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北京民族大学学费

北京民族大学学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北京民族大学学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北京民族大学学费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少数民族 高等教育招生 教育公平

1 我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招生政策的发展历程

1.1 建国初期到70年代末的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招生政策

建国伊始,党和国家就十分重视少数民族的高等教育问题。这一时期,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招生政策主要体现在优先录取、照顾录取以及招生年龄限制放宽上。1955年12月《关于放宽少数民族学生报考年龄的问题给广西省教育厅的函》规定:对少数民族学生报考年龄一般应比照当地规定放宽2到3岁。1956年7月教育部的《关于优先录取少数民族学生事宜》规定中说明只要学科成绩达到最低录取标准,能够基本听懂汉语教学,就可以优先录取。1957年教育部规定,在高校招生时,对于用少数民族语言教学的专业,可以用少数民族语文单独进行命题考试。1962年8月,在教育部的《关于高等学校优先录取少数民族学生的通知》中恢复了过去实行的少数民族学生报考高等学校时同等成绩、优先录取的政策。并且在少数民族学生报考本民族地区的高等学校时,只要成绩达到教育部规定的高校录取最低标准时,就可以优先录取。另外如果在中学阶段使用的是少数民族语文进行教学的毕业生,报考高等学校文史类,免试古代汉语。1964年国家又规定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报考除外语专业的其他专业时可以申请免试外语。

1.2 20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的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招生政策

后,少数民族高等教育迅速发展和恢复。这一时期,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招生政策主要体现在降分录取、优先录取、举办民族预科班或民族班和定向招生等方面。1980年教育部了《关于在部分重点高等学校试办民族班的通知》,在高校中开始设置民族班。民族班一般分为三个层次:预科、专科和本科。它招生的对象主要是从边远农牧区和山区的高考考生,实行定向招生,并适当降低录取分数线。1982年在《继续在部分高等学校举办少数民族班的通知》中规定:符合条件的少数民族考生可以在最低录取分数线再下降30~80分录取,考生大部分直接上本科,并先读预科班。198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暂行条例》中规定:“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适当降低分数,择优录取。对散居在汉族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在与汉族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1.3 21世纪至今的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招生政策

进入21世纪来,为了加快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建设,对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招生政策进行了进一步的加强。2002年教育部在当年的普通高校招生工作规定中首次明确边疆、山区、牧区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由省级招生委员会决定,可以在高等学校调档分数线下降低不超过20分,由学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目前我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招生政策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如下:(1)同等条件、优先录取。少数民族考生与汉族考生考分相同下优先录取。(2)降分录取。根据少数民族考生的具体条件,可以在录取线下最多不超过20分录取。(3)、新疆等民族自治地区单独划线、单独招生。(4)民考民、民考汉。(5)设立少数民族班及预科班。(6)定向招生、定向分配原则;(7)国家重点大学及民族院校预留部分名额给少数民族考生,如名额没招满,则降低分数录取。

2 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招生政策所面临的问题

2.1 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招生政策的公平性问题

我国的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招生政策实施以来也存在着很多争议,主要集中在公平性问题上。有代表性的争议有:一是很多汉族考生和家长认为,高等教育是一种有限的资源,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招生的优惠政策保障了少数民族受教育的权利,少数民族考生上大学人数增多,自然就会挤占汉族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名额,对汉族考生是不公平的。二是,长期生活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汉族考生与当地少数民族考生处于同样的教育环境,接受同样的教育,在高考分数相同的条件下,优先录取少数民族考生,是对当地汉族考生不公平的。三是,产生了部分高考移民,一些长期生活在城市中,接受了较好的基础教育的民族考生为了能享受到少数民族高考优惠政策想尽一切办法从城市转到少数民族聚居地参加高考,这对当地少数民族考生来讲是不公平的。

2.2 高等教育费用过高,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大学生无力负担

我国上世纪90年代起开始实施全面的高等教育收费制,一改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家对大学生的费用全包制,由国家、社会和个人承担相应费用。高等教育实行收费减轻了国家教育支出的负担,但是对家庭收入较低的考生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影响更大。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落后,居民总收入相对较低,承担基础教育能力低,用一般地区的高等教育成本承担标准来要求的话,困难较大。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招生的优惠政策只能保障少数民族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与其他考生一致,但是并没有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尤其是贫困学生对高等教育的支付能力,造成部分少数民族学生考上大学却支付不起学费的情况,很难保证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招生政策的有效性,削弱了其政策指向性。

2.3 新的读书无用论影响民族考生高考优惠政策的实施

在过去计划经济的体制下,少数民族大学生基本上不存在就业问题,因为少数民族在入学以及毕业后工作的分配是政府的一项政治任务用人单位必须接收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但是,在当今市场经济的现实国情下大学生的就业政策已经变为“自主择业,双向选择”,企业录用职工的标准是职工自身的业务发展需要以及毕业生应聘者的实际能力。这样,在市场经济体制之下,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就业方面就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和制约。根据资料显示,从2008年到2011年,我国少数民族高校大学生毕业前的签约率分别是49%、30%、14% ,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同时就业层次低,据调查,在县级以上的政府部门、外企、国企就业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只有总数的17%,其他83%都是在县级以下的政府部门或者小型私企打工,甚至找不到工作回家务农。这对少数民族考生及其家长产生了极大的精神压力。在这种情况下,读书无用论在少数民族地区有了新的市场,严重影响到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3 完善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招生政策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

3.1 要正确认识我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招生政策

应当承认,机会平等是体现教育公平的主要标志。但是大多数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水平远远低于汉族学生是由于历史原因、地理环境恶劣、经济发展滞后等原因。这种困境所构成的求学障碍,更不是少数民族学生凭自身的能力就可以弥补的。在高考录取时,如果没有少数民族加分政策,对少数民族和汉族考生都以同一套标准来评价,这种不加区别的平等,仅仅是形式上的平等,却并未考虑站在同一起点上的少数民族考生和汉族考生因享有教育资源不同和文化背景上的差异,这种竞争从一开始就是不公平的。如果仅仅是形式上的平等,少数民族考生很难与汉族考生竞争,接收高等教育的机会将比现在更少,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招生优惠政策就是为了达到起点的平等而设置的。同时,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招生的优惠政策是有时效性的,当少数民族人口素质达到与汉族一样时,这项政策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到时自然将取消此项优惠政策。因此,在高考录取过程中维护教育机会平等的确很重要,但这一过程中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招生政策与教育机会平等的理念并不冲突。

