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产管理系统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传统的电力生产管理系统是面向功能的,通过软件升级的方法实现系统的升级,是很不合算的。加严谨更加规范的管理标准陆续颁布实施,这也对电力产生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电力生产管理系统一定要具备新的特点,例如系统功能组件化、数据信息一体化、信息系统平台化、数据与应用集中部署、工作业务流程化、生产业务模型化等等,避免传统系统当中所存在的信息孤岛等问题,将多元化的数据进行融合,便于企业共享,以此为基础来促进电力生产管理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电力生产管理 需求分析 效果分析
信息化建设一直是我国电力行业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为我国电力事业的进步起到了推动作用。而现如今,我国电力企业的改革不断深入,企业的发展战略也有了一定的改变。当今的电力企业追求更好的服务网络,追求更好的经营业绩,追求更大的企业规模。所以,如何让信息化建设适应企业发展新的要求,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对于电力企业而言,要想实现企业在管理运营上的现代化,就必须首先实现企业的信息化。对于电力企业而言,信息系统并不陌生,很多传统的信息系统仍在各个岗位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SCADA系统、电力营销系统等。所以要想实现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则需要考虑信息系统共享的各种问题,在建设新的信息系统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当前电力企业的业务特点以及信息沟通的需要,采用合理的模型和技术手段来实现一体化的系统,以此来推动电力企业跨越式发展。本文主要对电力企业的生产管理进行研究,实现简化电力企业管理的流程,提高企业管理的目的,让企业更加适应越来越多元化的业务需求。
1 电力生产管理系统的研究现状
自2002年开始,我国的很多电力企业也开始逐步的进行一体化信息系统建设,在系统建设的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以推动企业管理系统的升级改造,但是,如此的大规模升级,但来的不一定是进步,有可能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我国幅员辽阔,很多电力企业的系统建设都是基于本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的,对于整个电力行业而言,没有一个统一的系统建设规范。而且由于电力企业内部业务的种类很多,有不少的企业研发的信息系统只能是在本部门使用,功能太过于单一,不具备兼容性,这就使得同一个企业内部可能会存在多种的信息系统。
电力生产管理系统的建设,主要是采用信息处理的技术手段,对电力生产过程中的数据进行搜集、整理、分析、处理,为电力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转提供有力保障。最核心的问题就是解决好数据结构、数据编码、安全控制的实现,让系统始终能够满足不断变化的需要,并保证电力数据的安全、准确。
2 电力生产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
2.1 系统的功能性需求
(1)生产事故管理。事故的管理主要涉及事故信息的添加、接收、处理、验收和维护五个组成部分。生产管理系统能够使得事故的处理更责任明确、分工清楚,方便事故的处理,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明显缩短了响应的周期;
