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育课程报告内容总结

教育课程报告内容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育课程报告内容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育课程报告内容总结

教育课程报告内容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积极型心理教育;课程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3)23-0088-04

高职院校积极型学生心理教育课程包括心理知识传授、心理活动体验和心理调适技能训练等内容,与其他专业学科课程相比,仍属于一门尚待完善的课程。

一、积极型心理教育课程模式的内涵

积极型心理教育是一种致力于培养人的优秀品质和美好心灵、促进心理积极和谐发展与心理潜能充分开发的心理教育[1]。积极心理学最早由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塞里格曼(Seligman)发起,主张心理学要以人所固有的美德作为出发点,倡导用一种积极的眼光对人的心理现象作出新解读,以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潜力。贯穿高职院校积极型心理教育课程的核心主线是全员参与、全方位、全程式的“积极”和“发展”,即以人的发展为本,关注和强调人性的积极面,用积极的方式对心理教育问题作出解释并获得积极意义,塑造积极人格,培养积极心理品质。具体而言,积极型心理教育的主要功能是:预防潜在的心理问题;帮助人解决既定阶段的心理发展课题,达成相应阶段的心理发展任务;完善个性,健全人的现代化人格特征;帮助人发展自己的生涯规划,有效开发心理潜能[2]。

二、积极型心理教育课程的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

与普通高校本科生相比,高职生虽然具有更朴实、实践操作能力强等优势,但又明显具有自信心差、自制力薄弱、学习能力弱等不足,对自身所处的生活环境、人际关系、学业竞争、就业压力、情感挫折等缺乏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和承受能力。目前,高职院校在学生情感培养、潜力开发、人格完善等方面还很缺位,构建积极型心理教育课程的目的就是要开发学生心智潜能、提升职业心理能力、促进人格和谐优化。积极型心理教育课程承担着培养高职学生做人做事基本素质,特别是人格品质和心理素质的任务。

(二)课程目标

积极型心理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认知方式、情感体验、行为习惯、自我意识、创造性、学习能力、人际关系、人格特征、心理潜能等。在调查分析现代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社会对高职学生心理素质要求的基础上,对照国家有关文件,将高职积极型心理教育课程目标分为以下层面:

一是知识层面:使学生了解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基本概念,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了解高职阶段人的心理发展特征及异常表现,掌握自我调适的基本知识。

二是技能层面:使学生掌握自我探索技能、心理调适技能及心理发展技能。包括学习发展技能、环境适应技能、压力管理技能、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人际交往技能和生涯规划技能等。

三是自我认知层面:使学生树立心理健康发展的自主意识,了解自身的心理特点和性格特征,能够对自己的身体条件、心理状况、行为能力等进行客观评价,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在遇到心理问题时能够进行自我调适或寻求帮助,积极探索适合自己并适应社会的生活状态。

二、积极型心理教育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

(一)“三三三”内容体系

从“全员参与、全方位、全程教育”三个维度安排课程内容。课程强调面向全体,关注每一位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出发,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心理需求,进行三年全过程有针对性的发展性心理教育,不断激发学生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如根据新生的特点和专业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适应性教育,使新生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调整心态、适应新环境;对于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容易产生的各种心理误区和心理困惑,增加就业心理辅导内容,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及时解决学生在特殊阶段出现的心理问题。

从“基本理论、技能方法、实践体验”三个方面确立教学难点。一是关于心理学、心理教育的基本理论;二是关于心理成长、心理应对、心理调适的技巧和方法;三是互动和体验活动以及实验和实际问题的解决。

从“学业发展、个人与社会性发展、职业发展”三个方面设计教学模块。三大模块又具体化为学会学习、自我意识、情绪情感、人际交往、生命教育、爱情和性、心理健康、挫折教育、职业发展、成功规划等项目,这些内容都与当代高职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紧密相关,与社会对生产、建设、服务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相关,与高职学生的成长需要相关。围绕学习、生活、做人做事的不同方面,对学生如何从消极到积极,从自卑到自信,从失败到成功,从惆怅到快乐,从平凡到卓越进行指导和引领,不仅保证教学内容选择的针对性和适用性,更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积极型心理教育课程内容安排,具体见表1。

(二)“五步骤”教学过程

以“三大模块”为经,以各个项目内容为纬,构建出“引导体验点化领悟实践”五步骤教学过程,基本遵循以下问题解决策略:现实需要、现实问题师生讨论原理讲授案例分析学生体悟尝试解决问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提炼归纳。实施过程中根据不同的主题、不同的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从而将过去单一的以认知为主的学习过程转变为认知、体验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过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认识上有提高,人格更完善,行动力增强,真正达成知识、技能与自我认知三层面的目标,实现理论掌握、能力提高、素质养成的一体化。

