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我的学习计划

我的学习计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我的学习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我的学习计划

我的学习计划范文第1篇

我的新学期学习计划【一】转眼间,一个学期便过去了。现在面对的己是新学期的生活了。

回想上个学期自己在校的种种表现,我真觉得有些落寞与失败。

然而过去了的就让它过去吧!在新的学期里,我应该有新的计划,有美好的打算,面对未来,挑战自己,争取各方面都有所提高。

首先,我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过去,我总是抱着过一天算一天的态度,根本没重视学习,才导致成绩下滑,现在我明白了:只有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把学业看成第一,才能提高自己的成绩,才能充实自己的生活。

其二,我发觉自己的学习方法不当,也是导致我成绩无法提高的主要原因,以前我总以为:只要死记硬背就能学好功课,但我错了,有些东西固然需要死记硬背,但在死记硬背的前提下是感悟与理解,只有理解课文讲的是什么,才会更轻松的掌握,才能节省许多的时间,做到事半功倍,才能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学习上,这样学习成绩才能提高。我决心做到让新学期有个新气象!

在新的学期里,我还要比以往更加珍惜和同学们相处的友谊。当同学遇到困难时,我要主动地伸出援助之手,尽管自己只尽了微薄之力,但我的心意己经传达到了。我相信有了友谊的力量,就能冲破一切障碍,因为我帮了别人,反过来,我遇到困难时,别人也会帮助我的。这样,我在新学期的生活中我会感到是多么的快乐!

新的学期里,我要为班级服务,我要把班级打扫得干干净净,这样,同学们才能在好的环境下学习,不过同时也是在帮我自己啦!

上面这几点就是我的新学期的打算,我一定会照着自己的计划去努力的。我要做新学期的主人!

我的新学期学习计划【二】疯狂的寒假一天天的过去了,眨眼一个月就过去了,又到了开学的时候。我们又回到快乐、开心的校园里。学校的板报换了,变成了新的。

在上个学期里,我犯了一个毛病,这个毛病就是上课开小差,爱说话,不认真听老师讲课。我决心要在这个学期里把这个毛病改掉,争取和这个坏习惯说再见。

在这个新的学期里,我要比上个学期更加努力学习,争取进步,不再落后,力争取得好的成绩。另外,我的作文水平也不是很好,在写作文时还经常出现有错别字,这也是因为我粗心大意引起的,所以,这也是我在这个学期里要克服的另一个困难。

班里安排周一、周三、周五的语文作业是写作文。我计划这几天放学回到家后就先完成作文,写完作文后再看一些与语文课程有关的课外书,多做阅读笔记,积累在阅读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好词好句子,扩大知识面,还要在平时多写一些阅读的观后感,以锻炼自己的阅读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另外,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要打好自己的语文基础,这样在写作文的时候才能写出好的文章。而打好语文的知识基础,与平时上课的专心听讲是分不开的,所以,我更要在上课时专心听老师讲课,课后按时做好练习和完成作业。“努力学习,争取更大进步!”――这就是我新学期的语文学习计划,我也要监督自己努力去做到、做好!

我的新学期学习计划【三】新学期初始,一切事物都充满了活力与生机。新生活意味着新开始,新开始象征着新的挑战。江苏食品学院将在新的挑战中不断创新,不断发展……

作为会计学系宣传部的成员,我将秉着“不断进步”的宗旨,在新的学期中,力求把我系宣传工作做到最好。在此,我对宣传部工作有以下计划:

一、准时出席每周一次的例会,做好记录,认真完成部长布置的任务,若有活动要积极参加,踊跃报名。

二、 积极认真完成每次的宣传工作,海报做到主题突出,色彩鲜明,同时广纳各方意见,做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三、 注重我院各系之间的宣传交流工作,互相沟通。

四、 积极配合我系团学会内部其它部门的工作,以及我院学生会的工作,共同努力,全力以赴,为江苏食品学院的发展写下光辉的一页。

高中三年的学习计划,可以说是完全泡汤了,最后的结果让我很不满意,不管是生活,学习,思想,人际关系等等,都证明了,那些计划是不可行的,没有太大的实际操作行.所以大一第一学期以来,我就想改变我以前的学习计划,让我在大一的的第一学期有所收获.