(2)运行管理。电网运行的管理,指的就是对电力网络日常运行过程当中所有信息的记录。运行工作和管理工作有着很多的相似性,所以,可以利用管理学的相关理论来对运行工作进行分析研究,并可将其划分成四个不同的部分,即报告、执行、计划、策略,从而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力物力。
(3)维检修管理。检修管理是相关科室下达检修任务给三级单位,维修管理是三级单位将维修的项目制定出计划书上报给上级部门,形成维修方案。通过维检修管理实现设备和系统的及时维修管理,减少事故率,简化处理的流程。
2.2 系统的非功能性需求
2.2.1 可扩展性
信息系统要有很强的可扩展性,这个特性表现在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也就是新的软件和新的硬件都能够被系统所兼容,而且不能被限制,这样可以让系统具备逐步升级的优势,以便针对电力网络的发展而进行系统更新。系统的整体架构要有开放性,并留有可供二次开发的程序接口,便于开发人员对系统进行维护和升级。
2.2.2 安全性
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系统是一个庞杂的系统,要从很多方面确保系统的安全,例如:数据安全、访问安全、用户安全等,系统的安全性是系统的基本要求之一。
2.2.3 系统性需求
由于系统是用来提供服务的,所以在同一时间可能会有很多的用户访问,所以这个信息系统必须具备并发处理请求的功能,而且最少应该支持五十至一百位用户同时访问系统。所以需要满足用户访问非功能性的需求,满足用户的使用体验。
3 电力生产管理系统的设计
3.1 系统设计的准则
3.1.1 基于组件的开发原则
组件式的系统开发继承了很多程序设计思想的精华,是开发领域较为先进的设计理论。这里所说的组件,指的是一些功能单元,这些单元不仅能即插即用,而且还拥有标准的程序接口。对于组件式开发的程序员来说,组件即为接口的集合,有了接口,组件之间的沟通才能得以实现;接口就是一个内存结构,这个结构当中含有函数指针数组。接口对于系统而言很重要,它是应用程序的核心。如果系统的接口是一定的,那么组件就能够进行随意更新,而不需要对程序代码做任何的改变。把一些行为进行封装,就成为了接口,以便于开发者使用组件或者是将组件接入到不同的系统之中。
3.1.2 基于模型的开发原则
卢红平 国网平陆县供电公司 山西平陆 044300
【文章摘要】
当前我国电力生产管理部门依据其经营管理的实际情况,积极的研发出非常多的电力应用系统,但是,将这些系统应用到电力的实践管理中仍然存在诸多弊端。本文针对当前我国电力系统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旨在建立有效的电力管理系统,把我国电力生产环节融合成标准的平台,尽可能的实现资源共享,最大限度的将应用系统的不足进行改善。
【关键词】
电力生产管理;管理系统的设计;生产管理系统实现
将电力企业内部的相关管理现状进行简要总结和归纳,同时,对电力管理系统的设计进行简要阐述。该电力系统实际运用的是JAVA 技术系统以及Oracle 数据平台管理系统,该平台中,将利用B/S 模式在企业管理中。为了将电力管理系统进一步实现信息化建设,要求企业管理者将关于管理的业务、先进的技术以及具有实用性的系统等,融入到电力系统管理中。
1 目前,国内外电力生产管理的实际情况分析
我国资源的重要部分包括电力系统的产生与管理。伴随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与改革,将企业融入国际化层次和企业重新整合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力企业之间的竞争模式从相对竞争变成绝对竞争,同时,电力企业竞争的范围不断扩大,日趋国际化,这些情况的逐渐变化,将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环境不断改变。
目前国外电力生产管理过程中,电力企业的发展逐渐向智能型的方向改变, 电力企业管理人员利用智能型的管理模式进行电力企业的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包括:对基础设施的系统管理、对电力系统的生产运作进行有效管理。全面利用数据采集、电力系统生产管理等进行有效操作,利用统筹规划将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进而提升电力企业的工作效率,最大限度的实现资源的利用效率。电力系统生产管理中,美国是技术最为先进的国家。美国的技术体系,利用电力企业的数据进行有效的建模,通过建模技术将电力生产管理中的故障进行检测。
