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战争故事

战争故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战争故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战争故事

战争故事范文第1篇

理工大学校园里有一片美妙的松树林,这里生活着幸福的松鸦一家,同时还生活着快乐的松鼠一家。

你知道吗?在这里,它们两家曾经发生了一场特殊的战争。那场战争,你要是看了,那就惊讶极了!

那天,天气晴朗,我正在松树林里的石头桌子上写作业,旁边的长木头椅子上坐着一个老爷爷,正在跟小狗儿玩得开心呢。

“快看,快看,松鼠!”老爷爷突然说。

我抬头一看,果然一只机灵的小松鼠呼呼地爬上了松树,蹦来跳去,从这个枝头窜到那个枝头,从这棵松树飞到那棵松树,快活得不得了。

“快看,快看,松鸦!松鸦!”老爷爷大声说。哦,好几只松鸦呢,它们叽叽喳喳地喊着,伸长脖子看着小松鼠,愤怒不已!

“松鼠和松鸦要打起来!”老爷爷笑着说。

真的吗?我真的不明白。

初战!

“这片森林是我们的,你不许上来!”两只松鸦站在树上,扑楞扑楞着翅膀叽叽喳喳地说。

“森林是大家的,不是你们个人家的!”松鼠用前爪子子扒拉扒拉脸,摸摸小胡子,坐在松枝上辩解。

“反正就是我们的!”松鸦强硬地说。

“有什么条件,能让这个森林是大家的呢?”松鼠问。

“只要你能上来,还不被我们撵下去,森林就是大家的了!”松鸦傲慢地说,叽哩咕噜地哈哈大笑。

“好!”松鼠应战说。

说完,松鼠飞快地跑到树枝,两只松鸦一下就扑过去把松鼠啪啪地啄了下来,松鼠又连跑上去了好几次,都给啄了回来。

“有本事,你就再上来!”松鸦喳喳地嘲笑着说。

“准备,准备!下次我一定要成功!”松鼠坚定地说。“你等着吧!”松鼠心里暗暗发誓。

再战!

松鼠先跑到树下重新修建工地,它抬头看看松鸦,见它们正在歌唱胜利,根本没有顾及它。小松鼠便就一头钻进地上厚厚的树叶丛里,以最快的速度呼呼挖地洞,只见挖出来的细土像喷泉一样飞洒,它那翘起像狗尾巴草一样的尾巴在枯叶上摆动,渐渐看不见了……

挖好藏身的地洞,小松鼠重新出战。只见它飞快地爬上树,松鸦紧追不舍,哇哇,松鼠跑来跑去,松鸦啄来啄去,呀,又把松鼠给啄下来了。松鸦翅膀一闪追了过来,想让松鼠吃尽苦头。这一回松鼠准备充分,一下子钻进地洞里,保存了体力,松鸦没有办法。

过了一会儿,小松鼠又战。这回,它嗖嗖嗖嗖一口气地上了树,钻进树枝最密的树丛,松鸦飞过来几次都没啄上小松鼠,一次还把自己给撞了,痛得喳喳乱喊乱叫。小松鼠,在枝间摘来一个小松果,坐在那里,很自在地吃了起来,松鸦气得一会哑口无言,一会叽叽咕咕乱叫……

松树林静下来。

“真是聪明的小松鼠呀!”老爷爷边说边起身往树林外走,小狗儿摇着尾巴跟在他后面。

战争故事范文第2篇

摘要:本文综述了孤独症诊断的历史发展,总结了诊断历史中具有时代意义的发展变化。

童年孤独症通常起病于三岁以前,是一种在言语/非言语的交流和语言特征、社会性的发展与游戏、不寻常的兴趣与行为模式等方面有着质的缺陷和异常的广泛性精神发育障碍(pervasive development disorder,以下简称PDD)。

童年孤独症作为具有异质性的特殊个体似乎已有之,从传说中对那个“仙女换下的”非常漂亮但又陌生而与人类疏远的孩子的描述、以及对“Juniper兄长”朝圣路上故事描绘、到十八世纪Itard医生关于“阿维龙野孩”(wild boy of Averon)的记载都使我们看到了某些类似于孤独症特征的影子,但是,这些描述通常是零散的,人们只是把它当作特殊的异常个案而感到饶有兴趣,却很少有人会想到别的孩子也可能会是如此。

