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环境控制论文

环境控制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环境控制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环境控制论文

环境控制论文范文第1篇

1.1环境监测程序

环境监测是参照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对一地区的污染分布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监督管理,收集本底数据,评价环境质量,其监测程序为:实地调研优化布点收集数据统计分析综合评价提出方案评审确认上报材料,整个监测过程应以环保体系技术规范及相关规定为指导,保证最终获取数据的真实性以及提交报告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环境监测的对象是环境样品,目前主要采用仪器分析法和化学分析法来检测样品中污染物的成分及结构,前者以理化方法为基础,对环境样品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如采用气相色谱法对有机物进行测定;后者主要包括重量法和容量法,如采用容量分析法对水中酸碱度进行测定。

1.2环境监测的特点和分类

就环境监测的对象而言,主要包括气体、固体废物、土壤、生物等客体,采用一切可以表征环境质量的理化方法来对其进行监测和综合分析,以此来准确阐述样品数据的内涵,同时为进一步揭示环境质量的演变规律,需要对有代表性的监测点位、对象及其相关项进行长期监测,由此可见,环境监测具有综合性、连续性和追踪性等特点。环境监测的介质对象较为广泛,可以按照监测目的、专业部门、区域等对其进行分类,为突出环境监测的系统性,通常会将监测内容分为常规监测、应急监测和科研监测三种类型,其中常规监测是指对指定项目进行长时间的追踪监测,并对污染状况及质量控制措施的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服务于环境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应急监测和科研监测均有其特定的目的,前者是对污染事故进行仲裁监测、咨询服务以及考核验证,后者服务于更高层次的科学研究,反过来能够指导环境监测工作的持续开展。

2环境监测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2.1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现状

环境监测技术可分为采样技术、测试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综合应用这三种技术对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生物、固体废弃物、放射性物质、噪声等进行监测和分析,其中采样技术是对各种环境物质进行采样,对样品物质成分进行分析,期间需对环境状况进行一段时间的实时监控,为环境质量测试提供有效的样本数据;测试技术是环境监测技术的核心组成部分,其任务是测试环境样本,对污染物质成分和特性进行鉴定和分析,确保数据结果的准确性;数据处理技术是环境监测的最后环节,其任务是对监测数据进行总结,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为监测结果的最终确定奠定基础。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同时新监测技术也获得了较快的发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已经得以广泛推广,由于环境监测越来越重视监测技术的自动化以及分析方法的标准化,ICP-MS、GC-MS、GC-AAS等联合仪的应用和大范围监测网络的研究成为了新的发展方向。

2.2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具体表现为六个方面的转变:一是人工采样、理化分析和数据统计等常规分析方法开始朝着以网络化、自动化、智能化为表现特征的环境监测方向发展;二是环境监测的技术密集型特点表现得更为突出;三是地面监测与遥感监测的全方位环境监测成为新的发展方向,环境监测的范围得到极大扩展,监测的实时性和准确性也得到提高;四是依托科技创新的监测仪器正朝着多功能、高质量、集成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仪器性能的综合性也表现得越来越突出,开始朝着物理、化学、生物、光学等技术综合应用的尖端领域发展。以生物监测技术为例,这是一种将动植物在污染环境中的各种反映信息作为环境质量评估依据的监测方法,通过观察生物在污染环境中的表现症状和生理生化反应以及对生物体内污染物含量的测定来对污染状况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3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措施探析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包括采样的质量控制、样品运送和保存的质量控制、实验室分析的质量控制、数据处理的质量控制,这是一个系统的过程,任一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因此,采取行之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尤为必要。

3.1环境监测过程的质量控制

在环境监测过程中,首先要加强环境样本取样和管理的质量控制,为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创造良好的条件。根据我国环境污染的整体状况来看,工业废物和农业污染物的不合理排放是造成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在采样过程中,应以国家制定的环境指标为基础,结合环境污染状况,科学布置监测点,合理安排采样频次和时间,正确应用采样技术及相关仪器,充分考虑到采样相关注意事项,如采样器摆放位置是否合乎要求、采样管安装是否正确、吸附剂是否有效等,样品采集完成后应立即送达实验室,期间要加强对样品保存和运送环节的质量控制,确保送至实验室的样品不被污染,保持原有的稳定性。

