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中美术教学目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9-0261-01
在当前的形势下就如何应对实践中的问题,打造高效初中美术课堂,成为每一位初中美术老师迫切需要面对的课题。
1.当前初中美术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分析
实践中可以看到,虽然当前国内初中美术教学水平普遍有所提升,但实践中依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防范,则后果不堪设想。对于初中美术教学而言,师生之间的互动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在传统教育模式和教学体制下,填鸭式、满堂灌教学模式成为主流,教师通过提问学生的方式,来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从效果上来看,学生对此并不感兴趣,而且课堂气氛也非常的严肃和凝重,相对比较单一、乏味的教学方法,使得很多学生对此应付了事,难以真正实现教学目标。在新课标背景下,要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但实际落实过程中很多教师并不知道其中的内涵,也不甚了解其中的真正含义,甚至会起到反效果。比如,实践中过分的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严重忽略了教师在其中的积极引导作用;再如,较为注重课堂教学气氛的活跃,严重忽略了相关基本知识的有效积累。
2.打造初中美术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
基于以上对当前初中美术高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笔者认为要想构建高效课堂,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 明确教育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初中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明确教学目标,做到心中有数。同时,教师应当对课堂教学内容有一个非常清晰的认知。在课前,应当明确了解需准备的工作,知道自己需要做些什么、该怎样做,并对如何合理的安排教学方式进行明确。以此为契机,积极引导学生尽情地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当充分体现出初中美术课程教育之目标。在美术教学目标、内容选择过程中,应当充分体现新美术课程标准之要求,尤其是写字、写作以及阅读阶段的教学目标,而且在各个阶段应当积极选择合适的教育教学手段。在教学内容选用方面,要体现选取的科学性,选材要突出美术教学改革的目标。
2.2 实施教学互动模式,积极打造奋进的课堂教学氛围。初中美术教学实践中,要想构建高效的教学课堂,最为重要的就是充分尊重和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让课堂教学生动起来,提高学生思维的灵动性。基于此,实践中要求老师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和条件,创造一个相对比较民主、宽松以及轻松和谐的教育教学氛围。实践中可以看到,该种课堂教学氛围可以给学生营造最适宜的环境条件,最大限度的实现促使学生心旷神怡、 思维活跃以及情绪高涨的教学目标。在此过程中,要求教师作风一定要民主,同时应当充分尊重和体现学生们的课堂教学主体地位,为每一学生创造表达不同意见的机会以及愉悦、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通过该种方式,可以使学生的自身个性更加的张扬、拥有健康的人格,同时还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用语言去表达内心的情况 。长此以往,初中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爱发言的多了,积极参与实践活动 讨论问题的人多了,课堂氛围真正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愉悦和谐。
2.3 基于教学实际条件,创建科学合理的教学情境。在课堂教育教学实践中,应当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习内容,以此来丰富教学内容,这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建课堂教学适合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他们参与学习、掌握知识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多媒体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只是起辅助作用,教学中应遵循辅、合理性以及适当性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2.4 以现代教学手段为契机,构建高效课堂。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辅助手段,在现代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初中美术高效课堂的构建,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同时也是服务学生这一个宗旨的要求,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教学目标,积极引导他们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同时,应当以学生为课堂教学主体,采取双向互动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二者相辅相成, 成为初中美术教学的最终目标。传统的美术教学,老师都是一根粉笔、一块黑板进行的,而新课程的改革实施,让录音机、投影器、多媒体等教学工具搬到了课堂上,这些教学工具一到来就让学生产生浓烈的兴趣,尤其是计算机和多媒体的利用,不仅让单调的课堂变得非富多彩,还非常容易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此外这些信息技术效率高、容量大,几乎可以做到无所不容、无所不包,同时它具有的神秘背景、彩色画面、清晰的图形和知识结构,都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知识接受能力进行提升,促进了学生的乐创和爱创。
总而言之,初中美术教学高效课堂教学实践中,应当重视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优化,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美术教学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 李安学.新课改下对初中美术教学方法的探讨[J].美术学刊,2013(04).
