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育界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首先是民政部门和教育部门的结合。要对结合工作高度的重视,民政局应当设立专门的款项,用于资助老年教育项目的实施,为老年教育机构配置电脑、电视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促进老年教育的改善工作顺利进行。老年学校和指定单位的对接是结合工作中的关键环节,要高度重视,加大推进力度。建立老年教育事业考核制度,明确把养教结合作为各个老年学校的工作准则,明确考核指标,对结合工作进行严格的把控。政府在大力推动的同时,还要积极地调动民办养老机构的配合,不断扩大民营养老机构的接入程度。要出台相关的政策,帮助民营养老机构解决办学难的问题,帮助他们聘请专业的教师,减轻民营养老机构的工作负担。对于一些规模小、条件较差的民营养老机构,可由政府组织进行整合,优化社会养老资源配置。要制定人性化、灵活的评价机制。由于老年教育所面对的群体的特殊性,一些老年人行动困难,自理能力差,难以参加活动,教学开展是十分困难的。对于这样的老年人,我们的考核标准更加地倾向于“养”,方便民营养老机构接受任务。开展养教结合的工作,推动老年教育的改善,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积极配合,需要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倾斜,不断地追求老年教育的“就近、便捷、优质”,提高老年人的生命和生活质量。总体来讲,民政部门和教育部门要起牵头作用,带领更多的养老机构和教育服务组织进行有效地结合,共同促进老年教育事业的发展。特别要重视对条件优越的养老机构的管理层的动员,让他们充分认识到老年教育的意义,得到这部分力量的支持是养教结合的关键所在。
二、养教结合,以养为主
伴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不断加剧,在养老机构中开展老年教育活动的困难也逐渐增加,入住年龄较大的老年人出现高龄、失智、不能自理的现象,为老年教育活动的开展带来了很大的阻碍。一些老年人由于自己年龄的增长,对于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不相信自己。比如,在参加书法培训班时,有很多有着书法功底的老人觉得自己好几十年没写过了,已经写不了了;在进行声乐学习时,专业的声乐老师教导老人们如何运用技巧来发声,很多老人却认为到了自己这个年纪,能够发出声音就已经足够了;有的老人由于长时间的赋闲在家,生活十分随意散漫,担心参加教育课程会使得自己的生活受到影响,自由受到限制。许多老年人伴随着生理机能的退化,长时间缺乏锻炼,许多技艺已经生疏。完全按照老年教学的整套的课程教学方案对他们进行教学显然是不实际的。再加之一些机构规模较小,受自身实力的限制,硬件设施不健全,教学不规范,思想认识上不够重视,使得老年教育开展难度越来越大。面对这样的情况以及重重的困难,老年教育的开展就要秉持着“以养为主”的原则。从简单的知识技能教学入手,促进老年人之间的交流,丰富他们的生活,改变老年人枯燥单一的生活状态,为他们的生活增添更多的色彩。教学内容要以养生、锻炼技巧为主,简单实用为基本要求,帮助他们维持身体健康的同时逐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让老年人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生活的乐趣,重新获得生活动力。养教结合的老年教育是终身教育的最后一个环节。在教育的过程中,老人们的声乐是否悦耳动听,老人们的书法是否苍劲有力,是否具有欣赏的价值,这并不是最为重要的。重要的是每一个老人都能够真正地参与其中,在这个学习参与的过程中,能够收获快乐,能够提升生活的质量。养教结合的老年教育,不仅仅是帮助老人们维持身体健康,延长生命的长度,更重要的是它拓展了生命的宽度,使老人通过一些知识的学习,重新拥有鲜活的生命力,真正体会到身心的愉悦,能够温暖地度过生命的时光。
三、老年教育模式的创新
近年来,随着养教结合这一观念的提出,全国各地的教育部门和民政部门都在进行不断地探索,都在试图寻找一种适合本地区特点的工作方法、教育模式。第一种是由老年学校和社区学校牵头,和该区域的养老机构进行合作,为该养老机构的老年人提供上门的教育服务。由老年学校出面和养老机构签订协议,施行至少“一对一”的上门教育服务,推出“五送”的服务模式,即送教材、送师资、送讲座、送指导、送活动,全面推进养老机构老年教育工作的开展。通过这样的形式,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老年教育工作者和支援者走进各养老机构,根据养老机构特点,制定合理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建立相应的科学的管理机制,科学地开展教育活动。还可以建立“教师资源库”,将具有相关资质的老年教育师资力量进行有效的收录,在一定的区域内,根据老年人不同的需求,进行统一的调度管理。第二种是以养老机构为主导,积极地调动养老机构内部的有效资源,以养老机构的社工和康复治疗师为主导,开展以老年人身体健康为主体的老年教育活动。其一是以社工为主导力量,全面关注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针对老年人较为常见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问题为导向,开展相对应的课程教学。养老机构也要对社工进行相应的培训,积极地引导社工运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巧为老年人服务,帮助老年人运用科学的方式维持自己的身心健康。老年人课堂的特点就是教学难度低,教师资源容易培养,但是需要足够耐心和责任感,更加适合有爱心,能细心关心老人的社工担任。社工长时间与老人接触,最了解老人的需求,由他们根据老人的需求设计相关的课程,需找相关的支援老师进行配合,全程迎合老人的实际需求,随时根据实际状况对课程进行修改,保证教学质量。老年人多年远离学校,性格也早已定性,一些老年人对于课堂有着一定的恐惧心理,担心自己难以跟上教学节奏,不敢参与老年课堂教学。一些老年人有着很强的上进心,很希望自己在老年学习的过程中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受到年龄和身体的限制,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学习能力都有所下降,很容易产生挫败感。还有一些老人心性比较好强,任何事都不愿意落后于他人,在学习效果不佳时容易激动,诱发疾病。