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语言调查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网络语言 中学生 调查
2010年6月8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中国互联网状况》白皮书。白皮书指出,中国政府大力倡导和积极推动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和广泛应用。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快速发展与普及,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互联网使用人口最多的国家。白皮书还指出,未成年人已成为中国网民的最大群体,截至2009年底,中国3.84亿网民中,未成年人约占1/3,互联网对未成年人成长的影响越来越大。①
与网络迅速发展相伴随的网络语言的流行,引起了语言、教育等多方面专家的重视,很多学者对于网络语言在中学生群体中的流传,以及网络语言对语言规范化的负面影响表示担忧。为了了解中学生对网络语言使用的真实情况,我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对甘肃省兰州市高中生进行了初步调查。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并辅以个别访谈,对象是独立高中高一年级和高二年级的在校学生,共150人,其中男生占46.67%,女生占53.33%,共发出问卷150份,收回150份,有效问卷150份。
一、网络使用的基本情况
高中生由于课业负担较重,上网时间受限,因此,上网时间段主要集中在晚上和周末。调查显示,平均每天上网时间在0至3小时有146人,占总调查人数的97.33%;3至6小时有3人,占总人数的2.00%;6至9小时有1人,占0.67%;9小时或以上为0。
二、网络语言使用的基本情况
1.学生对网络语言的熟悉程度。
调查中,对网络语言“很熟悉”的学生占8.00%,“基本清楚”的占37.33%,“略知一二”的占48.67%,“完全不清楚”的占6.00%。调查者列举了“贾君鹏,你妈妈叫你回家吃饭”、“杯具”、“打酱油”、“ORZ”、“濉钡冉三十个网络流行词语,对学生经常使用的网络流行语个数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见表1)
表1 学生使用过的网络流行语个数
由表1看出,超过半数的学生只使用过十个以内的网络流行语,可见,学生对于网络流行语并不是非常熟悉。
2.学生使用网络语言的场合。
表2 使用网络语言的场合
数据显示,网络流行语大多是作为一种特定场合的交流工具而存在,如在“和同龄人的交谈中”使用,调查者通过访谈了解到,在学生群体中,这是一种“共同话语”的体现,即在网络时代下,当你的同学和朋友在聊天中部分地使用到了网络流行语,而你对其一无所知,你们可能会在某种程度上丧失了共同话语,从而造成交流障碍。在游戏、博客或者论坛中使用网络流行语,则是基于网络这样一个特殊的交流环境。在作文中使用网络流行语的人数为零,说明绝大部分的学生可以认识到,网络流行语是一种非正式语言,并且能够正确判断网络语言的使用环境。可见,网络流行语对中学生的语言使用并没有构成绝对的威胁和影响。对网络语言使用频率情况的调查又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一点。(见表3)
表3 学生使用网络语言的频率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偶尔使用和从不使用网络语言的人数占到了总人数的94.67%,经常使用网络语言的学生只有5.33%,说明网络语言并没有成为学生日常语言中的主流,而只是一种语言表达的补充形式。
3.学生对网络语言的态度。
表4 你自己对于网络语言的认识
表5 你周围人对网络流行语的态度
由以上两表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的学生对网络语言的流行使用保持比较中立的态度,绝对的反对批评和提倡表扬都只占有比较少的百分比。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对于一种新兴的事物,学生们大多都能表现出一种相对理性的态度。但另一方面也有一些潜藏的问题,比如,对该问题本身,学生并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而大多只是一种表面的感觉。在“你是否深究过这些流行语的出处与意义”的问题中,只有22.00%的学生选择了“是”,而78.00%的学生只是人云亦云,这也表明,在语言规范化问题上,一些学生不能够有全面的认识。(见表6、表7)
表6 你认为网络流行语不利于汉语规范,还是发挥了语言的魅力
表7 你认为什么样的语言才能算是规范的语言
