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艺术人生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这可以说是一种愚蠢的想法——
只有天天乐观向上,
烦恼才不会排徊在你的心里。
人的一生,
并不会有太多的困难;
而在乎的,
是你愿不愿意去面对它。
生活,
不管你的家庭是富裕还是贫穷,
只在于你过的生活是开心的——
那么,
其实你也是一直在拥有一笔财富。
要做一棵茁壮的大树,
那就要接受风吹雨打、日晒雨淋的考验。
如果你想自己身边的每一位人都是开心的,
那么——
你也是重要的;
因为,
那些得带你祝福的人,也会真诚的祝你开心……
生活,
就像一张白纸,
只要你愿意在上面涂上自己所爱的颜色,
它,就会变成一张只属于你那五彩缤纷的世界的图纸——
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和交融,是社会进步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医学人文的素养包含离人文精神、人文知识和人文技能三个主要的组成部分[2]。人文精神是一种重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精神,保护人类创造价值和理想,是对人主体生命的终极关怀;人文知识包含广义上了解人文精神的各种知识,比如哲学、心理学、法学、美学和管理学等社会科学领域的知识;而人文技能则是如何在实践工作中运用人文精神和人文知识的方法,可以被认为是人文精神和知识的具体化展示。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在社会发展层面的关系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
1.1建立更加完善的知识体系结构与开阔的视野
在古代,知识的积累有限,原本没有文科理科的区别。自产业革命以来,人类知识呈爆炸型增长,自然科学越分越细、越钻越深,尤其是进入大科学时代以后,重大的科学进展都离不开巨大的物质支撑和技术平台,很难靠个人独立完成,即使原创性基础研究仍可以由个人或少数几个人共同完成,但也必须在前人长期积累的基础上前进。所以,越来越细的学科细化是社会知识积累和发展的必要。随着社会的逐步发展和90年代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的建立,医学的发展拓展到更宽的视野和更广泛的领域,对医学研究生的教育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InstituteforIn-ternationalMedicalEducation,IIME)曾在2002年出版的《全球医学教育基本要求》中提出过涉及7个领域包含和60项反应教学效果的指标,这其中就涵盖了“职业价值和态度、行为和伦理”“、沟通技能”“、批判性思维”三个领域,占到了近一半,国际上对医学教育中人文素质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3]。今天,我们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而奋斗。医学研究生作为我国高层次医疗卫生事业的储备军,必须具有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融会贯通的概念,不断地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以批判性的思维、开放性的事业、创造性的融合打通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为提高自身人文素养服务。
1.2培养高尚的医德和良好的学术道德
医患关系的矛盾是近年来社会发展过程中被普遍关注的热点,社会舆论存在着医务人员的偏见和误解,在某种角度上来说,医疗人员成了医疗体制矛盾的替罪羊。医德,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工作中应遵守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广义上来说,医德同时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反映着一个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层面的状态和发展趋势[4]。狭义上讲,医德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医疗卫生事业的水平,也关系到社会对整个医疗群体的看法。因此,医学研究生教育中应该注意树立一种更全面、更系统的医德观,并贯穿于整个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中去。与此同时,医学研究生还面临良好的学术道德支撑,这是学术能力提高的根本保证,进而是国家科技发展之根本。医科研究生应培养实事求是、踏踏实实的学术态度,启发批判、创新的科研思维,时刻保持对学术工作的敬畏之心,这样的科研成果才能经受住历史的考验。
2医科研究生素质教育是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根本途径
2.1打好扎实的医疗法律基础,树立依法行医的观念
医科研究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很多临床实践的机会,他们在临床实践工作中的重要性不容质疑,作为医疗单位的人员补充是很多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的生存现状。但是医疗法律体系的不健全,学生自身的法律意识薄弱,酿成恶性事故的例子屡见不鲜。比如著名的“北大医院在校研究生无证非法行医致教授惨死事件”。和2009年11月3日,中央电视台制作的专题片中发现,涉及这场惨剧的医护人员中,有12人都没有拿到职业资格,事件的主角陈某,则是还未毕业的在校研究生。而研究生作为医疗单位人员参与医疗行为的现状,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5]。因此,加强医科研究生法律知识的教育,将医疗法律和与患者的沟通技巧加入医科研究生人文教育体系的必修内容,是刻不容缓的,是医疗安全的保证,也维护学生自身合法权益和行业形象的重要举措。
2.2人文教育是解决新形势下的医疗卫生服务挑战的关键
