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校园德育论文

校园德育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校园德育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校园德育论文

校园德育论文范文第1篇

(一)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这是红旗渠精神的本质内容。党的群众路线要求我们“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红旗渠的修建正是践行群众路线的最好例子。修建红旗渠是为了解决制约林县生存、经济发展的水资源问题,是为了让全县人民过上美好的生活,红旗渠最终修建成功有力地证明了坚持走群众路线,为人民群众谋利,同人民群众战天斗地,能克服各种艰难险阻,走向胜利。要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群众的首创精神,依靠群众,让群众共享发展的各种成果,这是修建红旗渠及做好各项事业的保证。

(二)科学发展,与时俱进。这是红旗渠精神的灵魂。修建红旗渠不是像夸父逐日一样一味地蛮干,而是在认真调研,科学论证的基础上进行的,其间,经过无数次勘测、考证,最终定下了施工技术和设计标准,因此,修建红旗渠是科学决策、科学发展的体现。同时,红旗渠精神又是与时俱进的,红旗渠精神不是停滞的,而是不断创新向前发展的。林县人民在完成修建红旗渠这一“战太行”的伟业后,并没有停下发展的脚步,而是迈着“出太行、富太行”的脚步大踏步前进,不断丰富发展着红旗渠精神的内涵。在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仍然需要红旗渠精神,阔步前进,不断进取。

二、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弘扬红旗渠精神的重要意义

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面临进一步加强的需要:大学生中没有信仰、理想信念弱化、信念缺失的情况很突出,需要加强并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将红旗渠精神融入到大学生德育教育中,大力弘扬,引导大学生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加强大学生在思想方面的认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弘扬红旗渠精神对大学生道德观教育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调研发现,目前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一些高校存在重视不够,宣传教育不到位的情况,而且,当代的大学生成长环境较为优越,多数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加之当前一些不好的摆阔、拼爹等思想的影响,大学生德育教育面临重要任务,需要对大学生进行广泛深入的道德观教育。红旗渠精神所倡导的道德观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和价值导向,突出对人民、国家、社会负责,是符合社会主义价值的道德观。它倡导勇于拼搏、大公无私、平等有爱、团结互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大学生中间弘扬红旗渠精神,是弘扬正气、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的有力举措,有利于高校建立起完整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有利于持续更新思想道德教育观念,有利于不断契合社会发展实际,有利于大学生德育教育的良性发展。

(二)弘扬红旗渠精神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我们获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获得的信息量越来越大,而在这些浩如烟海的信息中,难免鱼龙混杂,特别是西方庸俗、腐朽、有害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冲击着我们的传统观念。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和价值观成型阶段,在目前价值观和价值取向呈现复杂化和多样化的今天,极易受到影响甚至是误导,因此,需要我们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大力弘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特别是要弘扬红旗区精神所提倡的艰苦奋斗、自力更生、自强不息、乐于奉献的人生观、价值观,摒弃享乐主义、拜金主义、自私自利等错误的价值观,使大学生养成自检、自省的习惯,坚决抵制腐朽的东西。

(三)弘扬红旗渠精神有利于大学生群众观的重塑。现代大学生中身为独生子女的较多,平时所受呵护较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他们行为做事时较为主观,多凭自由心性,甚至我行我素,不结合实际,冲动盲目。而红旗渠精神的本质是群众观,具体说来就是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是科学的实践论、人民主体论。对正处于各种观念重塑期的大学生进行红旗渠精神教育,有利于大学生真正认识自我,认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培养与人民群众的感情,有利于大学生在致力于客观事物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其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

三、将红旗渠精神融入大学生德育教育的途径

在高校中弘扬并培育民族精神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艰巨,要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更要付之于行动,要坚持发扬,也要坚持与时俱进。将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红旗渠精神融入德育教育,需要不断探索和改进德育教育的方式方法,只有如此,才能将红旗渠精神和德育教育二者形成合力,提高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一)将红旗渠精神同校园文化建设有机融合。当代西方大学在德育教学中,非常注重环境育人的功效,我国高校在德育教学中应当充分借鉴西方这一隐性的,不是一味说教的德育教学方式。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坚持校园软件、硬件设施建设两手抓,突出文化氛围,注重环境对学生的积极影响,积极营造德育教育的氛围和环境。西方的德育教学实践已经证明,先进的、充满正能量的校园文化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成长,能够培育他们高尚的人格,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的民族精神,可以说,校园文化建设能够真正发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功效。将红旗渠精神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充分应用一切渠道广为宣传,可以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校报、校内网等传播渠道传播红旗渠故事,也可以建造红旗渠主题雕塑、红旗渠精神文化广场、文化墙体等硬件设施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使红旗渠精神在校园中处处存在、处处彰显、处处影响广大学生,以红旗渠精神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促进良好学风、校风的形成。

