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学初中生习计划

学初中生习计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学初中生习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学初中生习计划

学初中生习计划范文第1篇

正文: a计划:自律型英语、数学为相对弱项此类计划比较适合有一定自律能力,具备一定学习能力,特别是具有自学能力的学生使用。

一、计划实施的目标:1.提高自己在英语、数学(物理)的学习能力;

2.加强运动,提高身体素质;

3.学会做简单的家常菜。

二、具体措施:

1.组织好学习小组,以三个人一组为好,进行合作性学习。(学习水平相当的同学组成小组比较合适)

2.按教材知识前后的顺序,整理上半学期的英语、数学(物理)练习卷和考试卷。(或者可以根据老师的推荐去买一两本合适提高学科能力的辅导材料)

3.把练习卷上做正确的题目进行整理,确认自己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具备了哪些运用能力,树立自己对本学科的信心。

4.把练习卷上做错的题目进行整理,打开教科书,逐题进行分析,找到错误的关键之处,进行认真的订正后,再到教材上找到相关类型的题目,进行练习、强化。

5.无论在订正试卷习题,还是在做辅导材料时,遇到困难,三人小组一起分析,或者到图书馆去找参考书,可以去找老师,也可以进行挑战性竞赛,看谁先解决问题。

6.把错题订正完成以后,就把错题订正的全过程背出来,进行接替方法的积累。

7.到办学质量比较好的社会业余学校去读英语口语训练班,提高自己的英语会话能力,和英语学习素质。

8.对于新初三的学生,可以在暑期中参加一些竞赛辅导班,为新学年的各类竞赛打好基础。(也可以超前读一些新初三的课本,提前了解初三的学习内容)9.每周打两次球,游三次泳,增加运动,提高体能。

10.每天晚上,听音乐,上网浏览,看书读报,和同学聊天等,做自己有兴趣的事。

11.每周跟着父母学做两次家常菜,如炒茄子、蒸鱼之类,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三、时间安排:

1.一星期学习五天,上午2.5小时,下午2.5小时。按一小时一节课安排好课表。

2.每天下午3点以后是运动或做家务的时间。

3.晚上两个小时是发展兴趣的时间。

4.双休日去看一些有益的展览会,或参加一些有益的社会活动。

四、督促自律:

1.设计好每天的生活学习评价表,对自己每天的生活、学习作好评价。

2.合作学习小组的同学互相督促,执行暑期生活、学习计划有始有终。

b计划:督促型语文、数学为弱项此类计划具有督促性,适合尚须家长督促、老师帮助的学生。b计划中,特别重视学生学习自信、兴趣及学习自制力的培养和家长、老师的帮助。

一、计划实施的目标:1.提高自己在语文、数学等方面的学习能力。

2.加强运动,提高身体素质。

3.学会做简单的家常菜。

二、具体措施:

1.针对自己的薄弱学科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目标进行反思,调整。

2.在家长的指导下,写好自己切实可行的暑假生活、学习计划。(安排好每天复习进度的明细内容)

3.把练习卷上做正确的题目进行整理,确认自己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具备了哪些运用能力,树立自己对本学科的信心。

4.把练习卷上做错的题目进行整理、抄录,打开教科书,逐题进行分析,找到错误的关键之处,进行认真的订正后,再到教材上找到相关类型的题目,进行练习、强化。(尽可能用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

5.遇到无法解决的困难,按教科书的学习顺序进行梳理罗列。了解自己学习问题的共性薄弱点,然后可以请老师一起帮助解决。

6.每周二次带着学科的不懂之处和老师一起分析、解决问题。回家后运用老师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自我强化练习,填补自己的学习漏洞。(这一点必须按照教材由浅入深的学习顺序,切不可东一榔头西一棒的无序)

7.每次完成习题的订正,将错题订正的全过程,牢牢地记在脑海里(背出),渐渐地形成解题方法的量的积累。

8.一星期打两次球,游三次泳,增加运动,提高体能。(也可以听音乐等,做自己有兴趣的事)9.一星期跟着父母学做两次家常菜,如炒茄子,蒸鱼之类,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三、时间安排:1.一星期学习五天,上午2.5小时,下午2.5小时。按一小时一节课安排好课表。

