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国近现代史论文

中国近现代史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国近现代史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国近现代史论文

中国近现代史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课堂教学 学生发展 教学评价

历史教学评价是历史学科与教学评价相结合而出现的一个新领域,高中历史教学评价是基础教育历史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新形势下,研究目前高中历史教学评价的弊端及其策略,对我们指导新课程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及其教学评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现行高中历史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

1.评价“主体”错位,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和个体差异性

为了实现其甄别和选拔功能,现行的高中历史教学评价在试题内容、试题的设置和结构认定上,主要是由教师、学校、政府等权威来负责,明显呈现出“他评”特征。在评价过程中,学生是被评价者,是教学评价的客体,学生始终处于一种消极被动的地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得不到应有尊重,主体性作用得不到很好发挥。由于在评价中缺乏学生的自主、积极地参与,教师发现的问题往往不全面、不准确和不透彻,从而使评价的激励、改进、调节的功能得不到很好发挥。

2.过于注重对学生认知的评价,忽视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

现行高中历史教学评价和高考历史试题命题的依据是历史《教学大纲》和每年的《考试说明》,实际上是指标评价体系。它根据基础知识目标、能力培养目标和思想教育目标三个部分把每节的内容建立相应的目标,然后分解出二级目标、三级目标。这种注重对学生知识的考查的评价体系的弊端和危害主要有:

1)学术性浓厚加重学生理解力。指标评价体系除了关注一般的史实,还要学生认同许多带有专家个人感彩的史论。在历史高考试题中,往往有命题专家的个人观点揉合在试题内容之中,学术性太浓,加重学生理解力。

2)知识性太重影响了学生全面发展。高中生除了掌握五本历史教科书上的知识外,还要掌握补充的历史史实中关于原因、影响、性质、实质的分析,掌握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对比、归纳等关系的内容,还要经过超过正常作业量的历史高考模拟试题、全真试题的训练。学生学到的仅仅是“历史知识”,而对跨学科、超越学科的知识却知之甚少,这种评价体系严重脱离学生的日常社会生活、社会实践活动,脱离学生的经验和立场,较少的关注学生的技能和技巧的形成,轻视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学习方法、情感态度、合作精神、价值观等方面缺乏应有的重视。

3)主干知识不突出日益弱化历史教育的功效。中国近现代史在高中历史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近现代史应该是以生产力为标准,应突出介绍中国近代化和现代化的历史,但这条线索却始终若隐若现于现行的历史指标评价体系和教材中。的确现行中国近现代史也较好的发挥了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的教育功能,但是,主干知识不突出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历史教育功能的全面发挥。

3.盲目追求历史教学评价的量化性和客观性,忽视质的评价

目前,历史高考考试分数和升学率是评价教学质量的主要指标,因而标准的智力测验和学科考试就成为教学评价的主要方式。这种评价方式在很长时期内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这种评价方式容易导致强调标准化统一,学生发展没有个性;盲目追求“量化和分数”,制约高中历史教学改革的发展;分数至上加剧高考竞争的地区不公平性等弊端。

二、高中历史教学评价的策略

1.高中历史教学评价应该采用多元的评价方法

考试不是一个结论,而是一个起点的标志。传统高中历史教学评价的种种弊端,已经失去了学生最宝贵的品质―探究和创新,而这恰恰是培养学生素质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质性评价方式强调多种评价方法的整合,是为了更真实的反映教育现象,从本质上不排斥量化的评价方式,它是对量化的反思和革新。在质性评价的内涵上应该包括量化,通过整合,使评价更加完整、科学,以更符合历史课程改革的目的。目前,评价方法的单一性己经不适应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的要求,因此,新课程下的高中历史教学评价要求采取多元化的质性评价方法。

2.重视师生双方实际参与

在高中历史教学评价过程中,有关高中生能力、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是用简单的量化评价无法完成的,也是纸笔测验没有的。这种更多的以学生运用历史知识的表现、运用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运用历史知识所体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基础的表现评定,它广泛体现于个案分析、教师观察记录和日常评价、历史小论文、答辩和辩论、历史制作和历史调查、档案袋评定之中,它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求历史教师把课程、教学、评定三者融为一体并融入到日常教学生活中去,并和学生一道参与教学评价。也许表现评定与目前多数历史教师所做的评价相比,表现评定会要求更多的书面作业、历史小论文、录像、录音、曲线图、图表、图解及地图等,而且这些表现评定应该取得我们事先所想到的效果,但我们应该怎么样做呢?我们可以从下面获得一些全新的启示。

