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生美术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把握学生的基本能力的形成。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生生互动,让学生在同伴的评价以及自我评价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发展自己的美术能力。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过去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言堂的行为,要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让学生之间建立一种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更加平等民主的生生关系,让学生在这样一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新型互动方式中更好地完成美术学习。如教师在学生完成美术习作之后,就可以引导学生在小组之内相互传阅,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点评。学生在其他同学悦纳的眼光中强化自己成功的喜悦,并在同学的指点下了解自己美术作品的不足进行修改。生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从同学的眼中更好地发现了自己。
二、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美术学习的互动
(一)巧用多媒体课件,实现人机互动。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巧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完成人机互动。在人机互动的基础上,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美术能力途径的引导,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完成美术能力的提升。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进行美术知识的学习,运用新型的教育学理论,注意使儿童乐意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多媒体课件鲜艳的色彩让学生形成画面的感知,尊重学生的内心体验,让学生在互动关习中形成自主、积极、有效的学习活动。如在人教版小学美术教材第一册《让大家认识我》的教学中,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创作工具,认识常用颜色以及不同风格线条的表现,学生在与多媒体进行人机互动的基础上,体会到不同的笔触,不同的画布所产生的不同的画面效果。
(二)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完成生生互动。
在小学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在课堂教学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建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互动的重要性马宗平(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榆关学区大刘庄小学,河北秦皇岛066303)摘要: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互动式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关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美术学习的互动,并努力强化评价方式,引导学生在评价中真正提升自己。关键词:小学美术;互动;重要性中图分类号:G61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035(2015)03-0175-01立生生互动。在小学阶段,每个班的班容量不同,教师可以结合不同的班容量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策略。教师可以按照班容量的大小以每组四至六人的形式组成合作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进行生生互动。教师要根据同组异质的原则实现学生之间的小组互动,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在相同的教学环境中都能够获得教学活动的开展。当学生完成绘画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组内交流以及组外交流,让学生在不同的学生互动中获得美术能力的提升。
三、强化评价方式,引导学生在评价中真正提升自己
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但要引导学生进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而且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以及生生评价,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要对学生互动的方式进行评价,让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认识自己的美术能力,获取美术能力的提升。教师要创建评价机制,让学生在教师的评价中发展自己的不足,了解自己已经具备的美术能力,懂得自己应该从哪个角度进一步学习美术,如在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上册《色彩的冷与暖》的教学中,教师以直观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色彩的冷暖带给人的不同感受,体会色彩的情绪,并激发学生在色彩创作中有意识的运用冷色和暖色创造不同的画面效果。当学生完成色彩创作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冷色与暖色,了解色彩的基础知识,体验色彩给人的不同感受,并在学生对同学的作品的评价中体会冷暖色调的不同,在师生互动评价以及生生互动评价中进一步感知颜色的不同,激发学生热爱美术学习兴趣。