大一的第一学期是我的摸索阶段,我要结合以前的学习经验来指定这学期的学习计划.

首先,我应该找一个合适的社坛,来锻炼自己,并且可以充实自己的生活.使自己过的好一点儿.

其次,我要在社会上寻找机会,找一些我能干的工作,来丰富自己的入社的能力.

第三,我要改变以前的交友方式,本学期应该广交朋友.

第四,学习还是挺重要的,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

第五,不管今年有什么活动,我只要能参加的,尽量参加,若有适合我第二工作的话,我要好好的工作.

第六,生活勤俭节约,艰苦朴素.

第七,认真抓住每一次机会,让自己的能力尽量发挥.

第八,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我要能舍得和放弃,不要太在意很多小事.

第九,努力的完成这个计划,看看自己的人生是否有自己主宰.

第十,活出自己的人格和尊严.

我的学习计划范文第2篇

一、学习计划

1、计算能手,一天三页。

2、试卷,一天一张。

3、暑假大本,一天四页。

4、读书,十天一本,完成读书手抄报。

5、写作文。

二、生活计划

1、早睡早起。

2、帮父母做一些小事。

我的学习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数学分化;原因及对策

一、造成学生数学学习分化的原因

1.学习没有兴趣,意志不坚强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对于数学学习是否有积极性,很大程度上是由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而决定的。我在平常的教学中,通过对上一学年度所教两个七年级教学班的资料进行整理、对比分析发现:初中生对学习数学感兴趣和不感兴趣的约各占一半;而且还发现,凡是对数学兴趣不够的学生,往往数学学习成绩也不是很高。因此,学生的学习成绩与他们对于此学科的兴趣有着很大的关系。而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对文科的偏爱,不厌其烦地抄它若干遍都可以,从而占用了学习数学的时间,致使数学学习兴趣越来越淡漠,使得学习数学越来越困难,越难越不想学,数学成绩越来越差。其实,大部分不愿学习数学的学生都是学习意志比较薄弱。学习意志,正是学生为了实现学习目标而不懈努力,最终克服学习困难的一种心理活动,它是学生学习能动性的主要体现。初中学习阶段和小学学习阶段相比较有很大的区别,一是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相对来说难度较大,教师的教学方式也不同于小学。二是步入初中阶段的学生学习的独立性相对增强,有的学生适应性强,有的相对较弱,学习意志力薄弱的学生,一旦遇到困难就退缩,更有甚者,破罐子破摔学习成绩直线下降。

2.思想懒惰,不求甚解,学不思记

初中数学和小学数学相比,教材的逻辑性和系统性更强一些,主要表现在知识衔接方面和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上,初中生这种能力的提高是以已有的能力为基础的。长期的教学经验表明,初中学生由于掌握知识不够系统、认知结构不够连续造成数学成绩明显下降,他们由于思想懒惰,不求甚解,学不思记,对学习新知识时需要联系的旧知识始终联系不起来,因而理解上出现困难,最后在考试成绩上造成了直线下降,成为了班内的学困生。

3.方习无法,大脑僵化,适应性差

初二阶段是数学学习分化最明显的阶段。一个重要原因是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不适应数学学习要求。这个阶段数学教学对抽象逻辑方面的要求明显增多。初二的学生正处于由直观的形象思维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还没有较为成熟而完善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在这方面,有的学生发展快,有的学生发展慢,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比较大,这就导致了学生在学习上的接受能力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产生这种差异性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是学生自身的年龄因素,另一方面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只有教师选择了有效的学习方法,注意促进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能力以及适应性才能够得到显著提高。

