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学校德育工作交流材料

学校德育工作交流材料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学校德育工作交流材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学校德育工作交流材料

学校德育工作交流材料范文第1篇

一、抓制度,保障德育工作顺利开展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完善的制度是一切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德育工作是一项高度柔性的工作,但又是塑造学生高尚的灵魂、健全的人格、顽强的意志的基础工作,尤其是由于传统思想的影响,普遍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的思想,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德育工作的开展将流于形式。为此,我校团队组织始终把建章立制放在德育工作的首位,狠抓制度落实,使德育工作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一是建立了领导责任机制。学校成立了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书记任组长,业务校长任副组长,团队组织干部任组员。所有成员全部贯彻“一岗三责”,一手抓教学,一手抓管理,一手抓德育,“三手”都要硬。二是建立德育工作例会制度。每周一下午第四节课,召开德育工作例会,总结情况,布置任务,制定措施。三是建立德育工作考核激励机制。制定完善班主任和班集体德育工作量化考核机制,德育工作先进个人奖励机制,把德育工作考核的结果,纳入学校量化考核之中,并占40%的比重。班级德育工作量化考核实行末位淘汰制,凡是连续两个月处于末位的坚决解聘班主任工作;所有评优树先、晋职,采取一票否决制,凡是德育工作搞不上去的,坚决取消评选资格。凡是在德育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优先列入组织发展对象、干部重点培养对象;在同样的条件下,优先授予荣誉称号。四是建立团队干部竞聘机制。坚决实行团队干部公开竞聘制,按照自愿报名、组织考察、民主选举、岗前公示的程序进行,实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切实把威信高、能力强、善创新的教师选。

二、抓整合资源,构建德育工作新格局

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受到社会、家庭、学校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只有整合各种资源,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互动的德育工作开放体系,才能促进德育工作顺利开展。近几年来,我们一是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全体教师牢固树立“德育工作人人有责”的观念,把德育工作作为教师的第一项工作,充分利用课堂主渠道和教材内在的思想、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教育。同时,聘请“校外辅导员”定期进校开展德育工作。充分利用清明节、青年节、建党节、国庆节等重大纪念日集中开展德育活动,激发学生“大三爱、小三爱”的热情。二是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积极倡导“创建学习型家庭”,让学生在浓厚的家庭学习氛围中陶冶情操;从新华书店购进“成功家教宝典”音像资料,在学校六楼会议室分期分批向家长播放,并通过家长会组织家长讨论,围绕“现在我们怎样当家长”这一主题,召开研讨会和座谈会;深入开展家庭体验教育活动。三是整合社会资源。广泛开展“大手拉小手”活动,通过协调,让队员与离退休老干部、老教师、矿工、民警、老及各类先模结成对子,定期开展联谊活动,让学生得到多种有益的教育。截止目前,已结成283个对子,联谊活动举行了10余次。我们团队组织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在广大少年儿童中认真组织开展社会实践、科学咨询、劳动实践、公益性慰问和宣传等活动外,还在全校广大师生中开展“我为创建平安矿山献一计”征集活动,收到各班建议和意见千余条,经加工整理将其有价值的建议呈送学校党政领导,并在矿电视台、学校文学社《太阳石》作了报道。这些活动既丰富了少年儿童的假日生活,又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三、抓创新载体,增强德育工作的吸引力

活动是团队工作的生命线,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不断创新活动载体,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一校园文明建设活动。许多班级以读书活动、文体活动、队前教育、诚信宣誓等活动为载体,寓教于乐,积极开展了团队文明活动。我们学校团队组织充分利用团队活动室这一阵地积极开展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团队活动,还创办校刊《太阳石》、“红领巾”广播站、小记者站,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优秀的作品塑造人。二警示教育活动。一方面我们强化法制纪律教育。每月都在学生中开展法制纪律教育,把“两法”教育与加强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结合起来,并请劳教释放人员到校作报告,从反面引导教育中小学生。另一方面我们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各班都配备兼职心理教师,设立心理咨询室和心理咨询信箱,建立心理辅导档案,定期、不定期对个别存在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障碍学生的科学辅导,帮助他们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三体验教育活动。:

1、开展诚信校园创建活动。我们及时成立了由梁校长为组长的“诚信在校园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出台了《陶阳矿子弟学校关于开展诚信校园创建活动的意见》,明确了活动的目的、指导思想、主要内容和具体措施。确立了以小学为诚信重点,指导教师、学生及家长签订诚信治教、教师诚信立教,学生诚信做人等承诺书,向学生家长、老师、学生发出共创“诚信校园”倡仪书,及时在初中各班推广小学的经验,在深入开展“现在我们怎样当教师”、“现在我们怎样当学生”大讨论基础上举行了“诚信与我同行”、“现在我们怎样当班主任”演讲比赛。

2、在全校中小学生中开展“五个一”活动,即“读一部历史书、唱一首爱国歌、看一部党建影视片、听一个革命传统故事、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各班根据实际和学生年龄特点制订活动方案,广泛征集德育工作案例和“书评”“影评”征文评比活动,促进“五个一”活动的有效开展。

学校德育工作交流材料范文第2篇

关键词:学校教育 德育工作 学科教育

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既是社会主义社会对学校教育的要求,也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要求。对于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社会主义社会要求学校教育的知识性与思想性统一

德育与智育是有机的统一体。“就人的心理面貌说,它由两个基本方面构成:思想品德和知识才能,二者是辩证的统一。我们培养的人,不但要求具备现代生产、现代科学所必须的知识才能,而且还必须具备现代所要求的思想和道德。”思想品德教育离不开教学这种有效的组织形式,而思想品德又促进学科教学的有效开展。学校的德育工作应该而且必须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才能有效地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和谐、健康地发展,否则学校的德育工作只能成为空中楼阁。

二、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工作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显著特点

青少年的德育工作包括学校、社会、家庭等多方面的力量。一般的社会影响随意性和盲目性大,而学校的德育工作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的特点;教师在进行教育时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计划性和意识性,这是学校德育工作区别于其它教育形式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学校德育工作的特点要求教师必须把德育工作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过程的始终,全方位、立体、交叉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进行学科教学的过程中,有效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德育工作渗透于学科教育之中。

三、学校德育工作必须与教学活动相结合

教学是学校教育最主要的组织形式,学生在校期间大量的时间是进行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有效地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不可替代的一种重要的形式和方法。

社会主义学校德育工作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具有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学生只有具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确立正确的世界观才有可能,脱离学科教学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教育是不可想象的。学校教育必须在学生具备一定的科学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具有唯物主义世界观才具有现实的意义。

教学组织形式本身具有教育性。教学这种组织形式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制定和实施的,具有针对性。教学组织形式本身和教学过程的实施对青少年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

1.要充分发挥班队集体的教育作用。学校的教学活动是以班集体为单位进行的,在这一集体内同学之间会开展各种活动和交往,“活动和交往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学校的德育工作,应充分发挥班队集体的教育作用。在集体内,同学之间进行相互交往和接触、交流与合作,这一过程直接影响学生的态度、情感。在集体内,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成长,为培养他们集体主义思想、优良的道德品质营造了积极、有利的氛围,这是校外教育工作无法比拟的。

2.教师是教学过程的引导、组织者和合作者,教师的思想状况、精神面貌对学生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否,对待教学工作及学生的情感与态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采用等等方面,都是直接而重要的教育因素。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和看法,影响学生世界观和人生观的确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规范言行,以身作则,充分发挥榜样的积极作用,以自己积极、向上的形象来影响和教育学生。

3.要注重学习过程的教育作用。学习过程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是学生对学习目的逐步认识和确立的过程;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意志品质的过程;是培养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的过程;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过程;是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习惯及自我评价的能力的过程。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学习过程的教育作用。

4.要充分利用教材的德育因素。任何教材都具有德育意义,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各种学科都具有自身的特点,但他们都渗透了生动的、富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各种学科的教材具有丰富的德育因素。教材中的德育因素,融入具体情境之中,有充分的事例、数据材料、科学的论证,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容易使学生产生共鸣,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运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相对于单纯的说教而言,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德育工作中应充分利用和挖掘各学科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学校德育工作交流材料范文第3篇

一、中职学校德育现状、存在问题与产生原因

近年来,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重视下得到了改善和加强,取得的成绩是主流。但是,我们还必须看到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特别是近段时间来,学生思想消极,不求上进;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主动性不强;普遍缺乏拼搏精神和进取意识;缺乏青少年应有的蓬勃朝气和承担社会责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德育工作得不到应有重视