四、结语
【关键词】小学美术;国画教学;技法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2-0190-01
美术是学生了解艺术、陶冶情操、提升素养的重要课程。国画历史悠久,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和中国古代美术的典型代表,是教师引导同学分享历史文化,积极参与本国文化传承的重要体现。近年来,国画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受制于传统的应试教育教学方式,不利于美术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自身艺术技能的提高。国画教育往往以传统方法为主,内容单一枯燥,绘画技法复杂,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小学生创造性和艺术天性的发挥,同时也不利于培养小学生对国画的持久兴趣。如何将小学生国画教学与小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开发其潜能,发展和张扬小学生的个性,让他们画出能够充分表达其内心的、属于自己的画,从而让他们更广泛、深入地了解美术,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成为国画教学实践中人们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
一、结合实际,善于引导
教师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需要根据小学生的心智特点及实际能力选择国画教材,初期以讲授小学生容易接受并能通过简单联系加以掌握的国画技术。针对国画知识中理论性较强的内容,需要教师注意转换成对于学生通俗易懂的语言实施教学。同时需要注重国画的审美性,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并考虑小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小学生的积极性,拓宽教学内容,促进小学生发散思维,必要时还应考虑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二、体验美感,增强兴趣
教师利用简单的国画技法为学生展现国画的独特魅力,增强学生学习国画的兴趣。例如在国画课程开始前,教师利用画笔勾勒简单的水墨线条,形成学生所熟悉的动物图案,使学生感受到国画简约而不简单的文化内涵。又如,教师在绘画开始前为学生展示调和水墨的方法,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国画的独特美,勾起小学生对国画学习的兴趣,同时带领学生进行国画兴趣练习,使学生在兴致高昂时加以练习。
三、掌握技能,训练技巧
学好国画离不开扎实的基本功,教师应着重对学生进行国画基本技能的训练。首先是绘画中的握笔姿势,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手把手的训练以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这对于学生国画绘画的长远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其次是训练学生笔墨技巧,用笔技巧主要是创作中的毛笔绘画方法及蘸墨方法,用墨技巧则是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在实践中观察不同墨色的差异及使用方法,并通过对比的方式使学生直观的感受到不同的笔墨技巧所塑造的国画艺术效果。
四、学会鉴赏,热爱国画
学会鉴赏是学生艺术素质提高的重要标志。在小学的国画教学中,对国画的品鉴是更高层次的国画学习,美术教师在国画鉴赏过程中引导学生多学习历史上国画大师的作品,在欣赏中不仅开阔了小学生艺术品鉴的层次,增加人文素养,有助于提升小学生的审美水平和精神境界。不仅如此,对国画的鉴赏更是对我国民族穿透文化瑰宝传承和保护的重要途径,欣赏名家作品,提升小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由此更加热爱国画学习。
五、小结
国画博大精深,是美术教学取之不尽的艺术源泉。加强小学生国画教育,将会对小学生知识面的拓宽、想象力的丰富,形象思维的发达、创造能力的增强都有好处。因此,教师在小学国画教学中应根据小学生特点,发挥小学生的个性,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更多的创新,让小学生热衷于学习和表现国画,并使其创新精神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得以升华。
参考文献:
[1]谭国恩.全球化背景下中小学中国画教学的现状与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美术课程标准研制组.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侯令.美术教育和人文精神的涵养[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5]李媛.小学国画教学初探[J].现代教育科学,2010(3)
调查人:
学号:
姓名:__
调查对象:
井研县XX小学
调查内容:
关于XX小学素质教育的开展情况
