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关于黄河的古诗句

关于黄河的古诗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关于黄河的古诗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于黄河的古诗句

关于黄河的古诗句范文第1篇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24―0125―01

自古以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用来形容一个人知识渊博。地理知识与语文知识关系非常密切。学语文也在学地理。初中语文教材(人教版)“写在前面”告诉学生语文与地理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从语文教学中可以学到许多地理知识。

一、古诗词中的地形描述

我国疆域辽阔,地形地貌丰富多样,描述各种地形的名家诗句数不胜数。比如“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就是描写典型的山地地形的佳句,写出了庐山的雄奇秀丽。“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则生动描绘了阴山脚下河套平原的坦荡辽阔和牛羊肥壮、牧草茂盛的草原景观。“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则写出了四川盆地地形崎岖的地貌。“仰望山接天,俯视江如线,对面能说话,相会要一天”道出横断山区的山高谷深,交通不便。各种地形的成因也各有不同,有地壳运动的内力作用,也有风化、侵蚀、搬运、沉积等外力作用,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就是对流水侵蚀地貌的描绘。

二、古诗词中的气候

我国的自然气候复杂多样,使得我国大江南北景观各异。比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春风”就描述的是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从东南沿海吹来,由于路途遥远,加之众多山脉阻隔,使之不能到达我国内陆西北地区。“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则反映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由于距离海洋较远而形成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其特点是冬冷夏热,温差大,降水少。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写出了山地景观的垂直变化。有时也可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来解释这种气候的垂直变化。“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是三种降水类型中对对流雨的形象写照。“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表现了我国地势西高东低,黄河自西向东流,也可解释海陆间的水循环规律,陆地径流入海,而海水只能通过大气输送到陆地上空,暗含水循环使得陆地上的水资源得以再生和补充。

三、古诗词中的水文知识

我国水能资源丰富,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L江、黄河、珠江、澜沧江和松花江的上游。水能资源的形成需要有三个最基本的条件即河道、落差和水量,而描写这方面的诗句也不少。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即是对庐山瀑布的描绘,又可以从中看到瀑布蕴藏着巨大的水能资源。“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向我们展示了奔腾不息的长江流经三峡时一泻千里、气势磅礴的壮观景象,我们在体会大江东去,奔流入海,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的同时,也加深了对长江三峡水流湍急、水位落差大等特征的了解。“海潮岁月生,江水应春生”“绝岸愁倾履,轻舟故溯洄”等则展现了钱塘江汹涌澎湃卷潮而来的磅礴气势,潮汐能量巨大,若能开发利用必将造福人类。

四、古诗词与天体运动

关于天体运动,古诗词中也多有体现,如“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就能恰如其分的说明地球自转运动所引起的昼夜更替景象。“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则写出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物向东,天物向西的视运动。“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更是一句诗词言清四季变化,万物轮回。“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这首诗把初冬的水文、植被和天气特点表现得优美如画。

五、古诗词中的人文地理

关于黄河的古诗句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国古代 古诗词 环保思想

中国素有“诗国”之称,在这悠久广裹的诗的国度里,古诗词的环境色彩多姿多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塞上风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风情;“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江南情调;“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冬景……古往今来,诗人们身临这千差万别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环境,激发灵感,创作诗篇,写出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词佳作也写出了他们对环境的认识。在人类社会高度发展,环境问题日渐突出的今天,回顾我国古代诗歌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有关内容,对我们今天的环境保护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一、水土流失

黄河,中国的母亲河。她见证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文明历史。可是秦以前她并不黄,春秋、战国时期河水是澄清的,当时黄河的名字叫“河”或者“河水”。《诗经?魏风?伐檀》这样写道: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

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

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

一唱三叠,水清如许!

