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能说会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俐齿伶牙:指能说会道。
2、能牙利齿:指能说会道,善于辞令。
3、伶牙利爪:爪:动物的脚,这里代指手脚。形容能说会道,聪明能干。
4、能言巧辩:形容能说会道,善于言辩。
5、滔滔不绝:滔滔:形容流水不断。象流水那样毫不间断。指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
6、心巧嘴乖:心思灵巧,能说会道。
7、伶牙俐嘴:伶:通“灵”,灵活;俐:聪明、乖巧。形容为人机灵,能说会道。
8、览闻辩见:指见识多,能说会道。
9、利口捷给:给:言辞敏捷。能说会道、言辞敏捷、善于应对。
10、满舌生花:比喻能说会道。
11、利齿能牙:口齿伶俐,能说会道。
12、利齿伶牙:伶:通“灵”,灵活,乖巧。能说会道。
13、能说惯道:形容人口才好,很会讲话。
14、伶牙利齿:伶:聪明,乖巧;利:流利,锋利。口齿流利。形容为人机灵,能说会道。
15、善为说辞:说辞:讲话。形容很会讲话。后指替人说好话。
16、能言快语:能说会道,言词敏捷爽利。
17、巧舌如簧:舌头灵巧,象簧片一样能发出动听的乐音。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
18、能言善辩:能:善于。形容能说会道,有辩才。
19、得胜葫芦:指能说会道的嘴巴。
20、巧言如簧: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
21、出口成章:说出话来就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口才好。
22、口若悬河:若:好象;悬河:激流倾泻。讲起话来滔滔不绝,象瀑布不停地奔流倾泻。形容能说会辨,说起来没个完。
23、口角生风:比喻说话流利,能说会道。
24、强嘴硬牙:指能说会道。
25、风趣横生:形容十分幽默、诙谐。
26、议论风发:形容谈论广泛、生动而又风趣。
【关键词】高中语文;口语交际;能力提高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2)01-0065-01
一个人的口语表达能力实际上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我国目前的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重读写、轻听说”的现象。学校和老师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不够重视,是导致现如今很多高中生“不能说、不会说”的直接原因。[1]作为语文教师,应经常反思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并注重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交际实践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一、高中生口语表达能力差的主要原因
有些学生平时比较能说,一到课堂上需要做出正确表达的时候却缄口不言、辞不达意,我认为主要原因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一)教师的原因
1.高考是高中教学的指挥棒,口语表达能力在高考考查中没有得到有效体现,也就导致了很多语文教师对这一能力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2.虽然在现行的语文教材中,口语交际能力被列为三大教学内容之一,但是有关口语交际的指导却很少,且主要集中在语文教材的前三册中。从指导内容上来看,又缺乏实际的应用价值,在具体教学中实施起来也比较困难。
3.我国大多数语文教师都成长于封闭的教学环境,早已形成了一定的教学模式,而对于口语教学往往感到力不从心,无法清晰、流畅地实施口语交际教学。
4.口语表达能力需要学生在短时间内将思想转化成口头语
言,且不能随意修改。因此,想要增强口语表达能力,就必须锻炼学生思维的严密性、逻辑性和敏捷性。但是,长期以来“重读写,轻听说”的教学模式,忽略了对学生思维的锻炼。
(二)学生的原因
1.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的权威性、威慑性给学生心理造成了一定的压力,使得学生不敢寻求个性独立,也不敢打破一成不变的教学环境;
2.传统的讲课教学方式也拉远了学生与教师的距离,学生似乎已经习惯了“老师讲,学生听”的授课模式,无法自主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3.传统的评价方式容易使学生在课堂上产生挫败感,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学生会因此产生心理障碍,不敢在课堂上踊跃发言,最终导致了口语表达能力的下降。
二、提高高中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建议
(一)充分利用课文内容创设情境
现行语文教材所选取的阅读文章大都出自名家名作,这就是很好的口语训练材料。必修一第二单元的几篇文章,都是历史散文中的名篇,我国古代文人高超的劝谏艺术在文章展露无疑,令人拍案叫绝。例如,春秋时期能言善辩的烛之武是当时有名的辩才,他的成功离不开其杰出的答辩能力。因此,具体教学中,教师不但要让学生学会欣赏、领略古人的答辩艺术,还要巧妙应用这些文章,将其作为训练口语的优秀实例。如学习《左传·烛之武退秦师》这篇文章之后,就可以组织学生对其中的精彩对话进行分角色模拟训练。