3.2 加强对贫困少数民族考生的照顾政策

制定与完善对贫困少数民族学生的照顾政策。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西部边远的不发达地区,承担教育支出能力低,虽然通过优惠政策进入高等学校,但是对高额的学费支出无力承担。虽然国家已经初步建立了“奖、助、贷、补、减、免”为主要内容的多种方式的助学体系,但是由于目前高校助学金普遍不高,为了起到真正对少数民族贫困学生的助学作用,应该提高困难少数民族学生助学金额度,资助最需要帮助的少数民族学生,解除和他们的后顾之忧,能够顺利的完成学业。

3.3 要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机制

要有严格的审核制度。针对近年来“高考移民”、“搭便车”等现象,国家应当继续完善政策和制度来确保政策能够真正照顾到需要的少数民族考生。要改变以民族成分作为划分的唯一标准,要考虑到民族间的地域差异、文化水平差异、经济发展速度及不同阶层之间的差距,综合以上考虑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让需要该政策扶持的少数民族考生及非少数民族考生接受高等教育,在真正意义上实现教育机会的均等。

此外,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招生政策能否得以真正实现,还取决于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业成就,在市场经济下,如果不能保证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同样的竞争力的话,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招生政策也失去了实施的意义。因此需要高校对课程设置、学科机构以及培养模式进行研究,提供良好的补偿教育和多元的校园文化环境以更好地适应少数民族学生,使他们能够获得同样合格的高等教育学业成就。同时地方政府也要采取积极措施,努力开拓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途径,确保高考少数民族生源不受到影响。

参考文献

[1] 李乐.高等教育招生的民族政策与少数民族教育公平[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8(6).

[2] 金东海,王爱兰.关于我国少数民族学生高考优惠招生政策若干问题的思考[J].西北师大学报,2011(1).

[3] 张立军.我国高等教育政策60年回眸[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1(1).

[4] 何龙群.民族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M].民族出版社,2008.

北京民族大学学费范文第2篇

关键词:学分制;必要性;教学管理问题;对策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5-0279-02

高校教育是国家不断进步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而高校教育改革则是高校教育不断自我审视、修正、调整的一个良好模式,高校教育的发展离不开高校教育改革的推动。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在教学中引进竞争机制,更好地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我国高等教育主要实施了学分制管理制度。

以计算机为媒介给出的学分和绩点作为衡量学生学习质量好坏依据的教学综合管理制度,就是学分制教学模式。它是以选课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形态出现的。它同导师制、班建制统称为三大教育模式。19世纪末期,美国哈佛大学创立并运用了学分制教学。1918年,北京大学首次在国内运用“学分制”。1978年国内部分具有资质的高校开始试用学分制,现在我国高校已经全面展开学分制教学。

一、本科院校实施学分制的必要性

1.计量作用:学分制是一种测量计算学生学习质量与衡量一个学生学习成果的工具。

2.资源合理配置的功能:本科教育不同于中学的定量和定性教育。通常是以学分制的实施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促进。同时,学生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也是要以自身的兴趣爱好所选择出的课程为依据。因此,不同的本科院校需要根据自己学校的教学资源和配置,以及学校的培养计划,积极制定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教学计划,同时教学的资源配置也要根据实际的需求变化而进行适当的调整。

3.具有很强的整合性:学分制的教育模式对教学资源、学校资源、教师资源进行整体规划整合。这样可以避免学校教育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可以有效节约学生学习的时间,甚至,有的学生可以提前完成自己的学分,对学生就业压力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4.收费的透明性:学分制的实施,使得大学生学费收取更加透明。由原来的盲目一次性收费变成对每一科目、每一个学分“明码标价”。这样的教育模式收费透明度更高,在一定程度上克制了高校的乱收费现象。

我国高校开展学分制教育所实施的途径,依然是沿用了国外高校的教育途径。但是因为各种原因,学分制改革看似轰轰烈烈,实则成效不大。在中国,高校之间的实际情况也是不尽相同的,学分制在实施过程中也因学校实际情况的不同而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现象。这些问题严重地制约着高校学分制的有效实施。

二、本科院校学分制管理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1.知识结构与学年学分制问题。一是当前的高校对科研较为倚重。很多高校都难以满足学生的选课需求,很难给出足够多的课程来供学生选择;二是各高校开课较为随意,现阶段高校教师很难开出可供不同专业学生选择的相关课程。事实上,一般本科院校的必修课程占了绝大多数,而选修课程只是点缀。这样就导致学生学习自的作用发挥不足,学生只是被动地选择了具有某些学分的课程。

2.课堂教学与学年学分制问题。以前的高校授课方式就是只针对同一个年级或同一专业的学生来进行的。而在学分制度下,课堂教学则是针对不同年级和专业的学生来进行的,这样就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在学生的考核上,往往会因各个年级的上课时间不同而产生矛盾,同时也会因为综合测评和考核在不同专业的学生间存在实际差异而产生矛盾,所以学分制教学对考核提出新的评测标准。对于一些年轻的教师,由于教学经验不足,教学效果比较差。还有的教师为了让更多的学生选择自己开设的课程,增加自己的收入,不惜对学生“放水”。这样更扰乱了学生自主选择课程的自主性,变成盲目选课,只为了获得学分而选课。

3.资源配置与学年学分制的问题。跨校和跨系选课是因为资源共享和学科融合为前提而产生的,但是由于我国各高校、系科之间经济实力与经济独立性相差悬殊,往往会使得学分之间也出现了较大的经济价值差异,使得教师的教学报酬和学生的学费之间存在了较多的矛盾。

4.学年学分制收费标准难以合理、公平确定。在我国,学分制的收费标准都是以各省市物价局、财政厅、教育厅等三家联合下发的文件为准,具体的学费是根据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来确定,并不是按照学科、专业的实际教学成本来测算。这样的学年学分制收费是否科学、合理、公平值得商榷。本科院校的学生来自不同城市,对于不同院校的学分收费,学生通过对比,容易产生心里矛盾。