在其他诗篇中,也有描写河水可以照出风物的倒影等的诗句,可见,“黄河之水”当时还不是黄色的。

那么,河水是什么时候变黄的呢? 早在春秋时期,已有诗文记载河水不清了,郑国的子驷就引《逸周诗》说:“ 俟河之清,人寿几何!”可见那时黄河水已相当浑浊了。汉朝中期治水名人张戎更是有:“河水重浊,号为一石水而六斗泥”,这是在汉早期没有人说过的现象。“黄河”之名也正是从此时见诸史书的。这之后对黄河之“黄”的描写也越来越多了,刘禹锡的“九曲黄河万里沙”可见一斑,孟郊的《泛黄河》中也有“谁开昆仑源?流出混沌河”,这些都说明唐朝时黄河含沙量有增无减。这之后又有宋代王安石《黄河》:“派出昆仑五色流,一支黄浊贯中州”,欧阳修的《黄河八韵寄呈梅圣俞》:“河水激箭险,谁言航苇游。坚冰驰马渡,伏浪卷沙流”,清代查慎行的《渡黄河》:“地势豁中州,黄河掌上流。岸低沙易涸,天远树全浮”可见历史上的黄河水基本都是黄的。

炎黄子孙如滔滔黄河之水在不同的领域引领着时代潮流,也以不同的方式诉说着黄河昔日的荣光,影响着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而今,却成为一条悬河,危机着子孙的发展,对其的治理刻不容缓。

二、沙尘暴

沙尘暴从来源上看,属于自然现象,但是当人类活动强烈,引起地表干旱及植被退化时,会加剧沙尘暴的发生几率。从古代的诗词歌赋中,尤其在以边塞生活经历为背景的诗歌中,我们能找到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沙尘暴的真实体验。

《诗经?匪风》是有沙尘暴含义的最古老的诗作。

匪风发兮,匪车偈兮。顾瞻周道,中心怛兮。

匪风飘兮,匪车嘌兮。顾瞻周道,中心吊兮。

谁能亨鱼,溉之釜鬵。谁将西归?怀之好音。

风之大,使得思夫之情更显情切!

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云山万重兮归路遐,疾风千里兮杨尘沙”,描述了朔风扬沙的情景。这一阶段的诗歌中记述沙尘暴场景的非常多,如 “风飚扬尘起,白日忽已冥”(王粲《杂诗》);“ 悲风鸣树端,不睹白日景”(陆机《苦寒行》);“千里黄云白日曛”(高适《别董大》)等等,意思基本上都是说大风刮起后,沙尘飞扬,遮避天日。后来的诗歌进了一步,对沙尘暴带来的其他影响有更多的阐述,北朝的王褒的《饮马长城窟》写到“尘飞连阵聚,沙平骑迹多。昏昏垅坻月,耿耿雾中河。尘沙塞下暗,风月陇头寒。转蓬随马足,飞霜落剑端。”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一诗中写到“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元代的萨都剌《上京即事五首》写到“卷地朔风沙似雪,家家行帐下毡帘。紫塞风高弓力强,王孙走马猎沙场。” 田艺蘅 《塞下曲》:“黑风卷沙平太行,辕门列戟飞秋霜”等,都说明沙尘或沙尘暴天气现象古来有之。

而今,上帝抛沙的那只手越来越快,沙尘暴的发生频次和强度也越来越多,不得不引起警惕。

三、动植物保护

我国古代具有丰富的动物保护思想。早在西周时期,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已有初步认识。传说,周文王曾告诫儿子武王对大自然不要进行过度的开发,要按自然规律合理使用。他说:“山林非时不升斤斧,以成草木之长;川泽非时不入网罟,以成鱼瞥之长;不糜不卵,以成鸟兽之长。”当时人们还认识到保护山野薮泽是国富民强的保证。《孟子?梁惠王上》云:“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林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将动植物保护上升到称王称霸的地步。