二、防止学生数学成绩分化的策略

1.亲其师,信其道

初中学生喜欢某一学科往往是因为喜欢某一老师,他们不是从理性上判断某学科重要与否,而是因为不喜欢某任课老师而不认真学习该科的知识。师生之间没有高低之分,没有贵贱之分,是一种平等的合作伙伴关系,所以,老师要和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朋友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和促进学生努力学习。对学困生的辅导更要真诚帮助,学习方法上多指导,精神上多鼓励,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只要愿意和学生交朋友,学生就会倾心诚服于你,会努力学习你所教的学科,这样就不愁学生不努力学习数学,当然就更不愁学生学不好数学了。

2.灵活施教,以趣激学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会形成一种非常强的求知欲望,也就能主动地学习数学。所以,要使初中学生热爱数学,教师就必须把数学教活,在平常的教学中要努力激发初中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途径有很多种,例如让学生积极参与一些数学探究活动,让他们体验到探究成功的喜悦;或者在平常的教学中创设学习竞赛活动;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艺术等等。

3.科学检测,体验成功

我的学习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自我分化 焦虑 自主学习 学业自我概念

基金项目:本文系陕西省教育厅2012年科研计划项目12JK0302阶段性成果。

美国心理学家Bowen的家庭系统理论为研究个体的成长和发展开拓了新的视角。自我分化能力作为Bowen的家庭系统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是指个体区分理智思维与情绪反应的能力,即在重要关系中平衡亲密与自主的能力。自我分化水平高的个体其心理更健康,社会适应能力更强。[1]

国外研究表明,自我分化与社会焦虑、人际关系、心理社会发展、自我认同感的发展以及心理适应、心理健康都密切相关,主要研究结论如下:[2]

1.自我分化与焦虑呈负相关。Bowen的研究结果表明,一个人的自我分化水平与他体验到的焦虑呈显著负相关。Nancy则发现自我分化不良的个体在面对外界压力时更能体验到内心的痛苦和焦虑。Skowron认为,自我分化水平高的个体拥有良好的心理调整和社会问题解决技巧。

2.自我分化与自主能力呈正相关。一些自我分化与自主性的研究结果指出:青少年若和父母的情感是隔离的,他们的独立自主能力越低,自我分化水平和适应能力也越低(Williams & Small,1986)。

Bowen自我分化理论也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一个课题。但国外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家庭治疗和心理咨询方面,而国内有关自我分化的研究才刚刚起步。目前国内的研究只在介绍Bowen的家庭系统理论时提及自我分化的概念,还未见实证性研究。本文将自我分化能力引入教学中,通过提高学生的自我分化能力,有助于降低其学习中的焦虑情绪,增强学习信心,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进而影响其学业成绩。

学习者的自我分化力

Bowen的家庭系统理论(family systems theory)家庭是一个情感系统。系统中的成员在情感上是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在学校生活中,学校是一个小社会,班级是一个大家庭,老师似家长,同学似兄弟姐妹。在班级中,班级成员之间不可避免地在思想和行为上会相互影响,人际关系的好坏、自我分化能力的高低以及学习者的情感状态都会影响其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由此可见,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与个人和师生之间的关系、与学生的自我分化能力有很大联系。

根据鲍恩的家庭系统理论,分化能力高的人一般具有独立的思想,能坚持自己的观点、态度和目标,能够理性地看待事物,不易受他人的影响,而分化能力低的人要么没有主见,摇摆不定,要么完全忽视别人的想法和意见。同样,在学校生活中,自我分化能力高的学生一般有着明确的学习目标,勤于思考,不会人云亦云,而且他们一旦认准目标不会轻易放弃,最后的成功往往属于他们。

本文从“自我分化力”的角度入手,结合内外因等不同因素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研究造成学习者学习成绩巨大差异的原因,为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提高教学水平提供借鉴。

自我分化能力对学习成绩的影响

1.自我分化能力对学生学业自我概念影响

学业自我概念指个体对自己学业能力的一种自我知觉,是个体对自我学习能力的比较稳定的看法,是学生对于自己完成某些任务的自我评价和判断。[3]

