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自我评估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内部控制;自我评估;工作流程;策略
内部控制自我评估(Control Self-assessment,CSA)是1987年由加拿大海湾公司(Gulf Canada)首次提出的一种全新的评估方法。其工作方式逐渐在全球得到推广应用。特别
是COSO报告的公布,《萨班尼斯-奥克斯利法》的颁布,都使得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方法得到有效发展。而在我国,2006年7月1日,内部审计协会颁布了《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21号—
—内部审计的控制自我评估法》。2008年,我国财政部、审计署、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联合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通知,自2009年7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实
施,鼓励非上市的大中型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执行。2010年4月26日,五部委又联合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两大规范的颁布实施,正式将企业进行内部控制自我评估纳入
到了法规的管辖范围内。要求执行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企业,必须对本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估,披露年度自我评估报告,同时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其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
有效性进行审计,出具审计报告。
一、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估的工作流程
明确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估的工作流程,是企业顺利、有效开展内部控制自我评估工作的基础。一般流程包括六步:制定计划-人员沟通-确定方法-展开评估-解答疑问-编制
报告。具体工作如下:
1、制订评估计划。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详细可行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估工作计划,计划包括:评估主题、评估内容、采用的方法及形式
、参与人、评估时间及地点等。这是企业开展内部控制自我评估,顺利达成目标的首要步骤。
2、进行人员沟通。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在开展内部控制自我评估前,本着服务和提高业务管理水平的目的,与相关经营管理人员就内部控制自我评估的目的、内容及程序进
行充分地事先沟通和交流,以便下一步选择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方法,同时获得更多人员的理解和支持,提高参与人员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3、确定评估方法。借鉴国外先进的评估方法,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上步沟通的结果确定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估的方法。我国《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21号—内部审计的控制自
我评估法》里面明确指出:“内部审计人员应当根据企业组织文化、管理风格、员工素质等灵活选用适当的评估方法,主要方法包括:专题讨论会法、问卷调查法和管理分析法。
”每种方法都有利弊,如何选择,取决于企业自身的需要。
4、展开内部控制自我评估。编写内部控制自我评估工作通知或者召开启动会等形式,由企业内部控制部门启动展开此项工作。企业各部门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估,评估内部控
制的健全性及有效性,评估被审企业的内部控制的贯彻执行情况,评估内部控制的风险水平,风险水平越高,则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越低,严格按照事先确定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估的
计划和方法,自我查找和评估内部控制的缺失或缺陷,明确下一步需要改进和完善的业务内容。
5、解答评估过程中的疑问。展开内部控制自我评估工作时,企业内部控制部门的组织和管理人员要加强与各部门管理层及相关员工的沟通和联系,及时了解工作开展中的难
点和疑点问题,全面进行收集整理,并一一进行解答,使得评估工作能够有效地持续进行。
6、编制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内部审计人员在完成收集企业各部门内部控制自我评估工作的结果后,要对开展内部控制自我评估的内容、程序、方法和结果等进行全面总
结,在此基础上,提出下一步内部控制工作改进和完善的意见,完成编写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
二、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估的发展策略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估的发展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在运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多方面的问题,例如,管理层不重视,评估工作流于形势;评估对象不明确,参与者积极性
不高;评估方法选择不合理,评估效果不好;评估本身成本高,收益周期长等等。
1、建立全员参与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估体系
由企业各个部门的管理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对本部门的内部控制进行自我评估,从业务管理的角度出发,以岗位的职责和操作规范为中心,明确内控评估的标准、程序、范围、
评估方法、手段、组织方式等内容,形成全方位、立体化推荐内控体系建设的局面。
2、注重企业文化,适当引进先进的评估方法
内部控制自我评估的方法在国外已经发展了20多种,各种方法都有其优劣势。我国企业在进行内部控制自我评估工作时,不能生搬硬套一些国外的理论和方法,要充分结合企
业自身经营发展实际和特色,建立实用性较强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估的方法,真正做到找出问题,总结经验,提升企业内部控制水平的目的。例如:“引导会依法”,虽然是一种先
进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方法,但我国目前很多企业领导与员工之间,内部审计人员与员工之间还缺少有效沟通机制,内部控制环境较差,因此无法应用该种方法。
3、考虑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成本效益原则
内部控制的最终目的是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减少低效和投资浪费,因此对内部控制自我评估要考虑成本效益原则。一方面内部控制自我评估的设计和
运行应有重点,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有重要影响的部门和环节应实施强有力的控制;另一方面,要在执行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所耗成本和由此产生的经济效益之间保持平衡。(作者
单位:武汉软件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张争祥.试论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估[J].经营管理者.2010,15.
