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西安世园会吉祥物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家了解这次世园会吗?我来给大家说说吧!这次世园会全称是: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举办时间是:2011年4月28日至10月22日。举办地点是:西安?哄鄙???V魈馐牵禾烊顺ぐ?#183;创意自然一一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吉祥物是我们可爱的长安花。
共有四大标志性建筑分别是:长安塔、广运门、自然馆和创意馆。首先我为大家讲讲长安塔吧,长安塔位于世园会的制高点,塔高是99米,总共有13层是园区里面的“观景台”。接下来来讲讲广运门,它是世园会的主入口,位于园区的东北部,在横跨60米宽的世园大道上。最多每小时可通行2万多人。我们下来说说自然馆。它位于世园会景观主轴线上,主要展示园林园艺、植物花卉的新品种,还有环保节能的新技术、新材料等等。最后来说说创意馆,他是西安世园会的植物温室,位于美丽的湖畔,主要展示了地球上不同区域、不同气候的珍惜植物及生态景观。大家是不是心动了快去看看吧?
我们要从自己做起美化环境,为世园会做出贡献,做好东道主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
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关键词] 世界园艺博览会 景观设计 人文体现 价值分析
引言
华夏故都,山水之城。西安——居中国古都之首,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文化的代表,同时也是中国内陆腹地一座正在崛起的现代化生态化新城。
2011年,世界园艺博览会在西安举行。这是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之后,在中国大陆举办的又一重大国际盛会,是宣传生态文明,提升国家形象的重大机遇。世园会是推广展示陕西、西安现代、绿色、时尚、美丽新形象的重要平台和窗口。本届世园会是从园区自身和西安城市的需求出发,传承和保护城市原有的文化格局,体现西安世园会的景观功能和结构与人文精神的最佳融合。从景观规划设计的角度诠释本届世园会“天人长安,创意自然”这一主题,积极探索“人、城市、园林、自然和谐共生”的未来发展新模式。
一、西安世园会的整体布局概况
世园会以“天人长安·创意自然——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会徽取名为“长安花”,取意“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构思源于《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由三、四、五、六边形自然花瓣组合而成的“百花吉印”,从三到六自然递进,体现了人、城市、自然、宇宙的和谐共生,契合西安世园会“天人长安,创意自然”主题。吉祥物为长安花,形象来自西安市花--石榴花,身体的形状和色彩以石榴为创意核心,既符合西安的民族特色,又与世园会会徽的设计理念相呼应。理念为“绿色引领时尚”,倡导“简单而不奢侈,低碳告别高耗,回归自然,不事雕饰,绿色生活成为追求的时尚”。形象代言人由西安籍明星闫妮、西安女孩李梦担任。
世园会园区总面积418公顷,其中水域面积188公顷;标志性建筑有长安塔、创意馆、自然馆和广运门;主题园艺景点分别为长安花谷、五彩终南、丝路花雨、海外大观和灞上彩虹;并设有灞上人家、椰风水岸和欧陆风情三处特色服务区;同时将设置展示来自国内外的精美艺术品、雕塑以及珍禽、珍稀动物等,将让人们充分领略园林、园艺、建筑、艺术之美。
二、世园会中标志性景观元素的设计理念
1.长安塔位于园区制高点小终南山上,是世园会的标志,也是园区的观景塔。在设计上保持了隋唐时期方形古塔的神韵,同时增加了现代元素,既体现了中国建筑文化的内涵,又彰显出时尚现代的都市风貌,是生态建筑的实践和示范,成为提升西安城市建筑文化内涵的标志性建筑。