调查目的:
通过对XX小学素质教育开展情况的调查,了解我县素质教育的开展情况,了解现代学生的素质修养,为自己今后的教育教学指明方向。[文秘站 ()帮您找文章]
调查方法:
调查法、问卷法、统计法、列表法、图示法
调查时间:
20__、9——20__、1
从今年九月开始,我开始着手调查XX小学素质教育的开展情况的调查。通过近三个月的调查取证,我发现XX小学的素质教育开展的有声有色,并且非常有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成立了以教导副主任胡艳铃为组长的素质教育领导小组,在教师中成立了素质提高小组。
2、课程安排上做到了严格按国家标准开齐课程、开足课时。教学中严格按课表上课,不得挤占学生素质教育课。
3、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放手让学生探求,寻求真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力求与生活贴近,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知识,在知识中学会生活。
4、为了培养学生个性特长,该校全体教师牺牲周六休息时间,在学校成立兴趣特长班,教导处期初拟定活动计划,按教师特长成立各种兴趣特长组。让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特点特长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兴趣小组,学习特长技能。在周六兴趣特长教育中,该校成立了以下特长小组:
(1)、舞蹈组
(2)、音乐组
(3)、竖笛组
(4)、口琴组
(5)、象棋组
(6)、围棋组
(7)、篮球组
(8)、美术组
(9)、书法组
(10)、习作组
在分组时,该校本着尊重学生自愿的原则,让学生自主选择他喜欢的项目。对于对学校所成立的小组一个也不喜欢,什么也没参加的同学,该校采用把他们分段集中起来,由其他老师组织、根据大多数学生意愿,学他们愿意学的知识技能。
4、该校每年还举行一次冬季运动会,检验全校师生的体育运动成绩,进一步提高师生的集体荣誉感和拼搏意识,推进该校素质教育的深入和促进新课程改革的实施。
二、该校素质教育成绩喜人。
1、教师方面
通过在教师素质提高小组的学习,该校教师各方面的素质得到了很大提高,取得了丰硕的素质成果:
(1)、毛俊玲、彭会群的论文《提高说话效益》获国家级一等奖,毛俊玲指导学生在现场作文竞赛活动中获市三等奖。
(2)、余江的论文《如何提高课堂效益》《浅谈课该》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
(3)、李静指导在学生绘画比赛中获得省级金奖和铜奖;在中小学音乐教师基本功比赛中获得市级三等奖;在“电信杯”美术书法赛中获县级三等奖;在首届“蒲亭杯”中国书法大赛中获得县级三等奖;自编自导的舞蹈《籽呀》在井研县素质教育成果展示中作为唯一的一所乡村学校被井研县教育局和井研电视台录像,并在电视台循环播出。
(4)、谭英的论文《略谈作文评改的原则》获市三等奖
(5)、廖书林、邹会铃的论文《培养学生的主题意识,促进学生自主发展》《运用CAI提高课堂效率》获市三等奖
(6)、胡艳铃的论文《浅谈训练学生材料的收集与积累》或市三等奖《浅谈活动课的教学原则》获市三等奖、县一等奖
(7)彭胜雄指导学生在数学竞赛中获得市三等奖
(8)、曾敏指导学生在数学竞赛中获得县一等奖、她的论文《让自主、合作、创造充满课堂》获县二等奖。
(9)、李有才指导学生在数学竞赛中获得市三等奖。
(10)、李永中被评为“井研县十佳辅导员”。
(11)、聂朝政在“蒲亭杯”中国书画大赛中获得县级银奖。
2、学生方面
(1)、李欣等同学在全国中小学生“我是五好小公民”读书、
征文、演讲比赛活动中获国家级“优秀奖”(2)、廖溪的粘贴画《我与小树一起成长》获得省级金奖。
(3)、熊文凤的剪纸《喜洋洋》获得省级铜奖。
(4)、宋兰、熊文凤、李陈艳、侯思宇、欧雯等同学在全国中小学生“我是五好小公民”读书、征文、演讲比赛活动中获省级“优秀奖”
(5)、熊文凤同学在乐山市现场作文竞赛中获得市三等奖。
(6)、代智慧、梅勇同学在乐山市数学竞赛中获得市三等奖。
(7)、李玉凯、胡佩君、周杰等同学在乐山市数学竞赛中获得县级一等奖。
(8)、李玉凯同学在“新华杯”棋类比赛中国象棋小学组比赛中获得县第六名。
(9)、刘毅同学在“新华杯”棋类比赛中国围棋小学组比赛中获来凤区第二名。
(10)、廖琴同学在县中小学生乒乓球小学组比赛中获得第二名。
3、校园文化方面
(1、)走进XX小学,让人感觉耳目一新。该校将学生的优秀作品装裱上墙。这些作品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真让人难以置信这是出自小学生之手。这些作品,让该校充满了浓烈的有一定特色的文化氛围。
(2)为了检验素质教育的成效,该校还每月举行一次小型素质教育成果展,将每月各兴趣特长小组的成果收集起来,在校内展示,并邀请家长和社会各界前来参观和指教,发现问题及时改进。每期临近期末,该校还将举行一次大型素质教育汇报演出,不仅展示平时学生作品,还请学生现场表演。让全社会了解他们的素质教育成果。
三、从XX小学素质教育的开展情况来看,我县素质教育的开展还存在弊端。
1、周六的兴趣班所开的素质小组没有贴近生活。所谓素质教育,应以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为目的,包括生产生活技能,教会学生学会生活,早日适应社会。如,可根据实际情况开设烹饪小组、营销小组、瓜果蔬菜种植小组、小动物饲养小组、简单机械小组等生活生产技能技巧小组。
2、在素质教育的开展过程中,由于师资力量有限,不能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进度因材施教,总是面向全体,因而在技能技巧方面特别突出的学生不多。
3、由于资金有限,在开设的素质小组中,很多小组设备设施和材料都无法配齐,只能按现有器材施教,因而效果不是很显著。
总之,XX小学作为一个乡镇学校,在素质教育方面能取得如此辉煌的业绩,确实是难能可贵,也值得我们深思: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究竟应该怎样教学,应以何为指导思想,应采取怎样的教学方式,才能让学生成为适应社会,适应发展,适应生存的新一代的主人?
