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企业财务分析报告

企业财务分析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企业财务分析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企业财务分析报告范文第1篇

一、要清楚明白地知道财务分析报告阅读的对象(内部管理报告的阅读对象主要是公司管理者尤其是领导)及报告分析的范围

财务分析报告阅读对象不同,报告的写作应因人而异。比如,提供给财务部领导可以专业化一些,而提供给其它部门领导尤其对本专业相当陌生的领导的报告则要力求通俗一些;同时提供给不同层次阅读对象的分析报告,则要求分析人员在写作时准确把握好财务分析报告的框架结构和分析层次,以满足不同阅读者的需要。再如,报告分析的范围若是某一部门或二级公司,分析的内容可以稍细、具体一些;而分析的对象若是整个集团公司,则文字的分析要力求精练,不能对所有问题面面俱到,集中性地抓住几个重点问题进行分析即可。

二、了解读者对信息的需求,充分领会领导所需要的信息是什么

记得有一次与业务部门领导沟通,他深有感触地谈到:你们给我的财务分析报告,内容很多,写得也很长,应该说是花了不少心思的。遗憾的是我不需要的信息太多,而我想真正获得的信息却太少。我们每月辛辛苦苦做出来的分析报告原本是要为业务服务的,可事实上呢?问题出在哪?我认为,写好财务分析报告的前提是财务分析人员要尽可能地多与领导沟通,捕获他们“真正了解的信息”。

三、财务分析报告写作前,一定要有一个清晰的框架和分析思路

财务分析报告的框架具体如下:报告目录—重要提示—报告摘要—具体分析—问题重点综述及相应的改进措施。“报告目录”告诉阅读者本报告所分析的内容及所在页码:“重要提示”主要是针对本期财务分析报告在新增的内容或须加以重大关注的问题事先做出说明,旨在引起领导高度重视:“报告摘要”是对本期报告内容的高度浓缩,一定要言简意赅,点到为止。无论是“重要提示”,还是“报告摘要”,都应在其后标明具体分析所在页码,以便领导及时查阅相应分析内容。以上三部分非常必要,其目的是,让领导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对财务分析报告的整体性认识以及本期报告中将告知的重大事项。“问题重点综述及相应的改进措施”一方面是对上期报告中问题执行情况的跟踪汇报,同时对本期报告“具体分析”部分中揭示出的重点问题进行集中阐述,旨在将零散的分析集中化,再一次给领导留下深刻印象。

“具体分析”部分,是报告分析的核心内容。“具体分析”部分的写作如何,关键性地决定了本报告的分析质量和档次。要想使这一部分写得很精彩,首要的是要有一个好的分析思路。例如:某集团公司下设四个二级公司,且都为制造公司。财务分析报告的分析思路是:总体指标分析—集团总部情况分析—各二级公司情况分析;在每一部分里,按本月分析—本年累计分析展开;再往下按盈利能力分析—销售情况分析—成本控制情况分析展开。如此层层分解,环环相扣,各部分间及每部分内部都存在着紧密的勾稽关系。

四、财务分析报告一定要与公司经营业务紧密结合,深刻领会财务数据背后的业务背景,切实揭示业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财务人员在做分析报告时,由于不了解业务,往往闭门造车,并由此陷入就数据论数据的被动局面,得出来的分析结论也就常常令人啼笑皆非。因此,有必要强调的一点是:各种财务数据并不仅仅地通常意义上数字的简单拼凑和加总。每一个财务数据背后都寓示着非常生动的增减、费用的发生、负债的偿还等。财务分析人员通过对业务的了解和明察,并具备对财务数据敏感性的职业判断,即可判断经济业务发生的合理性、合规性,由此写出来的分析报告也就能真正为业务部门提供有用的决策信息。财务数据毕竟只是一个中介(是对各样业务的如实反映,或称之为对业务的映射),因而财务数据为对象的分析报告就数据论数据,财务分析报告的重要质量特征“相关性”受挫,对决策的“有用性”自然就难以谈起。