一、国内外研究生教育研究现状
为全面分析重要研究主题,并保持研究的可比性,本文采用文献计量的方法对国内外研究生教育研究进行了分析。
(一)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为保持数据集的可比性,国内文献数据集来自CNKI,国外文献数据集来自W0S(ISIWebOfSci¬ence)。CNKI检索条件为:(1)来源:期刊、学位论文;(2)检索词:研究生培养或研究生教育;(3)检索方式:题名检索;(4)检索时问段:2000-2011年。W0S检索条件为:(1)来源:所有;(2)检索词:“p0stgraduateeducation”or“Postgraduateeducation”or“graduateeducation”;(3)检索方式:Title;(4)检索时间段:2000-2011年。
本文采用共词分析的方法分析研究生教育的主要研究主题。共词分析是基于词对共同出现的情况对文献集研究主题进行分析的一种计量方法。两个词共同出现的次数越多,则说明其关联越强。本文采用共词分析的方法对文献关键词进行了分析,并基于共词分析结果对研究生教育的主要研究主题进行了分析。需要说明的是后文中括号内的词代表的是文献集中所出现的关键词。
(二)国内外研究生教育主题分析
1.国内研究主题分析
本文利用共词分析方法对国内研究生教育文献(即CNKI数据集)的研究主题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尽管国内研究主题主要是围绕研究生、研究生培养质量、研究生教育展开,但内容上相对来说比较分散。从整体来说,可以将国内研究生教育研究分为以下几类:(1)涉及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相关研究,如其中存有的“问题”及“对策”研究;(2)研究生教育相关影响因素研究,如关键词“影响因素”、“导师”、“课程体系”等;3)质量观研究,如“质量观”、“质量保证”等;(4)规模与质量关系研究,如“扩招”、“大众化”等;5)质量管理制度研究,如“措施”、“激励机制”、“制度建设”等;6)评估方法与管理工具研究,如“过程管理”、“ISO9000”、“质量评估”等。从研究类型来看,国内研究生教育研究涉及对不同类型研究生的教育研究(“在职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不同学科的研究生教育(“医学专业”、“工程硕文献(即WOS数据集)的研究主题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与国内研究相比,国外的研究相对比较集中一些,而且从具体研究主题来看,与国内不同,国外研究生教育更多地与“Education”出现在一起,而非“研究生”。这可能是因为国内外对研究生教育问题进行研究时的出发点不同。
国外研究生教育的共词分析结果还表明,从整体来看,国外研究生教育研究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领域:1)与更广泛教育相关的研究,如关键词“伦理”、“教学”、“方法”等;(2)与研究生教育相关的研究,如“研究伦理”、“研究”、“跨学科教育”等;(3)与研究生教育相关的其他教育形式研究,如“远程教育”、“继续教育”、“终生学习”、“erlearning”等;(4)研究生教育评估研究,如“自我评估”、“教育指标”等。从研究类型来看,国外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对医学领域研究生教育的研究比较多。此外,还有针对不同地区的研究(“欧洲”、“英国”)。
3.国内外研究生教育研究的比较
从上述研究领域分析可以看出:国内研究侧重于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影响因素、管理措施和工具研究,而国外则比较侧重于研究生教育不同方面、不同教育形式和评价研究。产生这种不同的原因是:(1)国内外不同的研究生教育体制、不同的质量控制策略和质量观,使各自的关注点不同;(2)国内外的研究生教育处于不同的发展时期,因而对问题的关注也有所不同。
特别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是,国外研究中“自我评估”研究相对来说是比较突出的,而在国内的研究中大多都是评估研究(外部评估)。这一点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的国内外对比研究中得以体现。在国外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系统中,自我评估被视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国内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仍以政府主导评价为主。
二、质量视角下的研究生教育研究
从上文分析中可以看出,国内的研究生教育研究是以质量为中心的,而国外的研究却不尽相同。为了进一步分析国外的研究现状,对比关于质量的研究内容,本文选择了影响因子比较高的国外高等教育类期刊(如表1所示)作为数据来源,检索了这些刊物自2000年以来的题录数据并通过共词分析展示其主要研究内容。