附:
1、XX小学师生获奖比例统计表:
教师人数
34
教师获奖人数
10
获奖人数比例
30%
学生人数
584
学生获奖人数
105
获奖人数比例
他二十余年如一日,锐意教育教学改革,以研促教,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他始终以德育为首,育人为天职,关心爱护学生,呕心沥血,勇于创新,积极探索,大胆尝试教学改革,勤奋工作,无私奉献,在教书育人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成绩,教育教学改革效果显著、成绩突出,赢得了社会、学校、家长、学生的信赖和爱戴。他主持研究的教改小课题《小学生应该从小养成好行为、好习惯》和《如何指导小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已于2012年9月全部结题并且获普安县教育科研教改实验优秀成果一等奖;他参与研究的教改课题《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分课题“中小学生个性化教学实验研究”》已于2012年6月全部结题,课题评奖在进行之中;《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ESD)项目“十一五”重点课题分课题子课题体育学科课后拓展有效性的策略研究》已于2012年6月全部结题,并获全国科研教改实验优秀成果一等奖。他参与研究的中国教育科学“十二五”教育部规划课题子课题《语文有效阅读与写作教学研究》已经申请立项在研究中;他负责研究的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重点课题《学科小课题有效设计与实施的策略研究》子课题《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研究》已经申请立项,在研究中。
二十年来,郑志江无论担任哪科教学,都刻苦钻研教材,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学习基础进行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用亲切平等的语言与学生沟通,大胆尝试现代教学法,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快乐,学习成绩有所提高。同时,把德育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在教学工作中,所任学科,学生成绩逐年提高。他率先尝试教学改革,推行“引导――发现”语文教学法,取得明显成效。2005年指导三年级学生吴爱霞等五位学生参加全国青少年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做诚信人,办诚信事”读书征文活动,吴爱霞获一等奖,其余学生获二等奖,2005年7月他获全国青少年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做诚信人,办诚信事”读书征文活动优秀辅导奖。2005年9月他获普安县全国青少年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做诚信人,办诚信事”读书征文活动指导二等奖。2010年3月指导学生撰写的作文李灵芝《人生的选择》、杨瑾《艰辛的快乐》、张怡《快乐与感恩》、郑诗红《童年的快乐》、《快乐,其实很简单》在“中华颂”全国万校小学生魅力国家级大赛中获国家级一等奖,以上五篇作文被贵州民族报刊登;本人在“中华颂”全国万校小学生魅力国家级大赛中荣获国家级辅导“金”奖,并同时被教育部授予“全国作文教研明星教师”荣誉称号。2010年12月指导学生郑诗撰写的作文《山上的致富经》、《国家强盛》、刘贤梅《今天的祖国》在“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分课题‘中小学生个性化教学实验研究’”第四届作文大赛中荣获小学组二等奖,本人获优秀辅导奖。2011年12月指导学生郑凤《大自然的声音》在“艺义丰”杯第三届《当代教育》贵州省小学生作文竞赛中获佳作奖,本人同时也在“艺义丰”杯第三届《当代教育》贵州省小学生作文竞赛中获佳作奖。
综合素质不断提高,继续教育出硕果。学高为师,要让学生掌握“一滴水”,教师必须具备“一桶水”的知识。任现职来,郑志江注重知识更新,认真钻研业务知识,积极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熟悉教学技能,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具有爱好特长,全面发展。在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2002年8月普通话经贵州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测试,成绩80.4分,确认为二级乙等水平。2009年12月27日参加贵州省农村中小学财务人员培训班第十一期培训,2010年8月21日参加由贵州省教育厅主办、贵州财经学院高校财务教研承办的全省中小学财务人员培训班,经考试成绩合格。