在面对不同性格的老人的时候,社工要注意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对老人进行引导,帮助老人在学习的过程中适应节奏,克服困难,真正在参与老年教学的过程中寻找生活的快乐。其二是以康复治疗师为主导,以疾病的康复为主线,把康复训练作为课程的主要内容,主要针对身体机能虚弱、年龄偏高的老年人群。充分调动养老机构内部的专业康复治疗师资源,为老年人制定详细合理的康复养生课程,帮助老年人保持较好的生理机能。如思维训练、记忆训练、身心机能活性训练都是不错的选择,帮助老年人提升生活品质,可以有效地抑制老年的记忆减退、老年痴呆等老年病的发病几率。将康复作为老年教育的主线,围绕这个主线制定合理的课程,由专业的康复治疗师、医生、护理人员担任教学任务,向老年人传授相关的保健知识、心理健康知识,带领老年人合理的锻炼身体,保持各项身体机能,为老年人提供优质的健康服务,充实老年人的生活,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提升他们的幸福感。
四、结语
·“学习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课程目标”之“发现·创新”)
·“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课程目标”之“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第8条)
·“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课程目标”之“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第2条)
·“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做到知人论世……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经历、时代背景、创作动机以及作品的社会影响等,加深对作家作品的理解。”(“教学建议”之“关于必修课的教学”中“第一模块·阅读与鉴赏”)
·“文言文阅读的评价……还要注意考察学生能否了解文化背景,感受中华文化精神,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评价建议”之必修课“阅读与鉴赏的评价”)
以上五处,从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建议到课程评价,除了第四条用不同词语表达相似意思外,其余四处都用了“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可见语文课标对此的重视程度。那在语文课程中,什么是“历史眼光”?什么是“现代观念”?“历史眼光”与“现代观念”的关系又是什么?
结合“古代作品”看“历史眼光”,可作如下理解:一是从历史进程角度看作品的地位和作用;二是从作品产生的历史语境把握作品的内容与思想内涵,知人论世,不拔高不苛求。前者更具专业研究性质,后者较切合中学语文教学实际。
“现代观念”则可被界定为:一是指涉及政治、经济、道德、认知甚至娱乐、休闲诸方面的一般的具有现代特征的思想、意识;二是进入阅读领域并参与意义建构的体验。前者具有综合性,有较明显的功利、实用倾向,后者则应追求审美倾向,中学语文阅读欣赏中的“审视”与“评价”更应侧重于此。
至于“历史眼光”与“现代观念”之间的关系,似乎谁也不会否认其统一性,但从当今语文教学实际看,却往往存在严重的二元对立的状况。这也是本文讨论的意义所在,即反思当前语文教学中在引导学生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评价”古代作品方面的较大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
“历史眼光”与“现代观念”是密不可分的,为阐述方便,我们先予以分说。在“历史眼光”方面,语文教学实际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表面上截然相反本质上相似的两个偏向。
一是“历史”缺席。作者作为一个社会的人,他的生活经历、政治遭遇、思想道德,乃至籍贯家世、日常交往,还有创作才能、个性气质、审美情趣等,都深刻地影响其创作;而作品产生的特定社会,诸如政治上的治乱、经济上的兴衰、文化学术的嬗变、制度风俗的变迁,也制约着作品的内容与风格。
学习古代作品时,不少教师强调翻译,认为翻译成现代汉语后就可以照现代文的分析方法来教了,这自然缺乏“历史视角”,这就不能如鲁迅先生要求的“顾及全篇”之外,“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况”,学生在学习中就会出现困难,或者“近乎说梦”。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很长一段时间中被读成是消极的,练习中教师往往让学生谈“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显出的局限性。如果顾及全篇及全人,情况就不一样:苏轼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却屡遭贬斥,在乌台诗案中,险遭杀身之祸,被贬黄州。虽然苦闷自悲之至,却没有失去对生活的信心。这首词从人生之短暂、江月之永恒中,积极追问生命的价值,探索人生乃至宇宙的问题。仅从“人生如梦”词面独立地看,不免消极,然而从“历史眼光”并结合全词,同时联系其《赤壁赋》看,所谓“人生如梦”实际上是他在遭受压抑情况下的之词,他并未想到及时行乐,“酹江月”是倾诉壮志难酬的苦闷,是寄托对古人事业的倾慕。我们从中读出的是诗人的坦诚、直率和旷达。
二是“历史”泛滥。长期以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们习惯介绍“时代背景”。这一点固然不错,问题在于脱离文本作理性的“历史背景”介绍,“历史”似乎是有了,却没有“眼光”,换言之,教学中不能切实地引导学生在“历史语境”中感悟文本以培育“眼光”,不能引导学生在文本感悟中发现“历史”以拓展视野,作出自己的评判。这样的结果往往是“历史”与文本两张皮,表面上是“历史”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但往往因为教师的介绍自觉不自觉地带有一定的导向性而使学生在文本学习中失去自我,缺乏独立评判。他们的看法与“定论”何其相似,是标准的“专家眼光”,却没有自己的“眼光”;有“知人论世”之名,却没有了“设身处地地去感受体验”之实。