真正把它作为一具有群体异质性的临床实体来描述的,是20世纪40年代美国医生Leo kanner,他于1943年报告了11例由其首次命名为“早发性婴儿孤独症”(early infantile autism)的患者,并描述这群患者特征如下:严重缺乏与他人的情感接触;强烈的坚持同样的、自选的、通常是怪异的、重复性的仪式或常规;缄默或语言显著异常;高水平的视觉一空间技巧或机械记忆能力与在其它方面学习困难形成对比;聪明、机敏且具有吸引力的外貌表现。其实autism一词并非为Kanner首创,1911年精神病学家 e.Bleuler将其作为精神分裂症四个基本症状之一加以描述,意指精神分裂症患者退缩于自己的幻镜之中;E.Minkowski(1927)更将其阐释为"Autisme pauvre"意思是说,如果你能敲开精神分裂症病人紧闭着的交际之门,你会发现他的内心世界实际什么都没有。Kanner借用 autism一词意在强调他所描述的这种障碍的社交缺陷,但不幸的是,它混淆了与精神分裂症之间的区别。

起初人们对Kanner所报告的这种特殊的儿童精神障碍的兴趣并不十分浓厚,但随后至今的数十年里,儿童孤独症作为广泛性发育障碍的典型代表,受到了世界范围的普遍关注和重视,现在已成为许多不同国家儿童精神卫生问题教育和研究的中心课题之一,以下将按年代分别阐述孤独症在诊断方面的历史发展的研究概况。

20世纪40-60年代

自Kanner首次将童年孤独症作为临床实体描述以后近二十多年来的时间里,是专家、学者们陆续发现和比较这一临床实体特征、臆测病因、提出问题与假说的时代。正是在这一时期,一些研究者按照Kanner标准发现了一系列与Kanner所描述的类似而又有某些不同的亚群,为示鉴别,冠以各自创用的名称,诸如“儿童精神分裂症”、“不典型儿童”、“不典型孤独症”“Asperger综合征”等等。可以讲,这些描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Kanner关于童年孤独症描述的偏倚和局限,丰富了学术界对童年孤独症临床表现的认识,并为后来关于“孤独样障碍”与“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亚分类奠定了基础。但是当时人们对这些描述尚缺乏足够的重视,亦未形成相对统一的认识。与此期研究情况粗浅相应的,国际疾病分类与美国疾病诊断统计手册均一概的将童年孤独症列入“儿童精神分裂样反应”这一儿童精神与行为障碍的“废纸篓”当中,并且没有作出相关的描述。

在病因诊断方面,由于受当时盛行的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包括Kanner本人在内大多数人认为:孤独症是一种情感性的而非躯体性障碍,父母的抚养方式导致了该疾病的发生。在Kanner的描述里,父母都是高层次的事业心很强的而又显得冷漠无情的人。这一描述在当时颇具代表性和影响力。其后果,是灾难性的它增加了父母们对拥有一个他们无法理解其行为的孩子的不安心情,破坏了他们的可能存有的能帮助孩子的任何信心。

20世纪60-70年代:

对正常儿童以及Kanner综合征儿童发育和言语的研究,使对孤独症病因诊断方面出现了新的观点,尤其是Michael rutter和他的同事的工作,给孤独症病因诊断带来的重大变化。这些研究工作表明:孤独症的行为如果被认为是从出生到童年早期的发育障碍所致更为合情合理。随着对大脑发挥功能的方式及可能出现问题的知识的积累,逐渐搞清楚了孤独症是一种躯体性的、与父母抚育方式无任何关联的发育障碍。相应的,在此期间出现了一些关于孤独症生物学病因的研究,Rimland首开纪录,但是旧有的影响依然很大,新的研究发现和成果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国际疾病的分类与美国精神疾病的诊断统计手册仍然只是把童年孤独症作为“精神分裂症儿童型”的一种表现形式。这主要可能还是受到十九世纪末期精神病学家Henry maudsley认为:精神病:可能出现于儿童影响;“精神病”这一名词通常并无精确的内涵,但倾向于作为奇特怪异行为的标签,而孤独症患者的行为往往是“不能被人理解的”。