张斌《新编现代汉语》(第二版)这样定义语言的规范:“语言的规范指的是在运用语音、文字、词汇、语法等语言系统的各要素的时候,来自语言体系的规定性……其中,词语的规范和语法的规范主要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规范,其标准有一定的模糊性;而语音的规范和文字的规范是在约定俗成的基础上的语言制度的规范,其标准是明确的。”②虽然,对于高中生来说,不可能对语言的规范有深入的学术上的认识,但是,在调查中,40.00%的学生仅以“使用人数”和“可以理解”作为规范语言的标准,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在网络语言日趋流行的时代背景下,想要减少网络语言对中学生语言规范化的负面影响,还得首先让学生对规范的语言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这就是教师和家长所应担当的重任。然而,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教师和家长对学生中网络语言的流行也只是采取了中立的态度,并没有特别的教育和指导。调查结果如下。(见表8)
表8 你的老师和家长对你使用网络语言采取怎样的态度
三、对学生使用网络语言情况的综合分析
(一)学生对网络语言的使用处于适度范围。
通过调查数据,我们可以看到,网络语言对于绝大部分的学生来说,呈现出“既不陌生,又不特别熟悉”的认知特点,即学生对网络流行语虽然不陌生,但认识范围有限,大多只是认识社会上比较流行、大众使用频率较高的流行语,是一种普遍的认识水平;另外,对于网络流行语,学生一般只是把它作为在某种特定场合使用或增加聊天趣味的交流工具,并没有对它表现出特别的兴趣和热情,更没有使它成为主流语言,以至影响正常交流。
(二)学生对网络语言有着比较理性的认识,但不够深入。
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对网络语言,保持中立态度。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学生们普遍认为网络语言新鲜、有趣,而它的流行也并没有给同学们的生活带来明显的负面影响。因此,没有必要对网络流行语“一刀切”,采取完全禁止的态度。同时,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够认识到网络语言是一种非规范的语言,不能够用于像作文这样的正式文体中,部分学生认识到网络语言的流行对语言的规范化有影响,不值得提倡,但是对于诸如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如何将这样的影响最小化、什么样的语言是规范的语言等问题的认识比较模糊。另外,我们还调查了学生对“是否赞同将网络语言规范化进入字典?”的态度,调查结果如下。(见表9)
表9 你是否赞同将网络语言规范化进入字典
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学生选择中立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一是觉得与自己无关,二是不清楚规范语言的标准,不知道如何进行判断。
四、对于学生使用网络语言的思考
(一)网络语言特点鲜明,流行在所难免。
网络语言大多具有言简意赅、形象生动、诙谐幽默等特点,很容易在大众中间流行,而对于猎奇心理较强,追求创新,张扬个性的中学生来说,网络语言更是有着极大的诱惑力,因此,中学生比较容易接纳并采用网络语言,网络语言在中学生群体中的流行在所难免。而在言论极大自由、网络语言普遍流行的时代背景之下,我们更不可能把学生隔绝在一个“规范语言”的真空之中,面对网络语言对语言规范化的负面影响,如果我们只是盲目地采用“堵”的办法,最后恐怕只能是走进死胡同,只有正确地“疏导”才能开拓新的天地。对于网络语言的流行,我们应该保持一种科学的、客观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要看到网络语言自身的缺陷和对于社会语言的负面影响,采取一定的办法和手段,将其降到最小,又要看到网络语言独特的优点,利用它来丰富我们的语言,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
(二)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网络语言,增强学生汉语规范意识。
要使学生正确、理性地对待网络语言的流行,教师的引导必不可少,尤其是中学语文教师,更是责任重大。首先,教师要让学生对什么样的语言是规范语言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使他们具备较高的辨别正误的能力,提高自身语文素养。另外,教师也要帮助学生树立规范使用语言的意识,使他们自觉维护语言的纯洁与健康,同时,也要使学生学会在不同的场合中选择适当的语言形式与他人进行交流。
注释:
①《中国互联网状况》白皮书.
②张斌.新编现代汉语(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第二版):515.
参考文献:
[1]彭巧燕,贺方春.网络语言与语言教育[J].教育探索,2007,(6):119-120.
[2]李娜.浅谈语文教学如何应对网络语言[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8):134.
[3]秦毓斌.初探网络语言对青少年的影响[J].科技致富向导,2010,(5):30-31.
[4]郭科研,金志茹.网络语言的优缺点与对待网络语言的态度[J].铜仁学院学报,2009,(11):48-49.