2 对电力系统的核心性能进行分析和总结
针对电力生产管理过程来说,其是电力生产管理中的核心部分,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这种系统管理主要用于对事故进行检测,同时,将电力系统中事故发生的原因以及设计到的事故维护与检修等,尽可能的确保系统的安全。在实际的电力系统生产管理中,具体包括:对电力生产事故的管理、对电力检修管理、对电力生产中的缺陷管理。
2.1 电力生产事故的管理
电力生产的事故管理功能具体包括: 对电力事故信息的添加、对电力事故的信息处理、对电力事故的信息接收、对电力事故种类的维修等方面。有助于将电力事故进行及时排查,同时,将事故发生的原因以及结果等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使电力生产管理中分工明确、责任明确,便于各个科室对事故信息进行浏览,便于电力管理人员将事故的发展进行明确,最大限度的将电力生产管理系统的工作效率提高,有效的将周期全面缩短,进而将电力系统的工作流程进行简化。
2.2 对电力检修管理
电力系统的检修管理具体包括:将检修任务明确下达、将检修任务进行接收、将检修结构进行处理等。利用这样的检修工作有助于提高电力企业的工作效率,大大节省了人力和物力。
2.3 对电力生产中的缺陷管理
电力生产的缺陷管理是指,在电力系统工作中,将电力系统的缺陷进行一一排查,并且交由有关部门进行处理。有效的缺陷管理流程包括:(1)对缺陷信息进行有效接收:将信息进行接收是指,将缺陷的信息进行有效、及时的处理。(2)有效的缺陷处理的重要任务是进行处理缺陷,对已经的缺陷信息进行及时的处理。
3 根据发生事故的内容以及检修工作等进行设计电力生产管理数据库模型
根据电力生产管理的主要任务对电网系统进行设计,同时,根据发生的事故内容以及检修工作等,进行电力生产管理系统的设计。对电力生产管理的具体包括:对电力装置的检修、对电力装置维护等,使电力系统由不相同的模块组成,进而有效的实现对整个电网的控制和管理。
通过对电力系统的核心性能进行分析和总结,对电力生产管理系统的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模型:对电力生产事故进行管理的数据库模型设计、对电力检修管理的数据库模型的设计、对电力系统中缺陷管理数据库模型的设计。
3.1 对电力生产事故进行管理的数据库模型的设计
在电力生产管理中全面以生产事故为中心,利用电力生产事故的上报功能、电力事故中的接受功能、电力生产管理中统计事故等进行电力生产事故系统的设计。
3.2 对电力检修管理的数据库模型的设计
在电力生产检修管理中,主要设计的数据库模型要以检修任务为中心,通过系统对有效的电力子系统进行下达检修任务、并且进行有效审核、对电力生产系统进行编写检修计划书、对相应的检修结果进行处理等。
3.3 对电力系统中缺陷管理数据库模型的设计
在整个电力生产系统处理过程中,对缺陷管理系统设计的核心主要以缺陷操作为主,并且及时、有效的对缺陷进行上报、对电力缺陷系统进行验收以及对电力缺陷系统进行相关统计等。
4 结束语
针对当前我国电力企业的实际情况, 有效的建立统一的管理平台,同时,将电力企业管理的环节建立在这个平台上,最大限度的实现资源的有效共享,将电力系统的不足情况有效改善。实际建设目标包括:将电力系统的资源进行有效优化和整合,进而实现有效的平台流转。将电力系统的有效数据进行规范统计,在全面建设电力管理系统期间,要求建立一个完善的、有效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全面建立应急处理平台,电力企业管理部门通过建立有效的管理平台,有效的使各个部门团结写作的开展工作,同时,加强有效的信息监督管理,进而可以给突发状况提出有效的管理方案,最大限度的促进电力企业管理的有效完成。
【参考文献】
[1] 张永强,孙亮,乔世权等.面向对象UML 技术在软件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商贸工业,2013,78(02) : 11-13.