2.每天的3点以后是运动或做家务的时间。(也可以安排一些合适的娱乐活动)

3.双休日去看一些有益的展览会,或参加一些有益的社会活动。

四、家长督促:

1.设计好每天的生活、学习评价表,对自己每天的生活、学习作好评价。

2.家长一周三次检查学生的暑期生活、学习计划执行的情况和进度,及时帮助解决执行中的困难。

学初中生习计划范文第2篇

初二的时光已经过去了,随着暑假的到来,我需要制定一个关于我学习、娱乐以及锻炼的暑假的计划。在暑假的这段时间,我会尽量的去完成它,增加自己的知识以及体质!

学习的计划:我一定要学习多一点数学,奶奶从中国带给我了碟,在这个暑假内,我要用它帮我学习,保持全班第一的成绩,要不然被人家追上了,那就不好了,要保持原有的成绩,还要尽量把奶奶给我的数学练习册给做完;我要尽量学会的英语,把英语成绩提高,更上一层楼,尽量读的英语书,就可以知道的知识了;我知道了我的英文老师的邮箱号,所以又不懂的尽量问她,这可以锻炼英语,有可解决困难,还要多和同学说话,这也可以锻炼英语,多背单词,练练口语,还有多读句子;在暑假里,我还要多看书,尽量把从国内带来的书都看完,增长的历史以及哲理知识;如果可以的话,就去教堂或补习班补习...

娱乐、锻炼的计划: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可以四处走走,到处看看;有时间的时候就到外面和朋友们玩玩,到外面去转转,认识的朋友,也可以锻炼锻炼;坚持每天都跑步十分钟以上,尽量跑远一些,跑的快一些,尽量每天跑一英里,那也就是一千六百零九米了,用20分钟足矣跑完1英里,所以尽量每天跑20分钟,这可以增强我的体质。

希望我可以做到这些,提高我的知识,增强我的体质。希望在这两个月多几天可以学到很多的东西,尤其希望在英语和数学方面我会有大大的增长,八年级的时候会有比今年更好的成绩!

学初中生习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学习时间;教学理念;自学习惯;原因对策

当前,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初中数学的教学应适应新课程教学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在数学方面的知识积累与学习能力。由于初中数学对初中生来说是比较难学的学科,初中数学需要初中生具有较好的抽象思维与推理能力,这对长期习惯于形象思维的学生来说,就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数学的解题思路需要严谨的思维,准确的计算能力,这些都需要长期的累积,对于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学习压力就比较大。初中数学课程内容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新旧知识要能够相互贯通,这就要求学生对以往知识要及时复习,对新知识要进行预习,这就增加了学生的学习时间。而有的学生还没有形成自学的习惯,还被其他游戏娱乐分散精力,这样使得初中生对数学学习的努力程度不同,学生之间逐步出现了学习分化现象。

一、初中生数学学习分化的原因

通过对初中生数学学习分化现象的深入调研,总结出以下几个原因:

1.初中生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初中生建构自身的知识体系的能力比较差,缺乏独立学习的能力,很多初中生还是比较依赖教师,对课前预习与复习等学习环节缺乏自觉性,一遇到数学难题就轻易放弃了,不愿意动脑

思考。

2.初中生的数学知识还很薄弱,对于定理与公式往往喜欢机械记忆,不能进行合理推演

初中生对数学概念理解不深,对初中数学的知识不能进行系统化、条理化整合,就不能将初中数学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地运用。

3.初中生的思维方式还没有适应初中数学学习的要求

以往初中生的思维主要依靠形象思维,但是,初中数学已经开始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与推演能力成为学习初中数学的关键因素,这也是区分学生个体数学学习能力差异的重要原因。

初中教学内容和学习节奏与之前有着明显的变化,数学课程内容更加丰富,学习生活更加紧张,很多学生还没有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在学过的数学内容还没有完全掌握的情况下,又开始接受新的教学内容,数学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会脱离正常的教学进度,造成这些学生对初中数学学习没有信心,不能与班级其他同学共同进步,最终形成初中数学学习分化。