五、财务分析报告的分析手法

(一)分析要遵循差异—原因分析—建议措施原则。因为撰写财务分析报告的根本目的不仅仅是停留在反映问题、揭示问题上,而是要通过对问题的深入分析,提出合理可行的解决办法,真正担负起“财务参谋”的重要角色。唯此,报告的有用性或分量才可能得到提高和升华。

(二)对具体问题的分析采用交集原则和重要性原则并存手法揭示异常情况。例如,某公司有36个驻外机构,为分析各驻外机构某月费用控制情况和工作效率,我们以“人均差旅费”作为评价指标之一。在分析时,我们采用比较分析法(本月与上月比较)从增长额(绝对数)、增长率(相对数)两方面比较以揭示费用异常及效率低下的驻外机构,我们分别对费用增长前十位(定义为集合a)及增长率前十位(定义为集合b)的驻外机构进行了排名,并定义集合c=a∩b,则集合c中驻外机构将是我们重点分析的对象之一,这就是“交集原则”。然而,交集原则并有一定能够揭示出全部费用异常的驻外机构,为此“重要性原则”显得必不可少。在运用交集原则时,头脑中要有重要性原则的意识;在运用重要性原则时,同样少有了闪集思想。总而言之,财务分析人员要始终“抓重点问题、主要问题”,在辩证法上体现为两点论基础上的重点论。

(三)问题集中点法亦可称之为焦点映射法。这种分析手法主要基于以下想法:在各部分分析中,我们已从不同角度对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零散分析。这些问题点犹如一张映射表,左边是不同的分析角度,右边是存在问题的部门可费用项目。每一个分析角度可能映射一个部门或费用项目,也可能是多个部门或费用项目。由于具体到各部分中所分析出来的问题点还不系统,因而给领导留下的印象比较散乱,重点问题不突出;而领导通过月度分析报告,意在抓几个重点突出的问题就达到目地了。故而财务分析人员一方面在具体分析时,要有意识地知道本月可能存在的重点问题(在数据整理时具有对财务数据敏感性的财务分析人员能感觉到本月可能存在的重大异常情况),另一方面要善于从前面零散的分析中筛选出一至两个焦点性问题。

六、财务分析报告在分析过程中应注意的其它问题

(一)对公司政策尤其是近期来公司大的方针政策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在吃透公司政策精神的前提下,在分析中还应尽可能地立足当前,瞄准未来,以使分析报告发挥“导航器”作用;

(二)财务人员在平时的工作当中,应多一点了解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尤其是尽可能捕捉、搜集同行业竞争对手资料。因为,公司最终面对地是复杂多变的市场,在这个大市场里,任何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或行业竞争对手政策的改变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公司的竞争力甚至决定着公司的命运;

(三)勿轻意下结论。财务分析人员在报告中的所有结论性词语对报告阅读者的影响相当之大,如果财务人员在分析中草率地下结论,很可能形成误导。如目前在国内许多公司里核算还不规范,费用的实际发生期与报销期往往不一致,如果财务分析人员不了解核算的时滞差,则很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

企业财务分析报告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会计报告 分析

1.前言

企业的财务报告是企业对外提供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文件,它是企业股东、经营者、债权人和潜在的投资者了解和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和发展水平的主要信息来源。为了使财务会计报告的使用者能够理解和掌握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所揭示的真正经济内涵,我们就必须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其进行综合的分析。

2.企业经营者业绩的分析

财会会计报告的使用者对企业的经营情况是比较关注的,比如:收入和利润指标完成的情况如何?同以前年度同期相比有何变化?

2.1企业收入的构成情况分析

企业的收入主要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其中主营业务收入是企业最重要的收入指标,对该指标的分析,可采用本期收入和以前年度同期相比较,一般使用最近三年的数据为好。在主营业务收入分析过程中还要注意各收入项目在收入总量中所占的比重,以便了解企业主营业务在同行业中的地位和发展前景。主营业务收入应占有企业总收入的绝对份额,否则,该企业被认为是处于非正常经济状态或主营业务不突出。