“知人论世”是我国古代文本解读的一种方法,它指明了理解、把握作品的两个视角,即使在今天西方接受美学等思想被广泛引介的形势下,“知人论世”仍有其独特的价值。但我们必须明白,“知人论世”往往侧重的是对作品外部的研究。“知人”是研究作者与作品的关系,“论世”是考察作品与产生它的时代的关系。这样的外部研究可以拓展我们的视野,提供一定的“人”“世”信息,但它绝对不能代替内部的研究,即对作品本身的细读,而细读体验对于学习中的中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如,学白的《蜀道难》,有的教师这样介绍“历史”:元代有一个人叫萧士赟的曾写文章,认为李白是听说安禄山作乱、皇帝要到蜀地,李白写此诗的深意是“太白深知幸蜀之非计,欲言则不在其位,不言则爱君忧国之情不能自已,故作诗以达意也”。(《分类补注李太白诗》)。这样,学生听得如坠云雾之中,还不如多让学生从文本中感悟诗人热烈奔放的感情和豪放飘逸的风格,对于诗人的创作意图,因所涉历史背景复杂,历来就有不同看法,教师根本不必强求学生“知人论世”。
二
在“现代观念”方面,学生往往以自己有限的一己体验来解读古代文本,教师如果引导不当,“学生想怎么读就怎么读”,自然也会出现问题。
诚然,作为阅读者的我们必然具有当代的主体特征,这就决定了古代作品阅读是一种当代性的阅读,当代读者不可能脱离现实背景,必然会把阅读纳入到当代视野中进行,而且学习古代作品的目的,很大程度上也是借助对古代作品丰富的思想内涵及艺术形式的理解和感悟,来认识当代的社会生活,满足当代人的精神需求。
但是,古代作品特别是古典诗词中蕴含的人生感悟,不是抽象的说教,不是纯思辨的哲学,即使如《论语》《孟子》《庄子》等言论性质的作品,也往往以优美的文辞、独特的形象来传达作者丰厚的人生体验。换言之,我们理解、评论古代作品,不是单纯地筛选有用的信息为我所用,不是以一般意义上的科学眼光来观照鲜活的形象,更不能把古代作品仅仅当作附载某种观念的东西作纯理性的现代解剖。一言以蔽之,我们的“现代观念”何其丰富,却不能脱离“历史眼光”,更不能以“现代的实用观念”遮蔽了“审美视野”。
即使在现代小说阅读中,学生的审美也常常受实用影响。如,教学《祝福》,有些教师让学生把课文与电影祥林嫂砍门槛的情节进行比较并讨论,就有学生发表这样的意见:祥林嫂本不应该去捐门槛,鲁四老爷家不让她端福礼,她更省心,更轻松,她也不至于身体不行,不至于被鲁家解雇!
古代作品在体裁、创作方法上的特殊性,在题材风格上的多样性,更会使读者在理解与体验文本时产生困难。如,《桃花扇》,作者“借儿女之情,写兴亡之感”,今天的学生读来往往只见“儿女”难感“兴亡”了。再如,对《林黛玉进贾府》中的描写,有的学生觉得节奏太慢,有的学生崇拜王熙凤,认为她是个能人。
还有一些学生用现实的、功利的眼光来看古代文本,有时还评得头头是道。在一些展示课中,我们经常看到貌似“很有水平”的高论,但细而思之,这些观点只有“实用”而没有“审美”。“现代观念”不等于实用观念,不能被庸俗化。
作为一个社会人,适当地从实用、功利的观念看作品,也无可厚非,如,《三国演义》主要是描写战争韬略的,军事家往往当兵书来读,而现在一些企业家也从中获得竞争的谋略。但作为学习中的主体来说,在不断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审美体验的同时,更要把作品适当地摆在现实生活的一定距离之外,这样才能产生审美境界,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
教师不能强硬地让学生接受既有的观念,而是要放手,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学生展示出自己真实的理解与体验,加以引导。可怕的不是因知识、能力不足的一时误解,可怕的是欠缺情感参与与身心投入的体验,可怕的是对古代作品缺乏修正、突破、创造的应有态度。
三
从一定意义上说,“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只是一种意识,只有在更多的对古代作品的学习中,才能形成态度与素质,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从课程角度看,仅靠现成的教材所选篇目被动地“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去解读这些作品还不够,因为这也只是学教材,教师还须重组与补充学习材料,让学生进行更多的实践与体验,才能培养眼光,真正做到“历史眼光”与“现代观念”的融会贯通。
[摘要]:20世纪90年代,西方的媒介素养理论开始传入日本,经过十几年的宣传、导入期的发展,目前,对这一理论的研究已进入到与日本信息化社会有机融合的本土化特色研究阶段,并致力于将“媒介素养”推至公共教育领域。如今,科技素养、多媒体素养、情报素养等各种关联“媒介素养”研究的派生词散漫于学术界,“媒介素养”已完全植根于日本社会。这得益于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不断吸收西方文明的文化传统。本文力图从三个方面概括日本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进程:(1)来自加拿大的启示;(2)媒介素养教育研究;(3)日本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
Abstract:ThewesternmedialiteracytheorywasfirstintroducedtoJapaninthe1990s.Aftermorethantenyears’publicityandintroduction,thetheoryhasnowbecomealocalizedresearchwhichsyncretizesJapan’sinformation-basedsociety.Itisalsodedicatedtobringingmedialiteracytopubliceducation.Nowadays,derivativesrelatedtomedialiteracyliketechnologyliteracy,multimedialiteracyandintelligenceliteracyarecommonlyseeninacademiccircles.MedialiteracyhascompletelyestablishedinJapan.AlltheseprofitedfromJapan’sculturaltraditionofcontinuouslyabsorbingwesterncivilizationafterMeijirshin.ThispapertriestosummarizethedevelopmenttraceofJapan’smedialiteracyeducationfromthreeaspects:(1)revelationfromCanada;(2)researchonthemedialiteracyeducation;(3)currentsituationofJapan’smedialiteracyeducation.