[2] 汪涛,黄力芹,吴耿锋. 工作流管理的发展历程和趋势.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3,23(l5).97-100
[3] 罗杰. 基于 CIM 的电力生产管理信息系统方案设计. 科技广场.2008.5
关键词:生产管理系统;物料管理;系统设计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利用生产管理系统进行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来推动生产企业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已经成为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出一款适合现代制造企业要求、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生产管理系统是非常必要的I由于利用目前已有的ERP系统进行改造的难度较大,实施起来难度也高。而市场现有的MES软件产品还不完善,多少都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没有完全实现制造执行系统的集成化,在软件的实用性、重构性和扩展性等方面存在一些弱点。所以本文提出一种的基于物料的企业生产管理系统,可面向于离散生产企业。本系统将根据物料约束、生产资源能力等约束条件,形成系统的生产作业计划,根据生产订单要求和交货日期自动拆解生产计划并进行排产,可实现生产计划的跟踪调度和可视化,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企业的管理效率。
1.生产管理系统的业务流程
现代制造型企业的生产管理主要是以客户需求为核心的,根据销售产品的供应链对生产管理开展相关的业务,主要包括如下几项:
1)生产计划管理:为了保证生产过程中所需物料的数量及物料的供给时间,要对生产计划进行相应的管理,制定出公司的主生产计划。
2)车间管理:为了保证车间生产的正常进行,要对车间进行管理,确定与车间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及其他相关的产品资源信息。
3)物料采购管理:对原材料及其他相关物料的采购流程进行管理,对采购订单等信息维护,以保证产品生产过程中物料的正常供给。
4)产品销售管理:对产品销售的流程进行管理,包括对销售订单等信息的各项维护操作,目的是为了保证产品库存数量在正常合理。
5)库存信息管理:对库存信息进行相应的管理,可实现原材料入库、出库,产品的入库、出库、损耗等业务管理。
6)质量管理:为保证产品的质量,生产管理业务中的质量管理是重中之重,是保证公司信誉的一个重要方面,包括对原材料的质量检测、对成品、半成品的质量检测等,质量管理是提高公司质量水平的一个重要环节。
7)总帐管理:对公司的生产管理过程中涉及的财务账目进行管理。企业生产管理流程如图1所示。
2.系统总体设计
根据对生产管理系统所做的需求分析,可以明确该系统主要由基本数据管理、生产计划管理、车间管理、采购管理、销售管理、库存管理、质量管理、总账管理和系统管理等九个功能模块组成。如图2生产管理系统总体功能结构图所示。
其中每个功能模块又由若干个子功能模块组成,一起实现了公司的生产管理中各项业务的管理功能。
1)基本数据管理模块。主要对生产管理系统中的基本数据进行设置。
2)生产计划管理模块。主要是ι产计划的信息进行管理。包括:生产计划的定义、产品需求与预测、主生产计划管理、物料计算、资源定量管理和资源使用情况统计等子功能模块。主要完成对生产计划相关信息的管理与维护、对产品需求量的预测、制定主生产计划(包括管理计划的起始时间、结束时间、产品需求量、预计库存量等信息)、计算生产所需物料的需求数量与使用时间、定时对资源的使用情况进行查询,并将所需数据形成报表进行输出。
3)车间管理模块。对生产车间作业所需要的数据、产品的相关数据及流程等进行管理。包括对生产过程所需物料的管理,对产品入库、出库等的管理,对生产的流程的跟踪,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管理,可计算出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间相差的数据,还可对车间工人的工作量、车间生产的费用等进行统计查询,并生成报表输出。
4)采购管理模块。可对生产所需的原材的订单进行管理,录入、查询等操作。