关键词:程序语言类课程;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现状调研
1 调查目的
广东省高等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于2007年1月至5月对省内高校的在校学生、一线教师、毕业生及企业进行了“广东省高等学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调查”,从不同角度为广东省高校计算机课程改革提供重要参考数据。在此调查报告的基础上,广东省教育厅高教处确立了广东省高校计算机公共课程改革的主导思想为“面向社会、针对岗位、强化能力、促进发展。”
自2009年起,我们在全省高校范围内开展“广东省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项目”立项建设工作,进一步推动广东省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当前,省内高校针对大学第一门计算机基础课程(即大学计算机基础),从教学资源、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地探索,并形成了行之有效地教学经验。
然而,程序语言类课程还存在教学内容没有体现基础课教学特征、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发现省内各高校程序语言类课程学习存在的问题,并形成指导性意见,广东省高等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于2009年11月至12月对省内10所院校进行了程序语言类课程教学现状调研。
2 调查问卷的设计
本次问卷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程序语言类课程教与学的现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基本信息。了解毕业生所在的学校层次、所就读专业及程序语言类课程开设时间。
2)教学现状。从授课课时、授课方式、考试方式、作业方式、教学方法、实验方式等多个方面了解程序语言类课程教学的现状。
3)学生的学习感受。收集学生对学习影响因素、后续课程设置的建议。
本次调查采用网上调查的方式,参与调查的学生人数为2244人,共回收有效问卷2195份,有效率为97.82%。
3 调查结果分析
3.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参与本次调查的学生分别来自中山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深圳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工业大学、东莞理工学院、广东行政职业技术学院、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等10所高校。其中本科院校学生占49.11%,高职院校学生占50.89%。
参与调查的学生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理科(26.61%)、工科(28.93%)、文科(14.67%)、经济类(25.83%)、医农类(2.96%)与音体美类(1.00%)。
3.2程序语言类课程开设与学时情况
统计结果表明,省内高校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课程有程序语言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VisualC++、C# 程序设计、VB程序设计、VFP数据库应用技术、Access数据库应用技术与Java程序设计7门课程。其中,学习人数最多的课程分别为C语言程序设计(41.6%)、VB程序设计(33.5%)与Access数据库应用技术(18.4%)。
63.33%的学生表示学校会在一年级开设程序语言类课程,而36.67%的学生则在二年级才学习程序语言类课程。
每门程序语言类课程在各校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学时存在差异,有的课程小于48学时,有的课程超过72学时。根据2009年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颁布《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程序语言类课程的实施课时数可为48~96学时。
但44.05%的学生认为在学时数内还不能很好地掌握课程学习内容,22.32%的学生认为在学时数内能掌握课程学习内容,认为学时数刚好的学生比例占33.62%。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方法还需进一步改进,进一步丰富课后自主学习资源,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的学习不仅仅局限在课堂及实验课的有效学习时间内。
3.3 程序语言类课程教学基本情况
3.3.1 课程教授方式与效果
统计结果表明,目前讲授程序语言类课程讲课形式多为使用多媒体课件配合上机演示讲授课程内容(63.19%),而且在讲授过程中也注意结合案例讲授相关知识内容(61.46%),并结合实用的小程序设计启发学生的学习(35.85%)。但同时有学生反映(25.92%)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只照着多媒体课件念,而缺乏必要的启发式提问与讨论:更有学生反映(12.94%)部分教师只会照本宣科,重复讲解书上的例子。
从整体教学效果看,31.4%的学生认为,他们之所以对本课程感兴趣,是因为教师可以将案例与专业知识相结合:24.6%的学生则认为其原因在于教师的讲解清晰。
程序语言类课程中包含大量程序设计抽象知识,从学生的学习效果来看,多媒体课件配合上机演示讲解课程内容有利于学生理解抽象的知识;而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还需通过具体的实例(最理想是结合不同专业使用程序语言解决专业问题的实例),由问题引出概念,并展示使用程序设计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
3.3.2 作业与考试的方式
统计结果表明,为了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培养程序设计能力,教师所采用的作业形式主要有书面作业(30.75%)和上机编写程序作业(69.25%)两种。而在完成作业的方式上,布置小组协同完成作业占18.68%,而81.32%的学生作业完成方式还是单独完成。程序设计课程应以上机作业为主,而通过小组协作完成一个编程任务,有利于学生互相促进学习,