勤于笔耕,教改教研论文颇丰。郑志江2002年撰写的《如何指导小学生朗读课文》、《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小学课改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上好小学作文课的几点做法》四篇教育教学论文在《中华教育论坛》杂志2002年1、2期合刊上刊登;2003年撰写的《如何调动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小学作文教学的一点体会》教育教学论文在《中华教育论坛》杂志2003年1、2期合刊上刊登,并分别获国家级一等奖、二等奖;2009年和2012年撰写的《如何指导小学生朗读课文》、《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小学课改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上好小学作文课的几点做法》四篇教育教学论文在《学苑新报》报刊上刊登;2012年撰写的《如何调动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小学作文教学的一点体会》教育教学论文在《贵州民族报》报刊上刊登,并分别获国家级一等奖、二等奖;2012年撰写的《浅议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谈一谈指导朗读课文》等教育教学论文在《中国教育科学》杂志第9期上刊登,分别获一等奖、二等奖。
任劳任怨,无私奉献。郑志江老师爱岗敬业、爱校如家,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从不计较报酬,只要认定能做的事,就踏实地去做,并将它做好。比如学校的绿化、美化,他常常放弃休息时间、节假日到校园浇花、施肥、除草等。学校工作,哪里有困难,他就被安排到哪里去。勤奋工作、无私奉献、默默无闻是他的性格。工作到深夜才回家已习以为常。生病了,利用午休输液,拔掉针头后又继续工作。他2002年获普安县人民政府“优秀少先队大队辅导员”荣誉称号;2003年参加黔西南州体育科优质课竞赛,获普安县小学阶段体育科优质课一等奖;2004年9月年被普安县盘水镇人民政府评为“优秀教育工作者”;2004年12月年获普安县人民政府首届“十佳青年”荣誉称号;2006年被普安县教育局评为继续教育工程“先进个人”;2007年被普安县教育局评为“优秀教师”;2008年被普安县盘水镇人民政府评为“优秀教育工作者”;2009年被普安县盘水镇人民政府评为“优秀教育工作者”; 2012年6月在(2010-2011年)普安县教育系统干部人事档案整理工作中成绩突出,获县级“优秀工作人员”称号。2012年荣获普安县县委、普安县人民政府“师德标兵”荣誉称号。
小学美术教育论文篇【一】
在小学美术教育中运用民间美术功能,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知传统艺术的美与创造性,进而使学生形成朴素的视觉文化意识和新锐的创造意识。由此可以看出,民间美术功能与小学美术教育十分契合,在小学美术教育中运用民间美术功能是提升小学美术教育实效性的最佳方式,为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民间美术功能的运用。
一、民间美术的功能分析
民间美术是生长发展于传统民间社会的一种艺术,是底层艺术文化表现形式,因此相比较宫廷美术以及文人士大夫美术,民间美术更加接地气,具有自身独特的性质与功能。笔者认为,民间美术具有以下五种功能。第一,认识功能,民间美术的认识功能主要体现在其外在形象与内在形象感知之中,是对风俗习惯以及民众精神需要的一种体现,这种认识功能是在农耕时代流传至今的,不同的艺术表达具有不同的含义,应用在不同的场合,这是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因此民间美术的认识功能在民间文化传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二,教育功能,这种教育功能主要是体现在民众对伦理道德的教化上,由于民间美术是一种底层文化艺术,因此在题材上主要以情感倾诉为主,如忠孝节义、侠肝义胆、表彰圣贤是民间美术最主要的体现,由此可以看出民间美术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第三,审美功能,民间美术是民间文化的一种重要载体,民间美术艺术风格淳朴,注重对“善”与“真”的追求,在众多的艺术形式中,民间美术独树一帜、具有永恒的魅力。第四,生活功能,民间美术与生活联系密切,本身就是民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年画、窗花、面具都是民间生活的一种缩影,这同时也体现出了民间美术的服务性。第五,文化功能,这种文化功能是具有延续性和传承性的,如婚礼的喜字、葬礼的纸扎、定情的荷包,即体现出了民俗心理也体现出了民俗观念。
