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语文教育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工具性
大学语文不仅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工具,也是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对其他学科具有支撑作用,同时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学科,是人们进行交流思想的主要工具,另外,大学语文还能有效地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进行创造性地开发,这对于帮助学生培养优秀的道德品质以及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二)引导性
大学语文课程是通过感官的、形象的、直觉的方式开展教学工作,它更注重对学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影响和感化,因此更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能够让学生在耳濡目染的环境下按照语文课程中的道德规范和行为标准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指导。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大学生教育事业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发展,在新的市场形势下,我国学校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从原来的知识型人才开始转向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这就迫使我国大学生教育的发展方向也必须要做出转变。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提出新课程改革标准,对传统的应试教育进行改革,而逐渐开始重视对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开始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思想性、政治性、主体性和渗透性的特点,其中思想性主要体现在其思想转化和交流活动中;政治性主要体现在其教育的目标上,它是以一定的阶级关系为依托的,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的,是实现政治任务的重要手段;主体性主要表现在其具有民主的特点,能够使客体产生主体性,并进行自我教育;渗透性则主要体现在它在人们的实际生活以及社会实践中所产生的作用和效果。
三、大学语文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具有共通性
大学语文的教育目标是通过引导、启发和感染等形式对学生思想、情感和精神方面进行塑造和培养,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目标,这就为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语文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由此我们提出,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是一种能够有效推动语文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以及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效化和语文教育的多元化的重要研究和发展途径。大学语文教师作为教育工作的开拓者和实施者,在教学活动安排中应该对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巧妙地融入大学语文教学进行深入研究,找准定位,并在此基础上对语文教学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进行确定和处理。另外,教师还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进行积极地创新和改革,制定出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基础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大学语文教学目标,从而使大学语文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四、将大学语文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在一起的策略分析
(一)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人格
语文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包含了我国珍贵的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的根源,其中有很多关于我国历史、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的内容,通过对语文中历史、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的学习,传递爱国因子,能够帮助学生塑造历史责任感和自豪感,这对于促进我国的发展,塑造学生理想人格,提高人文素养,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另外,大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对这些知识进行延伸,宣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挖掘并传递其中的爱国因子,在重视智慧传承的同时重视道德的教育,强调学生向以德为先、德才兼备的方向发展,这对于帮助学生塑造理想人格,提高人文素养,对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语文作为政治、经济、文化存在的载体,它是动态的观念之流,在发展中形成了一个历时性、集合性和相对稳定性为一体的动态平衡系统,它包含了许多珍贵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比如强调仁爱,强调群体,强调和而不同,强调天下为公等,这些都是人民性和民主性的优秀传承,对于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发展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从历史轨迹中我们可以看到,国家的灭亡往往是从民族文化颓废和民族精神萎靡开始的,由此可见,增强传统文化的传承力度,发扬民族文化的积极作用以建立精神家园、确立民族身份、树立文化信仰对于确保我国文化的安全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此可见,将大学语文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在一起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行引导和塑造,这对于奠定我国民族精神的根基来说意义重大。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合理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以增强传统文化的传承力度为中心,充分发扬民族文化的积极作用,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拓展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语文是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综合体现,它所包含的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途径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和应用价值。在语文的教学中主要是倡导以德感化、以情动之的教育方法,提倡推人及己、修己安人的教育方式,这能够改变传统思政教育中主客体逆反的关系,在实践中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尊重主体功能的发挥。要想发挥语文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丰富语文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途径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语文教育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比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厚德载物,贵和持中”的中和教育来帮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的精髓进行理解,进而树立和谐发展的观念;也可以通过汲取“天人合一”的人文追求,培养中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另外,还可以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帮助学生学习做人处事原则,并形成尊师重道,尊老爱幼等优良品格,以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义利”教育,使学生形成宽容的心胸,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四、结语