二、初中生数学学习分化的教学对策

1.教师激励学生主动性地学习数学,加强师生互动交流

由于初中数学内容较以往的数学知识要难,需要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这使得很多初中生对此难以适应,这些学生受到挫折,就对数学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与信心,学生变得不主动、不积极学习,与教师的配合也比较差。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创新课堂教学方式,鼓励学生进行复习与预习,引导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与学生进行交流,根据学生遇到的学习困难,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如:教师将数学教学内容与生活常识紧密结合,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便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激发学习兴趣。教师要尊重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2.加强对学生的个性化辅导

数学教师应培养学生的抽象分析能力,使学生尽快适应初中数学教学模式。针对一些学生数学成绩比较差,教师应多进行个性化辅导,对学生个体进行单独分析,制定辅导计划和措施,逐步完善学生的数学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使学生能够跟上课堂教学进度,逐步提高数学成绩。

3.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与创新能力

根据新课程教学理念,数学教师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学生数学方面的潜能。只有让学生进行探索,在学习实践中不断创新,这样才能缩减数学学习分化的现象,使全体学生都能够全面发展,具备较强的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为顺利完成初中数学学习奠定基础。

通过对初中生数学学习分化的原因及教学对策进行探讨,我们知道初中生在数学学习能力与成绩方面有着差距,使得初中生的数学学习分化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这与新课程教学改革倡导的素质教育形成了反差,我们要扭转这种学习局面,使初中生得到全面发展和提高。为此,初中数学教师和学生应共同进行努力,分析每位学生学习数学困难的具体原因,实施个性化辅导,教师应注意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初中生自身要努力加强学习,扎实地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举一反三地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在师生良好的配合下,才能不断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

效果。

参考文献:

[1]周明章,田应淑.简析初中数学两极分化的原因及对策[J].考试周刊,2013(3).

学初中生习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困生;障碍;对策;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学困生学习障碍成因

1.学生方面

(1)基础不牢固。数学知识前后关联性大,初中数学内容是小学数学的延伸,小学阶段数学基础不结实,初中数学学习也就成了“空中楼阁”。铺垫未打好,在不断的查漏补缺过程中,新旧知识断层,如一次方程知识没有掌握好,那进行二次方程运算时差错率会加大。

(2)学习兴趣不浓。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学与乐不可分”,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才会有强大的学习动力,投身于学习中,思考与克服学习中的各种困难。反之,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在学习过程中便会无精打采,特别是在初中数学学科一些抽象的概念、定理面前,学困生更是望而生畏。

(3)学习意志不强。具体来说,就是缺少学习的动机,无论是外部动机还是内部动力都没有得到有效的诱导,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自发性难以得到调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外部动机效应较弱且短暂,而内部动机才是持久有力的,在动机水平不高、学习意识不强的情况下,初中学困生容易产生畏难心理,遇到一点挫折就打退堂鼓。

(4)学习方法不科学。初中阶段数学知识难度增加,机械的死记硬背方式显然不能满足初中数学的学习需求。这就需要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加强预习、复习强度,而这些往往是学困生所不具备的。学困生群体在数学学习中普遍不关注对知识的理解,对数学公式、定义等生搬硬套,无法将知识有机结合利用。

(5)缺少成功体验。学困生在缺少成功体验的背景下,对学习缺乏信心,在频繁的失败体验下,将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同时,在数学考试这一评价方式下,学优生与学困生对于同一试题的难易理解不同,长此以往,致使学困生陷入数学学习困境中难以自拔。

2.教师方面

(1)学科教学特点。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其教学内容具有逻辑性、抽象性等特点,明显缺少生动性与趣味性。沉闷、呆板的课堂教学无法满足初中学生的探索欲望,吸引其学习兴趣。

(2)教学方法不当。在繁重的教学任务下,为了完成教学计划,初中数学教师往往会不顾学困生的实际能力,采取传统教学方法,从而出现断链现象。在没有针对学困生开展针对性、启示式、诱导式教育的前提下,却要求学困生掌握与学优生同等的知识,久而久之,学困生对数学的畏难心理、厌学心理更重。

(3)教学态度需反思。相同的一道数学题,教师反复讲解后,有少数学生学习效果仍不尽如人意。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教师会失去耐心,将责任归结为学生不努力、基础差等。这种教学态度会让学困生感觉受挫,自信心不断丧失。同时,一些教师教学能力的不足也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作为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提升专业水平,优化学困生的学习行为。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对策