关键词:初中美术;导入式教学;教学情境
当前,初中阶段的学生所面对的学习压力较大,为有效缓解学生学习压力,同时提升学生艺术鉴赏能力,陶冶学生情操,不断提升学生美术素养与整体素质,要求不断创新初中美术教学方式。而导入式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其在提升美术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美术素养等方面发挥着显著作用。依据课程内容合理选择导入式教学方法,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为实现美术教学目标提供环境依托。实践证明,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引入导入式教学模式,对提升美术教学效果有着较大帮助。
一、导入式教学的基本认识
导入式教学模式存在着三个显著特征,即创新性、互动性与科学性。在应用中,导入式教学指的是教师依据课程内容与教学安排,综合考虑初中学生阶段的特征,应用一定的结构语言进行教学内容导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与思考问题,并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过程。从具体方法上而言,包括情境教学导入法、故事导入法、影视导入法等。通过导入式教学,教师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问题,通过思考与探索来解决问题,最终达到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整体美术素养。
二、导入式教学在初中美术课堂中的具体实践策略分析
(一)教师转变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是导入式教学实践的基础
传统的初中美术教学,在整个课堂中教师占据主体地位,教师讲授知识而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且留给学生思考与理解的时间十分有限,学生更无法提出自己的见解与观点,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难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且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导入式教学则要求转变教学理念,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教师则承担引导作用,通过合理的引导,将学生关注的重点引入到教学内容上,让学生依据学习资料与教材,自主探索问题与解决问题,从而将课堂知识内化为自我知识。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异特征,在学习目标制定上以学生自身的实际状况与学习能力为基础,确保学习目标制定的可实现性与合理性。导入式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与学生进行积极互动,通过沟通来了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作引导,培养学生自主思维与自主探索的能力。
(二)导入式教学的具体方法分析
导入式教学方法较多,主要表现为情境导入法、故事导入法、影视导入法、阅读导入法及自然导入法等。不同导入法在应用中存在着不同效果,教师需要依据课堂教学内容,合理选择导入式教学方法,以最大限度提高教学导入效果。
在应用情境导入法之前,要求教师充分分析教学内容,依据美术教学课程的实际合理创设教学情境,通过情境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课程之中,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为提高学生接受度,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还应充分关注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特征,调查初中生当前所关注的焦点问题,分析学生的兴趣与爱好等,将学生生活与学习有效结合,是保障情境创设合理性的关键。故事导入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较为常见,如教师在课前向学生讲述故事,在学生听完故事后将具体的内容绘画出来,教师依照学生绘画的内容进行合理评价。初中美术教学中应用故事导入法,可以有效考察学生的记忆能力与信息筛选能力。此外,教师可以通过幽默故事或感人故事讲述,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以提高画作水平。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初中美术教学开展影视导入法提供了基础,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影视视频,留出故事悬念,让学生思考故事的结局并画出来。因每个学生的思维不同,其所画出的结果自然不同,重在考察学生的审美视角。
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融入其他学科内容,以阅读导入法为主开展教学,如引入初中语文诗词内容,选择不同风格的诗词,或浪漫情怀或狂放不羁或优柔伤感等,让学生自主思考并绘制出诗词中的情境,有助于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诗词意境的理解。教师应尽量创造条件,将初中美术课堂搬到自然环境中,通过自然导入法,让学生开展室外创造,对于培养学生绘画激情有着很大的帮助,有助于提升初中美术教学水平。
三、结语
在初中美术课堂实践中,教师需要充分研究教学内容,以教学内容为核心合理选择导入式教学方法,并关注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与生理特征,确保教学设计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实践证明,初中美术教学中应用导入式教学,能够有效活跃课堂氛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与整体能力,提高初中美术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于见见.初中美术课堂导入式教学方法的运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3,(2):148.
[2]张琳.分析导入式教学在初中美术课堂中的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5,(12):135-135.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个性化;个性化教学
美术是一门具有趣味性、多元性和多维性的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各抒己见。因此,美术课程在个性化教学方面有着不可多得的优势。教师如何利用美术课程的这种特点,引导学生在发挥个性的同时创造美术课堂的良好教学氛围,是一个值得思考的教学课题。
一、有明确的美术个性化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可以按照教学情况分为三个层次:以保障学生能够形成个性化审美认识为主要任务的低级目标;以培养学生基本的艺术欣赏能力和评价能力为主要任务的中级目标;以倡导学生提高鉴赏与分析艺术作品所包含的文化价值的能力为主要任务的高级目标。以《中国现代美术作品欣赏》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学习能力、知识储备以及心理需求等,建立个性化的学习目标。教师要以不同的要求对待不同的学生,这些学习目标包含了对于美术作品的感受与评价。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挖掘学生的能力和潜质,提高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
二、教师要对学生的个性化进行鼓励性的评价
1.对学生个性化的评价