5)销售管理模块。对要销售的产品订单信息进行管理,包括对销售产品的信息录入操作、对已销售产品退货信息的管理、对历史销售信息进行查询操作。还可根据原材料价格的浮动、产品生产成本的改变,自主地对产品定价进行调整。
6)库存管理模块。对产品及物料的库存进行管理。包括查询、调拨、盘点等操作。对产品或物料库存设置上限值与下限值,当数据不在正常范围内,系统可自动报警。
7)质量管理模块。根据企业的产品质量控制体系,对成品、半成品及原材料等的质量把关。
8)系统管理模块。对用户基本信息、权限等进行管理、对数据库进行备份等操作,以保证系统数据的安全性。
3.生产计划管理模块的设计
本文通过物料约束、生产资源能力约束等条件,形成系统的生产作业计划,调度人员根据生产作业计划,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可行性方案,大大地减少了计划排程的工作量,也可有效地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实现了生产计划的可视化和提高了透明度。
该模块利用了遗传算法,能充分考虑车间的产能和设备资源的可用状态,可进行多目标优化操作,根据排产结果可提供几个可供选择的方案,并可利用仿真技术验证这几种方案的可行性,并提供友好的可视化界面。大大减少了计划员的工作量,方便他们进行最佳方案的选择。其中,工序时间利用仿真手段来确定。财用仿真技术可以利用已有的排产计划,计算出每个工位在每个时刻的生产状态、库存容量的变化以及机器负载率的变化。利用遗传算法还可根据工序的优先级和生产条件满足即可进行生产的原则,计算出生产计划的总耗时长、所需库容量数据,关键设备负载率等。结果可通过图表给出,并可实现交互式排产,同时也支持通过拖拽等方式进行人工调整的排产结果。
关键词:关键词:Excel服务器 ;生产管理系统 ;数据库 ;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应用已深入到各个领域,各种各样的管理软件在企业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其中,Excel服务器是一款比较简单实用的软件。Excel服务器软件是Excel文件和关系数据库的结合,它的主要功能是,把个人电脑上的Excel文件通过局域网上传到服务器,通过服务器上的程序提取Excel工作表中的数据并存入关系数据库,需要同时处理多张Excel工作表中的数据时,可以使用关系数据库的SQL来进行计算,新的Excel报表生成时,可以很方便地从关系数据库里直接提取出数据来,这样,就可以在企业内部构成以Excel为工作界面的一套信息系统。在企业里,对Excel的使用非常广泛,这款软件将企业的Excel文件通过数据库形式连接起来,形成了一套基于局域网的C/S系统,在不改变员工办公习惯的前提下,实现了企业的信息化。
生产管理系统在企业信息管理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它的成功应用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基于Excel服务器的生产管理系统主要功能包括建立数据规范、设计生产流程、设计模板、定义表间公式、设计协议表及工作流、实现不同条件的查询等具体操作。
1. Excel服务器的应用
1.1 Excel服务器的作用
企业信息的载体是各种纸质或电子的表格、单据等,以单个文件形式保存在个人手中,不能共享、分析、汇总和以各种组合条件进行查询,同样的数据经常需要重复录入和计算,所以,需要一款比较实用的软件对企业的信息进行有效管理。Excel服务器操作简单,实用易学,可以根据企业的特点进行定制设计和开发,比较容易实现企业的信息化管理。
Excel服务器不是一个现成的信息系统,而是一个基于Excel的信息系统应用设计平台,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设计不同的信息系统。Excel服务器把基础的单据、表格设计成模板,单据中的每一项设计成单一的或重复的数据项,通过定义工作流完成该单据的工作流转,通过表间公式实现不同模板间的数据相互调用,完成统计、汇总、查询等功能。
1.2 Excel服务器的安装
Excel服务器的安装和配置比较简单,在局域网内安装一台Windows电脑作为服务器,在这台电脑上安装好SQL Server和Excel服务器端,员工个人电脑做好与服务器端的配置连接后,作为客户端进行使用。
1.3 Excel服务器的使用