辛弃疾在《西江月》写道“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寥寥几句,即把枝头的鹊儿、鸣唱的知了以及稻田里的青蛙描述得鲜活而又灵动,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了大自然万物共生的和谐与活力。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诗句亦十分活泼新鲜。写出了了人类与自然界生灵万物和谐相处的意识。同时提倡保护野生动物的态度和观念。王建在《寄旧山僧》中“猎人箭底求伤雁,钓户竿头乞活鱼”的诗句就鲜明地褒扬了怜爱动物、救助生命的行为。他的另一诗作《题金家竹溪》中所说的“山头鹿下长惊犬,池面鱼行不怕人”,提及的也是如何调整人与野生动物关系的问题。

从大自然中走出来的人类,始终是自然连环中的一个环节,挥刀滥伐林木,让山川,使生灵无栖身之处,最后祸患必落到人们自己身上,爱护他们吧!

四、生态破坏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中国古代,先贤哲人关于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论述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充满了对自然的看法和自然环境的关怀,也警示世人要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保持和谐。

从 “二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无不体现了良好和谐的生态环境。从歌春的杜甫《春夜喜雨》,到颂夏的苏轼《望湖楼醉书》等从咏秋的马致远《秋思》等,到叹冬的柳宗元《江雪》,使我们对自然界的和谐生态产生感知,唤起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从“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壮观,到“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娇滴,从“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婉约,到“风萧萧易水寒”的悲壮等。大自然,美不胜收。

然而生态环境恶化。“枯藤老树古道西风”是生态萧条,一片肃然的体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则表达作者对生存环境的百般忧虑。“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真实的描述了玉门关外春风不渡,环境恶劣的情形。《赤壁赋》“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等记录了擅长火攻的葛诸亮多少次纵火造成的生态破坏。

呜呼,能不保护环境!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保持和谐这些朴素的生态思想历久弥珍,在千百年来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中起着积极的先导作用。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有良好的生存环境!让我们行动起来,共同创建美好家园!

参考文献:

[1]《诗经译注》 当代文学出版社

关于黄河的古诗句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古诗学习;兴趣;快乐之旅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摇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0-0236-02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古诗词凝聚了中华民族最宝贵的人文精髓,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新课程标准规定了低年级背诵古诗词每学年30篇以上,由于古诗讲究平仄、押韵,文字凝练,意境深远,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如何让低年级学生轻松快乐地学古诗,深深地爱上古诗呢?笔者提出以下浅见。

一、激情引趣

兴趣是求知的前提,是推动学生求知的源动力。成功的教学需要积极设置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1.巧妙导课,点燃诗心。“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住。”用情趣教学法导入古诗,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成就学生思维的灵动和创造的张力,达到“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如学习《赠汪伦》一诗,在导入新课时,讲述了李白“受骗上当,临桃花潭,饮万家酒”的故事,学生对汪伦与李白之间的情谊有了切实的了解,学习诗文的兴趣油然而生。

2.音画结合,创设情境。儿童的情感具有情境性、激动性、易受感染性,借助多媒体优美、生动的音乐进行古诗教学,可以烘托意境,渲染诗歌的内容,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准确理解诗意,感受作品的思想感情,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教学《草》一诗时,老师在音乐《永远的草原》那优美的旋律中绘声绘色地描述辽阔原野上的草一岁一枯荣的景象,学生闭目倾听,仿佛置身于茫茫大草原,亲眼目睹了草的无限生机,心也奔驰在原野上陶然欲醉,不由自主地吟诵起诗句来。

3.动手画诗,妙趣横生。有诗必有画。古诗中诗人往往将所描写的外物与内心情感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独特的美丽意境。读诗作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既领会了诗情画意,发展了形象思维,又促进学生对古诗的喜爱。如教学《鹅》一诗,初读了古诗就要求学生作画,形和神都不具备。理解诗意后再作画,“曲项”、“浮绿水”、“拨清波”表现得淋漓尽致,“白”、“绿”、“红”色彩鲜明,一只美丽、欢快的大白鹅跃然纸上,栩栩如生。古诗在学生的画中灵动起来,学中有趣,趣中有美,美中有物,妙趣横生。

