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政产学研论文

政产学研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政产学研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政产学研论文

政产学研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产学研结合 高校 电气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On Industry-School- Research Combination Mode of

College Electrical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LI Jie

(College of Automation Engineeri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Nanjing, Jiangsu 210016)

Abstract This article studies on college Industry-School-Research mode and applied talents training, take College of Automation Engineeri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as an example, analyzes the importance of using research cooperation in personnel training in the school system, so as to explore the combination meet the social needs of ways.

Key words industry-school-research combination; college; electrical professional

产学研即产业、学校、科研机构等相互配合,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强大的研究、开发、生产一体化的先进系统并在运行过程中体现出综合优势。产学研合作是指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之间的合作,通常指以企业为技术需求方,与以科研院所或高等学校为技术供给方之间的合作,其实质是促进技术创新所需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效组合。随着技术发展和创新形态演变,政府在创新平台搭建中的作用,用户在创新进程中的特殊地位进一步凸显,知识社会环境下的创新2.0形态正推动科技创新从“产学研”向“政产学研用”,再向“政用产学研”协同发展的转变。①高校既是创新人才的集聚地,也是科技创新成果的发源地。如何以高水平的创新成果和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服务经济社会的发展?最重要的是坚持科学发展,促进产学研合作。高校的产学研合作可以有两种,一种是国家经济层面,为科技创新服务,促进科研成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另一种是为教育服务,通过产学研与学术的培养、教师的科研相结合,将学生培养成才。

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气工程专业产学研结合现状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气工程专业为国家级特色本科专业、国防特色重点专业、江苏省品牌特色专业、江苏省“十二五”重点专业以电气工程领域为对象,注重计算机科学、控制理论和信息科学在电气工程各领域中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相关研究领域在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该专业设有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三个方向。培养具有电气工程领域较宽广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工程技术基础,具有较好的电气分析、电气设计、电气系统设计、电气系统运行、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能力的适应国民经济建设特别是航空航天、国防工业和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高素质的电气领域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作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这样一所重点大学,重点是培养研究型人才,进行知识创新活动,最终目标是为社会服务,高校通过产学研合作,不仅能够解决学校教育与社会脱节问题,缩小学校和社会对人才培养与需求之间的差距,增强学生在社会的竞争力,而且也能够促进科技发展。近年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展了较多广泛且有效的产学研合作与实践,尤其在电类领域的合作,效果较为显著。通过合作,实现了将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平台共建、人才培养、干部交流等全方位的合作,实现了互利共赢,助推了经济发展。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无锡市开展风电领域政产学研合作为例,自合作以来,无锡市委书记杨卫泽率领无锡市党政代表团先后两次访问学校,并就政产学研合作事宜与学校的领导深入交流。而且,学校党委书记崔锐捷、校长朱荻等校领导也多次带领学校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及部分专家走访无锡市惠山区,实地考察区域经济发展,探索合作模式,推动政产学研合作。②

2 电气专业产学研结合的思考及具体做法

电气专业是电气信息领域的一门学科,由于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业生产密切相关,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触角伸向各行各业,小到一个开关的设计,大到宇航飞机的研究,都有它的身影。这个专业的学生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技术、研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的工作,是“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该领域对高水平人才的需求很大,正是由于社会大量的需求,不言而喻,电气专业培养学生的素质与质量,对该个专业领域,乃至我国国民经济领域的发展影响也是极其重要的。那么,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否被社会所接纳,被企事业单位所需求,需要我们高校在培养学生时要制定合理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因此,产学研的结合,为高校的学生培养、学科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2.1 产和研的结合

企业有较好的生产能力,但科技含量低,科学研究创新不够,如果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甚至立于不败之地,需要把高校的知识资源和科技研究成果可以很好地转化,技术上进行创新。而作为高校,是服务发展的主体,是科学知识的生产者和提供者,对科学知识的传播、整合和流通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高校在搞科研的目的也是为生产服务、为社会服务。产学研结合就是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建立良好的互动,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模式与直接获取工程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才能适时调整学生的培养模式,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实习机会和实习场所,让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容易走上社会,被企业所需求。电气工程专业就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能够解决电气工程技术分析与控制等实际生产问题。

但是,在产学研合作中,高校在科研管理机制上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1)科技成果转移渠道不畅。很多企业拿着大量资金寻找科技创新成果,而高校的科研成果又转移不出去,导致了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等各方科技资源分散,浪费精力、物力和人力。(2)科研人员考核制度不利于成果转化。当前,高校普遍采用职称和职务等级发放科研津贴的,而职称职务的获得,主要是看权威性期刊的数量、申请的项目获得的奖励,专利情况等,对于科技成果能否实现产业化问题很少重视,致使高校老师很多科技项目申请后,过多地偏重于技术与理论,与社会需求脱节,大部分科研成果很多是只申请了专利,或者发表了论文的水平上,实际应用产出的效果不高。另一方面,当前部分教授评职称前,发论文,申报项目,有较多的研究成果,但职称评定后,科研动力不足,研究成果停滞不前,更多的是享受这个教授待遇,从而导致研究资源流失。(3)科技成果推广机制不完善,重视不够。高校由于学科建设发展需求、整体实力提升等众多因素影响,学校科技部和老师的关注点在于国家或省部级重大项目的申报上面,比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级973、863等重大项目课题、各项科研成果奖励申报,而对真正获得的科技成果,如何将其转化投入不够,重视不足。