尽管ICD与DSM诊断分类系统对孤独症的归属于与描述不尽如人意,却并没有妨碍渐渐兴起的人们对孤独症的研究兴趣,除了经典Kanner标准之外,此期最为有影响力的孤独症的诊断标准当属Lotter的标准了。Lotter的标准除了强调社会交互作用、言语与交流、重复性活动三个方面作为基本的标准之外,纠正了Kanner标准中可能包含偏倚的“特殊技能与吸引人的外貌”两项;将起病年龄拓宽至七到八岁,从而基本上包含了孤独症及其各种不典型亚分类。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广泛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现在所普遍接受的孤独症发病率4-5万人即是该时期的显著成果。

20世纪70-80年代:

随着对孤独症的社会性关注和宣传,人们对孤独症的注意与研究开始走向繁荣。此期,人们基本上摒弃了孤独症所谓“父母抚养方式不当”的病因假说。无论是孤独症生物学病因探讨还是临床实体的识别与描述;无论是相关症状群的分型还是研究与其它精神障碍的联系,均提示了对孤独症研究的一个全新时代即将到来。此期,孤独症诊断分类一个重要研究成果就是明确了孤独症与精神分裂症的区别,将孤独症从精神分裂症的框框里解脱出来。基中Israel kolvin和他的同事在该时期的一系列研究显示了孤独症与罕见的起病于儿童的精神分裂症之间的不同。有证据表明童年孤独症与成年精神病性障碍尤其是成年精神分裂症没有关系。这些研究成果反映在国际疾病分类中首次不再把童年孤独症作为“精神分裂症儿童型”来对待。尽管仍然笼罩在“精神病”的阴影中,但明确说明它不同于精神分裂症、躁郁症等精神病性障碍。

虽然有关孤独症是一种在认知、情感、社会性发展及行为等广泛的心理发育方面的障碍学说尚未被吸收到官方的诊断分类系统中去,但随着各个专门领域里研究的深入,这一点已渐渐形成了共识。各个孤独症研究小组在甄别孤独症时分别用了各自的诊断标准,这些标准虽然各以不同的形式强调了某些必要的特征,但在内容上都高度集中于社会和语文的缺陷。如Rutter1978强调社会关系与语言发展的缺陷、坚持同一、抵制变化是诊断孤独症的关键性的特征。

20世纪80年代以来:

80年代以来,对孤独症的研究进入全面开花的时代,此期在诊断分类系统的研究方面,最突出,最醒目的成就是,为适应临床交流和研究的目的,国际疾病分类与美国精神障碍的诊断统计手册,相继更换版本、增删内容,从而具有广泛的实用性与可比性。孤独症的诊断分类也相应达到了空前的统一性。现以出版年限为依据分别叙述:

DSM-Ⅲ1980:首次将童年孤独症视为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从而继区别于精神分裂症之后,进一步明确与“精神病”的分离,其次,对每一障碍均提供一套操作性诊断标准,并且这些标准首次建立在现象学描述的基础之一,而不是建立在缺乏实践验症的病因学理论的基础上。 dSM-Ⅲ诊断孤独症标准如下:①起病在头30个月以内;②广泛缺乏对他人的反应;③语言发展方面有重大缺陷;④如果有语言则具有诸如下述的特殊形式:即刻或延迟的回声语言、隐喻性语言、人称颠倒;⑤对环境各方面的怪异反应,如抵制变化、对生命物或无生物的特殊兴趣与依恋等;⑥没有幻觉、妄想、联想松弛、思维不连贯等精神分裂症的特征。

在PDD分类上, DSM-Ⅲ仅将其划分为三类,即婴儿孤独症、儿童起病的广泛发育障碍,不典型广泛发育障碍。前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起病的年龄,前者要求在30个月以内,而后者所有异常都必须在30个月以后,12岁以前出现。