通过对期刊数据集中关键词的共词分析,可以了解2000年以来国外高等教育研究的现状。限于本文研究目的,本文仅对质量研究部分的研究主题进行了分析。基于期刊数据集的共词分析结果表明,国外研究生教育的质量研究是以评价为核心的。如对研究生的“能力”评价、对研究生教育的“教育评价”、对研究生教育的“认证”、基于“灰色系统”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等。
为了说明国内外研究主题差异,本文也采用共词分析方法对国内研究中以“质量”为中心的研究内容进行了主题分析。国内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共词分析结果表明,与国外评价研究不同,虽然也有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研究(如“质量评估”但国内研究更关注相关要素的研究,如“课程设置”、“培养模式”、“招生”、“教育管理”等。虽然国内研究中也有基于质量管理的研究,如“全面质量管理”、“ISO9000标准”等,但相对较少。
三、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研究现状
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是在研究生教育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活动,是各校围绕着使教育能满足不断更新的质量要求而开展的策划、组织、实施、检查、审核等所有管理活动的总和。将质量保障与质量管理引入到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原因就是外部质量审查(ExternalQualityScrutiny)的出现,外部质量审查包括质量审计(QualityAudit)和质量评估(QualityAssessment)。当质量评估与资助联系到一起时,高等教育机构就开始制定内部机制以维持或提高教育质量。在这种情况下,许多高校都开始转向来自工商领域的思想以建立机构内部的质量保障机制。因为该领域通过引入基于质量保障标准和全面质量管理思想的系统,已经成功地解决了提供高质量产品与服务的问题。
目前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全面质量管理JSO9000标准。以及企业流程再造等在高等教育(研究生教育)中的应用。虽然有针对研究生培养计划的质量管理研究,但更多的是针对高等教育机构的研究。利用全面质量管理思想建立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其实质就是通过建立健全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来实施各项管理活动,即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进行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管理等各项与质量有关的活动。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实施TQM所需要的组织结构、程序、过程和资源。将流程再造思想应用于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也就是对研究生教育管理流程的再造,其目的是减少教育管理成本,提高流程灵活性,提高研究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尽管质量保障系统以及ISO9000标准在许多机构得以应用,但相关调查却表明虽然这些机构也都认为质量保障过程是非常有用的,有利于提高效率,但却无法对其效果进行测度。
质量管理体系是在持续改进中得到完善的。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体系也应通过管理评审、自我评价、内部审核数据分析等自我完善机制,不断寻求管理中的薄弱环节。然而目前国内对研究生教育的自我评估研究却相对较少,而国外对自我评估的研究却已有积累,如欧盟面向自我评估文化培养的质量标准[17]、可持续自我评估、高等教育自我评估等。2008年欧盟理事会(CouncilofEurope)和认证与质量保障委员会(CAQA)共同主办了关于高等教育机构自我评估的会议,会议的议题就是高等教育机构自我评估的相关概念与方法。
产生自我评估行为的原因有多种,如外部认证或评估、机构本身进行的评估循环、战略规划、变革需求等。自我评估包括机构自我评估、部门自我评估、院系自我评估、课程/计划自我评估等。高等教育系统目前开始关注机构的自我评估。在欧盟高等教育区的调研也发现了这种趋势:成熟的质量系统从培养计划评估,转向了机构审计与评估。
四、国内外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研究的特点