选出三名学生分别扮演郑庄公、晋文公、烛之武,先让学生以“郑庄公”的身份说服烛之武出使秦国;再让学生以“烛之武”的身份说服秦穆公退兵,最后让学生以“晋文公”的身份与“烛之武”进行辩论,以说服秦穆公继续伐郑。分角色模拟训练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以下几点劝谏的技巧:①在尊重他人的基础上找准自己的定位;②注意和谐氛围的营造;③懂得换位思考,能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④学会采取迂回战术。除此之外,活用课文还包括组织学生排演课本剧、话剧,使学生通过扮演文中角色,真实感受课文中人物的情感思想,加快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丰富学生的语言素材,只有让学生经历真正的亲身实践,才能顺利提高口语交际水平。
(二)运用现代化手段实施教学
国外的很多学校十分注重使用媒介教育实施教学,这就提示我们要充分利用日益发达的科学技术,并将多媒体等现代化手段运用到口语交际教学中来。尤其是在编排教材时,可以将现代化技术运用其中,以改变单一的教材排版形式,并创设丰富多彩的口语情境和主题,使口语教材更具有“可读性”。我们还可以利用“微格教学”这一现代教学方式,将复杂的口语交流交际过程科学细分,并加入现代化的视听技术,辅助口语交际技能的逐项训练,促使学生快速掌握相关技能,提高口语交际水平。
(三)挖掘一切可用于教学的口语资源
如果我们注重在广义教材中搜集与口语教学相关的资料,并应用于口语教学课堂,将大大提高口语交际教学质量。[2]因此,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努力挖掘周围一切与口语交际相关的教学资源,结合学生学习实际、生活实际,注重教学内容的开放与学生学习活动时空的开放。美国著名课程论专家泰勒说过:“教学应最大限度的利用校内资源,加强校外课程,帮助学生与学生以外的环境打交道”。[3]可见,语文教材并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我们应注重生活中的课外资源,促使学生从课堂走向课外,从校内走向校外。
语文知识的外延也是生活的外延,语文本身的课程资源是非常丰富的,包括各种教科书、挂图、教具、辩论会、演讲会、报告会、广播等,生活中也包含很多与语文相关的课外资源,如:电影、电视、网络、表演、图书馆、纪念馆、博物馆以及自然风光、民俗风情、重大事件、社区生活等等,都可以拿来作为口语交际教学的素材。只要有人、有生活的地方,就需要进行口语交际,因此,只要语文教师留心观察、善于把握,就能深层挖掘有利于实施口语教学的有效素材,为进一步提高高中生口语交际能力奠定基础。
总之,作为高中语文教师,一定要认识到口语交际能力的本质意义,认真反思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努力提高高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水平,使学生练就能说会道的真本领。
【参考文献】
[1]曹全英,高中语文的口语训练[J].新课程(中学版),2008,10。
关键词:口头表达能力;兴趣;创设情境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6-0180-02
口头表达能力是中职学生必须具备的十大基本素质之一,也是中职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对自身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有直接影响。很难想象,一个不会听、不会说、不会口头表达的人,在当今社会能够生存。作为培养技术型人才的中职学校,怎样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落到实处?怎样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终身受益呢?本文围绕以上问题展开研究。
一、培养兴趣,调动参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调动学生参与口头表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一定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兴趣,才有交流的欲望;有兴趣,思维才会活跃。培养兴趣的有效方法很多,如:
1. 示范引路。学生阅历尚浅,语言表达尚处于未成熟期,特别是针对中职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典型示范尤为重要。据国外研究发现,教师如果能随时给学生做口头表达示范,学生在三个月内便会有惊人的成绩。因为任何技巧的入门都是从模仿开始的,如练字先临帖、绘画先学素描一样,有了样子就有了模仿的对象。对学生来说,模仿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内在动机,心理学上称为“学生原动力”,它能消除学生的胆怯心理,激起试一试的勇气和信心。所以,教师要巧于示范引路,让口头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来示范,或借助音响、录像资料、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口头表达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自由表达。
2. 热情激励。“教育的艺术,首先不在获得知识的多少,而在于激励、鼓舞、欣赏”,人的内心深处都有渴望别人赏识的愿望,学生尤其需要如此,特别是胆子小、声音轻、怕说错话、性格腼腆的学生,需要教师多给予关照,激发他们的上进心。所以,在口头表达能力训练中,教师要多表扬,少批评,多激励,勿指责,耐心听他们发言,不要轻易打断思路;要善于发现他们微小的进步,适时画龙点睛地评上几句,不要轻易挑剔这个词“不规范”,那个词“有毛病”。即使某个词说错了,也要允许或提醒他们换词重新说。学生初练口头表达时往往语无伦次,这时需要教师的细心呵护,给学生宽松、宽容的环境,让他们产生兴趣,主动参与口头表达能力的实践活动。