DSM-Ⅲ-R(1987):DSM-Ⅲ-R将精神发育迟滞、PDD、以及特殊发育障碍合并在一个新的分类系统之下:“发育障碍”。DSM-Ⅲ中将婴儿孤独症与儿童起病的广泛发育障碍主要鉴别点建立在起病年龄的依据上被认为是不合适的,因为相继发现了某些晚发病例,并且判断确切的起病年龄的确很有困难。因此DSM-Ⅲ-R将二者合而为一,命名为“孤独样障碍”,诊断标准进一步丰富、扩展,描述更为具体详尽,以覆盖不同年龄阶段的临床表现,并首次将不同的临床症状归聚为三类核心缺陷,即:社会交互作用质的缺陷、言语与非言语的交流及想象性游戏方面质的缺陷,显著局限化、重复性的活动和兴趣。DSM-Ⅲ-R对PDD尤其是孤独样障碍的临床症状的聚类与详尽描述是孤独症诊断历史发展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但DSM-Ⅲ-R硬性的将本来分类就相当粗糙的DSM-Ⅲ中“婴儿孤独症”与“童年起病的应征发育障碍”合并,显然增加了“孤独样障碍”诊断的异质性。这种异质性既包括孤独症内部之典型与非典型的不同。又包括孤独症与其它广泛性发育障碍诸如Rett综合征、 asperger综合征等等的不同。

ICD-10 (1992):ICD-10首次采用了字母一数字的编码形式,极大的扩充了精神障碍分类的可能容量;它与DSM-Ⅲ-R不同,将精神发育迟滞独编码,而将PDD,以及特殊发育障碍划归在“心理发育障碍”编码之下。与DSM-Ⅲ-R相比,明显的优点在于将DSM-Ⅲ-R中可能包容过杂的“孤独样障碍”进行了亚分类,即F84.0童年孤独症;F84.1不典型孤独症;F84.2Rett综合征;F84.3其它童年瓦解性障碍;F84.4多动障碍伴发精神发育迟滞与刻板动作;F84.5Asperger综合征,并且对这些亚分类分别给予具有鉴别意义的描述和定义,而不像 dSM-Ⅲ那样,仅仅以年龄为分水岭划分孤独症与儿童起病的广泛发育障碍。

DSM-Ⅳ(1994): DSM-Ⅳ与 DSM-Ⅲ-R相比较,保留了对孤独样障碍的描述但就具体项目和总的诊断标准上作了如下修订:①通过诊断标准由16条减为12条并进一步明确每一条的陈述使临床实用性得以提高;②增加了与ICD-10诊断标准的一致性以供研究之目的;③重新强调起病年龄以与临床应用相适应并增加该分类的同质性。

在PDD分类上则摒弃了 DSM-Ⅲ-R包容过杂的做法,吸收并借鉴了ICD-10的优点,并且对每一亚分类的描述更为详尽且一一提供了操作性诊断标准,临床实用性进一步提高。但 dSM-Ⅳ不倾向于在孤独障碍中进一步分类为典型与不典型,而是将后者放到299.80广泛性发育障碍NOS中。

我国关于孤独症的研究概况

我国研究孤独症起步较晚,1982年南京陶国泰教授首次报告并探讨其归属以来十几年的时间里,有关孤独症的文献报告更多的集中于病例报告上面,至今尚无流行病学的调查和研究报道,病因学研究方面的文献也仅限于个别报道。在诊断分类系统上,我国CCMD-2开始有了“儿童孤独症的”诊断,虽然归属于“儿童精神病”的分类名目下,但其后注明为广泛的发育障碍。而CCMD-2-R1995则将其明确归属于F81广泛性发育障碍。在诊断标准的选择和制订方面则直接借鉴和吸收了ICD-10和 dSM-Ⅳ的经验;达到与国际标准并轨的目的。但是这些诊断标准的选择与提出尚缺乏对国内儿童孤独症研究验证的证据支持。

综上所述,在童年孤独症诊断的历史发展中,主要经历了如下重大变化:

1、由社会心理病论为主导转向躯体的生物学病因论为主导,并由此揭开了生物学病因研究的热潮。

2、疾病分类诊断由精神分裂症、精神病向发育障碍转变,从而使对孤独症的认识,指导和治疗步入新阶段。

3、由单一综合征向孤独症状群认识的转变。广泛性发育障碍亚分类及鉴别至今仍是研究和关注的热点之一。

4、孤独症作为一种发育障碍,与其它发育障碍如精神发育迟滞、特殊发育障碍等既有联系又具有鲜明的异质性,因而其间的联系与区别一直是诊断与鉴别诊断研究的热点之一,也是病因研究的热点之一。

参考文献

Berkell DE :Autism Identification education and treatment 3-47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New Jersey ,1992