(二)在课堂教学中讲授红旗渠精神并进一步挖掘。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弘扬精神文化的主要阵地,最为直接有效。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加入红旗渠精神讲解,特别是“两课”教学中更要充分弘扬红旗渠精神。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做到两方面内容,一是要突出实效性和针对性。要深入研究当前大学生的关注热点、焦点,特别对大学生在人生价值观上的迷茫,准确把脉,找准衔接点,将红旗渠精神所弘扬的主流文化、正能量灌输到学生思想中,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二是要进一步改变教学方式,改变单一的说教方式和研读枯燥的理论,要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可以采用学生试讲、焦点辩论等形式加深学生对红旗渠精神的理解,将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融入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

校园德育论文范文第2篇

聚焦云雾,表现为六“差”:

--单一招生制度与学生的全面发展存在着“反差”;--改革的社会现实与学校传统的德育内容及方法存在着“反差”;--开放的社会环境与学校德育相对封闭性存在着“反差”;--学校的正面教育与社会的负面影响存在着“反差”;--学校全面发展的目标与家长的单一要求存在着“反差”;--学校德育的不变性与青少年学生思想的时代性存在着“落差”。

总之,改革开放的社会大潮,一日千里。我们教育的航船却慑于大潮冲击,蹒蹒跚跚前进,有的学校不思适应而遁入桃花园里,颇赞尝高打院墙。紧锁大门,有封闭式,所谓“桃花园里好教育”。

面对学校德育层层困惑,我们认为需要采取必要的对策。与市场经济的潮汐共涌,与时代脉搏共振,对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改革招生制度的德育考核,促进德育工作的加强和落实。

升学考试是个“指挥棒”。现存的高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招生主要是凭文化考试成绩录取,至于德育素质却很少考虑。这种招生制度必须改革,增加德育考核成绩的录取比重,才有利于德育工作的加强和落实。

1、可通过学生座谈,问卷了解,班主任的反映等途径,对考生进行品德考核,作为录取新生的第二大依据。

2、取消不切实际的“三好”生,“优干”生的优惠加分。

3、改革政治课考试办法,政治课成绩要与平时思想品德表现挂起勾。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使德育工作落到实处,使社会、家长都来关心德育。

二、面向改革时代,转变教育观,改革教育内容。

1、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我们教育的对象是改革开放时代的青少年,要确立符合商品经济发展需要的德育观点。这就要做到既坚定社会主义方向,又必须剔除形式主义和“左”的影响;既要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又必须借鉴外国的伦理道德教育;既要进行艰苦创业教育,也必须进行消费教育等。

2、要压缩超越当代少年思想接受能力的部分德育内容,增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观念的新知识,贴近时代,贴近学生生活和思想实际。学生是社会大环境中学生,脱离现实的德育,是收不到好效果的。

3、要建设好一支有时代特点的德育队伍。搞好班主任,政治课教师,团干部的培训。

三、走向社会,建立基地,变学校德育封闭式为开放式。

改革开放的年代,学校封闭式的德育当然是行不通的。应引导学生走向社会,了解和认识社会,学会运用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去看待林林总总的大千世界,从而锻炼学生的生存能力。

要充分利用本地的德育资源,建立德育基地,对学生进行传统的思想品德教育,特别是要以市尝商店为基地,进行改革开放的商品经济观念教育,提高学生的商品意识,培养学生将来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

四、优化教育环境,建立学生、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

1、公安、文化和教育部门要共同整顿文化娱乐、书刊市场,清除“病菌”,净化育人大环境。

2、建立社会德育管理委员会。

可由当地政府、团组织、学校、家长等各界代表,吸收退休干部和教师组成。

3、建立家长学校。

校园德育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校园传媒;高校德育;大学生

一、校园传媒与高校德育的结合

校园传媒作为高校思想宣传阵地和信息交流工具,它包含教育、经济、文化、娱乐、体育等众多内容,满足了大学生学习、娱乐、交往的需要。作为高校德育对象的大学生,他们在与校园传媒接触的过程中,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校园传媒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超过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影响。因此,认真分析校园传媒与高校德育的关系,利用校园传媒做好高校德育工作是摆在校园传媒工作者和德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两者的关系应该是既互相结合又互相促进的关系。其互相结合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学生能经常接触校园传媒的德育信息