在考试形式上,“笔试+机试”的方式最为普遍,占45.28%;只采用“笔试”形式的占28.47%,只采用机试形式的占“26.24%”。
3.3.3 实验教学与效果
程序设计语言类课程是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学生只有通过大量的编程训练,才能理解理论课所教授的知识点。但调查结果表明,41.78%的学生认为实验课程并没有配备实验讲义和实验指导用书,认为在实验课程中没有得到教师指导的学生占4.74%,偶尔获得老师的帮助与指导的学生占50.43%。由于缺乏老师的帮助与指导,43.33%的学生在实验课时并不知道自己的实验操作目标是否与教师的要求一致。
调查结果表明,目前程序设计语言类课程实验教学质量还有待提高。虽然受到授课班级人数多的客观条件限制,但授课教师还是必须先保证学生的实验课有指引性强的实验指导用书或实验讲义,各校可进一步制作配有教师讲解的实验指导视频,在学生进行实验前让学生清晰地了解本次实验的目的、实验制作的要求,之后,再让学生动手开展实验。
此外,教师还要很好地设计实验教学内容,基础验证型实验可逐步通过具有自动评价学生程序功能 的计算机辅助测评软件或通过实验指导录制视频让学生边练边获得指导,从而减轻教师的辅导压力。而对于综合设计型实验,我们可尝试采用小组协作方式完成,让学生通过相互帮助解决常见的问题。
3.4 程序语言类课程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方式与学习效果情况
为了更好地从学生的角度了解程序语言类课程学习过程中教师、教材、学习态度、协同学习氛围、机房条件及网络学习资源等教学要素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问卷中设计了态度量表让学生进行选择,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表1的统计结果表明,学生认为在程序语言类课程教学的各要素中,个人的学习态度很重要,同时,老师清晰的授课与实验指导也很重要。此外,通俗易懂的教材与配套可扩展学习空间的学习资源,它们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重要的因素。
而在学习程序语言课程过程中,44.87%的学生准备在今后专业学习或工作中应用所掌握知识,55.13%的学生认为从掌握知识的牢固程度来看,很难把知识迁移到专业学习中。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认为程序语言类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为“掌握基本的程序设计能力与技能,初步具备利用程序设计技术求解本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调查结果来看,各校程序语言类课程的教学还需进一步加强专业结合性,结合不同专业,使用程序语言解决专业问题的实例讲授课程,或在资源建设上,把一些专业应用的案例作为扩展学习资源,培养学生抽象专业问题、设计与选择解决方案的能力。
3.5 后续课程的学习期待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提出“1+X”计算机基础课程课程体系,学生是否愿意学习多门计算机基础课程呢?哪些课程是学生喜欢选读的呢?针对以上两个问题,我们在问卷中也设计过相应的题目。
统计结果表明,有18.2%的学生学习完程序语言设计课程后不想再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而有72.8%的学生表示愿意继续学习。而在愿意继续学习的学生群体中,期待学习的课程有:图像处理技术Photoshop(54.7%)、与专业相关的工具软件(45.9%)、Flas设计(42%)、网页设计技术(39.9%)、多媒体技术及应用(33.4%)及三维动画设计(30.1%)。
上述统计数据表明,学生更乐于学习贴近他们专业或者个人学习生活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积极探索,并为不同专业的学生开设“面向应用、突出实践”的计算机公共课程应是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改革探索的重要方向。同时,程序类课程的开设时间、开设专业也应该因专业而异,对部分专业学生来说,我们可考虑优先开设学生感兴趣的课程,然后,再为有能力、有需要的学生开设程序类课程。
4 结语
从调研结果来看,目前广东省高校在实施程序语言类课程教学过程中基本达到了《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09年版)》中对程序语言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即一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大多能使用多媒体课件配合上机演示讲授课程内容(63.19%),而且在讲授过程中也注意结合案例讲授相关知识内容(61.46%),并结合实用的小程序设计启发学生的学习(35.85%)。通过设计多种形式的作业,包括书面作业(30.75%)和上机编写程序作业(69.25%)等帮助学和督促学生主动学习、掌握知识、培养能力。
本次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有待日后的教学工作完善。
4.1 重视实验课程的教学
调查结果显示,实验课程是目前课程实施教学过程中最薄弱的一个环节。而学生掌握程序语言知识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实践教学。为了培训学生的上机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各校在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需确保学生的实验课有指引性强的实验指导用书或实验讲义,在学生进行实验前必须让学生清晰地了解本次实验的目的、实验制作的要求,之后,再让学生动手开展实验。
此外,教师要设计好实验教学内容,基础验证型实验要通过具有自动评价学生程序功能的计算机辅助测评软件,以及通过实验指导录制视频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获得指导,从而减轻教师的辅导压力。而对于综合设计型实验,可尝试采用小组协作完成的方式完成,让学生通过互相帮助解决常见问题。