医学的人文属性,承载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最高价值,使得医学从她诞生的哪一天起,就是一种被世人公认的高尚职业。医疗卫生是社会发展的核心,是肩负国家发展重大使命的特殊领域。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新情况、新问题,社会疾病谱变化如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慢病凸显,这些多因素成因的疾病诊疗更为复杂和困难;大量高精尖设备和高新技术涌入大医院,使医院的质量要素和管理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也引发了新的伦理问题;新的医学模式被广泛认同,人们追求健康意识增强,对医疗服务需求大增,由此产生了很多法律、社会问题,在社会矛盾增多的大背景下医患关系呈现前所未有的紧张。面对这些的新情况,一方面,人们期待政府有更多政策设计层面的新举措,另一方面,社会期待高等教育尤其是医学教育、医院管理应有新的作为。
2.3创新的教育体制与教育模式应配合卫生服务管理需求发展
事实上,当下医疗卫生服务中的许多问题,如医疗服务资源统筹、基层医务人员紧缺,医疗保障体系的不完善等问题,并凭借医院或是医科院校所能解决,医患关系紧张的成因也十分复杂。但就医务人员队伍而言,人文素质的提升确实是一个倍受关注而又十分重要的命题。在2012年8月国内的一次“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论坛上,众多专家在剖析医患矛盾时认为,目前医学、医院、医生都较普遍缺乏人文情感,产生了由科技进步带来的“去人性化”、医患情感沟通的“沙漠化”等现象,成为导致医患关系日渐紧张的原因之一[6]。有专家指出,我们多年来更多注重规章制度建设,而忽视了对医务人员道德信念的塑造;在医学教育上更多注重培养‘医匠’,缺乏“人性丰满”的教育;医院的职业培养中还没有把职业道德、人文精神放在应有位置上。纵观医学的发展历史,良好而浓厚的人文社会基础,是造就卓越医学成就的根本。若失去人文精神的支持,医学的发展至少会导致两个严重的后果:一是会成为整个医学科学体系发展的阻滞;二是医学完全背离了以人为中心的核心理念,变成一门‘冷血’的学科。
3健全完善的人格和心理发展是人文精神实践贯彻的基础
[摘要]技术性贸易壁垒已经成为影响国际贸易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中国也面临越来越多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约束。技术性贸易壁垒可以基于技术水平的差异、政府的主动干预而形成,也可能是其中涉及的不同利益方相互博弈的结果。本文主要从国家间贸易政策博弈和各国内部政治与经济力量相互博弈的角度,通过构建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和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解释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形成机制及对各利益集团带来的影响,以期为我国相关部门拟定有关政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技术性贸易壁垒;机制;博弈
一、引言
近年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愈演愈烈,关税壁垒逐步弱化,大大促进了国际贸易的自由化,但这并不意味着贸易保护主义离我们而去,相反,它正以一种更隐蔽、更强大、更不易监督和预测的方式——非关税贸易壁垒手段阻挠着进出口贸易。据有关资料,当今世界贸易壁垒的80%来源于技术性贸易壁垒。
伴随着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广泛使用,国内外学者也对此作出了一些研究,取得了十分丰富的成果。PeterSwann(1996)等人对1985—1991年期间英国的净出口、进口、出口与本国的标准数目及英国和德国认可的国际标准数目进行了回归分析,发现英国的标准对其进口和出口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BarryKrissoff、LindaCalyin和DeniseGray(1997)采用静态局部均衡模型研究了美国苹果在日本、韩国、墨西哥这三个不同市场面临的关税和技术性贸易壁垒情况,并计算出了限制出口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的等价关税率以及技术性贸易措施对贸易的限制程度。JohannesMoenius(1999)运用引力模型分析了1980-1995年期间来自12个国家的471个行业的国家特定标准与双边共享标准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发现双边共享标准对贸易量有显著的正效应。我国学者王志明、袁建新(2003)分析了技术贸易壁垒对进口商具有数量抑制效应、价格抑制效应和动态抑制效应。张海东(2004)通过建立局部均衡模型和不完全竞争模型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给国内企业提供的保护程度进行了经济学分析。何元贵、陈洁(2007)对我国出口贸易遭受美欧日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原因分两个层次作深入探讨。虽然国内外学者针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研究很多,但主要是集中使用定性与定量、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研究的方法,应用博弈分析的较少。本文主要从国家间贸易政策博弈和各国内部政治与经济力量相互博弈的角度,通过构建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和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解释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形成机制及对各利益集团带来的影响。
二、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形成机理:进出口双方国家间贸易政策的博弈
众所周知,技术性贸易壁垒是前贸易保护主义发展的产物,从经典的国际贸易理论上说,贸易保护政策的实施不利于全球资源的合理配置,各国所获得的利益较自由贸易的情况下所获得的利益会减少,那为什么各国还是会倾向于选择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呢?