受传统观念影响,普遍存在“重智育而轻德育”,即使在中职学校也同样存在,不仅学生家长、学生本人是这样认识,连学校领导也是这样认识,作为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骨干力量——班主任,多数人同样是这样的认识。这就说明,不重视德育工作,不是某个层面的人不重视,而是几乎所有层面的人不重视。由于没有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也就不会认真去做德育工作,德育工作自然要打折扣,达不到德育工作应有的作用,给中职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严重的不利。

作为中职学校,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自然把学科教学与学生就业放在了工作的首位,很少顾及德育工作;而社会评价中职学校,主要看学科成绩和学生就业,“一好遮百丑”,德育的时间和空间无形之中受到挤压,出现了“问题在下面,根子在上面。”和“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这是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弱化的根本原因。同时,在中职学校德育工作中,不分年级高低,不管个性差异,一个模式,“一刀切”的现象比较突出,教育形式单一,老调重弹,东拉西扯,团、队活动不正常,社会实践很少,缺乏吸引力,很难受到学生的欢迎,自然丧失学生接受德育的积极性。

德育工作主张全员育人,但现实情况成为一纸空文。开展德育活动,忙前忙后的是班主任;组织德育活动忙前忙后的学校管理人员,很少有主动关心德育活动的其他教师。全员育人,除了在课堂上能有所体现,课后很难见踪影了。学校制定的有关“德育工作考评”操作难度大,工作量大,加上主观上努力不够,德育这一块在整个考核方案中所占比重很小。评选德育先进学校和先进工作者大多凭印象、凭上报材料,很少进行认真扎实的实效评估,评优的不公正挫伤了一部分学校和教师做好德育工作的积极性

2、班主任德育意识不强

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者主要是班主任,但是班主任忙于事务性教学工作与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很难再有充足的时间与精力从事德育工作,从根本上忽视了德育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人。所以每次的德育例会成为了很多班主任诉苦的时间。班会活动只做记录,不开展活动,或者有一点点时间应付性的开展活动,剩下的时间用于其他活动。对于必须参加的大型德育活动,也只是选择一两个人训练,而忽视了大多数学生的存在。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懒散和不健康行为,熟视无睹,不能积极引导和纠正。同时,教师的精神面貌还不能适应德育工作的需要,开会接电话,上课打手机,讲笑话或开不宜在学生存在的公共场合的玩笑,对学生要求不严格等现象普遍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德育工作。

3、社会环境不利于德育工作

中职学校是育人的殿堂,培养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合格接班人,不但需要健康向上的内部环境,而且需要和谐净化的外部环境。目前社会环境不利于中职学校德育工作,除了社会上庸俗形态、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外,家庭也是主要问题,特别是问题学生多出于问题家庭。有的是因为父母离异,致使这部分学生的心理阴影一直不能消除,心理压力过大,学习精力分散;有的因身为单亲家庭,他们享受不到家的温暖,从而产生了孤独感、自卑感,对生活和前途丧失了信心和勇气;有的是因为父母文化水平较低,对子女缺乏一定的教育、帮助和正确引导,致使这部分学生的上进意识不强,自我约束和控制能力差;有的则是家人在外打工,父母只按月寄钱却没有尽到做家长应尽的教育责任;有的是因为家长过分溺爱,致使这些孩子忧患意识弱,心理承受能力差,以自我为中心,容易放纵自己,缺乏进取心和团队意识。这些都会对学生思想道德产生严重影响,进而影响学校整个德育工作的效果正常进行。

4、社会存在对中职学生的歧视

中职学校由于生源质量较差,而培养方向主要是劳动、建设者,不是所谓的“读书做官”,社会事实上存在对中职学生的歧视,影响了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使得中职学生问题较多,普遍存在着行为自制力差、学习自觉性主动性差的现象。一是部分学生因为以往的种种原因,养成了抽烟、打架、说谎等不良习惯和行为,形成了自由散漫的生活作风,更有甚者在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严重扭曲,给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带来巨大的困难。二是以前的人生经历和学习经历所带来的难以弥补的心灵创伤。一些学生在小学、初中时,由于长期家长不在身边无人管教,导致行为习惯不好,学习困难,成绩不佳,不同程度受他人冷眼甚至歧视,致使师生、父子关系不和,甚至敌对老师、家长,心灵受到巨大创伤。三是少数学生因行为习惯差、品行不好,成绩不佳,加之社会对职业中学的偏见,而遭到社会的岐视,致使不少学生迷失人生方向,缺乏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形成“自甘堕落”的思想。