1.科学的教学策略

(1)妙导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吸引学生的眼球,教师可以通过设置一个新颖、有悬念的导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乘方”的教学中,可以设计如下事例:国王问一位有功之臣要什么励,大臣说只要大王一粒米,以后每天都给前面一天两倍数量的米,国王觉得这个奖励太容易了,而过了一段时间后,国王的粮库就空了不少。在这一巧妙的导入下,学生充满了好奇与探索的欲望,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积极寻找这其中的奥秘,这就间接地调动了学生兴趣。

(2)增加动手操作实践。例如,在进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学习时,可以在课前要求学生准备硬纸与剪刀。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剪纸,先剪一个三角形,再将两个角剪下来与另一角拼在一起,算三个角相加为多少度。通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知识,也更乐于接受这种教学方式,激发其学习兴趣。

(3)创造成功体验。长期的挫败之下,学困生容易出现焦虑、萎靡的学习态度,最终形成恶性循环。针对这一现状,教师要通过适当的任务设置,为学困生创造独立解决问题、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如在“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教学时,针对学困生可以设计一道简单的应用题目:两个同学参加知识竞赛,规则为答对1题加3分,都回答正确得1分,甲同学比赛结束共得25分,那么甲同学总共答对了多少道题?针对知识点进行的问题设计难度减少,在解题过程中,学困生既感受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又收获了成功的喜悦。

(4)创造生动的教学情境。针对数学学科逻辑性强、知识抽象的学科特点,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借助文字、图像、音乐等先进性、直观性的教学方式,创造生动的教学情境,使枯燥的数学变得富有趣味性,使静态的数学问题解答过程富有动态性。例如,在进行“全等三角形性质”教学时,可以借助网络搜索优秀的教学课件,并借助多媒体技术,调动学生的感官来参与,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2.不断优化教学方法

对于初中数学学困生而言,正确的预习方式可以帮助学困生提前进入学习状态,让重要的概念、公式、定理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印象。通过预先思考与记录,使学困生能够较好地跟上教学进度,对于其自学能力的提升也有一定的意义。另外,指导正确的听课方式。课堂作为教学的主要场所,在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要指导学困生领悟教师所讲的重点与难点,掌握解题思路,跟随着教课授课的逻辑,深入知识结构当中。在学习过程中,要勇于提出问题,遇到不懂的大胆地向教师提出“为什么”或者“请老师再讲一次”。在自己无法独立寻找到问题答案、解决思路时,要勇于向同学与教师请教,通过数学课堂的教学,使数学知识入脑、入心。复习计划的制订与执行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初中生的数学学习效率。作为初中数学教师,要根据学困生的学习弱点,为其量身制订合理的复习计划。例如,在“线段相等”的复习中,常见的方法有中点定义、等角对等边、中心对称性质,等等。教师可以挑选几种常见的方式如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等角对等边等,使学困生快速找到解题方法。同时,教师要强化初中生的学习动力与学习效果,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听课习惯、自主解决问题习惯、完成作业习惯以及大胆质疑、不懂就问等良好学习习惯。

3.良好的师生关系构建

作为教师,在面对普遍存在的学困生问题时,应树立“每个学生都有潜力可以发掘”的正确学生观,认识到学困生与学优生在本质上并没有差异,都具有潜能,落后只是暂时的,是可以提升与改变的。同时,教师也应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即不能以成绩的高低来衡量一个学生的优劣,学困生在其他领域也有自己的长处,如果可以克服短处,发挥长处,同样可以成为社会发展的有用之才。另外,教师还要树立平等的教学观念,即要给予学困生公平对待,不能因为学困生教育转化过程费时费力就出现懈怠,而应以良好的职业道德,开展学困生的转化教育。

作为教师,首先最基础的道德素养就是“爱学生”,只有了解了学生的思想、学习能力、兴趣等,才能更好地促使其进步,发掘其闪光点。其次,尊重学生。学困生群体心理通常更加脆弱与敏感,教师要以尊重的态度,尊重学生的意愿、了解学生的个性,更好地培育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最后,感化学生。即针对学困生群体中一些惰性较强、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要通过严格要求并加以感化,促使其成长进步。在严与爱的处理上,要做到严而有度、严中有爱。

参考文献:

[1]杨 勇,严 澄,蒋卯兔,等.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普遍特征和教育策略[J].考试周刊,2013(35).