4.表演再创造,其乐无穷。于漪老师曾说:“语文教学的着眼点,应该放在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上……要千方百计让学生大脑这种机器开动起来。”教学中根据诗文进行表演,培养学生的想象创造力,使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得到最大的“宣泄”。如袁枚的《所见》一诗:“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充满童真童趣的生活情景引起学生的共鸣,通过表演再创造,活泼可爱的牧童活跃在课堂上,传统文化在学生丰富多彩的演绎中焕发勃勃生机,课结束,趣犹存。

二、读诵吟唱,其乐融融

古诗句式整齐简单,音韵优美和谐,语言精练,琅琅上口,易于诵读。南宋朱熹谈到古诗朗读时说:“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永久不忘。”古诗诵读采用范读、领读、独自朗读、学生与学生合作读、师生表演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读中品诗歌的音韵美、节奏美、语言美及意境美,受到情感的熏陶。如《望庐山瀑布》一诗中“飞流直下三千尺”,朗读时采用叠读的形式(即:老师领读“飞流—直下—三千尺”,学生跟读“三千尺”),瀑布飞泻直下的磅礴气势在师生一唱一和中灵动了,学生陶醉其中情绪激昂。“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一句,在一次比一次慢的朗读中学生仿佛飞到了九天,置身于银河中,飘飘欲仙,如痴如醉。

诗歌,诗歌,配乐可歌。采用古诗新唱的方法,在欢快的旋律中学生唱之舞之,其乐融融,古诗真正活了起来。经典的种子根植在了学生的心田,增强了文化积淀,丰厚了文化底蕴,提升了审美情趣与能力,形成了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三、悟境生情,趣味无穷

古代诗歌是诗人用涌泉一般的激情浇灌而成的,那些脍炙人口的佳句名诗意境深远,无不蕴含着诗人心灵深处的情

。生动的景物描写融合着抒情言志,构成了诗的意境。因此,在古诗教学中启发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才能更好地理解诗情蕴意。如教学《绝句》一诗,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中明丽的色彩让人赏心悦目,活泼灵动的画面更令人心驰神往。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可爱的黄鹂在翠绿的柳枝上说着什么,唱些什么?白鹭飞翔的动作又是什么样的?它们的心情怎样?想象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催化了情感,与诗人心灵碰撞,欢快愉悦洋溢在脸上,美美的情趣荡漾在心头。

四、拓展延伸,诗兴盎然

课堂教学是有限的,而古诗学习是无限的。依据课内教材内容,适当而有效地拓展诗文,为古诗学习带来广阔的空间,将学生的视野引到姹紫嫣红的古诗百花园中,古诗的芬芳将无声地涵养学生的身心,催化智慧,培育人格,塑造灵魂。如教学了《春晓》,拓展关于春天的古诗:《村居》、《咏柳》、《绝句》、《春日》,春天的勃勃生机牵引着学生走进大自然,拥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触景吟诗,诗兴盎然。再如教学了《静夜思》,让学生搜集李白其余的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燕山雪花大如席”,“黄河之水天上来”,“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诗仙的作品让学生的思维驰骋在异彩纷呈的神话里,比赛吟诵,怡然自得。

关于黄河的古诗句范文第4篇

1.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渓.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诗经·蒹葭》)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曹操:<观沧海))

3.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骆宾王:《咏鹅》)

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门山》)

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7.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刘禹锡:《竹枝词》)

8.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9.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杨万里:《小池》)

10.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11.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12.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13.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张志和:《渔歌子》)

14.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王湾《次北故山下》)

15.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白居易:《暮江吟》)

16.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杜牧:《秋夕》)

17.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8.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温庭筠:《忆江南》)

19.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

20.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2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关于黄河的古诗句范文第5篇

【关键词】《音乐课程标准》 基本理念 学科综合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189-02