一个很重要且不容忽视的原因就是不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进口国的企业或相关行业,特别是那些没有竞争优势的企业或行业,会受到进口产品的影响,其利益遭受到严重损害。也就是说,设置壁垒根本上是为了保护本国相关产业和行业。由于各国在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技术水平、需求偏好与经济禀赋等客观条件上存在着差异,使得各国的技术性措施之间产生着分歧,为了保证自身的最大利益,各国间必然形成技术性贸易壁垒。
假设:A国和B国按照比较优势进行分工和贸易;A国在甲产品生产上有优势,B国在乙产品生产上有优势,两国分别从对方进口自己的劣势产品,即A国从B国进口乙产品,B国从A国进口甲产品。A国和B国只允许采用技术壁垒方式(TBT)来限制对方出口,它们的策略及利得如下图,所示,
理性的国家知道,如果双方都不设置技术壁垒,他们都能够从贸易中获得0.5个单位利益,这对双方来说,是一种“双赢”的格局。但是,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是他们的占优策略。因为,在一方设置技术壁垒行为被允许的情况下,如果对方选择不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那么他将获得1个单位利得;如果对方选择设置技术壁垒,他不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则会使自己造成1单位利益所得损失。相反,如果他选择设置技术壁垒,他的利益所得损失为零。根据理性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原则,每一个理性主体都会剔除严格的劣策略(不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去选择设置技术壁垒。因此,尽管各国都知道不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能获得一定的利益,但考虑到在其他国家设置了技术壁垒之后自身的利益会有损失,所以,为了能够回避这种风险,各国最终还是有很强烈的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意愿。
三、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形成机理:壁垒设置方国内不同利益集团的博弈
技术性贸易壁垒既是各国之间相互博弈的结果,也是各国内部政治和经济力量相互平衡的结果。在一个民主的政体中,多数人的意愿应该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但当少数利益集团受到损害时,迫于政治压力或为了赢得更多的选票,政府往往采取了少数利益集团的建议。这与关税的实施是相同的,关税的采用必然导致消费者福利的损失,技术壁垒的设置给消费者带来的是较少的产品选择和较高的消费价格。但不同的是,技术壁垒的设置常常是符合了或者至少表面上符合了消费者的利益(保护消费者的安全和健康、保护消费者生存环境的洁净和安全等),相关的压力集团有更好的口实来要求技术壁垒。
技术性贸易壁垒政策运行会产生一定的市场结果,对经济个体(包括生产者与消费者)有资源配置和福利影响,理性的经济个体对不同的政策及其市场结果也有一定的偏好,必然会通过施加各种政治影响以实现自己的偏好,获得利益最大化。消费者人数众多,利益分散,每个消费者难以察觉自己在贸易保护下的福利损失,而且消费者更多的是注意他们在生产方面的地位,这个地位的维护和提高经常得益于进口保护政策。因此,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形成是一国内部政治和经济力量相互作用与平衡的结果。
假设1:一国政府G有设置和不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两种选择,国内生产者P有生产和不生产产品两种选择,但生产的产品在同国外产品的竞争上没有优势,国内消费者C有购买和不购买国内生产者生产的产品两种选择。那么,我们可以建立如图2的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