引导。从高职学生常见的心理需求出发,以任务、项目、问题为线索,精心进行教学设计,将理论性和通俗性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以深入浅出、生动、简短的语言来诠释心理现象和基础理论,对重点问题予以引导和讲解,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激活学生的原有知识,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之间的联系,力求在情感上引发共鸣。

体验。在课堂中提供丰富有趣的情景、活动、案例、游戏等,让学生以角色扮演、讨论、互动的方式进行感受和体会,真正做到“做中学”。

点化。在学生对体验活动进行反思概括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点拨、总结、提升,让学生在明白道理的同时,获得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领悟。学生在教师引导、点化以及自己体验的基础上,不断去感悟,在潜移默化中深化对心理理论和心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促进心理品质的内化和提升。

实践。以活动为载体,在课外进行自我探索、自作、自我指导,做到课内与课外的一体化,提高心理调适能力和心理教育能力,逐步达到人格的健全、职业素养的完善和心理的健康成长。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有:常规化的心理咨询、定期化的心理健康活动周(月)系列活动、主题化的团体心理辅导、经常化的班级主题教育活动、助手式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

(三)“多样化”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这是课程教学最常用的基本方法。教师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授心理教育基本理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

小组讨论法。教师引出一些带有普遍性、开放性的问题或专题,组织学生讨论。教师不参与辩论,静观其变,启发学生用理论来解释各种心理现象,拓展思维。

案例分析法。将大量鲜活真实的案例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多视角看待问题、分析问题,探求原因,提出解决对策,总结经验。通过感官激发和各种真情、真景、真事、真人的介绍和描述,更容易使学生产生心灵上的触动,课程的说服力和有效性进一步提高。

演示实验法。通过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心理基本理论,如“知觉广度”、“从众心理”、“问题解决模型”等。

引导体验法。设计各种情景和活动,将“信任之旅”、“信任后倒”、“戴高帽”、“孤岛求生”、“心有千千结”等团体心理活动应用于教学中,让学生在“思、做、悟”中增加体验,获得成长。

团体训练法。针对学生比较突出的心理问题进行集体心理辅导,如开展自信心训练、人际沟通训练、自我认识的感知训练等,让学生大胆地诉说内心中的困惑、迷茫、忧虑和痛苦,缓解和释放不良情绪,从而达到心灵减压的效果。

三、积极型心理教育课程评价

(一)课程评价的标准

1.目标模式的达成情况

课程目标是课程评价的起点和归宿。课程评价实际上就是对课程目标是否达到以及达到何种程度进行评价。

2.学生的自我报告

心理教育的效果最终体现为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因此,学生对其自身心理素质的评价也应作为心理教育课程评价的标准。学生的自我报告是一个主观标准,需要结合定量、问卷方式来评估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学业成就水平。

(二)课程评价的类型

1.开始评价

在心理教育课程实施之前或实施某个方面的训练之前对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状况和相应的心理素质教育准备情况进行评价。学生心理素质水平的评价可以借助心理测量,学校心理教育课程准备情况的评价包括对学校心理教育教师构成、教育设施、文献资料等的评价。

2.过程评价

在心理教育课程活动中实施的评价,目的是收集有关课程教学活动过程的信息。过程评价一般指为对心理教育课程部分目标或阶段性目标达成情况的评价,也可以指对整个心理教育课程实施状况等的评价。

3.终结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是在心理教育课程结束后进行的评价。包括对学生心理素质发展变化和心理教育课程成效进行的评价,如学生在学习、生活、个性、人际交往等方面所带来心理素质的变化,评价方法主要有心理测量法、实验法等[3]。

参考文献:

[1]崔景贵.积极型心理教育:21世纪心理教育的主导范式[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9):17-19.

[2]崔景贵.积极型心理教育的信念、目标与建构[J].当代教育论坛,2006(7):33-35.

[3]赵红.师范院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综合模式的探索[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184-188.