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要选取合适的、积极的、肯定的、柔和的语气评价学生,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积极投入美术课堂教学活动。初中学生在心理上仍然偏重感性思维,因此个性化表现上也较为突出。教师要充分尊重这些学生的表达方式,通过鼓励培养学生在美术学习方面的勇气和信心。
2.对学生作品评价的个性化
以往的教育体制中实行的百分制评价并不适合个性化教学。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美术作品、实践过程等作出切合实际的鼓励型评价,使评价个性化。如,针对学生作品或者实践中的某个闪光点进行评价,针对作品的创意与进步点进行评价。对学生作品给予适当的赞扬能使学生更有兴趣继续美术课程的学习。这种评价方式可能会使教师工作量加大,但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来自教师的重视、期待,从而提高学习美术课程的积极性。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课堂作品进行适当的当面评价,能使学生更有勇气和决心继续学习美术课程。这种评价体系充分尊重现代教育中以学生为主的理念,教学活动更能够调动学生的参与度。因此,要让初中生对于美术课程提起学习兴趣,个性化的评价是一个重要的手段。
3.尊重并鼓励学生在美术作品的欣赏上的个性化评价
每一名学生对待美术作品的评价都是不一样的,教师要尊重这种个性化的评价,并鼓励学生在美术作品的欣赏和评价上能够有更加个性化的表达。教师在美术欣赏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对美术作品进行评价,能够认真而充分地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对这些个性化的评价,教师不要从好与坏、高与低的角度进行评价,而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引导,加强学生对这些作品的深层次赏析。对于美术作品的个性化赏析,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又能够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从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转变。4.鼓励学生在美术作品创作上的个性化在初中美术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在美术创作中实现个性化表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和特长通过素描、国画、油画、水彩画、卡通画等表达教师要求的绘画主题。教师可以通过这些个性化的作品掌握学生的美术学习情况,让学生扬长避短,创作出更为优秀的作品。教师在美术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在美术表达上的创意与个性。
三、教师要引导实践美术课程教学树立正确的德育方向
美育的开展是为了使学生拥有更为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全面的素质,通过审美情趣与美术爱好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教师应该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引入对美与丑的正确鉴赏,引导学生追求真正的美。如,对于人体美术作品,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并欣赏美术作品中对于人体美的描绘,同时,对比现实生活中一些恶意的、哗众取宠的作品等,通过对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作品的艺术价值,顺势开展美术课程教学,以加深学生的理解。
四、结语
初中美术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美术学科的个性化、多元化特点,了解初中生的心理和行为特征,掌握教学目标,从而对初中美术课程教学的个性化教学模式进行充分研究,建立一套更为科学的教学方案,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以极大的热情学习美术、欣赏美术作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健全学生的人格。
作者:陈璇 单位: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
参考文献: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初中美术;教学理论;教学实践;审美能力
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初中美术课堂更加受到重视,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使美术课堂焕然一新,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学生也更加喜欢美术课。那么,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美术课在教学理论指导下,在对学生的教学实践中应当发挥怎样的作用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进行了研究。
一、《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解读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特点出发,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各方面发展,为社会主义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育理论。
1.初中美术课教学目标
新课标强调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要求美术课体现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达到对学生情感态度的熏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能力的目标,并使学生在绘画中增强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此外,美术教育还应当重视学生对文化传承的参与,促进学生张扬个性,全面发展。
2.美术新课标中的基本理念
初中美术新课标体现了新时期的教育理念。首先是对学生个性的尊重,基于学生对生活和世界的理解,让学生通过色彩和线条表达内心的思想感情。其次,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三,使学生情感得到抒发,文化素养得到提高。
二、在教学实践中贯彻和验证教学理论
1.渗透美学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初中美术教材中有很大一部分内容是关于美术欣赏方面的,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发现教材中美术作品的独特之处,并能够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发现不同的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审美活动中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教给学生最基本的美术欣赏方法,以此提高欣赏和评述的能力。如,在讲授《色彩的感染力》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观察朝阳、夕阳的色彩,春天的树叶和秋天的树叶颜色的差别,蓝天白云和雾霾中的天空,让学生通过生活中最直观的色彩的鲜明对比感受并说出哪种颜色对自己的感染力最大。这样学生的审美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2.陶冶情操,提高精神境界