由于校园传媒几乎覆盖了学生所有的信息来源,无论是听广播,看报刊、宣传栏、电视,或者是上网,校园传媒在课余时间成了与大学生相依相随的生活、学习的伴侣,大学生在与校园传媒接触的过程中也有意或无意地受到德育信息的影响。这为高校德育信息的选择、定位、宣传,做好高校德育与校园传媒的结合提供了新途径。

2大学生愿意接受校园传媒这种教育形式

由于高校的报刊、广播、电视和校园网所采取的讨论、深度分析报道、广泛参与等教育形式贴近学生生活,适合学生特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了学生情感共鸣,所以,更易被大学生所接受。因此,大学生愿意接受这种形式的教育。这为高校改变德育方法,做好德育与校园传媒的结合提供了新的契机。

3大学生乐于参与校园传媒的各种活动

由于校园传媒能为大学生提供大量的各种实践机会,所以很受学生欢迎。大学生既是校园传媒的受众,又是校园传媒的参与者,有的参与了校园广播的编辑、播音和撰稿,有的成为高校校报的作者、新闻记者和通讯员,有的担任了高校电视的播音员、主持人,还有的成了校园网的维护者和管理员,他们在主动参与校园传媒的活动中提高了能力,受到了教育。这为高校拓宽德育形式,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提供了切入点。

4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在校园传媒中能真实地得到反映

由于大学生乐于参与校园传媒的各种活动,他们在开展活动过程中把自己的思想体现在所创作的作品中,无论是他们创作的诗歌、散文,喜欢的人物、歌曲、关心的国内外大事,在网上发表的观点、意见,进行的各种交流、讨论,都能流露出他们真实的想法。这为高校比较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动态,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做好高校德育与校园传媒的结合提供了重要载体。

二、校园传媒与高校德育的互相促进

在加强对高校德育与校园传媒互相结合的研究的同时,还必须积极探讨二者的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问题,不断探索借助德育促进校园传媒的和谐发展和利用校园传媒创新高校德育的新路子。

1校园传媒是消除现代大众传媒负面效应的中坚力量

对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形成的大学生来说,大众传媒的多元文化以及良莠不齐的传媒信息,不可避免地会带来诸多的负面影响。面对现代校园传媒给高校德育带来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高校德育工作者单纯地采取“堵”的办法是解决不了问题的。高校应该主动出击,充分利用校园传媒这一宣传、教育阵地,用先进的思想文化来教育、引导青年学生。针对现代大众传媒中文化霸权主义、文化殖民主义的来袭,我们要大力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重建东方优秀的传统文化,用深层次的稳定的内涵文明,充实浅层次的脆弱的肤浅文明,充分展现高校的文明形象和人文精神,增强校园传媒的文化含量;同时要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现代大众传媒的本质,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传媒素养,增强他们对现代大众传媒各种信息的辨别能力和筛选能力。

2校园传媒为高校德育提供了坚强阵地

校园传媒是高校理论建设、文化建设、思想建设、道德建设的有力工具和重要阵地,也是开展高校德育的重要途径。因为,校园传媒直接面向大学生群体,能深入学生的学习生活,有的甚至与大学生形影不离,并且传播的信息具有及时性、针对性和知识性等特点,所以它在大学生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力。高校可以有针对性地将相关德育信息随时通过校园网、校园电台、校园电视台自办节目、校报、系报、社团刊物、橱窗、板报、横幅等传媒手段,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职业理想、社会主义荣辱观等教育以及将所开展的相关活动的信息,传递给大学校园的学子们,发挥校园传媒的育人功能。3校园传媒已成为当代高校德育工作的一条重要途径