因此,在高度重视产学研合作的同时,更应该要结合学科、科研特色和优势,充分发挥科研管理制度对科技创新的激励、支持和引导作用,要进一步搭建平台,发挥政府的作用,与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及高校,产业四力强强联合,不断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形成和发展,为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创新做出贡献。

2.2 学和研的结合

随着电子、计算机、通信和信息等技术在电力行业的广泛应用和发展,给电气专业的学生带来了很好的发展机遇,这就需要高校培养出的电气专业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能够独立承担相应研究方向的科研课题。首先,让学生参与到老师的科研当中。从我校电气专业学生培养来看,学生实行“导师制”,对于优秀的学生,从大学开始就跟随导师做相应的课程设计,等到了研究生阶段,不仅能够很早,而且将课题研究有延续性,能更好地做出科研成果,培养科研能力。第二,让学生参与到各种科技创新比赛,老师进行指导,培养了学生的独立科研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学生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校电气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课题,以及研究生课题,有80%的题目与产学研基地的实际和教师科研课题紧密结合,有部分学生直接参加教师承担的课题。通过多种渠道,不仅可以使学生更深入接触工程实际,增强实际工程意识,提高综合实践能力,在完成自己学业任务的同时,培养了科研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3 产和学的结合

人才培养是高校教育的发展之路。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精英教育、大众化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两个方向。精英教育培养拔尖人才,大众化高等教育培养各级各类专门人才,各具功能,不可替代。学校应根据不同的社会需求进行科学、准确的定位,确立自己的发展方向,形成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目标、培养方法和质量标准。③

电气专业的学生培养,需要保持和加强原有专业特色和优势,培养学生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在实际操作中,学校应因材施教,引入各类培养机制,如结合产学研的合作平台,一是和企业联系,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实习基地;另一种则是根据企业的需求,企业的科研方向,制定我们培养学生的目标、模式及课程体系。如开设专门的“卓越工程师”班,单独组织学生完成一门企业课程授课,一次企业参观实习,一次“工程技术讲座”。除此之外,每年暑假,我校的电气专业与陕西航空电气有限公司、陕西西航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河南许继集团、南京机电液压工程研究中心等多个校外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开展合作,这些企业每年为电气专业学生提供实习条件,提供合作科研项目。

3 总结

电气工程专业行业属于高精尖端行业领域,尖端人才的培养十分重要,它的社会需求较广,而培养这样的优秀人才,就需要高校制定适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产学研合作的模式,让学生、教师有良性发展,才能促进电气学科的发展,而外部则需要社会与企业的需求,产学研的结合便是达到这一目标的良好途径。

基金项目: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青年科技创新基金-高校科研管理中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研究(资助编号:NR2013029;项目负责人:李洁)成果之一

注释

① 宋刚.钱学森开放复杂巨系统理论视角下的科技创新体系――以城市管理科技创新体系构建为例[J].科学管理研究,2009.27(6):1-6.

政产学研论文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针对高职高专产学研结合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当前推进产学研结合亟需建立运行主体间的深层次合作关系及长效运行机制。

在当前高等教育飞速发展的形势下,高职高专要发展,要生存,就要正确定位,明确自己的办学目标,培养大批的、符合市场需要的实用人才,走有特色的产学研结合之路。

一、当前高职高专教育产学研结合的现状分析

我国高职高专教育经过几十年的探索与实践,在开展产学研结合工作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些成绩。每个学校都根据自身的特点以及所处的地域,积极探索适合本校实际的产学研合作方式与途径。我们通过对不同类型的高职高专院校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在开展产学研结合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

(一)高职高专产学研结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对产学研合作仍缺乏正确的认识。学校把产学研结合只作为解决学生实习的一个途径;由于企业没有品尝到产学研合作教育带来的甜头,对产学研结合工作缺乏正确认识,把其视为额外负担。

2.没有找到产学研结合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有些学校和企业虽然认识到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重要性,但由于缺乏产学研结合的外部环境、思路不够开阔或自身条件的影响等原因,还没有找到产学研结合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3.缺乏长效机制。一些高职高专院校在产学研结合中缺乏有效的调控机制、保障机制和评价机制等一系列校企合作运行机制,致使目前一些学校的产学研合作还停留在浅表层次。

(二)原因剖析

1.宏观方面:(1)现行教育管理体制不利于产学研结合的发展。目前我国的高职高专院校完全由教育行政部门管理,行业对高职高专教育缺乏有效指导。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仍处于民间活动状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责、权、利的规定比较模糊,双方无法建立长期、稳定、互惠互利的合作机制,制约了产学研结合深入、持续、健康地发展。(2)缺乏国家在宏观层次上调动包括学校、社会各用人单位以及学生积极性的政策法规。国家对开展产学研结合的教育方针、政策是明确的,但缺乏与之相配套的可操作性的政策法规。(3)经济发展对产学研结合的内在牵动力不足。产学研结合教育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由于我国目前正处在转型期,一方面,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区域间、行业间、企业间经济发展很不平衡,许多岗位仍然被传统性劳动力所占据,企业还没有体验到合作教育带来的好处,因此企业与学校合作的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我国的就业市场还不规范,人才高消费,高职高专毕业生被一些企业拒之门外,因此,发展高职高专教育还没有成为企业的迫切愿望。