由图2模型可知,当政府选择不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时,该种产品可以自由进口,消费者可以选择购买国内生产的也可选择进口的该种产品,由于进口产品的价格低于国内生产者的价格,消费者当然会倾向于花费2个单位的利益损失购买进口产品,但此时国家和国内生产者什么都得不到,则国内生产者就会要求国家对该种产品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政府也会认为如果这种情况长期存在,则会导致进口产品对国内的垄断,国内生产者的大量倒闭,造成国家巨大的逆差,不利于本国该种行业的发展,从而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本国企业进行保护。当政府选择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时,会对该产品的进口产生抑制作用,从而提高进口产品的价格,减少进口产品的数量。此时,尽管国内该种产品的价格高于国际市场价格,但会低于进入到本国市场的进口产品价格,对于消费者而言,如果选择购买国内生产的该种产品,会造成自己3个单位的利益损失,国内生产者会得到2个单位的利益,政府得到1个单位的利益;如果消费者选择购买进口产品则会造成自己5个单位的利益损失,国内生产者什么都得不到,政府能得到3个单位的利益。由于设置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后,消费者购买该种产品的支出增加了,会引起消费者的不满,要求国家取消技术性贸易壁垒,从而形成了国家——国内生产者——消费者三方的博弈。但只有当国家认为国内该种产品已经具备了国际竞争力的时候,才会逐步取消技术性贸易壁垒。
假设2:一国内有两个企业A和B,企业A已经从事某种产品的生产,并且在市场上具有稳定的销售份额,且企业A可以通过要求政府是否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来打击其他竞争者。企业B打算从事该种产品的生产,但是对企业A的竞争实力不完全了解,无法判断企业A在企业B进入市场后的反应,此时,我们可以分两种情况建立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一是企业A是属于行业领先企业;二是企业A是属于行业一般性企业。具体博弈策略及利得见图3和图4:
在图3中,由于企业B是该行业的新来者,在技术、销售渠道等各方面都不会比企业A更有优势,而企业A是该行业的领先者,企业B的进入对企业A的影响不是特别大,但是,当企业B选择进入市场,且不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时,国外企业也会进入本国市场占去一定份额,所以企业B一定会倾向于要求本国政府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从而获得更大收益。当企业B认为进入该市场所得到的收益太少而选择不进入该市场时,对于企业A可以在本国市场上得到绝对多的收益,但是,如果要求本国政府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企业A便可以取得本国市场上的绝对垄断。所以,无论企业B选择进人还是不进入该产品市场,国内总会有企业要求政府要求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
在图4中,因为企业A在该行业的竞争实力一般,所以企业B有可能在进入之后与企业A一统市场,由于这两个企业本身实力都一般,会做各方努力,为自身减少竞争对手,扩大所得收益,所以,无论企业B进入市场与否,企业A都会要求政府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阻止国外企业进入本国市场。而当企业B进入市场后,就会同企业A一起要求政府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获得最大收益。
总之,对国家而言,一方面,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加强与外国的贸易往来,尽可能地不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另一方面,又为了保护那些缺乏国际竞争优势或者幼稚产业,不得不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企业而言,设置了技术性贸易壁垒,无疑会为自己的产品减少竞争对象,可以得到更多利益;而对于广大的消费者而言,不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会导致国内同类产品更强烈的竞争,消费者能够获得更多的产品选择和较低的消费价格。所以,由于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国内不同利益集团的利弊不一致,一个国家是否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设置何种程度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都是国内不同利益集团之间不断博弈的结果。