3. 提供机会。学生好奇、好动,可塑性强,要给他们创造交际的舞台,让他们积极参与,在实践中学会交际,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如看电影时,让他们描述精彩的情节;听广播节目时,让他们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观点;还可以模仿“焦点访谈”、“实话实说”等节目,让学生当主持人、嘉宾和观众,讨论学生最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让他们在讨论中充分表现自己,不断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二、创设情景,有效训练
说话过程主要依赖形象思维来组织内部语言,要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需要设置能让学生可感知的情境,以能激活思维,锻炼学生的灵敏反应力、深刻的理解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等综合心理素质。
1. 创编多种多样的课本剧,诱导学生参与。课本剧不但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能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这种方法消除了语言的固有束缚,给学生一个轻松的表演舞台,充分调动其参与积极性,学生能自由发挥,有利于培养他们梳理语言的能力。例如,教学《群英会蒋干中计》时,学生经过多种方法朗读后,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的感知,然后让他们在小组内进行分角色表演。学生根据喜好选择角色,组织语言,毫无顾忌地说出自己的内心独白。由于学生有强烈的表演欲,再配以肢体语言,学生很快理清了课文思路,体会描写人物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同时把握了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征,理解情节和人物性格特点之间的关系。
2. 配以情调吻合的音乐,引发学生“说”。一位教育家说,音乐是最能训练婴儿的感知能力,那么音乐也最能撩拨学生的心弦。在袅袅的乐声中,学生感受着美,展开丰富的联想,产生新的语言形象。例如,教学《再别康桥》时,教师精选优美的钢琴曲,先让学生闭眼静听,听后谈自己的想法,体会徐志摩诗的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激发学习兴趣。接下来朗读时,学生一直饱含激情,跃跃欲试。教师趁机让学生展开联想: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像一阵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而那至深的情丝,竟在招手之间幻成"西天的云彩"。
3. 提出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启发学生“说”。例如,在口语交际——“会话”的教学中,要求双方都把内心所想转换成口语说出来。会话的话题有时比较明确、集中,但在很多情况下,话题比较分散。有时,会话前双方不一定有共同的、明确的话题。因此,要善于提出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或在会话过程中由一个话题转到另一个话题,从而使会话顺利并取得良好效果。
4. 借助声情并茂的朗读,激发学生的领悟能力。教师入情入景地朗读,同时配以手势、表情的生动表演,能唤起学生与课文内容传达的感情同悲同喜,产生心灵共鸣。在强烈的美的感受中,因读入境,由境生情,缘情创语,产生表达美的欲望。例如,教学《项链》时,先读出各种人物的语气,再把握好感情基调,朗读的声调也随之不断变化,让学生的情感与课文节节相应,处处同步,唤起学生把握往课文的情感蕴积,明白女主人公玛蒂尔德一味追求风雅奢华的生活是要付出沉重代价的道理。
三、抓好突破口,开发创造潜能
[关键词]口语交际;教学策略;小学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3)17-0054-04
[作者简介]邱敬慧(1976―),女,广东省惠州市下角小学教师。
当今社会是知识经济的社会,是信息爆炸的时代。电话、因特网让处于地球两端的的距离人不再遥远,“地球村”的出现说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密切。语言是人类交际最主要的工具,在人际交往中,口语交际是最重要的方式和手段。据美国口语专家罗斯统计,在人们的日常语言交流活动中,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也就是说,口头语言的运用比书面语言更直接、广泛,因而更具有实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让学生学会文明地沟通和社会交往,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小学阶段是个体语言发展的黄金时期,一年级更是学生系统学习规范语言的开始。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使他们具有文明、和谐的人际交往素养呢?重在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让他们敢说、想说,乐于表达,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交际情感。
一、亲近学生,让学生有话敢说