2.微观方面:(1)学校自身实力不足制约了产学研结合的发展。校企合作必须是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才能够健康发展。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高职高专院校实验条件不具备,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不高,使得学校与企业合作的途径不畅,从而影响了校企合作的开展,同时这也是企业与学校合作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之一。(2)学校开展产学研结合的思路不够开阔。主要表现在:一是把开展产学研结合仅仅作为解决原有模式下学生实习的一个途径,没有真正把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作为首要任务来考虑。二是许多学校在寻找产学研结合的工作岗位时跳不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圈子,因而使产学研结合的路子越走越窄。三是许多学校为了便于管理,往往希望把学生安排在少数几个工作单位,由于多方面原因,实际部门不愿意接纳或只能接纳少数人,因而给产学研结合的开展造成很大的困难。

二、建立高职高专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建议

针对当前我国高职高专教育产学研结合的现状及问题,推进产学研结合亟需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政府的引导和支持

在目前这种产学研结合的初级阶段,政府应该通过引导、支持产学研的政策,鼓励高职高专院校与企业开展产学研结合。当前,政府应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积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具有一定特色的、有利于推动产学研结合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法规。

1.政府通过设立“产学研结合基金”等方式,引导和鼓励学校进行产学研合作,调动学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制定和实施“双师型”教师职称评聘制度,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通过全面推行劳动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调动广大学生参与合作的积极性。

2.在制定有关法律(如《企业法》)时,要有明确的条文规定生产条件先进的企业有为教育服务的责任和义务。同时,通过制定一些优惠政策,如对参与了产学研结合的企业,可根据接受学生的数量和消耗企业材料的费用,享受一定的减免税等,吸引企业参与产学研合作教育。

(二)理顺产学研结合运行主体间的合作关系

产学研合作教育要健康发展,政府的引导和支持是必不可少的保证,但高职高专院校与企业是产学研结合的主体,校企双方建立紧密结合、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合作机制是产学研结合运行机制的基础。因此,理顺主体间的合作关系,是产学研结合的关键,双方合作层面如何,将决定产学研合作的程度。目前校企双方合作层面主要有以下三种:

1.浅表层面的合作:企业没有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课程体系设计、科研课题的研究以及教学质量评估等环节,虽在毕业实习方面有一些安排,但也仅仅属于参观性的,只停留在形式上,并没有真正起到职前]练的作用。

2.中层面合作:企业开始关注学校培养人才的规格要求,同时通过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初步参与到学校的专业建设、课程体系设计以及教学质量评估中,而且学生基本能顶岗进行综合训练,有机会在工作中结合实际将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真题真做。但这种层面的合作还仍属于比较松散的合作。

3.深层面合作: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从学校培养目标的制定,课程的开发,教学条件建设和教学方法改革,到毕业生的实习安排,科研课题的合作,再到教学质量评估各个环节,企业都积极参与,把其视为自己工作的一部分;学校也为企业的发展“量身订做”人才。这种合作使校企双方真正建立起紧密的内外结合关系。

浅表层次合作和中层面合作都没有理顺产学研结合主体间的合作关系,因而产学研结合工作就受到了很大影响;只有建立深层面合作关系,校企双方才能够在双赢的基础上做好产学研结合工作,才能够真正促进高职高专院校的发展。

(三)建立产学研结合的长效运行机制

1.建立调控机制。高职高专院校自身必须建立一种根据市场、企业变化随时适应、调整的机制,能够主动适应市场变化,调整办学方向、专业设置、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办学规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1)成立由行业主管部门、企业、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地方政府组成的“产学研结合指导委员会”。其基本职能是宏观调控产学研结合的发展,统一协调解决产学研结合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产学研结合的发展提供指导、咨询与服务等。(2)成立由具有丰富经验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及学校的专业教师、教育专家等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其基本职能是根据人才市场需求的现状与变化,进行专业设置与调整;根据岗位职能变化,设定专业培养目标;根据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思想,制定专业培养计划等。

2.建立健全保障机制。高等院校与企业能否长期合作,取决于能否寻找与把握到双方利益平衡点;而能否使合作产生最大效益,则取决于长期合作中双方的各种保障机制是否健全。为此,要在以下两个方面建立合作保障机制。(1)建立校企双方的管理协调机构。校企双方建立“三级双轨”模式管理机构,负责协调处理校企合作中的有关问题(见图1)。(2)出台相关基础文件。为保障校企合作教育的顺利实施,校企双方应研究出台下列文件:《校企联合共建实践基地计划》、《“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校企联合科研开发管理办法》、《科技成果奖励办法》等。