Keywords:medialiteracyeducation;criticalthinking;theoryofmedialiteracy;supportedlearning
进入信息化社会的日本,市民生活被各式各样广告包围、淹没。除了来自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互联网等大众媒介的广告外,繁华商业区的霓虹灯广告与电子招牌、电车里频繁更换的文件夹页式广告和宣传招贴以及电车站出入口处由人派发的各类纸面广告等等,让人应接不暇。可以说,各种媒介已让日本民众着实处在“媒体引导现实生活”之中,人们已习惯于通过各种媒介获得多样信息,以便安排自己的生活,否则将无所适从。
在由媒介制造、掌控的“媒介世界”里,市民通过新闻、广告、电视剧、综艺娱乐的文本(text)言语中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暗示,来定义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行为方式、女性形象及男性形象等等,人们将这些从媒介产品中解读出来,带有意识形态及价值观判断的“标准”,运用在塑造人类社会生活模式中,即便这种“标准”无法用某种基准来衡量[1]。这就是媒介对人们生活产生的渗透影响。
NHK日本放送文化研究所自1960年以来,每5年举行一次《日本国民生活时间调查》。2000年的调查结果显示,日本国民平时收看电视的时间平均是3小时25分,周六是3小时38分,周日是4小时13分[2];同时,随着市民收看电视节目时间的增加,导致收听广播、阅读报纸的指数继续呈现减少的趋势,这说明人们的生活方式、意识形态也将随着接触某类媒体时间的长短而随之悄悄地发生转变。这就是媒介内容和接触媒介方式对人们生活时间产生的影响。
随着媒体企业全球化进程的发展,“收视率”、“收听率”“读者占有率”、“广告到达率”已经完全左右着媒体发展,甚至电视娱乐节目也开始朝向“信息情报型”发展,制作“可使用的娱乐节目”成为当今日本电视娱乐节目制作人努力的方向。因而,媒体向公众提供的素材、话题、文本中的价值观必然以“能够引起大多数人的反应”为基准,而这种基准是被媒介“同一化、划一化”的,是无法体现社会多样性的。这种‘同质化’的倾向是身处媒介环境中的人们无法排斥的影响。
正是在深受上述种种“媒介影响下”,日本民众的行为意识伴随着媒介技术、媒介环境、媒介内容、接触媒介方式的变化而悄然发生着改变。
一、来自加拿大的启示
由于来自拥有世界最强势媒体美国的影响,促成了“MediaLiteracy(媒介素养)”公共教育在加拿大的出现、普及。加拿大是将媒介素养首先引入学校进行公共教育的国家,其背景是由于美国电视文化的跨境影响。
美国与加拿大有着近千公里的国境线,加拿大90%的居民生活在国境线以北300公里范围内。由于处在英语圈地域,美国的杂志、书籍、有线电视、联播网电视在加拿大境内可以轻松入手。据加拿大统计局调查显示,加拿大的受众收看的电视节目40%是加拿大制作,而60%是由美国制作。随着美国电视节目的跨国境传播,导致大量的血腥、暴力场面、性画面充斥着加拿大的电视荧屏,造成美国文化不断地侵蚀加拿大本土文化。普通的加拿大受众甚至难以分辩电视节目中播出的内容,哪些是加拿大的,哪些又是美国的。特别是一些历史知识问题,在学生中竟然出现了“混淆是非”的事例。例如,美国与加拿大有关黑人奴隶制的历史是完全不同的,但是学生却普遍认为两国是一样的[3]。
于是,1978年在加拿大的安大略州开始了以抵制美国电视文化为初衷的媒介教育课程,首先以教师为授课对象,并成立了民间组织AML(AssociationforMediaLiteracy)。1987年媒介素养教育成为初、高中的正式课程。具体要求是:
(1)初中、高中的语文课中,用于“媒介学习”的课时不得少于总课时的三分之一;
(2)初中一、二年级,用于“媒介学习”相关内容的教学时间占总授课时的10%;
(3)高中的语文课,“媒介学习”要设置为必选科目学习[4]。
1989年,以AML成员为中心,在安大略州教育部的运筹下,《媒介素养课程指南》一书正式编撰完成[5]。之后,其他的州也相继建立了相同的组织,1992年CAMEO(CanadianAssociationofMediaEducationOrganizations)成立,它是一个由市民组织为主导的全国网络系统,至此,媒介素养教育开始遍及加拿大全境。
事实上,在加拿大学校教育中,一开始并没有开设以“媒介素养教育”命名的专门课程,而是将该内容纳入名为“Language”(语文)的课程中,教师以参考指南为教材进行授课;不过,在具体的教学中,对于电视节目的关注程度历来是最高的,为此,加拿大的AML也制作了许多电视节目。承担此项任务的是隶属于媒体教育部的名为CHUM节目制作公司,其制作出的节目是专门用于教学的[6]。
加拿大的“媒介素养”公共教育从诞生之时,就寄生在“Language”(语文)课程中。1995年安大略州教育部提出了改革方案,鲜明地指出随着社会情报化的高度发展,在公共教育中有关“媒介素养”教育需要增加特别的科目。现在,从小学到高中都设置了媒介素养课程。
极其注重公共教育的日本,面对媒介环境的变化对人们行为的影响,同样希望在普通的学校课程中,设置类似于加拿大的“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但是,迄今为止,实现这一愿望尚有距离。
二、日本媒介素养研究的现状
20世纪90年代初,“MediaLiteracy媒介素养”理论引入日本。日本在世界科技领域一直担当排头兵的角色,与积极采用日新月异的媒体新技术比较而言,早已跨入信息社会的日本,在“媒介素养”研究上,却远远地落在其他媒体发达国家的后边。在1999年6月召开的《青少年与放送》专家会议上,与会者就“媒介素养”表示了积极态度,但却没有制定出类似于加拿大那样的有着明确的指导理念和具体的实施细则、方案的发展计划[7]。与加拿大将“媒介素养”教育贯彻到中小学生义务教育中不同的是,日本目前有关“媒介素养”的教育,还仅仅停留在大学、研究所等以专家研究为中心的“试验”阶段。与不断吸收、借鉴国外先进“媒介素养”理论,并将本土化与运用研究作为课题的大学教授、专家们相比,处于教育第一线的教师们的“媒介素养”意识还相当薄弱。