校园传媒弥补了高校德育课堂教育的不足。高校可利用校园传媒各媒体的优势,促进高校德育的有序开展。校园报刊传媒具有易于收藏保存、随身携带、反复阅读、相互传阅等优势,高校可利用这一优势对大学生关心的国内外社会热点问题做深度报道,刊登相关的理论文章,使大学生在阅读报刊的过程中受到教育、启发和鼓舞,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理性思维。高校广播作为一种新闻传播媒体,有着快速、灵活、生动、覆盖面大等优势,是高校的重要舆论宣传阵地之一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是学校育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的双重任务;高校广播通过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栏目,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高校师生的思想,引导他们的行动,配合课堂教育,完成教育任务。校园宣传栏是师生相互交流、沟通、传递信息、探讨学术的园地,它具有内容替换方便自如、常换常新、形式设计多种多样等优点,尤其是大学生自己设计和制作的各种各样的宣传板面,不仅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更是学校德育潜移默化的催化剂。校园网具有数字化、高速化、交互性、全时性、丰富性、开放性等特点,它真正地实现了把只有老师说教的“单向式”德育改为师生、生生交流的“双向式”“多向式”德育,把以处罚为主要手段的“管理式”德育改为以引导为主的“引导式”德育,把单调、呆板的“单一式”德育改为生动活泼、声图、音像并茂的“多样式”德育,把靠堵截为主的“封堵式”德育改为面向社会的“开放式”德育。

4校园传媒的丰富与发展有助于高校德育取得实效

校园媒体作为独特的校园舆论宣传工具,一直受到学校的大力支持,特别是近几年得到了飞速发展。它由原来的广播、电视、报刊、宣传栏等单纯传媒,发展到今天拥有校园网、手机等多种传媒;它由原来较单一的校内舆论宣传、文化服务等功能,发展到今天多样的社会化、开放性、人文性、信息化导向性等功能;它由过去大学生的“被动接受式”,发展到今天的“主动吸纳式”;它由原来自身设置的单一栏目,发展到今天的合理、多样的栏目;各栏目的内容由过去的呆板单调,发展到今天的图文并茂;由过去单纯的纸质信息发展到今天拥有数字化等多种信息;并且随着科技的进步它将有着更大、更惊人的发展。从校园传媒的发展趋势中可以看出,它的丰富与发展有助于受众获得更多的德育信息,有助于对大学生的思想困惑进行及时指导;有助于大学生在接受文化教育的同时受到德育的自我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及早了解德育信息;有助于德育工作者采用多种形式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由此可见,校园传媒的丰富与发展,使高校的德育信息和德育内容更广泛、更快捷也更多样化了,并且为高校德育的创新提供了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使高校德育工作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5高校德育的创新有助于推动校园传媒的和谐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德育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高校德育工作者如果惯用以往的一些德育理论、德育工作方法与途径,就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变化带来的新要求。校园传媒作为高校德育实施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在高校德育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高校必须借助于在大学生中有着巨大影响力的校园传媒,来促进高校德育的发展。因此,高校应对校园传媒的发展规划做出统一部署和要求:一方面要加大校园传媒建设的投入力度,优化和整合校园传媒资源,为校园传媒的和谐发展提供物质条件保障;另一方面要科学合理地安排各传媒的的栏目设置和主要任务,用具有时代特征的高校德育信息,不断去更新校园传媒内容,以自己的特色去应对社会媒体的影响;对校园传媒中出现的不良信息问题要及时进行整治。同时要实现校园传媒间的有效互动,发挥协同效应,构建校园宣传强势,以达到多个传媒之间相互造势增值、延伸各个传媒功能的目的,实现对大学生的有效教育和指导。

参考文献:

[1]鄢万春.论高校主流传媒德育潜功能的实现[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校园德育论文范文第4篇