The Formation of Activ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urriculum Model in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YUAN Zhong-xia

(Nantong Agricultural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Nantong Jiangsu 226007, China)

教育课程报告内容总结范文第2篇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大数据时代已然来临。本文对大数据的定义、特点进行了概括,分析了远程教育课程质量评估现状和问题,探讨了大数据技术在远程教育课程质量评估中的应用。

【关键词】大数据 远程教育 课程质量评估

不断进步的信息技术,深刻影响着社会发展,最先经历信息爆炸的学科,比如天文学和基因学,创造出了“大数据”这个概念。这导致了新的处理技术的诞生,即“大数据”技术。大数据技术使得可以处理的数据量大大增加。“大数据是人们获得新的认知,创造新的价值的源泉;大数据还是改变市场、组织机构以及政府和公民关系的方法・・・・・・大数据开启了一次重大的时代转型”。大数据技术对教育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主要包括教育思维、教育评估、课堂教学以及个性化教育等诸多方面。

一、大数据及其主要特点

大数据是指“无法用现有的软件工具提取、存储、搜索、共享、分析和处理的海量的、复杂的数据集合。”通常用4个V(Volume、Variety、Value、Velocity)来概括大数据的特征。即数据规模巨大(Volume)。大数据的规模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指标,单一数据集的规模范围从几十TB到数PB不等。数据类型多样(Variety)。这种类型的多样性让数据被分为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且非结构化数据越来越多。价值密度低(Value)。虽然数据信息海量,但价值密度较低,需要通过强大的机器算法快速完成数据价值提取。处理速度快(Velocity)。通过基于实现软件性能优化的高速电脑处理器和服务器,快速创建实时数据流已成为趋势。

二、远程教育课程质量评估现状

远程教育课程评估体系主要是对课程编制设计和具体实施环节及全过程所做的多种形式的评定。课程评估体系的建设有利于分析判断该课程资源建设质量的高低。从事现代远程教育较早的英国开放大学开放学习项目、麻省理工学院开放课件项目在远程教育课程建设和质量评估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

英国开放大学2006年开通远程教学项目网站,这也是该校远程开放学习项目正式启动的标志。远程开放课程分为初、中高三个等级。学习者依据现实水平,选择适合的课程进行学习。英国开放大学在高质量、互动式课程提供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保障远程教学质量作出了示范。麻省理工学院的课程内容主要是优秀的专家学者编制设计,且由“最睿智的、最著名的教授”制作音频、视频等文件以及报告讲座等,获得了较好的声誉。麻省理工学院从开放课程公开起,就十分注重学习者的使用评价和反馈,通过分析课程的点击访问量、具体利用率和最终影响,评估整个运行流程的效率。

三、远程教育课程质量评估存在的问题

目前,远程课程资源建设及质量研究结果令人不容乐观。根据研究结果,英国开放大学远程教育的课程资源库、教学网站、资源服务以及数据库形形,学习使用者很难获得一致的权威性的信息及建议,很多的质量较低的信息使学习使用者感到困惑,甚至导致其产生失落感。麻省理工学院基于开放课程运动的评价仅局限在访问量的多少及访问者点击次数和地理分布等,而其中存在纷杂众多的重复访问者,对于学习者面向学习内容的具体评价、学习效果及学习收获和自我评价比较缺乏。因此,为适应远程教育的深入发展,远程教育课程的质量评价标准需要重新考察,特别是要充分考虑学习者的需求和愿望,而借助大数据技术建立一系列从教学到管理、监控、评估、反馈的课程质量保证体系显得很有必要。

四、大数据在远程教育课程质量评估中的主要应用

1、深刻变革远程教育课程质量评估思维。远程教育领域充满了大数据,大数据技术也给远程教育课程质量评估融入了新的途径和方法。当学生使用计算机或移动终端开启网络学习时,包括看教学视频、进行电子阅读、做云笔记、完成在线作业、发微博微信、开展虚拟实验、参加社群活动等,这些都可以成为教育大数据的来源。在基于“开发者+学习者”课程质量评估的多元化、个性化创新现代远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多角度评价课程质量的多元化评价机制,建立具有开放性、分布性、指导性、数字化的课程质量评估体系。

2、解决评估体系构建中数据采集的问题。评估数据采集的多元化以及数据本身的可信程度,使得以往与课程评估有关的教学检查和问卷调查等的效果不能令关注课程质量的各方满意,为提高评估的有效性必须对评估数据的采集渠道、对象和采集的方法、组织形式等进行反思和改进。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关注学生个体的微观学习表现,且数据的产生完全是过程性的,是对即时性的行为与现象的记录。通过这些数据的整合能够客观诠释远程教育课程质量,因为数据完全是在教学对象不自知的情况下被观察、收集的,其采集非常自然、真实,可以获得的真实反馈。

3、重新构建远程教育课程教学评价方式。在远程教育课程教学评价中借助大数据分析,改变依靠传统经验模式评价,转向基于数据的客观评价,通过技术层面评价分析不断提升网络教学活动效果。大数据技术还可以观察记录远程教育教学的过程,把从结果评价导向过程性评价。通过海量数据的归纳分析,总结在线教学活动的一般规律,不断优化改进教学过程。另外,通过数据分析,还可以预测学习者的思想、心态、行为的发展趋势及其学习成长过程,从而分析出学习者的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建议。

参考文献:

[1]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思.库克耶,盛杨燕,周涛译.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9.