2.自然馆是世园会的植物温室,主要展示地球上不同地域、气候带的珍稀植物及生态景观。位置处于许多特色景观的交汇点,用以展示多种类植物及其生态景观以及不同气候带下的典型植物景观。建筑半埋地下,倚山而建,层层叠叠,与地形完美结合,即从高度上、视觉上弱化了建筑的体量,保证在建筑室内可以从不同标高领略湖面和对面花园的美景。
3.创意馆位于主轴线上,整个展馆结合码头和周边场地进行设计,建筑布局呈“王”字型,由三翼不规则几何体组成,青铜金属、石材及花园式种植屋面等不同饰面的无规则衔接处理,形成了错落有致、内涵丰富的艺术效果。结构主体采用钢筋混凝土结合钢结构的形式,优美的结构形式体现了功能与形式相结合的建筑艺术最高境界。作为东道主展馆,力求体现西安的深厚的文化积淀和辉煌的历史,更重要的是通过富有创意的设计展现西安光明的未来。
4.广运门是主入口,由踏步、水景、方块式园艺花卉造型组成的坡道把上下之间联系起来,与长安花谷浑然一体,以其恢宏的气势形成强烈的震撼效果。步行大桥横跨世博大道,其设计概念紧扣主题。建筑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但是材料选择上以自然的木材及地域性的花岗岩为点缀,中国元素亦巧妙的穿插其中。
5.银龙雕塑高达36米,内部为钢结构,外包镜面不锈钢,既像一股水花,又似一条飞龙,既蕴含了上善若水的中国传统理念,又有巨龙腾飞的时代精神。在这种观念后面,最为深层的思想底蕴则是龙的精神,是龙体现出来的中国文化基本精神:以大综合的手段,求大和谐的目标。
6.三大特色服务区:灞上人家、欧陆风情、椰风水岸。其中,灞上人家是提供给人以特别的建筑与景观体验,向游人们展示独特的陕西地域文化,让游人更多的体验到陕西关中的人文精神和自然风貌。设计通过结构等生态观体现,呼应了世园会关注生态环境资源的精神,暗喻了一种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欧陆风情是提取欧洲传统皇家园林风格特点,结合欧洲城市住宅及乡村城镇的规划典型特征,形成亲近人的建筑空间尺度,塑造出一个风格特征突出、具备典型特征代表的欧洲小镇建筑群组,使游客可以身历其境的感受欧洲异域的传统文化风情。椰风水岸提取东南亚地区园林风格特点,结合东南亚乡村城镇的规划典型特征,塑造出一个风格特征突出、具备典型特征代表的东南亚小镇建筑群组,在为游客提供餐饮,休息,接待服务的同时,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东南亚的异国文化风情。
三、世园会景观设计中融入人文精神的价值
1.文化价值
当前,经济全球化和高速发展带来了文化的趋同危机,以致于本土文化的衰退与消亡。如何协调好本土文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关系,从景观设计角度出发,就需要将景观设计中融入人文精神,使景观有一种文化的体现。
世园会景观设计中融入人文精神的文化价值在于凸显文脉,延续历史;以人为本,和谐化设计。例如长安塔这一景观元素,此塔具有“天人长安”文化的标志性,其形象带有“长安”的特色。此塔根据唐长安宝塔的特点设计成方形,塔外观造型具有唐代木结构塔的造型特点。反映历史上长安人与自然的共生共荣,此塔具有文化的标志性。
2.生态价值
将景观设计融入人文精神,是生态景观既能与人类和谐共处,也能有生态的可持续性价值。例如,作为世园会的三大服务区之一的灞上人家服务区景观种植配合建筑设计,体现田园、野趣的村落环境,在游览丰富多样的世园景观后带给游人一种回归、宁静的心理感受。形式来源于中国传统四合院建筑的主要特征之 “四水归堂”。 天井作为人对于自然的接纳,暗喻了一种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3.社会价值
社会价值是指个人及社会组织通过自身的自我实践活动发现、创造社会或他人物质或精神的发展规律及内在矛盾的贡献。景观设计中融入人文精神,是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景观设计是为了实现社会价值,在景观设计中融入人文精神,是为了实现个人价值。同时,景观设计也必须要以个人价值为前提,才能更好实现社会价值。
四、结语