武术文化对构建和谐校园的影响

武术文化中的武德对构建和谐校园的作用武德作为传统的道德规范,既有中国古代先进的伦理道德,又融入了当今先进的意识形态,充分体现着中华传统美德的延续,具有广泛而深刻的社会性。武德精神中诸如尊师爱友,互助互学,以武会友,讲究信用,见义勇为,不逞强欺弱等品质是中华武术传统道德的体现,把武德作为共同遵循的一种言行、处事之规范信条,把习武者培养成谦恭虚心、修身正心,规范举止的人。因此,在高校中利用学生对武术的兴趣,不断地灌输其武德思想,建立适应社会发展变化需要的伦理道德氛围,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受熏陶,从而培养其良好的伦理道德,这样势必也会影响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言行举止,使他们形成公正、诚实、仁爱、友爱的良好道德风尚。武术文化中的健身养生思想对构建和谐校园的作用当今社会要求大学生应该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协调并进的一类人,而身体又是他们学习工作的本钱。有很多大学生因缺乏必要的体育锻炼,身体承受不了紧张的学习生活而夭折,而武术要求身体各部位几乎都要参与运动,从而可以起到健身的功能。并且,武术除了具有健身功能以外还具备明德的作用,经过长期锻炼、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性和意志品德。坚持武术练习,会让学生慢慢形成一种习惯,使他们能够以充沛的精力和清醒的头脑面对压力。武术文化中的创新精神对构建和谐校园的作用创新是当今社会的一大特点,是一个民族前进的不竭动力,没有创新就难以生存,没有创新就不能发展,而创新也是武术文化发展的灵魂。武术文化中的创新是通过武术动作的想象,将会使大学生思维力长期处于一种集中状态,从而开发了他们的智力水平,这对其它学科的学习也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另外,在武术动作的学习过程中,大学生势必需要有敏锐的观察力、长期的注意力才能把动作学好,这有助于大学生思维方式向理性、逻辑方面发展,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认识深度加大,从而提高创新意识。当代校园文化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具备与时俱进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其实质就是创新思维的培养。因此,将武术文化中的创新精神融入到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去,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对人生目标的确立和知识的学习。武术文化中的哲学理论对构建和谐校园的作用中国的传统哲学思想是武术文化的主要支柱。例如:道家的“道生万物”观;儒家的“爱人”与“知天”;易经中的“阴阳辩证”、“天人合一”等古代经典哲学理论,这些理论的融入使习武者具有虚心谦恭、修身正心,规范举止的态度及操行。因此,将武术文化中的哲学理论融入到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规范学生的行为、影响学生的言行举止,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师生、学生之间的人际和谐。另外,武术教学过程中同学之间的交流亲密程度和交流频率是其他学科所不能够相比的。在学练的过程中,可以使同学们聚在一起共同分享学习武术的快乐,使同学之间有一个相互交流和沟通的平台,这无疑为和谐校园的构建发展提供了内在保证[2]。

在构建和谐校园中武术文化的发展策略

建立健全武术文化教学体系有关部门应该建立健全武术教育教学体系,优化新的教学方式方法,把优秀传统民族文化融入到武术教学体系中,建立健全新的武术文化教育模式。高校应该深刻挖掘优秀的武术传统文化,利用武术强身健体、防身自卫、休闲娱乐、修性养性、创新的功能,把武术教育上升到宣传民族文化、继承民族遗产的高度上去,从而促进“文化武术”的本土化教育,进而推动武术文化的国际化发展。对武术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创编适合学校的新教材传统武术源远流长,门派众多,内容丰富多彩。如果对武术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创编适合学生学习的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势必对宣传和弘扬武术文化起到很好的效果。将高校武术文化资源作为评优指标武术文化在高校校园内要想得到很好的发展,务必将武术资源作为学校评优的一项评价指标。现在高校中普遍面临着武术师资力量不足,武术书籍、器械、场馆缺乏,校园武术网络一片空白等因素,这严重制约了武术文化在高校校园的发展。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加大投入,加强武术硬件与软件的建设,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发扬中华尚武精神,营造良好的校园武术文化氛围。领导重视,加强宣传武术经费是开展武术活动的基本保障。学校的领导要重视本学校武术教育,增加对武术场地、器材建设资金的投入,努力改善武术场地、器材的设施,在大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教育的同时发扬传统武术文化。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德才兼备的武术教育工作者抓好师资的培训工作,是武术能否在学校顺利开展的重要环节。但是目前,我国的传统武术的师资培训已远远滞后于武术发展的需求。因此,有关部门要加强师资培训工作,积极举办各种形式的武术文化培训班,有计划地举办各种形式的教学、教练、裁判和科研培训班,并建立考核制度,使其成为武术教师上岗的基本条件。加强武术社团建设,充分发挥高校武协的重要作用高校应聘请一些校内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专业素养高、技术过硬、武德高尚的老师担任学生武术社团、协会指导老师。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传统武术协会组织,组织形式和活动内容由学生自主确定,高校要为其提供场地、器材、资料等信息。它能起到宣传传统武术文化,研究和练习传统武术功法,实践科学训练方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武的积极性。大力开展校园武术文化活动,搞好校园武术文化氛围大力开展校园武术文化活动,搞好校园文化氛围。武术文化节也是建设校园文化的重要形式之一。举办武术文化节,应该成为校园文化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校园武术文化节是传播价值观念的最佳载体,是激发学生武术兴趣的有效手段。武术文化节,系武术的感性与文化的理性相结舍,融武术知识、武术表演、武术比赛、武术征文、等多种武术相关活动为一体,并以武术活动为载体,为师生提供一方舞台,以公平竞争、团结协作、拼搏进取为宗旨,并以“健康、快乐、文明”为目标,最终实现育人的大目标。