学业自我概念会对学生选择何种学习任务、遇到困难的坚持性及在学习上所付出的努力产生影响。以学习不太好的学生为例,由于他们在学习上不断经历失败,从而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怀疑,丧失信心,最终产生强烈的习得性无助感。为了避免失败,他们逃避学习、学习动机逐步降低,学习成绩自然就会越来越差。由此可见自我概念的形成会受到学业成绩的影响,而已形成的消极自我概念又反过来压制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两者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

2.自我分化能力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

尼克洛斯(Nicholls)等人认为,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投入有两种方式,一种叫任务卷入(task involvement),另一种叫自我卷入(ego involvement)。任务卷入是指个人希望通过自主地完成任务来发展自己的能力,任务卷入者不会把成败看作是对自己自尊的威胁,它可以增强个体完成任务的内部动机;自我卷入是指个人通过与别人比较,以成功或挫折来肯定或否定自己的能力,它往往与自尊相联系,削弱个体完成学习任务的内部动机[4]。目前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属于自我卷入,他们常常根据老师、同学对自己的评价以及态度,形成相应的自我概念,这正是学生自我分化能力偏低的表现。我国的教育教学通常是更多地强调认知因素,而忽略情感认知方面的因素,显然这样会加剧自我概念偏差的那些学生的挫败感,因此这类学生就会将失败的结果归因于自己能力的不足,久而久之就会丧失学习动机,产生厌学情绪。

3.自我分化能力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影响

我的学习计划范文第5篇

一、产生会计标准国际化需求的经济分析

1973年,由主要发达国家的会计职业团体发起创立了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自成立以来,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修订了几十项国际会计准则,但由于国际会计准则是由民间机构所制定,并没有强制的约束性,所以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制定有自己的会计标准,且这些会计标准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然而,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资本市场国际化的,世界各国,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家都表现出对会计标准国际化的强烈需求。对于现行制度均衡(各国都有自身的会计标准)的打破,要求创新国际化的会计标准,是由于多种原因使得现行制度安排不再是这个制度安排集合中最有效的一个。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对会计标准国际化的需求作出了贡献。

(一)市场规模的变化能够改变特定制度安排的利益和费用

会计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随着经济、市场的发展规模和程度而变化的,也是与其经济环境密切相关联的。在早些时期,经济全球化尚不明显,国际资本市场也不够发达,故国际间的经济贸易交流相对较少。由于各国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经济、文化、传统和特征,从而形成了不同的会计标准与模式。在当时经济坏境下,各国按照自己的特征而选择适合自身的会计标准是最有效的制度安排。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国际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特别是跨国公司的发展,对会计标准提出了新的要求。出于优势互补,节约成本,降低税负和风险,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利润等目的,跨国公司的组织形式也在逐渐演变。当代跨国公司最基本的特征是在国外拥有对资产的控制权和企业经营的决策权[1].为了加强对跨国公司的监管,以及提高经济与财务决策、业绩评价等的工作水平,无疑要求规范跨国公司的会计和财务报告。这也是东道国和居住国政府实施监管的必然要求。会计标准的国际化使母、子公司所提供的财务报告等会计信息可直接得到使用而无需按某一标准(准则)来调整或转换。这样一来,既降低了跨国公司的管理成本,也有利于总部及时对所获得的信息作出决策,提高效率,增加收益。

(二)技术对改变制度安排的利益有着重要

尽管大规模经济组织的发展要求会计标准的国际化,但若无相应的技术变迁,这一要求也无法得到满足。一般地,技术变迁使产出在相当范围里发生了规模报酬递增,因此使得更复杂的组织形式的建立变得有利可图。21世纪下半叶掀起的信息技术革命,不仅对财务会计核算的和要求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同时也对会计信息的输入、加工、处理、传递、使用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和,使得会计信息超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传递和共享由梦想变为现实。正是这场信息技术革命,使得管理一个全球性的,复杂的跨国公司变得切实可行;同时也使总部能及时有效地获得各所属公司的所需信息,大大缩小了空间距离。这一技术革新不仅增加了会计标准安排改变(会计标准国际化)的潜在利润,而且也降低了这一制度安排的成本。从而推动和加速了会计标准的国际化进程。