口语交际是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大方、得体地进行交际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入学,对学校环境比较陌生,对教师不够信任,很容易产生畏惧心理,这无疑会抑制他们进行口语表达的欲望。因此,教师应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和说话氛围,亲近学生,做学生的朋友,把训练学生“有话敢说”放在教学任务的首位。
(一)赏识,给学生增添勇气
赏识是一种爱。人都需要也渴望被别人赏识,一年级的学生更是如此。教师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并且真诚地赞扬学生,会给他们增添勇气,让他们变得勇敢而活跃。
在教学中,笔者善于抓住学生发言中的每一个精彩之处,加以肯定,予以赞赏和鼓励,说得不好的学生,笔者也不批评、训斥,而是提醒他们换个词再说,避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你说得太好了!”“你的声音真响亮!”“你还会用这个词,真了不起!”“你一下子能说这么多,真不简单!”“你说得一次比一次精彩,太棒了!”这些话都是笔者常常表扬学生的。学生们听了,总是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参与表达的积极性更高了。另外,笔者还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了小奖品,如小红花、卡通故事图片、小书签、“交际之星”奖章等。说得特别好的学生会在众多羡慕的眼光中接受教师的特别奖励――和教师握握手、让教师抱一抱,并上讲台说给大家听,再接受教师颁发的“交际之星”奖章。
教师的赏识,即便是一个微笑、一次点头、一句肯定,都会在学生们的心中扬起希望的风帆。即使是平庸的学生,在赏识的阳光雨露下也会变得鲜活起来。渐渐地,学生们的胆子大了,说话的兴趣浓了,他们觉得和教师、同学交流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二)童趣,让学生敞开心扉
中国古代教育家朱熹说过:“教人不见情趣,必不乐学。”教师只有让自己拥有一颗童心,将语言儿童化、趣味化,才能贴近学生的生活,才能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在与学生的日常交流中,笔者会尽量采用幽默的儿童化语言。对于动作慢的学生,笔者会说:“动作这么慢,小蜗牛都要赶上你了。”对于写字潦草的学生,笔者会说:“这是蚂蚁王国的字吧?教师都看不懂哟。”看到有学生趴在桌子上写字,姿势不正确,笔者会说:“背都驼了,你要变成老爷爷了。”看到学生劳动认真,笔者会表扬他:“你像小蜜蜂一样勤劳。”这样的语言,学生们不但喜欢听,也会非常乐意改正错误。渐渐地,学生们也会用这种有趣的言语和小伙伴说话,学生之间的矛盾常常在一笑之中化解。儿童化的语言为学生们创设了宽松愉悦的语言环境,让学生们敞开心扉,畅所欲言。
(三)沟通,让学生打开话匣
每个学生都是活泼可爱的。只要有耐心,你就会听到他们讲不完的话。每次下课后笔者不急着回办公室,而是坐在学生们中间,和他们“拉家常”,聊一些他们喜欢、熟悉的话题,听他们讲发生在他们身边的趣事。提到夏天去海边游泳的时候,学生们一下子兴奋起来,争先恐后地告诉笔者他们在海边拾到的粉红色贝壳,被海浪当头盖下的刺激,坐渔船出海捕捞上来活蹦乱跳的鱼虾……他们讲得眉飞色舞,有的还一边讲一边手舞足蹈地比划着;有的插不上嘴,干脆拉着旁边的小伙伴说。说到自己最爱看的动画片,学生们更是关不住话匣子,从聪明的喜羊羊到狡猾的光头强,从勇敢的猪猪侠到滑稽的猫和老鼠……学生们快乐地表达着,精彩的语言不断喷涌。这样的日常交流,不仅丰富了学生口语交际的内容,增大了他们的口语交际面,而且在教师长期的训练和帮助下,学生们还会不断地纠正错误的表达,提高语言的质量。
二、挖掘素材,让学生有话可说
口语交际训练仅仅依靠几节口语交际课是远远不够的,它应该贯穿在语文教学的始终。无论是入学教育、拼音教学、识字教学还是阅读教学,甚至家庭作业中,都可以挖掘到非常丰富的说话题材,增加学生口语交际训练的时间,扩大学生口语交际训练的空间。
(一)在“入学教育”中训练口语交际
刚入学的学生,说话不完整,语言不规范,正需要教师去悉心引导。笔者利用课本“入学教育”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画面。如:“这是什么地方?图上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引导学生根据教师的问题说一句完整的话。笔者还带学生们参观校园,让他们说说看到了什么。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们说话的兴趣,还将观察方法、思维训练隐含其中。
(二)在拼音教学中训练口语交际
在拼音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字母的形状、发音等来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如在学习拼音“o”时,笔者引导学生们根据课本插图观察字母“o”的形状,然后展开想象,进行说话练习。
师:“o”像什么?
生1:o像嘴巴。
生2:o像张大的嘴巴。
生3:o像张得圆圆的嘴巴。
如果有学生能够说出“张大”或者能加上“圆圆的”,教师就应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其他学生像他们这样把话说得完整、具体、生动。
另外,学习音节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音节的四声让学生组不同的词,造不同的句子。如用“duo”的四声组词造句:“笔者有很多漂亮的裙子”“抢夺”“公园里有五颜六色的花朵”“笔者家包饺子的时候,爸爸负责剁肉馅”这样一来,学生既掌握了音节的四声,又丰富了他们的词汇量,提高了他们的说话能力。
(三)在识字教学中训练口语交际
在认识“喝水”的“喝”和“口渴”的“渴”时,笔者提问:“这是一对双胞胎兄弟,人们常常认错了它们,你有什么好办法将它们分清楚,并记住它们?”
生1:“喝”字是口字旁,“渴”字是三点水。
师:谁还有更好的办法或补充?