2.2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就是企业赚取利润的能力,不论是投资人、债权人还是企业经营者,都日益重视和关心企业的盈利能力。通常使用的主要指标有销售净利率、销售毛利率、资产净利率和净值报酬率,通过对指标的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的盈利水平和企业发展前景。指标中资产净利率是一个综合指标,反映企业资产利用的综合效果,企业的资产的由投资人或举债形成的。净利润的多少与企业资产多少、资产结构、经营管理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正确评价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挖掘提高利润水平的潜力,可以用该指标与本企业前期、与计划、与本行业水平好本行业内先进企业进行对比,分析形成差异的原因。影响资产净利率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产品的价格、单位成本的高低、产品的产量好销售数量、资金占用量的大小等影响。

3.资产管理效率分析

3.1应收帐款周转率分析

通常可采用帐龄分析法,重点分析应收帐款的质量状况,评价坏帐损失核算方法的合理性,对于呆帐和坏帐,还要具体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3.2存货周转率分析

存货的流动性,将直接影响企业的流动比率,因此存货周转率是衡量和评价购入存货、投入生产、销售收回等各环节管理状况的综合性指标。它是销售成本被评均存货所除而得到的比率,叫存货的周转次数,一般来讲,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存货的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换为现金和应收账款的速度越快。

3.3三大资产(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和总资产)周转率分析

看企业对资产的使用效率,衡量企业运用资产赚取收入的能力,是否有不良资产。

4.偿债能力分析

偿债能力是债权人最关心的,鉴于对企业安全性的考虑,也越来越受到股东和投资者的普遍关注。企业的偿债能力主要是通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股东权益比率和利息保障倍数来进行。

4.1流动比率分析

一般情况下,流动比率为2时比较理想,但对不同行业有不同的要求。如:非生产性企业,由于存货较少,流动性资产主要是现金和变现能力较强的应收帐款,其流动比率较低也是合理的。

4.2速动比率分析

一般而言,速动比率1比较适合,但由于流动资产中有可能存在帐龄较长的应收帐款,所以企业的实际偿债能力会受到影响。该指标是用企业的速动资产,即用货币资金、短期证券、应收票据和信誉好客户的应收帐款来反映和衡量企业的变现能力及短期偿债能力的大小,能客观地评价企业的变现能力和短期偿债能力。

4.3资产负债率分析

一般来说,资产负债率为60%较适宜,比率过低,说明企业负债经营的意识不强,比率过高,企业的财务风险太大。

4.4股东权益比分析

对于股东权益比,该指标值大,说明高风险的财务结构,债权人利益的保障程度较低;而该指标的值小,是低风险的财务结构。

4.5利息保障倍数分析

利息保障倍数说明的企业利润偿还借款利息以后还有多大盈余,该指标值越高,企业的经营风险越小,偿还债务的能力就越强。

5.现金流量分析

对现金流量表的分析,有助于报表使用者了解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现金流入、流出的信息及变动的原因,预测未来期间的现金流量,判断企业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对现金收支进行调节的余地。

5.1现金流量与销售收入比分析

该比率说明了每实现一元销售收入所获得的现金流量,比率越高,说明企业经营产生现金流量的效果越好,支付能力越强。

5.2现金流量与营业利润比分析

该比率说明了每实现一元营业利润所获得的现金流量,比率越高,表明企业实现帐面中流入现金的利润越多,企业的营业质量越高。

5.3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比分析

该比率说明了每实现一元净利润中所获得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的数量,反映企业净利润的收现水平及企业分红派息的能力。

5.4资产的现金净流量回报率分析

该比率反映了每一元资产所获得的现金流量,比率越高,说明企业资产的利用效率越高。

5.5负债现金流量比率分析

由于有利润的年份不一定有足够的现金来偿还债务,所以,利用

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负债现金流量指标,能充分体现企业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净流入可以在多大程度上保证偿还当期流动负债。

6.对财务会计报表附注的分析

6.1对或有事项的分析

为或有事项的后果尚需待未来该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才能予证实,所以企业一般不应确认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但这些事项可能导致企业资金的损失,是企业潜在的财务风险,必须在报表中披露。

6.2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分析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对企业来说有有利的和不利的方面,财务报告报告使用者通过对日后事项的分析,可以快速判断这些重要事项将对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还是企业将遭受重大的经济损失。

6.3关联易分析

企业的关联易,是关联企业之间为达到某种目的而进行的交易。我们应着重了解其交易的实质,了解企业被交换出去的资产是否是企业的非重要性资产,而被交易进来的资产是否能在未来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企业财务分析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词:企业财务 会计报告 发展分析