3.2实验室监测的质量控制

对于小型监测而言,实验室质量控制集中体现在内部管理上,内部质量控制是测定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分析人员自我控制的过程,监测质量体现在监测全过程各环节的质量控制中,而每一个参与人员的工作质量将会对监测结果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此,内部控制的关键在于提高分析人员的整体素质。对于大型监测而言,除了要做好内部质量控制外,实验室质量控制还涉及到多个实验室之间的质量控制,由于不同实验室选用的分析方法及技术手段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为保证测定结果的一致性,应提供统一侧样品,采用空白平行等方法加以确证。

3.3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体系的确立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依托于相应的管理体系,并需要借助具体的技术文件和质量管理手段加以完善,在监测过程中,首先要对监测环境和条件进行分析,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对监测人员的职责进行明确定位,确保监测工作的规范化和有序开展;其次是依据现行的技术规范对管理内容进行严格审查,对各项监测制度进行强化,解决监测质量控制不平衡的问题,形成全面、科学、系统的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体系。

4结束语

环境控制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内部控制;中小企业;完善

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从当前实际看,许多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问题非常突出,进而影响了中小企业的经济效益,阻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一、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当前,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很多,有效地完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必须关注以下几个重点问题:

(一)企业自身的内部控制环境问题

任何一个企业的内部控制必然受到法人治理结构、管理理念、组织制衡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控制环境是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核心,它决定着其他要素能否发挥和怎样发挥作用,影响着控制目标的实现。中小企业的控制环境很不完善,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无章可循或有章不循的现象较为严重。目前,仍有不少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基础薄弱,相当一部分单位的领导对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够重视,对内部会计控制建设持冷漠态度。有的并未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有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残缺不全,甚至有的单位负责人超越内部会计控制行使职权,不支持会计工作,使内部会计控制执行起来大打折扣,失去了应有的刚性和严肃性。二是没有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我国中小企业内部人控制严重,股东会、监事会作用有限,甚至形同虚设,严重影响了互相监督、互相制约的体制,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是一个权利分配、制衡和约束的整体,可以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提供制度保证。三是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会计控制制度不完善,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一方面内部控制跟不上形势发展的步调,制度建设滞后;另一方面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高度统一,制约了会计控制制度的有效发挥。

(二)人员的风险意识问题

中小企业的人员意识问题集中表现在风险意识淡薄、风险评估不够,普遍存在着对内部控制认识不到位的现象,忽视了会计的命脉功能,脱离会计控制。管理人员对内部控制的意识偏差,会导致内部制度局部形同虚设,造成企业管理整体混乱。我国中小企业缺乏的就是这种风险意识和机制,不管是什么风险,企业都应该加强风险意识,建立起可以识别、分析和管理风险的机制,避免盲目扩张等行为。

(三)内部监督机制问题

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对建立内部监督不够重视,内部监督体系残缺不全、有关内容不够合理或流于形式,失去了应有的刚性和严肃性,不少的中小企业没有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即使有内审机构的企业,其职能也已严重弱化,不能正确评价财务会计信息及各级管理部门的绩效。有的企业没有制度化的内部审计,严重影响了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执行力,损害了企业的利益。

(四)会计信息失真问题

信息系统的好坏会影响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有的企业为达到某种目的,可以根据不同用途编制不同的报表内容。中小企业信息系统存在最为严重的问题是会计处理缺乏一贯性与完整性,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普遍存在。企业财务基础薄弱,中小企业因其规模小、业务少、交易额小等特点,不易引起各检查机关的足够重视,于是有些企业领导就利用这一点,指使会计做假账、报虚数,人为捏造会计事实、篡改会计数据、设置账外账等。

二、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和完善需要做系统性的规划,循序渐进。为使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和完善更有成效,需要重点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切实提高单位负责人对建立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重要性的认识,建立良好的适应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控制环境

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化,单位负责人支配的权利与承担的责任比以前都有显著增加,在设立内部会计控制时,单位负责人的认识和态度至关重要。只有单位负责人不断提高自己执行财经法纪的自觉性,切实加强对本单位会计工作的领导,理顺会计工作关系,才能保证中小企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合理设置和有效执行。所以尽快提高单位负责人对内部会计控制的认识,取得单位负责人对内部会计控制的理解和支持,对建立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显得十分重要。