1.现实的艺术教育,存在着内隐的严重缺陷
毋庸讳言,因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艺术教育状况一直不佳,存在诸多“内伤”,主要表现可以归纳为三种情况:一是审美缺失――艺术是以其审美形象唤醒人的审美情感体验进而享受审美愉悦的,然而现时的艺术教育却因其知识化技术化倾向而缺失了审美愉悦,学生得不到应有的审美享受;二是个性缺失――艺术活动,从根本上说是基于发展个人艺术兴趣的活动,然而现时的艺术教育严重划一化,没有提供给学生以应有的自由发展空间;三是价值缺失――艺术教育在小学生来说,主要是培养其艺术兴趣,陶冶其美好的情操,然而时下学校的艺术教育却在热衷于应付各种能够为学校带来荣誉的各种赛事。这样的艺术教育亟待变革,亟待回归个性,亟待回归价值。
2.现实的艺术教育,影响着学生的整体发展
众所周知,学校教育的使命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水平的最重要标准就是看它是否能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自然必须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然而,我们有目共睹,近20多年来的中国教育,“全面发展”只是纲要或计划中的条文,只是报告或讲座中的口号。在实际的校园里和课堂上,始终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镣铐”,没有驱除“应试教育”的阴霾,以知识为中心、以分数为目的、以机械重复训练为手段的教育模式始终未能得到根本性的改观。即使是近10多年的新课程改革,也没有让人看到中国教育有什么蓬勃的生机。这样的教育将体育、美育等课程严重地挤到边缘,甚至陷于落空的危险。无疑,残缺的教育,造就残缺的学生,我们的学生变成了木纳、呆滞的应试机器,没有了全面的素质,没有了生命的活力。为着人的回归,为着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我们要构建一种让学生喜闻乐见的艺术教育环境。
3.现实的艺术教育,漠视地域文化的传承
学校是国家的教育机构,既承担着培养人发展人的教育使命,也承担着传承文化发展文化的使命。对教育使命而言,祖国和民族文化是其主要教育资源。同时,一定地域因其特有的历史名人与特有的历史名胜等所孕育出来的人文精神元素,也是所在学校的重要教育资源。将其吸纳为课程元素除了可以很好地补充和丰富教育内容之外,还可以借此为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作出有益的贡献。然而,长期以来学校教育深深堕入国家课程“一统天下”和知识教学独霸校园的泥潭,民族的、民间的地域的优秀文化资源被拒之门外,无法合理、有机地渗透到课程体系之中。不仅课程资源贫乏缺少活力,教育内容显得枯燥而没有生机,而且地域文化在属地学校遭遇冷落,隐伏着丢失和消亡的危险。对此,学校作为文化传承和文化发展的场所,理应反省自身的文化使命,积极主动地把传承和发扬优秀地域文化的重任担当起来。因此,吸纳地域文化资源,将地域文化艺术营养注入课程教育之中,乃是学校文化使命的题中之义。
由于艺术教育存在上述现实问题,我们开展了“吸纳地域文化资源,开发艺术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通过挖掘屺亭地域内特有的悲鸿文化资源,构建有益于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和办学特色的校本艺术课程。
二、艺术校本课程的主要构思
对“吸纳地域文化资源开发艺术校本课程”的研究,我们的构想是:依托我校所在的屺亭街道社区作为我国著名画家徐悲鸿故乡所特有的“悲鸿文化”优势,发挥学校自身的主体作用,同时积极争取专家指导,全面考察搜集有关徐悲鸿艺术人生的诸多文化素材,挖掘整理出他独特的艺术思想、伟大的艺术实践、卓越的艺术成就、高尚的人生品格等丰富的文化艺术内涵,作为促进学生素养发展的重要文化条件和丰富学校艺术教育的艺术资源。在国家艺术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和地方性艺术课程实施建议的框架内,从价值引领和艺术陶冶两个维度,以“悲鸿艺术社团”建设为轴心,通过艺术资源的科学整合、校本教材的精心开发、课程组织形式、课程实施途径、教学培训策略等的全方位探究实践,努力建构一种以学生艺术兴趣为基点、以学生自主选择、自觉学习为主线的艺术教育校本课程运作模型。