二、解决存在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要进一步加强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必须明确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任务,抓住德育工作的重点,采取有效措施,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取得成效。中职学校德育是对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要加强对学生意志、品质方面的培养,加强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摈弃贪图安逸,树立爱岗敬业,以适应社会和企业的要求,以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要重视养成教育,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使习惯内化为品质。要积极地加强与社区、家庭的联系,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形成合力,建立全方位的德育网络,使学生处于全方位、多时空的教育中,取得综合的教育效应。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要重视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提升学生的综合心理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1、进一步提高中职学校德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教育的根本要义在于育人,培养品德高尚,人格健全,素质优良的一代新人是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情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影响着中职学生的价值取向,国际国内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和斗争更加复杂,尤其是国际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国青少年一代进行思想文化渗透,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腐朽思想给青少年学生带来极大影响。面对日益复杂的形势,中职学校领导和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该从提高民族素质,事关国家安危的高度认识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更加自觉地把学校德育工作放到“以德治国”,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突出位置。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从中职学生的实际出发制定实施计划,要从舆论宣传和制度建立切入,保证德育工作落到实处。要确立正确的教育理念,遵循教育规律,采取切实措施,坚决扭转重智育轻德育,“一手硬,一手软”的不良倾向。

2、进一步健全中职学校德育工作机制

中职学校要发挥党和共青团等组织的作用,培养好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德育工作队伍,密切学校、社会、家庭的联系,努力形成齐抓共管,整体联动的德育工作和管理机制。要确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观念,彻底克服德育的任务由班主任、辅导员完成的偏见,强化每一位教师的育人意识,充分发挥全体教师在德育中的作用。要尽快成立有效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实施行之有效的德育全员考评,并纳入绩效工资。改变单一的考评班主任的办法。

3、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职学校德育工作

中职学校德育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校育人目标与职业岗位要求相衔接、课堂教学与实习实训相贯通,不断探索新时期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内容、形式、方法、途径,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时代性和吸引力,努力把学生培养成热爱祖国、品德优良、敬业爱岗、技能高超、身心健康,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为就业创业、继续学习、终身发展夯实基础。

中职学校德育工作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既遵循思想道德教育的普遍规律,又适应中职学生身心成长的特点,开展富有成效的教育和引导活动,增强针对性和吸引力;要做到知与行相统一,既重视知识传授,又重视情感体验和社会实践,引导中职学生自觉遵循道德规范,形成言行一致的优良品质;要做到教育与管理相结合,既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又要加强科学严格的管理,实现自律与他律、激励与约束的有机结合;要做到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既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又要切实帮助中职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增强教育的实际效果。

中职学校德育工作要以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教育为重点,进行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开展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形势政策教育。要以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为重点,开展哲学与人生教育、经济政治与社会教育,引导中职学生逐步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以职业道德教育为重点,进行道德和法制教育,养成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要以就业创业教育为重点,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职业指导,进行热爱劳动、崇尚实践、奉献社会的教育,提高综合职业素质和能力。要以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为重点,开展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引导中职学生养成自尊、自信、自强、乐群的心理品质。

中职学校德育工作要开展职业指导工作,把德育全面融入职业指导工作,加强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创业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提高就业创业能力。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针对学生在成长、学习、生活和求职就业等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开展心理咨询辅导和青春期教育工作,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帮助他们增强应对挫折、适应岗位、融入社会的能力。

4、进一步增强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

德育工作的实效是德育工作生命力的体现。如何提高德育实效,需要根据校情、班情和学情进行认真研究和深入探讨。增强德育实效一要观念更新,方法创新,坚决摈弃赶时髦的应景教育、形式主义的花拳绣腿、教条主义的空洞说教。二要教育目标的层次性,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对象设置教育目标,分层施教,层次递进,避免“一刀切”的现象。三要教育内容的时代性,适应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充分利用德育资源,不断注入时代内容,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四是教育管理的民主性,教师应坚持民主的原则,与学生多对话,多交流,少批评,少训斥,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为人师表,使说服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放手让学生参与管理,让学生自主活动,引导他们通过自己的思考和体验,将德育要求内化为自身愿望。五是教育形式的多样性,要充分发挥课外活动的优势,把德育观念、德育要求、道德标准融化在具体、生动有趣的活动中,让学生获得道德教益。六是德育工作的持久性,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学校应该有计划、有步骤、有措施,常抓不懈,持之以恒,反复训练,日积月累,逐步形成规范。