[2]赵姝淳,孙曙辉.大数据技术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4(3):64―66.

[3]孙传远.开放课程质量评价研究及启示[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2): 42―47.

教育课程报告内容总结范文第3篇

1.有利于切实提升大学生安全素质

理论上讲,大学生作为高素质群体应该具有比较高的认知能力和水平,但由于应试教育阶段普遍存在的安全教育缺失或不足的问题,使众多大学生虽然已经成年却依然缺乏社会经验,缺乏必要的安全防范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在面对突发安全事故或不法分子所设置的圈套时,不少大学生存在警惕性低、防范意识不足、自我保护能力差等问题,这也是校园安全事故发生之时许多大学生不知所措、无法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自身与他人的重要原因。高校通过开设安全教育课程并落实其针对性和实效性,将会有效培养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提升其安全素质。

2.有利于平安、文明高校的建设

高等院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基地,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和潜心向学,都离不开平安的校园环境的支持。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加上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入,高校校园社会化现象日趋明显,安全校园面对的挑战也因此而逐渐升级,平安高校的建设任务刻不容缓。平安高校的建设不能仅仅依靠学校安保部门的努力,还应该放手发动广大学生来共同参与,在高校开设安全教育课程就是一个有效的措施,大学生可以在安全教育课程中接受到系统的安全知识教育,使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安全防范技能水平得到充分的提高,在面对突发安全事故或不法分子的挑战时,就可以做到沉稳应对,有效自救。

3.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安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保障,只有在安全稳定的社会氛围中,才可能形成“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特征。作为社会的高素质群体,走出高校大门的大学生应该是安全素质高、意识强、知识和防范技能丰富的和谐社会建设者,是严格按照安全规程做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这无疑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安全建设和社会主义“安全文化”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可见,培养出具有高安全素质的大学生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开设安全教育课程可以充分利用高校的先进教学资源,搭建起全校大学生学习安全知识、掌握安全技能的平台,真正的培养出具有高安全素质的人才,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做出贡献。

二、开设高校安全教育课程的设置与具体实施办法

1.高校安全教育课程的设置

安全教育课程设置可以分为为公共必修课程和不同专业选修课程,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部分。公共必修课程安排在大一学年两个学期,主要进行最基本的安全知识普及、安全意识培养和安全技能学习。不同专业选修课程可以贯穿至整个高等教育全过程,主要是根据各个不同院系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指导与教育。公共必修课程可以由各高校教务机构将其列入正常的教学计划,统一安排时间、地点和师资面向全体大学生授课;不同专业选修课程可以相对灵活一些,选择周六、日高校素质课教学时间来进行设置,在学生选课的基础上由教务系统统一设置或由学生所在院系来进行统筹设置。无论是公共必修课程还是不同专业选修课程,安全教育课程都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环节:理论教学更侧重于大学生安全知识的普及与安全意识的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则更侧重于大学生安全技能的培养与锻炼。

2.高校安全教育课程的内容设置和具体实施办法

安全教育课程具体实施方案可以根据各个高校不同的特点来进行设置,总体来讲安全教育公共必修课程的安排应该属于新生入学教育的范畴,在大一上学期(最迟不超过大一下学期)开设比较合理。教学内容除了交通安全、消防安全、户外活动安全、饮食卫生安全、用电用气安全、易燃易爆及剧毒化学药品安全、校园设施设备安全等常规的安全教育项目之外,还应该有网络安全、国家与国防安全、心理健康安全等与现阶段国家形势或大学生自身相契合的安全教育项目,以及包括面对地震或其他自然灾害、突发事件时如何紧急撤离、疏散、逃生,突发疾病如何采取紧急救助措施,社会活动时如何有效防骗防盗防害等方面安全技能的强化与培养。高校安全教育公共必修课程可安排12~24个学时进行理论教学,6~12个学时进行实践教学,理论教学方面可以利用高校课堂现有资源由专业教师进行安全知识的理论讲解,或邀请安全专家做相关知识的讲座;实践教学则可以尝试走出教室,走进校园、社区的模式,通过模拟演练、参观安全教育基地、组织社区安全知识竞赛等丰富多样的实践教育形式,帮助大学生理论联系实践,使其安全意识的加强和培养及安全防范技能的掌握和锻炼真正的落到实处。