学习美术不但能让学生感受美,产生愉快的审美体验,还能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如,在学习读书、爱书的情节这一单元时,学生能够感受到书香,还能在书林漫步中欣赏到古代书籍装帧设计的特色,学生看到了古人用的竹简也产生了在上面写毛笔字的欲望,甚至喜欢上了写毛笔字,从而陶冶了情操,精神境界也得到了升华。美术的学习有助于净化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单纯美好的精神境界中自由畅游。
3.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美术具有形象性,但也具有抽象性,当教师让学生展开想象画一幅“自己印象中的世界”时,美术便是抽象的。学生要先在头脑中构思要画哪几方面的内容来反映世界,然后思考用怎样的色彩、线条等表现事物的特点,还要设计怎样构图。对于这个主题,有的学生画的是繁华的街市,有的学生画的是宁静的田园,有的学生画的是晴天绿水,有的学生画的是雾霾、浓烟、干涸的河流。学生都带着独特的眼光看世界,并在建立对世界的印象时掺杂了自身的情感态度和生活体验,因此每个学生绘制的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4.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美术学习不单单是欣赏和创造,还是对文化的传承。当学习诗书画印时,学生能够了解画印是什么,为什么要为诗书配上画印,哪些诗书才会有画印。通过学习美术,学生还认识了什么是藏书票、藏书印。此外,在美术教学中,教师根据单元主题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课外资源,如《太行丰碑》《寒江独钓图》《柳牛图》等,在拓展学生视野的同时,也让学生了解了不同国画作品的文化背景,使学生的文化素养得到提升,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初中生的可塑性强,教师要通过美术课向学生传授美术知识,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鼓励学生创新,为学生提供开放的学习空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标,并明确教学目标,将新的教学理念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徐丽娜.初中美术欣赏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就教育教学而言,许多时候,教学观念指导教学行为习惯,教学行为反过来印证教育观念。所以,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在理解现代教育观念的基础上,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多考虑学生需要,灵活设置一些教学目标,多为学生创造机会,使他们在鲜活教学活动中掌握更多美术知识与技能。
(一)多一些提升学习兴趣的机会
学习兴趣是持久学习的基础。初中美术学习需要保持一定的兴趣。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立场出发,与生活实际、自身经验、科技发展相结合,设置趣味性课程主题及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活动参与欲。另外,教师还要因地制宜地开发课程资源,充分利用自然景物、石膏静物等实物,实施趣味性教学。
(二)多一些欣赏感悟评述的机会
书籍、网络、美术馆、社区等资源是初中美术学习的课程资源,可以让学生最直观地了解民间艺术及美术不同流派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如果通过角色扮演、创意临摹等方式学习美术知识,不仅能提高学生对作品的感悟能力,还能在观察、体验、鉴别中开展探究、讨论和交流,提高审美品位和审美判断能力。
(三)多一些探究技能创新的机会
美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创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不仅能使初中生思维超越定势的羁绊,还能呈现灵活、主动、发散的状态,激发他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初中生喜欢走进自然,观察蕴含审美法则的物象并展开丰富联想,这样容易催生各种奇思妙想。所以我们要开展创造性活动,让他们的观察、想象、创新和表达能力得到培养与发展,最终促进其心理成长、美感成长和创造性成长。
(四)多一些升华精神人格的机会
树人立德是教育的最高法则。初中美术教学只有将有效教学、高效课堂与审美教育有机融合,通过美术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在观察生活中体验和创造性地表现生活中的美,通过丰富的视觉艺术形象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自觉认识美、热心追求美的学习习惯,才能获得高洁的精神享受、平和的心态延续、博大的胸怀追求,成长为具有文化意识、责任担当和合作意识的新时代公民。
二
时展告诉我们,每个时代都有核心价值观,全民核心
价值观的形成需要具象的核心知识与准确的价值取向填充。初中生与小学生不一样,已经开始树立自己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这个时期非常重要,因此,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我们的核心知识与价值取向一定要足够准确,符合社会的主流认知,传播正能量。
(一)以发展审美判断能力和评述能力为目标
中外美术史上有许多杰出美术家,我们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关注他们的思想、情感与艺术创新之举和艺术开拓精神,多角度、多层面地欣赏、认识、分析、解读经典。这对初中学生学习美术有很大好处,无论是从作品表现语言还是艺术家的感知角度、美术史的认知角度、艺术流派的演变及美术文化现象等方面,都可以让学生在初中美术学习中提升审美判断能力和评述能力。
(二)以掌握造型表现能力和美术体验为目标
在初中美术学习中,最基本技能培养是造型表现能力,通过美术活动、绘画示范等教学手段迅速让学生掌握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对比与和谐等最基本的造型表现方法。初中生在对各种美术媒材、技巧和制作过程的探索与实验中,很容易产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因此,我们在关注学生美术作业的同时,更要重视学习过程,使他们的艺术感知力、想象力和造型能力得到提升。
(三)以提升综合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为目标
美术与生活密切相连,了解并掌握美术创意设计的基础知识和设计原理显得尤其重要。如学习美术绘制草图时,不仅强调学生的动手参与和体验,还促进学生独立思考、探究精神的培育,至于制作中根据设计意图选择媒材,选择合理的工具和制作方法及对各种材料的感受,则能进一步提升初中学生学习美术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以培养综合解决问题和联想能力为目标
美术与社会文化、科学技术、自然环境、音乐戏剧等知识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我们要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打破学科知识壁垒,将美术与各学习领域知识进行糅合,在民主、合作的氛围中尊重个性发展,允许多尝试、多体验、多探究,开阔视野,培养综合学习能力,在保持想象力和创造力上升的同时提高综合思维水平,激发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体验探究的愉悦与成功,实现人的知识体系和情感道德系统的整体建构。
(五)以健全知觉经验和审美敏悟能力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