学分制的实施从本质上是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各自的潜能。可是,随着高校教育的不断发展,上面的问题也不断加深。怎样有效地实施学分制,也是我们面临的重大问题。

三、在认清目前形式的基础上,有效实施学分制的对策措施

1.不断提高教师队伍水平。学分制在实施过程中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是短时间能完成的,而是需要长期的努力和积累。目前很多高校不断的引进人才,所谓的人才仅仅是通过学历单方面判断,甚至把科研排在教学之上,盲目的引进形式上的团队。引进时,不注重教学,引进后,培训机制跟不上,众多的年轻教师盲目的教学,导致了学生为了学分而学习。所有这些都需要改进。一要在引进、吸收国内外优秀人才到高校任教同时,不断提高教师整体水平和从教能力;二要建立相应的教学评估、奖励制度,采取措施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鼓励教师多开课、开好课;三要为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积极创造条件,教师不仅要掌握本专业的前沿知识,还要掌握相关专业的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的知识,以满足学生扩大知识面的需要。四要大力加强各级教师的职业道德,教书育人是我们作为人民教师的根本责任,给学生上好课的前提是具有过硬的教师职业素养。

2.建立网络弹性学分制管理系统。必须采用现代化管理手段,研制或引进基于先进管理理念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网络弹性学分制管理系统。这种系统是基于校园网络环境,以目前先进、流行的大型数据库系统为基础,建立网络化弹性学分制教学管理信息系统,信息化手段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管理方式,为学生和教师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从而提高管理和服务效率。

3.建立多样化的质量评价标准。突破思维方式,实现真正意义上多形式的质量评价。比如,打破课内外与假期、校外与校内的常规局限,对学生在校内所取得的与专业学科相关的成绩予以承认。

4.协调各个二级学院,促进资源融合。实行学分制,高校各个管理部门和学院需要共同努力,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更合适的选课机会,需要学校各级部门统一战线,从大局出发,共同协商制定开课内容。互利互助,切实做到资源配置跟得上,学分制建设横向发展均衡。为了使学分制得到合理的实施,各个二级学院要认真修订培养计划,合理安排必修课比例。在培养学生完成各自专业课的同时,最大程度地激励学生自主选课。对于本学院开设的各门选修课程要仔细审核,尤其是对各个开课教师认真评定,严格做到对学生的学业负责,对学院的发展负责,对学校的声誉负责的“三负责”精神。

5.清晰核算大学生培养成本,建立完善的学分制收费管理平台。学分制收费模式下的学费金额是社会最关注的内容,它关系着每一个家庭的资金分配,而这个内容又取决于高等教育的成本。大学的行政成本、科研成本与教育成本是怎样的关系,将直接影响学校学分制下学分费用的多少。为了适应学分制收费改革所带来的收费对象、收费范围、收费金额的不确定性和个体化,高校可以通过电子网络实现数据的及时传递和资源共享,尽快建立一个内部教学管理系统的学分制收费系统。完善学分制收费管理和监督制度,尽可能多方面满足学生需要、教师需要、学校需要,从而达到高校的多赢模式。

综上,鉴于学分制管理模式在高校中实施的时间不长,众多的管理方法还处于摸索阶段,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也是在所难免的。为了在各个高校中合理运用学分制,必须更新学分制管理理念,提高管理效率。避免盲目的随波逐流,根据自身学校的特点建立完善的学分制管理体统。当然,学分制的完善和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各个高校教学建设的根本。学校各级部门都要很好地思考,从问题中寻找合适的解决办法。不断尝试,不断改进,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有效地进行激发,积极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我们相信,随着本科院校对学分制的认识不断提高和教学管理经验的不断积累,一定可使得这个教学管理制度和学生管理模式逐渐趋于完善。

参考文献:

[1]苏美珍,等.美国学分制特征及其启示[J].同济教育研究,1994,(01).

[2]徐薇.对学分制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湖北2003,(12)

[3]费英勤,石萍.完善高校学分制:问题与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6,(6).

[4]陈阳.高校学分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08,(11).

[5]曾凡仙.浅析成人高等教育学分制管理中的主要难点和对策[J].教育探索,2011,(24).

[6]李子霞.论高校学分制改革的必然性[J].新课程研究,2013,(11).

[7]祗新生,张君维,周振军.高校学分制教学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高等教育研究,2005,(3).

北京民族大学学费范文第3篇

“我要对孩子们的前途负责,如果你真的爱我,就随我去北京”

2007年5月,萨仁高娃回家乡内蒙古乌兰察布盟换二代身份证,意外在朋友家邂逅昔日恩人胡布日额。

时光回溯到18年前:1976年出生的萨仁高娃从小父母双亡,被一位亲戚抚养。1989年,她的家乡乌兰察布遭遇百年不遇的雪灾,萨仁高娃的亲戚家失去经济来源,13岁的萨仁高娃被迫辍学。时年21岁的胡布日额在当地畜牧系统工作,一次下乡收购奶牛时,他见萨仁高娃背着筐子在雪地里捡牛粪烤火,不由得心生怜惜。了解到萨仁高娃的身世后,胡布日额替她缴了学费,使她重返校园。随后,在胡布日额的奔走下,乌兰察布盟民政局将萨仁高娃列为扶持对象,资助她完成了初中、高中及内蒙古艺术学院的学业。萨仁高娃求学期间,与胡布日额偶有书信来往,但再未谋面。

2000年,萨仁高娃考入艺术学院声乐系,离开家乡远赴北京,此后便与胡布日额断了联系。从军艺毕业后,萨仁高娃进入中央音乐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此时的萨仁高娃步入了歌坛,多次参加央视文艺汇演,并推出个人专辑《不知如何报答你》,成了一名小有名气的女中音歌唱家……

18年后再相见,萨仁高娃和胡布日额都很高兴激动。这些年,萨仁高娃因忙于求学和歌唱事业,一直单身。而胡布日额1年前刚刚经历婚变,女儿跟随前妻生活。萨仁高娃在内蒙古艺术学院上学时,就悄悄爱上了善良帅气的胡布日额,只是当时他已成家,萨仁高娃只得将爱情的种子埋藏在心底。而今恩人重回单身,萨仁高娃心底那份沉睡多年的爱,如含苞的山茶花绽放……