通过研究生教育质量相关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不仅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是关注的重点,而且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研究生教育也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主题。国外对研究生教育质量问题多是围绕评估与认证展开的,而国内的研究却主要集中于对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对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的研究在国内外研究中,表现出相类似的研究主题,即关注全面质量管理以及ISO9000族标准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应用研究。但国内研究多是理论或框架研究,而国外则多以案例研究为主,而且从时间分布上来看,国内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在对研究生教育自我评估的研究中,国际上特别关注自我评估在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中的作用,注重教育机构的自主性和多样性。而且还广泛利用各种评估系统。但与此相比,国内对此问题的关注比较零散,对自我评价工具或指标的研究较少,而且高校自我评估没有得到广泛重视。
综上所述,从国内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研究来看,一方面工商领域的全面质量管理引入到了研究生教育之中,促进了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研究的发展,但多为理论分析或应用框架研究;另一方面即使从国外研究来看,实施质量管理的效果是很难加以测度的。从国内研究生教育评估来看,高校自我评估的缺乏,使我国研究生教育评估系统仍处于不完善的状态。而且自我评估的缺乏在客观上也影响了高校在研究生教育中的独立性和多样性。
五、结论
笔者就此问题对32名学生进行了调查,所用的调查策略源自The Second Language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Strategy Inventory(Source:O'MaIley & Chamot(1990),Oxford(i990),Rost & Ross(1991),Vandergrift(1992).)。根据频率与重要性成正比原则,核心策略意味着这些策略将以高频率的形式出现于听力理解过程之中,因此,笔者对调查资料进行了频率分析,得出如下数据:
社交策略只有澄清策略一项,其频数为2,均值为0.06,出现为6.2%,缺失为93.8%,标准差为0.246。
频率指某特定现象在特定间歇时间内发生的次数或一系列实验中偶然现象次数与所做的一系列实验的次数的比率,它是某一现象内部所特有的稳定的规律。高频率策略指策略运用过程中,出现频率在50%以上的策略。根据频率与重要性成正比原则,高频率策略往往是比较重要的策略,这些策略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反复出现,成为听力理解策略的核心策略。核心策略指某项学习过程中使用最为频繁的、影响学习效果最为明显的学习策略。本文将从元认知策略和认知策略两个方面来讨论听力策略的核心策略。
1 元认知策略中的核心策略
元认知策略体现在对听力学习目标的确定、学习计划的制定、对自我学习的评估、对听力策略或技能的选择以及对资源的理想分配上。该策略包括:自我评估、自我监控和事先计划。数据1显示的运用频率在50%以上的策略有两项,即:自我评估(均值:0.66,策略出现:65.6%)和自我监控策略(均值:0.53,策略出现:53.0%);而事先计划的运用频率则低于50%,表明其不属于高频率策略。因此,元认知策略中的核心策略当属自我评估与自我监控两项。
自我评估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具体表现为检查听者注意力的集中情况或评估听者的策略使用情况;而自我监控则表现为在进行听力理解活动时监测、检验或纠正听者的听力理解情况。二者作为核心策略在听力理解过程中起着积极的作用。调查发现:学生在听力理解过程中频繁的陈述着"I couldn't catch…,but then I felt it unnecessary…",以此形式来检查并控制自己的注意力集中情况;或以"but now Itn sure it's…because…"的形式来监测、纠正自己的听力理解情况。然而,调查结果也显示了学生的注意力会偶尔出现中断现象,即学生的元认知核心策略表现出非连续性和监控无力,使其不能很好的理解听力材料。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学生听力理解过程中核心策略运用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合理地运用元认知策略中的核心策略,使其在听力理解过程中能够对自己的整个听力理解过程做出合理的评估与监控,从而更好地理解听力材料。
2 认知策略中的核心率策略
认知策略主要是学习者为了更有效地识别、理解、保持和提取信息而采取的策略。该策略主要表现为小结、拓展、推测、利用图像、翻译和反馈等具体策略。数据2显示均值和策略出现的百分比都大于50%的高频率策略有三项――小结(0.75、75%)、拓展(0.72、71.9%)、推测(0.69、68.8%);而利用图像、翻译、反馈、回退判断、问题识别、重复、肢体语言、分组分类八项策略的出现百分比的频率虽然有高有低,但都在50%以下;至于认知策略中其余的五项,其均值和策略出现的百分比均为零,更不属于高频率策略。因此,认知策略中的核心策略当属小结、拓展和推测三项。