高校安全教育不同专业选修课程的安排主要是考虑到各专业学生的不同需求,因为不同的专业有其自身专业的特色和不同的针对性,在安全教育方面也应该有其不同的侧重,因此这个问题不应该一概而论,而是需要与各院系、各专业相联系,在保障其安全教育的功能之外应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做到既求实效,又不失客观,可单列教学安排,也可将安全教育渗透至专业教学的相关环节,例如实验室安全教育,职前安全教育等,就可以结合大学生专业特点,选取不同的阶段进行恰当的对应。

高校安全课程既包括理论教学又包括实践教学,既有公共必修课程又有不同专业选修课程,课程内容不同、性质不同,这就决定了其考核方式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公共必修课程理论教学环节的考核主要以试卷形式为主,包括闭卷和开卷两种形式;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要结合学生的实践实效来进行,主要的考核依据包括学生提交的实践报告、参观心得、演练总结、社区活动的组织文案等。面向不同院系、专业学生开设的安全教育选修课程,考虑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应以课程论文考核方式为宜。总之,高校开设安全教育课程是以加强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技能为其终极目标的,因此,考核方式也应体现其素质教育本身的实效性,不要给大学生增加过多不必要的学习压力。

三、高校开设安全教育课程的主要障碍与建议

1.课程容易被忽视,流于形式主义

开设安全教育课程,将安全教育纳入高校教学管理和教学计划之内,这本身就是体现着对高校安全教育工作的加强和重视。但是,由于现实中存在的一些对高校安全教育工作认识不充分的因素,例如认为高校本身就是相对安全的,加上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理应具有较强的安全意识和能力,不需要在安全教育问题上下太大功夫等。基于这些对安全教育认识不够的心理,有些高校的安全教育工作就带有明显的实用主义、形式主义色彩,搞突击教育、搞敷衍上级检查教育的做法屡屡可见,这些做法也会给学生带来负面的影响,导致学生认为安全教育并不是教育部门统一要求开设的课程而不必太过于重视,从而对该课程的学习浮于表面,使课程起不到真正培养大学生安全意识、安全技能的作用。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学校教学教育管理部门、课程负责教师的共同努力。教学教育管理部门对安全教育课程的重要性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将安全教育课程纳入总学时,按相应的学分计入大学生学习档案,实现大学生安全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落实学分”,并努力为该课程的开设创造有利条件,提供必要的保障;负责安全教育课程授课任务的教师更应该将课程的重要位置摆正,积极组织课堂资源、探索更为机制灵活的授课模式、合理利用先进教学设备和手段,努力把安全教育课程打造成为更灵活、生动、形象、能够对学生产生足够吸引力的精品课程,使该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落到实处。

2.专业师资缺乏,影响课程实效

专业师资缺乏是影响高校安全教育课程开设和课程效果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国内正式开设安全教育课程的大学尚不太多,除北京市教委统一要求其所属高校普及安全教育课程,记入学生学分考核,并统一下发《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培养》教学课件、教材之外,其他省市教育部门尚未对其所属高校开设安全教育课程做统一的要求,各地高校的安全教育工作基本都是依靠高校自主安排,专业师资、系统教材不足的现状仍是普遍现象,这势必会影响高校安全教育课程的实效。

专业师资不足的问题一方面可以考虑充分发挥校内现有资源的优势,使本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法律学教师、心理学教师、国防教育教师、安全工程教师、公共卫生教师等不同专业的教师形成合力,承担安全教育课程中不同项目的授课任务。还可以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模式。走出去是把学生的安全教育实践课程带到社会上,利用社会资源开展参观学习、实例解析和宣传普及等形式的学习,使安全教育更加立体、直观;走进来则是要积极调动社会资源,例如可以聘请公安民警、消防官兵、防爆专家等来到课堂给学生做专业知识讲座、现场演示或指导师生进行模拟演练等形式丰富教育内容,使得安全教育更加符合社会和时代的要求,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

教育课程报告内容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理工科;研究生;创业教育;课程设置

作者简介:高婷(1978-),女,黑龙江哈尔滨人,黑龙江大学化学化工与材料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应用化学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以及经济时代的到来和严峻的就业形势都使得人们对创业和创新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多,这使得各高校也应该对自身的教育方向进行调整,特别是那些拥有研究生的理工院校更应如此。高等学校除了要培养更多的“就业型”人才外,更要为国家培养多层次的“创新型”人才。理工科院校不仅要成为科学家和工程师的主要阵地,更应该成为企业家的发源地。目前我国高校中主要存在着培养人才目标的多元化与学校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积极地开展和设置高校研究生创业教育课程就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在此我们主要对理工科研究生的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原则和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创业教育课程的具体实施有所帮助。