5、进一步加强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环境对于学生的道德教育,具有很重要的示范、熏陶、感染作用。中职学校要结合专业特点,加强校园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建设,将现有的橱窗、画廊、黑板报、广播等文化宣传阵地充分利用起来,发挥应有的作用,营造一种浓郁的道德习惯教育的氛围,使学生耳濡目染,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要充分挖掘校训、校歌、校史的丰富内涵,开展形式生动的主题教育活动,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加强学生社团建设,开展主题班会、举办艺术节、体育节、毕业典礼、入团仪式、主题征文、知识竞赛等各类有益活动,引导学生培养高尚情趣、提高综合素养;拓宽校园文化建设渠道和空间,将优秀企业文化引入中职校园,展示企业劳动模范和能工巧匠自立自强、爱岗敬业的职业风采;聘请各行业劳动模范、技术能手等先进人物担任学生“校外兼职辅导员”,邀请他们讲述岗位成才的亲身经历,帮助学生感悟人生的价值;注重利用职业教育事业发展和城市变迁进程中积淀的历史文化资源,促进学生正确认识职业价值,增强文化认同感。使学生得到自我教育,发挥自身潜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切实提高个人道德修养。

6、进一步增强班主任抓德育的积极性

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成效很大部分取决于班主任的积极性,要制定制度,落实措施,调动班主任的积极性,切实抓好学校德育工作。一是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让班主任愿做德育工作。要通过舆论宣传等手段,端正人们对教育的认识,肯定班主任在教育中的付出和成绩,从而使班主任产生成就感、光荣感,愿意在班主任这个岗位去辛勤地耕耘;使更多的教师愿意担任班主任工作,热爱班主任工作。二是建立科学奖惩政策,让班主任乐做德育工作。如规定,在职务晋升、职称评定时,必须具备一定量的班主任工作经历;在评优时对班主任或班主任经历长的给予优先;对新教师做出硬性规定,未达到一定班主任年限的不予晋升职称。对在岗班主任进行物质激励,给予相应的津贴作为奖励,以达到对班主任工作的肯定和激励。

学校德育工作交流材料范文第4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莱州市学校德育工作常规》和《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纲要》的有关要求,继续推进少年儿童思想道德建设工程,做好组织,引导、服务少年儿童和维护少年儿童合法权益的工作,促进少年儿童“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努力营造和谐的育人环境,打造全新的德育工作品牌,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工作目标

1、牢固树立大德育意识,做到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继续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体系。

2、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大队辅导员为副组长的德育工作及少先队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科学有效的德育评估体系,调动全体教师的育人积极性,在学科教学中、在日常生活中全面渗透德育德育,争创德育工作先进学校。

3、加强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4、继续突出德育和少先队的特色工作。

①形成1项自己的少先队工作特色。②继续开展已有的特色活动,使特色更专。③形成自己独特的工作经验。④严格按照《大队辅导员岗位目标责任书》的规定,出色完成相关工作任务。

5、开展以“我与奥运同行”主题活动和《改革开放30年 说说家乡新变化》为代表的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强化主题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扩展学校德育工作品牌。

6、认真学习《莱州市学校德育工作常规》和《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纲要》,研究本校的《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纲要》实施细则,形成材料,按时上报中心小学。

7、从学校实际出发,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1、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增强服务意识

成立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讨、制定德育工作相关机制,完善学校、家庭、社会共建共育网络。吸收优秀教师担任辅导员,定期进行培训,并通过观摩、培训、研讨等形式提高辅导员的工作水平。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完善班主任选拔、聘任、管理与考核机制,定期召开班主任工作例会,通过培训、研讨、经验交流等形式,督促班主任积极改进工作方法,提高自身管理水平,促进班主任队伍的专业化。对班主任日常工作进行量化评价,并适当提高班主任工作在考核中的权重,提高班主任工作积极性。加强“五老”和校外辅导员队伍建设,定期聘请他们到校做报告、开讲座、进行法制、科技、安全教育,做好共建共育工作。完善少先队小干部的选拔、任用、奖励机制,定期进行小干部培训,增强队干部的服务意识,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功能、定期组织学生干部会议和学生代表会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民主管理。