二、在小学美术教育中运用民间美术功能的教学策略
1.选择恰当学习内容,贴近学生接受功能
在小学美术教育中运用民间美术功能进行教学时,一定要选择恰当的学习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美术学习兴趣,要领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民间美术具有很强的地域性,不同区域内的民间美术表象特征完全不同,如在我国的西北地区,铜梁龙灯、剪纸就是一种典型的民间手工美术,而在西南地区刺绣、石刻、木雕也是具有当地特色的民间美术,不同地域的民间美术,代表着不同区域的审美取向、风土人情与民族心理特征,因此在进行小学美术教育时,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该结合地域,去挖掘当地的民间美术资源。
2.契合学生学习生活,突出民间美术实用性
民间美术本身就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教师在运用民间美术进行小学美术教育时,也应该从生活出发,注重民间美术内容与生活之间的联系看,这样才能实现融会贯通与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如在进行小学美术教学时,通常情况下可以将课堂划分为四个板块,即造型表现、设计应用、鉴赏评述、综合探索,而在这四个板块之中,都可以融入民间美术元素,在这里笔者以设计应用这个板块教学为例,如在端午节期间,五彩绳是节日需要的一种的用品,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传授学生五彩绳的编制方法,然后让学生自己去设计五彩绳,并作为端午节礼物互送家人朋友,这既是一种贴合生活的教学方式,同时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统,实现了多种小学美术教育目的,是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的一种方式。
3.增强教师美术素养,注重民间美术资源开发
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教师个人的专业素质与美术涵养对于教学具有直接的影响,为此在最新推行的小学教师行业标准中明确的提出在教学中教师要坚持实践教学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从而实现专业能力上的提升。而在运用民间美术进行小学美术教育时,教师对于民间美术资源的开发就是教师素养的一种体现,可以说能否发挥出民间美术教育的功能价值与教师的民间美术资源开发具有直接的关系。为此,教师可以在自己的业余时间中,主动的去学习与民间美术有关的知识,并掌握当地的民间美术形式,同时能够灵活地结合教学方法,将民间美术应用在其中,发挥民间美术教育的功能价值。
三、总结
总而言之,民间美术具有重要的功能价值,可以成为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重要课外教学资源,具有无可替代的教学作用。因此,在未来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民间美术的资源开发与利用。
作者:范文艳 单位:吉林省通化县二密镇干沟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沈秀兰.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功能探讨[J].美术教育研究,2016,(20).
[2]张成.泰安市民间美术资源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开发与利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4,(08).
[3]郭红亮.美术教育的社会功能与价值体现[J].渤海大学学报,2013,(01).
小学美术教育论文篇【二】
一、潜移默化,营造“美”的教育氛围
1.提供欣赏平台
借助学校网站、教师博客、《雨竹》校刊等平台开辟名家名画作品赏析栏目。比如齐白石的《虾》系列赏析、徐悲鸿的《奔马图》赏析、凡高的《向日葵》系列等,让学生从小接触经典的艺术作品,引导他们认识名家美术作品的多元性,学会宽容和尊重大师的作品,与大师直接对话,并且撰写欣赏心得,以帮助他们在童年时代就获得较高的艺术发展起点。
2.加大宣传力度
在学校宣传窗、海报栏、美术教室等场所定期举办学生优秀美术作品展以及学生个人画展,张贴学生创作的能够体现儿童天性、天真朴拙的优秀美术作品,如书法、国画、剪纸、青花、线描等一系列作品,这一举措能拉近孩子的心理距离,更易被孩子们接受。今后笔者还准备将一些优秀的国内外名家名作引入学校公共空间,为本校学生努力打造更完整的艺术欣赏氛围。
3.相关活动配合