萨仁高娃与胡布日额相恋3个月后,于2007年8月26日喜结连理。

婚后第3天,萨仁高娃准备返回北京,而胡布日额希望妻子留在乌兰察布生活。萨仁高娃这才告诉丈夫一个秘密:3年前,她就将事业重心从歌唱转移到教学上,免费为37个孤儿、贫困孩子提供吃住,义务教授他们声乐。胡布日额反问妻子:“你回北京,这不是人为制造分居吗?我俩结了婚还各过各的,这婚结得有什么意义?将那些孩子遣散吧。”萨仁高娃明确拒绝:“那怎么行?我要对孩子们的前途负责,如果你真的爱我,就随我去北京。”

胡布日额在乌兰察布有稳定工作,亲人和人脉资源都在这边,他实在难以下决心离开,两人为此碰撞纠结起来,萨仁高娃被迫推迟返京日期。

2007年9月1日,在北京的20多个孩子,给萨仁高娃发短信、打电话,无一例外流露出深深的担忧:“高娃妈妈,听说您给我们找了个爸爸,是不是不回北京了?”“我们天天站在地下室门口张望,盼您回来给我们上课……”萨仁高娃热泪盈眶。

当晚,萨仁高娃从行李箱里翻出一摞泛黄的收据,一部分是她从初中到大学,民政部门给她缴学费的发票;另一部分是萨仁高娃大三时患慢性肾炎住院,全校100多位师生给她捐款的收据。她将这些摆在丈夫面前,哽咽着说:“我是个孤儿,如果没有好心人的资助,我不可能有今天。那么多人的恩情我无以回报,只能以绵薄之力回馈社会。人这一生不能只有小情小爱和柴米油盐,还有诗和远方。”

胡布日额本就是个善良、有爱心的男人,理解妻子回馈社会那颗滚烫迫切的心。萨仁高娃一番情真意切的肺腑之言,使他下定“妇唱夫随”的决心。很快,他办理了停薪留职手续,随萨仁高娃到北京。

“高娃妈妈爱你们,我这个爸爸也会像她一样爱你们!”

在北京,萨仁高娃与37位“儿女”的艰难,远远超出了胡布日额的想象。他们挤住在丰台区角门一处80多平方米的地下室里,萨仁高娃睡单人铁架床,孩子们打地铺,晚上睡觉一个脑袋挨着一个脑袋。他们小的13岁,大的16岁,来自全国各地,有的是孤儿,有的是父母离异的单亲孩子,还有的是家庭贫困的残疾孩子,无一例外都有个共同的歌唱梦想。

从2004年开始,萨仁高娃靠自己的演出费,支付房租和孩子们的生活费用,38个人一天的伙食费不超过100元。胡布日额看到妻子和孩子们的生活条件这么艰苦,他的心被刺痛了,逐一与孩子们拥抱,动情地说:“高娃妈妈爱你们,我这个爸爸也会像她一样爱你们,孩子们,从此咱们就是一家人!”

胡布日额将自己的3万多元积蓄全部取出,给孩子们添置铁架床和被褥,还买了一台二手钢琴。萨仁高娃忙里偷闲参加演出,给孩子们挣生活费。夫妻俩分工明确:萨仁高娃负责教学,筹集生活费;胡布日额负责后勤,给孩子们准备一日三餐。为省钱,胡布日额动手烙大饼、蒸馒头,经常傍晚时候去菜市场买便宜的土豆。孩子们正在长身体,每隔两天,胡布日额就用鸡架、土豆、白菜,给孩子们炖两大锅香喷喷的杂炖菜,孩子们吃得津津有味。

2008年2月,角门派出所多次接到辖区居民投诉,说萨仁高娃与孩子们排练扰民。民警找到萨仁高娃,要求他们一个星期内搬家。萨仁高娃与丈夫多次去派出所交涉无果,夫妻俩只好抓紧另找房子。在好心人帮助下,他们在海淀区五棵松附近租下一处地下室。2月的北京寒风刺骨,为节省600元搬家费,夫妇俩用三轮车一趟趟转运行李和家具。胡布日额在前面踩三轮车,萨仁高娃在后面扶着大件行李,雪花落满他们一脸一身……

此后一年间,由于房东临时涨房租、屋子里没有暖气等原因,萨仁高娃夫妇俩又3次搬家。

宿舍连同排练大厅,每年房租超过6万元,这对萨仁高娃夫妇而言,无疑是一项沉重的负担。一到缴房租的日子,他们就像“闯关”,经常拆东墙补西墙,借遍了亲友。生活的艰难,一度动摇了胡布日额继续留在北京的决心。

2009年5月,房东过来催房租,萨仁高娃低价变卖母亲留给她的祖传手镯后,还差600元。遭遇这样的窘境,夫妇俩再也想不出其他办法,胡布日额对妻子说:“我坚持不下去了,咱们还是回内蒙吧!”萨仁高娃犯难了:“那这些孩子怎么办?”“管不了那么多了,遣散吧。”萨仁高娃坚决不同意,夫妻俩纠结起来。

胡布日额背起包准备回内蒙,拉开门,只见30多个孩子在门口齐刷刷跪成一片,每个人眼里都盈满泪水:“胡爸爸,别丢下我们不管,我们离不开您和高娃妈妈!”胡布日额顿时心软了,他一一将孩子们拉起来,眼含热泪说道:“对不起!原谅爸爸一时的怯懦。我不走了,和高娃妈妈守着你们。”

事后,胡布日额最终在隔壁的兰州拉面馆压下身份证,借款600元,凑够了下个季度的房租。

2009年11月,37个孩子中的“雪山朗玛”组合参加央视《星光大道》选秀,荣膺年度总决赛人气亚军。随后,北京一家知名文化公司将“雪山朗玛”组合的3个孩子签约旗下。

“雪山朗玛”组合的3个孩子离开这个大家庭时,萨仁高娃依依不舍。这个组合的主唱扎西顿珠、泽让娜姆等3个孩子来自雪域,家庭极端贫困。2003年,他们在雍和宫附近的地下通道一边卖藏族饰品,一边唱歌维持生计,经常食不果腹。萨仁高娃将他们收留在身边,悉心调教指导,还请现代民歌高手为他们量身打造成名作《我从雪山来》。6年多时间的朝夕相处,萨仁高娃与这3个孩子结下了深厚的母子情。送别他们时,萨仁高娃含泪叮嘱:“别忘了我和胡爸爸,别忘了兄弟姐妹,记着常回家看看。”3个孩子深深鞠了一躬,流着泪说:“这里永远是我们的家!”