(三)各国对收入预期的改变导致了他们对会计标准国际化这一新制度安排的收益和成本的全面修正

近年来,国际会计准则得到了来自国际资本市场的强有力支持,从而获得日益广泛的认可。截至1999年12月,纳入证券交易所国际联盟和欧亚证券交易所联盟统计的62个国家和地区的85个证券交易所中,已有67个证券交易所允许本国或本地区发行证券的外国公司采用国际会计准则。为什么国际会计准则会日益受到认可和欢迎呢?随着资本市场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跨国上市和发行证券等国际性筹资日益增多。会计标准国际化大大降低了跨国上市和发行证券的交易成本,从而大大降低了国际筹资成本。对此,不仅资本严重不足的发展中国家,而且包括发达国家也能从会计标准国际化中获得好处。因为采用会计标准国际化后,无需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来调整或重编财务会计报告等会计信息。这是各国对会计标准国际化所带来益处的共识。然而,任何一项制度变迁都是需要成本的,会计标准国际化也不例外。的确,会计标准国际化的实质是各国的利益之争[2].在这场国际化的制度变迁中,国际会计准则能较多地反映哪国的会计精神,哪国就能以较少的成本,较快的速度获得会计标准国际化所带来的益处。基于此,英美等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反映较快,处于主动地位,在这场利益战中大获其胜。因为这场改革的大部份成本和风险实际上由发展中国家承担了。那是不是发展中国家就没有必要实现会计标准的国际化呢?从来看,发展中国家确实处于被动地位。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发展中国家可对会计标准国际化的成本与收益进行预期,试想若发展中国家现在抵制国际会计准则,于是他们就得去创建自己的会计准则模式并加以贯彻和实施,这是需要一笔费用的。然而,会计标准国际化是必然之势,最终还是得纳入国际化的会计标准之中,除非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而事实与经验告诉发展中国家这是行不通的。这样一来,发展中国家就不得不在若干年之后放弃自身的准则模式转而实施国际会计准则,这一会计标准的改变所带来的经济后果以及所需的费用无疑是十分巨大的。况且在这若干年中还得不到会计标准国际化所带来的好处。由此可知,这种曲折的会计制度变迁只会使发展中国家承担更多的成本而获更少的收益。也正是这种对会计标准国际化所带来收入预期(长期与短期)的改变,导致了他们(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对会计标准国际化这一新制度安排的收益和成本的全面修正。进而趋动了各国对会计标准国际化的需求。

二、会计标准国际化的外部收益来源

会计标准国际化这一制度创新属于典型的需求诱致性制度变迁。诱致性制度变迁指的是现行制度安排的变更或替代,或者是新制度安排的创造,这是由个人或一群(个)人,在响应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诱致性制度变迁必须由某种在原有制度安排下无法得到的获利机会引起[3].“外部利润”就是在现有经济制度安排状态给定的情况下,无法获得的收益[4].会计标准国际化正是适应各国在现行会计标准制度的安排下无法得到获利机会而自发倡导、组织和实施的。从上讲,有许多事件能导致利润的形成。下面,笔者将具体说明诱致各国努力创新会计标准国际化的收益来源。

(一)规模经济

生产中的规模经济是一种技术现象,它所反映的一个事实是,最有效(单位成本最低)的产出可能需要企业的规模很大,以致于要求有比单个所有者或合伙制形式能够负担的费用更大,组织更为复杂的企业。值得一提的是,并非所有的企业都能顺利地增加资本,扩大生产规模,获取全部的规模经济优势。企业自身的组织形式可能是它的可得资本供给量的很好的决定因素。股份制的创新允许在现有的新技术下获取外部利润。然而,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出于全球性的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全球性资源优势互补,形成了国际性的复杂经济组织(跨国公司)。另外,资本市场的国际化发展也较好地解决了资本需求。但要在国际资本市场上跨国上市融资,必须按照上市交易所的标准重编或调整其财务报表。很显然,会计标准国际化对于降低跨国公司的管理成本、减少跨国发行证券和股票上市的费用、提高证券市场效率以及跨国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和可比性无疑具有重大意义。这是在现行会计标准制度下所无法获取的外部收益。