3.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产学研结合开展情况如何,需要对其进行综合检验与评估。由于评价产学研结合的指标极其复杂,包括人才培养的质量、管理的科学化程度等“软”指标,还包括培养人才的数量、效益,合作企业的成本、产值等“硬”指标。只有通过有效的评价机制,才能够检验产学研结合形式是否正确、效率快慢、效果好坏、效益高低及成熟度等。建立这种评价机制,包括政府与高职高专院校两个方面:政府应建立对产学研结合工作的评价体系,促进产学研结合工作的规范开展;高职高专院校应制定各专业开展产学研结合工作情况的具体评价指标,将其纳入学校整个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以不断检验、改进产学研结合工作。

三、产学研结合实践中应明确和探索的几个问题

1.实施以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以产学研结合为途径的教育教学模式,必须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和实际业务环节建立切实可行的实践性教学体系,这是产学研结合的关键。

2.必须具有相对固定和一定数量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并按照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则建立深层次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使校企双方能够真正履行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3.必须有全体教师的积极参与。产学研结合模式给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加大了实践性教学的难度,而且只有具备“双师型”教师的基本素质,才能胜任产学研结合的教学工作。

4.从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来看,高职高专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与终身教育,专科接本科等多种层面相互沟通、衔接的重要环节和纽带。因此,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构建上,既要强化专业岗位技能的训练,又要重视基础教育理论知识的培养;既要考虑学生的就业要求,又要兼顾专科接本科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衔接,更要重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这些问题都需要高度重视,深入研究。

产学研结合是高职高专教育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它的发展不仅要依靠教育部门的努力,还要依靠政府的鼓励和支持,更离不开产业部门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全社会都应该共同关注高职高专教育产学研结合的发展,为其营造良好的氛围。相信在全社会的努力下,高职高专教育的产学研结合会越办越好,从而推动高职高专教育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温景文.校企合作办学的认识与实践[J].辽宁高职学报,2002, (1).

[2]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教育改革与建设[M].北京: 高等教育 出版社,2002.

[3]全国高职高专教育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论文集[A]. 北京:高 等教育出版社,2003.

政产学研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丹东市;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

一、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的基本研究现状

对于“产学研用”的研究,国外开始的比较早,在美国提出产学研用协同模式之后,很多学者都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提出产学研用相关的经典理论。目前国内的“产学研用”已经逐渐从“政产学研用”升级到“政用产学研”,二者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后者进一步强调了应用和用户,突出了产学研结合必须以企业为主体,以用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突出了知识社会环境下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协同创新为特点的创新2.0新趋势。

二、丹东市产学研用协同实施的成就与不足

2012年辽宁省出台文件《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产学研合作工作的意见》,“十二五”期间在该《意见》的指导下,丹东市政府、各生产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共同努力,积极探索和实践产学研用合作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为丹东市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2012年,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辽宁省科学技术厅和丹东市人民政府成立“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丹东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该中心的成立搭建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服务平台,建设了一批支撑服务丹东主导产业的专业技术研发中心,为丹东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比如丹东的仪器仪表产业,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联合丹东市重大科学仪器领域产、学、研、用相关单位,申报国家重大科学仪器专项,全国200项专项计划,辽宁省仅有7个项目入选,丹东承担4个,获得国家经费支持超过1亿元,使丹东成为辽宁省承担国家重大科学仪器专项最多的地区,大大提升了丹东在全国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地位。

2.形成特色产业基地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丹东轻工业基础雄厚,仪表仪器、精密加工等产业具有较高的研发能力和产业水平,目前已经建成汽车及零部件、仪器仪表、防护纺织制品、凤城汽车增压器、满族医药及健康等5个省级重点特色产业集群。特别是辽宁(丹东)仪器仪表产业基地,是辽宁省政府批准建立的省级重点产业园区,产业基地累计签约企业447户,预计总投资达98亿元,已累计投资20多亿元。

3.弥补产学研各方不足,促进协同创新平稳发展

丹东自然条件优越,环境质量好,农副产品品质优异,海产品、草莓、蓝莓、板栗、艳红桃等驰名全国,是辽宁省重要的农副产品基地,农产品虽然品质高但是产业附加值较低,为了促进农产品产业向高附加值方向发展,丹东中科润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辽宁天增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和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天然产物开发中心”,围绕丹东特色农副产品及中药材资源,建立了集服务与自主开发为一体的特色农副产品与中药材资源开发平台,这一平台的搭建,既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问题,又实现科研院所研究价值提升专家科研开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丹东市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实施的不足

第一,产学研用合作的层次不高。我市目前的产学研用主要还是停留在技术转让、合作开发和委托开发这样的较低层次的合作,主要原因是由于企业自身的科研研发能力较弱,更多地寄希望于科研院所,而科研院所由于没有处于商业竞争第一线,往往无法从企业需求切实出发,这样会增加科研院所的研发风险也不利于企业成长。

第二,产学研用合作的动力不足。这里的动力不足,是产学研用各方出发点不同造成的。对于高校、科研院所的教师和研发人员来说,受目前职称评定、利益分配机制所限,他们的研发成果更多的是以学术水平为衡量标准,对于科技成果的实际应用价值并不重视也不在行。对于企业来说,技术创新、产品开发虽然是一个可持续发展过程,但是时间长、资金投入大,很多经营者只能看到眼前利益,缺乏科技需求的内在动力。