三、艺术校本课程的实践探索
1.挖掘以悲鸿艺术人生为核心意蕴的地域文化内涵
通过考察屺亭街道尚存的徐悲鸿故居遗址、掌故传闻、作品遗藏、亲友生活踪迹,查阅相当数量的档案、检索文献,在比较充分地占有徐悲鸿从艺、从教以及投身服务民族、济助贫民等广泛社会活动伟大人生经历等丰富资料的基础上,同时借鉴目前国内对徐悲鸿研究的已有成果,初步确定了以悲鸿艺术人生为核心意蕴的地域文化内涵:(1)悲鸿文化之精神意蕴在于他心灵深处执着不渝的关爱民生的草根情怀、放眼世界的国际视野、报效祖国的社会担当、独辟蹊径的创新意识、兼容并包的博纳胸襟以及以身作则的师德风范等丰富的价值财富,这是悲鸿精神的核心所在,将其与徐悲鸿儿少时期发奋求学不以家境困窘为累、青壮时期励志报国不以强势恶人为惧、艺术创作创新求异不以成法俗见为拘等人格特质联系起来,我们确定了将“挺直脊梁”定为悲鸿精神的符号表达,将其作为学校精神;同时将悲鸿名言“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两句话定为校训,作为悲鸿精神的形象诠释。(2)悲鸿文化之物化载体在于徐悲鸿传世的各种画作、言论、论文、著述、生平事迹、经典故事等可闻可视可触可感的物质存在。这两方面,构成本校地域内特有的悲鸿文化。
2.开发以悲鸿艺术人生为主体的艺术教育校本教材
在把握地域悲鸿文化的总体范畴及主要表现形态之后,我们便以此为出发点,对照艺术教育的基本框架和艺术校本课程的开发构想,有的放矢,通过第二轮甚至第三轮的访问、查阅、检索、搜集、募捐(徐悲鸿存作)工作,对拥有的悲鸿文化资源进行分类梳理、重点筛选,去粗取精,长善救失,开展了作品整新、文字编撰、纲目架构、文稿汇总、书籍印制等辛勤工作,初步完成了以悲鸿文化为主体的艺术校本课程基础教材。这套教材分为上、下两个分册,上册为基础班学习用书,供初级班(1-3年级)学生使用;下册为提高班学习用书,供高级班(4-6年级)学生使用。两种课本体例总体相同,每个分册教材都有同样的封面――徐悲鸿著名的奔马图作为主体画面,同样的扉页――徐悲鸿手迹影印文字“挺直脊梁”字样,同样的前言――教材内容说明及教学建议,同样的教材组织结构。课程内容依照教材类型与学习方式的不同,划为三大板块: 第一板块是文本类教材,主要编入徐悲鸿生平事迹及相关名人轶事,用以引导学生以阅读、感受等方式去学习;第二板块是作品类教材,主要编入徐悲鸿传世的绘画作品,用以引导学生以鉴赏评析的方式去学习;第三板块是活动类教材,主要编入需要学生学习效仿创作的范文、范画、范字。每册教材依照三种类别的教材编为三个单元,每个单元若干课文。每篇课文除了正文教材,后面均有相关链接、学习要求、自我评价、教师评价等辅助栏目。
3.构建以悲鸿文化传扬为表征的艺术校本课程样态
传承和弘扬悲鸿文化,是我校艺术校本课程实践的根本价值取向和目标诉求,有机渗透和有效构建,乃是我校艺术校本课程在两个层面的基本实践策略。以传承与弘扬为宗旨、以渗透与构建为方式,经过近三年的研究探索,我们初步形成了艺术校本课程的“四则五团”操作样态:
(1)国家艺术课程融入悲鸿艺术精神
这是指在国家课标规定的美术教学和音乐教学――统称为艺术教学中,我们在执行其规定内容、规定教学时间、规定教学目标、规定评价要求、规定教学组织形式等前提下,依托课堂教学渠道,采用“注”“重”“增”“强”四字方针,将悲鸿艺术精神融入其中,使其艺术教学过程推进更顺,文化含量更高,审美体验更深,艺术素养提升更有效。所谓“注”“重”,即注入创新精神,重视想象训练,亦即为体现徐悲鸿创作中敢于将中西画风熔于一炉进而自创一格的创新精神,在音乐和美术教学中高度重视想象训练,让学生借助教材文本或根据给定主题展开大胆丰富的艺术想象,再造和创造出美好的艺术景象来;所谓“增”“强”即增加对话交流,强化自主表现,亦即改变艺术教学中教师绝对权威,学生一味听从的惯习,增加师生平等对话、生生自由交流的环节,确保学生有机会发表艺术学习中的感悟和体会,借此强化学生艺术表现意识,提升学生艺术表现能力。这就是国家艺术课程校本化的“四则”――四项规则。
(2)学校艺术课程弘扬悲鸿艺术文化
这是指学校吸纳所属地域的悲鸿文化资源所构建的、体现地方文化优势和学校自身特色的艺术特色课程,它与国家艺术课程并行推进,成为学生艺术课程学习的另一重要领域。相对于国家课程而言,它主要功能不仅在于悲鸿艺术精神向课程学习的渗透,更主要地在于以专门的艺术创作活动为依托和载体,通过习得艺术创造力、提升艺术感受力来传承悲鸿艺术,弘扬悲鸿文化。