Wing L Aspects of Autism Biological Research ,5-7/1-9 ,Alden Press,Oxford ,1988

Wing L A Guide for parents and Professionals ,Constable and company limited ,london ,1996

APA : DSM-Ⅲ,86-92/371-445,APA ,Washington DC ,1980

APA : DSM-Ⅲ-R,33-39,APA ,Washington DC ,1987

APA : DSM-Ⅳ,65-78,APA ,Washington DC ,1994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ICD-10;The ICD-10 Classification of mental and Behavioral ,Disorders ,clinical description and diagnostic Guidelines,232-259,WHO ,Geneva ,1992

战争故事范文第3篇

关键词: 邯郸 成语典故 战争 军事

邯郸历史悠久,辖区有三处曾是中原和黄河以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我国的成语典故是随着社会历史发展而在汉语中产生的一种语言文化现象。作为一种稳定而有序的词组,它具有结构严谨、形式简洁、含义精深、言简意赅的特点。成语典故高度概括地浓缩了一段历史故事和一个深刻道理,因此成为中华传统文化重要而别具特色的载体。邯郸作为成语典故之乡,其成语典故中蕴含了大量的有关古城邯郸的战争、军事文化。

一、直接记录战争

邯郸成语典故中有不少成语直接记录在邯郸及其周边发生的战争。邯郸作为赵国都城,是赵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军事地位非常重要,从而成为各国必争之地。

四战之国。典源:《史记・乐毅列传》:燕王姬喜用其宰相栗腹之策攻赵,有人反对,说:“赵国是四面受敌经常作战的国家,百姓熟悉军事,不可以攻伐。”

肉投馁虎。典源:《史记・魏公子列传》:战国时,魏信陵君急切中欲率少数门客车骑抗秦救赵;陈余认为自己提兵击秦救张耳如以肉投饿虎,是白白送死,没有意义。

穷庞。典源:《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遂成竖子之名!”

情见势屈。典源:《史记・淮阴侯列传》:赵军谋士广武君李左车向韩信献良策:如今将军要率领疲惫劳苦的士兵,停顿在燕军坚守的城池下面,想战恐怕拖得太久,一下子不能攻克它,实情暴露了,声势削弱了,日子一久,粮食耗尽,而弱小的燕国不肯降服,齐国必然据守边疆,使自己强大起来。

窃符救赵。典源:《史记・魏公子列传》:在邯郸告急,赵国面临城破国灭的紧迫情况下,魏信陵君以国家利益为重,采纳赢侯建议,借助如姬窃得兵符,杀死晋鄙,夺得兵权。

邯郸虱。典源:《韩非子・内储说上・七上》:战国时,秦相范睢曾向秦昭王建议出兵围攻赵国都城邯郸,将其比为“口中虱”,言其易被吞并。

割地求和。典源:《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虞卿对赵成王说:赵国被秦围困,天下庆贺战争的胜利一定在秦国一方了。所以不如迅速割地求和,使各国揣测秦、赵两国的关系已经修好,不敢进攻赵国,而且可以缓解秦国的敌意。

沉灶产蛙。典源:《国语・晋语九》:赵襄子“乃走晋阳,晋师围而灌之,沉灶产蛙,民无叛意”。春秋时,智伯让韩康子、魏桓子的军队跟自己一起攻赵之晋阳,并用水灌城,灶坑里都产生了蛤蟆,百姓仍没有背叛襄子的意思。

不翼而飞。典源:《战国策・秦策三》:“秦攻邯郸,十七月不下。庄曰:‘……今君虽幸于王,不过父子之亲;军吏虽贱,不卑于守闾妪。且君擅主轻下之日久矣。’闻‘三人成虎,十夫椎。众口所移,毋翼而飞’,故曰:‘不如赐军吏而礼之。’王稽不听,军吏穷,果恶王稽杜挚以反”。秦王怒诛王稽。

纸上谈兵。典源:《史记・廉颇蔺相如传》:赵孝成王听信了秦国间谍散布的谣言,以赵括替代屡建战功的廉颇为将。赵括代廉颇之后,更改了原来的纪律法令,作战死搬教条,自以为是,结果没有多久,就打了败仗。赵括被秦军射死,40万大军全部覆没。同出一源的成语还有“不识大体”、“长平冤气”。