因本校的校园文化理念是“诗意雅韵”,每年借助校园艺术节这一契机,定期开展全校性的诗配画比赛,由学生自选一首喜欢的古诗,以硬笔书法的形式书写之后,配上与诗歌意境相符合的画面,以此表达学生的审美感受。这一举措具有一定的跨学科色彩,实现了抽象的文字思维与美术的形象思维之间的联系与互换。除定期开展诗配画比赛,近年来围绕学校民乐特色,开展“乐之绘”美术比赛,也是全校学生共同参与的一项大型活动,学生的绘画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发挥。
4.丰富学校图书馆美术藏书
笔者学校有个南京市级的示范图书馆,有两万册的藏书,其中就包括一定数量的美术类读物,给爱好美术的孩子们提供了一个扩大美术阅读视野的好机会。
5.家校联手
另外,利用家校平台,号召家长在家中给孩子创设一定的艺术氛围,使孩子耳濡目染,快速提升其审美品位。
二、凸显主体,鼓励学生“美”的学习
1.合理利用美术学习单
在过去的美术欣赏教学中,笔者曾有过这样的体验,就是过分重视了教师的分析与讲评,而忽视了学生对于美术作品的自主理解。或者就是简单问问学生,你觉得这幅画怎么样?那么,学生大多数情况下回答的可能就是“我觉得很好、很漂亮”这样很空洞的一些评论。一些经典的美术作品所蕴藏的内涵和意境,可能不是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所能完全洞悉的,而教师所秉承的又可能是成人化的视角,这就造成了教与学的断裂。因此,笔者开展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尝试,根据上课内容,设计了相关问题,编制成美术学习单,学生回家后,在家长帮助下上网检索相关资料,或者去查找搜集相关的实物,再结合自己的审美感受填写相关问题,由此获得对于欣赏主题的感性认识和初步的理性判断。
2.“我当小老师”
“我当小老师”即学生评画环节,具体的做法是,展示欣赏对象后,要求学生根据先前阅读的资料,大致描述自己的欣赏感受,然后由教师引导学生走上讲台,拿起教棒担当小老师,从相对专业的角度进行稍具深度的分析,如色彩、线条、情绪、内容等。这一方法还能够让学生展现自己的欣赏水平,形成热烈活泼的课堂环境。
3.同伴互助
在笔者的课堂里,对全班学生进行“七彩虹”的分组,每一组代表彩虹上的一种色彩。人员的组合上也是由绘画能手领衔,搭配能力层次高低不同的学生,互帮互助,尤其在进行集体画创作或是手工制作时,学生们长期的合作训练,能让每一个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任务,深知自己是彩虹桥上不可或缺的颜色,从而得到乐趣和归属感,身心同时得到愉悦,得到美的熏陶。
三、拓宽视野,挖掘“美”的社会资源
美术教学不应该只在教室里开展,教师无论是有意识地组织开展教学,还是鼓励学生通过课外时间请家长协助共同开展,课外美术活动都是美术教学重要的补充和延伸,是非常必要的。
1.积极挖掘本土资源
合理借助利用本土优质文化资源,实地观察欣赏,感受艺术和生活的联系,激发保护与创新精神。如栖霞寺石窟文化、南朝石刻、燕子矶公园、城南老建筑群等,并将这些素材穿插在校本教材中,成为书本知识的有益补充,增添教材的本土性、地方性。对于本土的文化资源,如果光让学生从网络或书籍上查找图片,还是会显得有些距离感,所以让孩子们去实地游览和观察,现场震撼力很强。笔者曾带着学生组成“我身边的南朝石刻”寻访小组,去寻访栖霞区内的南朝石刻,让孩子们现场感受经历了1500多年风雨的南朝萧秀、萧恢墓石刻,孩子们显得十分好奇和激动。他们想象中的石刻应该是非常华美的,但是现场很朴素,甚至显得有点残缺破败,虽然带给他们些许失望,但是他们很快就被石辟邪、石碑的雄壮所打动,仔细研究上面的花纹,并且在本子上临摹下来石兽、石碑的样子,回校后还写了寻访日记,身临其境的体验大大强化了他们的审美感受,欣赏能力也得到了较好的锻炼。
2.参观博物馆、美术馆
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具有多个丰富底蕴的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名人旧居等,这些场馆中的美术教学资源,有的可以直接拿来用,有的可以通过教学让学生简洁地体验与感受,还有的可以与美术知识融合,形成新的综合知识,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感官认知,也在与艺术品近距离的接触中感悟了美的力量,从而获得审美能力的提升。
3.感受四季变化
在美术学习中,能够逐步建立或者基本具备艺术感觉的儿童,不仅仅是研究眼睛看到、耳朵听到、身心感受到季节的变化,而且是领悟到了季节变化带来的不同感受。更重要的是,四季更替的变化能够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具备一种与众不同的眼光和思维。假如小学生能够在看似平常的景致里捕捉到细小的事情,而且这些现象让人能够注意到它,它带来的刺激就会长驱直入地进入小学生的意识。笔者曾经带领学生在校园里同一处地点“曲荷滴翠”处观察景色,四季的变化使得景物在造型、色彩上产生变化,孩子们通过观察写生,在这种记录中再现了真实,又艺术化地升华了真实。创造四季美景的经历让学生们提升了敏锐的感知美的能力,也培养了其表现美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