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是企业管理体制的核心,中小企业要从所有者立场出发,把企业最高管理者行使权利的过程纳入内部控制的监控范围,作为内部控制的重点,要明确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的职责,创立良好的组织结构和权责分派体系,建立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与经理层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机制,规范决策的程序,使其职权在授权范围内不受外界干预,每类经济业务在运行中必须经过不同的部门并保证在有关部门间进行相互检查,并提升管理者的管理理念。

(二)注重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执行人员的选用和培养

内部会计控制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其执行上。一项制度制定的再完善、再合理,如果没有负责的、称职的人来执行,其作用将大打折扣,甚至没有作用或起反作用。所以,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内部会计控制的作用,发现并制止各种不合理、不合规定情况的出现与存在。中小企业的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应该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对企业经营效率的影响应有明确的认识,应走出误区、更新观念、强化管理,要建立一个管理完善,控制有效,相互激励、相互制约、相互竞争的工作环境和一个有效的管理系统。我们必须重视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执行人员的选用、培训和考核,提高这部分人员的素质。中小企业产品单一,资金不雄厚,抵抗风险的能力较差,企业管理者风险意识普遍淡薄,生产经营的许多方面都会受到来自企业内外多因素的影响,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强化风险意识,通过风险预警、风险识别、风险评估等措施,对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进行防范和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三)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机制,加强内部监督

加强企业内部监督,必须重视内部审计。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又是内部控制的一种特殊形式,它通过对内部控制的检查与评价来协助管理者完成管理目标。中小企业的内部监督可以通过日常的、持续的监督活动来完成,也可以通过个别的、单独的评估来实现。企业应该设立完善的内部审计监督体系,并由专门机构或指定人员从事审计工作,赋予内部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充分的权利,对具体负责内部控制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各级管理层的财务活动和管理活动进行评价,从而保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更加完善和严密。

(四)加强对内部控制关键点的控制

中小企业应加强对关键点的控制,在实施企业内部控制时,通过关键点的控制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可以重点关注以下几个关键点:一是企业资金的筹集、调度、使用、分配等实行严格的控制,进行全程监控,防止资金体外循环;二是对企业的各项成本费用的支出,实施严格的监管,防止出现舞弊行为;三是对企业各经营环节、经济活动操作者的权力实施有效监控,要做到权责明确,进行相关的监督人员检查和审核,以防止权力滥用。

(五)建立完善的会计信息系统,提高信息质量

一个健全的信息系统应该能够提供适当、及时、正确且真实的信息,这些信息质量会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的效果和效率,良好的信息和沟通系统可以强化企业内部控制,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完善中小企

业的信息系统应当包括财务信息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财务信息系统主要是提供有关企业财务方面的信息,而管理信息系统则是提供很多非财务方面的信息。通过建立和完善这两个信息系统,中小企业可以强化会计控制,规范企业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谋与舞弊行为,确保国家有关法律和企业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

(六)正确处理内部控制效果和控制成本之间的关系

中小企业要在实践中逐步探寻一个内控效果与内控成本的合理结构比例,同时借助于企业“外控”(外部审计和外部其他控制手段)力量和效应,既取得良好的内控效果,又能尽可能地节约内控成本。企业内部控制效果与成本应该是正相关的,但也并非绝对,如业务程序控制要求每项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事项从发生到终结都要按照事先规定的授权—执行—记录—复核等互相牵制的程序进行办理,特别是执行、记录、复核不得由一人包办等。只有正确处理好内部控制效果与控制成本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完善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

(七)强化电算化内部控制制度

随着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会计电算化的迅速普及,电子核算制度已成为会计内控体系中必要的组成部分。它既便于实现实时结算和实时核算,又容易被犯罪分子利用高科技手段,窃取钱财。因此,随时加强监督与控制,已成为当务之急,有必要建立严密的信息管理系统,加强程序操作控制,加强人员职能控制和系统安全控制。

总之,在新形势下,必须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问题,强化中小企业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各项经济业务及相关岗位的控制,严格约束各单位内部涉及会计控制的所有人员,保证中小企业及会计机构的岗位合理设置及其职责权限的合理划分,真正做到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从源头和制度上保证经济活动的有效进行和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参考文献:

环境控制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总量减排;环境统计;二氧化硫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节能减排这项约束性指标,地方政府把节能减排工作摆在了重要位置,相继成立了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节能减排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确保完成上级政府下发的“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目标和减排任务,其中环保部门主要负责污染减排工作。根据国家发展改委《关于做好淘汰落后水泥生产能力有关工作的通知》和国家发改委令第40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和第50号《水泥工业产业发展政策》,水泥立窑生产高能耗、高污染、高成本,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而控制水泥行业二氧化硫排放是实现二氧化硫总量减排的关键,立窑水泥生产线被政策性关停。下面就关停水泥厂简述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算与环境统计之间的联系。

一、环境统计中二氧化硫污染物的计算方法

1.1用排放系数法计算水泥行业二氧化硫污染物

以华辉水泥有限公司2008年的数据为例,计算二氧化硫排放量,2008年环境统计报表中水泥产量为12.87万t。

(1)工业废气排放量(万标m3)

=水泥产量(t)×5605÷10000

=12(本文来自免费http://,转载请保留。).87×5605÷10000=72136万标m3

(2)二氧化硫排放量(kg)=水泥产量(t)×2

=12.87×10000×2=257000kg=257t

1.2实际监测法计算水泥行业二氧化硫污染物

2008年第一季度华辉水泥有限公司监测报告2#立窑烟气排放量平均值为25291m3/h,二氧化硫排放量平均值为7.46kg/h,第二季度华辉水泥有限公司监测报告2#立窑烟气排放量平均值为21485Nm3/h,二氧化硫排放量平均值为6.27kg/h,两季度2#立窑烟气排放量平均值为23388Nm3/h,二氧化硫排放量平均值为6.865kg/h,华辉水泥有限公司2008年工作时间为3900h。

(1)工业废气排放量(万标m3)=23388×3900÷10000=9121。

(2)二氧化硫排放量(kg)=6.865×3900=26774kg=27t。

1.3产排污系数法计算水泥行业二氧化硫污染物

根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第七分册3111水泥制造业产排污系数表续3,产品名称为水泥,原料名称为钙、硅铝铁质原料,工艺名称为立窑,规模等级为≥10万t——水泥/年,末端治理技术名称为直排,全硫含量少于1的情况下,窑炉的工业废气量的排污系数为2644m3/t——熟料,二氧化硫的排污系数为0.234kg/t——熟料,华辉水泥有限公司2008年环境统计水泥产量为12.87万t。

(1)工业废气排放量(m3)=12.87×10000×2644=34028万m3。

(2)二氧化硫排放量(kg)=12.87×10000×0.234=34028=30116kg=30t。

对比以上三种计算方法,华辉水泥有限公司同一年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存在较大的差别,实际监测法和产排污系数两种方法计算出的二氧化硫结果较接近,用排放系数法计算出的结果相差较大。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规划与财务司2001年9月编写的《环境统计报表填报指南》的要求,以上三种方法都属于“三废”排放统计计算的基本方法,作为基层统计人员结合实际情况灵活选用,但应遵循使用经环保局监测站认定的监测数据计算得出的排污数据,须再与使用排放系数法计算得出的排污数据对照验证,如与排放系数法计算结果偏大,应以排放系数法计算结果为依据进行调整,尤其是二氧化硫排放量的计算一定要以排放系数法计算结果验证。

二、总量减排中二氧化硫新增削减量的核算

作为一间结构减排的企业,其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核算由基础性准备工作、数据核查验证工作、总量审核工作三部份组成。也就是说,我们基层环保部门在完成了该企业的取缔关停文件、供电部门下发的停电通知或出具的断电证明,关停照片等相关验证文件及用于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排核算的基础性工作后,环保部各督查中心根据上报的资料,抽查验证该企业关停和二氧化硫新增削减量计算结果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并将经审核认定后的核算结果及其主要参数的取值依据等上报国家环保部。根据国家环保部制定的《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算细则》中二氧化硫总量减排量的核算中规定结构调整新增二氧化硫削减量的核算原则中有“纳入上年环境统计重点调查单位名录的企业,按环境统计排放量核算新增削减量,没有纳入上年环境统计重点调查单位名录的企业,按排污系数法核算新增削减量”。以本辖区的高要市华辉水泥有限公司为例,该企业2008年8月31日关闭,其2005年—2008年环境统计SO2排放量分别为512t、327t、377t、257t,4年的环境统计数据都是采用排放系数法进行统计。2007年水泥产量为18.86万t,2008年水泥产量为12.87万t,按照国家《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算细则》中的公式(3-34)核算,2008年我市上报SO2减排量=(G上年-G当年)/G上年×E上年=(18.86-12.87)/18.86×377=120t,国家环保部核查组核算减排量是以产排污系数计算,只认可减排39t。