小结策略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具体表现为对听过的内容以口头或只是在大脑中做一个小结,如:调查时学生有这样的自陈"…there should be a relation between…",这说明学生在听力理解的过程中不时地在大脑中对已接受信息进行小规模的总结,以期能巩固其所接受的信息;而拓展策略则表现为学生通过激活与听力材料有关的原有知识来帮助其理解听力材料,如:学生在听到"…the dragon in China…"时便做了如下称述"I know dragon stands for power,…er…,especially emperor%power in Chi-na..."。这表明学生试图利用已有的与听力材料有关的知识来帮助其进行理解。
[关键词]CSA;物资管理;评估方法;方法运用
近年来,随着国际经济环境下行以及国内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建筑行业特别是国有建筑施工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经营压力,要想在日益透明的工程报价环境下生存与发展,内部控制就成为现代建筑施工企业不得不用的工具。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物资管理是重中之重,在此背景下,探讨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技术在物资管理中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1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概述
内部控制自我评估(ControlSelf-Assessment,CSA),指内审人员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与实施效率及效果进行评估的过程。CSA产生于加拿大海湾能源公司,该方法使企业各管理人员相互牵制、协作,更好地实现管理目标。随着该公司成功,CSA被许多组织采用,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CSA扩展到欧洲,在合同订立及商务谈判控制方面被内部审计师所认同并推广。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CSA被世界各地大小企业接受。随着CSA的发展,到21世纪,CSA引起了各国重视,许多国家通过立法确立其重要性,由事后监督评价转移到事前事中咨询管理控制阶段。
2内部控制自我评估的方法及适用性
2.1引导会议法。引导会议法是内审人员就某一专题组织有关人员讨论的方法,包括3个阶段:会前准备、会中引导、会后总结。引导会议法必须先确定主持人、协调人和参会人,主持人和协调人在引导会议法上起引导作用。需拟定会议议程和讨论的问题,并告知参会人以便提前准备讨论材料。召开过程中,主持人和协调人应控制讨论节奏,引导参会人员讨论主题,在出现不同观点时,应及时协调或邀请专家帮助澄清梳理问题。讨论会结束后,组织者应认真整理分析会议记录,总结和完善讨论会所提出的建议,编制内部控制改进方案,及时反馈到相关责任部门或人员进行整改落实。该方法优点是突出与会人员全员参与、控制,重视所有参与人员的意见和建议,激发所有参与者的积极性,从而使管理人员更容易接纳和执行建议,但对组织者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要求较高且所需会议经费也比较昂贵。2.2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就特定控制内部审计人员设计调查问卷用以了解相关人员的方法。调查问卷一般由卷首语、问题和回答方式、编码和其他资料4部分组成。卷首语主要包括调查目的和主要内容、被调查人的选择途径和选择方式、对被调查人的希望和要求、问卷填写说明、回复问卷时间和方式以及保密原则等。问题和回答方式一般包括调查询问的具体或特定某一方面问题、回答问题的方式以及对回答方式的说明,问题回答方式一般设置为开放型、封闭型和混合型3类。编码就是把问卷中的问题和被调查人的回答转变为代号或数字,以便统计处理。其他资料包括问卷名称、被调查人资料、开始与结束时间、调查完成情况、审核人员资料及意见等。问卷调查法的优点在于能节约收集信息时间和成本,并能就特定问题做针对性调查,但此方法的缺点就在于难于掌握被调查人态度,存在敷衍应付风险,限制了所收集信息的真实性。2.3管理分析法。管理分析法,又称管理结果分析法,指上述两种方法之外的方法。内部审计人员针对具体事务的业务流程与经常出现的问题,访谈企业有关人员,了解该业务优缺点,经过全面客观地整理、分析,形成有关整改方案。将此方案与相同问题的问卷调查法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对比、综合分析,从而得出较为准确的结论。该方法的信息准确性高于问卷调查法的信息准确性,相对成本低于引导会议法的相对成本。
3国有施工企业物资管理现状