1)我们不必每天都要评价每个学生,而只须周一到周五平均每天评定几个学生就行。

2)我们不必在星期五把所有的同学的历史作业全部收齐而只须每次只收一部分作业(事先不要通知)或者是抽查。

3)历史成绩单可以不必在一天之内而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发出。

4)让学生更多地进行自我评定、同伴评定、小组评定与班级评定。

3.教学方法、手段是否符合新的教学理念要求

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学方法、手段的多变。但是它们还必须以学生的学习有效性为评价的依据。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是符合课程教学理念的。往往问题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着教学的质量所以课堂上的问题应当是有层次的,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的。这一教学方式,能使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小组成员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对不同智力水平、认知结构、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的学生实现“互补”,达到共同提高同时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师生之间的交流,并把两者有机地贯穿起来,使信息交流呈纵横交错的立体结构。

参考文献:

[1]张佳兵. 对新课程标准实施后高中历史教学评价的研究[J]. 考试周刊, 2008,(03) .

中国近现代史论文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文化现代性就是指要以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为主导,以民族文化为本位,保持中国儒学文化所蕴涵的稳定性、延续性和包容性,学习西方的理性精神,把握真、善、美的理性认知方式,直面全球背景下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反思现代人的实践行为和思维方式,拯救现代人心中的困惑、彷徨与焦虑,使东西方文化从差异逐渐走向融合,这也正是笔者所要探讨的问题——对文化现代性哲学解读之意义所在。

马克思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我们党的根本指导思想,这就决定了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本质的体现,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先进文化,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是认识和指导社会发展的理论基础,指导思想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之所以把先进文化称之为和谐文化,表现在其价值取向是有利于全人类和谐与可持续发展,使人们在心灵自由、身体健康、财富均衡分配等方面获得最大满足,最终实现多民族、多文化相互尊重、和谐并存而共荣。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人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文化自觉。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只有用一元化指导思想整合和引导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和文化建设,才能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和谐文化是全球经济、政治发展的基础和支撑,可以说,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是文化现代性的一根“红线”。

一、问题的提出

19世纪,曾经有所谓“世纪末的悲哀?笼罩着现代人的心灵,马克思的“人类学笔记”批判对人性的异化,把探寻人类共同的精神出路作为主旨,建构真、善、美之统一的人类精神境界,实现人类的解放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正是对人的“单面性”的超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现代性的主体,就是强调人的尊严与自由,肯定人的主体地位,让人以主体姿态面对整个世界,在现实生活中,通过创造、享受、内化人类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公众话语”,来真正得以实现。人就是通过生活世界,自觉选择实践环节来实现人的需要和满足,从而成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人。

随着实证科学的泛化与技术统治的深入,人们的追求集中在对物的占有与消费上,“物”成为衡量人的唯一标准,人越来越被程序化了。因此,人的期望以及某种意识被深深地解构了,人所扮演的角色,在一种“物是人非”的境遇中,人就变得“无能为力”和“力所不及”了。道德沦丧、文化艺术商品化、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功利化等现象比比皆是,因此导致人们表现出对处境的担忧、对前途的彷徨,特别是对丧失未来可能性的顾虑、焦灼。所以,只有上升到文化的层面,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