Excel服务器的客户端包括服务器上的管理控制台和个人电脑上的客户端,在客户端,打开Excel服务器的登录界面,在服务器一栏中输入所选服务器的地址,在应用系统一栏中输入在服务器中新建的应用系统,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就可以进行登录使用了。用户名为管理员用户时才能进行应用的设计。
2. 生产管理系统的实现
2.1 建立数据规范
在管理控制台里设置生产管理系统的部门、角色、用户等基本信息,建立数据规范,在自动编号中建立输入表的单据号,在下拉列表中建立固定取值和来自数据表的下拉选项。
2.2 生产管理流程
公司的生产管理流程如下图所示。
2.3 表组成
产品卡片定义表,各工序检验填输入表,回写到卡片表,并存入数据库。卡片封面内容作为产品输入表的主表,在数据库中形成一条记录。其它的用各输入表填写,以管号为标识进行索引,卡片定义表中的管号用下拉列表进行选择,来提取各输入表中的数据进行回写,不可修改,只可在各工序输入表中进行修改。
各工序输入表,各工序检验填写,并存入数据库。
卡片查询表,纯查询表,内容、格式同卡片输入表相同。
生产情况汇总表、在制品查询、产品轨迹等查询表,是根据不同条件编制的纯查询表。
2.4 模板设计
模板是Excel服务器的核心,所有的输入表都必须设计成模板。
各模板过程最后的表中设“完成”项,即待处理和匹配,如果检验结论为合格,待处理为否,可直接流转下道工序,如果检验结论为不合格,待处理为是,流转到协议中间表。流转之后,匹配为“1”,不再重复提取。
协议表分工序提取需要协议的管号,编制工作流,完成协议。产品合格或协议完成即可出厂,否则为不合格产品。
所有表的行都具有向下扩展的功能。
2.5 输入检验
管号、炉号设下拉菜单进行选择(管号、炉号下拉菜单来自第一次输入的数据表),并可输入。
各输入表的主表中检验员取自登录人员,日期取自系统日期,单据号由系统自动生成,工序是固定不变的。
填写人可修改自己的填写记录,但需要有系统的最后修改时间。
各输入表中,管号、检验结论及材料检验输入表中的炉号是必填项。
2.6 协议表设计
在生产管理系统的编制中,协议是个瓶颈。因为大部分的工序都涉及到签协议,所以模板设计中的表间公式采用人工提取应用公式,可以分工序进行提取。
在协议中,每个过程签协议和流转的人,都必须能看到卡片的状况。所以在输入表的首列设计了“显示详细信息”,设计的数据规范为下拉列表,选择“显示”就可在新的工作表中显示出卡片所有信息。
2.7 定义工作流
工作流的每一步都是设计了有效区域,同时指定交办人,如果不符合要求可以直接退回,如下图所示。
关键词:企业培训;企业发展战略;生产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7-0112-02
国家电网公司在“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提出了在全系统实施信息化建设的“SG186工程”。[1]生产管理系统(Production Management System,简称PMS)是其中的8大业务应用之一。生产管理系统通过企业局域网将输、变、配各生产管理部门和一线班组整合在一起;可实现各级管理部门的决策科学化,办公无纸化,生产部门的业务流程规范化,各类设备的管理、维护标准化,从而使电网生产部门的管理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2]
在国网“SG186”工程项目通过了国家级评审后,[3]浙江省电力公司的生产管理系统(简称为“浙电PMS”或“PMS”)也加快了开发应用步伐。浙电PMS以企业级应用为背景,采用PAM平台,实现了与电网共模及技术平台一体化;是企业ERP与生产管理信息整合的系统,[4]其各功能模块如图1所示。它涵盖了设备管理、运行管理、检修管理、计划管理、调度管理、技术监督管理等关键业务,并实现了与GIS的集成。[5]
一、生产管理系统培训的工作流程
一个全新的生产管理系统(PMS)要想被广大管理人员和一线员工所熟悉和掌握,还需通过一段时间的操作培训才能实现。为此,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正式将PMS培训项目作为一个指令性开发项目下达到了其下属的培训中心。由于PMS培训项目具有培训范围广、人数多、时间长等特点;故培训中心各部门领导非常重视,精心挑选了5位培训师组成了一个PMS培训团队,专门来负责此项培训任务。PMS培训团队根据培训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要求和ISO10015企业培训质量管理体系,仿照其培训工作流程图,[6]创建了浙电生产管理系统培训工作流程图(如图2所示)。