3.1组织机构设置和物资管理人员配置。现代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大都采用双线管理模式,即项目经理部和公司职能部门同时管理。项目物资部归口于项目总经济师领导,同时,还接受公司物资部管理,负责项目物资工作的具体实施和处理。物资部设置物资部长、材料员和库管,物资部长总管项目物资工作,根据施工前的市场调查编制市场调查报告及项目物资策划书,依据项目工程部编制并经公司工程部审批的物资需求总计划编制物资采购计划,组织物资进场验收、发放及物资核算工作,负责公司签订物资合同的合同交底和与项目其他部门协调的工作;材料员负责现场材料收发、现场料具的安全文明管理、分包进场物资质量监督与控制工作;内业负责整理内业资料、录制物资台账,做到资料齐全完整,按类装订成册并妥善保存,台账依据真实、数据准确,各种报表统计准确、上报及时;库管负责库材的收发与保管。3.2物资内业管理。随着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国有建筑施工企业现在都有自己的一套内业资料标准格式。从最初的项目物资策划、物资需求总计划、物资采购计划、物资合同及相关资料、物资合同交底及会签归档、物资月计划、零星材料采购计划、物资验收单、物资入库单、物资发料单、周转材料的调拨单(租赁单)、物资盘点表及物资报表和核算资料。3.3物资现场管理。3.3.1物资进场管理。在物资进场时,物资人员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相关监理、物资使用人员对进场物资的资料、数量、质量进行验收,需检尺的要有检尺影像及书面记录,需称重的验收人员需在过磅单上签字确认;不合格物资不予验收;资料不完整的物资,单独堆放于待检验区,并做好标识,待资料齐全后再做验收。3.3.2物资储存管理。料具分区管理,施工现场应按照工程技术部门编制的施工平面图要求统一布置,各类料具按施工平面图的要求统一堆放或设置仓库存放。钢材堆放要求下垫上盖无积水,按类别、规格型号、材质、产地、长度不同分开存放,并做好标识标牌;水泥库房防雨防潮,进场水泥按品种、标号、生产厂家、出厂批号、进场时间不同分类堆放,做好标识标牌并按“先进先出”的原则发放;其他物资均按施工平面图的规定区域或仓库指定位置存放,并及时填写或修改完整、准确、醒目的物资标识标牌。3.3.3发料管理。所有物资均按单位工程量清单及施工计划编制并审核的物资限额领料单限额领料,材料使用单位应以书面形式指定材料领用人员填写并签订领料单。物资管理人员在发料时须按“先进先出”原则进行。3.3.4物资出场管理。物资出场时应填写《物资出场申报放行单》,注明退场物资名称、规格、数量、料具所属单位、经办人、车牌号,经项目相关管理人员确认并签字盖章后,安保人员登记方可放行。3.4物资盘点和核算。项目物资部每月定期组织项目工程技术部门、物资使用人,财务人员或商务人员监督,对项目物资进行盘点并填写《项目物资盘点表》,盘点人员和监盘人员共同签字确认;项目物资人员根据盘点表编制物资月度报表,与工程技术部、商务部一起组织项目领导及管理人员进行物资核算分析,编制核算分析报告并上报公司物资部备案。
4国有建筑施工企业物资管理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方法应用
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在物资管理的实际过程中,存在许多矛盾与问题。根据国有建筑施工企业物资管理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方法。4.1基层物资管理人员配置严重不足,不适合采用问卷调查法。在现在绝大多数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实行项目责任承包制以后,项目领导为了节约项目人力成本,对项目物资部的人员进行最大限度精简,从而导致一个人做两个人甚至几个人的事,所以,对公司的某些要求很多时候就只能停留在完成任务的层面上,如果使用问卷调查法进行内部控制自我评估,对于人员配置不足的项目物资管理人员可能就只停留在完成任务的层面。特别是在项目刚开工时,基本上只会配物资部长一人,一个人既要做物资调查与策划,又要编制资源配置计划,还要配合公司做物资招标等工作,如果这个时候公司再让做问卷调查,那就只能停留在完成任务的层面。4.2检查过于频繁,不适合采用管理分析法。国有建筑企业承接的基本都是政府投资的基础性项目和公益性项目或大型商业投资项目,此类项目大部分都是政府审计机关重点审计项目,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就不可避免地要接受政府职能部门监管和审查。此外,作为国有企业,企业内部也有一套检查体系,每年甚至每季度都要对重点项目进行例行检查,而项目为了承担公司的承包责任,甚至会让项目人员伪造资料以应付检查。因此,管理分析法也不适合国有建筑施工企业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估。4.3项目独立核算,不适合采用问卷调查法和管理分析法。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领导为了工程进度会干预物资管理和物资核算,项目领导为了施工进度和整体成本,在施工过程中会加大物资投入,或对分包的浪费现象选择适当容忍,对项目物资部扣款及核算采取有意回避。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对内部控制的评估不论是选择问卷调查还是管理分析都不适合。因此,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在物资管理人员配置不足、检查频繁和项目进度压力大的情况下,引导会议法可以很好地规避敷衍、应付和造假等情况发生,使内部控制自我评估在物资管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所以,在国有建筑施工企业的物资管理中,采用引导会议法能让公司更好地把控项目物资管理现状,从而制定行之有效的物资管理制度和方法,提高国有建筑施工企业物资管理效率。