二、探寻东西方文化差异的渊源

纵观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区别,还要追溯到人类的发展形成时期。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的形成主要是源于东西方自然环境及地形地貌的差异所决定的。翻开地图可以清楚地看到东方的河流基本都是东西走向的,在河边及附近居住的原始人类,不能随动物的迁徙而奔走,一年要面对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为了生存,为了繁衍后代,开创了钻木取火,以及神农氏的谷物等植物的种植技术,从而出现了以农耕文化为主的生活模式。由此靠感觉和经验来判断的方式,自然就成为了东方人赖以生存的思维方式,为此出现了东方古代科学的盛行与发展,奠定了东方文化的感性基础。而西方的地貌大多是南北走向的河流,在一条河流上会同时跨越一年四季的气候与温度。古人类可以在不远离河流的地方进行狩猎,以满足对食物的需求,而且动物的迁徙也不会远离河流,所以,古人类就会随着动物的迁徙而发展成为游牧式的生活方式,如何精准地捕获猎物成了他们思考与创造的契机。因此,严谨的科学观念和理性思维自然就发展成为西方文化发展的根脉,成为西方文化发展的渊源。最终决定了西方的理性基础。随着人类科技水平的不断更新与发展,使得东西方的交流越来越频繁,而在生存问题得以解决之后,东西方的差异也自然在缩小,东西方文化的发展也越来越走向融合。

三、从“儒学”来解读文化现代性

谈文化现代性,就要探讨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探寻人类的精神出路,追究人生的动力与意义的来源。而中国的儒学文化的稳定性、延续性以及包合性,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从中国百年思想史来看

中国百余年的历史与当今的“现代性”观念是不相吻合的。中国试图以迅捷的行之有效的方式实现中国的现代化,为了解决中国的出路问题,历代仁人志士殚精竭虑、上下求索,洋务派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自我完善的折衷方案遭到否定。在文化启蒙运动中,竭力强调中国的儒学文化不能解决日益具有全球色彩的现代化问题。尤其是科技问题,因为儒学文化最核心的价值体系中,几乎没有科技的一席之地,而科技正好是侵略与反抗的“工具”,所以人们对儒家的治国方略抱着一种全盘否定的态度。因此,中国人在西方的坚船利炮面前放弃了自己一向赖以立身行世的价值标准,事实上并没有就此获得成功,反而遭到日本帝国主义国家不同方式的侵略,这也正是主体价值丧失的结果。

(二)从中国现代化的文化进程来看

中国儒学文化在20世纪8O年代中期曾一度被批判,中国到底是向传统文化寻根,还是转向西方?因为当时很多知识分子认为,中国之所以不能很快进入现代化国家之行列,就是因为中国儒学文化“有问题”,直到李泽厚的《中国近现代史论》一书的出版,让人们在理性思考中对中华民族的文化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而且也直接影响了2O世纪8O年代中国大陆的思想启蒙运动,

(三)从现代人的生存状况来看

在一个多元化的时代,人的独立性越强,人与人的依赖性也越强,因此决不能把自己的利益置他人于不顾。人类在面临生存危机的时候,接踵而来的便是精神危机,当我们在享受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精神上的缺失感反倒日益严重。这正是价值理性匮乏的集中表现。所以迫切需要一种文化的支撑,让人们心灵上得到充实,让人们时刻感到自己是社会中有价值的一分子,是家庭成员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从而学会尊重生命。

四.从韦伯的“祛魅”来解读文化现代性

按照被称为“欧洲近代文化之子”的韦伯的观点来看,文化现代性就是世界的“祛魅”,是宗教世界观的消除和世俗文化的产生形成过程。在《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韦伯指出,新教和传统的宗教是不一样的,因为传统的宗教禁锢人的精神,而新教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建立了世俗的生活,恢复了人的本性。所以,只有打破了人类数千年来习以为常的传统制度和行为,才能够进入到“现代”的境地,而传统主义不允许任何创新的尝试,所以也封杀了进步的可能性。在韦伯看来,人们在思想行动上不仅仅是一种物质利益的计算,他认为只有在西方,尤其是中古时期的欧洲,理念上的因素以“宗教”最具有代表性,它就是一个“底版”,是现代性的根基,并且能够产生实际的力量。韦伯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因素发展成资本主义社会的过程,不能只用经济的原因来解释,西方的某种“精神气质以及人的个性化起了关键的作用”。按照韦伯的观点,现在的“道德观”是从宗教信仰中发展出来的,它借助于科学经验,获得了自主规范性,而其中的根本,是西方独具的理性精神。从韦伯社会学的角度来审视,所谓的现代性是一个不断分化的历史进程。在世俗和宗教事物被加以分化之后,社会的与文化的事物也逐渐分离开来。韦伯表述为经济、政治、审美、等诸多价值领域的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