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校本教研总结

小学校本教研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校本教研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学校本教研总结

小学校本教研总结范文第1篇

课堂是教育教学研究的基地,标志着教学研究的重心要置于具体的课堂教学情境中。我们学校乘上新课程的航船,全体教师继续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各教研组面向学生均有序地组织了一系列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在做好课堂教学面向学生的同时,围绕教科处开校工作计划,参加竞赛和教学活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总结如下:

一、有力的领导小组是成功的前提

在开校初的《校本教研工作计划》中,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以教导主任、教科主任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有力的督促和推进了校本教研的工作进程。在开展工作中,领导小组经常深入工作当中,全力促进素质教育,围绕科研氛围的营造、教育理论的宣传、常规教研的落实、考试改革的研究等重点工作,开拓创新,真正突出以校为本的教研。

二、完善了教研组织,健全了教研制度

开校初,教研组根据教育局教研室、中心学校及校本部教研工作要点,结合各组教师实际,均制订出了切实可行的学期教研工作计划和学科课题工作计划,加强了对教师教研、教改的课题指导。真正树立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建立教学研究的保障机制,整合学校教科处、教导处、教研组、年级组等的力量,建立直接服务于教学、服务于教师专业成长的开放的学校教研网络;充分发挥教师个人、教师集体和教研专业人员等校内外各方面的作用,为教师交流信息、分享经验、发展专业、展示成果提供了平台。

三、提高认识,丰富校本教研含义

学校是教育教学研究的基地。意味着教学研究的重心要置于具体的学校教学情境中,教学研究的问题要在学校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发现、并进行分析,最终解决。正基于这点,我们组织教师不断提高研究水平,充分发挥教师集体的研究潜能和意识,不断提高研究的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课程开发和建设的能力,形成在研究状态工作的职业生活方式。做到了相互学习、共同切磋、分享交流、提高教学研究水平。

四、各教研组措施得力,活动有序进行

本学期,学校结合实际,将原来的教研组整合,使得各教研组的教研方式多种多样,活动精彩纷呈。

1、文科组:学习新课标,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工作继续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主;老师们以新理念指导教学,牢固树立学生为主、以平等、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在沟通和“对话”中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并照计划开展了高质量的教研课。

2、理科组:注重理论学习,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并以新课改为契机,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模式。积极参加课改实验,做好课题研究。本学期,加大了对一、二年级课改班的研究力度,利用集体备课、集体学习等形式,针对教师在实施新教材中遇到的问题,研究新教材的特点、教学方法、学习方式,努力探索具有我校特点的教学模式。

小学校本教研总结范文第2篇

本学期,我校坚持“以校为本”的教研形式,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和教研专业人员的作用,把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融为一体,在重视教师个人学习和反思的同时,特别强调教师集体教研的作用,注重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协调与合作,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分离经验,在多媒体教学上,学校更是大力提倡。做课件、用课件,用好课件的思路在教学中广泛使用。

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全校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及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激发教师的学习热情和参与研究的兴趣,增强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和运用现代教育理论的意识,使教师能充分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和课堂教学的优化。现对其做如下总结:

第一、教研工作的宗旨是提高教师素养

校本教研是教师自身发展内存的必然要求和最佳途径之一,教师是直接的受益者,教师的积极主动的个性化教研就来源于校本教研,教师要学习前沿教育理论,掌握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注重学科整合。教师个人要积极投身到校本教研之中,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身的教研水平。我校把提高教师自身素养放在工作的首位,鼓励老师申请科研课题,组织教师进行业务理论学习,制定方案,确定专题,改进教学方法,采取多样的学习形式,如校级研究科和青蓝工程等,使教师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和理论素养,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在校本教研中我们在学习中做到了理论学习和实际运用结合,优质课堂实录与本校的课堂教学应用结合,课后反思与校本教研经验交流结合,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应用结合,校本教研与教师的业务能力考核结合。要求每位老师都要系统地学习新课改和新课标,做到心中有新课改和新课标;每学期至少听十节课堂实录,并认真做好听课记录。同时尽可能地为教师外出学习创造条件,花了很多精力派年青教师去重庆学习,让年青教师能更好的发展,更好地增长教师的见识,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与业务水平。