以人为本是教育的核心,也是教育的主体活动。教育的本质就是通过社会文化历史传播,以人类个人素质提高为目的的“人之自我建构的实践活动”。以教学科目出现的大学语文是关于中华民族共同语言的教育,哲学家海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的家园,是人存在的领域。我们只能在语言和存在相遇。语言即言说。言说即指示出,让看,让听,它以显现、敞开、照亮的方式呈现世界。”这种“人文属性”的存在,让语文教育不仅仅是无内涵的语言教育,而且也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是以人为核心的教育。大学语文体现中华民族成员的智育、德育、美育,其中蕴涵着浓厚的人文精神。因此精神教育才是语文的核心,是语文教育的基本属性,是民族精神的源流。以人为本的大学语文可以张扬人的个性、发展人的精神世界、体现人的想象自由。文学也是人学,优秀的文学作品是语文教育实现教育目的的工具。文学作品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沉积中文化精髓的体现,是人类美的世界的集合和作者人生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大学语文将优秀的文章传授给学生的同时,也将人的权利和责任意识,人应具有的高尚理想和品格等观念传达给了学生。文章中蕴含的优秀的精神文明世界,也通过学生在阅读作品、审视作品时和学生产生共鸣,潜移默化地引导他们的人生。
二大学语文教育对素质教育的作用
大学语文教学提高大学生使用和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及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这有利于促进大学生业务素质的提高,有利于科学成果整理和传播,有利于专业课的学习。大学语文教学也是精神文明的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道德思想素质。素质教育的核心实质就是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学生在正确的世界观指导下,使其拥有坚韧不拔、顽强拼搏,克服困难的素质。大学语文精选的是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优秀作品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与创造美的能力,大学语文教学直接影响学生文化素质提高,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1.有利于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塑造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爱国主义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历史上仁人志士的标识,也是当代大学生应具有的精神品质。现今国内外形势复杂,各种威胁不断,在中国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要抵御世界敌对势力对我国的觊觎就需要坚定的爱国主义情操给我们坚定的意志。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学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载体和重要内容。大学语文教材精选了中华民族和世界包含爱国主义精神的文学精粹。例如,在《关山月》中陆游表达壮志未酬、报国无门、为民族献身的情感。大学语文选用了众多表达忧国忧民的情怀,勇于奉献精神和闪耀爱国主义情怀的文章。“不要为富贵为仁,不要为求生害生,必要时杀身成仁。”这句话被无数仁人志士作为精忠报国的座右铭。大学生作为迎接明天世界挑战的一代,更需要民族气节,更需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2.有利于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社会的发展包括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教育需要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丰富扎实的知识技能并重。同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了范仲淹的高尚情操和对社会的责任感。文以载道,大学语文所选录的文章是作家精神的体现和价值取向的流露,要让学生领悟其中人生哲理,引导学生培养积极健康的价值取向。《孔孟语录》十二则里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展现了孟子的忧国忧民思想,学生深切感受并领悟孔孟的价值标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是多么高尚的道德情操。文学作品中生动的事例可以震撼心灵,鲜活的人物形象可以传递正确的价值观,作者自身的高尚道德情操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价值观的塑造。
3.有利于培养学生崇高美好的审美情趣
优秀的文学作品是终古常新的,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美的世界,学生在这个世界里被熏陶,提高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大学语文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分析鉴赏名篇意蕴,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几个字表达的美景如画面般鲜活。优秀的文学作品表达的生活图景生机勃勃,表达的情感纯真炽热,学生沉浸在这种内容与形式和谐的美中,不知不觉中就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陶情养性,形成高尚审美观、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三结束语
(1)教学理念滞后
当前大学英语教学还没有完全走出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依然采用传统的教材教法,课堂上注重讲授,学生的参与度较低。传统教学方法只能让学生达到识记知识的目的,忽视了对学生发现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应用能力的培养。总的来说,传统教学不利于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这种教学模式注重了知识传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注重对学生运用英语能力的培养。
(2)师资力量不足
学生英语能力的提升,与教师的专业素质与水平有着密切关系。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英语教师承担的公共课程繁多,很多教师都是超负荷运转。高校英语教师忙于写文章、评职称,任务的繁重使他们很少有时间参加进修。同时,高校英语教师的水平参差不齐,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上有待进一步提高。
(3)教学重心倾斜
现代社会对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提出了高要求,而应试教育在高校英语中还占据主要地位。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原本对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具有积极作用,但很多高校把英语四六级考试与学生学位挂钩,导致很多教师把考试作为目标,侧重学生应试能力的培养。学生为了考过四六级,搞题海战术,忽视了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缺乏独立钻研精神。这种教学重心偏离了正常的轨道,走进了应试怪圈,没有达到学与用的真正结合,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2大学英语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的必然性及难题
(1)大学英语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的必然性
素质教育是立足于长远的,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实施是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当前社会对大学生的素质提出了高要求,这对推动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代社会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随着国际交流的推进,英语在发展国际市场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现代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这对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提出了挑战。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紧跟时展步伐,从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改进。大学英语还没有完全走出应试教育的束缚,课堂教学侧重于语法知识,主要采用灌输式教学模式,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运用英语能力的培养,这不利于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的锻炼。把大学英语教学中本该有的素质教育变为了应试教育,这与素质教育的要求不相符,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无法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因此,大学英语教学进行素质教育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高校应把素质教育放在中心地位,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英语专业人才。