一、理工科研究生院校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原则分析

我国目前在高校中开展创业教育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我国的创业教育主要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高校自主探索创业教育课程设置阶段;二是高校试行创业教育课程设置阶段。我国的创业教育试行的虽然比较晚,但是其发展的态势是不容忽视的,各高校都开始重视创业教育课程的设置,也都开始准备和试行创业教育。因此,创业教育必将成为我国各高校高等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 ,这无论对于提升国家的科技实力和科技成果来说,还是对于提高学生自身在社会中的就业能力来说,都是刻不容缓和十分必要的。

我国理工科研究生院校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的原则主要有多样化原则、综合化原则、信息化原则和活动化原则这几个方面。

(一)多样化原则

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的多样化原则主要体现在设置课程门类上。在课程学科的设置方面可以采用选修课和必修课这种比较独立的课程设置方式(例如:开发创造力课程、基础创业学等);还可以采用学科渗透的方式来进行课程设置(例如:英语课程的能力教学和创业意识等);除此之外也可以利用论坛、微型课程、专题讲座以及报告等各种各样的教育活动类型,把传统的活动方式和现代的活动方式结合起来(例如:鼓励大学生创业活动协会中心开展活动等)。当然具体的创业教育活动课程各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不同的教学目标作出相应的选择,如科技园基地和校办企业的大学,可以安排学生进行与研究生课题相关的创业实践活动 [2]。

(二)综合化原则

从课程选择的内容上来说,创业教育不是对某个学科进行简单的知识学习,而是通过多门课程的综合来打破具有学科界限的一门综合性课程,从而培养研究生的创业技能、创业思维和创业意识等各类综合创业素质。从课程组织内容上看,创业教育课程中的活动实践、教学与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创业知识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融合的,并不是简单地对应。

(三)信息化原则

研究生的创业教育是在现代化的信息社会中开展起来的,因此,研究生对转换、搜集、控制、应用和掌握知识的能力就成为衡量研究生的一项重要指标 [3]。这些就要求高校中的创业教育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要与时代的需要相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运用、整合和搜集信息知识的能力,从而真正地运用自身掌握的知识来解决在具体创业中碰到的问题和困难。

(四)活动化原则

对研究生进行创业教育不但要对其传授创业的能力和知识,最重要的是要指导他们使用学到的知识来解答创业活动中出现的一些困难和问题,所以,对创业教育课程的活动化设置应该力争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活动创业实践中来。从而使学生的交往能力、学习能力、创造能力、操作能力等各方面能力都得到培养,最大限度地体现和发挥大学研究生们的创业就业能力 [4]。

二、理工科研究生创业教育课程要解决的问题

(一)创业技能和知识

本文通过研究一些成功人士的管理经营理念和创业经营的基本理论,总结出理工科研究生在创业中应该具备的技能和知识有以下几点:1.利用资源的综合能力。作为一个创业人员,尤其是在创业的初始阶段,往往不可能具有所有创业需要的资源,成功的建立和开创一个事业需要技术、人才、市场、信息、资金等多方面的资源,在法律规范所允许的范围内获取这些有效的资源就成为了创业人员实现成功创业的重要条件;2.判断分析能力。如果一个创业人员具有分析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的预测和分析能力,这就可以大大降低创业的风险,从而提高成功的概率 [5];3.协调沟通能力。处于现代社会中的人员都是在一个合作分工的社会中,一个创业人员的成功一定在于其善于协调各种人际关系交往、善于用人、善于合作,怎样建立一支具有高凝聚力的团队就成为创业者成败的基础环节;4.管理财务能力。要求创业人员能够低成本的、有效的使用资金、获取资金和对各项资金进行风险的合理控制,是保证企业在创业时持续发展和健康成长的重要任务,同样也是创业人员必不可少的重要能力。

(二)创业精神

创业精神首先是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共同结合,这也是决定创业人员继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6]。科学精神是人类适应自然、改造自然和认识自然的行为规范、价值准则和理想追求的集中表现,这种表现是对整理探索的求真性,是开拓创新进取的精神、执著献身经验的精神、公正自觉的宽容精神等。人文精神是人类在对自身的完善、发展、需要和认识的过程中不断形成的,是从人的责任、意义、目的、良知、权利、道德、价值等各种角度探寻和追求个体的完美人性和完整的人格以及保证自然和人之间的相互协调和共存的人类精神,也就是价值观、人生观和态度观等 [7]。