2、强化德育阵地建设,充分发挥校外德育资源的育人作用

学校根据教育内容,分类建立不同的校内外德育基地。针对学校驻地附近果园多这一特点,开辟相应的劳动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开展活动,培训其劳动意识和吃苦耐劳精神。建立校园之声广播站,定期广播,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利用黑板报、评比栏等宣传阵地推出优秀学生榜样,成立班级图书角,有计划地组织读书竞赛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成立音乐、美术、体育、科学等各种兴趣小组,做到活动经常化、序列化、规范化,将德育实践活动向纵深推进。

3、抓好常规建设

依据《莱州市学校德育工作常规》,抓好德育常规工作,学期初召开学校德育工作大会、开学典礼、国旗下教育等大型集中教育活动。按要求组织主题班队会、晨夕会、后进生帮扶等日常教育工作,并建立相应档案记录。将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突破口,通过系列化的途径加大教育引导力度,逐步使学生在学校做一个有个性、会学习、知荣耻的好学生;在家庭做一个有孝行、会自理、担责任的好孩子;在社会做一个有教养、会共处、守公德的好公民。确保教育实效。同时,还要结合上级要求,积极组织开展重大节日庆祝、荣辱观教育、安全法制教育、网络文明教育、科技环保教育、劳动实践教育、亲情援助、心理健康教育、庆祝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建设绿色莱州、建设书香校园等主题活动,做好关心下一代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加强心理健康辅导、咨询和教育工作,完善家长委员会职能,密切家校沟通,形成教育合力,探讨德育序列化,加强德育科研工作。

4、突出德育特色活动

继续突出本校“双休日五个一”特色活动,开辟校外劳动基地,开展绿色环保活动,结合上级要求和本校实际,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习惯养成、文明守纪、法制环保、安全出行等教育,美化学生的德育生活。

*月份工作安排*

2月份

总结假期工作

3月份

开展“学雷锋”、“安全教育日”等主题教育活动

启动“我与奥运同行”主题活动

开展节约资源“四个一”活动

4月份

组织清明节祭扫和教育活动

实施“我与奥运同行”主题活动、结合市局要求启动“改革开放30年 说说家乡新变化”教育活动

5月份

组织节假日实践活动

迎接第十三届杰出儿童评选活动

6月份

搞好六一国际儿童节庆祝活动

以端午节为契机,开展“爱我中华——了解民族传统文化”活动

7月份

开展“红领巾心向党”活动

8月份

组织暑假社会实践活动

9月份

组织第六个公民道德宣传日活动

开展“尊师爱生”活动

10月份

组织庆“十一”假期实践活动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11月份

组织“建设书香校园”读书展示活动

12月份

迎接学校德育团队工作评估

开展一年级新生队前教育,组织新生入队

学校德育工作交流材料范文第5篇

最终,举全校之力班主任的岗位总算满额了,但班主任的整体水平较以往明显降低了档次,几个很优秀的班主任仍然坚持不担任班主任工作。此种“拒绝当班主任”现象在以往的学校人事制度改革中是不可能出现的,因为学校一直重视班主任队伍的培养和建设,学校制订了针对班主任的专项多元评价制度,在评优树先、教师聘任等方面都享有优先权,所以以往每学期的班主任选聘工作,老师们都是全员参与,学校要经过几个轮次才能确定最终的人选,而现在何以出现老师们不愿意担任班主任的情况呢?

班主任选聘的“尴尬”一直在我心中挥之不去,身为校长,我真的很想知道班主任们的真实想法和事情的真正原因。几天后我随便约了几个班主任老师在办公室聊起了选聘的话题,见我态度诚恳,几个班主任向我坦言,不是他们不愿当班主任,而是现在班主任工作根本没法干,光是学校和上级主管部门下发的硬性任务安排,就应付不过来,与其工作机械应付,倒不如干脆不干的好……