在日本从事媒介素养研究的诸多学者中,以下两位的著作堪称经典。一位是1963年出生在北海道的菅谷明子,她曾经在加拿大留学,1996年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院,现为东京大学研究生院情报学“媒体表现、学习与素养”项目成员,其著作《媒介素养——来自世界的现场》一书,系统地介绍了英国、加拿大、美国等媒体发达国家“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成为目前日本有关“媒介素养”研究必读书目。另一位是立命馆大学教授铃木绿,其有关媒介素养教育著作颇丰,1997年6月由其主编的《为了学习媒介素养的人》,2000年8月的《媒介素养——入门篇》,2001年10月《媒介素养的现在与未来》以及2003年4月《媒介素养——性别篇》等等。铃木教授的著作内容反映了日本学者有关“媒介素养”课题的研究进程与趋势。
目前,在日本学术界公认的“媒介素养”定义,是由立命馆大学教授铃木绿在1997年6月出版的《为了学习媒介素养的人》给出的,他指出:“所谓媒介素养,是指市民以社会性的文脉批判性的意识分析、评价、接近媒介,凭借多样化的形态创造出传播的力量。”[8]
桥元良明根据铃木绿所给出的“媒介素养”定义,在其著作《情报行动与社会心理》中,就“媒介素养”的概念进一步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指出,在获得“媒介素养”能力的过程中,不可欠缺的四个要素是:(1)批判的思考;(2)对媒介社会性文脉的洞察;(3)由对话获得的多元化视点;(4)表现主体的确立和接近媒介。也就是说,参加“媒介素养”教育的人,在对媒体文本所包涵的具体问题进行思考、内省以及与他人进行对话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关心媒介本身问题,还应关注由此产生的社会性问题。只有通过这一过程,主体才能确立自己在社会中的存在意识(见图1)[9]。
“批判的思考”强调的是主体不仅应对从媒介获得的情报进行客观的分析、能够“识字解读”,而且要有批评、评判的能力,即以培养批判性为主要目的。这种批判性思考能力的培养,需要从①映像、声音信息的文字化和②弱势群体市民的视点两方面入手。
为了阐述“对社会性文脉的洞察”,桥元良明借鉴了铃木绿关于生产•制作、文本、受众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图(见图2)[10],他指出,媒介素养不仅仅是简单地就媒介关注的“文本”进行批判,而是应将其置身于整个社会系统的视野中,深度挖掘其相关的社会构造问题。
“由对话获得的多元化视点”指的是在对话的过程中,对于学习者来说,教授者不仅是要教会正确的解读方法,而且要通过对话开启和交换各种各样的解读,提示学习者去关注与自己不同的解读,以便获得多样化的问题视点,为更加纵深性的问题挖掘提供机会。
“表现主体的确立和接近媒介”意指在目前的媒介系统中,特别是在日本的媒介系统中,至今尚不存在类似于加拿大CRTC那样的政府机构,在日本,市民、媒介、政府三者之间缺少信息交流的渠道,更不要说建立类似于欧美国家的“接近频道”、“交流频道”那样的市民可以自由地接近媒介的制度。
三、日本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
1、“媒介素养”大学教育现状
目前,日本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只在部分大学开设。立命馆大学的铃木绿教授开设了“媒介素养”论和“映像媒体分析”等与“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课程;其教学宗旨是,在以电视媒介为中心的媒介世界里,流动着的是被符号化的“加工过的现实”,身处这样一个由媒体主宰的信息社会,作为“主体”的市民必须具备自主解读媒体的能力;其教学内容除了掌握媒介素养的定义、基本概念外,还包括了媒介研究模式、符号化的“再构成现实”、媒介的广告功能和媒介语言、媒体表现、价值观与意识形态、电视新闻-—构成的“现实”、新闻人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战争与媒介(围绕911事件、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报道与人权、媒介社会中的市民与媒介素养、情报的多元化等诸多方面。
处于高度信息化社会的日本,其“媒介素养”教育最突出的本土特色研究莫过于对互联网的关注。基于这样的认识,立命馆大学专门从事研究“媒介素养”的研究生们,于1996年开设了日本首家媒介素养教育的网站,名为“媒介素养的世界”(MediaLiteracyinJapan=MAJ.)[11]。网站设立的目的是以广泛开展“媒介素养”教育为出发点,立足市民视点,批判性地分析、评价媒介和政府网站信息,使市民更加便利地接触到媒体的产业发展、相关法规、基本概念和放送纲领等。此外,该网站还与海外的“媒介素养”教育网站相链接,发挥其作为日本“媒介素养”教育网站的国际交流作用。
图1获得媒介素养过程的4个基本要素
图2媒介研究模式
在教学内容发生变化的同时,新型的教育模式也应运而生。庆应义塾大学妹尾坚一郎教授(兼任东京大学特聘教授),目前在研究生课程中教授《情报教育论》。妹尾教授认为,在情报化的社会中,学习内容必须要进行调整,并且学习形式也应做相应的改变。他指出,当前的教育基本形式是“知识传授型”,是工业化社会的教育模式。工业化社会是以大量生产、消费为特征,与之相配套的教育模式也是以培养大量人才为目的的。但是,如今的日本已经从工业化社会迈入到信息化社会,适合信息化社会的教育模式应该是“学习支援型”,即学生与老师的关系应该是学习者与支援者之间的关系[12]。