西安世园会中的人文精神体现在世园会的主题和诸多景观设计中和谐互补,体现出“和美”的精神理念。目的是能把西安城市的历史文化以现代的设计手法呈现给大家,展示现代西安的崭新形象。同时也对西安、陕西乃至西北地区的人文精神的培养与塑造起到十分积极推动作用。2011西安世园会是推广展示陕西、西安现代、绿色、时尚、美丽新形象的重要平台和窗口。800多万西安市民正伸出双臂,拥抱世界,让世界各国人民共享一届有创意、有特色、水平高、影响大的世界园艺盛会。
参考文献
[1] 人文精神之重建[专著],唐君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0
[2] 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赵和生,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3] 人文精神之重建[专著],唐君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0
[4] 詹秦川.2 0 1 1 年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景观规划设计对西安人文精神影响研究[J]. 《数位时尚(新视觉艺术)》,2011,1
[5] 城市规划中的文化策略与作为,王颖,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06
[6] 世界城市精神文化论,奚洁人,学林出版社,2003.03
[7] 张小溪. 生态景观设计中人文元素的融合探究[D].北京:城市建设杂志社,2012
作者简介
从文化符号学的角度看,一座城市里的公共艺术,往往构成了这座城市最具显性特征和最富魅力的文化符号。设置城市公共艺术,可以巧妙地将城市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等意象元素予以强化和连接,从而促进城市意象的整体建构,使存活于主体心理中的个别意象凝练、提升为城市公众意象,即城市大多数居民心中所拥有的共同印象。这种基于共同或相通的文化背景,源于对公共艺术产品的省察而与公众深层心理产生情感共振的意象群体,使得那种变易、飘忽、动荡、游离的随性化城市意象变得凝聚、清晰、稳定而统一,人们通过公共艺术将直接触碰、体验到一座城市最核心的精神和文化气质。
因此,公共艺术对城市文化而言具有显著的隐喻功能。这种对城市文化的功能隐喻在三个层面上实现:与生活于斯的市民进行心灵交集,凝聚他们的集体记忆;完成特定的空间构造,彰显场所精神;沟通城市发展的历史、现在和未来,承载城市历史文脉。也即在公共艺术这一城市文化符号载体中,完成了社会心理、城市空间和城市历史的三维交集,从而构成了最具文化象征意义的城市意象。
一、凝聚市民集体记忆
作为荷载着一座城市内在气质和精神的文化dna,公共艺术已深度介入到当代城市市政建设与社区环境改造的整体规划之中本文由收集因为当代都市不仅仅是表面的各种设施的聚集体,诸如大量的钢筋水泥建筑、平直的六车道公路、立交桥、地铁等,也不是诸多行政管理和社会服务机构的随意组合体,诸如法院、医院、商场、学校、宾馆以及各种社团机构等,而是与公众生活的内在需求和精神理想密切关联的。正如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帕克所言:“城市,它是一种心理状态,是各种礼俗和传统构成的整体,是这些礼俗中所包含,并随传统而流传的那些统一思想和感情所构成的整体……城市已同其居民们的各种重要活动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它是自然的产物,而尤其是人类属性的产物。”[1](p.1)
一座城市的兴起和沧桑演变,无不铭记着它的居民们在悠长岁月中,在共同的经验与交流中所达成共识的那些思想、习俗、情感,以及动人的事件和情节。而这些经验均可以通过公共艺术镌刻下来,凝固成城市居民对一座城市的视觉识别和情感记忆的重要部分。
从我国的公共艺术实践来看,无论是北京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首都国际机场壁画群,还是上海的黄浦公园的《浦江潮》、浦东世纪大道的景观雕塑《东方之光——日晷》,广州的越秀公园的《五羊石像》、《广州解放纪念碑》,以及青岛海滨的《五月的风》和香港特区的《永远盛开的紫荆花》,这些大量涌现的城市公共艺术在其特定的城市空间中,铭刻、纪念、叙述着城市、社区的故事,历史文脉和市民风情与社会理想。它们作为一座城市特有的气质和市民大众共同生息、奋斗、交流之历程的伴生物和象征物,构成了城市公共空间中闪耀着人本主义光亮的温馨回忆。这些公共艺术以艺术化的手法,将市民的公共意识、民众的能动性、情感和创造性标立于世。它们在营造城市视觉形象和艺术氛围的同时,也把城市的精彩、生动的社会活动与市民的城市生活经验和情感予以交融,使得城市的优秀文化传统和公共精神潜移默化为城市居民的自觉意识。