第三,产学研用合作的链接不紧密。我市目前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企业发展依靠科技进步的因素小、速度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大学、科研院所和企业没有找到结合点,他们之间无法建立联系,缺少科技交流会、科技成果会这样的平台。

第四,政府功能发挥不充分。产学研用协同是国家实施创新发展战略的路径之一,各主体之间要素流通有序、功能配置优化都离不开政府部门的引导和服务。虽然政府部门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关于产学研的政策保障机制、评价激励机制和政府的服务水平都有待提高和完善。

三、对我市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及政策激励体系构建的建议

1.政府大力扶持,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在我国经济发展和运行的进程中,政府一直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政府的号召力和组织建构方面,政府在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过程中更多的应该发挥指导、服务等功能,减少行政意识和专断思想。

首先,完善行政机构设置。构建和完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需要设立专门的行政机构,由行政领导挂帅,统筹协调、明确职责、强化监管,提高基层单位运用政策的能力,及时向上级部门反馈我市政策执行情况,结合我市实际情况推动政策的改进和完善,切实保障我市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合作政策落实。

其次,加强政策法规体系建设。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主体众多虽然各种合作形式已经开展,但是在实际进程中有漏洞有阻碍,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既需要强制性政策又需要激励性政策,比如本市产学研用合作规划纲要的出台,优秀人才引进计划的制定等等,政策法规体系的建设从根本上保障产学研用的顺利进行。

2.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增强自身创新能力

首先要加强企业自身研发机构的建设。企业的创新研发能力受人才、资金等局限,往往寄希望于科研院所,但是科研院所往往不能直接参与市场竞争导致技术和市场的脱节。研发机构的建设有利于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带动企业加入到产学研用体系当中,通过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共同开发提高我市产学研创新能力。

其次培育企业创新型文化氛围。企业文化的培养与塑造属于企业软实力的一部分,同时企业文化的培育与塑造有利于弥补企业内部规章制度的不足和缺陷,这种价值观的形成使企业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企业管理者应该将创新精神融入到企业的日常生产运营,激发企业参与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活力。

最后要完善高层次人才管理机制。目前东北地区的人才外流现象严峻,大量高素质特别是企业高端技术人才流失,我们要重新审视高层次人才的管理和培育,重视当地高校专业技术人才的选拔和积蓄,一方面要留住人才,优化人才发展的服务环境,在住房、医疗、子女就学和配偶就业等问题给予补贴和优惠,另一方面要培育人才,支持技术人员出国(境)培训学习,组织申报省、国家级人才工程、重大科研项目。高层次人才的培育和管理对我市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推进和深化有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

3.提高科研机构参与热情,完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

首先提高高校和科研院所参与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主动性。目前我市高校教师的科研水平考评主要是参考论文的数量和发表情况,对于科研成果的实际转化并没有强制性要求,高校教师只注重“研”忽视了“用”。如果要提高高校教师基础研究的实际应用转化水平,就必须改革现有的教师考评机制,调动高校教师参与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积极性。

其次完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科研创新蕴含失败风险,任何主体都难以独自承担,这就需要建立健全的风险投资机制,一方面为保证产学研资金充足,另一方面分散各方投资风险。同时,改革现有利益分配制度,科研成果落地转化,企业让利于高校和科研开发人员,调动研发机构的主动性保持合作关系的长期稳定发展。

4.搭建服务平台,畅通信息渠道

政产学研论文范文第4篇

(1.西华大学 建设与管理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39;2.西华大学 经济学院,四川 成都610039)

摘 要:产学研合作创新作为开放式创新模式之一,越来越受到企业和高校的青睐以及政府的重视。高校作为产学研创新联盟主体之一,能否在体系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是产学研合作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文章探讨高校在产学研模式中的合作动力及受到的约束,为解放高校在创新体系中的作用以及提高创新联盟质量提供参考思路。

关键词 :产学研;问题及对策;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19-0205-02

收稿日期:2015-06-10

作者简介:唐卓(1990-),男,汉族,四川宜宾人,研究生,研究方向:技术经济及管理;陆松新(1989-),男,汉族,江西鹰潭人,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司金融。

1 前言及综述

目前,有很多学者进行关于产学研合作模式的研究,对于其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也作出了相应的探讨。王章豹、祝义才(2010)指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高教自身发展的需求相比,其规模、层次、水平、效益都有待进一步提高,产、学、官三方面也都存在某些阻滞产学合作向纵深发展的制约因素。陈劲(2014)结合我国国情与发展的现实环境,提出了提升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对策。

从微观角度来看,卢仁山(2010)提出作为产学研合作创新主体的企业,应勇于担起创新主体的重任,选择合适的能兼顾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提前介入产学研合作创新过程,建立利益共享与风险共担的柔性利益分配机制,妥善解决企业内部的知识产权利益分配问题,实现产学研各方长期合作、共同发展。周敏(2014)基于企业视角,从经费投入、技术创新链条上企业的作用等方面阐述了企业在政产学研用合作中的主体地位,分析了政产学研用合作现状。那么,高校作为合作创新主体之一,如何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如何解决在同其他参与方合作中所受到的约束,还可以进一步地探讨。