(二)交易费用

在市场上进行的每一次交易,实际上都涉及到一份合约,致使产权在单个合约当事人之间全部或部份地转让。张五常认为,交易成本不仅包括签约和谈判成本,而且还包括度量和保护产权、为获得权利而从事活动、监督行为和组织成本。[5]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国际投资、融资、国际贸易等每一次交易实际上都涉及到一份合约,而每一份合约都必须建立在对各当事人(公司、企业)的盈利能力、财务状况等财务信息有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采用的会计标准不同,无疑必须重编或调整自身或对方的财务报告以充分了解其财务信息。会计标准的国际化则大大降低了这些国际性经济活动中的交易费用。例如有A、B两个企业,他们的资本,资产总额相当,获利能力也相当。A公司采用了国际会计标准来编制财务报表,B公司则没有。由此可知,A公司无需重新编制或调整报表,就可直接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已认可国际会计准则的交易所上市融资,而B公司则要么不能上市融资,要么得重新编制或调整其报表。显然B公司不是筹不到所需资本,就是筹资成本要大于A公司的筹资成本。另外,在世界贸易飞速发展的今天,世界各国都有意无意地被纳入到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任何一个国家如果要脱离世界贸易市场和资本市场谋求自身的发展是难以想象的;同样,一个企业要发展壮大也不得不与国际贸易市场和国际资本市场产生各式各样的联系。作为国际通用商业语言的会计在当今的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为会计信息已成为各市场主体在市场交易中的重要媒介,企业从事对外贸易,需要通过分析客户的财务报表评价其资产实力、财务风险和资信状况;企业到海外公开发行股票或者债券,需要向投资者或债权人提供财务报告等。可想而知,会计标准国际化可使各企业的财务信息直接得到使用,大大降低了市场的交易费用,从而加速市场的发展。交易费用太高,将会阻止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市场的发展,降低市场的运作效率。

(三)标准国际化的外部性

“外部性”一词就是指有些成本或收益对于决策单位是外在的事实。无论这些外部成本和收益何时存在,它们都无助于市场产生最有效的结果。于是,允许对所有成本与收益进行的新的制度安排会增加的总净收益。同样,一项会计规范的采用与否应取决于由此产生的效益是否大于花费,即成本与收益的配比原则。很显然,世界一体化已是大势所趋,在这样的经济大环境下,会计标准国际化将给各国带来利益,实现会计标准的帕累托的有效改进。不过,将国际市场上的这些外部收益有效地内在化是有成本的。成本主要表现在实施国际会计准则所需费用上如宣传费用、组织人员费用、监督执行费用以及与原有会计标准的转换协调费用等。相对而言,会计标准国际化的创新成本和风险主要由家所承担。这是由于国际会计准则的更多地体现的是英美等发达国家的会计标准精神。尽管如此,发展中国家仍需倡导这一制度创新。因为发展中国家基本上是资本输入国,资本严重缺乏,属于劳动力密集,资本有机构成低、生产技术相对落后的经济发展类型。于是,要发展本国经济就不得不依赖于国际市场,通过国际贸易实现优势互补,借助于国际资本市场来解决融资难等。

三、对我国的启示

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其国际化已成为一大趋势,一大潮流。这点不容置疑。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处于经济转轨运行中的大国,尤其是面对进入WTO的挑战,会计标准国际化问题日益显出其重要性。在会计标准国际化的进程中,我国一直处于积极的姿态。,我国的会计标准与国际会计准则在会计确认原则、计量方法和信息披露等方面,已经基本上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大同”[6].然而,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必竟是结合我国有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所制定的,不可避免地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存在差异。于是,在这一会计制度的国际化变迁中,我国出现了不同呼声。下面笔者就我国实行会计标准国际化的客观可能性、客观约束条件以及实施这一过程的成本进行具体。