三、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减排与环境统计的关系

各地“十一五”期间对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两种主要污染物实行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管理,排放基数按2005年环境统计结果确定,并综合考虑各地环境质量状况、环境容量、经济发展水平和削减能力,也就是说,总量减排与环境统计是密切相关的,环境统计数据库是核算的基础,作为最基层的总量减排任务的制定是以环境统计为依据,国家环保部对于关停立窑水泥企业新增削减量按产量排污系数法及企业环境统计排放量进行折算。在2008年所属地区结构减排的立窑企业中,有60%的企业减排量的核算是重新以产排污系数来计算,40%的企业减排量的核算认可了环境统计的数据,核查组的核算说明中一部分因环统异常,用产排污系数计算,一部分经过资料核查,予以确认。鉴于国家政策,被关停的水泥企业既要承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又须面对生存和债务偿还等方面的实际困难,政府方面要承受较大的税收损失,上级对没有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的地区,实行项目“区域限批”,市政府和企业以环境保护为重,下大决心关停了落后的水泥企业。对于减排企业的排污量,按照国家《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统计办法》的要求,不同的核查组有不同的核查结果,但基层的减排任务的制定是以环境统计为依据的,但减排结果又以其他不同方法进行计算,地方关停了计划中的所有落后产能企业,最终还是无法完成减排任务。值得探讨的问题是,能否统一用一个标准,比如直接用关停水泥的生产能力来核算该企业的减排量,这样都是在同一平台上的。另外,最重要的是改进统计方法,完善统计制度,着力做好污染源排污数据的统一采集、统一核定、统一公布。

参考文献

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规划与财务司2001年9月编写的《环境统计报表填报指南》

环境控制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内部控制环境作用;内部控制环境的问题;对策研究

一、内部控制环境作用;

内部环境是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一般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内部环境影响着企业内部控制的方方面面,是内部控制其他四个构成要素的基础,在企业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中发挥着基础作用。现代企业如果没有良好的内部环境,内部控制就会形同虚设。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一)通过对内部控制环境的了解和研究,可以对企业进行评估,审计经营风险,确定了解企业内部控制要素的方向、程序和内容,决定是否进行符合性测试及将要执行的符合性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二)良好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可以节约企业成本、提高企业办事效率.好的内部控制环境能减少企业资源投入,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可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规范员工的工作行为,提高员工的积极主动性。

(三)积极有效的内部控制环境可以有效降低环境的不确定性对企业组织活动的影响,企业如今所面对的环境日益复杂、日趋多变,再完善的计划也难以预测未来形势的变化。因此,为了保证企业活动的正常有效进行,就必须有控制企业内部环境变化,以有效的控制降低内部环境的变化对企业组织活动的影响。

(四)形成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良好的内部环境能够促进员工形成良好的价值观,自觉地表现出和自己价值观相符行为准则,进而对企业内部组织中其他员工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提高企业形象。

二、内部控制环境的问题

公司内部治理机构急需完善。现如今公司内部集权化现象严重,组织机构不完善,办事效率底下,内部控制功能无法有效发挥,权利制衡作用不明显。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

(一)公司治理结构、内部机构设置和权责分配不合理。①股东大会作用不明显。在许多企业实际运行中,公司的实际权利掌握在董事会和实际经营管理者手中,而股东大会只是徒有虚名,其职能无法得到有效实施。作为公司的大股东往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发言权,而其他中小股东无法过问公司的经营状况。这极大地加强了公司的集权状况,挫伤了员工的积极性,办事效率大为降低。②董事会多由内部人员组成,常常是一套人马多个部门,用人上任人唯亲,导致权力失衡,无法相互制约。③监事会无权参与和否决董事会和经理的决策,受董事长或总经理控制,使得监事会难以发挥监督作用,对董事长总经理没有限制作用。