2 高校在产学研合作中的动力

高校是新技术的重要源头之一,而技术创新正是企业极度需要但又十分匮乏的资源,增强产学研合作,共享校企资源能为企业带来更好成效。毫无疑问,产学研合作也同时能为高校带来诸多收获。

2.1 产学研合作有助于高校学科发展

过去高校的学科研究,往往追求研究领域广泛,追求高数量的研究成果,高质量的“高精尖”学术成果并不多见。产学研合作就要求高校的研究成果要满足企业的需求,随着市场化分工越来越细,各领域研究范围逐步覆盖,高校研究不得不在保证研究领域广博的同时,向深入探寻,从而推动高校学科由面向点纵向开展。

高校的学科设置和课程安排应当以“实用性”为原则,不管是理论学习还是技术传授,都应当追求让学子“学以致用”,否则高等教育就失去了教书育人的基本目的。学校和社会的脱节让高校成为孤立的象牙塔,一方面,学校传授学生海量的信息和知识,另一方面,很多企业对毕业生的素养并不十分满意,常常还需要通过二次培训上岗。

2.2 产学研合作有助于高校人才培养优化

高校通过产学研合作创新,能够找到企业和社会对人才的诉求点,更加高效科学地进行人才培养。高校学生和研究人员通过有针对性的工作、思考,有利于启发他们将所学所想致力于所用,提升高校人员的学术思维和学术研究能力。

2.3 产学研合作有助于高校研究平台建设

对于大多数高校而言,国家划拨的研究专项资金很难满足各学科全面、深入的科学研究,各领域所需要的研发设备和研究场所,高校也很难做到一应俱全。通过产学研合作,高校能够获得额外的资金补助,帮助高校更好地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3 高校在产学研合作中产生的问题

3.1 内部问题分析

高校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项目,往往集中于“短、平、快”,即研发周期短、技术难度低、技术转化快的项目,此类过于单一的项目合作方式可能带来三方面问题。一是导致高校和企业合作期短,双方建立的合作关系比较松散,企业高校之间沟通和信息交流不够,难以形成高度信任;二是围绕企业所在领域的深度合作不够。企业往往只是暂时解决了某一个棘手的问题,对于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链上的高端问题,或者关键的重大技术难题并没有得以解决;三是合作的项目缺乏足够的构思和调研考察时间,导致合作成果并不能满足企业市场需求,没有提出最适宜的问题解决方案。

高校通常更加注重纵向科研项目、学者的论文质量和数量,而对于横向科研项目,考核权重则明显偏低,横向课题带来的经济效益和解决实际社会问题带来的收益没能在评价体系中得到客观反应。另一方面,很多的企业在高校找不到社会需求的科研成果,而高校做出的一系列成果,仅仅“纸上谈兵”,停留于学术层面,很难商业化形成生产力。

3.2 外部问题分析

传统产学研体系中企业是投资主体,创新投资是一项投资数额巨大,但短时间内收效可能甚微的活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一定是以盈利为目的,如果长期的创新投资得不到满意的回报,无疑会打击企业的投入积极性,甚至会中断产学研合作创新。即使企业愿意继续投入,但单独一家企业往往难以长期承担高昂的研发经费,同时,资金不足也很难保证高校创新的进展和质量。因此,产学研合作创新的运营成本和效益难以达到预期,是阻碍产学研合作发展及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4 解决高校在产学研合作中问题的对策

高校在产学研体系中面临的问题,不仅需要从高校自身出发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而且需要企业、政府和社会各方的支持。

4.1 高校要创新产学研激励机制

不管是纵向学术项目还是横向项目,都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和教育主管部门需要转变思路,提高对产学研合作创新的重视程度,创新产学研的激励机制,鼓励有能力在产学研合作创新中取得成果的科研人员。高校还应当转变老师思路,引导老师注重产学研合作研究,从改善合作企业经济,促进社会进步的原则出发,积极进行实用型研究,把科研放到改善社会生产的正道上来。此外,高校要增强为企业服务的目标意识,注重利用自身优势,为加快成果商业转化和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4.2 政府要充分发挥纽带作用

政府首先要制定、完善产学研机制体制,特别是利益分配机制。目前最需要解决的是对大学研发成果的归属问题,专利授权、使用费的分配,技术转移的保障措施等问题,突显高校在产学研合作创新中的地位,会解放产学研合作创新的积极性,能有效鼓励高校科研人员与企业进行技术转移及人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制定产学研激励政策,能保证社会资金更多地投入到产学研合作联盟当中,一方面减轻企业负担,另一方面更充裕的资金更能保证高校研发质量,也更能调动研究人员积极性,保证产学研合作的顺利进行。另外,建立产学研合作创新监督机制,能最大限度地确保产学研创新联盟的每个阶段的资金都能有效利用、合作进展都能顺利进行,最终达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目的。