在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和以知识驱动为基本特征的崭新的经济时代。对于企业所处的财务环境受整个经济环境的影响,也发生了较大的变革。财务与会计作为企业中一项重要的管理活动,如何面对变化的环境,更好地发挥其职能作用是需要我们不断研究的一个课题。

一、目前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存在的问题

1.信息的不完整,不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现行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信息的不完整性。这是由于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使用者大大增加,除了企业直接投资者,债权人外,还有政府、顾客、社会伙伴、社会公众等。而现行的企业财务报告由于在向使用者提供时通常不会报告与交易无关却于某方非常重要的会计信息,因此对某方面信息的缺乏,即时不会影响与之相关的利益方,但是对企业日后的经营决策,其他使用者的使用有着消极影响,因此无法满足各利益方的需求。

2.非实时性。现行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大多侧重历史数据的统计,因为是一种非实时性的记录,因此其时效性受到很大的影响。尤其是一些企业的财务会计报告周期较长,时限过宽,年度报表要求年度末四个月报出,可想而知这样的信息的滞后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及相关方面的快速决策、投资评估等经营组织的需要。基于这样的信息所做的决策的可靠性也就大大降低。

3.信息不确定性,可靠性较低。一方面表现在现有技术的发展,还不可靠的计量人力资源、知识产权等这样的软资产;另一方面,财务报表项目内容中本身就存在估计判断的成分,难以确定数字准确表达其涵盖意义;再者,现行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还有粉饰的成分存在,虽然会计提供单一准确数字的报表,但是不同使用者根据自己需要对之进行的不同再分析,再加工,再粉饰,进一步降低了报告的可靠性。

4.侧重总结,忽略分析,缺乏预见性。正如我们所知道,现行财务会计报告侧重于历史数据的总结,大多只是各种报表,数字的罗列,虽然经过会计信息的处理和分析,但是这种基于历史成本的会计报告无法具有对未来企业发展决策状况的分析,缺乏预见性,无法预见可能出现的经营风险,尤其是对价格波动性强的金融工具,无法呈现及时的预警,致使监督管理部门或者企业造成决策失误等严重后果。

5.过分强调利润分析,忽略其他信息。这些信息一方面包括资产负债的分析,企业实际现金流量状况等财务信息,一方面也包括企业的社会声誉、社会责任、以及货源,销售等渠道的相关信息。也就是说从现行报告上看,使用者无法通过这些方面的信息展示了解该企业的财务状况。这也是现行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局限。

6.会计行为缺乏规范和制约。会计行为对财务会计报告的影响不言而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企业制度的普遍推行,对会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会计行为规范必须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另一方面,目前一些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存在着粉饰行为甚至是弄虚作假,这是谋求企业短期利益或者私人利益,忽视长期利益,国家利益的行为。实际情况是,目前存在的会计规范得不到遵循、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大多与领导行为不当、缺乏外部监管具有紧密的联系。

二、规范和完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

1.现行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需要规范。使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的道路。其目的就是为了保证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和完整,使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同时,规范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提供不是会计人员个人行为,企业负责人也应该对其质量负责。

2.现行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还需进一步完善。由于现行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分析流于形式,无论是内容还是方法都不够深入,因此应该完善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不仅是一个体系,更是一个创新的体系。完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体系,首先,应明确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这个目标应该定位于为国家、企业、债权人、公众提供真实、准确、及时、完整的财务信息。其次,完善现行的财务分析的八比率指标的指标体系基础上创新深入的分析指标和方法,建立起适应新经济形势下比较通行的指标模版。

三、未来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发展

1.未来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目前,我国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大多建立在受托责任占主导地位的目标之上,然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变革的深入和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以及我国加入wto后面临的世界性的挑战,通过财务会计报告披露的未来发展前景,盈利预测、现金流量信息,企业信用评估等信息,吸引更多资本和投资者,就成了更高的目标。