(二)企业领导者和员工整体素质不高。企业的领导对员工起着指挥、带领、引导的作用。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个好的领导高瞻远瞩、运筹帷幄帮助组织成员认清所处的环境和形势,指明前进的方向,协调成员间的关系,激励员工为企业的发展而奋斗。然而一些领导自身素质不高缺乏魅力,没有良好的品德,缺乏社会责任,没有创新精神。自然就不能引起员工的追随、服从,也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一些领导过分专权不能有效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不利于员工的长远发展,极大地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组织管理者缺少战略思维,只注重眼前的利益,没有抢占未来商机,不能及时的对企业价值活动进行动态调整,不能占据未来竞争的制高点,使得企业最终走向灭亡。同时,员工整体素质不高,缺乏技术型、创新型人才,在一些领域缺少基础知识,技术熟练度不高,思维陈旧没有自主创新精神。员工缺乏对公司文化的认知,只是单单的注重功利观,没有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不利于良好工作氛围的形成。

(三)缺少鲜明的企业文化。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特殊的发展历史,都有独特的企业文化。它使得员工在长期的企业实践中形成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团队意识、工作作风、行为规范、引导着员工思维方式的进步,改善企业内部环境变化,改变员工的人生观、价值观,在组织文化中融入了新的价值观、世界观,形成与历史与时代相统一的文化。然而,现实企业往往只注重利益而忽略企业文化,没有及时整合员工的沟通方式和思维习惯。成功的企业总是不断的创新和树立新的企业文化,不断追求新的、更高、更远的目标。

(四)企业内部缺少创新精神。创新是企业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企业进步的阶梯。任何事物都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企业也不例外。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创新是企业不断获取经济增长的动力,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最有效武器,是企业摆脱危机的最有效途径。

三、内部控制环境问题的对策研究;

(一)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

1.建立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明确公司的产权关系。要以权利的制约和平衡为原则,明确资产所有权、使用权的对象,明确各个部门各个方面职责。明晰的产权关系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基础,要弱化国有股在公司的作用,加强股权主体多元化建设,促进其他主体股份的增长,在保证国有股的基础上逐步使股权机构日益合理化。

2.企业应当加强文化建设,培育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倡导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开拓创新和团队协作精神,树立现代管理理念,强化风险意识。内部环境是企业落实内部控制的基础,良好的内部环境更能促进企业的发展。一方面,要提高内部员工的素质,增强他们知识技能、文化内涵,形成良好的内部环境。另一方面,要增强企业的精神文化建设,形成企业特色文化,树立健康的企业文化,改变员工价值,增强企业凝聚力、创造力,形成具有企业特色的内部文化氛围。

3.内部控制应当在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同时兼顾运营效率。充分发挥董事会对公司的决策作用,完善对董事会的约束体制。发挥总经理对董事会的协调作用和对公司的经营作用,增强总经理决策自。发挥监事会对公司的监督调查作用,加强监事会在企业中的独立性,给予监事会更多的权利。使得它们相互制约相互平衡,形成一个权责明确、有效制约平衡的内部机构。

4.企业应当建立内部控制实施的激励约束机制,将各责任单位和全体员工实施内部控制的情况纳入绩效考评体系,促进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要根据员工的个性、目标、期望的不同制定不同的考核力度,对员工进行自我指挥自我控制。对那些做得好的员工可以进行工资、分红、奖金等荣誉上的奖励,在绩效评估时把道德因素考虑进去,不仅仅要考虑经济因素也要考虑道德因素。对于那些做得不好员工要进行口头鼓励,促进它们工作的积极性,注重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想结合。

(二)企业应当通过编制内部管理手册,使全体员工掌握内部机构设置、岗位职责、业务流程等情况,明确权责分配,正确行使职权。充分发挥管理者的领导作用,提升员工的道德修养,招聘高素质的员工,树立员工的道德准则,对员工进行道德教育。无论是集权式领导还是民主势领导,都具有崇高的抱负和志向,极强的凝聚力,他们正直诚信,言行一致,不畏艰险敢于面对挑战,带领员工朝正确的方向发展,用他们的一言一行来感染员工。对于一些弱势的员工,无论在生活还是在工作上都给予帮助指导,以人为本在给予员工指导时也要提高员工的自信心。