公共艺术创作过程中的公共性、参与性与分享性能唤起一座城市居民记忆深处的成长经历、集体经验。如日本神户市海岸线城铁的起点站“三宫站”(sannomiya),以新旧世纪之交在神户市立医院诞生的婴孩的二千余张小手印和小脚印拓片将该市市民成长的集体记忆熔铸在城铁站里,与上班、上学、购物、旅游等活动构成的每日生活相互呼应,构成了人们对公共艺术的最佳期待。[2](p.169-170)再如《深圳人的一天》在充分了解民意的基础上,以市民化、大众化的标准去塑造十八个普通的深圳市民的日常生活,不但极具亲和力,也体现了深圳作为经济特区和人口集散地的社会问题和文化状态,具有很强的时代感,赢得了民意调查的90%满意度。其成功之处也在于准确把握了深圳这座移民城市的市民文化心态和情感共振点。
二、彰显特定场所精神
对公共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对场所的体验有着密切的关系。公共艺术从来不处在真空里,它周遭的整体状况会从各个方向触及它。公共艺术介入城市某个空间不外乎三种结果:最糟糕的是公共艺术在基地上像个外来的、多余又不恰当的添加物;无关痛痒时它悄悄地融入周遭环境;最佳状况是,公共艺术使周遭具体地凝聚成一个场所,将有关地方特性的线索集理、编织成视觉焦点,建构新的真实,能够画龙点睛地活化周围的空间,让市民体验和环境融为一体的意味。
按照挪威建筑理论家克里斯汀·诺伯格·舒尔茨(christian norberg-schulz)的看法,场所就是人们生活与存在的特定空间。特定的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因素同特定的人造环境构成了场所的独特性。[3](p.5)这种独特性赋予场所一种总体的气氛和性格,体现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存在状态。这里的场所因此与物理意义上的空间和自然环境有本质上的区别,它是一种深藏在记忆和情感中的“家园”,并产生了精神上的归属感。因此,建筑、公共艺术等实体形式不但标示着场所的空间形态,而且还具有精神上的意义:以本真的方式反映人们的生活状况,揭示人们存在的真理。
现代人文地理学派及现象主义景观学派由此都强调人在场所中的体验,强调普通人在普通的、日常的环境中的活动,强调场所的物理特征、人的活动以及含义的三位一体性。这里的物理特征包括场所的空间结构和所有具体的现象;这里的人则是一个景中的人而不是一个旁观者;这里的含义是指人在具体做什么。因此,构成场所或景观之一部分的公共艺术不是让人参观的、向人展示的,而是供人使用、让人成为其中的一部分。场所、景观离开了人的使用便失去了意义,成为失落的场所。优秀的公共艺术品都应该是有故事的,而且这些故事与这块场所和这块场所的使用者紧密相关。所有这些都构成了公共艺术品美的内容。公共艺术的美不仅仅属于形式,而是从具体的生活体验和人对城市的实际感受出发,研究人的行为心理、知觉经验在公共艺术品空间和城市环境之间的联系,强调以人为中心,以宜人的尺度构筑城市公共艺术品空间,强调公共艺术品空间和城市生活的融合。而且这些城市公共空间中的交流——人与人的交流、人与作品的交流乃至人与自然的交流,不断强化了公共艺术品作为公众中心的“场所”精神。
德国鲁尔工业区的景观改造和公共艺术形态在突显场所精神上就极为成功:景区公园的创意和艺术设计充分利用废旧钢铁的建筑、设备和材料,如废旧铁轨、路基、高炉、金属浇铸件、各种大型混凝土构筑物等现成品作为观光和介入者进行游走、观览、触摸体验以及攀爬娱乐的设施构件和景观内容,使之亲身感受特殊景区的物质和精神意蕴。[4]我国在20世纪末随着工业经济向创意经济转型,北京、上海、杭州等经济发达城市通过对废弃工厂的艺术创意和改造,先后涌出了多个loft艺术区,比如北京的798艺术工场、藏库新媒体空间,上海的苏州河艺术仓库区,杭州城北的杭印路49号等,都是极富场所精神的公共艺术实践。