2.未来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方式。随着网络迅猛发展,网络化的经济生活已经逐步展开。未来企业财务报告将从信息表格载体,到传输方式,再到查询阅览方式都将向网络转移。未来的企业财务报告的载体将不仅仅依赖于纸张这种不易存储的物质,而更多的依赖于磁介质或者光电介质等。网络传输、阅览、搜索将加快财务会计报告查询速度,同时财务信息的记录与表述也不仅仅靠文字、表格或数字,将会出现图片、音频与视频等多媒体形式的载体。

3.信息量增大。未来信息量逐渐增大,必然会造成信息的冗余,甚至出现信息的混乱。对于企业外部使用者来说,有些信息是不必要的也是无意义的,但是对于企业内部又是不可缺少的。因此,对于财务会计报告的信息量管理也是未来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特点。财务会计报告的外部使用者可以通过一种交互式的报告来获取信息,由于权限的设置,可以查询局域信息而不涉及到无关的冗余信息。

企业财务分析报告范文第4篇

【关键词】财务报告;分析

1.概述

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最终反映在财务会计报告上,为了使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能够理解和掌握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所揭示的经济内涵,就必须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其进行综合的分析。企业的财务会计报告主要由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组成。

2.财务会计报告分析的主要方面

财务报告分析的主体是财务报告的使用者,主要包括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经营管理者、政府经济管理部门、注册会计师等。如何对这些会计报表及附注进行分析,本人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2.1 企业经营业绩分析

财会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的经营情况是比较关注的,比如收入、利润等指标完成情况如何,同以前年度同期相比有何变化等。具体分析,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1 分析企业收入的构成情况

企业收入中的主营业务收入是最重要的收入指标,对该指标的分析,一般采用最近三年的数据比较,从中可看出企业经营是否稳步发展,同时主营业务收入应占企业总收入的绝对份额,否则,该企业应被认为是处于非正常经营状态或主营业务不突出,其经营业绩是不稳定的。

2.1.2 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

企业经营业绩的好坏最终通过企业的盈利能力来反映,财务报告使用者都非常关心企业的盈利能力,并重视对利润率及其变动趋势的分析与预测利润指标是最重要的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之一,如果营业利润占在企业利润总额中主要份额,就可看出企业利润来源较稳定。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主要有销售利润率、资产总额利润率、股东权益利润率、每股利润及每股股利等。

2.1.3 分析成本费用对企业利润的影响

成本费用主要有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在收入一定的条件下,成本费用越低,企业的营业利润就越大,反之亦然。一般用成本费用利润率来反映经营耗费与经营成果之间的关系。该指标表明每付出1元成本费用可以获得的利润,该指标越高,反映企业获得利润的能力越强,反之则反映企业获得利润的能力越弱,企业效益越差。

2.2 资产管理效率分析

企业的资产使用效率越高,周转速度越快,反映了资产的流动性越好,偿还债务的能力越强。对资产管理效率的分析,主要是通过应收帐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投资报酬率等指标衡量。

应收帐款周转率应重点分析应收帐款的质量状况,对于呆死帐,还要具体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存货周转率主要是将这一指标与同行业和企业以前年度同期进行比较,找出影响存货周转率水平的根本原因来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改善。

投资报酬率的分析主要是看投资期限和投资回收期,从而可知企业的投资是否有效,投资风险的程度有多大。

2.3 偿债能力分析

偿债能力是债权人最关注的,也越来越受到投资者的关注。企业的偿债能力衡量指标主要是通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等。

(1)一般情况下,流动比率为2时比较理想。但非生产性企业,流动性资产主要是现金和变现能力较强的应收帐款。其流动比率较低也是合理的。

(2)一般而言,速动比率1比较适合。该指标是用企业的速动资产,即货币资金、短期证券、应收票据和信誉等级较高客户的应收帐款来反映企业的变现能力及短期偿债能力。该指标剔除了与现金流量无关的因素,能较为客观地评价企业的变现能力和短期偿债能力。

(3)一般来说,资产负债率为60%比较适宜。比率过低,说明企业负债经营的意识不强,比率过高,企业的财务风险太大。

2.4 现金流量分析

财务报告使用者主要通过现金流量表了解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现金流入、流出的信息及变动的原因,预测未来期间的现金流量,揭示企业盈利水平与现金流量关系,反映企业经营是否健康。由于现金流量的客观性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对现金流量的分析,可以对其他指标的分析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