校园德育论文范文第5篇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5595(2014)05-0100-04

一、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其育人功能

(一)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

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在成长发展过程中逐渐积累和沉淀下来的独一无二的特质,主要是由大学生、教师和学校行政人员等校园文化群体传承和创造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校园文化是不同时代保持一所学校连续性和同一性的内核基因,是一所学校的根之所系、脉之所维,是校园人的精神和智慧的历史积累和凝聚。”[1]高校校园文化是一种亚文化,是社会主体文化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它是立足高校自身特点,结合高校所在地的地域文化特色,顺应社会和时展潮流逐渐发展起来的,适应于某一特定人群的文化共识。

高校校园文化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校园物质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表层结构,主要是指高校在长期建设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富含文化蕴味的实体景观,是一个高校校园的硬件环境,如教学楼、实验室、校园雕塑等。良好的校园物质文化景观能够营造健康、和谐、向上的文化氛围,“对帮助大学生确立高尚的人生理想、健康的人生哲学、乐观的人生态度大有裨益”[2]22。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深层结构,是指大学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为谋求生存和发展,达到既定的教育目标,而在长期的校园文化创造过程中积淀、整合、提炼出来的广大师生员工的共同理想目标、精神信念、文化传统、学术风范和价值体系。[2]22精神文化是高校赖以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柱,高校的校训、校风等都属于它的范畴。制度文化是高校文化的中层结构,主要包括学校规章制度等,是学校日常教学、工作等顺利进行的保障机制,是规范校园活动、引导学生成长的重要支撑。高校校园行为文化主要是,在校师生在学校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的影响作用下形成的自觉的行为方式所表现出来的文化,是高校各种文化资源作用于人的最直接的体现。

(二)高校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第一,价值导向功能。“在校园文化的功能中,价值引导功能是最核心的功能。它以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要求,以多种形式为载体,体现在大学校园的方方面面,进而对师生进行精神、行为塑造。”[3]高校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处于不稳定阶段,面对信息获取渠道多元化、网络媒体影响扩大化的现实,他们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甚至做出一些过激行为。校园文化作为学校师生共同创造和享受的学校各种文化形态的总和,通过其长久积累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逐渐熏陶大学生的心灵、培养其审美情趣、规范其行为方式,逐渐提升大学生的品德修养,帮助他们认识世界、了解自己,更加自信地面对人生的挑战。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10月

第30卷第5期杨武成:论高校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第二,规范约束功能。高校校园文化不仅是一种精神共识,也是师生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作为高校校园制度文化的主要表现,规章制度以十分明确的内容规范了大学生的行为模式,使正面的得到加强,反面的受到抑制。在制度文化的感染下,会使学生对正确的行为模式形成集体认同感,自觉地规范和调整自身行为。高校校园文化的规范约束功能主要通过“外部强制约束”和“内部自觉约束”两种方式实现。外部强制约束就是指学校通过制定规章制度,强制学生作为和不作为;而内部自觉约束则是学生根据对校风、校训等校园文化形成的价值判断标准,自觉地选择作为或不作为。两种行为规范模式相互补充,使以“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相结合,共同培养学生文明健康的行为模式。

第三,情操陶冶功能。高校作为人才的聚集地,不仅集合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同时也凝聚了先进的思想和文化。在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中,大学生不仅能接触到先进的科学理念,更能接触到人类文明的思想。在先进思想和文化氛围的熏陶下,大学生的心灵和情操会得到不断的净化,潜移默化地认识、接受并自觉地传递校园文化的正能量。

第四,身心调节功能。高校不仅是大学生学习的场所,也是他们生活娱乐的场所。随着高校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和学生社团活动的日益丰富,高校校园文化的身心调节功能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课堂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强健了他们的体魄,更培养了他们的团结协作精神,拓宽了大学生的学习途径和方式,使之获得更多课堂外的知识。