4.2 根据学校的特点构建“1+X”课程体系
广东省教学指导委员会于2006年提出了适合广东省高校实际情况的“三层次”课程体系教学建议,如表2所示。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程序语言课程大多在大一下学期开设,不同专业的学生对程序设计语言有不同的学习要求,有些专业学生的学习必须掌握编程方法,对他们来说,程序语言是工具;而其他很多专业的学生只需要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并使用可视化编程工具形成专业问题的基本解决方案,对这部分学生来说,程序语言是一种创新能力。因此,我们在构建各校“1+X”课程体系时,可以先为学生开设与其专业学习相关的专业工具或学生感兴趣的应用软件课程,之后,再让有能力的学生在后续的选修课程中继续学习计算机语言课程,这更有利于培训学生使用计算机工具解决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大学英语;独立学院;回避现象;调查分析
一、独立学院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回避现象的调查统计
本次调查人数占2009级非英语专业学生总数的34.3%。其中文科生420人,占总调查人数的38%;理科生682人,占总调查人数的62%;男生共720人,理科男生532,文科男生188人;女生共482人,理科女生120,文科女生362。调查涉及2009级开设大学英语课的10个专业。其中文科四个专业,理科六个专业,任课教师19个(其中兼任文理科教师7人),以下是具体的调查统计数据。(附表)
问卷调查共设计了三种题型,单项选择题1~10,多项选择题11~20,简答题21~22等内容,以下是调查的具体结果统计。(附表)
该问卷分为三个部分,单选问题具体内容大致为:你听说过“回避现象”吗?你认为在你的英语课堂学习中能避免回避现象吗?你认为自己可以通过自己的能力避免在英语课堂上发生“回避现象”吗?你认为英语课堂上发生“回避现象”老师有责任吗?你认为在英语课堂上发生“回避现象”自身有责任吗?了解在英语课堂上学生发生“回避现象”的原因吗?你认为在英语课堂上自己会主动避免“回避现象”吗等。多项问题具体内容大致为:以下描述中,你认为属于“回避”现象的有;如果要避免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回避现象你希望教师如何做?如果要避免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回避现象,你希望自身如何做等。简答问题为:在你看来,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出现“回避现象”的原因有哪些?对于如何避免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回避现象,你有哪些好的方法和建议?第一部分为单项选择题。选择否定答案的学生占大多数,第二部分选择多项的学生占有较大比例,第三部分简答题很多学生表达了诸多建议。
二、调查结果归纳与分析
(1)调查问卷于2010年12月期间随堂进行,在1102份问卷共收回有效问卷1059份,空白卷43份,有效率为96%。调查涵盖了目前各独立院校的主要开设专业,考意到影响该课题的实施的因素不同,即:文理科专业有别、男女生性别有别,任课老师的综合水平有别。此次调查文理科专业人数分配比例合适,男女生性别分配均匀并在不同的任课老师的不同班级里进行了调查。数据真实具体,分配合理,真实的反映了独立学院学生对回避现象认知情况及英语学习回避在课堂教学中的现状。
(2)从单项选择题的结果统计来看,80.5%的学生给予否定答案,这表明大部分学生对于回避现象“从没听说过”或“听说过,但不大了解”并且认为课堂教学中发生回避现象是普遍的,是不可避免的;从多项选择题结果统计来看,72.1%的学生选择了多项答案,这表明大多数学生认为回避现象的发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特点也是多种多样的;从简单题21、22结果统计来看,81.1%的学生提出了克服回避现象的多种建议,这表明回避是普遍存在的,很难克服的,但可以找到应对的教学策略。
三、独立学院大学英语课堂中学生的回避现象原因总结与分析
通过此次问卷结果调查与统计,分析原因如下:
(1)很多学生片面的认为“学习外语的懈怠、不主动”,“课堂上对教师的提问不积极,敷衍了事”即为“回避”。可见学生对回避这种消极的语言策略对于外语学习带来的不良影影响无太多认识,避免回避现象的对策更无从谈起。大多数学生没有认识到课堂教学中发生“回避”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自身造成的,而把克服回避现象寄希望于教师,这就产生了很多教师难以掌控的回避现象,就教师单方面解决此问题困难重重。(2)因独立院校的学生有着自身的特点,加之大学英语课并不是专业学生开设的,故学生自身的英语成绩低,水平参差不齐。统计结果分析得出,独立学院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回避现象集中的体现在词汇使用,句型使用以及文化方面。这说明独立学院大学英语课堂回避现象的产生有着其自身的客观原因。(3)在调查过程中,课题组发现英语水平偏低的学生倾向于使用回避现象,把它作为应试策略之一。特别是在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时,水平偏低的学生更倾向于使用自己业已熟练掌握的词汇和句型,从而导致了语言内容的贫乏,英语水平也就停滞不前。教师在教学过程并没有关注到这些特殊群体,导致了回避现象的内在原因。(4)独立学院学生对英美文化的了解尚浅,对本族语文化了解不深。在英汉两种语言的转化的过程中出现了差异,从而造成了回避现象的发生。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是灌输目的语的文化内容,而忽视了扩展学生对英语文化的阅读和了解。造成了教与学不能达到同期的效果,从而产生了回避现象。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首先,英语教师应该有正确的认识。回避现象有其存在的积极的一面,它可能会帮助学习者暂时回避困难,实现交际的成功,所以大学英语课堂中在一定范围内允许回避现象的发生。同时还应认识到回避现象这是学习外语新知识的一个暂时的过渡阶段。因此必须加强外语新知识的补充和积累,特别是学生应当有较为清醒的认识,即频繁的回避现象会影响到新知识的吸收和掌握。回避现象可以暂时存在,但同时要避免回避现象的过度频繁出现。