2.4.1 现金流量与销售收入比

该比率表明了每实现一元销售收入所获得的现金流量。比率越高,说明企业经营产生现金流量的效果越好,支付能力越强。

2.4.2 现金流量与营业利润比

该比率表明了每实现一元营业利润所获得的现金流量。比率越高,表明企业实现帐面中流入现金的利润越多,企业的营业质量越高。

2.4.3 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比

该比率表明了每实现一元净利润中所获得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的数量,反映企业净利润的收现水平及企业分红派息的能力。

2.5 企业成长能力的分析

企业成长能力分析是对企业扩展经营能力的分析,是用于考察企业通过逐年收益增加或通过其他融资方式获取资金扩大经营的能力。企业成长能力分析的目的是为了说明企业的长远扩展能力,企业未来生产经营实力。分析判断企业成长能力的指标主要有主营业务增长率、主营利润增长率和净利润增长率。

2.5.1 主营业务增长率

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这一指标可以较好地考查企业的成长性。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高,表明企业核心业务的市场竞争力强,业务扩张能力大。一家企业具备成长性,基本上应能连续几年保持30%以上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

2.5.2 主营利润增长率

主营利润稳定增长且占利润总额的比例呈增长趋势的企业正处在成长期。但如果企业尽管年度内利润总额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但主营业务利润却未相应增加,甚至大幅下降,表明这样的企业的利润来源于非核心业务,具有不稳定性,可能蕴藏巨大的风险。

2.5.3 净利润增长率

净利润是公司经营业绩的最终结果,净利润的增长是公司成长性的基本特征。净利润增幅较大,表明公司经营业绩突出,市场竞争能力强。反之,净利润增幅小甚至出现负增长也就不具有成长性。

2.6 财务会计报表附注的分析

由于会计报表中所规定的内容只能提供定量的财务信息,而会计报表附注作为会计报表的重要补充,对会计报表不能包括的内容或者披露不详尽的内容作进一步的解释与说明,所以对这些事项的关注及分析可以帮助报告使用者进一步了解企业动态,从这些附注中找出企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潜力,从而作出相关决策。这些附注对财务报告使用者来说有价值的事项主要包含或有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和关联易。

2.6.1 对或有事项的分析

企业的或有事项指可能导致企业发生损益的不确定状态或情形。因为或有事项的后果尚需待未来该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才能予以证实,所以企业一般不确认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但应在报表中披露。常见的或有事项包括已贴现商业承兑汇票形成的或有负债、未决诉讼、仲裁形成的或有负债、为其他单位提供债务担保形成的或有负债等,这些事项都可能导致企业资金的损失,是企业潜在的财务风险。如果企业的或有负债事项较多且金额较大,则表明企业存在较大的潜亏因素,财务报告使用者就需要高度关注此类事项,谨慎做出决策。

2.6.2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指自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需要调整或说明的事项。这些事项对企业来说存在有利的和不利的方面,财务报告使用者通过对日后事项的分析,可以判断这些重要事项将对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还是企业将遭受一定的经济损失。

2.6.3 关联易

企业的关联易,是关联企业之间为达到某种目的而进行的交易。对这些交易,我们应着重了解其交易的实质,了解企业被交换出去的资产是否是企业的非重要性资产,而被交易进来的资产是否能在未来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3.结语

总之,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分析是一项非常重要和细致的工作。目的是通过分析,找出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评判当前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状况和偿债能力,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财务报告使用者可通过分析,从不同的角度了解企业的相关信息,从而为各自的目的对企业作出比较科学的判断和相应的决策。

参考文献:

[1]杨靖,李克桥,田小凤,王淑珍.加强会计规范提高会计信息质量[J].江苏省苏州市:集团经济研究杂志社,2006.