(三)加强企业内部的文化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基础,是经济发展的核心,使物质更加繁荣,社会更加进步。企业的创新就要打破原有的规章制度,密切的把握社会组织在企业运行中的不协调行为,及时改进,迅速行动。制定创新的计划、明确创新的目的、深化扩展创新的力度和深度,建立创新团队,培育创新骨干,进行组织结构重建和资源重新分配,进行创新进程的控制和评估创新的结果,并将创新的结果加以扩大利用。一方面利用自己的技术独家进行自主开发,促进社会生产率的提高,带动整个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另一方面利用外部先进的生产技术、管理经验,利用更多资源进行基础性研究,利用新的材料和设备,获得市场竞争优势,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获得更多利润。运用新的产品、新的结构,利用新的机器设配和新的工艺方法,新设备、新技术,不断增强企业的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黄丽华.关于完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讨论[J].企业经济,2007.

环境控制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工程项目管理,发展重要性

 

我们应该从何入手探讨工程项目管理的问题呢?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有两点,第一、立足现实意义,正确认识当前内外环境的现实状况,着眼于让工程项目管理挥实效;第二、我们必须要开拓思路,立足战略和未来的角度深入思考如何做好我们的工程项目管理建设工作。沿着这个思路我们仅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进行探讨:

1.工程项目的基本管理理论和方法

项目管理的基本原理主要有三个部分:目标的系统管理、过程控制管理和信息技术管理。而这三个组成部分的原理又分别来自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与其说是三个原理倒不如说是三种方法。

1.1系统工程理论和方法是目标的系统管理原理的直接来源和理论基石

它作为一种理论是“为了更好的达到系统目标,而对系统的构成要素、组织结构、信息流动和控制机构等进行分析与设计的技术”;作为一种方法则是“组织管理系统的规则、研究、设计、制造、试验和使用的科学方法”。

1.2工程控制技术和方法是控制论的主要分支,其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线性和非线性理论系统;概率和统计方法的应用;最优控制理论;自适应、自学习以及自组织系统理论;大系统理论;模糊性理论等。目前,这些技术和方法已广泛应用于项目管理中的过程控制及其他领域,作为人们认识客体的工具和从整体把握客体的方法。

1.3现代信息技术控制论创始人维纳说

任何组织所以能够保持自身的内在稳定性,是由于它具有取得、使用、保持和传递信息的方法。所以,项目管理都有以现代信息技术作为重要手段,把系统的运动看作抽象的信息变换过程,利用模拟模型和人工智能,研究项目管理的复杂性、系统性和整合性,为项目管理提供思想的材料和工具。

2.要把项目管理实施中的持续改进作为至关重要的一环

要想保持企业的持续竞争力,就必须要认识到持续改进的必要性。持续改进可以使企业保持它的竞争优势,不断应对新的挑战。一般来说,应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以及基准比较后所得到的信息再因地制宜改进。不过,现在也有一些成熟的方式可以借鉴。目前引起业界关注的持续改进的领域共有以下几方面,下面来一一介绍。

2.1工程项目管理规范化

规范化的目的是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做到统一方向,促进发展。规范化以后,可以形成合力,实施科学管理,强化管理绩效。我们开展工程项目管理,必须严格按法规、规程、规范和标准办事。

2.2在思想上要有创新观念

创新观念就是敢于创造、敢于改革、敢于做别人没有做到的事。只有具备创新观念,才能把我们的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不断推向前进。

2.3坚持使用科学的工程项目管理方法

最主要的方法应该是“目标管理方法”,即“MBO”方法。它的精髓是“以目标指导行动”,即工程项目管理以实现目标为宗旨而开展科学化、程序化、制度化、责任明确化的活动。目标管理方法要求进行“目标控制”,即控制投资(成本)、进度和质量三大目标。控制投资(成本)目标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核算方法。控制进度目标的最有效方法是“工程网络计划”方法。控制质量目标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全面质量管理(TQC)方法”。投资(成本)、质量、进度三大目标的关系是矛盾的,也是统一的,每个工程项目的三大目标之间都有最佳结合点,不可能三者都优,更不能偏废某个目标而片面强调另一个目标,应做到综合优化,以满意为原则。