学初中生习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学习兴趣;课堂环境

一、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乐学

兴趣是求知的巨大动力,发明创造的源泉。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的培养在于诱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因势利导,引导他们及时排除不利于发展认识兴趣的因素,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扫除学习中的障碍,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能积极主动自觉地学习。

学生刚接触化学,开始会对化学颇有些兴趣,尤其对化学实验更感到有意思。但当学到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和基本概念时,常会感到抽象难懂、枯燥乏味,往往会把化学视为“第二外语”或认为化学是一门“死记硬背”的学科,有可能会使原有的兴趣消失。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和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知识的分化,使原有的、暂时的兴趣转变为稳定的、持久的兴趣呢?我们可以对学生进行化学史教育,讲化学的发展和形成过程,结合书本介绍科学家探索化学奥秘的逸事,如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居里夫人一生荣获两次诺贝尔奖,谈闻名世界的中国古明如造纸术、火药等,论化学与现代化建设和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语言,是国际上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交流工具。并感到学好化学知识非常重要,将直接关系到祖国的发展和建设。这样做能够增强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初中化学需识记的知识比较多,有时又很集中。如教材中第一章第六节里一下就出现了二十七种元素符号,让学生很难记住,为此我们从讲绪言开始,将需记住的元素符号分批分期地布置给学生,并经常提问检查。我们把元素符号、原子团等制成小卡片,把化合价编成顺口溜,把重点内容写成韵语,简化记忆。例如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过程中,应是先通氢气,把试管内空气排净后再用酒精灯加热,当黑色氧化铜完全变为红色铜时,要先撤酒精灯,等试管完全冷却后再撤掉氢气流。这个实验经演示讲解后,我们用氢―灯―灯―氢四个字来表示,使学生很快地掌握,并能完整准确地说出其四个字顺序的含义。

二、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创设良好课堂环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地创设民主、宽松、和谐、愉悦、自由、共振的平台,让学生敢表达、会表达;给学生自主、自我的空间,让学生的个性敢张扬、能张扬。这一阶段的教学,教师要大胆放手,给学生尽可能多的读书思考时间,让学生依据学习目标,充分利用小组讨论(同桌讨论、前后桌讨论)调动学生全面参与的积极性,变学生独体活动为师与生、生与生全方位集体交流活动,教师适当点拨,引导学生深究,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获得成功的快乐,真正成为会思考会创造的学习主人。

同时,虽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他们很需要得到老师的鼓励,因此我密切关注每位学生的学习状态,经常与学生谈心。当他们取得进步时我表扬鼓励他们;当他们退步是我找他们个别谈心,帮助他们找出原因。在课堂上尽量的挖掘每个学生的特长加以称赞,激励他们喜欢上化学,变要他学为他要学。

三、根据教材分层次教学,减少坡度,循序渐进

了解教材的知识结构,分析化学用语在全册书中的地位,按照教材编排的层次,把握教材的深广度,将化学用语的教学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1.从“绪言”到第二章第三节是元素符号、化学式的识记阶段

让学生提前分散识记元素符号。每节课3~5种,学生不感到负担,愿意学。到元素、元素符号这一节,学生已能熟练地读、写24种元素符号,为下一节化学式作好了充分的准备,从“绪言”课接触物质开始,就可注明常见物质的化学式,让学生经常见一见,不作其它要求。等到学习化学式时,实际上使学生在认识过程上有了发展、实现了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

2.从第二章第三节到第四章第二节是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理解阶段

让学生理解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掌握用元素符号写化学式,用化学式写化学方程式的初步规律。化学方程式是化学用语教学的重点,掌握好化学式与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可使学生形成化学方程式的雏形。书写化学方程式,配平是难点,除了讲清最小公倍数法,可通过实例简单介绍“奇数配偶法”。

3.从第四章第三节到第八章,着重巩固、扩大和应用化学用语

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酸碱盐的性质与单质、氧化物的简单关系,是化学用语的高级阶段。应用必须强调理解、熟练。这样就能使学生想学,乐学并能学好初中化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