政府需要更好地扮演企业和高校之间的桥梁作用,使企业、高校之间减少因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合作不稳定的情况。政府要鼓励更多的大型企业参与到技术产学研创新活动,通过强大的资金力量和技术创新来赢得市场优势,同时高校也能通过与处于行业领先的大企业深入合作,了解产业前端科研需求,为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基础。

4.3 社会机构需要加强力量

在第三产业展现出蓬勃生机的今天,各行各业的中介机构、投资公司等均得到长足发展,但是,关于创新体系的中介机构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力量。目前,我们国家的政策对于创新体系中介机构的法律地位和利益分配保障还比较薄弱,因此中介机构在产学研创新联盟中能够发挥的作用还非常有限。另外,投资服务机构需要更多地向产学研合作体系靠拢。单纯依靠企业资金投入和高校自身有限的研发费用,很难保证产学研合作的长期稳定进行。

4.4 构建产学研信息平台

不同地区的企业各有所需,而不同的高校又各有所长,我们高校很多情况下,已经拥有一批质量较高的研究成果,却找不到合作企业,没有市场化机会。另一方面,企业又为某一技术或管理难题寻求不到合作高校而发愁。我们的企业、高校和社会第三方机构,应该在政府的支持和协调下,共同打造产学研第三方信息沟通平台。沟通信息平台的建设,有助于高校和企业找到最佳伙伴,也能让第三方中介机构、投资服务机构寻找到符合自己要求的投资项目,最终建立以企业为主体、政府协调监督管理、高校提供智力服务、社会第三方机构提供信息和资金支持的良性产学研合作创新联盟。

参考文献:

[1] 王章豹,祝义才.产学合作:模式、走势、问题与对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17(9):115~117.

[2] 陈劲.提升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对策[N].社会科学报,2014-9-25(002).

[3] 卢仁山.基于企业视角的产学研合作问题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4(6):40~43.

[4] 周敏.基于企业视角的政产学研用合作[J].改革与战略,2014,30(2):55~57.

[5] 李明.产学研结合与地方高校学位授权学科的建设[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5):96~98.

[6] 马锦清.东莞产学研合作的分析与对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3(15):18~22.

[7] 毛钟红,余国扬.高校产学研模式及实践思考[J].科技管理研究,2009(07):250~251.

[8] 费艳颖,姜国峰,王越.美日韩大学参与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J].科学管理研究,2014,32(1):106~109.

政产学研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产学研结合;实践教学体系;实用性、创新型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3)02-0036-03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内大学的扩招,我国高等教育的目标已由精英教育向国民教育转变,研究型人才培养向实用性、创新型人才培养转变。为适应这种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培养出具有较高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高校必须要加强实践教学,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大连工业大学计算机专业通过多年与企业及科研院所的合作,在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实践,探索出了一套产学研相结合的高校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为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思路。

1 建立“四层次、七类别”实践教学体系

大连工业大学计算机专业经过多年探索,形成了产学研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本实践教学体系分为“四层次、七类别”,如图1。“四层次”是指将学生应获取的实践能力分成基础实验和认知能力、初步设计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创新与工程能力四个层次;“七类别”是指将整个实践环节分为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题训练、各类实习、毕业设计、参加创新和科研课题及职业培训七个类别[1]。

其中课程实验的设置以综合性和设计性为主,还可为实践能力相对较强的同学设计选作实验,结合认识实习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第一层――基础实验和认知能力;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设置综合性和设计性更强的课程设计环节,结合电子装配实习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第二层――初步设计能力;针对培养方案中不同的课程群设计综合度更大的专题训练环节,如针对数据库课程群设置数据库专题训练,结合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第三层――综合实践能力;组织学生参加创新活动和科研课题,去企业中作职业培训,结合毕业设计环节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第四层――创新和工程能力。

四层次、七类别的实践教学体系将产学研思想充分融合其中。通过与企业合作、校内实践,结合科研的方式,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2 校企合作、内外结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为有针对性地培养出企业需要的计算机人才,大连工业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充分强调了培养过程的企业参与。在认识实习阶段安排学生到企业参观,邀请企业举办技术报告会、座谈会和系列讲座。在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阶段安排学生到企业熟悉生产环境、参与企业的生产活动进而顶岗实习。在课程设计和专题训练等综合实践环节将企业的实际项目引入到实践教学中,实现企业实训和实践教学的无缝结合。

以实践教学体系中的专题训练为例,大连工业大学计算机专业针对培养方案中四大课程群,设置与之对应的综合度更大的四个专题训练。四个专题训练分别是:针对软件工程课程群的软件工程专题训练,针对程序设计课程群的程序设计专题训练,针对数据库课程群的数据库专题训练和针对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课程群的软件测试专题训练。四个专题训练每个两周,共8周,统一安排在第7学期。

四个专题训练可根据需要灵活组合,形成不同的训练周期,方便和企业合作,如图2所示。如大连工业大学计算机专业成功与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合作,将四个专题训练整合到一起,在其提供的实训平台及企业真实案例基础上,组织学生完成了为期8周的完整项目的软件分析、设计、实现与测试,效果良好。同时在最近一轮专题训练环节实现了与企业的深度合作,由知名IT企业的一线技术人员负责完成整个专题训练环节,真正实现校企联合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3 研究室(团队)、创新基地相互协作,培 养学生研究式学习和实践的能力