第二、.重视教学反思,是教研能力提高的重要手段。

小学校本教研总结范文第3篇

一、学校基本情况及2018年工作总结

1、基本情况。我校座落在新城镇丰胡庄村西南角,是一所完全中心小学。学校在2017年11月底搬入新建教学楼。现有在校生139名,教学班6个,专任教师9名。我校以“尚美博学,务实求新”为校训,“尚美育人,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努力创建尚美田园文化。

2、2018年主要成绩。我校积极参加新城中心校组织的春季趣味运动会、文艺汇演、足球赛、篮球赛、乒乓球比赛、教师基本功比赛、学生实验操作和计算机操作比赛等,在这些活动中我校取得了优秀成绩,同时也锻炼了我校师生,磨砺了斗志。我校在2018年度新城镇中心校综合评估中荣获了全镇第一名。

3、我们举全校之力,软件规范化,硬件标准化,顺利通过了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验收。

首先对照标准,制定工作台账,明确分工、责任到人、我校十名教师,每人一个专用教室,明确时间期限务必按标准完成;从功能室管理人员的迎检准备、学校现代化的教学设施的使用,各种材料的准备和干部教师的迎检精神状态等方面进行了细节布置。

10月11日和11月30日,我校进行了两次“迎国检”全面预检工作。我们细化每个环节,不讲优点和成绩,直面问题及存在的薄弱环节,对发现的问题建立台账,明确责任人、期限,重点推进,立即整改。 

4、深入开展了思想作风纪律专项整顿工作,深入落实师德师风长效机制,加强学习,强化宗旨意识,严明纪律、严格制度、严格执行;开展组织生活会,深入剖析自身存在的问题;认真落实高碑店市教育局开展思想作风纪律专项整顿向教师队伍延伸的工作部署,扎实开展了师德论坛征文暨师德风采演讲和我们身边的榜样表彰宣传。我校朱晓丽老师在新城镇师德师风演讲中荣获了二等奖。

5、为了防治大气污染、“打赢蓝天保卫战”、创造幸福美好生活,我校以“小手拉大手”的形式,深入开展“双代”安全宣传教育活动。12月24日,我们利用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向广大教师和学生宣传讲解安全用气、用电知识,普及“双代”安全知识,进行了“打赢蓝天保卫战、创造幸福美好生活”宣誓活动。

6、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扶贫政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将学校教育扶贫工作落到实处,我们在暑假期间深入开展了教育扶贫暑假“大家访”活动。在大家访过程中,老师们深刻地体会到家长对孩子和学校的殷切期望,看到的是家长和孩子对学校工作的由衷地赞赏。

为了深入落实高碑店市教育局工作部署,提高全社会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的认识,使国家学生资助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良好氛围,确保国家各项资助政策更好地顺利实施,我校扎实开展了教育扶贫政策宣传和走访工作。

为了进一步增进家校联系,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学校,了解老师,了解自己孩子在校情况。11月9日下午,开展了家长开放日活动,各班召开了家长会,交流孩子的情况,认真聆听家长们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校长带领家长们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学校的各功能室,近距离体验了孩子们共同拥有的放飞理想的空间。同时也让家长们切身体验学校的巨大变化。

6、我校深入落实《学校安全工作条例》,实行安全工作十制管理,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安全生产责任制,每天按学校安全网格化要求进行安全巡查录入,定期举行安全工作会议,每月举行一次紧急疏散练。

 我们深入开展了每月安全主题教育系列活动。通过国旗下安全主题讲话、安全工作会议、下发致家长的一封信、紧急疏散演练、安全排查等活动的开展,旨在增强全校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督促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11月9日是一年一度的消防安全日,我校结合自身的实际,组织安全排查和灭火器使用方法演练,向师生普及实用的消防知识,提高全校师生关注消防、参与消防的意识,掀起了消防安全教育专题活动的热潮。