企业财务分析报告范文第5篇

财务报告是反映每一个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的书面文件,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财务状况变动表(或是现金流量表)、损益表、附表及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状况说明书。企业财务报表的主要目标就是向财务报告的使用者,包括企业内部、企业外部、上级部门等相关人员,提供与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全面反映出企业的管理中对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财务报告的真实、有效能够帮助企业的报告使用者及时发现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数据依据。报表的使用者通过对财务报表的分析,使企业的投资者或债权人做出决定是否继续投资或继续持有企业的股份,而对于一些潜在的投资者而言,通过对财务报告的分析来决定其资金的去向。另外,财务报告还可以为银行等金融机构了解企业资金的使用情况与贷款的偿债能力提供资料。但是,企业的财务报告在使用过程中并不是十分准确的,例如:财务报告信息的严重失真、对财务报告的粉饰、对财务报告分析方法的局限性等都将严重影响报告使用者的判断与决策。本文将就现代企业财务报告分析与评价存在的局限性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二、财务报告分析与评价的局限性分析

财务报告中的数据是进行财务分析与评价的基础,但是财务报告数据的局限性严重影响着财务分析与评价的局限性。

(一)数据可比性方面存在的局限性

《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对可比性原则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主要是指:企业的会计核算应该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核算的口径应当一致,相互之间可比。一般来说,在财务分析中经常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关的经济指标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其进行数量上的比较,通过比较找出存在的差距,并认真分析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从而利用数据说明存在差异的性质与程度。现代企业在实际工作中一般采取:实际数与计划数相比较、实际数与定额数相比较、本期的实际数与上期的实际数相比较、实际数与国内外同行业先进水平相比较。当企业以实际数与计划数相比较时,主要是为了检查企业制定计划的实施情况;当企业以实际数与定额数相比较时,主要是借助这些数据来检查企业对定额的执行情况;当企业以本期的实际数与上一期的实际数进行比较时,主要是为了借助这些数据对有关指标在不同时期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从分析结果中找出变化的规律,为企业的发展决策、战略发展目标的确定奠定基础;当企业以实际数与国内外同行业进行比较时,主要是为了从中找出企业在同行业中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差距,从而帮助企业找出差距,赶超国内外同行先进水平。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企业财务报告中的数据是否存在可比性还受到很多条件的制约,而很多企业在比较时对这些影响对比的数据因素往往考虑不全。

(二)数据可靠性方面存在的局限性

真实可靠的数据资料能够为企业的决策提供真实的信息。但是,财务报告数据的可靠性经常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从而出现虚假会计信息、粉饰会计报表的现象。这就造成企业分析与评价会计报表时存在着对数据真实性、可靠性的局限。造成这种数据真实性、可靠性局限的因素有很多,主观因素:主要是指企业在会计方法的选择上存在主观因素的而影响,企业选择的会计方法不同,必然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客观因素:一直以来,会计核算主要是以币值的稳定作为假设的。即:假设在经济活动中不存在通货膨胀的情况,即使出现通货膨胀,其变动的幅度也比较小。此时企业财务核算遵循的是历史成本原则。但是,一旦出现通货膨胀的问题,就会造成物价上涨,而物价上涨的幅度是不可能以物价下跌的部分相互抵消的。可见如果在出现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企业仍旧使用历史成本原则,最终的结果将导致企业财务报表中所提供的数据的真实性就值得质疑。另外,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果存在一些偶然的事件,那么也会影响到企业会计报告中的数据产生差异。例如:向外界的捐赠、由于发生自然灾害等导致企业发生的损失等。这些都是造成企业财务报告数据不真实、不可靠的客观因素。

(三)分析方法与评价指标本身对财务报告的局限性

企业财务报告的分析方法主要是比较分析与比率分析法。但是,无论是采取哪一种方法,都是依照企业的财务报表所反映的情况进行分析的。虽然在分析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也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但是,这种分析已经是对企业的事后分析,也许企业的这些不良情况已经发生了,即使企业再采取补救措施也是为时已晚、时过境迁了。另外,这两种方法不论哪一种都是站在发现问题、找出差距的角度来分析的,对于问题的解决束手无策。另外分析指标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各项评价指标之间缺乏统一的评判标准、有的指标的计算公式还没有一个标准化的比较、还有的指标是经过人为粉饰后出现在报表中的、各项指标所反映的只是最终的结果,而对于这些结果产生的原因与过程无法得到体现。