犹豫不决。典源:《战国策・赵策三》:秦军包围邯郸,魏王惧怕强秦,命令救赵之魏军驻扎在荡阴不进,同时又派辛垣衍潜入邯郸,劝说赵王“尊秦为帝”。赵相平原君心里犹豫,没有作出决断。

易子而食。典源:《史记・赵世家》:“城中悬釜而炊,易子而食。”

一举两取。典源:《战国策・赵策三》:赵武灵王说:我与齐、韩、魏一起进攻秦国,都会遭到破坏的。大臣司马浅说我们约结三国以没有和中山国讲和为借口,不参与进攻秦国,三国必定同它断交,使中山孤立。假设我们灭亡中山后,用剩余兵力与三国一起攻打秦国,这是我们一举从秦国和中山两处割地的好办法。

一饭三遗矢。典源:《史记・廉颇蔺相如传》:廉颇为求起用,年老强饭,一饭斗米,肉十斤,还披甲上马,表示可用,赵使因受郭开贿赂,假说廉颇坐谈间解三次大便,使赵王以为廉颇年老体衰,不予召用。另有“上马视廉颇”于此同出一源。

武安震瓦。典源:《史记・廉颇蔺相如传》:赵国时,秦伐韩,赵奢率军救韩,两军对阵于武安西,秦军鼓噪呐喊之声使武安屋瓦为之振颠。

义不帝秦。典源:《战国策・赵策三》:秦国包围赵国邯郸,魏王派辛垣衍劝说赵国尊秦为帝,平原君犹豫不决。鲁仲连出面向辛垣衍陈述利害,经过激烈辩论,终于说服魏赵两国不尊秦为帝,秦军因此退却50里。

魏齐首。典源:《史记・范睢蔡泽列传》:魏齐,战国时魏相。因其错疑范睢私通齐国,使范遭难。后范逃至秦国为相,并借秦国实力迫使赵王交出魏齐之首。

围魏救赵。典源:《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公元前353年,魏发兵围攻赵都邯郸,应赵请求,齐威王以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发兵救赵。孙膑提计:魏主力攻邯郸,国内必然空虚,不如去攻打大梁,这样魏必然回救。田忌依计而行,遂解邯郸之围。

盛气凌人。典源:《战国策・赵策四》:“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胥之。

深沟高垒。典源:《史记・淮阴侯列传》:汉将韩信与张耳率兵数万,从井陉攻打赵国。赵军广武君李左车向赵将成安君献策:“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行数百里,其势粮食必在其后。……足下深沟高垒,坚营勿与战。……不至十日,而两将之头可致于戏下。”

二、邯郸成语典故中透露出邯郸与邻国友好相处

邯郸作为赵国都城,在军事上和其他国家有战争,在策略上与邻国交好,更有以策略应付大国的挑衅。

代妤摩笄。典源:《战国策・燕策一》:代妤,指春秋时代王之妻,赵襄子之姊。襄子赵毋为了吞并代地而使人杀死代王。代妤闻之,摩笄自刺而死。代妤死之地为摩笄山。

捉刀人。典源:《世说新语・容止》:三国时,曹操接见匈奴的使者,认为自己的相貌不足震慑外域,便使崔季代替自己接待来使,自己则捉刀立在床头前,以充侍御。然后他派人探听使者对魏王的印象,来使却认为床头捉刀人是真正的英雄。

三、说客舌战

一些战事因说客而起,但是也有一些为挑起战争的事端因为说客的三寸不烂之舌而平息。

谈笑却秦。典源:《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魏派客将军辛垣衍出使赵国,要说服赵王尊奉秦昭王为帝。鲁仲连去见辛垣衍,竭力说服他不要这样做,不仅如此,更应该支持赵国抵抗秦国的威胁,共同扼止秦国的向外扩张。与之同出一源的还有“因人成事”。

三寸之舌。典源:《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秦军包围赵都邯郸,形势危急,平原君赵胜赴楚救赵,楚王不答应。赵胜的随员毛遂,很会说话,他说服楚王,当场签订了派兵救赵的盟约。赵胜很高兴,夸奖毛遂:“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同出一源的还有成语“锥处囊中”、“脱颖而出”、“歃血为盟”。