一、阐述《音乐课程标准》精神

《音乐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是由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以及课程(教学)计划中规定音乐学科的目的、任务而制订、颁布的指导性文件。《标准》将突出音乐特点,加强学科综合作为基本理念之一,发挥在学校教育中音乐作为人文学科的作用,增进学生文化素质,这不仅体现了音乐审美的价值,而且也体现了音乐作为人文学科的价值。

在音乐教育实施中,综合应以音乐为教学主线,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在这里笔者将针对《标准》中音乐与艺术之外其他学科在音乐课中的综合展开相关论述。

二、关于对音乐课中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综合的理解

笔者认为,在音乐教学中,通过音乐与文学、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的综合,可以帮助中小学生对作品的历史背景、社会背景、自然环境、风俗习惯等多个层面了解学习。这种综合运用的价值在于对音乐学科的文化视野的拓宽,而淡化了学科边缘,为音乐教学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赋予了音乐课新的内涵。

例如,著名作家叶文玲曾说过“音乐和诗是天然契合的艺术”,由此可见,音乐与诗的关系多么密切。音乐与文学的关系也是如此,根据文学作品创作的音乐数不胜数。如《卡门》、《罗密欧与朱丽叶》、《梁山伯与祝英台》等。虽然音乐不是对文学作品的再现,却能使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与精神得到升华。在这些作品的欣赏课中,没有对它们的文学原著的掌握是很难更好的理解作品的。

三、音乐课中如何体现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

(一)调动学生深入理解歌曲作品的情感

在音乐歌曲的学习中,我们会接触很多不同种类、不同地区、不同方面的歌曲,下面我们以《黄河大合唱》为例,看在歌曲作品中是如何体现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的。

《黄河大合唱》是时期人民音乐家冼星海最杰出的代表作品之一,该作品完成于1939年3月。作品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了具有悠久文明历史的伟大祖国,歌颂了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战斗意志,描绘了一幅幅中华民族的伟大形象。这首作品的问世是与当时中国正处于的社会历史背景不可分割的,这就是该歌曲作品中音乐与政治、历史的综合。

《黄河大合唱》全曲包括一个序曲和八个乐章。其间,以朗诵和乐队将各乐章相连。其中第三乐章《黄河之水天上来》就是一首配乐诗朗诵,这又是该合唱歌曲作品中与文学中经常用到的朗诵这一手法的综合运用,也就是与文学的综合,在欣赏学习该乐章的时候可以让同学们亲自朗诵,以便更好的理解和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从而学习作品,实现音乐课的教学目标。

(二)调动学生深入理解器乐作品的内涵

在音乐欣赏课中,以器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为例,它同名于唐朝诗人张若虚的诗歌《春江花月夜》,相信大家在诗歌鉴赏课中都有所接触,可以说这两者有相通之处。《春江花月夜》原是一首琵琶古曲,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除音乐因素外,乐曲还渗透了以下几方面的文化知识,我们可以通过综合的分析以便更好的学习该作品。

《春江花月夜》是根据琵琶古曲《夕阳箫鼓》改编而成的,具有中国古典音乐美的特征。标题借用唐代诗人白居易《琵琶行》中“春江花朝秋月,往往取酒还独倾”的诗句,具有古诗典雅的神韵。《春江花月夜》的音乐优美、清新,很容易使人联想起同名唐诗中“粼粼碧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的诗句,音乐与文学诗歌的意境相辅相成,增强了对音乐的审美感受。

(三)运用多媒体形式调动学生积极性

多媒体是指图文声像等多种信息传达形式的综合。在音乐课中,加入了多媒体的运用,这样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又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笔者曾在教育实习的时候上过的一堂学唱内蒙民歌的新歌课,其中也用到了多媒体。在课前准备的过程中,我首先了解了内蒙古的地理位置和相关历史背景,然后制作了具有浓郁蒙古风情的幻灯片,再加上教学光盘的综合使用,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周世斌.音乐欣赏[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