、“媒介素养”教育在中小学校的展开
日本在大学里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尚处起步试验阶段,中、小学校的“媒介素养”教育更是含苞待放。自1995年由邮政省召开的“多频道时代下有关受众与放送恳谈会”之后,日本社会对于“媒介素养”的关注曾一度升温。1999年由普通市民、研究学者、邮政省以及放送企业四方参加的“放送领域内有关青少年与媒介素养的调查研究会”使得日本的“媒介素养”教育课题再次引起社会关注。2000年6月调查结果报告书发表,并就提升日本“媒介素养”教育达成一致。报告指出,媒介素养是生活在媒介社会中的“生存能力”,是从抱有多样价值观的人们建立健全发展民主社会不可欠缺的能力
由立命馆大学教授铃木绿编撰的《媒介素养——入门篇》一书于2000年8月22日出版,该书与其他“媒介素养”书籍不同的是,它是一本教材式用书,全书分为五个章节,(1)怎样学习媒介素养?(2)我和媒介、我们和媒介;(3)电视广告是什么?(4)电视剧与我们的社会;(5)解读电视新闻。除了在第一章中介绍了媒介素养的定义、基本概念、分析方法、学习模式和学习场所之外,其余的四个章节全部是有关具体教学内容的安排。以第三章《电视广告是什么?》的第一节为例,具体的程序环节包括导入、活动1.2.3、发表、资料的查找核实(见图3)。
导入:我们每天都要接触到大量的广告,为什么有广告呢?广告收入作为电视台的主要收入来源,支撑着电视台的正常运营。收视率与广告有着怎样的关系?我们每天要接触多少广告?哪种广告是最经常看到的?通过实际的调查分析,使我们意识到,当前的媒介环境是将我们消费者设定为广告目标的。
活动1:首先让学生预测在1个小时的节目中广告有多少?所占比例是多少?
发表:将各个小组的预测集合起来。
活动2:在活动1完成后,各个小组对教师事先录制的电视节目进行调查。
发表:各个小组发表其调查结果,并与起初的预测值进行比较。并列举出前三位的广告,该广告与电视的媒体特性关系、播出时间、节目内容等等之间的关系。
资料查找核实1:将所记录的每天、每周、每年以及至今收看广告量计算出来;将该数值与其他活动所使用的时间(学校生活、与家人对话、读书等)数值进行比较。
活动3:广告收入占电视台总收入的比率?电视广告与其他媒体,比如报纸、广播、杂志广告进行比较;广告费占日本GDP的比例。
发表:在各个小组的调查结果基础上,进行交流对话。
资料查找核实2:查找日本民间放送联盟的放送标准,一周期间的广告播出量时间量必须在总播出时间量18%以内,为什么这样规定?通过利用互联网进行网上数据调查,查找出本周收视率前10位的电视节目[14]。
铃木教授在该书的前言中写到,本书假定的读者是高中生、大学生以及市民。希望利用此书的教师们为日本的“媒介素养”教育的提升积极不断努力。
日本的媒介素养发展虽落后于其他媒体发达国家,但是,结合本土实际确实其鲜明的符号表征,在信息渠道愈发膨胀的今天,如何教会受众拥有一双雾里看花的“明目”显得任重而道远。
[注释]
[1]桥元良明《情报行动与社会心理》北树出版社1999年4月20日第107页
[2]nhk.or.jp/nagano/wink/tokusyu/wink107.htmi
[3]菅谷明子《媒介素养——来自世界的现场》岩波新书2000年8月18日第88页
[4]铃木绿《为了学习媒介素养的人》世界思想社1997年6月20日第12页
[5]桥元良明《情报行动与社会心理》北树出版社1999年4月20日第122页
[6]《日本与加拿大的媒介素养教育现状比较》来自:ihosei.ac.jp
[7]《日本与加拿大的媒介素养教育现状比较》来自:ihosei.ac.jp
[8]铃木绿《为了学习媒介素养的人》世界思想社1997年6月20日第8页
[9]桥元良明《情报行动与社会心理》北树出版社1999年4月20日第112页
[10]铃木绿《为了学习媒介素养的人》世界思想社1997年6月20日第30页
[11]该网站是ritsumei.ac.jp/kic/so/seminal/ML/
[12]campus.nikkei.co.jp
[13]铃木绿《媒介素养——入门篇》自由出版社2000年8月22日第9页
[14]铃木绿《媒介素养——入门篇》自由出版社2000年8月22日第34-36页
[参考文献]
1、小中阳太郎《来自媒介素养的现场》[日]风媒社2001年4月20日
2、铃木绿《媒介素养——入门篇》[日]自由出版社2000年8月22日
3、菅谷明子《媒介素养——来自世界的现场》[日]岩波新书2000年8月18日
PERCEPTION
COGNITION(ofunits,categories,and(knowledge)functions)
ABSTRACTION
SKILL-(internalizingrulesGETTINGrelatingcategoriesandfunctions)
PRODUCTIONARTICULATION
(orpseudo-(practiceofsequencesofcommunication)sounds)
CONSTRUCTION
(practiceinformulatingcommunications)
RECEPTION
(comprehensionSKILL-INTERACTIONofamessage)
USING(orrealcommunication)MOTIVATION
EXPRESSION(tocommunicate)
(conveyingpersonalmeaning)
结合上表可以看出,英语学习过程有三个阶段
1.基础知识获得阶段
2.基本技能获得阶段
3.交际能力获得阶段
当然这三个阶段是不可分割、相互依赖的完整教学过程的三个不同方面。
一.基础知识获得阶段