二、迎检后工作有序开展,迎国检发扬了不怕苦不怕累的迎检精神。

1、班子队伍有了更强的战斗力

这学期,学校班子成员齐心合力,献计献策,分工明细,加班加点。在工作中,争着干,抢着干,都能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自己的工作,且能够在工作中力求创新,发挥了班子成员的“火车头”作用,快速带动了全体教师出色地完成各项工作,班子队伍的战斗力得到了锻炼和检验。

2、教师队伍有了更强的凝聚力

我校因教学楼新建,附属工程也在施工,师生活动空间很小。班主任包班,还得完成学校分配的工作,任务重,工作量大。教师不够用,一线教师除了上好课外,都得全部投入迎检中来。但全体教师团结协作、加班加点、默默无闻、无私奉献,都能按时完成学校交给的各项任务。我校教师基本上形成了一种扎实、务实、求实、踏实、朴实的工作作风,团结协作、蒸蒸日上的丰胡庄小学的教师队伍精神基本上形成。

3、校园文化得到进一步提升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所在,校园文化体现着学校的办学理念与思想。刚刚形成雏形的楼道文化,彰显着“尚美田园”的主题文化。今年校园文化继续在专用教室、校园等方面下功夫,突出“尚美田园”主题。无论从哪一个角度看,整个校园都能够给人以美的熏陶,美的感受,活泼、向上、健康、美丽。

4、办学条件得到改善

学校以迎检为契机,时刻不忘记改善自己的办学条件,争取在最快的时间完成上级所下达的任务,不等不靠,不留死角,出色完成一个又一个任务。与以前相比,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在这里读书将成为一种幸福,一种享受。

小学校本教研总结范文第4篇

一、提高思想认识,开创校本教研新局面

1。准确把握校本教研的基本要义。校本教研是为了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的实际问题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的校际校内教育教学研究。

2。充分认识校本教研的重大作用。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全面落实课程改革目标,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引导课堂教与学方式改革与变化,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3。正确认识当前校本教研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对校本教研在推进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到位,对校本教研的定位不准,校本教研的实效不高等。

二、深化校本教研,提高教研专业品位

4。学校是校本教学研究的基地。要把校本教研的重心置于具体的学校教学情境中,研究的问题应从学校教学实践中归纳和汇集,要在学校的教学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5。 校长是校本教研的第一责任人。中小学校长要高度重视校本教研工作,确立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切实加强对校本教研的组织与管理,把校本教研融入学习型组织的建设中。要深入研究校本教研工作,解决实际问题;加大对校本教研的经费投入,为校本教研搭建平台、提供保证,积极为教师创造各种学习和培训的机会;要走进课堂,参与教研,组织对校本教研工作的检查、反馈,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管理。

6。教务处、教研室是校本教研的执行部门。根据学校课程改革和教学研究的总体规划,提出各学科校本教研的课题;制定学校校本教研计划,制定实施校本教研配套的制度和评估方案;针对学校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探讨课题小型化,形式多样化,成果实用化的校本研究模式;积极督促教研组、备课组开展校本教研,检查计划和制度执行情况,考核评价教研组、备课组工作。

7。教师是校本教研的主体。让教师成为研究的主人,要把校本教研转化为教师个人的自我意识和自觉自愿的行为,通过校本教研培养教师、提高教师素质,为教师的自我发展、价值实现服务。

8。充分发挥教科研部门在校本教研中的专业引领作用。教科研部门要积极承担应有的专业支持和引领职能,切实承担起对校本教研工作的服务、指导、研究和评估;要认真研究校本教研工作的策略和经验,为开展校本教研工作提供理论和专业支持;要积极组织、协调区域间、校际间等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促成学习、研究共同体的形成。

9。充分发挥特级教师、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在校本教研的带头作用。特级教师、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要通过个别辅导,随堂听课指导,开设示范课,展示研究成果等活动,带领广大教师开展校本教研工作,真正起到带头和辐射作用。

三、创新校本教研,提升教科研工作水平

10。校本教研要立足解决学校内部教育教学问题,要采用问题征集——问题研究——行动解决——反思结果的模式。要研究制定符合实际的校本教研长效运行机制;要根据学科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确立调研专题,研究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教科研部门特别要深入办学条件差、教学质量滞后的学校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原因,帮助学校制定改进措施。