四、赵国与其他国家的外事交流

赵国与其他各国的外交中既有友善的外事活动,更有国家安危悬于一线的危急时刻。

西缶之辱。典源:《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元前279年,蔺相如随赵惠文王赴渑池与秦王相会。会上,秦王强使赵王为其鼓瑟,而秦王却不肯为赵王击缶。蔺相如以“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相威胁,终于迫使秦王“为一击缶”,从而为赵雪耻。

完璧归赵。典源:《史记・廉颇蔺相如传》:秦国愿以15城换取赵国的和氏璧。蔺相如识破了秦国想通过讹诈得到和氏璧的阴谋后,诡称璧有瑕,将璧夺回。蔺相如依靠勇敢和机智,巧妙地使宝璧安然回到赵国。同出一典的成语还有“相如折秦”、“布衣之交”。

五、直接描述赵国周围的军事环境

腹心之患。典源:《史记・赵世家》:武灵王赵雍请楼缓一起谋划,说我先王根据世事的变化,来做南边属地的君长,现在属地虽然不小,但大功尚未告成。如今中山国是我心腹之患,四面有这样长的边界,却没有强大的兵力自救,这是要亡国的。

六、结语

邯郸成语典故所包含的史料颇多。本文从军事、战争文化的角度对出自邯郸的成语典故归纳整理,以为以后更进一步地研究提供资料。

参考文献:

[1]郝在朝.邯郸成语典故集[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8.

战争故事范文第4篇

政策回顾及展望

2001年6月24日开始的中国证券市场结构调整,导致了连续3年多的市场下跌。2004年是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史上非常有纪念意义的一年。这一年是证券市场重大政策出台最为集中的一年。大的政策主要有:

推动证券市场整体发展战略的“国九条”;深圳证券交易所推出中小企业板;实施创新试点券商制度及对券商保证金制度的规范;企业年金以及保险资金入市的启动;新股发行询价制度;LOF及ETF基金的推出;推出类别股东表决机制;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股份转让业务办理规则。这些制度的推进,不同于以往侧重调控市场点位的涨跌,而是以国务院的九条意见为代表,更多地从市场化以及运行机制上重新定义中国证券市场。

2005年证券市场政策的重点估计将在于对框架制度的细化以及落实。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出席2004年12月9日深圳召开的基金年会时,阐述了2005年的四点工作重点:一是要完善市场层次结构,逐步形成多层次的市场体系,以满足不同的企业和各类投资者的投资需求;二是丰富产品结构,加快发展固定收益类产品,推动债券市场发展,逐步改变我国资本市场长期以股票为主,而债券发展不足的倒金字塔形产品结构;三是调整上市公司结构,积极鼓励和支持更多的发展前景好,与国民经济关联度高,业绩稳定、治理结构完善的蓝筹企业上市筹资;四要优化机构投资者结构,建立合格机构投资者制度,拓宽长期资金入市渠道,鼓励养老基金、社保基金、企业年金等长期稳定资金入市,加快保险公司直接投资股票市场的步伐,稳妥有序地积极推进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试点工作,壮大机构投资者队伍,使其成为市场发展稳定的支柱。

对于投资者而言,对于证券市场政策的关注更多的落脚于对股权分置的解决、入市资金结构及规模、股票发行制度的变化对市场的影响、交易机制的创新等方面。

股权分置问题:2004年4季度推出的类别股东表决制度,是基于股权分置现况作出的一种保护社会公众投资者权益的过渡性安排,此举意味着解决股权分置问题的时间将向后推,股权分置问题在2005年得到解决的预期被降低。

入市资金结构及规模:在管理层积极拓宽长期资金入市渠道的政策下,各种资金包括养老基金、社保基金、企业年金以及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的入市投资会在2005年有实质性发展和增长。

股股票发行制度的变化对市场的影响:新股发行在经历了2004年的一段暂停后,在2005年会有越来越多的超大盘股发行。不过,在市场询价制度实施后,超大盘股的发行,不仅不会加速A股市场的下跌,反而可能是A股市场摆脱单边下跌的救世主。

银行类大盘股的上市,将使证券市场在支持金融改革和经济发展方面的重要性得到进一步提升,基于此,管理层在支持证券市场发展的力度上将不会弱于2004年。

交易机制的创新:LOF和ETF的发行和上市交易,创新券商试点进一步加快金融创新的步伐;上海证券交易所积极推动的做空机制以及股指期货交易在明年将有新的进展。

股票市场回顾及展望

截至2004年12月16日,全国上市股票1463家。A股市场发行股票总额6495亿股,市价总值37741亿元,流通市值11459亿元,平均市盈率25.35倍,平均股价5.75元;B股市场发行股票总额208.9亿股,市价总值809.9亿元,流通市值747亿元,平均市盈率12.6倍,平均股价3.78元。