在英语的课堂学习过程中,有的学生往往采用比较保守而消极的策略,要么不敢大胆、主动、自由地讲英语,使自己处于活动的被动局面,要么避繁就简,尤其是对自己没有把握的知识更是不敢大胆使用。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要想学好英语,就要不怕出错,要明白犯错误是通向英语学习成功的必由之路的道理。而作为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与训练中,善于营造轻松和谐的英语学习环境。特别是针对学生英语口语的薄弱环节,应鼓励学生勇于开口,积极发言,大胆尝试,调动其积极性。其次,由于回避现象的发生是由于学习者对于语言知识的缺乏,语言输入的不足是导致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加大语言知识的输入是必不可少的。英语教师在英语课堂上丰富的目的语材料以及大量的语言信息的输入,可以帮助学习者巩固所学的相关知识,强化语言技能;知识点的积累以及反复演练能促使学习者语言信息的积累,并将之有效地储存在大脑中。再次,必须清楚的是,外语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犯错-纠正-正确的过程。在使用语言知识方面,教师应鼓励学生不怕出错,勇于表达,克服心理上的障碍。须知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犯错误是积极和主动的学习方法;与此同时,教师应创造不易出现回避现象的课堂环境,多数情况下,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学习者一般不会采用回避策略,而是乐意表达自己的想法。
综上所述,回避现象是英语学习中不可避免的语言现象,它的客观存在影响着学习者的英语学习效率。因此,针对这一语言现象采取了一些相应的对策对减少或避免课堂教学中的回避现象的发生是有意义的,同时对于学习者的英语水平的提高也是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Ellis R.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5
[2]Krashen S.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Pergamon Press,1982
[3]刘润清,胡壮麟.第二语言习得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4]王继红等编著.现代实用汉语词典[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
[5]王艳荣.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学生自主学习培养之调查报告[J].企业导刊(教育园地).2009
[6]章彩云.英语写作中回避现象的调查与成因探微[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4(4)
关键词:教科研;队伍;调查报告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5-0093-02
一、教科研队伍基本情况
榆林市辖12个县区,包括市教研室在内,共有13个教研室,属行政事业单位。在这13个教研单位中,除市教研室属副县级建制外。各县教研室都属科级建制。现在共有职工387人,其中男236人,女151人;专职教研员309人,特级教师4人。其年龄、学历、岗位、职称结构及其分布情况分别如下:
由此可以看出,我市有一支结构趋于合理,相对比较稳定的教科研队伍。
二、近年来围绕教科研队伍建设开展的一些实际工作及其所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推行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这一中心要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科研兴教、科教兴榆”的战略指导思想,突出体现了教育科研的先导地位,使得教育科研工作得到普遍重视,教科研队伍日渐壮大,教育科研事业得到快速发展。
(一)与课改同行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我市教科研队伍建设带来新的机遇,注入新的活力,把教研工作推向新的发展高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指出,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随着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角色的转变,教研员的自身角色也应随之发生变化。教研员不再以“专家”、“领导者”、“检查员”的身份出现,将自己的意见强加给教师,而是以参与者、合作者和研究者的姿态与教师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与新课改同行,与教师并肩成长。新课程强调师生平等、对话、合作、交流,教研员的工作方式也应率先充分体现这一点,创设一种与教师对话、交流的氛围,关注教师的需要。尊重教师的意见。做教师的贴心朋友。这一指导意见。为课改中的教研工作指明了方向,同时也给广大教研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适应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课改伊始,我市就把教研员的培训纳入新课改培训之中。本着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严把准入关。使他们通过培训后无论是思想认识水平,还是专业研究理论水平都能达到课改的需求。适应课改的发展;同时,我们还建立了课改联系制度,所有教研人员必须包县(市级教研员)、包乡、包校(县级教研员),夯实死肩,责任到人;组织举办了学科教学研讨会,开展课改视导调研活动。倾听基层一线教师的疑难与困惑,然后依此为线索,与他们展开对话、交流。切实解决老师们在平时实际课堂教学中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指导教学,服务教师成长。通过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极大地丰富了教研工作的内涵,促使教研人员得到锻炼成长,大大提高了他们的专业研究能力。近年来,我市先后有3名教研员、13个教研室编辑出版教育专注18本;教研人员在各级各类刊物发表文章近千篇,并有100多人的教育科研成果在省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评选中获奖;80多人分别被评为教科研先进个人和课改先进工作者;2009年,在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优质课展评活动中。我市又有两名教研员被评为省级二等奖,分获市级课改标兵的光荣称号。