生2:我还有补充。“喝水”“喝茶”因为“喝”是用嘴巴喝,所以它是口字旁。“口渴”的“渴”字,因为口渴了就想喝水,就需要水,所以它是三点水旁。
学生一个接一个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的过程就是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师为他们创造了一个交际的机会,让他们想说、愿意说。“谁还有更好的办法或补充?”是鼓励他们大胆地说。“我还有补充”说明学生们在认真地倾听,并且有信心说得更好。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发言,说明他们想说、敢说、爱说。
(四)在阅读教学中训练口语交际
一年级的学生以想象见长,给学生们创设一种宽松的表达环境,让他们不拘形式、自由表达,是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一个好办法。阅读教学中的说话训练,主要通过描述画面、问答、朗读、背诵、复述、续编、仿写、角色扮演等形式进行。如学了《自选商场》后,笔者让学生在模拟的“自选商场”中当售货员,向“顾客”推销商品;学习《画家乡》时,笔者让学生在模拟的“旅游”活动中当小导游,向“游客”介绍家乡的景物和风土人情;学了《荷叶圆圆》后,笔者让学生们分角色朗读课文或表演课本剧,或者仿照课文,想象其它小动物会说荷叶是它们的什么,它们在荷叶上又干了些什么。
另外,“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做?”“你想对他说什么?”“你觉得他说得对不对?”“请大家评一评他说得怎么样?”等言语引导,都会让学生在认真倾听的基础上学会思考和评价。长期训练,能促进学生准确用语,让表情达意水到渠成。
(五)在家庭作业中训练口语交际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当然少不了家长的参与。在开学初的家长会上,笔者就提醒家长们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早期的口语交际训练,要求家长每天至少抽出半小时,陪学生聊天,做学生的忠实听众。学生可以讲述自己在学校的见闻,与小伙伴之间发生的趣事;可以当小教师教家长学习拼音或生字,把所学的故事讲给家长听,和家长一起表演课本剧;也可以向家长倾吐烦恼、表达愿望。在与学生的谈话过程中,家长要纠正学生口语中的毛病,并且及时地赞美,让学生更加乐于表达。久而久之,学生性格开朗了,语言流畅了,对问题也有了自己的见解。
三、创设情境,让学生有话乐说
语言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表达的欲望也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提供具体的情景可促进语言的发展。所以,笔者常常为学生巧妙创设交际情境,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或似曾相识的感觉,激活学生参与口语交际的热情与需求,让他们有话乐说。情境创设的方式有很多,既可用语言描述,也可用图片、视频等来展现;既可在教室里模拟,又可走出教室,到大自然中教学。
(一)为“口语交际”课创设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和声音来思维的。笔者经常为“口语交际”课创设情境,模拟现实生活的实际情景,让学生互相交流,使他们在特定的情境中,围绕主题,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如在《有趣的游戏》一课中,笔者先把学生们带到操场上,和他们一起做平常喜欢的游戏。游戏过后,学生们还沉浸在游戏的快乐之中,意犹未尽时,笔者组织他们说说哪些游戏最有趣,把游戏中自己最感兴趣、最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的情节说给大家听。学生们津津乐道,在交流中他们懂得怎样遵守游戏规则,怎样和同学友好相处。在教学《这样做不好》一课时,笔者先让学生观看短片中践踏草坪和浪费水这两种不文明的行为,再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不文明现象,让学生们讨论这样做为什么不好,应该怎样劝说他们不要这样做。这样通过视频创设情境,更容易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增强口语交际能力的同时,又丰富了他们的生活经验,为他们成为一个有文明素养的人奠定了基础。
(二)为日常训练创设情境
每节语文课前的五分钟是笔者所带班级的课前演讲时间,内容可以是自我介绍、讲故事、口述见闻、工作汇报、节日祝福、评论现象、好书推荐等。教师根据不同的主题内容创设不同的情境,能让学生积极地观察、思考、想象,让他们的语言如涓涓细流,流出心田。
