点,灵活地使用多媒体。例如在小说《药》的教学中,我借助了VCD,把《药》的电影作为教学参考材料,选择重点片段在课堂上放映,帮助学生理解;在《荷塘月色》、《我的空中楼阁》等写景散文的教学中把名胜风光的VCD或图片放给学生观看,增强其形象性;在《神奇的极光》和《南州六月荔枝丹》中借助有关科技录像,让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缩短盲目想象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