其次是创新精神,要求研究生要拥有敢于向传统挑战、质疑的创新的思维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进行创业的过程中,还没有形成的市场是成功创业的契机,这种最艰难的时刻同样也预示着离成功不远,有大量的创业机会,这都是不能争论和犹豫的,针对这些状况就需要创新的思维,否则是不容易成功的。

最后要具有豁达的胸襟和坚强的意志以及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要有在顺境中可以稳中取胜、沉着冷静和再接再厉的精神 [8] ,在逆境中也应该具有不气馁、镇定抉择、处变不惊的精神。

三、结语

创业教育课程的设置是我国高校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在我国已经经历了十几年的探索,作为教育实施载体的课程,在教育的结果中有着关键的作用。本文主要对我国理工科研究生中的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单论述,希望能对高校理工科研究生中的创业教育课程设置有一定的帮助并能够较好地促进大学生们的就业和创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丽君,焦文俊.开展理工科研究生创业教育的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342).

[2]张喜梅,陈建.中美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13(212).

[3]刘虎,李阿利.我国高校研究生创业教育的研究综述[J].现代教育,2011(231).

[4]朱永东.理工科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现状调查及分析[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108).

[5]韩美贵,刘智元.理工科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模块设计与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2012(76).

[6]李倩西.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13(45).

教育课程报告内容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大学生;入学教育;课程化;心理危机;干预

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给大学生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同时也使大学生遭受来自社会多元思潮以及就业、生活上的诸多压力,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形成造成巨大困扰。如果大学生心理压力不断积累且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疏解,很容易因承受能力不足而出现严重的心理危机,身心健康遭受重大危害,对校园的和谐稳定也十分不利。近年来,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尤其是大学生心理危机问题。为解决大学生心理危机,从入学教育课程化入手,将心理危机干预前置到新生阶段,以课程化的长期干预,帮助学生排解心理压力,以更好地投身于大学生活。

一、当前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面临的问题

(一)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现难度较大

大学生之所以出现心理危机,原因是多方面的,除家庭环境和生理遗传因素外,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均可能导致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影响大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心理危机会随着大学生的生活环境而出现相应变化,可能会随时间推移而逐渐消解,但存在反复的可能,一些自我调节能力不佳的学生甚至会出现恶性循环。心理危机相对隐蔽,旁人很难直接发现并判断,心理患者自身也可能意识不到心理危机的存在。部分大学生即便发现自身可能存在心理问题,但由于缺乏相关知识,加上讳疾忌医的心理,往往不会告知周围的人或积极寻求帮助,这就给心理危机干预带来了巨大困难。

(二)学生及其家属对问医就诊存在抵触情绪

虽然心理问题在我国已经越来越普遍,但相应的治疗机构仍不够专业,数量方面也亟待增加。就高等院校来说,很多不具备心理疾病诊断资质,心理疾病患者只能从专业的精神疾病治疗机构方面寻求治疗和帮助。很多大学生及其家属受到传统和错误观念的影响,认为心理问题并不属于疾病,将其划归到精神疾病又惧于来自社会和周围的压力,往往对就诊存在强烈的抵触情绪。很多家长误以为孩子仍在成长期,在思想上仍不成熟,慢慢会自然变好。部分家长虽然认识到孩子可能出现问题,但忌讳去精神机构进行治疗,而是采取封建迷信等错误方法来解决,不仅延误治疗,还可能让孩子遭受进一步的心理伤害。

(三)对心理危机严重的学生处置困难

心理危机相对严重的学生,存在着自残、自杀等倾向,对于这类学生高校往往以劝返作为处置措施,让学生暂时休学,前往专业的治疗机构接受治疗和帮助,待治疗完成再决定是否返校完成学业。实际上,许多存在相应问题的学生均有着相对复杂的家庭背景,单亲家庭或重组家庭的学生较多,学生在家里本来就得不到应有的关心和照顾,劝返往往难以获得最佳的效果。尤其对于生理性遗传疾病来说,患病学生的家长也多需要照顾,将学生劝返不仅不能帮助学生,甚至可能使其走到更为艰难的地步。对心理危机严重的学生处置困难,是高校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方面面临的巨大难题。