刚入学时,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都还不熟悉。根据这一实际情况,笔者从家里带来了一张全家福,利用课前五分钟的时间向学生们做了自我介绍。学生们看着屏幕上投影的照片,听着笔者的介绍,各个都跃跃欲试。于是笔者让他们回家找照片,并想好要怎样向同学和老师介绍自己和家人,除了介绍姓名以外,还可以介绍住址、家庭成员、性格、爱好等。下一节语文课前,笔者请学生们带着照片轮流上台做自我介绍。看着一张张照片,听着介绍,学生们之间很快就熟悉起来。遇到有学生过生日,笔者会播放生日歌,请小寿星说说自己的生日愿望,再请其他学生给他送上生日的祝福。发现班里有不文明的现象,笔者会请几个学生模拟表演,然后针对这一现象让学生们发表自己的看法。汶川地震后,笔者在屏幕给学生们播放了地震的图片,学生们震惊了,纷纷流下了眼泪。“我觉得他们好可怜,没有了家,没有了亲人,我想帮助他们。”“那个妈妈为了救她的宝宝,自己却死了,她肯定很爱自己的宝宝。我妈妈也很爱我,我以后再也不惹她生气了,我要帮她做家务,孝敬她。”“叔叔很勇敢,他们不怕苦不怕累,救出了很多人。我长大了也要当,也要去救人。”在笔者创设的情景中,学生们的心和灾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他们在学习语言表达的同时,又深深地感受到人间的大爱。
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尚小,对他们口语交际能力的要求不能过高,不能急于求成。在教学中,教师要重点培养他们敢说、乐说,使他们愿意与人交际,在说话时举止大方、彬彬有礼,同时又言之有理。让赏识、快乐、融洽的阳光普照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说会道”。
参考文献:
我国著名语言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长佟乐泉先生说,判断一个宝宝的智力发展是否正常,就是两个指标:一个是动作;第二个就是语言。
所以,小宝宝学说话这件事,你可绝对不能轻视了。
统计资料显示,婴幼儿语言发育发生问题的概率高居其他各种发育障碍之首。若未及时得到有效的干预,不仅会严重影响宝宝的语言理解力和表达力,还将影响他的社会适应能力,并使学龄期注意缺陷和学习困难等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率增加。相关的研究发现,因注意缺陷和行为问题去精神科就诊的孩子中有30%~40%存在语言问题。
宝宝开口,有不同的“起跑线”
随机问了身边的几个家长,对孩子什么时间开口说了第一个词,所有家长都记得一清二楚。可见,大部分父母对这个事情都相当重视,一些父母还经常不由自主地作比较:“人家宝宝比我们还小两个月呢,已经能叫妈了!”着急之余,还暗暗地担心自家宝宝没人家的聪明。
其实,语言发展的个体差异很大。有的宝宝8个月就开始说单个的词,不到1周岁就能说简单的句子。有些宝宝智力发育很正常,但三四岁才会说话。有个最典型的例子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4岁还不会说话,直到9岁说话还不流利。有的宝宝或许不经过讲单个词的阶段就突然说出清晰的句子来。不同的宝宝使用语言的能力也各不相同。比如,一个2岁宝宝可能不停地说,“杰杰要甜饼”、“杰杰有球”,而另一个则早早地会使用“我”这个代词。一般来说,女孩比男孩说话要早一些 。
妈妈担心最多的几个问题
“宝宝老说得不对”
2岁以前的宝宝,发音常常不准确。千万不要把宝宝不准确的发音当作好玩,故意去逗他,学他错误的发音,这样容易使宝宝把错误的发音固定下来,今后想改就很难了。
宝宝的语言错误是不可避免的。随着语言的发展,错误会自动调整。有时候,语言错误可能是创造力的一种表现。不犯语言错误的宝宝,其语言就不可能有较好的发展。宝宝的语言错误往往是有规律的,是对某种规则的泛化。虽然用错了,但这正是宝宝已经掌握了某些语法规则的表现。
“宝宝口吃”
宝宝初学说话时,难免会口齿不清,这不能都跟口吃划等号。小明放学回家说,“我⋯我⋯今天在幼⋯儿园被欺⋯⋯”妈妈可能会很严肃地纠正他,“说清楚一点,每次说话都口齿不清,教你很多次了。再说一遍。”要知道,这样严肃教学的结果可能只会与你的愿望适得其反,反而让他讲话更结巴了。约有2/5的口吃宝宝会持续一两年,有个别的要到10岁左右口吃才会消失。口吃原因很多,可能是遗传、中枢神经病变、环境压力等,而宝宝在学说话过程中屡受挫折,越来越失去信心,演变成紧张、逃避,也是一大诱因。因此若是宝宝有说话不清楚的现象,爸妈一定要耐心,不要大声训斥或是耻笑他,否则只有负面效果。
什么时候宝宝才能发音清楚呢?这方面个体差异也很大,家长可以做的一是对宝宝讲话时清晰、慢、句子短,二是注意锻炼宝宝的口腔肌肉,比如咀嚼有韧性的东西。
“跟着老人说方言”