此后,陆续有孩子考上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武警文工团、北京电影学院……离开了萨仁高娃夫妇。经自己培养,这些苦难孩子改变了命运,萨仁高娃和丈夫觉得所有付出都值得。

多年来,经常是一批批孩子通过培训成长自立离开了,很快又有另一批孩子慕名前来。萨仁高娃夫妇收留孩子的数量始终保持在40人左右。

“我虽然没有自己的孩子,但350个学生都是我的儿女”

2010年年初,34岁的萨仁高娃怀孕了,胡布日额喜出望外,早早向远在乌兰察布的母亲报喜。老人买好了奶瓶、童帽、童鞋等婴幼用品,一天天盼望宝宝降生。然而,胎儿2个月时,萨仁高娃因营养不良和教学任务繁重,没有心情和精力养胎,决定舍弃腹内宝宝。开始,胡布日额不同意,萨仁高娃安慰丈夫:“我理解你的心情,但咱们条件确实不成熟。我向你承诺,38岁以前,一定给你生个健康可爱的宝宝。”深爱妻子的胡布日额妥协了,两天后,他陪妻子去医院做了人流手术。

2010年5月中旬,萨仁高娃的婆婆被查出晚期肺癌,生命进入倒计时。老人唯一的愿望就是看一眼怀孕的儿媳,摸摸儿媳肚子里的宝宝。萨仁高娃流产的事没敢告诉婆婆,这下该怎么过婆婆这一关呢?无奈之下,胡布日额给妻子出主意,让萨仁高娃假扮孕妇。

一个星期后,萨仁高娃随丈夫返回乌兰察布。进门前,她在肚子上绑了一个枕头,将自己装扮成大腹便便的孕妇。病床上的婆婆一见儿子儿媳,便将先前购买的婴儿用品交给他们。萨仁高娃含泪将东西收下,坐在病床边陪婆婆聊天。看着儿媳隆起的腹部,老太太伸手想摸一摸,萨仁高娃巧妙地闪过身子。

担心与婆婆相处时间长了露马脚,两天后,萨仁高娃夫妇返回了北京。一个星期后,萨仁高娃的婆婆安详辞世。萨仁高娃很难过,觉得自己很对不起婆婆。

2013年夏,37岁的萨仁高娃再次怀孕了,这次她决定将孩子生下来。胡布日额沉浸在要当爸爸的幸福中。

2013年11月,萨仁高娃带着跟随自己多年的“袖珍歌手”小房子和从《星光大道》走出来的“小保安”张争,赴内蒙古电视台录制元旦晚会节目。因临时接到邀请,萨仁高娃一行没有买到卧铺票,只好坐十多个小时硬座到呼和浩特。录完节目后,3个人依然坐硬座返京。回到家刚放下行李箱,萨仁高娃突然晕倒在地。胡布日额赶忙将妻子送往医院。

经诊断,萨仁高娃系连日劳累引发脑溢血。所幸她颅内只是小范围出血,经及时抢救脱离了生命危险。可是,她腹内5个多月的胎儿却流产了。

萨仁高娃夫妇肝肠寸断。更惨痛的是,医生告诉他们,萨仁高娃因长年劳累,加之营养不良,导致卵巢早衰,永远失去了做母亲的权利。胡布日额无法接受这个残酷事实,伤心得哭了起来。萨仁高娃含泪自责地对丈夫说:“对不起!都怪我没保护好宝宝。”

萨仁高娃康复出院后,胡布日额整天阴着脸,几乎不与萨仁高娃交流,给孩子们做完饭就躺在床上唉声叹气。萨仁高娃再次向丈夫道歉,可胡布日额不接受。失去做母亲的权利,本已让萨仁高娃无比痛苦;丈夫的态度,无异于在她滴血的心上撒了一层盐。但她坚忍面对,默默将泪水咽进肚里。

孩子们窥破了高娃妈妈与胡爸爸的心结,为了不让他们操心,那段日子,孩子们表现得格外乖巧听话。他们晚上10点准时上床睡觉,早上也不用喊起,早早起床吃过早饭,就在教室等着萨仁高娃上课。遇到高娃妈妈与胡爸爸纠结,男孩子就将胡爸爸拉到厨房里,与他一起剥葱、削土豆。女孩子围着高娃妈妈,每人清唱一首歌曲,让她提指导意见。这样一来,避免了萨仁高娃夫妇冲突升级。

孩子们还联手已经离开大家庭的哥哥姐姐,想方设法化解高娃妈妈与胡爸爸的矛盾。在外地工作的孩子,给萨仁高娃夫妇发来温情短信:“高娃妈妈、胡爸爸,在我心里,你们就是亲生父母,我永远爱你们。将来你们老了,我会把你们当亲生父母赡养。”云南昆明一个白族孩子,用家乡白孔雀的羽毛拼贴成一幅画,快递寄给萨仁高娃夫妇。画面是一群小羊羔围着母羊在吃奶,并配上文字:“我们永远是您的儿女,父爱母爱温暖我们一生!”