(二)在研究中成长
教研的职能是研究、指导、服务,而课题研究又是教育科研的灵魂,是教研员这一特殊群体专业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引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市市县两级教研部门特别重视课题研究工作,要求教研人员要将问题思考常态化,课堂教学指导研究话,教研重点工作课题话,先后承担基础教育科研课题74项,其中国家级课题2项,省级课题24项,市级课题48项,参研人数达360多人次。通过课题研究,不但使教研人员自身的专业研究水平得到大大提升,而且同时还带动引领广大教师逐步走上教育科研之路,营造起一股人人崇尚科学,注重科研的良好的群众性教科研活动学术氛围,进而使我市的教育科研工作逐渐走上规范化、科学化的运行轨道,呈现出照好的发展态势。从“十一五”开始,在教研部门的带动引领下,我市中小学校先后承担基础教育科研课题330多个,并有110多个结题验收。其中米脂县教研室的《中学理科创导式教学法》、神术县教研室的《小班化教学研究》和绥德县教研室的《情趣作文教学法》等一系列课题研究成果已在实际教学中推广应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在“迎验”中发展壮大
近年来,我市市县两级教研部门加快了标准化教研室建设的步伐,把“迎验”工作纳入年度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大事来抓。截至今日,先后有榆阳、横山、清涧、绥德和子洲等五个教研室达到《榆林市县级标准化教研室建设标准》,米脂、佳县、定边和府谷等四个教研室正在紧锣密鼓积极筹备,迎接验收。通过标准化建设,一是使教研室的基础设施得到大大改善,优化了教育科研环境;二是吸纳了一批年轻有为的专兼群教研人员,充实了教研队伍,壮大了教研实力:三是制定出台了教育科研成果考核评价的长效机制与奖惩办法,极大地调动了大家参与教育科研的积极性,推动我市教育科研工作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
三、存在问题及现状分析
本次调查采取了随机抽样的办法。从问卷反馈的信息来看,我市教科研人员总量虽然不少,但在地域分配上明显不均,像吴堡、子洲和佳县等一些县区有几十人,而府谷县仅有8个人,不及核定编制人数的一半;二是学历层次较低。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研人员仅占1.8%,远远低于市级标准化教研室建设中所要求专职教科研人员在读或已取得研究生学历的比例应不低于10%的标准;本科以上学历的教研人员尽管从人数上达到51%。但大部分都是后取学历,与自己现在所从事的研究专业不相符合,难以胜任岗位工作;三是人员结构不尽合理。由于受编制等原因的限制,全市所有的教研室都没有配齐音、体、美、小学英语、思想品德、科学和高中通用技术、信息技术等学科教研员。还存在其他学科教研员兼职的现象。有75%的县一级教研机构没有配备必要高中教研员;从性别结构上来看,男性教研员为236人,女性为151人;从年龄分布上来看,年龄在41岁以上的达到271人,约占总人数的70%。其中。50岁以上的有87人,约占总人数的22.5%,而30岁以下的仅有27人。不及总人数的7%。几组数据对比明显。反差极大。说明我市教科研队伍年龄整体偏大。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缺乏新人,缺乏活力;从职称结构来看,有中级职称的为159人,约占总人数的41%。副高级职称的为102人,约占总人数的26.4%,尚未达到市级标准化教研室建设中高级职称比例应不低于30%的要求。专业引领层次偏低;从岗位配置来看,不是按学科教研的需要配置人员,而是因人就岗。导致出现学历与分管学科不对应的现象。有不少县区把教研室看成是领导的后花园,将家属、子女安插
在教研岗位上,只占坑,不拉屎。更有甚者把一些有问题的具体人也放到教研室,成了名副其实的养老院;四是促进教育科研的长效保障机制未能建立健全。激励措施力度不够,教研队伍的待遇普遍低于同等的中小学校。导致出现有教学经验的老师不愿意到教研工作岗位上来的怪胎。这些因素,制约、阻碍着教研室的生存与发展,对教研队伍的建设形成许多不利因素。
四、关于进一步加强教研骨干队伍建设的几点设想
为改变我市教科研队伍现状。按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和《陕西省教育厅、人事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础教育科研工作的意见》的指示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提出以下几点设想,与大家商榷。
(一)进一步树立科学发展观。实施科研兴教战略,着力构建教科研骨干队伍建设体系
要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新变化。牢牢把握加快发展的主动权,就必须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教育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的指导思想,把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当作一项战略任务来抓,坚持不求所有,不求所在,但求所用的原则,多形式、多方法、多途径完善用人机制。留住现有人才,吸引优秀人才,着力做好教科研骨干队伍建设的长远思考与发展。
1,切实加强人员配备。陕西省教育厅、人事厅2005年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础教育科研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各级教科研机构从事教育教学研究的专业人员应占到单位人员总数的80%一90%以上。要按照国家课程计划规定的学科门类及实际工作需要,配齐配强学科教研人员。市(区)、县(区、市)教科研机构学科教研人员的配备,根据小学、初中、高中备学段的实际需要合理安排。原则上课时数多的学科,每学科至少配备2名教研人员,其它每学科至少配备1名教研人员。要特别注重信息技术、艺术、科学、体育与健康、历史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等学科教研人员的配备。教育理论、教育发展、心理、法制等方面的科研人员也要注意配备。按照这一要求,我市教研室学科教研员普遍缺口较大,这就要求各级教研部门首先要正确面对这一现实,不要回避问题的存在。要抓住标准化教研室建设这一契机。积极主动协调教育、人事部门,赢得最大限度的支持,进而能高标准。严要求地配齐、配足新课程必备的学科教研人员满足课程改革的需求。服务教学。