目标语言的基础知识的获得是通向交际之路的第一步。此阶段,要使学生打下牢固的语音及词汇基础。对初中生来讲,适当讲授读音规则及词汇的拼写规则是很必要的。语音词汇的基础不牢,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更值得注意的是,此基础的不牢固会潜移默化地导致学生的两极分化。教师在备课中,一定要精简地揭示读音规则,利用学生的发散思维,举一反三地新旧结合。127;如在讲到head时,就要复习到-ea字母组合的读音,
great
meat
bread
sweater
...
及时总结再现归纳。正是由于这种知识的教学不能占课上很多时间,才要求教师认真备课,精选例子,在很短的时间内给学生最大的信息量。
二.基本技能的获得
观察上文的图表,我们可以看到,技能的获得与运用之间是有不同点的。而英语的基本技能恰恰起着基础知识与真正的交际之间的桥梁作用。外语的基本技能指在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获得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此,一个不容忽视的要点是:何者为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不少人把英语基本技能的获得理所当然地视作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认为所谓英语技能即准确无误地造句、进行句型转换或做填空练习等。事实上,这远远不是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
让我们仔细考虑一番中学英语教学的现状。相当一部分学生感到英语难学,教师也抱怨学生的分数与自己的投入相比相差甚远。究竟是什么原因呢?细思之,不难发现初中英语课本中的基础知识项目不值得困惑──只有1200左右词汇,一些基本的语法知识,如七个时态,两种语态等。如果把掌握这些项目为最终目标,那只是时间上的问题了,也许一两周就足以把这些条条框框介绍给学生。
还有一种情况值得注意。许多人学了不少英语,有些堪称佼佼者,通过了大学四六级的水平考试,可当用英语与人交谈时却不知所措,无法自由地表达自己。
上述两种低分与高分低能从一个角度说明基本技能的获得不能代替最终的交际能力;也从一个角度反映了我们英语教学的失败。责任当然不能全部归咎于教师。目前素质教育已提到了教育改革的日程上,其核心是培育学生的能力。素质教育反映在英语教学中,首先要把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作为核心问题。教育改革不可避免地要从考试制度上做文章。
在基本技能获得阶段,教师应该处理好讲与练的关系。
一节高效率的英语课应严格注意教师与学生,即教学双方在课上应占的时间比例。传统的教法是以“传授知识为中心”,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被动地听、做?笔记。这种教法对英语初学者极为有害。从表面上看,这些教师很无私地、执着地工作着,但事实上,他们却给学习者的学习过程设障。127;English127;can127;only127;belearned,butnottaught.即教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个体的学。127;教师的主导作用应体现在有效地引法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内驱力。特别是语法方面的讲解,要点到为止,而不要面面俱到,占据课堂大部分时间。只要学生懂了,就要掉转“指挥棒”让学生去练,在练中真正体会、把握所授语法知识。以学游泳为例,语法知识的讲解正如游泳要领的讲解一样,不宜过多,而应简明扼要,然后让学生下水,呛上几口,再告诉他错在哪儿,怎样才能避免呛水。学生的自身实践就会使其逐步摸索、体会出游泳的要领,这就说明,在学会游泳的过程中,下水多练应是主要的手段和方法.学语言亦同理。语言能力要靠不断的实践才能获得。
三.交际能力的获得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获得是为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交际能力的形成所做的必要准备。
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Presentation的启发下,根据所给的词或短语进行的句型操练式的会话,只属于基本技能获得过程,或中介过程。所以教师要清楚欲授课的交际运用的理想模式如何而加以引导,不能以使学生停留在机械地句型操练的过程而自满。故句型操练也不应完全占据练习的时间。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再向前跨一步,进入交际运用的阶段,以实现英语教学的完整过程。任何缺少交际运用的教学都是不完整的教学过程,离开交际运用,前两个阶段也毫无依托。但是,从基本技能的获得到技能的运用并非自然而然的发展结果。教师要努力创设情境,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交际实践活动。1)激发交流动机,创设最佳语言学习环境
英语教学的第三阶段最重要的是交流动机,即学习动机的激发。学习动机是影响英语学习的非智力因素之一。心理学向我们揭示出这样一个规律,“个体一旦获得动机并发生作用,就能在学习中产生强烈的兴趣和持久力,大大地促进学习。”现行教材与原教材的不同点之一是,每单元都有功能项目(FunctionalItems)127;。许多贴近现实生活的话题与情境的创设,足以使学生产生表达的欲望。这些话题有:购物,问路,打电话,谈工作等。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这些话题,进而创设一定的情境。