在北京工作的孩子,也带着礼物频频“回娘家”。有个已结婚成家的女孩,对胡布日额说:“胡爸爸,我也是女人,理解高娃妈妈的感受。一个女人,没有什么比失去做妈妈的权利更痛心的了。您与高娃妈妈走到一起本身就是个传奇,希望您让她幸福。”胡布日额听了热泪盈眶。他想,妻子是孤儿,从小缺失父爱母爱,除了他没有其他亲人。而自己好歹有个女儿,还有兄弟姐妹,自己不疼她还有谁来疼她?于是,胡布日额诚恳地向妻子道歉:“请原谅我的自私冷酷,我想通了,咱们有这么多可爱懂事的孩子,没什么可遗憾的。”萨仁高娃抓住丈夫的手,哽咽着说:“谢谢你这么多年来,一次次包容、迁就我。”夫妇俩心中的隔阂彻底消融。

渐渐地,萨仁高娃的爱心故事传开了,很多善良的人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房东主动减免他们的房租;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李铎,义务给萨仁高娃做经纪人。2014年夏天,经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兰会长牵线,朝阳区蟹岛度假村免费给萨仁高娃这个40多人的大家庭提供一座四合院。漂泊十多年,萨仁高娃夫妇与孩子们总算搬出了地下室。孩子们有了宿舍、洗手间、厨房、练功房,萨仁高娃夫妇也终于有了一间稳定的房子。

北京民族大学学费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国防教育 大学生 民族精神

党的十七大上中华民族精神被阐释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作为具体体现的一种精神。[1]它使得中华民族不仅创造了灿烂的文明,而且生生不息、连绵不绝,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脊梁,是一个民族信心和力量的源泉。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民族优秀文化的精华,是推动青年学生实现理想、追求人生目标的精神支柱,是促进青年学生立志成才、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精神动力,在青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国防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必不可缺的基本教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统一、和安全,对全体公民进行的一种具有特定目的和内容的教育活动。《国防教育法》明确指出:“国防教育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途径。”高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发扬和光大爱国主义传统,振奋民族精神,强化国防观念,既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更是国防教育的重要任务。高校国防教育的核心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与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本质上是一致的。

一、民族精神与国防教育的关系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悠久历史的积淀、光荣传统的升华和时代文明的结晶,是一个民族所遵循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所体现的理想信念和性格特征。这就注定了民族精神具有浓厚的民族性。素以勤劳、勇敢、智慧著称于世的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吃苦耐劳、矢志不渝、温柔敦厚、择善而从的民族性格和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伦理观念。不同时代,民族精神的表现也不同。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是贯穿古今的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是历经几千年凝聚起来的对祖国的一种最深厚、最崇高的感情,是民族、国家自强不息的强大凝聚力和生命力的根本体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培育是高校国防教育的核心。高校国防教育不仅是保卫国家利益的思想基础,而且是增强民族向心力、凝聚力的强大精神动力。在高校国防教育中,通过学习“中国历史”和参观博物馆等教学活动,可以使大学生了解中国的具体国情,感受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文化,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感,引导大学生以实现民族复兴为荣耀,把自己的爱国热情与建设和谐社会的历史使命结合起来,把对祖国、对人民的深厚情感与个人的理想、志向和抱负结合起来,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通过学习军事理论课中的“中国国防”、“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等内容,可以使大学生认识到,虽然国际形势总体趋向缓和,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但世界并不太平,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势力对我国安全仍然存在着潜在的威胁,从而激发大学生牢固树立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增强大学生对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学习“中国军事思想”,大学生了解我国历史上许许多多杰出的军事家、军事著作及著名战役,产生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通过学习“近代国防史”、“中国人民发展史”、“中国国防科技发展史”等内容,大学生在了解我国国防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的同时,更深刻地了解我国军事科技与世界各国尤其是军事大国之间的差距,懂得“财大才能气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更加理性地看待我国的国家安全问题,从而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和献身精神,激发大学生富国强兵的决心和勇气。

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当今,全球化进程的高速发展,不仅使我们的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而且使我们的政治、文化、教育面临着严峻挑战,更使我们的民族精神面临着严峻挑战。大学生是我们国家继往开来的新一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民族精神状况如何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着国家的前途与命运。然而,当前大学生民族精神弱化的问题是很明显的,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1.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的国际背景,影响了大学生民族精神的确立与弘扬。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不仅仅是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还有西方的价值观、政治理念和生活方式。在这里,大学生有可能由于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产生一些唯外是新、唯新是奇、唯奇是美的倾向[2],从而漠视传统的中华民族精神,对外来文化盲目跟潮,把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戏谑为“老掉牙”,把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看作是“守旧”。一部分大学生经受不住西方价值观、商业性文化、功利性文化的诱惑,国家、民族与民族精神的意识淡化了,个别人甚至对民族的前途与命运失去了信心。

2.社会体制的变革带来社会矛盾的凸显,影响了大学生民族精神的确立与弘扬。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体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引发了利益格局的调整和社会的分化,伴生了一系列复杂的社会问题,引起了这些过去被称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的重重困惑。比如,与大学生们的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办学规模的急剧扩张与办学质量的严重滑坡的矛盾、高昂的学费与年似一年的就业难的矛盾等,很容易使身历其境的大学生心理失衡,从而导致他们对体制、对改革的政策乃至价值观念、国家与民族意识认同的弱化[3]。还有由于社会转型的延续,导致某些领域、行业产生严重的消极腐败现象;由于新旧体制此消彼长还在延续,导致部分大学生家庭收入的锐减、社会地位的下降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大学生对国家、对民族的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

3.互联网的普及,影响了大学生民族精神的确立与弘扬。网络时代的出现起人们了想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的显著变化,也深刻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成长。至今,互联网正取代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各种信息充斥着校园的时空,鱼龙混杂的现象似乎是防不胜防。然而,大学生大都以校园生活为主题,以学习为主要任务,以宿舍、班、院系集体为主要的组织形式,加上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正在形成,独立性和思辨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相互影响、随声附和的可能性明显存在等原因,很可能产生对国情判断为“他国先进、我国落后”的错误结论,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他们民族精神的确立与弘扬。

4.随着全球化的发展,高等院校受到了很大冲击,不良风气对学生成长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影响。例如高校的产业化趋势明显、高校的学术不良行为泛滥,使大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功利思想不断滋长。要迅速扭转这些风气,必须依靠切实可行的制度进行规范,而要彻底消除这些负面影响,就必须大力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八荣八耻”的荣辱观教育,实质上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用这些精神教育和激励大学生奋发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有利于大学生抵御一切消极思想和外来文化的侵蚀,有利于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有利于大学生自觉捍卫民族尊严和民族利益。

三、国防教育对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促进作用

国防教育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加强新时期高校国防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国家培养人才的一项重要举措,从战略全局的高度来看,深化高校国防教育对弘扬民族精神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4]