二、发挥高校校园文化育人功能的途径

(一)加强高校精神文化建设,发挥高校校园文化的价值导向功能

育人,是大学的基本职能;特色,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生命。世界上越是知名的大学,其精神文化就越具有鲜明的特色和个性。目前,大多数高校都以建设“研究型、综合性、国际性”的大学为目标,千校一面。为了更好地发挥高校校园文化功能,实现育人目标,必须加强高校精神文化建设,彰显高校的独特个性。

第一,立足校情,传承并弘扬学校特色文化。特色是一所高校的生命,是其区别于其他高校的最本质的内容。如中国石油大学(华东)1953年因油建校,后又因油发展,60年的风雨历程使之逐渐形成了以“石油人”、“油文化”为主导的特色文化。无论是“惟真惟实”的校训还是“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校风都是对石油工业光荣传统一脉相承的具体体现。“石油人”、“油文化”是其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在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必须以此为工作的基础和出发点,不断传承、丰富、创新它们的内涵。

第二,扎根现实,丰富创新校园文化内涵。校园文化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发展变化的。历史在发展,时代在变化,校园文化建设发展要与时俱进。突出高校特色文化,必须将校园文化植根于社会文化的深厚土壤之中,不断吸收社会文化的营养,使校园文化融合时代精神,进而促进校园特色文化的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在建设发展高校特色文化的进程中,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赋予校园精神文化新的时代内涵。

第三,融合地域文化,增强校园文化生命力。建设高校精神文化,必须重视地域文化特色,将校园文化特色与学校所在地的地域文化特色结合起来,丰富校园文化的内容。“地方文化资源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根基和力量源泉,任何高校都是处在不同特色的文化区域之中,学生一旦长期处于某种特殊的地方文化氛围之中,也会自然而然地受到该地域文化的影响,会对该地区的文化传统产生兴趣和亲和感。”[4]对于发展、丰富校园特色文化而言,吸收地域文化的优秀资源尤为重要。如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1年由东营迁至青岛,地域文化特色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扎根青岛地域文化,推动石油文化与青岛海洋文化相结合,吸收青岛文化的精髓,不仅会为学校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而且会增强学校校园文化的活力和生命力。

(二)加强高校相关制度文化建设,发挥高校校园文化的规范约束功能

高校校园文化功能的实现离不开完善的制度作保障,而制度的完善要求高校建设者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何谓文化自觉?说简单了,就是对文化的本质、规律和大学的文化职责有感性和理性相结合的认识,对本校校园文化建设有全面、系统、长远的考虑。”[5]

第一,整体把握,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校总体规划。就目前而言,虽然几乎所有高校都有自己的发展规划,但是,这些发展规划主要涉及科研、财务、师资队伍、实验室建设等,却很少将校园文化建设列入其中。“由于割裂了与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学科专业设置等的紧密联系,没有放在学校的整体布局和发展规划中,势必使校园文化建设缺乏全局性和长远性,不能够很好体现和发挥校园文化育人的作用。”[6]64为了更好地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需要在整体上把握校园文化建设在推动学校发展和人才成长中的作用,加强校园文化资源与人才培养方案等的联系,并将之列入学校的总体发展规划,有目的、有计划地实现校园文化育人的目标。

第二,发扬民主,建设科学有效的校园制度文化。科学有效的规章制度是实现校园文化育人功能的可靠保障,会不断推动高校校园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为了推动校园文化育人的顺利实施,必须建立科学有效的制度,形成良好的制度文化。在制度建立之初,要提高师生的参与度,“要充分发扬民主,完善教代会、学代会制度,确立现代大学制度”[6]65。在充分考虑学生、教师意见的基础上,形成校园文化建设及育人制度,实现有“法”可依,以强制手段推动学生有所为、有所不为,规范学生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从而为顺利推进校园文化育人保驾护航。

第三,加强监督,规范管理,建立起有力的约束机制。监督和管理是为了使制度能够得到充分的贯彻实施。通过监督、管理,对合理的要发扬,对脱离实际的要摒弃,使制度得到不断落实和完善。在加强监督管理的同时,引进奖惩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师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健康和谐的校园制度文化”[6]65。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发挥高校校园文化的情操陶冶功能

高校校园文化的构建需要校园活动的开展,校园文化氛围的活跃也需要校园活动的调节。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主要载体之一,校园活动以其丰富的内容满足了不同学生对精神文化生活的不同需求。