二、新生入学教育课程化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重要意义

新生入学教育是针对大一新生开展的专门的入学前的指导和教育,帮助学生了解校园环境和校园生活,对今后需要学习到的知识和课程以及接受的教育内容提前传达,让新生有更加充分的准备走完过渡期。就目前来说,我国高校入学教育内容包括国防国情教育、法制安全教育、学业发展规划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生活适应教育等,教育的形式包括军训、讲座、班会和主题活动等。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互联网为载体和内容的入学教育也更多地进入到高校。从表面上来看,入学教育有着多种载体和多元内容,但实际的教育存在学时不足、教育方式枯燥乏味、教育评价不成体系等缺限。入学教育多为走过场,形式主义严重,不能真正地给大学新生提供充分的帮助。实施新生入学教育课程化,建构科学的入学教育课程体系,创新入学教育教学方式,打造科学的绩效评价办法,能够提高入学教育效果,为新生提供切实的帮助,让大学新生对于大学阶段可能要面临的困难和需要完成的事情有提前的、清晰的了解,帮助其做好提前规划,有条不紊地进行学习,能避免问题的挤压带来的心理压力。

三、针对心理危机干预的入学教育课程化设计

(一)构建新生入学教育课程化体系,强化心理健康教育

要落实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应首先构建新生入学教育课程化体系,以系统化的入学教育课程让学生接受专业的教育指导,获得系统化的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在课程设计方面,应当避免知识传授式的设计方案,而是注重课程的体验性,让学生在体验中掌握包括校园知识、安全知识和生活常识等,以情感投入和主动参与的方式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其次,课程的组织与实施应避免教师的主导性地位,将学生作为课程的主体,教师作为引导和帮助者,关注学生的自主性和情感性。新生初来乍到,难免存在焦虑和恐慌,缺乏目的和方向,通过入学教育课程,由教师发现问题、抛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帮助学生找到方向。此外,在课程评价方面,以形成性和总结性评价两者结合作为评价体系,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心理危机干预方面,应将重心落在预防上。转变传统教育理念,把心理健康教育拓展到全体学生,不只是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患病学生的专门教育,切实关注每个学生的心理状态,帮助提升学生的心理危机预防和消解能力。为此,高校应创立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在为每位大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和治疗帮助外,为学生提供心理问题咨询窗口,让学生获得及时的帮助。同时,还应组织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包括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趣味知识竞赛等,激发学生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在不断推进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同时,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为学生提供健康向上的学习生活环境。

(二)优化入学教育课程设计和编制,建立心理危机干预体系

在构建新生入学教育课程化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入学教育课程设计,将心理危机干预纳入其中,打造相应的教育体系。课程设计应落实到两个层面,即理论基础层面和方法技术层面。理论基础是确定课程的主要宗旨,明确课程的教育目标,进而落实课程内容和课程组织形式、开展方式;方法技术层面则是设计课程组织结构与形式,除了确定课程目标外,还要对课程学时、课程具体内容、课程评价方式等进行选择与确定。新生入学教育课程化体系应以相应的课程设计为依据,确定新生入学教育的课程目标和课程评价体系。心理危机干预的课程设计,应依据当前学生可能面临的心理压力和实际需求,做好学时、内容与评价方式等的设计与落实。同时,通过班级为单位的心理小组,打造以班级、院系和学校为一体的三级联动机制,做好新生的心理危机预警机制。首先,各班级成立心理小组,由学校组织进行专业培训,通过日常的接触和观察,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生活状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向院系汇报。院系则委派专业人员进行心理危机干预,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缓解心理压力。若心理危机相对严重,则应进一步报告给学校相关部门,由学校判断危机状态,指导进一步的工作,如,及时进行转介,或者采取其他措施,尽可能对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产生积极作用。

(三)加大与专业精神机构的合作力度,提升心理危机干预专业性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课程化体系中,心理危机干预主要目标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培养心理健康意识,在出现异常心理问题时提供心理辅导。具体来说,以大学生的健康个性品质培养为核心,帮助大学生了解自我意识状态,提高自信水平;了解大学生心理特征及其表现,懂得如何培养和维护健康的性心理。具体方法有:大学生心理筛查、大学生异常心理问题个案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相对专业和复杂,单靠高校自身力量很难有效落实,这就需要与专业精神疾病治疗机构的合作,由专业的精神科医生参与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让心理危机干预更具专业性和科学性。首先,高校可寻求与知名的精神疾病治疗机构的合作,邀请该机构的优秀医生进行校园宣讲,向新生宣讲心理危机相关知识,提升其对心理危机的认知程度。其次,可聘请专业医生定期到校坐诊,通过心理咨询的方式使学生和精神科医生进行面对面的接触,从而及时对学生的心理危机状况给予评估,并给出准确的、有说服力的诊断结论,提升危机干预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