这一层面的实践样态以“五团”为轴心展开。所谓“五团”,就是组建五个类型的悲鸿艺术社团,它们分别是悲鸿书法社团、悲鸿绘画社团、悲鸿文学社团、悲鸿歌咏社团、悲鸿器乐社团。这五个类型的社团分两个层次组建,基础层次就是年级社团,提高层次就是校级社团。年级社团每周一次活动两个小时,校级社团每周四次,其中一次与年级社团同时分别活动,另外三次在每日课后单独活动一小时。年级社团将本年段内学生依照其兴趣长处建团,每次活动以走班方式到自己所选项目所在地点活动,辅导老师由组内老师依据自身艺术专长担任;校级社团学员从年级社团中选取确有余力且又确有特长的成员参与,辅导老师有两种成员构成,一是校内相关艺术功底特别过硬的老师,一是校外聘请相关艺术名人、艺术导师。这就是学校艺术课程特色化的“五团”――五种社团。
4.形成了以校本课程学习为内容的艺术才能激励机制
教学方法比较单一由于上述师资偏重理论性、硬件配套不完善的主客观原因,导致该专业教学模式偏重于课堂理论教学,而课外实训课程、试验室操作课程难以开展。课程结构设置存在的问题目前,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课程设置不够科学和合理。理论课比重偏多,实践课较少。
二、改革方向的探索
1、根据职业化教育的目标,合理分配课程教学比例
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实践性较强,(比如需要具备新闻采访能力、新闻写作能力、新闻编辑制作能力、新闻策划能力、重大新闻直播的能力、口头报道能力)应该根据这一特点和课程性质来合理分配学时和学分,建议将60%-70%的学分放在专业和实践课上,既有利于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又能锻炼和培养培养学生具有动手能力,从而实现学生“坐下来能写,站起来能说,扛机器能拍,进机房能编”的目标。
2、加强师资配备和教师深造
鉴于西翻院新闻专业师资力量的客观现实,我们首先应当加强现有在职教师的培养与与深造,要求现有专职教师通过自学、参加社会技能培训、购买网络课堂等方式让让老师在现有较强理论水平的基础上,掌握1-2门新闻采编、剪辑制作、摄影摄像等实践专业课程,做到理论和实践有机统一,以适应该专业设置的要求,从而培养既有扎实理论基础,又有较强实践能力的技能型人才,以满足社会人才市场的需求,同时也为培养“双师型”教师团队打下基础。另外,可以考虑从地方电视台、广播电台引进几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参与实践教学,同时要求自有教师参加外聘教师的实践教学,通过“传帮带”的方式达到师资力量的提升。
3、增强硬件设施的配套,进一步完善实习基地建设,提高现有教学设施使用效率
针对现有教学设施匮乏的客观现实,学院应当考虑增强摄像机、照相机等教学设备的投入和实训基地的建设。为了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的使用效率,可以考虑校园广播站、学院电视台对新闻采编专业学生有序开放,至少为该专业学生提供一个实训平台。让新闻采编专业学生在校内有机会开展采访、编辑、摄影摄像、影片剪辑与制作、录音与播出等实践课程的学习,最大程度的发挥学院资源的利用率,可以节省再投入的费用开支,达到一箭双雕的良好效果。
4、改变课堂教学方法,开展实践教学
(1)课堂教学适当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比如在《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的教学中,对于刚接触专业实践课的新生来说,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短期让他们进入专业记者的状态未免有些困难,教师可以播放一些简短的电视新闻,新闻奖获奖作品,帮助学生记者的写作角度、写作方法,以此引导学生关注新闻,学会站在不同的立场对同一新闻事件进行报道。进而可以在课堂上设置了5分钟现场报道环节,针对当前发生的热点新闻事件,学生可以模拟现场报道,然后自己用一到两句话“说”新闻,并告诉别人这条新闻的价值点体现在哪里。通过这种现场实训的方式,不仅能让课堂更加生动,而且也能提高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兴趣,让课堂教学也能更加精彩,学生实践能力不断提升。
(2)更加重视案例教学加情景模拟教学。
①要让案例教学始终贯穿于在《新闻评论》、《电视节目策划学》、《新闻作品评析》的授课过程中。笔者在搜集整理国内外大量的新闻报道、优秀电视作品与电视节目,特别是在讲授《新闻评论》、《新闻作品分析》的时候,结合教学内容在课堂上给学生观看了《新闻调查》、《新闻1+1》、《鲁豫有约》、《艺术人生》等节目以及新闻报道等重大事件的现场报道,让学生学习其中的报道方法、主持特色,节目成功要素等,此外,在讲授新闻写作部分的时候,还结合了大量的平面媒体案例,让学生根据报纸、杂志的报道进行分析总结,比如对《南方周末》上的深度报道进行分析、对本地都市报(如《华商报》)上新闻标题和内容的评价等。