第一,以学校为主导,推动校园文化活动健康开展。首先,要发挥学校的思想引导作用。在校园文化活动开展时,要做到愉悦性与发展性的统一、自主性与教育性的统一。缺乏对校园文化活动的正确引导,最终会使校园文化活动流于肤浅,出现混乱,因此,学校要以调节者的身份参与其中,积极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活动。例如,将高雅艺术引进校园等,能与学生自主创办的活动相互补充,在保证活动愉悦性、自主性的同时,实现校园文化活动对学生的教育功能。其次,要发挥学校的保驾护航作用。要积极制定关于校园文化活动的相关制度和政策,使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有制度保障、政策支持。与此同时,在校园活动的未来发展问题上要给予前瞻性指导,以保证校园文化活动未来发展的科学性、合理性,使学生在自主创办校园文化活动时少走弯路,推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顺利实施。

第二,以学生为主体,推动校园文化活动有效开展。任何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都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否则就失去了其价值和意义。“课外活动要兼顾教育与情趣、知识与娱乐、活动与休闲,努力让学生根据天资所好,各得其所,各行其乐,变命令式为倡导式,变禁止式为诱导式,变接受式为参与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组织,主动参与,寓教于乐。”[7]15鼓励学生自主创办各种社团和兴趣小组,如乐团、书法社、文学社等,鼓励学生开展各种各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以大学生科技节、志愿服务节、体育健身节、文化艺术节等全校性的活动为依托,集思广益,创新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校园文化活动中来,实现校园文化活动的情操陶冶功能。

(四)加强校园基础平台建设,发挥高校校园文化的身心调节功能

第一,完善基础设施,拓展学生发展的“硬”平台。基础设施是学校物质文化最直接的表现,它的建设和发展不仅体现学校的办学水准,也直接影响着生活在其中的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审美水平。校园基础设施的建设应当坚持三个原则:结合学校实际、体现学校特色、融教育性和艺术性于一体。

结合学校实际是指,基础设施的建设必须以学校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历史特色为出发点,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实现学校发展具体性和历史性的统一。

体现学校特色是指,高校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时不能“人云亦云”,应当充分考虑学校自身特色,将学校的特色文化和独特精神内涵融入学校基础设施中去,明确标志性建筑的文化意蕴,完善相关设施的文化内涵。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为例,在进行校园基础设施建设时,必须首先突出“创造太阳”雕塑所体现的文化内涵,同时建立抽油机等模型,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校园内的石油文化氛围。

融教育性和艺术性于一体是指,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不能为了建设而建设,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一项具有长远历史意义的工作,关系到学校的基础文化氛围,在建设时需要高度重视,“必须渗透思想教育的成分,寓德育于物质文化建设中,同时要精心设计,严密组织,使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富有艺术性,给人一种美的享受。物质文化建设要有艺术性。”[7]15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文化育人的目标。

第二,建设第二课堂,搭建学生自觉发展的“软”平台。学生社团是大学生的第二课堂,在推动校园文化育人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不同的社团具有不同的社团文化,不同的社团文化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群体的文化需求。在进行社团建设时,需要加强以下三个方面的指导。

一是路线指导。所谓“路线指导”是指加强社团文化建设,引导学生社团的发展方向,坚持走高雅、健康、向上的社团文化之路。学生社团作为吸引和凝聚学生的重要力量,它的发展方向和文化特色直接影响着社团内部的大学生。为促进社团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引导教育,必须在学校特色文化的基础上加强社团文化建设,结合社团自身的特色,逐步形成健康、独特的社团文化,走符合校园文化育人制度和学生文化需求的社团发展道路。

二是思想指导。所谓“思想指导”是指提高社团活动的思想性、时代性。社团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要有先进的思想作为社团建设的指导。在提高社团活动思想性的同时,还需要不断增强社团活动的时代感,不断丰富社团文化,增强社团的生命力和活力。

三是格调指导。所谓“格调指导”是指提倡内涵深刻、格调高雅的活动。积极推动高雅艺术进校园,同时使高雅艺术深入学生群体,加强其在校内学生之间的普及。通过选拔艺术骨干在校园开展高雅艺术走基层的培训工作,让学生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并学习高雅艺术,进而带动整个学校文化氛围的改变,在提升校园文化层次和质量的同时,促使学生得到更好的文化熏陶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