11。建立培训与教科研一体化的校本研训机制。各学校要将校本培训与日常的校本教研活动、业务学习结合起来。要鼓励、支持教师外出学习取经,并搭建展示专业成长的舞台,使各层次教师均获得切实有效的帮助与提高。要积极主动邀请专业教科研人员参与指导,充分发挥专业引领作用。

12。积极探索教科研的校本化途径。把教育科研课题同校本教研结合起来,建立校本教研课题研究制度。各学校要从学校发展的实际出发,确定自己的研究重点和研究方向,并通过校本教研促进教育科研活动的开展,促进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学校要依据自身的资源特点与发展阶段,选择并创造适合教师发展的多元的校本教科研形式,切实提高教科研质量。

13。切实加强对校本教研的研究和引领。教科研部门要聚焦课堂、研究课堂、提升课堂,切实提高有效教学的实施水平。用新课程的理念和思想开展课堂案例研究,引导教师转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要通过教学设计、专题研讨、经验交流、片段教学等多种方式,深入研究体现思学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等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建设校本课程和教学文化的路径和方法。

14。利用校本教研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要充分认识学校和教师发展的不平衡性,开展多层面、多形式的校本研究活动,实现资源共享;要积极倡导学校之间、教师群体之间的对话交流,逐步形成充满活力与合作共进的校本教研共同体。

四、加强校本教研管理,提高教科研工作实效

15。充分发挥教育行政部门的组织管理作用。各县(市、区)教育局要高度重视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充分发挥管理、研究、指导、服务职能,为校本教研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研究制定促进校本教研广泛建设和深入实施的政策;研究制定科学的评估和奖励机制,在经费、资源和政策等方面给予具体支持和切实保障。要针对本地区校本教研的基本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总结成功经验,发现和分析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调整改进的意见。

16。充分发挥各级教科研机构的枢纽作用。要建立健全市、县、片区、学校四级教研网络,形成以市教科所为中心、县(市、区)教师进修学校为龙头、学校为基地、教研片区为纽带的教研新机制。

17。切实加强教务处、教研室、教研组(备课组)等校本教研执行部门的建设和管理,落实责任目标,形成以校长为组长,以教务处、教研室为管理中枢,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基本单位,全体教师人人参与的校本教研管理体系。

18。进一步完善校本教研制度,促进校本教研活动经常化、规范化。各县(市、区)和学校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校本教研规章制度。要切实加强对中小学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指导,构建科学有效的运行机制,同时督促校本教研制度的落实。

小学校本教研总结范文第5篇

一、农村学校校本教研存在的问题

笔者长期在农村基层一线学校从事教师培训工作,在调研中发现目前农村学校校本教研活动存在三大突出问题。

第一,真实问题难发现。校本教研强调研究真实问题,即学校教育教学中亟待解决的实际而具体的问题。没有以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真实问题作为研究对象,校本教研就不能算是真正的校本教研。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农村中小学校一些教师的问题意识不强,反思能力有待提升,很难发现自己教育教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一是农村中小学大多地处偏远,与外界沟通甚少。虽说网络被广泛使用,但由于资金短缺、投入偏少等因素使得许多农村中小学上网条件较差,或不具备网络条件。同时,更有一些学校领导因担心教师“不务正业”,硬性规定上班时间不准教师上网。教师与新理念、新认识相距甚远,当然无法引发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反思,也就发现不了自身的问题所在。二是大多数农村中小学校人员编制不足,教师的工作量与城区学校教师相比都偏高,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以我区为例,我区是一个拥有120多万人口的大区,有小学111所(不含教学点)、初中36所、普通高中6所、职业高中2所。在这些学校中,除普通高中、职业中学和城区的4所小学、5所初中教师编制相对充足外,其余中小学校教师编制都比较紧缺。据我们调查,在26个小学教学点中,有11个教学点教师人数不足8人,教师多学科兼课现象成为一种常态,再加上其他班务、校务工作,农村教师真可以说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少有时间去思考和发现问题。