5结语
国有建筑施工企业要想提高物资管理效率,就需要定期组织举办有针对性的引导会议,使国有建筑施工企业更好地进行物资管理,促使物资管理人员更加积极有效地参与内部管理控制中,从而激发物资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提高物资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内部控制责任感,提高物资管理效率,实现提高企业效益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艾晓瑜.关于加强国有企业物资管理的思考[J].智富时代,2018(4).
[2]崔军.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估(CSA)初探[J].经营管理者,2013(5).
2010年7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要“建立高等学校质量年度报告制度”。2011年9月,“985工程”高校率先“被公开”2010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既是对《教育规划纲要》精神的具体落实,也是转变高等教育评估方式的积极尝试,值得肯定。但是,理性考察39所名校本科教学质量报告“被公开”过程,以及分析已“被公开”的《本科教学质量报告》,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引起注意并加以完善。
首先,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不能总是“自评满分”。首次的本科教学质量报告,采用单一自我评估方式,沿用传统的外在数量指标,只是选择性公开光鲜的数据获得“自评满分”,更像工作总结、成果展示,而对影响本科教学质量的教育教学过程分析并不多。报告中涉及招生质量的往往片面强调生源参加各种竞赛的数据,涉及教学质量的列举的全是参与行政评奖、评审获奖情况。
质量报告应该是全面、客观的,包括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在已“被公开”的质量报告中,很难看到高校主动公布存在问题的信息。即使有些高校的报告给出了问题,也只有一两处提到不足,而且是诸如“处理考试违纪作弊行为18人”等皮毛问题。由于信息不全面,也就使其作用大打折扣。如果这样发展下去,质量报告就可能流于形式,成为高校的自我宣传。
其次,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不能总是“不做统一要求”。198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第4条规定:“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成绩优良,达到下述学术水平者,授予学士学位:(1)较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2)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199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16条规定:“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就是说,我国颁发国家本科毕业证书与学士学位证书,是有基本质量标准的,也要求毕业生达到以上标准。
2011年7月1日,教育部、财政部印发了“本科教学工程”实施意见,正式启动了“本科教学工程”。该工程重点建设的第一项就是“以质量标准建设为基础,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国家标准”。在质量标准建设方面,“十二五”期间,将组织研究制定100个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推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行业组织和高校联合制定相应的专业教学质量标准,形成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标准体系。那么,本次公布的《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对内容、格式和篇幅不做统一要求,而是高校结合本校的实际,围绕本科教学工作自行研究编写,显然是与以上高等教育法等精神相违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