1.国防教育是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现实需要。

高校国防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属于精神价值范畴。国防教育中所表现出来的国防精神实质是公民对祖国安危、对民族富强的一种道德情感和责任意识。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迫切需要弘扬和培育与时展相适应的爱国主义,尤其要在大学生中形成稳定的富有时代特征的民族精神。通过国防教育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具有便利条件。战争总是围绕着国家和民族的切身利益进行的,中华民族长期维护国家和民族的统一、抵御外敌的斗争史,本身就是一部教科书。特别是人民军队中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人物,更成为激励人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强大力量。而这些内容,正是高校国防教育的基本内容。大学生是高知识群体,易于接受,容易感染,能迅速将许多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在此基础上的国防教育,更能激发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责任心。高校国防教育努力培育大学生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品质,尤其是国防教育中的集中军事训练环节,离不开严格的纪律约束、友好的合作精神和积极的奉献精神。这些精神一旦成为大学生的自觉行动,对民族精神的培育将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国防教育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和灵魂,是推动中华民族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进入新世纪,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和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使爱国主义教育面临严重的挑战,“人权高于”、“全球民主化论”等观点,直接与我们所倡导的爱国主义精神相对立。全球化对各民族国家的削弱,对不同民族国家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同质化影响,决定了在大学生民族精神培养中必须紧扣爱国主义这一核心,使其牢固树立爱国主义观念,而大学生国防意识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强化国家意识、爱国意识,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因此,开展好大学生的国防意识教育,将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民族精神。

3.国防教育中的团结育对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具有促进作用。

团结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立身之本,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牢固纽带。它不仅仅表现在国家、民族的关系上,更反映在个人与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关系中。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的思想,这里的“和”就是团结。精诚团结也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思想品质和道德素养。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必须强化大学生以国家兴亡为己任的责任意识和互助合作的团结意识,增强大学生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教育当代大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社会的关系,将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群体的价值追求相结合,这些教育将有力促进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

4.国防教育机制能够为大学生民族精神培养提供借鉴。

国防教育经过长时期的实践探索,有一套相对成熟的教育机制。比如,在组织管理方面,成立高校国防教育专门管理机构,明确国防意识教育的任务与职责,促进国防意识教育目标的实现;在教学保障方面,将国防教育纳入学校教学总体规划,并充分挖掘社会教育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国防教育实践活动;在师资力量方面,建设一支思想稳定、业务娴熟的国防教育专职教师队伍,等等。以上国防意识教育的成功探索,将为大学生民族精神培养机制建设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出版社,2007.

[2]王代滨.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与弘扬[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8).

北京民族大学学费范文第5篇

高校受助学生存在感恩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欠缺、感恩行为缺失等现象,高校在感恩教育中也存在着形式化和强制化的现象,感恩教育缺乏系统性、实践性和体验性。本文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探讨感恩教育对高校受助学生的现实意义,构建“三位一体”“认知体验”“主动内化”的感恩教育模式,增强感恩教育的系统性、实践性和体验性,使感恩教育深入人心,使高校受助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为高校开展感恩教育提供实践的指导和实践的模式。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感恩教育;实践;模式

我国高校逐步建立了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奖助学金、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学费减免为辅的多方位、多渠道的资助体系,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大学学业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帮助,但高校受助学生存在感恩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欠缺、感恩行为缺失等现象,高校感恩教育也存在着形式化和强制化的现象,感恩教育缺乏系统性、实践性和体验性。然而,感恩教育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要求,也是国家对人才的社会需求。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提出并倡导的。积极心理学提倡对个体或社会具有的问题要做出积极的解释,并使个体或社会能从中获得积极的意义。本文从积极心理学视角探讨感恩教育对高校受助学生的现实意义,并且构建感恩教育的实践模式,为高校感恩教育的开展提供实践的指导和实践的模式。

一、感恩教育的现实意义

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是一种以人性换人性的生命教育。心理学认为,感恩就是对外界(超自然界、自然界、人)的积极刺激进行感知后,产生的持久的、稳定的感谢状态,并诱发了积极的关系,而且这种状态和关系具有泛化的性质。感恩是一种强有力的、积极的人生情感,能提升身心健康水平,增进主观幸福感,优化情感情绪状态,增强应对压力的能力,增加心灵的宁静与和谐,诱发亲社会行为,具有个体与社会的双重价值。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推动个体关心他人和传递支持社会联系的道德情绪。感恩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致力于唤醒人的感恩意识,使受教育者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因此感恩教育对高校受助学生有着现实的意义。1.内化感恩品德,提升道德修养。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祖先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和宝贵遗产。从“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到“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从“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到“衔环结草,以恩报德”,字里行间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感恩品德。哲学家西塞罗说:“感恩不但是一切美德中最伟大的,而且是其他美德存在的基础。”美国学者Mc-Cul-lough等人证实,感恩有三种道德功能,即道德晴雨表、道德动机、道德强化物功能。感恩是一种优秀的品格,记载和呈现出个人的道德水准,感恩教育的意义之一在于教会受助学生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强化自身内心道德意识和道德观念,内化感恩品德,提高道德修养。2.体验积极情绪,增强主观幸福感。感恩情绪是个体在接受外界恩惠的认知基础上衍生出的一种温暖、愉悦和幸福的情绪体验,即表现出个体在接受恩惠后体会到的感激之情与回报的内心冲动;相反,如果个体仅接受他人给予的恩惠,而内心深处却无动于衷、冷漠,甚至麻木,那么与其谈感恩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积极心理学认为,感恩是对个体幸福感影响最大的人格特质之一,一个人要能够体验到积极的情感,才能产生幸福感。感恩是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增强个人幸福感的力量,是幸福感强有力的预测指标。因此,感恩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对个体积极心理体验的培养,个体通过体验积极情感感受主观幸福。感恩教育的意义之二在于使高校受助学生体验积极情绪,增强主观幸福感。3.诱发亲社会行为,培养社会责任意识。积极情绪“拓延—建构”理论认为,积极情绪具有拓展人们瞬间知行能力、建构和增强人们个人资源的功能。这是由积极情绪与事件所蕴含的积极意义、所产生的积极结果间的良性互动造成。感恩的积极情绪和情感可以有效促使受恩者产生利己、利他以及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又叫利社会行为,是指符合社会希望并对行为者本身无明显好处,而行为者却自觉自愿给行为的受体带来利益的一类行为。这类行为一定能得到他人和社会的肯定反馈,这种肯定反馈的心境和效应弥散在人际交往中,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并不断地在社会上传递,久而久之,受恩者就能在社会的环境中逐渐形成感恩回报、服务社会的责任意识。因此,感恩教育能激发高校受助学生的积极情绪和情感,诱发亲社会行为,培养社会责任意识。