②情景模拟教学。在《电视节目策划学中》,我们还尝试让学生模拟电视访谈节目,不是照搬现有节目,鼓励学生根据现有的一些优秀节目,再结合具体情况自主创新。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模式确定节目样式,搜集背景资料,设定选题,拟定采访提纲,扮演角色。学生在课堂上模仿《艺术人生》、《鲁豫有约》等谈话节目中嘉宾和主持的节目形式,虽然涉及的话题以校园生活占多数,但是在这样的训练中既可以让学生了解节目的基本流程,还可以锻炼他们的现场表达和组织协调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能力,教学效果也得到了学生的认可,更重要的是掌握了后期制作技术,做到了理论和实践的很好结合。
③外出写生。比如《新闻摄影》、《新闻摄像》这两门课程,到了大二下学期都会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野外拍摄实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都是以小组为单位,自选主题,拍摄专题片。我们带领学生在南五台、周至沙沙河、熏衣草庄园野外拍摄实践,学生们在这个过程中既了解了当地的风土人情,也记录了风景特色,回来制作的DV作品、照片等也可作为期末成绩及学生实习成果的一部分。还要考虑到如何做出一个新闻片或纪录片,突出与人交流的采访报道能力,并最终形成作品。教师要跟学生一起,随时讨论。这样的话,学生的野外拍摄也更加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
④学生自办媒体实践。校园电视台、广播站、校报、校刊、简报等各种媒体(如西翻院的《娱乐E坐标》、《新闻时讯》、《西译青年》、《桃李文学报》、广播电台)都提供了学生良好的展现自我,实践的平台,让学生积极参与校报(比如《报纸编辑学》)广电中心以及各级各部创办的各种刊物的相关工作,也能更好的解决人力等问题。同时,还可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使各种刊物更有个性。学生进入新闻单位完成实习前,在校内实习基地进行的有效演练,对于新闻专业学生的新闻敏感力、新闻采编能力的培养都有重要意义。这可以缓和新闻教学与新闻实践难以协调的问题。充分利用本校媒体资源(西译广播电台和西译电视台等),让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学生在西译电视台或西译广播电台创办专题节目,每周一期或每月一期,可采访本校知名学者、教授、学校领导、杰出校友等。内容可涉猎时政、焦点新闻、校园文化、学术观点等任意话题,这样可以提高学生采编、主持、摄像等实践能力;新闻专业的教师对此进行专业指导;再次,积极开展校外合作,联络西安电视台、陕西广播电台等新闻媒体,在这些地方建立新闻教育实践基地。
5、新闻专业实习的调整
对于新闻采编制作专业来说,可以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把实习分为小实习、中期实习和毕业实习。而我们的学生恰恰缺少中期实习或毕业实习,即使有短期的小实习,往往出现时间短,实习仓促,效果不佳的情况。小实习针对低年级的新闻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和假期进行实践能力培养。如可以将大一大二的学生带去电台、报社、电视台等工作单位参观,让他们能直观地感受新闻工作,了解工作大体流程和情况,不仅可以使他们打下理念基础,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寻找自己的方向。中期实习就是对学生进行一次寒暑假的集中实习。学生可以自主或学校联系当地实习基地,更加深入地参与到新闻媒体或者与新闻专业相关的各种工作中,这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可以跟随老师进行采访、写作、编辑、剪辑等相关工作,这位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同时在毕业实习过程中,也让学生更好的了解行业最新动态、比如新闻改革、节目改版等;了解国家社会的就业情况和政策情况,搜集撰写毕业论文及实习报告,为今后学生奔赴新的工作和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6、毕业论文与实习方式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