(一)会计标准国际化的客观可能性

首先,会计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性学科,从而会计拥有天然的国际化本性。比如诞生于意大利的复式记账法为世界各国共同采用;会计信息的基本特征,如可靠性、相关性、可比性等,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否认;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基本原则,如权责发生制、实现原则、成本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等,也都是世界各国普遍接受和认可的原则,等等。这一切说明,会计标准的国际化存在客观的技术基础。其次,经济运行方式趋同酿造了会计标准国际化的大环境。目前世界各国大多采用不同类型的市场经济体制,我国采用的只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罢了。然而,市场经济不管采用什么模式,它必须是开放型经济。经济全球化是它的发展趋势。因而客观上要求作为国际通用商业语言的会计采用相同或相近的会计原则。

(二)环境客观约束

我国是成文法治国家,对会计规范采用的是法律的形式如《会计法》《公司法》《证券法》《税法》等。一项会计规范的创新必须与制度环境相适用。制度环境,是一系列建立生产、交换、分配基础的基本的、社会和法律基础规则。环境比如法律,当然是可以改变的,但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至少在短期内是不会改变,因此,我们借鉴国际会计准则要在我国现行法律允许的条件下进行。

(三)会计标准国际化的成本分析

任何一项制度变迁都是有成本的,会计标准国际化也不例外。会计标准国际化的成本主要表现为在会计标准国际化的过程中,一个国家为了协调本国会计标准与国际会计标准之间的差异而发生的各种制度变迁成本。对某一具体国家而言,尽可能降低这一制度变迁成本的最有效的途径便是对国际会计准则制定施加,缩小国际会计准则与本国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在这点上,美国的表现尤为突出,且利用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领先地位取得了实质上的成功。由此可知,这一制度变迁成本实际上将由发展中国家所承担,而使发展中国家面临比较被动的局面。我国作为处于经济转轨中的大国,在不能主导国际会计准则制定的情况下,完全可以通过正式强制性制度安排来有效地实现会计标准的国际化。诺斯曾指出,制度变迁中存在较强的路径依赖,人们过去的选择往往决定了他们现在可能的选择。沿着即定的路径,制度变迁可能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也可能顺着原来的错误路径往下滑。如果我们一味追求制定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标准,不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我国的会计人员将被锁定在这一特色标准之中。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势不可挡的情况下,某一具体企业或公司为谋求其发展将不得不按国际会计准则来调整会计报表。故会计标准的国际化是必然选择。因此若要在先安排特色会计标准的条件下再来实行会计标准的国际化,对我国这样一个拥有1200多万会计人员的国家来说,仅对会计人员进行培训的这笔费用就十分巨大。至于会计准则的变化所带来“经济后果”就更不用说了。

另外,我国是从1992年《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拉开我国会计准则制定序幕的,至2001年底,完成了6个具体会计准则。尽管我国会计改革在这近十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会计准则体系还尚未形成。任何一项新会计准则的制定和颁布都要经过大量专家、学者的讨论才进行起草、制定,而且还要经过后期的多次修订。大胆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可大大降低制度的创新成本,获得“搭便车”的好处。另外,会计准则应具有前瞻性和预见性。应规范国内已存在但不普遍,甚至还未出现的会计问题,以及在国际上已出现而在中国可能也会发生的会计问题。避免走回头路,“朝令夕改”。再者,实施一项准则还存在时滞问题,如果一项会计准则只是根据目前经济环境而制定,不具有前瞻性的话,而经济环境是变化的,那么,等到实施这一准则时已是变化了的环境,这样一来,会计标准将会永远落后于市场环境的需求。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借鉴国际会计准则能起一定的作用。因为国际会计准则反映的主要内容是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会计标准精神。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我国会计准则应在不违背现有法律顾问前提下,尽量地、大胆地借鉴国际会计准则。

[1] 徐经长,杜胜利,陈轲。国际会计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 冯淑萍。关于中国会计标准的国际化问题[J].会计,2001,(11)。

[3] 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基础学: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A].财产权力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C].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4] L.E.戴维斯,D.C.诺斯。制度变迁的理论:概念与原因[A].财产权力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C].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