(2)大学英语推进素质教育改革面临的难题
当前,大学英语素质教育改革的呼声很高,但成效不大,与预期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大学英语素质教育改革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制约,比如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手段、师资队伍等。大学英语推进素质教育改革与创新还会遇到诸多难题,如英语教师教学理念跟不上时展,会阻碍素质教育的顺利推进;大学英语教学评价体系还不完善,未建立科学的评价系统等。只有解决了这些难题,才能推动大学英语素质教育的改革与创新。
3大学英语教学中素质教育改革与创新的途径
(1)更新教学观念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教学观念对教学方法、内容等都有影响,所以大学英语要推进素质教育改革与创新必须先更新教学观念,转变传统的应试教育观,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观。大学英语应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给学生提供运用语言的机会。传统教学中以知识灌输为目的的观念是绝对不能保留的,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正确观念,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2)改革教学内容
大学英语教学内容应与时俱进,选择具有时代性、趣味性、知识性等特点的教材,让学生接触新的知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当前很多高校选用了内容丰富、思想性强、趣味性强的新教材,成效显著,为教学内容改革提供了新思路。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应借助多媒体网络搜集丰富的教学内容充实课堂,拓展学生视野。
(3)丰富教学手段
大学英语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必须丰富教学手段,紧跟时展步伐,既要运用新技术手段辅助教学,为课堂教学增添活力,又要充分发挥优秀教学手段的作用,达到两者的融合。信息时代,大学英语教学基本上普及了多媒体网络教学手段,这种教学手段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但一些高校还没有认识到多媒体网络教学对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意义。大学英语注重学生运用能力与交际能力的培养,这是素质教育的需求,也是时代与英语人才的要求。通过多媒体网络能给学生提供逼真的情境,优化英语教学环境,给学生提供运用语言的机会,从而完成教学目标。活化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素质教育能否达到相应的目标,与教学方法有着很大关系。传统大学英语教学注重知识传授,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近年来,英语交际能力越来越重要,交际法被引入了课堂。但由于认识上的误区,过分强调交际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基础知识的传授。英语基础知识与运用能力培养是不可偏废的,都是同等重要的。教学中采用任何一种方法都不能走极端,如启发式教学法、分组合作教学法、愉快教学法等都得到了应用,这些方法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教师应灵活运用,最大化地发挥教学方法对辅助教学的作用。
(4)创新考评体系
考评体系是对教学效果的检查,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教学改革提供基础。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作为一种考评手段,对英语教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考评制度需要进一步改革、完善。首先改革考试内容。素质教育环境下,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重视,考试内容应增加口语考试,减少一些语法结构题所占的比例。其次要灵活考试。考试层次应进行划分,不管如何划分,考评都要建立在学生综合运用能力这一基础上。
(5)完善师资队伍
第一,师资力量:在高等教育逐渐普及的背景下,高校师资匮乏的矛盾日益突出,现有的教师队伍难以满足教学的需求,使得许多高校出现了一个教师同时带好几个班的情况,教学任务繁重,使得教师失去了对于教学工作的热情,同时也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第二,教学方式:陈旧的教学方式同样是影响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在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最为常见的教学方式,就是教师对知识点进行口头讲授,学生被动地接受,然后通过相应的训练,对知识进行死板的记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缺乏对于英语学习的动力,甚至会对英语产生畏惧和厌烦心理,教学质量也就无从谈起。第三,教学目标:在当前大学英语教育中,往往会用四级、六级考试的标准来衡量学生的英语能力,在教学中也更趋向于提升学生四、六级的过级率,一味重视对语义、句式等的讲解,导致学生普遍存在高分低能的现象,教学目标出现了很大的偏差,在影响英语教学质量的同时,也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由此,做好大学公共英语教育的改良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应该引起相关教育工作者的充分重视。
2大学公共英语教育改良的有效策略
针对当前大学公共英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对大学公共英语教育进行改良,促进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
2.1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针对当前大学公共英语教育中存在的师资问题,要强化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的数量和质量。一方面,要加强对于在职英语教师的教育和培训,如果条件允许,可以组织教师进行出国学习,或者邀请知名的英语教育专家,对本校的英语教师进行培训,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确保公共英语教育可以保质保量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大教师的招聘力度,解决师资力量匮乏的问题。例如,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利用汉语学习热潮带来的机遇,吸引专业外教或者留学生参与兼职教学工作,也可以面向高职院校和社会,吸收优秀的毕业生和英语教师,强化本校的师资力量,推动公共英语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2.2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对于大学英语教师而言,应该及时转变观念,摒弃传统死板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带来的便利性,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改进,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主,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活动,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例如,可以利用演讲、辩论、情境模拟等方式,加强学生之间的口语交际,使得学生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自身的英语应用能力。同时,在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时,要坚持与时俱进,不仅要重视知识性,更要关注其实用性和趣味性,做到“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激发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有效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2.3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明确是大学公共英语教育改良的关键和重点,只有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才能确保教学的正确性,实现最终的教学目的。对于英语教师而言,要收回放在四、六级考试上的目光,重视对学生英语基础知识和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全面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同时,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得大学英语课堂不再是死板的知识传授场所,而是学生对英语国家的社会习俗、风土人情等进行了解的窗口,成为彼此之间相互交流的平台。