英语学习的语言环境的创设还包括教师英语口语的使用。教师的口语应适合所教学生的英语水平,一个能用高级口语上课的教师不一定是称职的教师。课堂短短的几十分钟,不是留给教师来"showoff",而是通过教和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127;使他们意识到自己能听懂外语,能用英语表达自己!课上,教师应尽可多地讲英语,使学生耳濡目染。关于学习外语的环境,有人认为最佳的就是到所学语言的国家去生活、工作,这也是相当一部分人的出国动机之一。不否认国外是学习当地语言的最佳环境,但这并不是唯一的。不是么,有不少人从未出过国,而英语却学得相当好。如老前辈葛传规先生就是一个很好的榜样;也有的人虽未踏出国门半步,却掌握了好几门外语。那么,国外的语言环境到底提供了什么样的条件呢?这种学外语的环境的实质是什么呢?设想一个人到了国外,生活在异乡人中,他便时时刻刻离不开外语。如去邮局,他要问,"HowcanIgettothepostoffice,please?"所谓外语环境,最大的“功能”就是“逼”你用外语,这个“用”就是语言的交际运用。这种“逼”当然不一定非要到国外才能出现,有心者,有志者会“自逼”而出成绩。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逼迫学生非说外语不可的条件,充分利用课本模拟的环境,去“逼”学生,令其不停地说,想方设法地问、答。
2)重视语言的输出
在交际运用阶段,127;要注意利用语言习得的手段引导学生学习。127;美国语言学家Krashen(克拉申)首先提出语言习得理论。语言习得是无意识的、自然的学习,是学习者在积极参与的真实环境中的学习。在交际中应有意识地变学生被动的“答”为主动的“问”。“问”是在语言输入大脑后的输出,能更多地调动大脑的思维。能主动发问是交际能力形成的明显标志之一,是学习由被动向主动的质的飞跃。教学就应朝着这个方向发展,使教学的三个阶段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我们要教的内容,通过学生主动的消化、吸收而转化为他们自己的知识。不少课堂能听到教师在就课文内容提问,学生只是答出“Yes"或"No"。127;是谁在大量地进行语言实践呢?127;又是谁需要这实践呢?127;It’sthestudentswhoneedthepractice,nottheteacher!
3)全员参与性
1.中高职课程体系缺乏系统性
首先,中职教育的专业课程比重较大。中职学生多数是初中毕业生,知识和能力相比高职学生来说比较薄弱,而中职教育在课程设计上往往是针对岗位的专业技能课程,这样势必导致学生不能准确把握其职业岗位特点,不能与学生自身的能力所匹配。同样,在高职院校中,多数学校由于从中职和师范学校转型而来,依旧沿用中专时的课程,课程的对象变为有一定知识基础和能力的高中毕业生,显然课程设置也是不合理的。其次,各个地区和学校的专业建设水平参差不齐,导致课程目标和课程标准也不尽相同。目前在职业教育当中只是对课程设置做出了一些原则性的规定,但没有统一的课程标准,导致中职课程和高职课程内容上的重复安排,由此就出现了中高职课程体系不统一,不能有效地进行衔接。
2.中职师资没有与高职师资相互脱节
首先,中职学校的教师大多只关注中专这一阶段的了解,只负责教授专业技能,忽视高职阶段技能要求,缺乏对专业的深入学习和进一步的科学研究。而高职教师在授课前多数也没有对中职学生的基础和能力进行调研,不能做到因材施教。中职师资与高职师资各自为政,导致形成互不相关的两个教学阶段。其次,中职学校的教师实践能力较强,理论水平和科研水平相对较弱,而目前高职学校的教师尤其招聘的年轻教师多是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理论水平较高,但实践能力和授课经验相对比较薄弱。
二、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的策略
1.实现中高职培养目标的有效衔接
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在生产、技术、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初高级专门人才。而高职的培养目标与中职既有统一性,又有层次上的区别。高职培养目标层次更高,是重点培养应用型、管理型的高级技能型人才。高职教育理论性更强,对专业要求更新,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性。通过中高职培养目标的衔接,不仅增加中职学生继续升学深造的机会,更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另外,中高职学校大力开展毕业证和资格证的双证制度,这种双证制有利于职业能力的发展,更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观念的形成。
2.实现中高职课程目标的有效衔接
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不仅是专业技能的传授,同时也是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因此,根据中职学生基础知识薄弱的特点,中职教育的课程体系应适当减少专业课的比重,加强基础知识的教授,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中职教育的课程内涵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应更加宽泛。只有学生各个方面的素质提高才能在更好地进行高职课程学习,做到中高职的有效衔接。其次,中职教育的课程中应该保持较大比重的文化基础课,这不仅是兼顾一部分中职毕业生的后续学习与深造的需要,而且是提高中职毕业生的职业岗位的适应能力。
3.实现中高职师资队伍的有效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