第二,全员参与难实现。校本教研的主体是教师,只有教师全员参与并不断提高对教育教学实践问题的解决能力,才能够达到校本教研的目的。然而,在现实的农村校本教研活动中,真正做到这一点却并不容易。究其原因,除了教师的意识、习惯不到位外,更重要的是许多学校的教研活动在组织上存在许多不合理的地方。如活动的计划性差,在正式活动前不进行周密的布置安排,也不给教师提供足够的准备时间,以致出现研讨课不知上的什么课、主题研讨活动不知主题是什么等现象。如此,校本教研就很难做到全员参与,更不用说教师间的互动了,大多数教师在教研的互动阶段都“无话可说”。再加上互动研讨时民主气氛不浓,要么是分管校长讲话大家听,要么就是主讲人一讲到底。此外,由于农村学校存在学科不配套现象,教师大多跨学科兼课,教研活动也以文科组、理科组、技能科组进行,在活动规模、具体时间安排上也存在着参与人数过多、时间过短等不合理现象,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兴趣不高,效果也不佳。

第三,激励措施难兑现。像其他的学校工作一样,校本教研也需要管理激励,以调动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但现实中,许多农村学校受到条件的限制,再加上有些校长本身科研能力不强,更别说带领全体教师进行教研活动了。有些学校为了鼓励教师进行教研科活动,制定了许多奖励措施,可到学期结束时,又由于经费问题难以兑现,也影响了部分教师校本教研的积极性。

二、解决策略

上述问题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而是农村中小学校在办学过程中长期积累形成的结果,如何才能扭转这样的局面呢?我们在工作中采取以下四种解决策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第一,调研会诊――发现问题机制。我们将我区的农村学校按区域位置分成四个教学协作片,每学期在开学后第一个月内,由协作片牵头,组织片内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组成调研团队,对区域内各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和课堂教学情况进行现场调研。除每次把调研情况与学校当场交流外,更重要的是在调研结束后,调研组成员集中精力对调研情况进行梳理分析,总结出该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片内学科带头人定期到校进行指导,同时各学校将调研发现的问题作为主问题,利用平时的教研活动时间,发动教师围绕主问题反思、分析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在课堂教学中加以改进。另外,各学校在开学初还收集、整理教师发现的问题,最终确定本校一个学期或学年校本教研要研究的问题。

调研会诊的实质是用问题引发教师的思维活动,其目的是引领教师从“不疑”转向“有疑”。实践证明,这种机制有利于教师增强问题意识,提高反思能力,受到教师的欢迎。调研会诊的主问题激活了教师的思维,让他们从“熟视无睹”变为“熟视有睹”,从“只顾拉车”变为“抬头看路”。

第二,随机确定――人人参与机制。针对全员参与难落实的问题,我们在教研活动的具体组织上放弃了原来的事前指定主讲人的做法。在每一次教研活动前,将具体活动主题、程序及要求等向参与教师讲明白、讲周全,给教师足够的时间围绕主题、要求做准备,用抽签方式确定本次校本教研的主讲人。这样,使得教师在每次活动中都承担任务,更好地发挥了任务的驱动作用,从而保证了互动交流的实效。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还注意了两点:一是在活动时间上给予保证;二是强调校长、分管校长及其他校级领导要以校本教研研究者的身份参与活动,民主、平等地与教师沟通交流。这样做可以有效保障参与教师“有话能”说,提高同伴互助的效果。

第三,开设论坛――激励推进机制。除了物质激励外,精神激励更能激发广大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积极主动性。我们的做法是定期开设论坛讲座,让一线教师展示自己校本教研的成果和风采。通过总结宣传他们的先进经验,展示、推广他们的科研成果,扩大成功者的先驱效应,同时对取得科研成果的教师给予特殊的奖励,如在职务职称晋升等方面优先,授予“科研标兵”等荣誉称号。通过骨干教师现身说法等途径,让其他教师不甘示弱,感到校本科研既可望又可及,产生跃跃欲试的急切感,从而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头作用。

第四,优化整合――联合帮扶机制。实事求是地说,有些农村中小学受师资条件等限制,仅凭学校自身的力量很难正常开展校本教研。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以优化整合为策略,采用联合帮扶的方式,以“相邻为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为宗旨,组建了帮扶式教研联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