3结语
人文教育可以加强人文知识,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加强人的精神思想教育,两者的结合让大学生清楚地认识自己,通过进行人文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让大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塑造大学生的人文精神。素质教育中人文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最新的思想规范,更新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观念,让大学生接触到从思想教育中认识社会,促进大学生思想的解放。思想政治教育以人文教育为基础,人文教育,以人文精神教育为基础,人文精神教育将人文知识作为基础,同时人文知识,让大学生关注生命,尊重人的生存价值,清楚地认识社会和世界,形成良好的价值观,促进自我发展。而思想政治教育又是人文教育的组成部分,在进行人文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向大学生进行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说人文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两者是相互融合,互不分离的关系,均是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和影响,属于高校教育中的德育。但是两者的性质和体制存在着实质性的区别,人文教育是为大学生提供文学、艺术学、政治、经济学、社会学等全方面、多视角的人文知识教育,而思想政治教育是向大学生提供马克思哲学、理论学等相关的理论知识,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为基础构建的一门学科,具有明确的思想政治目的。虽然人文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有实质性的区别,但是两者是相互关联的关系,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共同实现素质教育和品德教育。
二、人文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结合
首先,将人文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在一起,是当前我国高等学校教育发展的要求。我国的学校教育一直是以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为主要教学目的,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品德教育,进而导致大学生进入社会或者在学校中出现一些不良的道德行为。随着我国学校教育的发展,素质教育、个性发展、品德教育等受到了关注,国家进行的教育改革,将素质教育、学生的个性发展、品德教育等加入到教学目的中,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坚持以人文本的理念,促进大学生的个性发展。人文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可以对当前大学生的知识教育现状进行改善,并对大学生进行思想、个性、品德、素质、修养等方面的培养和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其次,人文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结合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点的产物。人文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意识方面的教育,促进大学生人格的塑造,同时也适应大学生的成长特点。大学生思想方面的教育部分领域,所以语文人文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结合,可以帮助大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思想意识,从教学育人的角度出发,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
最后,在大学生教育中将人文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在一起,有助于高校教育教学发挥更好的时效性。对当前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为人文教育增加色彩,为专业知识教育增加色彩,使其不再教条化和书面化,让大学生更加容易地接受学校的教育活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人文教育,在我国古代具有影响力的儒家思想,就是人文思想的重要体现,儒家思想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人文教育的出发点,重点对人的品格、人性、道德、修养进行培养,当代的人文教育是对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将我国传统的精神文明和人文精神进行弘扬。而思想政治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等思想精神的教育,将人文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在一起,是当前大学生教育下的产物,促进高校教育时效性的发挥,推动大学生个性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有效进行,因此需要将语文人文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在一起。
三、人文教育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体现
教学目标的统一性,教学内容的融合性,教学方法的互补性以及教学功能的相通性,是人文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虽然如此,人文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在教学内容侧重点和价值取向强弱上还是有不同之处,但是人文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有很多的启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人文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教育中有着相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功能,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人文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侧重点和价值取向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人文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很多的启示。在当前高校大学生教育中人文教育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进行的主要体现有:
(一)人文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中责任感、使命感、道德感教育的基础
人文教育可以促进责任感、道德感和使命感的提高,这种促进作用主要是依靠人文教育长时间积累的人文知识、人文文化以及人文精神,在社会道德和情感的基础上,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其责任感、使命感以及道德感。不管是学习何种专业的大学生,都要认真学习自己祖国的文化和历史,通过学习了解和体会祖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博大精深,增强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将道德主义精神植入大学生的内心,使其将个人融入到祖国的发展中。
(二)人文教育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中情操、人格等的形成和锻炼
人是世界上情感最复杂的动物,在其情感中有个性也有共性,大学生是国家发展的未来,是年轻一代,他们的情感非常充沛,有旺盛的精力,但是大学生的阅历少,他们的情感过于稚嫩,对其进行人文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形成积极的、健康的情感,将大学生的情感调节能力进行提高,在人文知识人体系的前提下,形成一个健康的价值体系,追求人生的真善美。
(三)对大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人文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目标一样,让大学生形成健康的、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大学生是即将进入社会的一个群体,在其进入社会之前需要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世界观等的教育,让大学生在面对一件事情时,可以理性对待,避免进入社会出现一个极端的行为和情感。让大学生学习国家发展的历史,正确处理个人和社会、自然之间的关系,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