2.4工程项目管理手段必须实现信息化

这是因为,现代化的工程项目管理是一个大的系统,各系统之间具有强关联性,管理业务又十分复杂,有大量的数据计算,有各种复杂关系的处理,需要使用和存储大量信息,没有先进的信息处理手段是难以实现科学、高效管理的。工程项目管理使用TQC方法、网络计划方法和核算方法,要运用计算机就要进行两项建设:一是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建设(以软件建设为重);二是人的文化素质建设。两者缺一不可。

2.5工程项目管理科学化,必须与建筑市场运行的正常化相结合

建筑市场运行的正常化为工程项目管理提供外部环境,其所涉及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还是做到法制完善、管理得力和主体健全。

2.6工程项目管理团队的建设

工程项目的整体性!复杂性要求项目团队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项目管理总会面临新的挑战,往往不是某个人单独可以承担的,需要整个项目团队齐心合力,共同攻克难关。实践证明,目标管理是塑造成功团队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我们可以通过“共同制定目标”、强调“自我控制”、下放权力、注重成果第一的方针等方法使用,调动整个团队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成就一个真正的富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项目管理团队。

2.7风险管理

工程项目的立项、分析和实施的全过程都存在不能预先确定的内部和外部的干扰因素,这种干扰因素称为项目风险。风险是随机的,若不加以控制,风险的影响将会扩大,甚至引起整个工程的中断或报废。风险管理的原则是对风险作出正确的估计并采用适当措施予以规避或转移(如通过保险、合理磋商合同条款等)。它是分析和处理由不确定性产生的各种问题的一整套方法,包括风险的辩识、风险的估计及风险的控制。论文参考,发展重要性。

2.8项目综合管理

项目综合管理实际上就是对项目各目标、各环节、各要素、各过程进行全面协调,以保证项目整体效果最优,这也是系统思想在项目实施中的表现。项目综合管理采用计划、统筹、协调的方法。论文参考,发展重要性。论文参考,发展重要性。项目综合管理是针对项目系统进行,而不是某一个别目标和过程。论文参考,发展重要性。综合管理是现代项目管理的主要特点。论文参考,发展重要性。

3.必须开阔视野,深入思索文化建设在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德鲁克认为,管理不只是一门学问,而应是一种文化,它也有自己的价值观、方法论、语言和工具。这就是所谓管理文化,它比所谓先进的管理技术、严密的规章制度和各种高利润的指标更加重要。先进的管理技术、严密的规章制度,在任何国家应用都具有同质性,但却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在不同的国家或企业应用会有不同的效果。它就是管理文化的冲突和碰撞。项目管理也是如此。因此,我们在应用项目管理时,也应把它作为一种文化来看待,以便研究项目管理的价值观、方法、语言和工具,解决应用过程中的不同管理文化的冲突和碰撞,使项目管理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

技术体系表现为文化的器用层面。从广义上讲,项目管理所应用的一切技术都有可以视为文化的器用层面,即外在的文化产品。从狭义讲在上述技术系统中只有那些与文化价值观念有较为直接联系的技术才可视为文化的工具,它们就是技术经济寻优和协调替代寻找。价值体系表现为文化的观念层面。从发生学角度看,任何一种管理的生成和应用,都离不开价值观念的指导或符合某种价值观念的要求。项目管理也不能例外。那么,项目管理生成和应用的价值导向是什么?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或者说现代科学思维、技术理性精神和人本主义倾向、团队精神或合作精神的统一。

“桔生淮南则为桔,桔生淮北则为枳”。同样的物种生长不同的地方会有完全不同的结果。项目管理虽不是植物,但同样有自己的生存土壤和气候环境。它就是现代科学思维、技术理性精神和人本管理倾向、团队精神与合作精神及与之相应的方法、制度和工具。如果我们不考虑文化环境单兵突进推进项目管理,恐怕十有八九不会成功。论文参考,发展重要性。因此,与其单兵突进的推行项目管理,倒不如好好分析,来一个辩证施治,为项目管理创造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否则我们的项目管理工作就不能达到应有的高度和水平,就无法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