中国经济从2003年开始步入“中长期增长周期”,而全球主要的经济大国都已经开始出现经济复苏。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上市公司的业绩也将保持快速提升增长势头。上市公司上半年利润增长40%,增长率为1994年以来、近11年里增长率最高,预计全年业绩增长将超过30%以上。而我国证券市场受国内宏观调控的影响却创出了新底。随后在政策的影响下走出了一波反弹行情,之后市场又阴跌不止,走出和海外市场及经济发展完全相背离的走势。

证券公司巨额保证金被挪用问题的清理是中国证券市场和海外其它证券市场及国民经济形势走向相背离的主要原因。证监会自9月份对全国券商进行大范围彻查,要求券商将自营结算备付金账户和客户结算备付金账户分开。另外,中国证监会要求各券商必须最迟在2005年年底实现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独立存管,完成有关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的五项内控要求,以求从根本上解决非法挪用客户保证金的问题,使结算资金安全、透明、完整、可控、可查。

目前是证券市场最艰难的时期。除了国有股流通和A股估值问题的影响还有待探讨外,其他几乎所有与国内证券市场相联系的问题都已经浮出水面,违规资金已经基本撤离,官方的重视程度和决心之大及近期市场制度建设的力度前所未有,系统性的风险基本释放。市场已进入一个大底部,熬过这个冬天,2005年市场将逐步复苏。2005年的股票市场是可以期待的一年。

基金市场回顾及展望

截至2004年12月16日,我国有基金158只,基金总份额达到3244亿元。而2004年发行基金48只,募资金额1734.36亿元,超过了前5年基金募资规模的总额。同时,基金的管理能力也有了进一步提高。根据统计,全部基金今年已经累计分红6.1亿元。截至三季度,去年年底前开始运作的股票型基金整体净值增长率2.85%,基金表现高于上证指数约9个百分点,体现了基金管理人的专业水准。

基金产品的创新成为2004年的市场亮点。除主动型、被动型股票基金外,债券基金、货币市场基金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新品种―――保本基金以及交易所上市开放式基金均已经成功运作。首只ETF基金也正在销售当中。到目前为止,国际上主流的基金品种在我国均已经出现,对投资者提供了更多样的选择。

与此同时,我国基金业法律法规和监管体制建设也取得了重大进展。6月1日《证券投资基金法》正式实施后,证监会制定了六个配套规章,并已经全部颁布实施。基金行业正走入法制化轨道。

由于开放式基金的不断推出以及A股市场低迷对基金业绩的影响,封闭式基金从2002年开始基本停滞不前。从市场表现看,封闭式基金在二级市场的交易不活跃,投资人兴趣减弱,折价率不断攀升,流动性降低,封闭式基金有被边缘化的趋向。目前的55家封闭式基金,发行总额852.36亿元,市价总值593.1亿元,折价30%左右。封闭式基金的高折价率也孕育着较高的投资机会。

2005年是基金业在我国发展的第八年,在经历了2004年市场规模的高速扩容后,基金业将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在整个行业保持快速发展的同时,行业内部的重新定位会日益明显。

基金公司着眼于提高产品创新能力、提升专业理财的水平,努力打造自身品牌。面对市场的逐步开放,基金业将借鉴国外成熟市场的经验,加强风险管理,完善治理结构。证券市场将逐步进入以机构投资为主导性地位。

债券市场回顾及展望

战争故事范文第5篇

有以下几种处理方法:

1、埋:这是一个非常标准也非常常用的办法。而且埋的话花样比较多,比如埋在道路两边,外慑不臣,内安人心。

2、烧:古罗马曾经也有类似于把尸体堆成京观的示例,不过古罗马堆完之后是一把火烧掉。这个处理方法可能在中国古代采用的较少,但是游牧民族以及兵匪对这个办法非常热衷,大多数是屠杀之后的简单处理。

3、弃之不理:一般在攻城战之后胜利方都会处理尸体以防瘟疫。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