图2中右边所示有四个阶段:确定培训需求阶段、设计和策划培训阶段、组织和实施培训阶段、评估和考核培训阶段。但在实际工作中常将前两个阶段合称为培训项目开发阶段。下面先对此培训项目的开发阶段、实施阶段和评估阶段进行简要回顾,最后再对其中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和反思。
二、培训项目的开发阶段――企业管理手段的升级是最大的培训需求
根据浙电PMS培训工作流程的规划,项目启动后PMS培训团队中的部分教师随各地市局的业务专家一起入驻软件开发公司,共同参与PMS项目的软件开发过程。在PMS软件开发的同时,我们其余准备参与培训的教师也着手进行PMS培训项目的岗位需求调查和分析。通过对省公司运检部和各地市局生技部门的走访调查了解到省、地市一级的系统管理员及PMS高级专职约30人,他们需要涉及系统的角色、权限的设置和综合管理。县局级的系统管理员及PMS专职约200人,他们需要涉及系统的日常维护和应用管理。基层的一线员工中需要使用PMS系统来进行流程管理和开票操作的主要为各生产部门的专职、主管、班组长等骨干员工,全省约有4600人。他们又可分为四大专业类别:主网输电类近800人;主网变电类约600人;配网供电类约2000人;配网变电类约1200人。可知,一个企业管理手段的升级换代所产生的培训需求是很大的。
按照岗位需求调查和结果分析,PMS培训团队根据不同培训对象的各自要求,并结合培训中心的机房条件,拟定了开办六个类别培训班的培训计划;并分别撰写了各自的PMS培训项目实施方案。在计划开办的各类培训班中,除了面向地市局系统管理员的PMS高级管理员培训班,是由开发PMS的软件公司派出技术人员来进行具体培训外;对其余的主网、配网各类培训班,全部由PMS培训团队负责其培训课程、培训教材的开发,并完成各期培训班的教学实施和培训考核。
三、培训项目的实施阶段――围绕企业的生产需要来安排培训
根据生产实际的需要,PMS培训团队拟定各专业类培训班的培训内容为PMS的常用功能模块中与各专业岗位相关的应用操作;培训时间均拟定为4天。由于主网、配网各专业类别的培训内容众多,知识跨度也较大,故对培训模块进行了分工;并确定了集中备课(制作PPT课件),采用案例教学法,围绕实际工作流程来讲解PMS各功能模块的应用等原则。关于教材开发,决定先用软件公司提供的PMS操作手册和一些应用实例作为临时教材;再分工编写输、变、配各专业的正式培训教材。在备课过程中,曾多次邀请PMS开发人员来介绍各功能模块所能实现的功能和具体操作;现场走访已开始将部分模块进行试点应用的相关地市局,了解PMS的实际使用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另外,在硬件设施方面也作了必要的准备。
经过半年多的准备,期待已久的PMS培训正式开始了。根据省公司运检部的要求和PMS软件中各模块的开发进度,按照先管理层再生产层、先配网再主网的顺序陆续开办了各专业的PMS培训班。在培训的教学手段上,全部在网络机房上课;培训师一般采用“讲解演示训练”的模式进行教学;即先通过PPT课件来讲解此模块的功能框架、流程环节和注意要点;再以某一具体案例在PMS环境中用边操作、边讲解的方法进行演示;然后要求所有学员根据教师所提供的用户工号进入PMS环境,将所演示的案例流程再操作一遍;最后由培训师对各人的操作结果进行简要点评。由于培训中的案例均是来自于实际的工作流程,如操作票、工作票、缺陷填报单、停役申请单、年/月/周计划等表单的填报、审核、执行,直至归档等;故很受学员欢迎,可使他们在培训结束后,马上应用到生产管理中。
在培训进入第二年后,除了继续对生产岗位上的相关员工进行原计划的PMS多功能模块培训外,还根据基层员工的要求开设了对PMS单一功能模块的培训班、新开发模块的培训班和对原模块修改功能的补充培训班等等。随着国网公司通过省公司对各市县局的PMS实用化评价指标进行考核后马上调整各培训模块的时间安排,增加了实用化评价指标考核部份的培训。总之,围绕企业的生产需要安排培训及随着企业的生产实际来修改培训计划,一直伴随着PMS培训的整个实施过程。
四、培训评估阶段――企业举办PMS应用竞赛是最好的培训质量检验