与之相反的是,如果公共艺术只是一味耽迷于艺术家个体的精英意识而罔顾与环境的协调,势必引起公众的强烈反弹。1981年,理查德·塞拉的极少主义雕塑《倾斜的弧》经联邦服务总署的同意,被安置在联邦广场。但是,这件延伸达120英尺,高12英尺的作品却招来了诸多抱怨。由于它阻碍了人们在联邦广场的行走路线并破坏了环境,许多人将这件作品戏称为“生锈的钢铁屏障”。在随后不到4年的时间里,联邦服务总署共收到近4500封投诉信,要求拆除这件作品。最终经过听证会投票表决于1989年3月将该作品拆除。[5]
需要指出的是,当代城市居民的场所感主要来自社区空间中的经验。一定的社区必然有着其特殊的自然、人文环境,它们构成社区内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背景。社区、地域、环境构成了公共艺术的场所。因为团体生活主要在室外道路、场所上展开,没有了开放空间,人们会觉得缺少社区感。这也是为什么社区需要公共空间的原因之一。但是,我国的许多城市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由于现代工业化、城市化步伐的加快,新的城区规划、建筑式样及住宅格局以及新的商业经济竞争模式相继出现,全面而迅速地影响着社区中人们的生存空间,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土地的高度商品化、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产业数量及技术的高速发展、生态环境的急剧变化、邻里人际关系的变迁与冷漠等现象,使得现代都市人感叹,现在的居住环境已经丧失了昔日的许多生活乐趣和情致。
而公共艺术正可发挥重建场所精神的重要作用。从理论上和已经证实的事实来看,当代公共艺术及其文化理念对社区的成功介入和整合,将会产生诸多良好的效应,如:激发居民对社区理念的认知;调动和培养居民平等参与社区公共活动的积极性;增进居民对所在社区存在和归属关系的认同感;促进社区居民间的相互协作和对话;益于社区居民审美文化修养的提升;带动和整合社区环境及物质文明建设的公共事业;创造独特的社区文化及视觉形象;促进社区自主建设、管理的组织机构和相应机制的建立和完善等。
三、承载城市历史文脉
城市的历史文脉是经历了几百、几千年的积淀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和物质遗产。“所谓城市的历史文脉,就是城市中所有与历史文化传统有关的东西。”[6](p.132)城市的居民对历史遗迹、历史文化名人、历史传奇故事、历史档案都寄托着感情,感受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追索其蕴涵着的城市的文化之根,而倍感到弥足珍贵。当然历史不仅仅只出现在历史遗迹和教科书中,更反映在有生命、有形体、有质感的城市景观中。城市的历史文脉构筑了一个生命体系,一旦破坏就将无法恢复,我们必须尊重和延续它。每一个城市的历史文脉都是无法重复、无法拷贝的。更为重要的它是城市的景观设计师所不能选择的。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并赋予新的时代内容不仅是景观设计师的设计之本也是城市每一个居民应该永远坚持下去的事业。因为“一个失去历史遗存和记忆的城市,是一个令人悲哀的城市。”[7]
一座城市的历史文脉又是跟其人文内涵紧密相关的。人文景观是人们在长期的历史生活中形成的艺术文化成果,是人类对自身发展的肯定并通过景观形态表现出来的。只有以人文精神为内在支柱,以城市人的发展需求为价值导向的城市景观才能展露出城市景观“人格化”的风韵。人文精神在本质上是关于人的存在和意义的形而上的思考,但在城市景观中又表现为不同风貌、不同质的城市。在全球化背景下,世界上很多城市在形态上雷同。只有文化上特别是城市人文精神上的区别显得尤为重要,更显价值。在城市景观的宏观构架中人文精神是核心。富有个性、鲜明性和完善性的城市人文精神是整个城市景观的灵魂和动力。
21世纪的城市把“人”的发展放在城市发展的首位,强调“人”的因素的核心是对人文精神的关注。表现市民的价值观和主人翁的态度、开放的胸襟、积极进取的精神和追求发展的意识,这才是一个城市的精神。“城市精神是灵魂、是时代的追求、是族性与历史的深层积淀、是城市人格价值诉求的内在向度。”[8](p.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