三、影响企业财务报告数据的主要因素

(一)会计政策对财务报告数据产生的影响

所谓会计政策主要是指在企业在处理各种会计业务或编制会计报表时,企业会计人员必须遵守的原则、惯例、基础、规则、或程序的总称。会计政策是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根据本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与市场体制下对企业会计核算的要求所做出的一种政策性的规定。但是,每一家企业的生产状况与经营环境各不相同,因此,在编制会计报告时所依据的会计政策也不尽相同。可见,会计政策的实施与执行将对企业的财务报告数据产生直接的影响。目前,我国现行的会计制度中对一些会计政策做出了可自行选择的范围规定。例如:存货成本的计价方法,企业就可以根据自己的经营状况选择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认定法等进行统计。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采用的方法不同将直接影响到“损益表”中的存货项目与销货成本项目。再例如:折旧的计提,企业也可以根据自身的经营状况来选择直线法、加速折旧法来完成对折旧的计提。当然,企业选取的折旧方法不同,在损益表中对应的“销货成本”与资产负债表中对应的“累计折旧”与“固定资产净值”项目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我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这一点。对于企业的同一台机器设备,当我们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计提折旧时,产生的效果是不同的。假如:企业的某台固定资产的原价为200000元,耐用的年限为4年,这四年中不包含折旧的销货成本为500000元,而企业每年的销售收入为1000000元。如果我们采用固定资产使用的直线法来计提折旧,要比快速折旧法下计提的折旧小。因此,销货成本较低,而利润比较高。

(二)通货膨胀对会计报告的影响

虽然会计核算中假设不存在通货膨胀现象,即使存在也不会造成太大的变动,但是,在世界范围内,通货膨胀现象是十分普遍的。特别是在二战之后,通货膨胀现象有增无减。在我国,也曾经发生过通货膨胀,例如: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出现物价持续上涨的情况,通货膨胀现象较为严重。面对这种情况,如果企业的会计核算中依旧采取历史成本的计价原则,那必然会对企业会计报告中的数据带来影响,存在较大的虚假性。其实,通货膨胀的发生也会对企业的资产负债表的可靠性带来影响。对于企业的货币资产来说,物价的上涨必然导致企业实际购买力的下降,而此时企业的财务报告中所列出的资产额与实际购买力是一致的。而对于企业的实物资产恰恰相反,实物资产按照历史成本来反映,所代表的是企业在不同时期货币购买力的购置价格,物价的持续上涨使得实物资产的现实价值远远超过了它的账面价值。因此,实物资产的价值反映的价值偏低的现象十分常见。越是历史悠久的企业这种资产低估的现象越是严重。

(三)期后会计事项对财务报告产生的影响

这主要是指,在企业的会计期间终了以后,即:编制完会计报告之后,还会发生很多影响会计报告效果的事项。一般来说,这种事项主要包括两种情况:第一种:对本期的会计报告产生影响的事项。这主要是指在会计期间内对这些事项并不完全了解,而在企业编制完成会计报表后才了解。例如:企业的一个大客户由于经营不善或其他原因而在企业核算的本会计期间内出现了破产的事项,那么企业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很可能出现高估、坏账费用出现低估的问题。第二种:严重的影响了企业资产负债表计价的连续性或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关系、甚至是严重影响以前会计年度所陈报的与本期的预测活动相关的事项。这些事项虽然并未对企业本期的财务报告造成直接的影响,但是已经使企业的经营情况发生了改变。

四、现代企业财务报告分析与评价局限性的对策

(一)增加数据的可比性

这就要求企业在分析与评价财务报告时“去异求同”,将那些存在的不同的会计方法导致的差异从中剔除掉,将一些特殊的、个别的事项剔除掉,在比较时最好选择同企业、同行业、同规模、同地区的情况进行分析比较。

(二)将物价的变动考虑其中

在核算时即使是按照了历史成本计价的原则来核算的,但是分析时也必须将物价变动的因素考虑在内,采用现实重置成本将各种数据按照物价指数进行调整后进行比较。

(三)综合运用各种分析方法

在分析与评价时可以将不同的方法进行综合的运用,例如: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比较分析与比率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纵向分析与横向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总量分析与个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便每一种方法之间相互取长补短。

(四)及时进行财务分析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