大连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就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选择合适的科技创新题目,进入本专业教师的研究室、创新基地开展自主学习和创新活动。科技创新题目主要由教师和企业提出,也可以根据教师提出方向,由学生依据自身兴趣提出,教师审核通过后即可进行。创新题目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来自于教师的科研课题,另一类来自于合作的企业和科研院所,而第三类主要是面向挑战杯、电子设计竞赛、程序设计大赛等竞赛。选择第一类题目的学生可进入到相关的研究室,选择第二类题目的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作企业、科研院所或者创新基地进行研究和学习。

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研究室(团队)、创新基地、企业在人才培养进程各阶段的主要任务如表1所示。人才培养过程充分考虑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共性与个性相结合、学校与企业相结合”的原则,实施产学研相结合的高校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1]。

4 采用灵活机制,改进毕业设计(论文) 方式

毕业设计(论文)是实践教学体系中时间最长、综合性最强的教学环节。在毕业设计中,要求学生以适当的课题研究为背景,进行科学研究训练。在这个实践环节中,相当于走过一个科学研究的全过程,为毕业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学生实现从学校走向实际工作起到一个良好的过渡作用[2]。

许多学校常常第8学期才开始进入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由于学生忙于就业、考研,效果受到很大的影响。大连工业大学计算机专业经过多年探索,全面改革毕业设计(论文)方式,形成了一种灵活机制。

毕业设计(论文)开始时间提前。凡参加教师科研、与企业科研院所合作、进入创新基地开展创新研究的学生,在三年级开始就可进入毕业设计(论文)研究阶段;对于其他同学,毕业设计选题安排在第6学期末进行,加长了毕业设计的周期。

毕业设计(论文)环节与学生就业相结合。部分同学可以从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开始,参加相关合作企业或由学校认定的培训机构举办的职业技能培训。企业资格、培训内容和项目及企业指导教师认定等必须由专业教研室审核,达到培养目标要求方可通过。在培训过程中,校内仍将指派专门的指导教师与企业、培训机构进行沟通、协调,并对学生的实习、设计过程进行监督。

研究室负责人作为团队毕业设计(论文)的“总导师”,负责研究室内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的审核及教师的任务分工。学生除要及时与负责教师沟通、汇报之外,研究室内定期召开发表会。学生要向全体教师和学生汇报设计(论文)的研究计划、进展情况和遇到的问题;而每位教师和学生都可向学生提问和发表意见,发挥集体的智慧来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

通过改革,对毕业设计环节实施科学规范管理,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转换角色,为其毕业后较快地适应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大学生能在社会上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5 实施产学研相结合的高校计算机专业实 践教学体系

大连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已被批准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培养了大批应用型人才,目前已经成为大连IT教育联盟单位。近年来在教学、科研、校企合作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实施产学研相结合的高校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具有广泛的企业合作基础。自2005年以来,大连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力发展与企业在科研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已经与多家企业和行业协会等建立了联系,积累了丰富的校企合作经验。与北京智原公司签订中国软件人才培养工程(CSTP)合作实训协议,被授牌CSTP职业训练基地,已成功的培训了一批学员;与中软国际合作,培养具有服务外包特色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与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合作的“蓝桥计划”正在实施;与东软集团、大连华信计算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方正国际软件有限公司、大连市人民政府行政服务中心合作协议、达内科技有限公司、大连网信软件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合作建立实践基地。

2)较完善的团队建设。计算机专业教师按照科研方向和教学特点,组成多个研究室,主要从事企业信息化、计算几何与可视化、Web应用技术、网络应用技术、数据库与信息系统等方面的研究。这些科研室目前已经吸纳大量本专业学生开展科研和创新活动。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得到明显加强,近5年获得6项发明专利,有50名学生在辽宁省及全国各种竞赛中获奖。与此同时,专业学生能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一些实际项目开发工作。例如,目前已经投入运行的大连工业大学图书馆网站、大连工业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网、大连工业大学调串课管理系统、大连工业大学考务信息系统等都是在研究室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开发完成的。

3)较好的保障条件。大连工业大学计算机专业已被评为以服务外包为特色的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支持的相关资金已到位。计算机技术实验教学中心获批为辽宁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立项和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立项,建设资金有充分保障;计算机技术实验教学中心同时还设立了自主实践基地和创新中心,为学生业余时间进行课外创新活动提供场地。

综上所述,大连工业大学配合国家培养卓越工程人才的长远目标,着眼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构建了产学研相结合的高校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该教学体系本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共性与个性相结合、学校与企业相结合的原则,经过近5年的实践,效果良好。大连工业大学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就业竞争力增强。大连工业大学产学研相结合的高校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索经验表明,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有效的,希望该实践教学体系对辽宁省及全国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起到借鉴和参考作用,并得到推广利用。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更多

新产经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共青团中央

现代园艺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江西省农业农村厅

中国水产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