不用特别担心。有些定居美国的华裔子女,进幼儿园之前,父母喜欢跟他说中文,入园以后,再跟小朋友们学英语,孩子在两种语言的转换上并没有问题。普通话和方言的差异要小于中文和英语的差异,只要家中平时常用的语言不超过两种,对孩子来说就不会造成很大困扰。
学知识:周岁内宝宝语言发育规律
新生儿出生后的第一声啼哭就是最早的发音,也是今后语言的基础。
2周左右的婴儿能区分人的语声和其他声音,如钟声、哨声等,这种能力是他以后学习语言的前提;同时宝宝对说话声(尤其是高音)很敏感。
第4周开始,婴儿的哭声可作为一种用来表示身体状态以得到注意的手段。开始它多是表示消极状态,如饿、冷、热、湿、寂寞等。
到2~3个月就有了表示积极状态的声音,如舒服、高兴时的发音。婴儿情绪越好发音越多;对成人的逗引和说话时的情绪表现也有所反应,如以忿怒声斥责他时会哭,和蔼声安慰他时会笑。
4个月时婴儿就能区别男声和女声,6个月时即能区分出不同的语调。开始咿呀作语,能发辅音,如d、n、m。
4~7个月是连续音节阶段。宝宝明显变得活跃起来,发音增多,看见熟人、玩具能发出愉悦的声音,叫他名字会转头;可出现一些重复的、连续的音节,这些音为以后正式说出词和理解词做了准备。
7~9个月,能发出“ma-ma”、“ba-ba”等元音和辅音,但无所指;可以形成第一批“语言一动作”的条件反射,如说“欢迎”他会拍手,说“再见”会摆手等,有了这种条件反射,宝宝就有了学习与成人交往的可能。
从11个月开始,是“语言-动作”的条件反射形成的快速时期,此时宝宝听懂的词越来越多,可以按照指示去做一些事情,并开始模仿成人发音。这时还不是正式的说话,他可能是用一定的声音表示一定的意义,也可说是学说话的萌芽阶段。
多年来,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特别关注宝宝的语言发育行为,作为发育行为儿科主任,金星明教授带领她的学生在这方面进行了长期的跟踪研究,积累了丰厚的理论和临床实践经验,总结了宝宝最早学会的50个词汇,按照从早到晚的排序是:
啊 妈妈 哦 爸爸 爷爷 奶奶 阿婆 呜呜 姐姐 鸡 鱼 宝宝 汪汪 吃 猫 拿 蛋 鸭 狗 球 咦 手 脚 灯 阿公 哥哥 弟弟 糖 妹妹 饭 鞋子 鸟 喵喵 不要 眼睛 耳朵 月亮 肉 饼干 嘎嘎 电视机 菜 阿姨 大 娃娃 我 门 要 谢谢 衣服
宝宝语言发育问题筛查步骤
每个宝宝学说话的进度有差异,不过一般来说,宝宝到了3岁还不会叫妈妈、爸爸,或是到了4岁仍说不出有意义的词汇,可能是语言发展迟缓的征兆,父母适度的警觉是很有必要的。可以按照以下的步骤逐一筛查――
1.遗传因素:
如果宝宝父母和家族史中有人开口很晚或存在其他语言发育问题,你的宝宝遗传的几率会很大。
2.身体因素:
查听力:首先要观察宝宝在六七个月左右是不是对声音会有反应。如果你跟宝宝说话,他几乎没有任何脸部表情,在旁边叫他,也不会转头,可能他的听力的确有问题。如果听力有问题,当然就无法学习说话。
查舌系带:这是器质性的问题,是很容易看出来的,也是应该早早排除的因素。
查口腔功能:有的宝宝在吸奶、吃东西时常常滴落东西、或是一直流口水,这都显示口腔发育可能出了问题。
查脑部发育:先天的障碍、天生智能不足,或脑部曾受伤,都会影响语言的正常发育。
3.环境因素:
语言环境缺乏:有些宝宝因为长期生病,游戏或是和其他人互动的机会较少,因此学说话不如健康宝宝顺利。
互动欠缺:有些白领父母忙于工作,很少有时间和宝宝“交流”,把他扔给录音机和电视,宝宝缺乏互动的语言环境。
语言刺激不当:有的家长不懂循序渐进的规律或者急于求成,上来就教孩子大段的句子,把宝宝“吓”住了,反而不敢开口了。
4.心理因素:
个性内向:有的宝宝天生性格过于内向、畏缩、学习力差,几乎不肯开口,若是没有适时教导,将造成语言发展迟缓。
自闭倾向:如果上述因素都排除了,还要警惕一种可能――儿童孤独症(即自闭症)。早期识别儿童孤独症并不困难,主要从语言、社交、行为等方面来考量,如:孩子的某些发育指标落后于同龄儿童,并伴有一些奇特的行为,儿童目光回避、刻板行为、充耳不闻等。
儿童语言筛查标准
发育迟缓
24个月,词汇量少于30个。
30个月,结构表达量(有句子结构)男孩少于3个,女孩少于5个。
发育迟缓可疑
24个月,词汇量少于50个。
30个月,结构表达量男孩少于5个,女孩少于8个。
专家提醒:发现你的孩子语言发展有异样,可以带他到专业医疗机构检查。专业人员会根据宝宝总体的发育特点和你家宝宝的个体特征做出综合评估,给出针对性的改进方案。
能言善道宝宝培养方略
奇奇妈每天早上一起床,就和3个月大的奇奇甜蜜对话,“奇奇好乖,起床啦。”“奇奇想喝奶还是喝水呢?”虽然奇奇根本听不懂,妈妈还是不厌其烦。奇奇一天天长大,对于妈妈的声音似乎越来越有反应,妈妈说话时,他会转头寻找声音的来源,聚精会神地看着妈妈,渐渐地,还会咿咿呀呀地和妈妈“对话”。也许奇奇和妈妈都不懂对方讲什么,不过奇奇显然对“说话”已经有了很浓厚的兴趣。
花时间和他“对话”
让宝宝及早开口说话,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要像奇奇妈那样花时间和他“对话”。说话时要看着宝宝,也让他看到你的脸和手势,这样能帮宝宝理解你的意思。别太在意他是否能明白你说的每一个字。