在老师们满腹的牢骚中,我终于明白了班主任工作的真实状态。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阵地,班主任担负着学校“育人”的神圣职责,是学校落实德育为首的体现者。但现实情况是受学校大环境的影响,班主任的工作仅限于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而已。学校政教处是直接领导和协助班主任进行学生管理的部门,但碍于上级对学校的考核,甚至部门建设的自身需求,政教处的协助、帮扶、指导等功能基本省略,其职责仅简化为对班级的管理和考核,以此迎接上级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检查和评定。为使学校的德育工作取得优异成绩,给学校争得荣誉,政教处就盲目走上了追求“德育特色”的路子。

每学期政教处都给班级下发详尽的工作内容和考核标准:班级卫生、班级文化、走廊月报、宿舍规范、午休纪律、就餐纪律、升旗制度等等;每周必须完成班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评价手册和千分制考核;每月一次的师生论坛活动各班级必须上交稿件;班主任要参与完成德育校本教材的编写工作;班主任必须参与主题班会的设计评选、班主任要参加心理健康培训活动……平时随机性的活动更多:温馨班级、温馨宿舍评选、跑操比赛、主题班会比赛、班歌比赛、教育案例评选、主题板报比赛、学生批语比赛……

试想班主任的工作都被具体的常规事务安排占满了,学生的“因材施教”如何进行?甚至学校要求每周一次的班会课都要严格按照学校编印的“校本德育教材”而上,而所谓的“校本德育教材”就是源自上级的一个文件,文件要求区里要评选优秀校本德育教材,希望各校高度重视,力争优异成绩。于是学校召开专门的班主任会,给级部各班级分解编写任务,规定在限定的时间内必须完成。班主任们多是借鉴网络资源进行了复制粘贴,以完成任务为目的,其实用性、科学性可想而知,如此的课程放进课堂有什么教育意义和效果呢?只是把一节正常的处理班级日常事务、对学生进行整体教育、个别辅导的课堂霸占了。

更多的班主任则反映过多过频过滥的事务严重影响到了班主任的正常教学,致使班级和个人的教学成绩下降。很多班主任甚至根本没有时间去研究教材、思考教学方法,连学生的作业都不能及时批阅,没时间家访只能借助家长会来交流学生的问题,更没有时间去读书学习,进行教学的改革和创新,面对学生的成绩都感到对不起自己教的学生……整天在附和着上级的要求,应付着上级的检查,课可以不上或不认真上,各种材料却不得不交,不得不造。为什么现在的问题学生越来越多?根本原因就是教育者缺少了对学生真诚的过程性的关注和教育。德育是什么?德育就是师生间情感的交流,就是在校园生活中直抵学生内心的一言一行,就是温暖、滋养学生心灵的师生间“美好的故事”……

身处如此环境,班主任们的生活状态可想而知:学校事无巨细多元的数字化考核,从踏进校门到放学离校的时时监管,再加上评价的机械,反馈的迅速,令班主任们时刻瞪大眼睛,神经高度紧张,整天一副“候检状态”。长此以往,多数班主任开始“按部就班、聊以苟活”。所谓的成长,所谓的班主任艺术、教育智慧逐渐消失,助长了更多的应付和牢骚,使“职业倦怠”式的消极行为、文化根植在教师们的一言一行中。真的,如此的工作,如此的生活精神状态,还有谁会愿意去当班主任呢?

当前我们应该怎样进行的德育教育呢?怎样才能减轻班主任们的“德育”负担呢?

听着班主任们的话语,我不由得想到了“农民除草”的故事。一位农民想铲除庄稼地里的杂草,如何铲除呢?方法很多,可以打药,可以动手拔掉,可以放牛羊让他们吃掉……但这都是短期行为,只能起到治本不治根的效能。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呢?当然是还原庄稼地的本性:种庄稼,让庄稼的力量大于杂草的力量,我们的目标轻松达到:既收获了庄稼又消灭了杂草。

教育何尝不是这样,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情境就是:有的在盲目说教、有的在勒令禁止、有的在生搬硬套、有的在形式上乐此不疲……其实效离我们的终极目标越来越远,让我们越来越怀疑自己的能力,越来越抱怨周围的环境……

学生的本性是什么?当然是学习的孩子,我们应该始终围绕学生的学习来对其开展有益的德育教育,课堂才是德育教育的主渠道——当把学习根植于学生的内心,当学习成为他们的主导时,学生的一切行动便会由学习(或由学习得到的能力)来支配,学生心中的“杂草”就很难生长起来,德育的实效性自然会凸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