与此同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必须把教科研队伍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抓好抓实。要制定教科研人员选拔制度,完善教研员准入、流动、退出机制,严把进人关。选拔一些热爱教育科研事业,有较丰富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较强的科研意识、研究能力;有5年以上从事基层教育教学工作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指导教学能力;能掌握并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优秀教师担任教研员。还可根据实际需要外聘兼职教研员。进而形成一支专兼职相结合、有活力、高水平的教学研究与指导团队。
‘
2,加强对现有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继续教育是人才资源开发的重要环节和手段。改善教科研队伍结构层次,提高教研员综合素质。不仅需要引进部分高新技术人才,更需要加强对现有人员的教育和培训。针对教研人员学历层次较低的现状,我们一定要切实加强教研人员的岗位培训,大力提高专职教科研人员的专业素养。要加强培训制度和基地建设,充分利用陕西教育学院、陕师大和榆林学院等高师院校的教育资源,整合教研机构、电教部门、继教中心等力量。有计划、有步骤地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做好教科研人员的岗位培训工作。在培训内容上,应注重普及新课程理念、课程建设、课堂建构与教学指导,普及教育科研知识和现代教育技术。要更多地采用参与式研训的方式,注意将统一组织培训和推动自学结合起来,将学习、研究与实践应用结合起来,形成浓厚的学习风气。构建学习型组织。
同时,我们还要积极创造条件,为教科研人员提供外出参加学术会议和学术活动的机会。通过课题研究压担子、定任务,促使中青年教研员承担研究任务,提高专业研究能力。要制定吸收高层次人才政策、鼓励和支持中青年教研人员在职攻读硕士研究生等措施,加强中青年教科研骨干力量的培养,努力造就一批在当地能产生影响的教育教学研究专家,带动引领全市教科研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欧洲职业培训发展中心的《实现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现代化综合报告》指出,职业教育与培训在支持经济发展、保证充足的技能供给、保持企业创新能力和生产力发展、消除社会排斥及增进社会和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美国政府提出了一项“保证毕业政策”,计划在未来10年里,由联邦政府为社区学院提供120亿美元的“革新基金”,让500万人获得相应学位和文凭,以此提高社会生产力;英国的《2008教育与技能法》提出要为所有居住在英格兰、已结束义务教育但未参加第三级教育且未满18岁的人提供全日制培训;澳大利亚政府决定在2008年后的6年内,增加约82万个职业教育与培训位置。
引导职业教育专业化、终身化
许多国家政府非常注重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促使职业教育更好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不断革新的技术要求,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日本政府2008年设立了产学合作培养实践型人才项目;德国的《联邦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要实行跨地区校企合作;法国要求职业教育文凭的规范与建立均需企业界参与。此外,为了促进企业参与职业教育,许多发达国家都建立起了由不同行业雇主参与或组成的行业机构,如英国的行业技能委员会、荷兰的知识中心与澳大利亚的行业技能委员会等。
为适应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升级和社会进步等多方面需求,发达国家纷纷采取措施,促进职业技术教育资格与高等教育资格的衔接互通,使职业教育与培训纳入终身学习体系之中。在英国职业教育资格框架内,职业技术资格证书和其他学历教育文凭在适当层次可以互通;在澳大利亚职业资格框架内,学习者可以实现跨部门的资格衔接;德国职业院校毕业生能够获得综合性大学硕士文凭,优秀毕业生可攻读博士学位。
多管齐下确保职业教育高质量
许多国家建立了职业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并不断加以完善。2009年5月,欧盟教育部长理事会审议了由欧盟委员会提交的“关于更新欧洲教育与培训合作战略框架的政策文件”,其中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提高教育与培训的质量和效益;英国2008年成立了就业与技能委员会,其职能之一就是围绕“世界级技能”目标而进行的有关项目提供评估意见,以此保证英国职业教育质量;德国在政府组织下设立了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的常设机构——教育质量考评委员会;澳大利亚建立了一套国家的质量标准——质量培训框架。
发达国家对从事职业教育教师的学历和实际工作经验等提出了较高要求,更促进了职业教育质量的提高。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教师必须具备教师资格和专业岗位工作经历;德国要求职业技术教育教师必须受过高等教育,有五年以上实际经验,掌握教育和心理科学,且经过国家专门考试取得合格证书,才能获得终身职业身份;瑞士规定职业学校理论课教师必须具有四年学徒经历,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毕业,三年以上工程师实践经验,具备这些条件后,再到职业教育学院进修相关课程,通过者方可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