用文字“按摩”宝宝的脑细胞
宝宝出生后,妈妈应该常常念故事给他听。无论是童话故事、图画书或是小百科等书籍都可以,宝宝听没听懂关系不大,妈妈可以抱着宝宝,以轻柔的音调带领宝宝进入文字和图画的世界,让他觉得听故事是一种享受。
玩互动游戏培养说话能力
当宝宝逐渐长大开始对周遭事物有反应,逐渐了解你说话的意义时,更要多和他积极互动。一些小游戏,可让你在和宝宝平时的互动中培养他说话的能力。
1.认识五官
玩法:妈妈把宝宝抱在怀中,摸着宝宝的头说,“这是宝宝的头”,摸着宝宝的手说“这是小手”,反复地说给宝宝听,慢慢地引导宝宝开口说出这些五官。
2.说出颜色
玩法:拿着色彩板,告诉宝宝这是红色、黄色。给他穿红色衣服时,顺便告诉他“这是红色的”;吃香蕉时,告诉他“香蕉是黄色的”。利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让宝宝认识色彩、说出色彩。
3.图片演故事
玩法:拿着图片来说故事也是一种好方法,因为图片缤纷的色彩最能吸引宝宝的注意力。还可以拿一些道具、玩具,例如,说到“泡泡龙出去玩球”,就可以拿起球,陪着宝宝一起玩一玩。通过手的把玩、操作,将图、文和玩具、实物结合,增加宝宝学习语言的兴趣。
记住:要让宝宝认识到所有的谈话都是交流。如果你不等候他的回答就自言自语,或看上去好像不想要他的回答,或者当宝宝或其他家人跟你说话时,你懒得搭理,他可能会觉得语言只是毫无意义的声音而已。
加强口腔肌肉的训练
有的宝宝口腔功能不是太好,比如平时爱流口水,吃东西的时候滴滴嗒嗒,父母可教宝宝做一些动作练习,以加强说话所需的口腔功能。
训练1:吹气
吹泡泡是最有趣的吹气训练了。你也可以找一些彩色的羽毛,通过吹气,让它们在空中飞舞。另外,一些能够发声的玩具和乐器也是很好的选择,例如哨子、笛子、口琴等。
训练2:使用吸管
教宝宝把嘴唇的力量集中在距离吸管头部1厘米左右的位置上,鼓励他尽可能地多用力。
训练3:吸面条
经常给宝宝做一些意大利面条或者是手擀面,就让宝宝用手抓着吃,然后用嘴把面条吸进去。
训练4:声音游戏
模仿动物的叫声是一个很有趣的办法,可在不知不觉中让宝宝练习一些很难发出的音。例如,如果宝宝发不好辅音“s”,你可以让他模仿蛇的“咝、咝” 声;玩火车游戏,发出“呜⋯⋯七恰恰”的声音。重点是要用“玩”的态度,吸引宝宝学习模仿。
金教授提醒:抓住促进语言发展的有利因素
父亲或男性照养者的作用不可低估。
父母照顾要好于祖辈照顾。
提供丰富的语言环境,多跟孩子玩。
陪孩子看书、阅读、讲故事(白天、睡前)。
从教功能性语言(指宝宝平时能接触到的、跟人交流的语言)开始。前面提供的最早的50个词汇就是功能性语言,儿歌、唐诗等则不是。
如果宝宝先天语言功能不是太好,比如口齿不清,要鼓励他多说,然后再做到说准确。
小链接:父母健谈,孩子聪明
美国的研究表明,尽管基因影响智力,但父母经常同孩子谈话以及交谈的内容也会对语言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在宝宝9个月至3岁之间,父母与之交谈多的孩子,在后来的智力测试中,比与父母很少交谈的孩子得分高得多。
“过来妈妈”的经验
寒寒妈
我家宝宝说话晚,在1岁10个月之前,只会说“爸爸”、“妈妈”、“奶奶”、“大”、“破”这些简单的字节。暑假从老家回来,宝宝似乎突然长大了许多,开始说一些以前没说过的字了,如“姥姥”、“宝宝”,后来会说的话越来越多,到两周岁时就会说“姥姥买蛋蛋吃”、“不吃南瓜”等句子了。现在他2岁2个月了,已经会说大段的话了,还会给妈妈讲故事了。
在这里告诉妈妈们,宝宝说话晚也不用着急,说话晚并不代表宝宝笨,他前面虽然不说,实际上是在积累,一旦开始说了,就会有突飞猛进的发展。你只要多陪宝宝玩,和他说话、唱儿歌、讲故事。
翩翩妈
因为我的个人喜好,翩翩从会说话起就在念唐诗了。每天晚上,翩翩也是在唐诗的吟诵和唐诗故事中睡着的。一到晚上,翩翩就要求听“妈妈唐诗”。我后来想,翩翩其实是把妈妈和唐诗混为一体了,妈妈在说唐诗时特别温柔、有感染力,于是唐诗也分外可爱了。所以她是真的热爱唐诗,甚至超过了儿歌。翩翩两岁多,我在家里吟诵《琵琵行》、《木兰辞》等长诗,翩翩在旁很注意地听,随后就要求“教我琵琶”。就这样,在她的强烈要求下,3岁时翩翩就可以背诵这些长诗了。
我觉得背唐诗很有好处。首先,翩翩记忆力明显强于同龄宝宝。翩翩上幼儿园,学习很轻松,可以完整地叙述在学校发生的大事小情。第二,迷恋有节奏的东西。翩翩没有音乐天分,唱歌荒腔走板,但节奏感很强,后来学了钢琴,这点让老师印象深刻。第三,对文言有领悟力。
爸妈须避免的3大误区
1 把“说话”当成背景音
如果你喜欢整天开着收音机,那就尽量在你实际上没注意听的时候只放音乐。如果你在听说话的节目,要让宝宝明白,你是从他看不见的声音中获得了有意义的交流信息。
2 强化叠音字
我们经常听到父母会对宝宝说,“你今天吃饭饭了没?”“这是狗狗,那是花花⋯⋯”这可能就拖延了宝宝过渡到说完整话的阶段。要尽量缩短宝宝使用叠词或儿话的时间,用正常的交流方式,让宝宝自然而然知道正确的说法,也训练他说多音字和短句。