二、感恩教育的模式构建

感恩教育是一种道德教育和情感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其教育的过程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教育的效果具有滞后性和多元性。感恩教育要想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必须在主体间性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所谓主体间性是主体之间的“互识”与“共识”,“互识”是主体之间相互认识和相互理解;“共识”是指不同主体之间对同一事物所达成的相互理解,所形成的主体间的共同性和共通性。感恩教育的主体是教育者,即社会、学校、家庭,感恩的主体是受教育者,即高校受助学生,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对于感恩要“互识”与“共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要充分认识自己的主体意识,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避免强制性和形式化。因此,感恩教育要体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平等地位,要尊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本文从教育者主体、教育形式和内容、受教育者主体三个方面创建教育模式,使主体之间相互认识和相互理解,形成主体间共同性和共通性;同时寻求感恩教育的可操作性、可接受性和主动性,增强感恩教育的系统性、实践性和体验性,使感恩教育深入人心,使高校受助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充分保证感恩教育的效果落到实处。1.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模式。感恩教育中教育者的主体是社会、学校、家庭,他们在感恩教育中起着不同的教育作用。首先,要建立感恩型的社会,让其社会成员、社会风气、社会舆论都富有感恩气息,不仅促进建设健康的、和谐的社会,而且使受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内化感恩品德。其次,学校是感恩教育的主阵地,感恩教育要有明确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要从德育的整体建构和培养目标出发,将感恩教育纳入到整个德育教育和评价体系之中,使感恩教育规范化、具体化、制度化;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具有“向师心理”,在其实施过程中,作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师,应该成为践行者,为学生率先垂范、担当引路人,唤醒学生的感恩意识。第三,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血缘关系是感恩教育最容易产生效果的因素,充分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开展做人和做事的教育,是感恩教育的最基本、最有效的内容,也是其他任何教育所不能替代的教育。因此,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感恩教育模式,为感恩教育搭建了一个多层次、全方位、富有成效的“系统网络”,有利于感恩教育的教育者发挥自身主体作用,促进感恩教育发挥良好的教育效果。2.第一、第二、第三课堂———“认知体验”模式。感恩教育的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是感恩教育的中间媒介和实践载体,在感恩教育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中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第一课堂”是主课堂,即课堂教学,它是感恩教育的主渠道,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和生活中蕴藏的感恩思想,把感恩教育融入于课堂教学当中,引导学生识恩、知恩,主课堂的作用就是让学生“识恩和知恩”。第二课堂是辅课堂,即校园文化、各类讲座和活动等。校园文化包括学校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学校要把感恩融入到这些文化要素之中,同时融合优秀传统文化,使学生以优秀传统文化认识过程为基础,对于感恩思想进行同步发展,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带动高校学生感恩意识的快速形成。良好的校园环境和浓厚的文化氛围,对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和感恩情怀起着催化剂作用。第三课堂是社会实践。实践是感恩品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离开实践,教育活动将会变成空洞的说教。组织受助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等,在社会实践锻炼中,将知恩转变为报恩和施恩,感受帮助他人、关爱他人的快乐,体验自身行为得到社会认同后而产生的强烈自豪感和荣誉感。这样,受助学生把自己的受助与对社会的回报结合起来,把自身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增强了社会历史责任感。“认知体验”模式从课堂教学到社会实践,从显性教育到隐性教育,动静结合,由内向外,体现了知恩于心、体恩于情、践恩于行、知恩图报的教育过程。3.自我教育———“主动内化”模式。自我教育是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引导下或在外环境的作用下,将自身作为教育对象,有意识地按照社会要求和自我发展的需要经过自我认识、自我要求、自我践行、自我评价四个阶段,以达到认识和完善自身人性的活动。没有自我教育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教育目的必须通过受教育者的内化才能真正实现,“内化”实际就是自我教育的过程,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如果受教育者没有主动意识和主动精神,处于被动的地位,教育就会成为一种强制,变得毫无意义。感恩教育要高度重视高校受助学生的自我教育,采取各种策略,激发高校受助学生的“主动内化”过程,深度挖掘自身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促进高校受助学生将感恩内化为自己的品德与行为,使高校受助学生真正将报恩变成一种自觉自愿的行动,不断地传递感恩的情怀和温暖。高校受助学生的感恩教育要注重感恩心理的研究。积极心理学为感恩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思维方向和研究方向。从积极的品质、积极情感和亲社会行为出发,探讨感恩教育对高校受助学生的现实意义;应用积极情感体验、积极人格特质和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构建感恩教育的实践模式。三种实践模式既体现感恩教育的两个不同主体,又展现感恩教育的教育内容;既体现感恩教育的教育形式,又强调感恩教育的实践过程,为高校开展感恩教育提供实践的指导和实践的模式。

参考文献:

[1]刘振洋,满春涛.浅析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J].学术交流,2014,26,(9):213-216.

[2]陈昌兴,刘利才.关于感恩教育热议问题的理论探讨[J].教学与管理,2014,(4):23-25.

[3]杨雪琴.和谐社会视野下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2):145-147.

[4]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4:1-349.

[5]谢琴.大学生感恩教育探讨[J].教育探索,2012,(6):137-138.

[6]刘翔平.当代积极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1-258.

[7]何安明,刘华山.感恩的内涵、价值及其教育艺术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4):92-95.

[8]刘利才,陈昌兴.论感恩教育的本质特征、价值取向与有效路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0):220-224.

[9]孟琪,常海亮.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感恩教育探赜[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7):86-88.

[10]徐剑波.主体间性理论视阈下高校感恩教育工作研究[J].江苏高教,2015,(5):114-116.

[11]刘峰.文化视角下的大学生感恩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2,(10):71-73.

[12]徐仁成,赵霞.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感恩教育的实效性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12):103-105.

[13]张阳.高校资助体系下的贫困生感恩教育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2):130-132.

[14]全鑫,张栋科.积极心理学视阈下大学生自我教育路径探析[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