从PMS培训工作一开始,培训中心督导室就派人对各培训师的教学计划进行审核;在培训过程中又不定期地对各个培训师的课堂教学实行专家听课,进行分析评价,并提出指导性意见。在每期培训班结束前,均要求学员填写“培训项目反应评估及改进意见书”,并在回收后对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以便在下期培训班中能改进和提高。培训师之间也是互相听课,兼作辅导教师,既能熟悉PMS各功能模块间的关联情况,又能借鉴他人的教学方法或手段。
在学习层的评估上,采用了操作和书面两种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考虑到培训目标主要是在工作中使用PMS来进行各种工作流程的管理,故在平时的操作练习所填写的单子中各培训师均要求学员填上自己的姓名,以便教师给各人的操作进行评点和打分。另外,在各模块的培训过程中,各任课教师又布置了相关的书面作业,要求学员在每天的培训中抽空完成。培训结束前的书面考核采用了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问答题和实例分析题的形式进行;考核成绩通报学员工作单位,不合格者要进行重学补考。
在开始PMS培训一周年时,为了推动各市县局的PMS应用,省公司运检部决定举办一次全省PMS应用竞赛。各市县局踊跃参加并开展了各种形式的预赛;PMS培训团队参与了决赛的出题、监考和批改工作。在培训进入第二年后,为了迎战国网系统的PMS应用竞赛,各地市局又进行了输、变、配专业的选拔赛,各推选出前三名来培训中心进行省公司的选拔赛,PMS培训团队又全程参与了出题、监考、批改和后期集训的教练工作。通过教练和选手的共同努力,国网浙江公司最终取得了国网系统27个省级参选单位的团体总分第二名,受到了国网公司的嘉奖;PMS培训团队也受到了省公司的表彰。这两次竞赛,特别是全员参与的市县局举办的预选赛,对PMS的推广应用起了很好作用;国网竞赛的优异成绩也是对PMS培训项目最好的行为评估和结果评估。
五、总结与反思
PMS培训从开始至今共举办各种专业类别的培训班150余期,培训学员约4600余人;除了尚在开办的少量深化应用班外,大规模的PMS培训已基本结束。但考虑到今年浙电PMS要与国网的PMS接轨,且国网的PMS将推出2.0新版本,故全省的PMS应用人员又将进行一轮新的培训。为此,笔者对近三年来的培训历程进行了回顾和总结,现将经验和教训归纳如下:
对于与PMS培训相类似的大型培训项目,成立一个培训团队是必要之举。在PMS培训长达两年多的过程中,培训团队一直是PMS培训工作的核心;团队人员在培训内容、日常事务、对外沟通、竞赛考核上的分工负责有力地保证了培训过程和竞赛工作的顺利进行。
PMS培训开始前就派培训师参与PMS软件的开发过程,对其后的培训很有好处,既可了解PMS的整体架构和模块功能的实现过程,又认识了软件公司、各地市局的专家人脉,为后面培训过程中解决各种疑难问题提供了方便。培训前对岗位需求的分析要细致,培训中要经常与基层保持沟通,努力围绕生产的需要来安排培训。
尽量少用边开发边培训的方式。由于时间紧迫,浙电PMS培训项目采用了边开发边培训的方式,从而给培训质量带来了许多不完整性。如以配网的计划模块来说,开始培训时只有周计划管理和月计划管理两个子模块;半年后,新增了季计划、年计划、停电计划三个子模块。到了第二年,为了与95598(即电力营销系统)贯通,[7]又将其中的周计划子模块作了颠覆性的修改;这些不断的变动对培训工作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总之,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随着国家发展战略的推进,企业的技术进步和管理升级是经常要发生的事情。作为大企业中的培训中心或培训机构,只有牢固树立为企业发展战略服务的意识,积极参与企业技能人才的培养,努力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壮大。
参考文献:
[1]解读SG186工程[J].电力信息化,2007,(S1).
[2]顾治君,杨佳杰.PMS生产管理系统实施应用探究[J].科技风,2011,(19).
[3]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化SG186工程项目通过国家级评审[J].电力信息化,2010,8(3).
[4]叶臻臻.基于S电力公司ERP与PMS系统数据交换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3.
[5]钟一俊,周明磊.浙江电力GIS建设[J].电力信息化,201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